1200td预分解窑操作用风控制的体
预分解窑窑系统的操作体会
![预分解窑窑系统的操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ddc5be55ef7ba0d4a733b5c.png)
前结 圈不 高 时 ,一般 对窑 操作 影 响不 大 ,不
( )生料成 分 的均 匀性差 1
致使煤灰在窑尾大量沉降并产生还原气氛,就是由 于拉大排风使 窑内气流断面风速增加 , 火焰拉长 , 液相提前 出现 ,这都容易形成熟料圈 。
3 异 常 窑 况 的 分析 及 处 理
31 结 圈的处 理方法 .
31 前结圈的处理方法 .. 1
原料 的预均化 、配料 电子皮带秤 、出磨 生料X
关键词 :稳 定 热工制度 ;风 、煤 、料 和窑速 的合理 匹配 ;不正 常窑 况的操 作 方法
l 前 言
预分解窑的正 常操作要求与一般回转窑相 似, 即保持窑的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的平衡与稳定 , 以保持窑的烧结能力与窑的预烧能力的平衡与稳
定 。预分解 窑的发热能力来 源于两个热源 :传热 能 力则依靠 预热器 、分解炉及 回转窑三部分装置 ;烧 结能力 主要 由窑的烧成带来决定 ,预热能力则主要 决定 于分解炉及预热器 。 达到上述 两方 面的平衡 , 为 操作时必须 做到前后兼顾 ,炉 、窑协调 ,稳住烧结 温度及分解炉温度 , 稳住 窑、 的合理 的热工制度 。 炉 本文对烧成系统操作方法进行 了介绍 。
至设计值8%以上 ,窑运行就比较稳定了。如果 0
说8 %以下喂料量为塌料 的危险区,那么喂料量 0 从 6 %增加 到 8% ,只需 要 十几 分钟 的时 间 ,以 0 0
后 窑况就 趋于稳 定 。
23 提 高快 转率 .
三个班统一操作方法 ,稳定烧成系统 的热工
8 2
新疆 化 工
达80 一80 3℃ 5 ℃,分解率达9 %以上。这就为快 0 转 窑 、薄料 层 、较 长火焰煅 烧 熟料创 造有 利条 件 。
第8章 预分解窑调节与控制
![第8章 预分解窑调节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79a033f31126edb6f1a109a.png)
机冷却风机鼓风量,窑头负压减小,甚至出现正压。
一般采用调节篦冷机剩余空气排风机(窑头主排风机)风量 的方法控制窑头负压在规定的范围内。
② C1、C5筒出口负压
预热器各部位负压的测量,是为了监视各部分阻力,以判断
生料喂料量是否正常、风机闸门是否开启、防爆风门是否关闭以 及各部分有无漏风或者堵塞情况。 当最上一级旋风筒负压升高时,首先要检查旋风筒是否堵塞 ,如正常,则结合气体分析结果确定排风是否过大;当负压降低
炉下部
炉中部
气温
约850℃
约880℃
料温
820℃,上升趋势
850℃,稳定
煤粉燃烧与生料分解情况
燃烧放热速度>分解吸热速度
燃烧放热速度=分解吸热速度
炉上部
炉出口
850~900℃
850~900℃
880℃,开始下降
870℃,下降趋势
燃烧放热速度<分解吸热速度
燃烧放热速度<分解吸热速度
④ C1筒出口气体温度
① 电流轨迹平稳
窑传动电流很平稳、所描绘出的轨迹很平,这表明窑系统很 平稳、热工制度很稳定。
② 电流轨迹很细
窑传动电流所描绘出的轨迹很细,说明窑内窑皮平整或虽不 平整但在窑转动过程中所施加给窑的扭矩是平衡的。
③ 电流轨迹很粗
窑传动电流描绘出的轨迹很粗,说明窑皮不平整,在转动过 程中,窑皮所产生的扭矩呈周期性变化。
分解炉)系统的热力分布状况。
窑尾温度高:有利于过渡带内物料的迅速分解,缩短过渡带
的长度,但窑尾烟室、上升烟道及C4、C5筒易结皮堵塞。
窑尾温度一般控制在950~1100℃,目前控制温度普遍偏
高,尤其对于窑气入炉流程。
③ 分解炉或C5筒出口气体温度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精简版)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44823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1.png)
预分解窑操作体会预分解窑操作体会预分解窑操作体会]在水泥厂中,烧成车间相对而言要比其他车间复杂得多,预分解窑操作体会。
这主要是孰料烧成有严格的热工制度,要求风、煤、料、窑速进行合理匹配,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整。
否则,短时间内影响一点产量事小,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红窑或预分解系统堵塞等问题。
通过生产实践体会到,当一个好的操作员,既要解决在中控窑操作自如,判断正确、果断,又要解决好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实属不易。
下面就预分解窑的操作谈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1、看火操作的具体要求1)作为一名回转窑操作员,首先要学会看火。
要看火焰形状、黑火头长短、火焰温度及是否顺畅有力,要看熟料结粒、带料高度和翻滚情况以及后面来料的多少,要看烧成带窑皮的平整度和厚度等。
2)操作预分解窑窑坚持前后兼顾,要把预分解系统情况与窑头烧成带情况结合起来考虑,要提高窑的快转率。
在操作上,要严防大起大落、顶火逼烧,要严禁跑生料或停窑烧。
3)监视窑和预分解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废气中2和含量变化和全系统热工制度的变化。
要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黄心料。
尽量使熟料结粒细小均齐。
4)严格控制熟料F-a含量小于1.5℅,立升重波动±g/L 以内。
5)在确保孰料产量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废气温度,缩小波动范围,降低燃料消耗。
6)确保烧成带窑皮平整,厚薄均匀,坚固。
操作中要努力保护好窑衬,延长安全运转周期。
2、预热器系统的调整2.1撒料板的调节撒料板一般都置于旋风筒下料的底部。
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排灰阀的物料都是成团的,一股一股的。
这种团状或股状物料,气流不能带起而直接入旋风筒中造成短路。
撒料板的作用就是将团状或股状物料撒开,是物料均匀分散地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口管道的气流中。
在预热器系统中,气流与均匀分散物料间的传热主要在管道内进行的。
