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上海市2015年徐汇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5年上海高三语文二模默写汇编(有答案)
![2015年上海高三语文二模默写汇编(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f0fc67011ca300a6c390d7.png)
2015年高三二模默写浦东新区(三)默写。
(6分)【任选六空作答;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13.(1)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2) 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5)倏尔远逝,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6)________________,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_________。
(《礼记》)(8)树德务滋,_____________。
(《尚书》)(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唯见江心秋月白(2)何当共剪西窗烛(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竟无语凝噎(5)往来翕忽(6)画栋朝飞南浦云(7)笃行之(8)除恶务尽杨浦区(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痴儿了却公家事,。
(黄庭坚《登快阁》)(2),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4)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5),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7)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旧唐书·魏徵传》)13.(6分)⑴快阁东西倚晚晴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⑶亦足以畅叙幽情⑷唯见江心秋月白⑸竹喧归浣女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⑺社稷次之⑻可以明得失嘉定、长宁区(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2),镜中衰鬓已先斑。
徐汇区2015年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徐汇区2015年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60e5f4770bf78a65295451.png)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年级语文学科2015.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经典谁说了算王乾坤①很难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去经典”还是“趋经典”的时代。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不太吝啬“经典”名词的时代。
那么,什么是经典?经典由谁说了算?②通常的回答是:权威说了算或大众说了算。
但深通艺术之堂奥的人既不看重权势的眼色,也不在意大众的褒贬,他们心里明白:权威认定、大众评判也许不可或缺,但一切有形的人为裁判只有在文学合法性的前提下,才可能是有效的。
换言之,他们在乎的或敬畏的,是文学本身的法权。
③文学的自然法不是任何一种成文的文学法则,而是一种无形的天则。
“俯察人事,仰观天则....。
”人事俯身可察,天则是需要仰观的。
由“自然法”来言事物的合法性本是天经地义。
可是在文明史上,天经地义的天则被各种偏见所干扰反倒成了常态。
五花八门的政治观、道德观、科学观、文化观、历史观以种种集体偶像的强势向文学越权,任意在这个领域封号经典,成了由来已久的“常态”。
④现当代,影响文学创作和评论的有两种思潮:一是认为世界是按照优胜劣汰的进化论定律演进的,二是认为权力可以决定一切。
这两种思潮交合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优胜在于权力,劣汰在于无权力。
于是,话语权如拜物教一般左右着创作家和评论家,从事文学艺术的匠人们使出浑身解数,不顾一切地调动可能的权力让自己的声音足够强大,最好是压倒一切成为中心。
⑤可惜,话语权或其他权力决定论不能解释中外文学的经典史,只要检索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巨匠们弱势的社会身份或话语权状况就能验证。
□⑥那么进入文苑的小说多得是,为什么能被认定经典的是此而不是彼?是谁在进行这种无形的筛选?答案只能在文学合法性中寻求。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b7fd3e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d.png)
松江区(四)阅读下文,达成第10-13 题( 12 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令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喝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日:“固然,卿不朕欺。
”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诋毁非法。
”问濂,对曰:“彼效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指责,因呼濂字曰:“微④景濂,几误罪言者。
”【说明】①主事:官名,茹太素是人名。
②恶:疑问代词,怎么。
③微:无,没有。
10.解说以下句中加点词。
(4 分)(1)坐客为谁() (2)有足采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2 分)濂具以实对。
12.的皇帝对宋濂的态度是有变化的,;而““密令人侦视”表现了他对宋濂” 这一细节则表现了他对宋濂的亲密。
(3分)13.F 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宋濂:坦诚公正B.皇帝:知错能改C.茹太素:擅长进言D.廷臣:趋炎附势闵行区(1)阅读下文,达成8-10题(8分)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
罕有至行.,勤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
邻居失犊,认冲犊以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
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牛而无恨色。
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托病不该。
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
”冲每闻征书至,辄逃入深山,时人认为梁管之流。
冲居近夷俗,羌戎奉之若君,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路不拾遗,村无凶人,毒虫猛兽皆不为害。
