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7ceb9e783e0912a3162a4a.png)
A
ΔH1
始态
ΔH
C
ΔH2
B
ΔH3
D
终态
ΔH=ΔH1+ΔH2+ΔH3
例1
CO(g)
H3
△H2 + △H3 = △H1
H2
C(s)
H1 CO2(g)
C(s)+O2(g) = CO2(g)
△H1=-393.5 kJ/mol
-) CO(g)+1/2O2(g) = CO2(g) △H2=-283.0 kJ/mol
ΔH1
②CO(g)+1/2O2(g)== CO2(g) ΔH2 ③C(s)+1/2O2(g)==CO(g) ΔH3
通过图像发现: ΔH1 = ΔH2 +ΔH3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5 分31秒下午3时45分15:45:3121.11.9
一、盖斯定律:
• 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G.H.Hess)通过 大量实验事实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 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的△H值为
(C )
• A、△H2-△H1 • C、△H1-△H2
B、△H2+△H1 D、-△H1-△H2
练一下: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 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已知: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c6aba248d7c1c709a14563.png)
课堂练习
例4: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 CH3COOH(l)+ 2O2(g)=2CO2(g)+ 2H2O(l) △H=-870.3KJ/mol (2) C(s)+O2(g)=CO2(g) △H=-393.5KJ/mol (3)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O2(g) =CH3COOH(l)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一 盖斯定律
⒊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对盖斯定律进行论证
△H1<0
结论:反应过
S △H1+ △H2≡ 0
△H2>0
程中,反应物与 L 生成物相反时,
反应热数值不变, 符号相反。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⒊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对盖斯定律进行论证 △H1<0
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 相同质量的H2、CO、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 的是 A H2(g) B CO(g) C C8H18(l) D CH4(g)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S
△H1+ △H2≡ 0
L
△H2>0
A △H1 B △H2 C △H3 D
△H
△H= △H1+ △H2 + △H3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一 盖斯定律
⒊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对盖斯定律进行论证
△△△ A H1 B H2 C H3 D
例4: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 CH3COOH(l)+ 2O2(g)=2CO2(g)+ 2H2O(l) △H=-870.3KJ/mol (2) C(s)+O2(g)=CO2(g) △H=-393.5KJ/mol (3)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O2(g) =CH3COOH(l)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一 盖斯定律
⒊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对盖斯定律进行论证
△H1<0
结论:反应过
S △H1+ △H2≡ 0
△H2>0
程中,反应物与 L 生成物相反时,
反应热数值不变, 符号相反。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⒊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对盖斯定律进行论证 △H1<0
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 相同质量的H2、CO、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 的是 A H2(g) B CO(g) C C8H18(l) D CH4(g)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S
△H1+ △H2≡ 0
L
△H2>0
A △H1 B △H2 C △H3 D
△H
△H= △H1+ △H2 + △H3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 的计算
一 盖斯定律
⒊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对盖斯定律进行论证
△△△ A H1 B H2 C H3 D
人教版选修4 化学: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选修4 化学: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29aadfba0d4a7302763aea.png)
ΔH’= 3ΔH1 = 3a kJ·mol¯1
②式×1 S(s)+2K(s)=K2S(s); ΔH2= b kJ·mol¯1
③式调转方向
2KNO3(s) = 2K(s)+N2(g)+3O2(g) ;ΔH”=- ΔH3=-c kJ·mol¯1
将调整后的三式相加: ΔH = + ΔH’ + ΔH2 + ΔH”
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 已知燃烧1 kg 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 3.8×104 kJ。 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为( ) A.3.8×104 kJ·mol¯1 B.-3.8×104 kJ·mol¯1 C.3.4×104 kJ·mol¯1D.-3.4×104 kJ·mol¯1 【答案】D
由多个已知方程式快速推导出目标方程式
察
五倒
Xu
字决
乘
消
序
审做
加
题 有 方
题 有 序
做题有序化 掰开揉碎,讲给你听
6.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则x为( )
牛刀小试の概念判断
4.己知丙烷的燃烧热△H=-2215 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 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108 kJ
理论: 实际: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件 (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bebd94fad6195f312ba6d4.png)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 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 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 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 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2)吸热反应(△H > 0)
断裂化学 形成化学