尽管预热器系统的结构形式有较大的差别,但下面一组数据基本相同。
一般情况下,旋风筒进出口气体温度之差在℃左右,出旋风筒的物料温度比出口气体温度低10℃左右。
昆钢嘉华2000t/d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经验总结
![昆钢嘉华2000t/d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91c0d3ad51f01dc381f107.png)
0 引 言
新 型 干 法 水 泥 厂 的 生 产 过 程 .具 有 工 艺 过 程 相
为 因变 量 .操 作 变 量 可 南人 工 或 计 算 机 主 动 直 接 改
变 , 过 程 变 量 适 时 显 示 调 节 后 的 结 果 , 二 者 之 问
互 为 因 果 的 关 系 。我 公 司 烧 成 系 统 主 要 的 操 作 变 量 及 其 作 用 见 表 1 。
图 2 昆 钢嘉 华 【1 窜 1 榨
( ) 另 外 ,人 窑 生 料 及 煤 粉 的 化 学 成 分 对 烧 成 2 而 言 也 属 白变 量 ,它 们 的 变 化 会 引 起 操 作 参 数 一 系
始 寺匀 2 6  ̄5 0 f ,期 0-
维普资讯
喷煤 管 内外 风 阀开 度 喷煤 管 位 置 次 J 阀 门开 度 x l
l 2
l 3
窑 头排 风机 入 r 阀 门开 度 _ 1
窑 尾排 风机 入 口 阀 门开 度
%
%
5 ~5 09
7) O ( ~1 0
渊 1 统 平 系
衡 保 证煅 烧 需 要
l 冷 机 冷却 J 机 入 口 阀 门开 度 % 4篦 x l 1 高 温 风 机入 ¨ 冷风 阀 门开 度 5 %
表 1 昆钢 嘉 华 20 0/ 0 td窑 系统 中控 室主 要 操 作 变 量
序 号
1
对 复 杂 , 系 统 环 节 多 ,连 续 性 强 。 工 序 之 间 相 互 影 响 ,相 互 制 约 等 特 点 。 云 南 昆钢 嘉 华 水 泥 建 材 有 限
公 司 于 20 0 3年 建 成 投 产 的 20 0t 0 d水 泥 熟 料 生 产 / 线 是 云南 省 第 一 条 新 型 干 法 预 分 解 窑 生 产 线 ,该 生 产 线 从 调 试 到 顺 产 、达 产 , 窑 系 统 遇 到 了 许 多 问 题 。 我 们 深 深 体 会 到 中控 操 作 员 所 掌 握 的 设 备 、电 气 、 自动 化 方 面 的 基 本 知 识 ,特 别 是 对 新 型 干 法 窑
预分解窑中系统用风的作用
![预分解窑中系统用风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29eb726bec0975f565e256.png)
预分解窑中系统用风的作用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在预分解窑系统内,风的主要作用如下:⑴以一定的风速提供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并有一定的空气富裕量;不同燃料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参见管理241题)窑及分解炉为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总量(一次风、二次风、三次风及漏风)能够由下式近似得出:(标准状态)m3 空气/ kg熟料 = P/1000×1.122 式中 P——纯单位熟料的热量消耗量,kcal/kg;或者是每燃烧一公斤标准煤大约消耗7~8标准立方米的空气。
kg空气 /kg熟料 = Nm3/ kg×1.494 式中 1.494为所用燃烧空气的综合平均密度,kg/Nm3;窑的正确排放废气总量,可从下式中计算出:(标准状态)m3/ kg熟料 = [(P/1000×1.122)+0.274][1+(O2%×4.76/100)]式中 O2% 为废气中自由氧含量百分数。
在实际操作中高于上式的计算结果,从燃料燃烧需要角度看,就意味着系统用风过高。
⑵保证物料在系统各个位置既不会有存料及塌料,也能有足够适宜的热交换与反应时间。
为此,窑及预热器系统内几个主要位置需要控制的最高气流速度是:窑头罩,6米/秒;烧成带(1450℃),9.5米/秒;喂料端断面 (1000℃),13米/秒;窑尾垂直上升管道,24米/秒;预热器气体管道,18米/秒。
最低气流速度应不低于以上数值的90%。
当然,这些数值主要是设计系统各处容积断面尺寸的重要依据,但在建设完成后,它就是操作中用风的控制目标。
欲证实各处风速的实际数值,不仅可以从断面面积与实际用风量的计算中验证,更可以从现场测定或实际运行的征兆中判断。
⑶承担着传热介质的作用。
燃料燃烧所发出的热大多是与周围的气体进行热交换,然后再通过它将热传给它所包围的粉料中,如果说在窑内传热并不是完全靠空气的话,在预热器及分解炉中,空气就成为最基本的传热媒介。
⑷在预热器中起到将粗细粉分离的选粉作用。
1200td水泥回转窑支承装置设计及优化
![1200td水泥回转窑支承装置设计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7fd423e4b73f242336c5f93.png)
4.回转窑支承装置设计计算………………………………………………………7
4.1 回转窑相关参数的确定…………………………………………………………7
4.2 回转窑支承位置的确定…………………………………………………………8
4.3 回转窑重量的计算………………………………………………………………8
图3-1 托轮的安装简图
1-轮带 2-窑体 3-托轮
支承装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窑体回转部分的全部重量都有支承装置承受,并保证滚圈在托轮上平稳安全的运行。轴承是支承装置的核心设备。根据摩擦性质可将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托轮组在运转时若采用滚动轴承,其较小的摩擦系数使得启动阻力很小,而且在选用和润滑显得更为方便,因此过去的许多企业都广泛采用滚动轴承。但是随着水泥业的发展,滚动轴承暴露出许多缺点,如造价高、尺寸大、过载能力低、维护困难等。目前大型水泥回转窑的托轮装置主要采用滑动轴承,以此克服滚动轴承的缺点。
图2-2支承装置
图2-3带挡轮支承装置
图2-3带挡轮支承装置
4.传动装置
回转窑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大小齿轮,传动装置的作用是为筒体回转提供动力。一般在较大的回转窑上,设有减缓窑转速的传动装置。如图2-4。
图2-4传动装置
5.密封装置
回转窑在正常运转时,其操作环境是负压,为防止冷空气进入窑内影响抽风,一般在喂料处安装密封装置。
