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药物及其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阿托品在眼科的应用及原理

阿托品在眼科的应用及原理

阿托品在眼科的应用及原理1. 简介阿托品是一种常用于眼科领域的药物,它具有扩瞳和抗眼压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阿托品的应用范围、使用方法以及其在眼科领域的原理。

2. 阿托品的应用范围阿托品在眼科领域中具有以下主要应用:•扩瞳:阿托品可以扩大瞳孔,改善视野,使眼科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眼部病变,进行眼部检查和手术操作。

•治疗青光眼:阿托品可以减少眼内压力,缓解青光眼患者的症状。

它通过抑制睫状肌的收缩,使房水能够更顺畅地流出眼球,从而降低眼内压力。

3. 使用方法阿托品通常以眼药水的形式使用。

使用阿托品眼药水的步骤如下:1.洗手:在使用阿托品眼药水之前,要先彻底洗净双手,以防止细菌感染。

2.倒眼药水:轻轻转动瓶盖,将眼药水倒入药瓶盖中。

3.抬起下眼睑: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抬起下眼睑,以便把眼药水滴入眼睛中。

4.投入眼药水:将药瓶盖靠近眼睛,将眼药水滴入眼睛的结膜囊中。

滴药时要保持眼睛不动,并稍稍仰望。

5.轻轻按压:用眼药水滴入眼睛后,用无名指轻轻按压恶魔眼角的泪腺,以防止药物流入鼻腔。

6.关闭眼睛:滴完眼药水后,轻轻闭上眼睛,不要眨眼,让药物均匀分布在眼球表面。

4. 阿托品的原理阿托品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的反应,从而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

•扩瞳作用:阿托品抑制了毛细神经对瞳孔收缩的作用,使瞳孔扩大。

•抗眼压作用:阿托品抑制了乙酰胆碱的作用,减少房水的分泌,增加房水的排泄,降低眼内压力。

此外,阿托品还具有减少分泌物和内源性泪液的作用,因此常用于某些眼科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中。

5. 注意事项在使用阿托品眼药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前要清洗双手,以避免细菌感染。

•滴入眼药水时,要保持眼睛不动,并仰头望天花板,以使药物均匀分布在眼球表面。

•使用药物后可能会导致视觉模糊和敏光等不适症状,因此在使用阿托品时应避免驾驶车辆或进行精细工作。

•长期使用阿托品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眼睛干燥、心率增快等。

如有不适症状发生,应及时就医。

2024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眼科药物药理及合理应用

2024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眼科药物药理及合理应用

眼科药物药理及合理应用2024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参考答案附后1、下列药物中,没有降低眼压作用的药物是()A.阿托品B.毛果芸香碱C.噻吗洛尔D.拉坦前列素2、滴眼药水的正确顺序()A.悬混液﹣水剂﹣凝胶﹣眼膏B.水剂﹣悬混液﹣凝胶﹣眼膏C.眼膏﹣水剂﹣悬混液﹣凝胶D.凝胶﹣水剂﹣悬混液﹣眼膏3、下述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中,降压机制是使阻塞房角开放的是()A.乙酰唑胺B..甘露醇C.噻吗洛尔D.毛果芸香碱4、下述关于抗眼部细菌感染药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对淋球菌性结膜炎可采用全身及眼局部抗菌药物治疗B.对于衣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抗菌药物治疗C.全身给予抗菌药物是眼科细菌感染疾病的首选方法D.左氧氟沙星可用于治疗眼部浅层感染5、最适用于治疗眼部念珠菌病的是()A.庆大霉素B.克霉唑C.氨苄青霉素D.四环素6、人工泪液的作用不包括()A.保持或提高眼表湿度和润滑B.消除或减轻眼部不适C.延缓白内障的进展D.补充泪液7、下列哪项不属于眼局部用药的影响因素?()A.给药方法B.环境质量C.药物吸收率D.循环药量8、80%眼表给药进入眼内的途径是通过:()A.泪膜、角膜转运B.血管、淋巴管吸收C.结膜、巩膜直接弥散吸收D.以上都不是9、结膜囊容量最多()μlA.10μlB.20μlC.30μlD.40μl10、连续滴眼药的应该间隔为()分钟A.1B.3C.5D.10答案:。