卒以寿终。
①刍:饲养牛马的草料。
②梁管之流:梁鸿、管宁之类的人。
11.解说文中的加点字。
(4分)(1)罕有至行(.)(2)寻又诏曰(.)12. 对文中划线句“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朱冲也用礼让训斥他人,乡里的人被他感动。
B.朱冲也把礼让作为训斥,乡里的人被他感动。
C.朱冲也用礼让训斥他人,被乡里的人感动。
D.朱冲也把礼让训斥他人,被乡里的人感动。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c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c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49ed5c2e3f5727a5e96295.png)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艨艟巨舰一毛轻。
(《观书有感》)2.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3. 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 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诗中“黄衣使者”指的是。
(2分)7.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满面尘灰烟火色”道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B.“牛困人饥日已高”描写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
C.“回车叱牛牵向北”描绘了两宫使蛮横的行为。
D. 全诗揭露了宫市的公开掠夺带给百姓的疾苦。
(二)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孔子云:何.陋之有?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突出了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
C.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赞美了陋室因环境清幽而不陋。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苏轼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
徐汇二模语文必然的抵达答案
![徐汇二模语文必然的抵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5979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e.png)
徐汇二模语文必然的抵达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括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B.新华中学举行中考前誓师大会,庄严的国旗下,十六个教学班方阵棋布操场,声震山河,(气冲斗牛),引得栅栏外的路人纷纷驻足,交首称赞。
C.公园路夜市熙熙攘攘,一派繁荣的景象,街头作画、架子鼓表演、手工编织……各种摊位(摩肩接踵),夜市摆摊重新兴起,给城市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正确答案)D.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最后一天,体育馆内人头攒动,记者在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外朋友们(翻来覆去)的那句经典老话——“中国功夫,Great!”2、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ī)侍候(shì)浮光掠影(nüè)(正确答案)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饿殍(piǎo)脍炙人口(zhì)(正确答案)B、旖旎(nǐ)旮旯(lá)游目骋怀(pìn)C、凫水(fú)尴尬(gān)自惭形秽(suì)D、自诩(yǚ)恬淡(tián)好高骛远(wù)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老聃ránC、阿谀yú授之书sòu 李蟠fán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正确答案)5、1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2015届徐汇语文二模参考答案
![2015届徐汇语文二模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3f523e43323968011c92dc.png)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语文学科参考答案2015041.(2分)敬畏文学合法性2.(2分)现当代,两种错误思潮的影响造成“话语权”左右了文学创作和评论。
3.(3分)D4.(2分)D5.(3分)照应前文,强调“人为”的意义和应遵循的权限,补充论点使论证更严密。
6.(5分)答题要点:文学的合法性,即作品能传达人性,反映时代,体现社会发展或自然规律,文质兼美,给读者以审美体验,引发情理共鸣……结合具体作品作阐释。
评分说明:“文学的合法性”2分,观点阐释与作品内容契合3分。
7.(3分)交待刘富因香改生性邋遢而坚持离婚,香改气急落下咳嗽病根,为下文刘富误会天鹅的学名及带香改治病伏笔。
8.(3分)让刘富认定了动物园是咳嗽天鹅最理想的去处,与下文病鹅被杀构成反讽;“成双结对”的天鹅喻示刘富与香改关系的修复。
9.(3分)“刺痛”侧重于刘富与天鹅感同身受伤痛,“长了锈”“弥漫”语句指人的虐行让刘富身心受伤。
10.(3分)A11.(2分)附原文语句:当他听见后排座上突然响起的咳嗽声时,竟有了几分失而复得般的踏实。
评分说明:刘富对“咳嗽”前后不同的感受(1分);表达方式与上文契合(1分)。
12.(6分)结构上,以“咳嗽天鹅”的故事巧妙地勾连起刘富与“香改”和“天鹅”两种关系,结构紧凑便于叙事;内容上,以病且老的天鹅作为试金石,刻画出变得有人情味的刘富,理性却不尊重生命的景班长等人物形象。
天鹅“咳”声的停息引发人们反思如何对待生命,对待身边人。
评分说明:结构作用2分,内容作用(人物形象2分,主旨2分)4分。
13.(6分)(评分说明: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①一番洗清秋②君问归期未有期③久作长安旅④惑而不从师⑤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天网恢恢⑦景行行止⑧或重于泰山14.(1分)白居易(写错字不给分)15.(3分)C16.(4分)诗人用数字强调年华及春天已逝,怎能不以“殷勤”之恳切姿态送走被贬之地的春天,用词浅易却意蕴丰富,抒发了升迁无望的苦闷和年华空老的伤感,委婉地表明“送春后或将迎来人生又一春”的期望。
2015年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年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a3438bb9d528ea81c779f2.png)