回转窑燃烧带内的气体流动可以近似的看作为射流流动,多数的射流都属于紊流流动,在射流内气体质点有不规则的脉动,喷出后的气体质点会与周围的其他控制质点相撞,改变其原有的运动方向,带动其他质点向前流动。燃烧带以外的气体在窑内的流动状态一般属于湍流范围。气体流速不仅影响对流热交换系数,而且影响在高温状态下气体和物料的接触时间。窑内需要的气体流速与窑直径的关系为正比关系,就是当窑的直径增加时,窑内气体的流动速也要求增加,当然窑尾的风速也随之必然提高。
预分解窑风量的调节与控制
![预分解窑风量的调节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e0c362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9.png)
预分解窑风量的调节与控制赵晓东【摘要】预分解窑煅烧系统的风量调节与控制,直接影响预分解窑的“优质、高产、低耗”.结合配置第三代充气梁篦冷机的Φ4.74 m×74m预分解窑生产系统,详细分析了预分解窑煅烧系统窑头一次风量、窑内通风量、窑炉风量平衡、篦冷机用风量及煅烧系统总风量的调节与控制.【期刊名称】《水泥工程》【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48-49,53)【关键词】预分解窑;风量;分解炉;煤粉燃器;调节;控制【作者】赵晓东【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6风、煤、料及窑速是预分解窑煅烧操作的重要参数,其中系统用风存在的变数最大,比如预热系统的积料和结皮、回转窑内的结球和结圈等,都会造成系统用风状况发生变化,影响预分解窑的产量、质量、熟料煤耗及电耗等生产指标。
结合配置第三代充气梁篦冷机的Φ4.74m×74m预分解窑生产系统,详细分析了预分解窑煅烧系统的风量调节与控制,供水泥业界的同仁参考和借鉴。
预分解窑煅烧系统的风量控制分布如图1所示。
图1中的A点为高温风机进口风量的控制风阀,其作用是调节高温风机的排风量,控制预热器、分解炉及回转窑等系统的总风量。
B点为入分解炉三次风管的控制风阀,其作用是控制入分解炉的风量,调节回转窑及分解炉的风量平衡。
C点为窑尾上升烟道的控制风阀,其作用是控制回转窑的通风量,调节窑及分解炉的风量平衡。
D点为窑头余风排风机进口风量的控制风阀,其作用是调节余风排风机的排风量,控制入窑的二次风量、入分解炉三次风量。
E点为冷却风机鼓风量的控制风阀,其作用是调节篦冷机高压风、中压风、低压风之间的匹配,控制二次风温、三次风温、余风风温及出篦冷机的熟料温度。
F点为窑头煤粉燃烧器入窑风量的控制风阀,其作用是调节外风、内风、煤风、中心风的风量匹配,控制入窑的一次风量。
从煤粉燃烧器入窑的风叫一次风。
预分解窑操作控制新观点
![预分解窑操作控制新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f26215ff00bed5b9f31d3d.png)
预分解窑操作控制新观点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对预分解窑操作控制的几个关键问题:分解炉温度的调节控制,分解炉内风、煤、料的定比配合、流场分布,不正常窑况的处理及有害成分的循环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抛砖引玉已引起同行广述己见,对错漏和不足批评指正。
第一节分解炉温度的分布与调节控制分解炉内温度是受CaCO3分解反应平衡温度制约的,并受燃料品质、石灰质原料活性、生料颗粒级配等因素影响。
对于烧煤的分解炉,在物料均匀分散悬浮,迅速吸热分解的条件下,温度一般是820~850℃左右,气流温度略高于物料20~50℃。
分解炉中CaCO3的平衡分解温度一般为800~820℃,实际温度只要略高于平衡分解温度,分解温度就能很快进行。
一、分解炉温度的分布CaCO3的分解温度是在不大的范围内波动的,对炉内气流和物料的分布在表1的基础上做小范围的调整,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表1 分解炉内气流和物料温度的一般控制范围1.分解炉入口对于在线型分解炉,从C4下来的750℃左右的生料与窑尾高温烟气相遇产生扬折换热,物料温度迅速上升至CaCO3分解温度,窑尾烟气温度骤降的瞬间又与温度较低的三次风、煤风、煤粉混合换热,煤粉的挥发份燃烧,煤粉被点燃,但因温度低,燃烧放热速度较慢,特别在点火投料的初期更为明显。
对于离线型分解炉,由于没有窑尾烟气影响,入炉的是被预热的三次风、煤风和流化风,全是新鲜空气,所以煤粉着火容易,放热迅速。
若煤的品质过低,可以提高窑尾废气和三次风温度,从而提高煤粉的鱼然效果,缩短着火时间。
为了提高分解炉的热效率,减少滞后燃烧造成的洁癖、堵塞等工艺事故,有效地控制炉温,应特别重视窑尾废气、三次风、物料、煤粉及煤风的混合换热效果。
1.分解炉上游物料与气流经入口的初步分散混合之后在路上有进一步分散混合,煤粉也可以较快的速度燃烧,迅速释放出热量,物料温度上升至820℃,气流温度上升至850℃,CaCO3分解吸热速度加快。
然而煤粉燃烧放热速度仍快于CaCO3分解吸热速度,所以,气流和物料温度仍继续上升。
1200td空气梁篦冷机热平衡计算及配风设计
![1200td空气梁篦冷机热平衡计算及配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903f0252d380eb63946d0f.png)
计算显示的篦冷机热效率为: 6<?6<@ 。
5
篦冷机的风量平衡
在热量平衡的基础上, 软件会自动将各处风量值调节
到对应热量的平衡状态, 风量平衡的计算显示结果见表 "。 表"
编 号 "
! "## $ % & 篦冷机风量平衡表
单位熟料 用风量 ( AB5 % 89) !?(;<! #?!< !?66<! #?5#;’ #?’5" #?!##6 #?656; !?66<! #?#;>> #?;5;( 标况风量 ( AB5 % :) 6< >(>?<5 < (## ;; <(>?<5 !( >"6?<5 5! ’## ( #5( 5’ ;<" ;; <(>?<5 > "!; >! <"6 工况风量 ( B5 % :) <# (!6 !# ;"5 !#! 5># ;" 5’! !5! ;5( !5 !6( 6# 6!6 "<; #;6 > ;#( ;5 ;<"
工程设计与建设
《新世纪水泥导报》 "### 年第 ( 期
! "## $ % & 空气梁篦冷机热平衡计算及配风设计
文柏鸣 魏 军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 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 (’!#"#()
表!