眼科合理用药医学

眼科合理用药医学

详细描述
常见的抗病毒类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使用时需根据医生建议和药品 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进行合理使用。
抗炎药物
总结词
抗炎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非感染性眼病,如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等。
详细描述
常见的抗炎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使用时需根据医生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进行合理使用 。
抗过敏药物
眼科合理用药医学
2023-11-05
目 录
• 眼科合理用药概述 • 眼科常用药物种类 • 眼科合理用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眼科合理用药的实践与评估 • 眼科合理用药的教育与培训 • 眼科合理用药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眼科合理用药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眼科合理用药是指根据医学知识和药物特性,针对患者的眼 部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合适的剂量、合适的给药途 径和时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 浪费。
免疫治疗
研究和发展针对免疫调节 异常的眼科疾病的新型免 疫治疗,如干眼症、自身 免疫性眼病等。
基因治疗
探索基因治疗在眼科疾病 中的应用,如遗传性视网 膜病变、先天性角膜异常 等。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
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结合
在某些眼科疾病中,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如青光眼、角 膜移植等,可提高治疗效果。
定期检查
对于某些眼病,如青光眼等,需 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04
眼科合理用药的实践与评 估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管理
要点一
处方药
医生开具处方,患者需凭处方到药房购买或取药。处方 药通常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按剂量和给药途径使用。
要点二
非处方药

抗菌药物在眼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在眼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眼部细菌感染的治疗,随着抗⽣素、磺胺类及氟喹酮类等抗菌药物的⼴泛使⽤,已经卓有成效。

但也带来不少的问题,如药物的毒性、过敏反应,细菌产⽣耐药性等。

为了防⽌和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的出现,必须掌握抗菌药物的眼科临床合理使⽤的原则。

⼀、眼部感染的病原菌 眼部细菌感染种类和全⾝其它部位有很⼤不同。

主要见下(表⼀) 表⼀眼部化脓性疾病与病原菌的关系 化脓性疾病病原菌 睑缘炎葡萄球菌、真菌、Morax-Axenfeld双杆菌 麦粒肿葡萄球菌、溶⾎性链球菌、绿脓杆菌 泪囊炎葡萄球菌、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厌氧杆菌 蜂窝织炎葡萄球菌、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兰⽒阴性杆菌、厌氧杆菌 结膜炎葡萄球菌、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Morax-Axenfeld双杆菌 ⾓膜溃疡绿脓杆菌、⾰兰⽒阴性杆菌、真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 全眼球炎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溶⾎性链球菌、厌氧杆菌、真菌 术后感染葡萄球菌、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厌氧杆菌、绿脓杆菌、真菌 ⼆、抗菌药物的选择 抗菌药物的选择⼀般可从下述四⽅⾯考虑: 1、病原微⽣物 眼部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成功的⾸要因素在于:对感染性质的准确诊断、分离病原菌、作药敏测定,然后选⽤最敏感的抗菌药物进⾏治疗。

有时治疗须凭经验进⾏,对于严重的眼部感染,细菌培养⼜往往获阴性结果。

此时,有两个指征可供借鉴: 其⼀,为致病菌引起感染疾患的性质和部位:如睑缘炎、麦粒肿、眼睑脓肿、泪囊炎等⼤多数由⾦黄⾊葡萄球菌引起。

⾓膜溃疡和全眼部球炎则主要可能由绿脓杆菌所致,其次为葡萄球菌和其他⾰兰⽒阴性菌。

在眼部细菌感染的病原菌中,⾰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兰⽒阴性杆菌则以绿脓杆菌多见,其次为变形杆菌和⼤肠杆菌等; 其⼆,是患者的临床反应:如⼀种抗菌药物⾜量⽤药3~5天后仍⽆明显临床症状改善,则应考虑改⽤另⼀种抗菌药物进⾏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眼科药物及其合理应用的答案