徐汇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5.4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翁》)3.欲说还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5.悍吏之来吾乡,,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7题(4分)《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词中“危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词表达了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
B.词中描绘的春景让人感受到盎然生机。
C.词中主人公愁绪万千深深为情所困。
D.词中流露出主人公坚毅、执着的态度。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yàn)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⒀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解释下面加点词。
(2分)寡人反取.病焉取()9.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喻,把_______比作“淮南”,_____比作“淮北”,不盗之民比作“橘”,______比作“枳”,从而推论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3分)10.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机智地应对楚王的刁难,成功地化解了困局。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五)文言文一——人物传记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五)文言文一——人物传记](https://img.taocdn.com/s3/m/21e77a200066f5335a81214b.png)
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五文言文一【浦东新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8分)韦敻传①韦敻,字敬远,京兆杜陵人也。
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
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魏)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虽情逾甚至,而竟不能屈。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
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
②明帝即位时,晋公宇文护执政,广营第宅。
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
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甜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护不悦。
有识者以为知言。
③弟孝宽为延州总管,敻至州与孝宽相见。
将还,孝宽以所乘马及辔勒与敻。
敻以其华饰,心弗欲之。
笑.谓孝宽曰:“昔人不弃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
吾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于是乃乘旧马以归。
④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孝宽子总复于并州战殁。
一日之中,凶问俱至。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
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
”援琴抚之如旧。
⑤建德中,敻以年老,预戒其子等曰:“吾死之日,可敛旧衣,勿更新造。
使棺足周尸,牛车载柩,坟高四尺,圹深一丈。
其余烦杂,悉无用也。
吾不能顿绝汝辈之情,可朔望一奠而已。
吾常恐临终恍惚,故以此言预戒汝辈。
”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卷三十一》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访.以政事 (2)吾虽不逮.前烈(3)因疾物故.. (4)可朔望.一奠而己18.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徐而.叹曰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弟孝宽为.延州总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有一于.此,未或弗亡于.是余有叹焉D.敻以.年老,预戒其子等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20.第②段中的“叹”和第③段中的“笑”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21.韦敻要俭办丧事有多重原因,请联系全文加以简析。
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徐汇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2150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1.png)
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9.上文选自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齐人固善盗乎11.晏子巧妙地反击了楚王的挑衅;用“枳”的形成来说明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畏也..不若无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唐鞅之对也;不若无对..1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所杀戮者众矣其故何也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的罪行都是不好的..B.王的惩处都是不好的..C.王犯了罪行是不好的人..D.王惩处的都是不好的人..14.从宋王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他的特点是:1 2 4分15.唐鞅的结局可以用成语来形容..2分二、现代文共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20分千门万户①门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②紫禁城里重重墙院、上百座院落、近万间房屋;到底有多少门;很难说清楚..这些门的形式多种多样;到底有多少种门;也真是很难说清楚..③最高大、最威严的自然是紫禁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午门为最..④天子面南而王..南门为皇宫正门;正南在建筑方位中属午位;故名午门..