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次

一: 名词解释

1、指外贸活动中出品与进口的差额, 即”外汇缺口=出口—进口”。P161。

2、是一个地区对外经济活动的程度大小的概念。一般都选用外贸依存度、外资总投资的比重这两个指标度量区域开放度。

3、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 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 在这两个领域之间, 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 指在产业结构中, 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 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 二是从质上讲的, 指在产业结构中, 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P185。

4、是一个附着经济发展变化的长过程, 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其产业结构都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就是向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P190。

5、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 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的协调性, 发展的公平性。P200。

二: 填空

1、城市化。P167。

2、人口规模, 产业规模。P167。

3、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 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水平, 包括区域已有的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P194。

4、可持续发展观。P199。

5、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的协调性, 发展的公平性。P200。

三: 判断分析

1、不正确。应为”聚集效应”而不是”极化效应”。详细参见P167和

2、不正确。大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详见P179。

3、正确。详细参见P181。

4、不正确。详细参见P203。

5、正确。详细参见P215。

四: 简答

1、答题要点提示: 本题目重点在于考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的理解。第一要用有关区域经济理论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要说明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要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

2、答: 二重结构, 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 指在产业结构中, 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 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 二是从质上讲的, 指在产业结构中, 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确切地说, 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 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 在这两个领域之间, 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 在西方来讲, 从劳动力状况看, 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 体现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 从劳动力市场状况看破, 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 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 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 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 主要是文化低、技术低的中老年; 从企业规模构成看破, 两极分化很明显, 一极是雇佣几百人, 上千人的大企业, 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企业。( 2) 从中国来讲, 主要是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化经济部门的并存。主要表现为两极化, 一极是中央投资兴办起来的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群, 一极是落后的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

3、答: ( 1) 需求收入弹性原则。即选择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产业来重点发展。( 2) 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原则。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较大的产业。( 3) 防止过度密集原则。( 4) 丰富劳动的内容原则, 其目的是力求使产业结构的演进进一步做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P192-193。

4、答: ( 1) 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 2) 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 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4) 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P195-196。

5、答: ( 1) 要研究区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又要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及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 2)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制定出一整套具有可行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规划, 其中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机制及监测和调控机制的建立; ( 3) 由于某种原因各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 发展的水平

和问题也有差异,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也要因地制宜, 不同区域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不可能完全一样, 能够按以下考虑: 第一, 在贫困地区, 解决吃饭是第一位的, 生存是基础和前提, 生存解决了, 才能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第二, 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应以农业系统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 促进农业稳定增产, 进一步使生态良性循环; 第三, 在以工业为主的地区, 由于某种原因工业生产必然要消耗大量资源, 并往往伴随水资源、大气污染和土地减少等, 要坚持兼顾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 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产业; 第四, 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 由于资金、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而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为此要加强环境保护, 同时不断改进投资和开发的软环境, 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产业, 并发挥这一产业的作用。P205-207。

五、问答

答: 梯度理论中, ”梯度”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下来, 梯度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把生命循环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 就形成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1.产业结构的构成、优劣决定了区域经济的盛衰。

2.源于高梯度地区的创新, 会随时间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 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是借助于城市系统进行的。

对此, 梯度转移论者提出,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 都会要求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 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先投向最有效率的区位, 形成某些地区的极化效应, 使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