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眼科药物及其合理应用的答案

2022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眼科药物及其合理应用的答案1、()抗菌谱广,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和葡萄球菌,肾结膜、视网膜有毒性(3%庆大霉素,0.5%新霉素,0.3%妥布霉素等;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0-20mg/次。

妥布霉素10-20mg/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庆大霉素100~200ug/次。

妥布霉索100~200ug/次,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400ug/次。

A.氨基糖苷类B.大环内配类C.四5环素类D.林可幕森拱参考答案:A2、80%眼表给药进入眼内的途径是通过:()。

A.泪膜角膜转运B.血管、淋巴管吸收C.结膜巩膜直接弥散吸收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3、结膜囊容量最多()μL。

A.5B.10C.15D.204.连续滴眼药水的间隔应该是()分钟。

A.1B.3C.5D.10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外用眼药的影响因素()?A.给药方法B.环境质量C.药物吸收率D.循环药量需要答案欢迎咨询,更多继续教育试题,搜索上*学*吧*找答案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基本药物政策目标包括()。

A.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B.药品质量的可控制、价格的可负担性、供应的及时性C.药品选择的合理性、价格的可负担性、供应的可靠性D.药品选择的合理性、价格的可负担性、资金的可持续性、供应的可靠性参考答案:D2.可纳入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有()。

A.临床首选药品B.非临床治疗首选药品C.滋补保健品D.能保证三级医院配备的药品参考答案:A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药品有()。

A.诊断、治疗与病情相符,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支付B.诊断、治疗与病情相符,符合药品法定适应症及医保限定支付范围支付C.《药品目录》实行商品名管理,按药品商品名支付D.由统筹基金支付的药品费用不需要医生处方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规定正确的是()。

A.各地区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调整医保用药限定支付范围C.各地区可以自行制定目录或调整医保药限定支付范围D.不推动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D.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药限定支付范围5、有关2021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说法正确的是()。

眼科抗菌药物药理及合理使用

眼科抗菌药物药理及合理使用
抗 生 素 1.2 % 。 8 15
第 一代 ≥第二代 ≥第 三代 ; G一 菌 对 杆
眼科 常见 的致 病 菌
代头孢特 别是头 孢他啶 ≥第二 代 ≥第 一
代 。一 代 、 代 头 孢 对 绿 脓 杆 菌无 效 , 二 糖 肽 类 、 古 霉 素 主 要 用 于 各 种 ( 菌包 括 万 耐 药 葡 萄 球 菌 、 球 菌 。 两 性 霉 素 、 黏 肠 多 菌素则主要用于真菌感染 。 首 选 一 线 药 物 , 后 续 治 疗 留 下 余 为 地 : 孢唑林 是治 疗 G 头 菌 感 染 最 广 泛 的
关键 词 抗 菌 药 物 药理 合 理 使 用
眼 科
do : ( 3 6 / . sn 0 7 —6 4 . 0 2 i 1) 9 9 j i .1 0 s 1 x 2 1 1 0l 3. 6
于生长期抑菌剂 。四环素 、 氯霉素也是通 过抑 制蛋 白质 的 合 成而 发 挥 抗 菌 活性 的 。
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 药 物 的分 类
损伤 。价格合理 。
眼 科 抗 菌 药 物 合 理 使 用
时间依赖 性 : 。 B一内酰胺 类 、 红霉 素 、 阿奇 霉素 、 四环 素 、 克林霉 素 、 古霉 素 , 万 这些 药物浓 度超 过 MI C的时 间越 长 , 效 果越好 , 这些药物只能增加给药 的次数来
把双刃剑 , 用之得 当, 治病救人 , 不合理
使 用 , 仅 造 成 浪 费 , 时 会 导 致 耐 药 菌 不 同
两性霉素 、 甲硝唑 等 , 度依赖 性药 物 峰 浓 浓 度 ( ma) A C越 大 , 果 越 好 。 眼 C x或 U 效
科 主 要 是 局 部 点 眼 , 膜 囊 最 大 容 量 结