午门通高37.95米;比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太和殿还高;足见其皇宫第一门、天下第一门的地位..13米高的红色城台三面围合;城台上五楼耸峙;庑正房对面或两侧的小屋子廊通贯..正楼重檐庑殿阔60.05米;进深25米;前后出廊;建筑面积1773.3平方米..正楼两侧及两翼城台南端各有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阙楼;合称五凤楼..⑤午门是历朝历代的献俘处;明万历皇帝、清乾隆皇帝都曾四次亲御午门城楼受献俘礼..彼时彼刻;定然一派威风凛凛、威仪天下的气势..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太和殿前隆重举行受降侵华日军献俘礼;大概与午门受献俘礼不无关系..皇帝们也常常把午门作为处罚不听号令者之地..正德十四年;明武宗朱厚照;因众多官员联名上疏阻其出游猎艳;恼羞成怒;竟罚146位大臣跪午门; 5天后又在午门外“廷杖”;当场杖毙11人..与此行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康熙皇帝..年仅15岁的康熙皇帝为解决明末以来的中西历法之争;让主张吸收西法的传教士南怀仁与反对变更传统历法的吴明煊等;先后在午门外广场和观象台;当着王公大臣的面;各自计算、验证天象..结果;“南怀仁逐款符合;吴明煊逐款皆错”;康熙皇帝遂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并下令采用其中西合璧的新历..⑥最雍容最从容的是太和门、乾清门..太和门是紫禁城中规格最高的宫门..乾清门是清代极为重要的政务场所..走进太和门、乾清门;觉得不是进了门;而是登了堂入了室;因为这两座极为重要的门是殿堂式的..能开能合的门在最后边;门的前面是开阔敞亮的可以充分利用的厅堂..这两处正是明清两代“御门听政”之处..门即殿堂;当门听政议政行政;有“门”没“门”皆决于门..⑦紫禁城里的千门万户有太多的历史、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规矩;是永远说不完说不清的..其实;门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是通路还是阻隔是为了关还是为了开为了拒绝还是为了迎接为了守卫还是为了交流⑧即位的帝王从前门午门进宫;亡国的崇祯和末代皇帝溥仪从后门神武门出走..曾经权倾朝野的和珅20大罪中第三条为“肩舆①直入神武门”..如今每年900万游客进出紫禁城;可谓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但很少有人想到当年大明律的规定:擅入皇城者;杖一百;充军边远..向宫城投石、射箭或持利刃入宫门者;处极刑..明清的紫禁城一如其名;门禁森严..注释①肩舆:乘坐由人抬的高级轿子..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分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18.概括地说在明清两代;午门前实施的政治活动主要有:1 ;2 ;3 ..9分19.阅读全文后;尝试回答作者在第⑦段提出的某一个疑问;结合文中例子加以说明..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28分于先生①于先生的眼睛很亮;但他喜欢眯着..于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对他的眯眼习惯做过解释..于先生从前是公社的公安员①;公安员要经常“凝视”生活;他就顺理成章地养成了这个不好也不坏的习惯..“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于先生凝视着我们;开始了他的作文课..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然后改变一个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总是贴满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起捏得满手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浪线..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我问于先生的近况;他告诉我;在台湾街买了店面;做水暖设备的生意..我替于先生高兴..于先生有了钱;这是好事..注释①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20.第①段“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一句中“凝视”可用这一词语来替代..2分2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4分22. 如何理解第③段的画线句“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 4分23. 于先生作为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章中能看出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6分1于先生是一个的老师;因为 ..2于先生还是一个的老师;因为 ..24. 以下各选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作者着重描写了于先生令人发笑的举动;引起读者对于先生的好感..B.作者描写了于先生在课堂中的言行;以此来体现他可笑的教学方式..C.作者写的第①、第⑤段和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毫无关系;放在文中多余..D.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于先生;体现他对于先生的喜爱之情..25.文章最后;作者说于先生做生意“有了钱;是好事”;你认为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80字左右..8分三、写作共60分26.请以“我;不同以往”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二、文言文共42分五默写18分3分一空;错一字扣1分1.一览众山小2.万里悲秋常作客3.古来征战几人回4. 草枯鹰眼疾5.小桥流水人家6. 号呼而转徙六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7.2分鱼形、龙形的彩灯8.2分B七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9.2分晏子春秋10.3分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关键词2分:故善;句式1分11. 3分楚国不良的风气会影响百姓的为人八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12.4分;每空2分多;众多缘故;原因13.2分D14. 4分;每空2分1残酷/暴虐 2愚蠢/不明事理 3偏听偏信写出两点即可15.2分自食其果自掘坟墓作茧自缚作法自毙二、现代文共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20分16.2分紫禁城的门17.4分;每空2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更具体准确地说明午门的高大、威严..18.9分;每空3分举行献俘礼处罚不听号令的大臣公开政务;决断政策19.5分答题要点:选择一个问题加以回答;举出文中至少一个例子;简单分析该例子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如:是通路还是阻隔帝王从宫门进进出出;宫门对君王是“通路”;大臣和珅却因此获罪;对大臣们而言又是阻隔..