收入热量 编 项 目 8= % 89 号 入冷却机熟料 ! ! >;!?<5 显热 入冷却机冷空 " >’?"’ 气显热
浅谈预分解窑系统的用风
![浅谈预分解窑系统的用风](https://img.taocdn.com/s3/m/b3a5f62f4b73f242336c5fe5.png)
到 #).时, 废气温度将上升 /0 , 相应 增加热耗 1+&123 4 25 熟料。无烟煤燃 烧需要高的焰面温度, 尽量少用一次 风, 新型多通道燃烧器的使用, 大大 降低一次风率; 早期单风道一次风比 例 为 )&%)6)&71; 三 通 道 降 为 )&#% 6
窑或炉内, 并通过旋流风和轴流风形 成火焰的风” 。 一次风的作用是将
煅 烧工艺
表! 部位 风速, ’() 缩口处 预热预分解系统内正常风速范围参考值 "#$ 旋风筒 联接风管 分解炉 喷腾式
%&% 0,!/
管道式
*+,-+
#,.
!+,*/
0,!*
!#,!1
#
窑、 炉风平衡 预分解窑系统操作控制是使烧
钙分解和燃料燃烬, 因此除各自的风 量、 风速、 风温来保证煤粉燃烧速度 和物料停留时间外, 窑炉用风平衡是 非常重要的操作要素。正常生产时窑 尾氧含量控制在 !4 左右, 炉出口 -4 左右 "+$。 如果窑尾氧含量偏高, 表明窑 内风量偏大, 反之说明窑风小、 炉风 大, 需通过调节第三次风管上阀门开 度或窑尾烟室缩口闸板, 实现窑风和 炉风合理分配。 对在线分解炉, 窑风大小还影响 到炉内流场。窑风入炉向上喷腾, 起 扰动和均布混合作用, 切向旋流三次 风延长煤料停留时间, 有利于提高燃 烬率和分解率。若窑炉风比例失调, 窑风过大, 炉中心部位形成 “特 稀 浓 度区” ; 炉风过大, 使粉料贴壁, 均有 可能造成粉料在气流中分布不均或 停留时间过短, 不利于燃烧和生料分 解的完成, 通过实践探求这两股—— — 喷流与旋流、窑风与炉风的最佳配 合。 综上所述, 预分解窑的操作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用风, 窑头要控制好内 外风比例,在操作中做到以炉为基 础, 窑炉兼顾, 调整好窑炉用风的平 衡匹配, 合理使用系统排风量, 满足 煤粉燃烧和预热器系统悬浮所需风 量, 避免窑、 炉内出现还原气氛而引 起结圈、 结皮、 堵塞、 塌料等不正常现 象, 使预分解窑在高产、 低风耗、 稳定 的热工制度下正常运转。
浅谈带TD炉的分解窑的操作特点
![浅谈带TD炉的分解窑的操作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70632de2bd960590c67799.png)
浅谈带TD炉的分解窑的操作特点新型干法烧成系统发展二十多年来,TD分解炉以气体经设备阻力系数小,炉内物料分布均匀,热交换充分,操作适应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带TD炉的预分解的煅烧与带其它炉型预热分解窑的操作有类似之处但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满负荷生产作为预分解技术核心设备的分解炉,其功能主要是完成炉内煤粉燃烧和生料的分解,分解炉内气流具有供氧燃烧,浮送物料及作传热介质等多重作用,一般对分解炉气体的运动有如下要求:(1)合理的速度分布;(2)适当的回流和紊流;(3)有较大的物料浮送能力;(4)较小的流体阻力,1000t/d生产线所用TD炉具有双喷腾效应,单向偏心出口,单路切向进风,目的是在喷射流的基础上增加少许旋流作用,使分解炉内气体即产生喷腾效应又具有一定旋流效应,从而变成旋喷复合型分解炉。
喷腾有利于物料纵向分布,降低炉体阻力;而旋流有效地延长了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不论是旋流还是喷流,都要求一定的气体流速。
实验表明,只有当旋流进口风速在20m/s左右,喷流在25m/s左右,入炉的喷腾气体和旋流气体才能恰当迭起,合理匹配,入分解炉的煤燃烧稳定安全,物料分散悬浮良好。
TD炉必须在大风大料满负荷的状态下操作才能确保炉内燃烧和分解反应的进行。
另外满负荷操作有利于提高流体的固气比,流体固气比提高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物料粒子间的凝聚力将会增加,因而旋风筒的分离效也会相应提高。
当旋风筒入口风速一定时,旋风筒的分离效率随固气比提高而增加,到达最大值后才开始下降。
根据我们的实际操作经验当投料量低于额定投料量80%时,预热器塌料频繁,通过采用适度的风量和投大料的操作手段,可大大遏制塌料。
再之,满负荷生产,设备的总效率匹配合理,适当增大投料量,加大总风量,提高窑内O2含量,使火焰强劲有力,有利于煤粉的燃烧完全,阻止煤在过渡带燃烧,使过渡带液相减少,结球、结蛋、结圈、长厚窑皮的机会减少,保证了窑的正常煅烧。
预分解窑操作参数的控制
![预分解窑操作参数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97d5bd9360cba1aa811da1d.png)
预分解窑操作控制要点窑操作员的职责,简单来讲就是运用既有的设备、原燃料条件,在保障人身、设备、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以尽可能低的能源、人力资源、物料消耗生产出优质的水泥半成品-熟料;由于熟料煅烧工序,上接原料制备,下联水泥粉磨,是水泥生产工艺链条上举足轻重的一环,因此水泥窑一向被称为水泥工厂的心脏;而熟料煅烧工艺是个多因素、多变数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的过程,诸如燃料质量与数量、通风大小、窑速快慢、生料喂料量与易烧性、设备运行可靠性等等因素。
由此可见窑操作员的工作重要性,工作的难度和肩负的重大责任。