药物管理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药物管理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药物管理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眼科疾病是指影响眼睛结构或功能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

药物管理在眼科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药物管理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眼科疾病的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光学矫正。

药物治疗通常是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通过滴眼液、眼膏、眼药膏等形式给予患者。

药物治疗可以透过角膜和巩膜直接作用于眼球,起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1. 白内障的药物治疗白内障是指眼睛晶状体发生混浊,导致视力模糊。

目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

但在手术前,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2. 青光眼的药物治疗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降低眼压来控制疾病进展。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药物、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降低眼压,控制疾病的进展。

3. 视网膜疾病的药物治疗视网膜疾病包括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会导致视力丧失或严重受损。

药物治疗在视网膜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可以抑制异常血管生长,改善病变区域的营养供应,从而减轻疾病的症状。

二、药物管理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角色药物管理在眼科疾病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精确控制药物的使用,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1. 药物选择与调整眼科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管理可以提供各种药物的使用指南、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选择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 药物监测与疗效评估药物治疗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

药物管理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估疗效和安全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眼科抗菌药物药理及合理使用

眼科抗菌药物药理及合理使用

眼科抗菌药物药理及合理使用关键词抗菌药物药理合理使用眼科眼科使用的抗感染药主要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抗感染药物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治病救人,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浪费,同时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不断增加,使现有的抗感染药物失去作用,重则致人死亡。

抗感染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在医院中是应用最广泛,消耗量最大的一类药物,在眼科也是如此[1]。

随机抽查2011年4月~10月门诊处方700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73.725%,其中一联抗生素55.6%,二联抗生素18.125%。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糖肽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喹诺酮类:是一类合成抗菌药,作用点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CDAA为靶点,阻碍DNA回旋酶,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

属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氨基糖苷类: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合成异常的蛋白,阻碍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而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的外漏,引起细菌死亡,为静止期的杀菌剂。

甲氧苄啶类及磺胺类:作用机制都是影响细菌的叶酸代谢。

甲氧苄啶类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磺胺则竟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障碍二氢叶酸合成。

两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碍,因而增大了抗菌幅度,属于慢效抑菌剂。

利福平为半合成广谱杀菌剂,与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的β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阻止该酶与DNA连接,从而阻断RNA转录过程。

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期抑菌剂。

四环素、氯霉素也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的。

抗菌药物的分类时间依赖性:β-内酰胺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这些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这些药物只能增加给药的次数来提高MIC。

浓度依赖性: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甲硝唑等,浓度依赖性药物峰浓度(Cmax)或AUC越大,效果越好。

眼科合理用药医学课件

眼科合理用药医学课件

效果评估
对实践方案进行效果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 药物不良反应等。通过对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沟通技巧展示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方面的教育,包括药物治疗的重 要性、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方 法等。
沟通技巧
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 、解释、鼓励等,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展示如何与患 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随访管理
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医生根据病情 调整用药方案。
健康教育
医生应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包括药 物治疗的重要性、药物副作用及如何 正确使用药物等。
05
眼科合理用药的未来趋势 与挑战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创新药物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眼部疾 病的创新药物研发正在不断取得突破。 新药研发注重于开发新的作用机制、新 的药物靶点以及新的药物剂型,为眼科 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药物选 择。
缓解症状。
复发率
评估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 以及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的疗效。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和个体差异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用药途径和方法
确定药物的用药途径和方法,如口服、外用、滴 眼等,以及用药的频率和剂量。
随诊计划
制定随诊计划,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眼科合理用药的实践与建 议
针对不同疾病的药物选择建议
干眼症
应选择人工泪液、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等,以缓解眼部干燥和 刺激感。
过敏性结膜炎