是为了关还是为了开在封建帝王时代;紫禁城的门对民众是“关”;大明律对擅入宫门者有严苛的惩罚;但今天;紫禁城的门对民众开放;任游客参观..为了拒绝还是为了迎接明武宗朱厚照借宫门拒绝了向他进言的忠臣们;而清康熙帝向王公大臣们打开了宫门;让他们公开地辩论政事;显然他打开宫门广开言路..为了守卫还是为了交流紫禁城的门任何人都不能擅入;这些门守卫着皇宫、帝王;而太和门、乾清门又是帝王与王公大臣们议事的重要场合;用于君臣的交流..只从一个角度分析;结合文中实例的给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8分20.2分观察21.4分;每空2分比喻形容同学们仰头的动作整齐划一;表明人人都熟知于先生要抒情了..体现了学生们和于先生关系融洽22.4分要点:最爱用是因为于先生当年给我的波浪线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成为我最爱的符号;正因为这个符号代表着最美好的评价;能配得上的少之又少;因此最吝啬..23. 6分;每小题1分+2分例如:1善于教学他教的很多学生获得了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奖/他在课堂上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和吸引学生等2一视同仁他关爱学生不问出身24.选D得4分选A得2分25.8分观点2分:认为是好事或不是好事都可以分析4分:认为是好事:从“我”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情感出发;联系到学生对老师转行的理解..认为不是好事:从于先生擅长教学;不从事教育工作可惜了之类的角度分析..语言2分:通顺、连贯。
年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二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年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二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72a7dd856a561252d36f8c.png)
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一览众山小2.万里悲秋常作客3.留取丹心照汗青4.孤村落日残霞5.水尤清冽6.竭其庐之入(二)诗词理解(4分)7.自然界一切声音8.B(三)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9.司马迁《史记》10.如果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啊11.不甘于现状,具有远大志向的人(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12.(1)C(2)B13.到市场上去,环绕着那匹马前前后后地看,离开的时候还要回头看14.盲目崇拜迷信权威,没有自己主见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15.A选D得1分16.棋法中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等与兵法很相似,兵法能借鉴棋法。
17.置对方主帅于死地就是赢所占地盘或活棋子数多即是赢象棋消灭对方,斩尽杀绝,赢得彻底(输的一方被消灭/被斩尽杀绝);围棋是双方共存于棋盘上,双方都有大片活棋。
18.引证法论证了围棋有独特的胜利观。
下围棋,不仅为了取胜,还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
19.围棋(高)手之间的竞争已超越了输赢要点:围绕“围棋的胜败观不仅是为了取胜,还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展开。
例如:苏轼作为一个围棋棋手,他真正理解了围棋的胜败观,不仅是为了取胜,还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
因此他能怀着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输赢,不论胜、败都令人感到高兴。
他追求的是超越输赢达到和谐的最高境界。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26分)20.B21.构造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母亲从我小时候到她逝世前数月始终坐在这样一张椅子上,可见她为了操持这个家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22.(1)(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主要为了突出母亲对我生活上很慈爱,对我为人处世、学习上很严厉;也突出母亲在生活的重压下坚强、隐忍,善于交涉。
(2)前后呼应,更突出这样的母亲形象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像23.原文中的语句更妥当。
要点:主要围绕母亲承担起了父亲的一切职责,她首先要像一位父亲那样挑起生活的重担,于此同时流露出母亲的慈爱。
2015高中二模语文答案
![2015高中二模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7cf22eaf45b307e8719721.png)
目录奉贤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2 静安(宝山、青浦)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5 杨浦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8 黄浦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9 徐汇(金山、松江)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13 长宁(嘉定)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16 闸北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18 浦东新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20 闵行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22 普陀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24 虹口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25高考语文二模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15)奉贤区高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一阅读(一)(16分)1.(2分)吴冠中的美术理论是在艺术实践基础上深入思考后的真情流露。
2.(3分)用对比手法和实例承接上文,说明吴冠中的艺术观点颠覆(否定)了一些当代美术的基本规范和基本价值,会引起激烈反应,但作者坚信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引发轩然大波,甚至被认为大逆不道的主张,也会逐渐被接受而成为艺术界的常识。