1、预分解系统1.1、C1筒出口废气温度、负压、废气成分分析C1出口废气温度:衡量预分解系统热交换效果的重要标志,在满足生料预热分解的前提下,应尽量偏低控制;一般带五级旋风筒的预热分解系统,控制范围在300-340℃;南京院、成都院设计的预分解系统多数为~320℃(海螺白马山5000t/d生产线300℃)左右,天津院过去设计的系统略高,二厂实际控制在330-350℃,偏高10-20℃,较高的C1筒出口温度必将伴随较高的熟料热耗指标;C1筒出口废气负压:控制范围<4900Pa,一般在4400-4600 Pa;衡量预分解系统的通风状况,在通风阻力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负压值的大小将反映系统通风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高温风机的转速或阀门开度来调整;C1筒出口废气成分:衡量预分解系统燃烧和通风状况,正常情况下,O2含量2.0-3.5%,过高将造成系统风速偏快,削弱气流与物料的热交换;过低将引起通风不足,物料分散、悬浮不良,影响换热效果,严重时引起塌料,同时因O2含量不足,产生不完全燃烧现象,造成燃料的浪费,并带来局部高温乃至结皮故障; CO设定值≤0.1%,超过设定值说明不完全燃烧现象趋于严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视情况减少供煤量或增加通风量(如果允许);二厂废气分析仪长期未恢复,不利于及时发现不完全燃烧现象,热耗偏高,结皮堵塞难以避免;1.2、分解炉出口温度、压力分解炉出口温度:决定入窑物料的分解率,一般设定~880℃左右,实际控制还应考虑产量及物料的易烧性等具体情况;当产量较低,即喂料量较小,回转窑的转速亦较慢,此时应相应降低分解炉温度,因分解炉温度过高,一方面会增加热耗,另一方面还不利于热工制度的稳定,不利于熟料的正常烧成;反之,当产量较高,在分解炉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分解炉温度,减轻回转窑的热负荷;另外,分解炉的通风量对分解炉出口温度及C5旋风筒下料管物料温度也有影响,即使分解炉的喂煤量、物料量不变,但通风量改变,也会产生影响;当通风量过大时,分解炉内气流速度过快,燃料及物料在分解炉内停留时间不足;反之,当通风量过小,供气不足,燃料燃烧速度慢,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造成不良后果;总之,通风量的波动,窑风量与分解炉风量的分配不当,都会影响分解炉燃料的燃烧,从而导致分解炉出口温度与C5旋风筒下料管物料温度的异常;分解炉出口负压:负压的波动反应炉内燃烧和物料浓度的情况,设定≤1200Pa;1.3、C5筒出口废气温度:~860℃,低于分解炉出口温度20-30℃;1.4、C5筒下料管温度:~830-850℃,通常比分解炉出口温度低30-40℃;1.5、闪动阀的动作:活动灵活,物料畅通,锁风良好,避免常开或卡死;2、窑的操作2.1、窑尾温度~1050℃,O2含量1.5-2.0%,CO≤0.1%,负压~250 Pa;2.2、筒体温度:一般应≤380℃,有关文献料显示,窑筒体安全极限温度为≤410℃,随温度升高其许用应力大幅度下降,到500℃时,仅为410℃时的27%左右;2.3、熟料质量:结粒细小均齐,避免烧流、烧粘,杜绝跑黄料熟料f-C a O≤1.5%,最好在0.5-1.2%左右,因为过低将造成热耗增加,耐火材料寿命降低;3、燃料与燃烧3.1、供煤量:根据投料量和物料的易烧性确定供煤量,炉煤/窑煤的比例一般为60/40左右,可依据实际情况做精细调整,求得最佳匹配;3.2、燃烧效果:熟料质量、燃烧废气成分分析,各控制点温度在预定范围内,熟料既不过烧,又不欠火,应认为燃烧效果良好;正常情况下,煤粉在分解炉完全燃烧,分解炉的出口温度会高于C5旋风筒出口废气及其下料管物料的温度;但是,当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不完全时,则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在旋风筒内继续燃烧,此时则会使C5旋风筒出口废气及其下料管物料的温度,比分解炉出口温度还要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温度“倒挂”现象;而不完全燃烧容易引发局部高温,加剧有害成分的循环富集,是导致结皮的关键因素;4、喂料、窑炉用风及窑速4.1、稳定喂料:由于熟料煅烧工艺是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工艺过程,诸如燃料质量与数量、通风大小、窑速快慢、生料易烧性能、设备运行可靠性等等因素,尽量稳定喂料量,相对减少一个变量或者缩小变动范围,保障生料连续、均匀地通过预分解系统;因此,必须保持各级旋风筒、下料管畅通,翻板阀闪动灵活;及时清理结皮,减少堵塞塌料现象;4.2、合理用风:三次风与窑内通风的分配在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参数;一般当预热预分解系统内物料悬浮不好,出现塌料、窑头回火、C1筒出口温度较低时,说明系统总风量不足,应适当增加系统排风量;反之,当C1筒出口温度偏高,系统负压增大时,说明系统风量过大,应适当减少系统排风。
预分解窑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预分解窑系统的调节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9a7ee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5.png)
预分解窑系统的调节与控制预分解窑调节控制项目新型干法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非常多,过程控制也比较复杂。
一般进行检测、控制的在60~65个之间,这些参数包括检测参数和调节参数。
检测参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厂检测项目和测点设置不尽相同。
(1)烧成带物料温度。
通常用比色高温计进行测量,该温度作为监控熟料烧成情况的标志之一。
由于测量上的困难,往往只能测出烧成物料的温度,作为综合判断的参考。
(2)氧化氮(NOx)浓度。
回转窑中NOx的生成与N2、O2浓度和燃烧温度有关。
由于N2窑内几乎不存在消耗,故仅O2与浓度和烧成温度有关。
空气消耗系数越大、O2浓度及燃烧温度越高,NOx生成量越多。
窑系统中对NOx的测量,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其含量,满足环保要求;另一方面,在窑系统生产情况及空气消耗系数大致固定情况下,窑尾废气中NOx的浓度同烧成带火焰温度有密切的关系,烧成带温度高,NOx浓度增加,故以NOx浓度作为烧成带温度变化的一种控制标志,时间滞后较小,很有参考价值。