眼科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眼科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眼科药物的合理应用研究摘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科用药情况应得到足够重视。

而许多新的药师需要充分认识药学服务在眼科合理用药中的重要性、深入分析眼科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总结合理用药的宝贵经验,从而提高患者进行眼科用药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眼疾;眼科药物;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29-02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眼睛使用的时间和强度都大大增加,眼部疾病患者日趋增多,眼科药物的不断涌现,而眼睛的特殊性及其疾病的多样性,决定合理运用眼科药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所以,眼科用药除了严格掌握适应证外,尚应对药物在眼局部结构、药效学及眼部疾病有相当的了解,方能做到合理用药。

1 眼部解析[1]眼球近似球形,由两个不同弯曲半径的球面对合而成。

眼球位于眼眶内部,借眶筋膜与眶壁联系,周围有脂肪等组织衬托,后面有一条视神经,直接与脑相连。

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中层为色素膜,因富含色素而得名,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眼内的光线强度,保证视网膜成家清晰。

内层的感光层具有感光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作用透明的薄膜。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

房水有营养玻璃体、晶状体、角膜以及维持正常眼压等作用。

晶状体主要起屈光调节作用,玻璃体靠房水及脉络膜等组织供给营养,新陈代谢也甚微,丢失后不可再生。

2 眼科用药的分类眼疾发作的复杂性和眼科药物的多样性,导致其治疗药物呈多元化,从治疗功能上划分,主要有抗生素类(以及复合制剂)、抗病毒类、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类、散瞳类、抗视疲劳药等,其中润明、消炎是大多数眼疾药物的主要功能。

2.1 抗生素类(以及复合制剂)[2]:目前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种类繁多,从氯霉素滴眼液、金霉素眼膏、利福平滴眼液逐渐发展到诺氟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