键吸收的 >键放出的
总能量
总能量
反应 生成 物总 <物总 能量 能量
热能转化为物 质内部的能量 储存起来
2、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系的化学方程式
热
1)注聚集状态
化
学
2)化学计量数可整数也可分数
方
书写
程
3)注温度、压强
式
• C (s) + ½ O2 (g) = CO (g) △H=-110.5 kJ/mol
例题2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 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 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 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 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 H1 = -2983.2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
△H2= -635.1 kJ/mol ③C(s,石墨)+O2(g)=CO2(g)
△H3 = -393.5 kJ/mol 试求④CaCO3(s)=CaO(s)+CO2(g)的焓变
④=②+③+①的逆 △H4=+178.2kJ/m
3:按照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已知: ①NH3(g)+HCl(g)=NH4Cl(s) △H1=-176kJ/mol ②NH3(g)=NH3(aq) △H2=-35.1kJ/mol ③HCl(g) =HCl(aq) △H3=-72.3kJ/mol ④NH3(aq)+ HCl(aq)=NH4Cl(aq) △H4=-52.3kJ/mol ⑤NH4Cl(s)= NH4Cl(aq) △H5=?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 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 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 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 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2)吸热反应(△H > 0)
断裂化学 形成化学
键吸收的 >键放出的
总能量
总能量
反应 生成 物总 <物总 能量 能量
热能转化为物 质内部的能量 储存起来
2、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系的化学方程式
热
1)注聚集状态
化
学
2)化学计量数可整数也可分数
方
书写
程
3)注温度、压强
式
• C (s) + ½ O2 (g) = CO (g) △H=-110.5 kJ/mol
例题2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 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 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 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 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 H1 = -2983.2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
△H2= -635.1 kJ/mol ③C(s,石墨)+O2(g)=CO2(g)
△H3 = -393.5 kJ/mol 试求④CaCO3(s)=CaO(s)+CO2(g)的焓变
④=②+③+①的逆 △H4=+178.2kJ/m
3:按照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已知: ①NH3(g)+HCl(g)=NH4Cl(s) △H1=-176kJ/mol ②NH3(g)=NH3(aq) △H2=-35.1kJ/mol ③HCl(g) =HCl(aq) △H3=-72.3kJ/mol ④NH3(aq)+ HCl(aq)=NH4Cl(aq) △H4=-52.3kJ/mol ⑤NH4Cl(s)= NH4Cl(aq) △H5=?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6ea89cf705cc1754270927.png)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练 2. 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25℃,101kPa时)
注: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查燃烧热表知: ①C(s ,石墨)+O2(g) = CO2(g) △H1= - 393.5kJ/mol ②C(s ,金刚石)+O2(g) = CO2(g) △H2= - 395.0kJ/mol ①- ②得: C(s ,石墨)= C(s ,金刚石) △H= + 1.5kJ/mol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的应用: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有些化学反应进行很慢或不易直接发生,很难直 接测得这些反应的反应热,可通过盖斯定律获得 它们的反应热数据。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例题.
已知:
① Cs+O2g=CO2g
H1=3935 kJ·mol1
② 2COg+O2g=2CO2g H2=566 kJ·mol1
③ TiO2s+2Cl2g=TiCl4s+O2g H3=+141kJ·mol1
则:④TiO2s + 2Cl2g + 2Cs = TiCl4s + 2COg
H=? 80 kJ·mol -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如何测定C(s)+1/2O2(g)=CO(g)的反应热△H1?
①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 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 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 途径无关。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172c034028915f804dc2ea.png)
△H = -393.5 kJ/mol
试求④CaCO3(s)=CaO(s)+CO2(g)的焓变
④=②-①+③ △H=+178.2 kJ/mol
人 教 版 化 学 选修四 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反 应热的 计算-- -盖斯定 律
人 教 版 化 学 选修四 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反 应热的 计算-- -盖斯定 律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复习: 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
D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查燃烧热表知:
①C(石墨,s)+O2(g)=CO2(g) △H1=-393.5kJ/mol ②C(金刚石,s)+O2(g)=CO2(g) △H2=-395.0kJ/mol
所以, ①- ②得: C(石墨,s)=C(金刚石,s) △H=+1.5kJ/mol
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理论可进行实际难进行的化学反应
ΔH2
C
CO2
ΔH1
ΔH3
CO
② C(s)+O2(g)==CO2(g) ΔH2=-393.5kJ/mol ③ CO(g)+1/2O2(g)== CO2(g) ΔH3=-283.0kJ/mol
人 教 版 化 学 选修四 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反 应热的 计算-- -盖斯定 律
ΔH1、ΔH2、ΔH3之间有何关系?
H2(g)+1/2O2(g)==H2O(l) △H3 ?