(5)分解炉或最低一级旋风筒出口气体温度。
它表征物料在分解炉内预分解情况,一般控制在850~880℃,保证物料在分解炉内预分解状况的稳定,从而使整个窑系统热工制度稳定,对防止结皮堵塞也十分重要。
(6)最上一级旋风筒出口气体温度。
一般控制在320℃~360℃。
超温时,应检查生料喂料是否中断、某级旋风筒或管道是否堵塞、燃料量与风量是否超过喂料量的需要等,查明原因后作出适当处理;当温度降低时,则应结合系统有无漏风及其它旋风筒温度状况酌情处理。
(7)窑尾、分解炉出口或预热器出口气体成分。
通过设置在各相应部位的气体成分自动分析装置进行检测各部位气体成分,它们表征窑内、分解炉或整个系统的燃料燃烧及通风情况。
对窑系统燃料燃烧的要求是:即不能使燃料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而产生CO,又不能有过多的过剩空气而增大热耗。
一般,窑尾烟气中O2含量控制在1.0%~1.5%,分解炉出口烟气中O2含量控制在3.0%以下。
预分解窑系统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用风
![预分解窑系统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用风](https://img.taocdn.com/s3/m/4d826305cc17552707220878.png)
预分解窑系统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用风∙作者:考宏涛,陆雷,胡道和,李敏单位: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东南大学材料系[2007-5-21]关键字:预分解窑;煤粉燃烧;用风量;平衡∙摘要:根据预分解窑系统煤粉燃烧的特点,结合国内几家预分解窑的实际生产情况,探讨了窑炉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用风量及其风量平衡问题,强调指出烧成系统风、煤、料的合理匹配对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性,为指导工厂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作者通过对国内一些厂家实际生产情况的热态检测分析,发现了不少问题,诸如窑炉用风量不平衡、系统总的用风量偏高等。
本文从实际生产的数据出发,着重分析了二者的用风及其风量平衡问题,以及烧成系统总的用风量及风、煤、料平衡问题,从而可为工厂的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1窑炉内煤粉燃烧的特点众所周知,窑内煤粉的燃烧处于物料的烧成带和冷却带区段,强烈的熟料热辐射使煤粉迅速达到着火温度,其燃烧速度主要由煤粉和空气的混合强度所决定[1],加强气流的扰动将大大加快煤粉燃烧进程。
而分解炉内煤粉燃烧则处于物料的分解区段,强烈的吸热反应迅速吸收了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煤粉颗粒升温速度明显比窑内慢,燃烧温度也低得多,在800~950℃范围内。
因此要保证生料的充分分解,煤粉颗粒在分解炉内还必须具有适宜的停留时间。
当然,也要注意到炉内存在着因物料分解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
所以炉内煤粉燃烧要差,燃烧中产生的现象也明显不同。
不同的窑炉结构及不同的操作条件,窑炉内煤粉燃烧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故燃烧所需要的气体量也不相同。
2窑炉的用风量过剩空气系数α是燃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用以判断窑炉的用风量或煤粉和空气量的比例情况[2]。
不过,对分解炉来说,由于炉内煤粉分散的不均齐,局部空间可能存在氧气浓度太低,导致炉内煤粉的不完全燃烧,因此要结合不同分解炉的特点,来考虑炉出口的过剩空气系数α。
2.1窑内用风窑内用风主要是其一次风与二次风的用风,当然也包括窑头、窑尾的漏风。
(转)1200td预分解窑操作用风控制的体会
![(转)1200td预分解窑操作用风控制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697497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9.png)
(转)1200td预分解窑操作用风控制的体会1200t/d预分解窑操作用风控制的体会我厂12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料采用石灰石、砂岩、粉煤灰、河泥、风积沙和硫酸渣六组分进行工艺配料,熟料烧成系统采用成都院带CDC分解炉的单列五级低压损预热器窑、回转窑规格为Φ3.3m×52m,设计熟料生产能力为1200t/d,熟料冷却系统采用LBTF1400型第三代控制流篦冷机。
现结合生产实际,对RF5/1200预分解系统、LBTF1400篦冷机和Φ3.3m×52m窑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用风控制的体会介绍如下:1 主要工艺设备配置主要工艺设备配置见下表1。
表1 主要工艺设备配置 zi23k=序号设备名称及主要技术参数单位数量 :z%vNKy11 中卸式生料磨机型号: Ф3.5m×10m 台产:90t/h 功率:1250Kw 台2 生料磨系统风机型号:M6-29No.26.5F 处理风量:150000m³ /h 全压:8000Pa 功率:450Kw 台3 回转窑型号:Ф3.3m×52m 能力:1200t/d 转速:0.383~3.83r/min 斜度:3.5% 功率:190Kw 台 1 .s|n}{D_i4 RF5/1200预热器带CDC分解炉 mSAuS)YD预热器规格: C1:1—Ф4740mm C2:1—Ф4940mm C3:1—Ф5100mm MQ2gzKw>C4:1—Ф5300mm C5:1—Ф5300mm gLQWL}0O分解炉规格:Ф5300mm 套 1 BD,JBu]5 高温风机 5Ga>qIM型号:2350DIBB24 处理风量:300000m³/h 全压:7500Pa 功率:1000Kw 台 1 TQ" [2cY6 增湿塔 '/SMqmi型号:Ф7m×28m 处理风量:320000m³/h 台 1 q^Lj)zmnK7 窑尾布袋尘器 <(?ahO5处理风量:320000m3/h 台 1 @.T'8 窑尾引风机 JJ ,Fh .