眼科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眼科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眼科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答案在文末)1、眼科药物的合理应用1、托吡卡胺是眼科眼底检查和屈光检查常规用药,据统计国内有关托吡卡胺滴眼液毒副作用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新生儿和儿童病例占25%,主要症状为()A、烦躁不安B、过敏性休克C、心率减慢D、以上都是2、白内障在发展中国家居致盲眼病的首位,白内障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发病机制有()A、多元醇通路代谢异常学说B、氧化应激损伤学说C、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学说D、以上都是3、在下面眼用抗炎药中,哪项属于非甾体抗炎药()A、双氯芬酸钠滴眼液B、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C、氟甲龙滴眼液D、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E、色甘酸钠滴眼液4、()具有抗菌谱广、毒性小、耐药性低、对绿脓杆菌敏感性高的特点A、左氧氟沙星B、妥布霉素C、氧氟沙星D、利福平E、诺氟沙星5、()对青光眼,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显得尤其重要A、激光治疗B、药物治疗C、手术治疗D、以上都是2、干眼症的药物治疗1、()适用于大部分的干眼症, 但其来源困难、制备复杂,限制了其应用A、自体血清B、人工泪液C、糖皮质激素D、性激素E、免疫抑制剂2、自体血清中含有许多抗菌因子, 如()有抑菌作用A、IgGB、溶菌酶C、补体D、以上都是3、()是干眼症发病机制中最关键的因素A、性激素分泌失衡B、炎症C、神经机能障碍D、细胞凋亡4、性激素疗法适用于()等引起的干眼症A、绝经B、衰老C、抗性激素药物D、以上都是5、Zoukhr等的实验结果显示,这两种因子水平的增加会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从而削弱泪腺的分泌;同时也能影响其他调节泪腺稳定性的激素和肽代谢功能, 包括()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后叶加压素C、催乳素D、以上都是3、雷帕霉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干眼症的影响1、微球载药量的计算公式为()A、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100%B、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微球的体积×100%C、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微球的质量×100%D、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微球的质量×微球的体积×100%E、载药量=(雷帕霉素投药量-上清液中药量)/总包载的雷帕霉素量×100%2、从载药量结果来看,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A、搅拌速率C>PHBV的质量比A>明胶浓度D>搅拌温度BB、PHBV的质量比A>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搅拌温度BC、搅拌速率C>PHBV的质量比A>搅拌温度B>明胶浓度DD、PHBV的质量比A>搅拌温度B>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E、搅拌温度B>PHBV的质量比A>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3、从包封率结果来看,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A、搅拌速率C >搅拌温度B >PHBV的质量比A >明胶浓度DB、搅拌速率C>PHBV的质量比A>明胶浓度D>搅拌温度BC、PHBV的质量比A>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搅拌温度BD、搅拌温度B>PHBV的质量比A>搅拌速率C>明胶浓度DE、搅拌速率C>PHBV的质量比A>搅拌温度B>明胶浓度D4、以三氯甲烷∶甲醇(2∶1,V/V)为溶剂,配制浓度为40mg/L的雷帕霉素溶液,用溶剂作为空白对照调零后,在波长200~500nm波长范围内做紫外扫描,测得雷帕霉素在()处有最大吸收峰值,确定该波长为测定波长B、275nmC、254nmD、365nmE、265nm5、采用球结膜下注射给药,雷帕霉素缓释微球可以()A、改善干眼症状B、增加泪液分泌C、减轻角膜内皮细胞损伤D、减轻角膜的组织学损伤E、以上都是4、眼用制剂中抑菌剂的相关问题1、()对结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大于角膜上皮细胞A、羟苯乙脂B、山梨酸C、苯扎溴胺D、以上都是2、美国FDA对常用抑菌剂的含量规定中,()的最大用量为0.0008%A、醋酸苯汞B、对羟基苯甲酸丙酯C、苯扎氯铵D、三氯叔丁醇E、山梨酸3、下面哪项不属于眼用固体制剂()A、眼膜剂B、眼膏剂C、眼丸剂D、眼内植入剂E、插入剂4、近年来,随着医药科研工作者对抑菌剂毒副作用的高度关注,逐渐有些眼用制剂已不再添加抑菌剂,但是这样的剂型需要有保证产品不被污染的前提条件。

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及应用

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及应用

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及应用阿托品是一种主要用于眼科的药物,属于抗胆碱药物。

它与人体内的乙酰胆碱竞争性结合,阻断胆碱能神经的传导作用,从而引起多种效应。

阿托品的主要作用是扩张瞳孔。

当阿托品滴入眼中时,它会阻断毛细血管收缩的神经冲动,使眼部的血管扩张,进而导致瞳孔扩大。

这种作用使得眼科医生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眼底检查,因为较大的瞳孔可以提供更好的视野。

除了作用于瞳孔,阿托品还有多种其他的眼部效应。

例如,它能够使眼睛的调节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视力变远,并对眼部肌肉的张力产生影响。

阿托品还可以减轻或抑制眼睛的睫状肌痉挛,从而缓解眼部不适的症状。

阿托品的应用涵盖了各种眼科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阿托品应用:1. 眼底检查:阿托品被广泛应用于眼科医生进行眼底检查。

通过扩大瞳孔,眼科医生可以更好地观察视网膜和其他眼底结构,以检测和诊断各种眼部疾病。

2. 散光检查:阿托品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散光情况。

通过减弱眼睛的调节能力,阿托品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眼睛的屈光度,并确定是否需要验光配镜。

3. 治疗睫状肌痉挛:睫状肌痉挛是一种眼睛的肌肉痉挛症状,会导致眼睛的不适、刺痛和视力模糊。

阿托品可以通过抑制睫状肌的痉挛,缓解这些症状。

4. 治疗近视: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的眼科疾病,阿托品可以通过减弱眼睛的调节能力,延缓近视的进展速度。