3.(2分)吴冠中的艺术思想以他的创作实践为基础,得2分。
如答:吴冠中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实践相互促进,给1分。
4.(3分)B5.(3分)D6.(3分)可以是发现:创作要随心所欲,也要源于生活;艺术思想要敢于质疑、突破,也要源于艺术实践;艺术要敢于打破传统形式,但也要尊重传统精神……可以是围绕一点结合文本的质疑和补充,如吴冠中的中国画跨越传统程式,融中西艺术于一体,有所创新;但是他在深层艺术观念上与文人声气相通;运用笔墨画出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作品。
(二)(22分)7.(3分)引发阅读兴趣,引起下文,暗示这是“我”在水杉林里仰视时的天空形状和颜色,也流露了“我”喜悦爱慕的心情。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A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A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aeed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0.png)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A卷官方权威版(含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竹喧归浣女,___无人。
(《山居秋暝》)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归园田居》)3.___断何处,天山___又一春。
(《诉衷情》)4.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___已。
(《道德经》)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第6—7题(4分)___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曲中的“飞鸿”与“昏鸦”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答案:飞鸿指的是离家远行的人,昏鸦指的是留守在家的人。
7.对两首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答案:D。
都以边塞之地为背景。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___借书说①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___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②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___之吝书若不相类。
___予固不幸而遇张乎?___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谁?(2分)答案: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答案:然后感叹借书者的用心专注。
10.对上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B。
具体阐释了读书必专,归书必速。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___使___,___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___不继富。
”注释】①子华:公西赤的字,他和文中的___都是___的学生。
②釜:和下文的“庾”、“秉”都是古代的容量单位,分别是六斗四升、十六斗、一百六十斗。
③周急:救济贫困的。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官方权威版D卷(含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官方权威版D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2a24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c.png)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定稿官方权威版D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39分)一)默写(15分)1.XXX一水间,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2.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4.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浮光跃金,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XXX好个秋。
6.“赋”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2分)7.下列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A.“爱上层楼”描绘少年生动向上的勃勃生气。
B.“强说愁”写出了词人年少无知却故作深沉。
C.“欲说还休”表现了词人无法排解心里忧愁。
D.整首词表现了词人识尽人生愁苦之后的旷达。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XXX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XXX、XXX、XXX,生平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
(2分)二模D卷- 1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____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提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2015年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2015年上海市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6051a24daa00b52acec7ca2d.png)
2015年第二学期徐汇区二模卷初三语文试卷(2015.04)(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5.4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翁》)3、欲说还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5、悍吏之来吾乡,,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词中“危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词表达了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
B、词中描绘的春景让人感受到盎然生机。
C、词中主人公愁绪万千深深为情所困。
D、词中流露出主人公坚毅、执着的态度。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解释下面加点词。