型号:Y4-73No.22D 处理风量:350000m³/h 全压:4500Pa 主电机功率: 450Kw 台 1 XcaY'k#9 第三代篦冷机 W+a>*#*型号:LBTF1400 生产能力:1400t/d 篦床有效面积:35.2m² 台1 s>~!r.GC10 窑头电收尘器(鲁奇型) zrU0YHmt型号:20/10/3×8/0.4—BS930 处理风量:195000m³/h 台 1 =9y'6|>l11 窑头引风机 W DY,?型号:Y4-73No.18D 处理风量:195000m³/h 全压:2200Pa 主电机功率: 185Kw 台 1 FM0)/6I'x12 风扫式煤磨 =bZ>>-<型号:MFB2465 能力:10~12t/h 主电机功率:280Kw 台 1 C#p$YQf2 预分解窑系统总风量的操作控制和要求 0fXdE ;M32.1 系统总风量的操作控制主要依据窑炉耗煤量的大小和熟料产量的高低 Dq*>+1eW2系统总风量的操作控制主要依据窑炉耗煤量的大小和预分解窑熟料产量的高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0t/d预分解窑操作用风控制的体会我厂12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料采用石灰石、砂岩、粉煤灰、河泥、风积沙和硫酸渣六组分进行工艺配料,熟料烧成系统采用成都院带CDC分解炉的单列五级低压损预热器窑、回转窑规格为Φ3.3m×52m,设计熟料生产能力为1200t/d,熟料冷却系统采用LBTF1400型第三代控制流篦冷机。
现结合生产实际,对RF5/1200预分解系统、LBTF1400篦冷机和Φ3.3m×52m窑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用风控制的体会介绍如下:1 主要工艺设备配置主要工艺设备配置见下表1。
表1 主要工艺设备配置2 预分解窑系统总风量的操作控制和要求2.1 系统总风量的操作控制主要依据窑炉耗煤量的大小和熟料产量的高低系统总风量的操作控制主要依据窑炉耗煤量的大小和预分解窑熟料产量的高低。
在实际生产中,注意以下要点:1)在投料初期或熟料产量低于设计能力阶段,为保证预热器各点风速高于最低允许值,用风控制要求适当加大空气过剩系数,提高气固比(1.8Nm3/Kg生料以上),此时不要过分追求风、煤、料的配合比例关系。
2)投料前将C1级筒出口负压拉到3300~3500Pa,即采取大风量投料操作的用风控制方法,初始投料量为95t/h,在投料正常之后不需要对用风进行过多的调整、便可以满足用风要求。
3)在熟料产量达到或超过设计值时,由于上升烟道缩口(有效内径Φ1140mm)、三次风管内径(有效内径Φ1300mm)在设计时均以固定,预分解窑系统用风控制,主要以头尾煤完全燃烧所需要空气量为标准,这时候过剩空气量不要太大。
2.2 系统总风量的操作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提高头尾两煤的燃尽率,尽可能降低C1级筒出口废气温度。
2)根据各级旋风筒进出口的温度、负压值以及锥体的温度、负压值,并结合窑尾高温风机进口温度来综合分析和判断风量是否匹配,以此来调节系统总风量和窑头篦冷机的用风量。
3)通过高温风机的电流值,计算拉风量,再计算出单位熟料产生的废气量,由此判断用风操作的合理性。
3 窑头操作用风及一次风量的控制窑头操作用风控制的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窑系统能否长期稳定安全运转,为了灵活调节窑内火焰的形状、强度、长度及规整性,适当减少窑头一次风的用量,应重点控制好一次风量、各个风道内的气体风速和压力、燃烧器喷出速度、风煤比例、燃烧能力等重点工艺技术参数。
一次风量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煤粉内挥发分的燃烧,火焰形状的调整主要取决于:1)煤的热值、灰分、挥发分及细度的大小;2)一次风的风速和风量的大小。
调整好火焰长度就是调整好烧成带长度(也就是调整控制了熟料在高温烧成带的停留时间),因此火焰长度必须适中,既不拉长火焰、使烧成带温度降低,也不缩短火焰、使高温带部分高温过于集中,烧垮窑皮和耐火砖,因此窑内火焰形状粗细必须与窑断面积相适应,实际生产中要求火焰比较充满近料而不触料,燃烧器定位在(50,-10)mm位置。
从理论上分析,一次风用量减小,可以增加高温二次风的入窑量,但在实际生产中不能过分追求降低一次风的用量。
实际生产中一次风机电机频率为38~40Hz。
4 窑尾操作用风控制4.1 主要工艺参数1)在生产中为防止物料短路直接入窑的情况发生,窑尾上升烟道缩口断面风速应不低于28m/s(控制在28m/s~32m/s范围内)。
2)烟室主要发挥收集窑内飞灰的功能,故断面风速应≤10 m/s。
窑尾烟室斜坡到拱形顶的通风断面(高度)主要受到窑转动和下料舌头的制约,通风断面往往受到影响。
风速过高会引起生料入窑不畅及大量飞灰循环,易在倒喇叭口部位产生结皮,导致通风受阻。
3)下料舌头底部托板应尽量贴近窑壁,舌头端面伸入到窑内的距离控制在150mm左右。
主要工艺技术操作参数见下表2。
表2 主要工艺技术操作参数4.2 实际生产过程中窑尾操作用风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判断窑内操作用风控制是否合理:1)窑尾温度和负压。
窑尾烟室温度越高、负压越大,说明窑内通风过大,窑内烧成带存在发生后移的现象;相反,若窑尾烟室温度偏低、负压小,说明窑内通风不足,三次风相对过量。
2)窑前实际煅烧状况。
若窑前温度偏高、黑火头较短、火焰粗短而不顺、窑皮偏短、窑筒体温度前高后低时,表明窑内通风不足、窑头出现憋火现象;如果窑内火焰拉得过长、窑前温度偏低、窑皮长度超过窑内径的6倍、烧成带筒体温度明显偏低而窑尾温度显著升高时,说明窑内通风过大、三次风通风量明显偏小。
3)到现场实际观察确认。
检查上升烟道及烟室是否存在煤粉未燃尽的火花、烟室斜坡堆料情况及物料是否发粘、缩口风速的稳定性、有无存在塌料、窜料、窑尾烟室冒烟的情况,如果存在上述现象,说明窑内通风不足,缩口断面风速偏小。