《反应热的计算》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PPT课件
![《反应热的计算》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ec237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5.png)
对废止的对内报表,由各部门提出方案,交生产部备案,在总目录中予以注销。
mol× 1 =0.062 5 mol。由题意知 0.062 5 mol丁烷燃烧放热161.9 kJ,
4
故1 mol 丁烷燃烧放热161.9 kJ÷0.062 5=2 590.4 kJ,即ΔH=-2
590.4 kJ·mol-1。
【变式训练2】
(人教版选修4) 第 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已知:2H2O(l)===2H2(g)+O2(g) ΔH=+517.6 kJ·mol-1,CH4(g)+ 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1 g 氢气和1 g甲 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
B.-2 590.4 kJ·mol-1
C.+1 295.2 kJ·mol-1
D.-1 295.2 kJ·mol-1
【解析】 n(KOH)=5 mol·L-1 ×0.1 L=0.5 mol,由2KOH+CO2===K2CO3
+H2O知:n(CO2)=
1 2
×0.5 mol=0.25 mol。即丁烷的物质的量为0.25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盖斯定律将题给①、②式作如下处
理:①-②×4得到新的热化学方程式:P4(白磷,s)===4P(红磷,s) ΔH=
-29.2 kJ·mol-1
【答案】:P4(白磷,s)===4P(红磷,s) ΔH=-29.2 kJ·mol-1
【问题探究2】
(人教版选修4) 第 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B.12∶3.25
C.1∶1
D.393.5∶241
【答案】 B
【解析】 设需要C、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393.5x=241.8y
mol× 1 =0.062 5 mol。由题意知 0.062 5 mol丁烷燃烧放热161.9 kJ,
4
故1 mol 丁烷燃烧放热161.9 kJ÷0.062 5=2 590.4 kJ,即ΔH=-2
590.4 kJ·mol-1。
【变式训练2】
(人教版选修4) 第 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已知:2H2O(l)===2H2(g)+O2(g) ΔH=+517.6 kJ·mol-1,CH4(g)+ 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1 g 氢气和1 g甲 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
B.-2 590.4 kJ·mol-1
C.+1 295.2 kJ·mol-1
D.-1 295.2 kJ·mol-1
【解析】 n(KOH)=5 mol·L-1 ×0.1 L=0.5 mol,由2KOH+CO2===K2CO3
+H2O知:n(CO2)=
1 2
×0.5 mol=0.25 mol。即丁烷的物质的量为0.25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盖斯定律将题给①、②式作如下处
理:①-②×4得到新的热化学方程式:P4(白磷,s)===4P(红磷,s) ΔH=
-29.2 kJ·mol-1
【答案】:P4(白磷,s)===4P(红磷,s) ΔH=-29.2 kJ·mol-1
【问题探究2】
(人教版选修4) 第 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B.12∶3.25
C.1∶1
D.393.5∶241
【答案】 B
【解析】 设需要C、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393.5x=241.8y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同步教授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同步教授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2e98e490c69ec3d4bb7571.png)
Na的摩尔质量是23g /mol ,
设生成1mol NaCl的反应热为x。
1.0g:23g/ mol=-17.87kJ:x
x=-411.01kJ/mol
【例2】课本P13
【解】 设1kg乙醇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为X
C2H6O(l) + 3O2(g)== 2CO2(g) +3H2O (l)
46g/mol
(6)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 Q=cmΔt
【例1】25℃、101kPa时,将1.0g钠跟足量的氯气反 应,生成NaCl晶体并放出17.87kJ的热量,求生成 1mol NaCl的反应热。
[解] Na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a(s)+ Cl2(g)=NaCl(s)
1mol Na反应后生成1mol NaCl
[解析] 将①式反写为
2CO2(g)+2H2O(l)=CH3COOH(l)+2O2(g) ΔH′1=870.3kJ/mol
将②式×2
2C(s)+2O2(g)=2CO2(g) ΔH′2=-787kJ/mol 将③式×2
2H2(g)+O2(g)=2H2O(l) ΔH′3=-571.6kJ/mol 以上三式相加得:
3.已知:Fe2O3(s)+32C(s)===32CO2(g)+2Fe(s)
ΔH=+234.1 kJ/mol;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则 2Fe(s)+32O2(g)===Fe2O3(s)的 ΔH 是
()
A.-824.4 kJ/mol B.-627.6 kJ/mol
=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
实例2
下列数据表示H2的燃烧热吗?Why? H2(g)+1/2O2(g)==H2O (g) △H1=-241.8kJ/mol
设生成1mol NaCl的反应热为x。
1.0g:23g/ mol=-17.87kJ:x
x=-411.01kJ/mol
【例2】课本P13
【解】 设1kg乙醇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为X
C2H6O(l) + 3O2(g)== 2CO2(g) +3H2O (l)
46g/mol
(6)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 Q=cmΔt
【例1】25℃、101kPa时,将1.0g钠跟足量的氯气反 应,生成NaCl晶体并放出17.87kJ的热量,求生成 1mol NaCl的反应热。
[解] Na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a(s)+ Cl2(g)=NaCl(s)
1mol Na反应后生成1mol NaCl
[解析] 将①式反写为
2CO2(g)+2H2O(l)=CH3COOH(l)+2O2(g) ΔH′1=870.3kJ/mol
将②式×2
2C(s)+2O2(g)=2CO2(g) ΔH′2=-787kJ/mol 将③式×2
2H2(g)+O2(g)=2H2O(l) ΔH′3=-571.6kJ/mol 以上三式相加得:
3.已知:Fe2O3(s)+32C(s)===32CO2(g)+2Fe(s)
ΔH=+234.1 kJ/mol;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则 2Fe(s)+32O2(g)===Fe2O3(s)的 ΔH 是
()
A.-824.4 kJ/mol B.-627.6 kJ/mol
=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
实例2
下列数据表示H2的燃烧热吗?Why? H2(g)+1/2O2(g)==H2O (g) △H1=-241.8k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Fe(s) ΔH=234.1 kJ·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则 2Fe(s)+32O2(g)===Fe2O3(s)的 ΔH 是(