(2分)寡人反取.病焉取:9、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喻,把_______比作“淮南”,_____比作“淮北”,不盗之民比作“橘”,______比作“枳”,从而推论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3分)10、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晏子机智地应对楚王的刁难,成功地化解了困局。
2015中考语文二模(静安、闵行、浦东、普陀、杨浦)五区+答案
![2015中考语文二模(静安、闵行、浦东、普陀、杨浦)五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5ce0d16fc700abb68fcba.png)
2015上海中考语文二模--静安、青浦卷2015.4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卖炭翁》)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莲之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
6、诗歌的颔联和口口明确点出:从题材角度,这是一首口口诗。
(2分)7、“孤蓬”和“浮云”既描绘了友人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又传递出诗人的___ _与____ 之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公输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②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③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④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⑤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⑥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⑦公输盘服。
8、上文体现了墨子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_ 的思想。
(2分)9、在与公输盘的论辩过程中,墨子首先故意激怒对方,使其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问点明此战的本质(以上两空均用自己的话回答);最后连用五个“不可谓”进行反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直观地指出了对方的言行不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4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翁》)3.欲说还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5.悍吏之来吾乡,,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词中“危楼”的含义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词表达了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
B.词中描绘的春景让人感受到盎然生机。
C.词中主人公愁绪万千深深为情所困。
D.词中流露出主人公坚毅、执着的态度。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解释下面加点词。
(2分)寡人反取.病焉取:9.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喻,把比作“淮南”,比作“淮北”,不盗之民比作“橘”,比作“枳”,从而推论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3分)10.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晏子机智地应对楚王的刁难,成功地化解了困局。
B.楚王不知道晏子是善辩之人,自以为可以设计羞辱晏子。
C.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D.楚王狂妄自大地导演“齐人坐盗被缚”一幕,却自取其辱。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人有鱼池人有鱼池,昔群鷧①窃啄食之。
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
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竿上,恬不为惊。
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
鷧仍下啄、飞止如故。
人随手执其足。
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②”。
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注释】①鷧(yī):鹭鸶。
②假:象声词。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窃.啄食之()(2)窃去.刍人()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过了很久,(鹭鸶)有时会飞翔或停止在竹竿上,安然不被草人惊吓了。
B.过了很久,(鹭鸶)就经常飞到竹竿上面停着,安然不被草人惊吓了。
C.过了很久,(鹭鸶)有时会飞翔或停止在竹竿上,安然不产生惊异的样子了。
D.过了很久,(鹭鸶)就经常飞到竹竿上面停着,安然不产生惊异的样子了。
13.文中鱼池主人“束草为人”的目的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本文借鹭鸶讽刺了的人。
成语□□□□同样讽刺了这类人。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红山碧玉龙①龙,是中华民族文明和精神的象征。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
然而,龙的原始状态是什么样子?神圣而厚重的龙文化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②等待了千百年的岁月后,人们终于揭开了“中华第一龙”的神秘面纱。
它名叫红山碧玉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以北的三星塔拉嘎查村(蒙语意为“美丽的草甸”)。
③红山碧玉龙,通体呈墨绿色,高26厘米,重1000克,身体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被命名为C型玉雕龙。
玉龙用一整块玉材雕刻而成,细部运用了浮雕、浅雕等手法。
玉龙整体给人以力度感和动感,让人似乎能感受到神话传说中龙穿行于空间、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
红山碧玉龙出产距今约5000—6000年,是目前出土的国内年代最早的龙形玉器。
它的出土标志着早在5000多年前西辽河上游便已形成了对龙的图腾崇拜,表现了红山文化深邃悠远的历史内涵。
④红山碧玉龙名扬天下、四海皆知。