5 实际生产过程中回转窑和分解炉用风量的匹配5.1 窑风和炉风不匹配出现的两种工艺现象预分解窑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窑风和炉风应同时满足喂入的煤粉燃烧需求。
窑尾高温风机的拉风量(风压)一定时,窑风和炉风不平衡将会造成以下两种不良的工艺现象:1)窑内通风过大、三次风通风量不足,将会导致窑内烧成带温度降低、高温带后移、窑尾烟室温度和负压均上升、三次风温度及风速均降低,致使分解炉内煤粉燃烧不完全,造成系统温度倒挂,C5级物料粘结或堵塞。
2)窑内通风不足,三次风通风量偏大,将会导致窑内烧成带成还原气氛、产生黄心熟料,系统有害物质富集。
4.2窑风和炉风的匹配:统一认识,制定用风参数,确保系统通风顺畅1)窑内长厚窑皮是物料预烧过好与窑内成还原气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用煤量与供风量不匹配,造成窑内22米~26米段容易长厚窑皮曾一段时期,窑22米~26米段容易长厚窑皮,出现的问题是:当产量在1300t/d左右时,没有厚窑皮增长趋势,系统也比较稳定。
但当熟料产量提高到1400t/d以上时,窑内22米~26米段厚窑皮增长较快,伴随着系统开始出现较大的波动,如果将熟料产量降至1300t/d 左右时,系统又恢复正常。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大家认识到了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窑内风速过快,当熟料产量在1300t/d左右时,由于系统用煤量不高,煤可以燃尽,而一旦熟料增加到1400t/d 以上时,必将增加用煤总量,结果造成煤燃烧不完全,窑内22米~26米段厚窑皮增长加速;二是分解炉供风量不足,当熟料产量在1300t/d左右时,分解炉用煤量与供风量相互匹配,当熟料产量增加到1400t/d以上时,用煤量与供风量不匹配,造成煤粉后燃,C5级筒出口温度与分解炉出口温度“倒挂”,致使入窑生料中仍含有一定的煤粉,造成窑尾还原气氛过浓,也是使窑内22米~26米段增长厚窑皮的原因之一;三是预热器系统温度控制偏高,导致物料预烧过好,而在熟料产量增加时,系统总风量、篦冷机供风量均没有及时跟上,伴随窑用煤量增加后窑内开始缺氧,窑内还原气氛较浓,导致窑内22米~26米段增长厚窑皮。
2)提高篦冷机的供风能力,优化一室高压风机的用风量在操作中对一室至四室的风机风门开度统一做了规定,实施后效果明显:二次风温从1000℃提高到了1050℃以上,三次风温也从800℃提高到了850℃以上,进一步提高了窑前温度和煤粉的燃烧速度,降低了熟料煤耗,为提高熟料产质量奠定了基础。
3)调整二、三次风的比例,控制系统总通风量,降低窑内风速,提高分解炉内的氧含量,加速物料的分解速度对于三次风阀门的开度,工程技术人员同窑操作员各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赞成开大三次风阀,有的赞成关小三次风阀,由此造成系统工况波动较大。
为此,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用煤量和实际工况,计算出窑头和窑尾标态下的通风量,然后根据不同的温度变化,制定了通过三次风管的风量和通过窑内的风量,最后计算出窑尾缩口的风速和三次风入分解炉的进口风速(分别应大于30m/s和20m/s)。
根据这两个计算结果制定了(理论上)三次风阀门开度应定在75%~85%,根据计算结果,将三次风阀门开度定在80%。
对于高温风机拉风量,在确定了二、三次风通风量后,再计算出煤粉燃烧和碳酸盐分解后产生的废气量进行校正,得出高温下的高温风机拉风总量。
最后,再计算出高温风机转速,经过理论计算与实际对比确定高温风机转速为1180~1200r/min。
6 LBTF1400篦冷机的操作用风控制6.1篦冷机特点分析1)在篦床的落料区域采用宽盲篦板来调整篦床的宽度,其目的是为了在篦床的落料区域就使熟料层覆盖均匀,避免“侧漏风”现象。
2)篦冷机主要采用阶梯篦板、充气篦板、低漏料篦板、和普通篦板等四种结构形式的篦板,其中阶梯篦板(布置在高温区)、充气篦板(布置在高温区)为控制流阻力篦板,由充气梁装置分段供风,风量可以调整;低漏料篦板为阻力篦板(布置在中温区),由风室供风;普通篦板(布置在低温区)为改进型富勒篦板,由风室供风。
6.2篦冷机操作用风控制1)因高温区采用高阻力、气流渗透性能好的控制流篦板,可以有效降低熟料颗粒变化和料层厚度改变对高压风机送风量的影响,原则上用风量从1~4室逐级递减,并且要用足1~2室的风量,熟料料层厚度控制在350mm左右,以提高熟料淬冷效果,达到提高二、三次风温度的目的。
2)根据篦下压力及二、三次风温度(并结合实际料层厚度)来综合调节3~4室低温区冷却用风量,使篦冷机内零压面位于3室和4室之间,防止低温区冷却风进入窑、炉系统。
3)根据窑头电收器进口温度及窑头罩负压情况来综合调节窑头引风机废气处理量。
窑头罩负压应合理控制,若负压过大,相应进入窑炉的热风量降低,容易引起窑炉风量不足、系统产质量下降,因此窑头引风机的拉风量应以确保窑炉所需风量为前提。
4)检修期间,应做好篦下各个空气室的密封,防止活动充气梁金属软管漏气。
7 体会1)预分解窑系统操作用风控制及用风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预分解窑的熟料产量。
窑炉用风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窑外分解窑的煅烧能力与预烧烧能力失去平衡,影响系统产质量。
若操作用风控制不当,易造成窑内结圈或结球工艺事故;若窑内通风减少,系统总风量小,虽然窑内不易结圈或结球,但严重影响系统熟料产量,并且可能发生预热器堵塞等工艺故障。
2)篦冷机操作用风控制是否合理,是提高熟料产质量的首要条件。
3)必须保证分解炉内含氧量充分,才能防止预热器系统温度倒置或炉内煤粉后燃的现象发生。
4)控制好窑内风速是提高窑前温度、防止煤粉后燃的有效保证。
①当窑前二风温度偏低、煤粉燃烧速度降低时,要适当减少窑内通风量、缩短火焰长度并控制好合适的窑前用煤量,以增加分解炉的用风量和耗煤量、并充分发挥分解炉预烧能力强的优势,达到提高入窑生料分解率的目的;②当窑前二风温度过高、煤粉燃烧速度快时,要适当增加窑内通风量、延长窑内高温带长度并提高窑速(提高快转率),以达到提高预分解窑熟料产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