)
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
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
(2) 盖斯定律
。
(3) 燃烧热 的数据。
2.计算方法 如已知 (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2)CO(g)+21O2(g)===CO2(g) ΔH2=-283.0 kJ/mol 若C(s)+21O2(g)===CO(g)的反应热为ΔH,则
ΔH= -393.5 kJ/mol-(-283.0 kJ/mol)=110.5 kJ/mol 。
(2)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的注意事项
①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或除以某一个数时,反 应热数值也必须乘以或除以该数。
②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 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指反应按所给形式 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
④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1.(2009·海南单科)已知:Fe2O3(s)+32C(s)===32CO2(g)
应热是相同的。或者说,化学反始应态的反终应态热只
与体系的 途径 和
有关,而与反应的
无关。
2.特点
(1)反应的热效应只与 始态 终、态 无关。
途有径关,与
(2)反应热总值一定,如下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 。
则ΔH=
ΔH1+ΔH2
= ΔH3+ΔH4+ΔH5
。
3.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难以直接测定的反应热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燃料燃烧是放热的,我们如何计算燃料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呢?
1.理解盖斯定律,了解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通过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学习过程,掌握有关反 应热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以进一步提高计算能 力。
1.内容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几步完成,其反
所求热化学方程式。
②实例
已知:
a.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
b.H2O(g)===H2O(l) ΔH2=-44.0 kJ/mol。
要写出H2(g)+
1 2
O2(g)===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虚拟如下
过程:
根据盖斯定律: ΔH=Δ2H1+ΔH2=-4283.6kJ/mol+(-44.0 kJ/mol)=- 285.8 kJ/mol。 所以: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也可由①×12+②得: 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2.已知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则反应HCl(g)===12H2(g)+21Cl2(g)的ΔH为(
)
A.+184.6 kJ·mol-1 B.-92.3 kJ·mol-1
C.+92.3 kJ·mol-1
D.-369.2 kJ·mol-1
解析: 将所给化学方程式乘以12,然后颠倒过来即得
HCl(g)===12H2(g)+12Cl2(g),则 ΔH=-(-184.6 kJ·mol-1)×12= +92.3 kJ·mol-1。
答案: C
(2010·广东高考)在298 K、101 kPa时,已知:
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答案: A
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变形时的注意事项
(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 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④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 能量,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 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
⑤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E生成物-E反应物 ⑥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
Q=cmΔT
(2)注意事项 ①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
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做相 同倍数的改变。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 反应热。 ③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④求总反应的反应热,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各步反应的反应热简 单相加。不论一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始态和终态完全一致 ,盖斯定律才成立。某些物质只是在分步反应中暂时出现, 最后应该恰好消耗完。
盖斯定律的应用 (1)盖斯定律的应用方法 ①常用方法 a.虚拟路径法 若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种途径: (a)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ΔH; (b)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
热分别为ΔH1、ΔH2、ΔH3。
如图所示:
则有:ΔH=ΔH1+ΔH2+ΔH3 b.加合法 即运用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通过加减的方法得到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1)依据
①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 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化学计量数包括 Δ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②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 化学方程式包括其Δ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 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 的量×其燃烧热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根据盖斯定律,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乘以2,再 和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得出第三个热 化学方程式。
解析: 把题给的两个方程式变换为: 2Fe(s)+32CO2(g)===Fe2O3(s)+23C(s) ΔH=-234.14 kJ·mol-1 23C(s)+23O2(g)===23CO2(g) ΔH=-590.45 kJ·mol-1, 相加即得结果。
答案: A
1.计算依据
(1) 热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