没想到,这却引发了一场“真假玉龙”之争!⑤自打红山碧玉龙成名之后,它的发现地赤峰地区就炸开了锅,各种各样的假玉龙层出不穷。
许多“山寨版”的红山碧玉龙的外形、光泽都和真玉龙十分相似,一般人几乎分辨不出真假。
许多爱龙心切的收藏者,都上了制假者的当。
⑥想分辨出真正的“中华第一龙”其实方法很简单!红山碧玉龙的背部有一个细小的穿孔,尺寸拿捏得异常精准。
如果把细绳穿过这个小孔,将绳吊起,停止摆动后,你就会惊讶地发现:玉龙头尾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
无论制假者怎么模仿,都不能测算得如此精密,无法准确地把握穿孔的尺寸。
只要你拿细绳一吊,假玉龙就会失去平衡、原形毕露了。
面对古人的智慧,制假者只有望“龙”兴叹、自愧不如。
5000多年前,在测算工具极不发达的古代,要想手工雕刻出力学尺度把握如此精准的玉龙,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么这条玉龙是怎样诞生的呢?至今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答案。
⑦红山碧玉龙于1971年出土后,曾被送往日本、美国、英国等各国展出,获得如潮的好评。
人们称誉它为“中华第一龙”。
如今,它被正式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
(有删改)15.回答第①段中提出的问题“神圣而厚重的龙文化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2分)16.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依次从颜色、大小、重量、、、等方面介绍了红山碧玉龙。
(6分)1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山碧玉龙”成为中国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因而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B.“红山碧玉龙”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
C.“红山碧玉龙”体现了红山文化中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
D.“红山碧玉龙”的发现不仅揭开了龙的神秘面纱,也让人们知道了它诞生的秘密。
18.文章第⑤、⑥段介绍如何辨别真假“红山碧玉龙”的目的是(3分)19.文章以“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为正标题的好处是(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山里的孩子来吃面①去年我们学校从甘肃招来一百多个学生,大部分是甘谷地区的孩子,另外还有靖远的一些孩子。
今年开学以后,我教他们的语文课,兼当班主任。
靖远的孩子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比起甘谷的孩子他们似乎很羞涩。
还没有放假,甘谷的孩子找到我嚷嚷着要吃我做的打卤面,靖远的孩子却默不作声。
②“五一”节快到的时候,我找到靖远的学生干部,告诉他们我想请他们来家里吃饭。
说真的,孩子们的生活清苦、单调,真叫人心疼。
听我说请他们吃饭,孩子们的眼睛立即放光,却还客气地推辞。
最后,定下5月3日去我家吃饭。
③那天一早,老公因为学校有事自去公干,我找了一个朋友帮我采买。
我俩买了大约8斤鸡腿、6斤黄瓜、6斤面条,另外还有蔬菜、饮料等,气喘吁吁地拉回家。
④刚刚到家,接到孩子们的电话说,已经到了小区却找不到我的家门。
我急忙出去接人,看到小区尽头,孩子们排着队向我走来,一个个羞涩地笑着。
邻居们吃惊地看着这队人马,还以为我家要盖房子。
⑤十几个孩子中大多是男生。
进门分工明确,女孩子们立刻帮我下厨;男孩子们很自然地坐下喝水,看电视。
我暗暗笑了,看来靖远地区还有点男尊女卑呀。
菜式很简单:炖鸡腿,烩土豆,凉拌海菜,油炸花生米,以及一大碗油泼辣子。
此外,我打了整整一高压锅的面卤。
看着这么多的菜,我真有点眼晕。
⑥鸡腿和土豆用蒸锅和铝盆端上去,面卤则直接用高压锅端上桌子。
吃饭前,女孩子们悄悄地盛起一碗肉,说是给弟弟(我儿子)留着。
我忙把肉倒回锅里说:“那个小子怎还把这个放在眼里?他只吃我做的韩式炸鸡。
”孩子们招呼我一起吃饭,又懂事地请我母亲一起上桌。
母亲怕孩子们拘束,自己盛起一碗菜回房间去吃。
⑦当把面条端上去时,我吃惊地发现孩子们已经把面卤吃了,原来他们不知道那些香喷喷的卤子是浇在面条上吃的。
孩子们每人端着一碗白面,泼上辣油。
面条立刻变成红色,再倒上醋,加上一勺盐,呼噜呼噜地大吃。
⑧我的天哪。
⑨我忙教他们如何吃打卤面,孩子们客气地说:“有面条吃,干吗糟践这好东西?”呀,这算什么好东西!尝了一口他们拌好的面,哇,我几乎要蹦起来。
那辣的滋味一下子呛进心肝肺,我咳得惊天动地,鼻涕眼泪一涌而出。
⑩孩子们终于全体大笑:原来老师这样不能吃辣。
○11接下来,气氛热烈起来。
有孩子学着我的样子把面卤浇在面条上,依然是挖一大勺辣油。
还有孩子跟我开玩笑,作势把辣油泼进我的碗里,吓得我抱着饭碗跑掉。
三个男孩吃得兴起,扒掉背心赤膊上阵,让从房间出来的母亲吃了一惊。
肉吃没了,花生吃没了,还剩下半锅面卤和半盆面条,够我们全家吃三天。
○12我发话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把面条给没有来的同学带去。
女孩子们把面条倒在食品袋里,我看见她们每人拿一把小勺从吃剩下的鸡汤里往外撇着什么洒在面条上。
我说:“那汤一会儿就全倒掉了,你们干什么呢?”女孩子们忙说:“老师,不要呀,那里面还有很多油呢。
”一听这话,我的心好痛好痛:这些孩子都跟我的儿子一样大啊!○13孩子们离去的时候,一个个兴高采烈,全没有来时的羞涩。
大家脸红红的,排着队向我高呼:“老师再见,老师开学见!”○14场面煞是壮观!我好久不能平静……○15想想自己只付出一点点心力却能让十几个孩子如此快乐,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值得呢!(有删改)20.第○15段作者说“自己付出一点点心力”不包括以下()项(2分)A.“我”教靖远孩子们语文课兼当班主任。
B.我请靖远的孩子们来我家吃饭。
C.我和朋友采买了大量的食材为孩子们做饭。
D.我教孩子们如何吃打卤面。
21.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6分)22. 第⑨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该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5分)23. 第○12段画线句表达的内容意犹未尽,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我”的内心想法。
(4分)一听这话,我的心好痛好痛:这些孩子都跟我的儿子一样大啊!。
24.文中多次提到靖远的孩子们是“羞涩”的,第○11段内容与“羞涩”不符,是否应该删去?说说你的理解(5分)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5-27题(11分)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至此,“互联网+”上升至国家层面。
“互联网+”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5.根据上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3分)26. 读懂图表,在上图的1、2处填入合适的文字。
(4分)27.如果要推荐一位名人来推广“互联网+”模式,你会推荐谁?请写出他(她)的名字并说明理由(4分)四、写作(60分)28.题目:选择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