这种应用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中使用。

5. 治疗虹膜和睫状体粘连:虹膜和睫状体粘连是一种眼部疾病,可以导致瞳孔闭锁。

阿托品可以通过扩张瞳孔,缓解或消除闭锁的情况,从而减轻症状。

尽管阿托品在眼科应用中具有许多益处,但同时也拥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例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眼干、视力模糊、光敏感、头晕等。

在使用阿托品之前,患者应向医生咨询,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

总而言之,阿托品是一种重要的眼科药物,主要用于扩张瞳孔,从而方便眼底检查和散光检查。

它还可以用于治疗眼睛的睫状肌痉挛、近视、虹膜和睫状体粘连等眼部疾病。

尽管阿托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患者在使用之前应谨慎,并遵循医生的指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细菌药

林可霉素类:
属于快效抑菌剂,抗菌谱窄,对大多数 革兰阳性菌和各种厌氧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 不宜与红霉素合用。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 胃肠道反应。
眼部常用
3%林可霉素滴眼液
抗细菌药

多肽类抗生素:属于杀菌剂,抗菌谱不广,毒性较
明显,肾损害尤为突出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活性稍强):快效,主要作
眼部常用的有
0.5%金霉素眼膏,0.5%四环素眼膏
抗细菌药

氯霉素类:
属于广谱抑菌剂,不仅对大多数革兰阴性 和阳性需氧菌与厌氧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对 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也有作用。不良反 应主要是骨髓抑制(与剂量有关)和再生障碍 性贫血(与剂量无关),还可见灰婴综合征。
眼部常用
0.25~0.5%氯霉素滴眼液
可以不同比例整合入药物或复水时浸吸入,或 配戴后表面滴入药物来载释眼药,达到缓释效果

缓释、控释装置(可眼内给药)
保持药物浓度长时间内在一较为稳定的治疗水 平,大大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药物的副作用

脂质体(可眼内给药)
采用脂性微球,可根据需要将水溶性或脂溶性 药物溶入作为眼药的载体
眼科特殊给药方式
反射泪的负面作用 滴眼的舒适性与患者的依从性
眼药新剂型
提高滴眼液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局 部作用时间,减少全身吸收带来的 不良反应 粘性赋形剂
(如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聚乙烯乙醇、 聚羧乙稀等,在位凝胶)

前体药
(眼局部吸收过程中经代谢转化为具有生物 药理效应的活性成分)
眼药新剂型

角膜接触镜、胶原膜
结膜囊容量最多10μL
泪液的更新 16%/min
如何科学地滴眼药?
滴眼药的方法学

通常滴入下方结膜囊内
(但患者通常是滴在角膜上,患眼对着眼药滴)

再滴眼药的最短间隔为5分钟
(促进药液的眼部吸收而又不被冲溢出眼外)

滴药后按压鼻泪道以及闭睑数分钟
(可以减少泪道的唧筒排泄作用,增加眼部吸收 和减少全身吸收)
常用局部眼药剂型

眼膏(油膏)

明显增加脂溶性药物在眼部的吸收
增加眼药与眼表结构的接触时间) Nhomakorabea(以凡士林、羊毛脂和矿物油作为基质;

减缓眼刺激症状 缺点是视物模糊
(眼表病损时,可起润滑和衬垫作用)

影响药物透过角膜的因素


药物浓度、溶解度、脂溶性、粘滞性
表面活性与眼表屏障(防腐剂) 眼药的PH值、渗透压

合理用药的临床基础

血眼屏障
(血房水屏障和血视网膜屏障)
大多数眼病局部给药是最为有效治疗

眼局部用药的影响因素
给药剂量,药物吸收率,组织中的结合、 分布和转运,循环药量,生物转化,排泄等
眼局部药动学
药物由眼表进入眼内组织:

药物最好均具备脂溶性和水溶性 眼表给药时,进入眼内的途径:


眼周注射
(避开了角膜上皮对药物吸收的屏障作用,一次用药 量较大,可在眼局部达到较高药物浓度)
球结膜下注射、球旁注射和球后注射

眼内注射
前房注射、玻璃体注射
(立即将有效浓度的药物释送到作用部位,所需药物的 剂量和浓度均很小且疗效较好 )
眼周注射

球结膜下注射
药物吸收主要是通过扩散到达角膜基质层和角巩膜缘 组织入眼内,适用于眼前段病变;

眼内注射
药物对眼内组织的毒性作用(剂量、浓度) 眼内组织机械性损伤
眼部常用药物

常用的“三素”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 维生素

眼科特有药物
作用于瞳孔(缩瞳、扩瞳)的药物,降 眼压药,抗过敏药,麻醉剂,生物制剂和 检查诊断用药等。
眼局部应用的抗生素




抗细菌药 抗病毒药 抗真菌药 抗衣原体药 抗原虫药 ……

球旁注射
主要经巩膜渗入,适用于虹膜睫状体部位的病变;

球后注射
在晶状体虹膜隔以后部位达到治疗浓度,适用于眼后 段以及视神经疾病。
眼内注射


前房内注射 眼内感染、渗出、凝血等 玻璃体腔内注射
(经睫状体扁平部的,以及玻璃体手术的灌注液 内给药)
眼内感染、渗出、水肿、出血等
注意事项

眼周注射
存在眶内球外组织结构、眼球可能损伤的危 险性 (结膜、球壁、血管、眶内神经、中枢)
眼科药物及其合理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孙兴怀
临床眼病药物治疗
临床上诊治的病例

有些单用一种药物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有些则需要34种眼药才得到基本控制 而有些却是将所用药物停止后反而痊愈
如何给不同眼病患者 处方合理的治疗药物?
合理用药的药理基础
深入理解各种眼科药物
药理作用机制 药物的特点 可能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市场)来源
用于各种革兰阳性菌,包括耐药金葡菌、肠球菌属等。具 有明显的耳毒性和一定的肾毒性。
眼部常用:结膜下注射万古霉素15~25mg/次,玻璃体
腔内注射万古霉素1mg/次。
多粘菌素类:慢效,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包括
绿脓杆菌,肾毒性较明显。
眼部常用: 0.1% ~ 0.5% 多粘菌素 B 滴眼液,结膜下注射多
大部分通过泪膜、角膜转运 部分通过血管、淋巴管吸收再分布 小部分通过结膜、巩膜直接弥散
眼局部药动学
泪膜
角膜
眼内
存在两个屏障
角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
通过细胞膜转运 (膜性屏障)
眼 表 结 构 示 意
常用局部眼药剂型

滴眼液

最常用的眼药剂型,方便、舒适


标准滴眼液 30~50μ L/滴
抗细菌药

氨基糖甙类:
属于强大杀菌药,抗菌谱广,主要是革兰阴性 菌和葡萄球菌,有肾毒性和耳毒性,眼局部过量 应用可有结膜、视网膜毒性。
眼部常用的有:
滴眼液 3%庆大霉素,0.5%新霉素,0.3%妥布霉素等; 结膜下注射 庆大霉素10~20mg/次,妥布霉素10~20mg/次; 玻璃体腔内注射 庆大霉素 100 ~ 200ug /次,妥布霉素 100 ~
200ug/次,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400ug/次。
抗细菌药

大环内酯类:
属于快效抑菌剂,抗菌谱较窄,主要作用于革 兰阳性菌与阴性球菌、某些厌氧菌,以及支原体 和衣原体、弓形体等。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局部 使用毒性最低,过敏反应最少。
眼部常用的是
0.5%红霉素眼膏
抗细菌药

四环素类:
属于快效抑菌剂,高浓度时也具有杀菌作 用。抗菌谱极广,除常见的革兰阳性、阴性菌 外,一些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 分支杆菌和阿米巴、螺旋体等对其敏感。不良 反应较多,有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抑制骨 骼发育和牙齿变色,过敏反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