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王阳明:家风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
王阳明:家风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王阳明:家风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大道知行2022-07-30 08:30王阳明文武双全,声名卓著。
他立身以德,治家尽孝,从政亲民,为国尽忠,是“真三不朽”者。
王阳明谆谆教育子弟立志勤学,以圣贤自期,以修身养心、致良知为人生根本,而不以读书做官谋取功名利禄为人生目标,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家教思想,培育了优秀的家风传统。
01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王阳明从小就有大志向。
他十一岁那年读私塾时,有一天,突然问塾师说:“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塾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怀疑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其《教条示龙场诸生》云:“诸生相从,于此甚盛。
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
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
”这个“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八个字,可以说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八字诀。
其《示宪儿》一文以通俗易晓的三字经形式,传达了王阳明教育后代的基本价值观念,这就是:勤学、孝弟、谦恭、循礼、节俭、戒贪、包容、心善等美德。
该文说: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02种德养心,仁礼孝弟王阳明的《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一篇书函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子弟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
该文说:“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
王阳明的十二条家训,修身,修心,齐家,致良知,修心养性的智慧
王阳明的十二条家训,修身,修心,齐家,致良知,修心养性的智慧家训,各个民族都有,但其他民族的家训只言片语,不成气候。
唯独中华民族,家训自成体系,独当一面,几乎能与任何传统文化分庭抗礼。
家训一:勤读书中国古人始终坚信:“诗书继世长”。
在古代,如果有人说你出身书香门第,那就明示你家族的光辉和你本人的品行。
所以,若想成为彬彬君子,第一要务就是勤读书。
家训二:要孝悌世界上恐怕没有比“家和万事兴”更走心的格言了,这五个字是每个中国人最热切的期盼,从最远古的中国人身上代代遗传至今。
家如何“和”,两个字:孝悌。
孝乃儒家美德的基石,是孝顺父母之意;悌是友爱兄弟姐妹,成家的自然还包括妻子。
家训三:学谦恭谦,是一切善的根基。
谦,就是谦下。
《易经》谦卦的卦形,是高山在地下,象征着内心高耸如山,外表谦和入平地,锋芒不露,谦虚谨慎。
人如果有不谦之心,无论做什么,都会徒劳无功。
家训四:循礼义礼义,即礼法道义。
首先应知“心既理(礼)”这一概念的基本解释。
王阳明解释“心即理”是简易直接的:心,在在物(事)为理,有此心即有此理,无此心即无此理。
例如,你真有尊敬长者的心,就必能产生尊敬长者的礼;你真有关爱一个人的心,就必能产生关爱一个人的礼。
这些礼数,不需去外面学习,有心就有礼。
除了遵循内心认可的礼法外,还要遵循道义。
什么是道义?王阳明的解释是:“心得其宜为义,致良知则心得其义也。
”意思是,心安就是义,而让心安的办法则是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呢?第一,听命于良知。
第二,做事符合道义。
第三,量知而行,“当弃富贵即弃富贵,只是致良知;当从父兄之命即从父兄之命,亦只是致良知。
”期间权量轻重,稍有私意于良知,便自不安。
家训五:节饮食“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
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与身外觅神仙。
”这是王阳明的《养生歌》,通俗易懂,意义却极为深远。
依王阳明之见;养生要由修身来体现,它贯穿于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中。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只有顺着天性,才能做到正心修身。
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
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王阳明100句经典名言如下: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4、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6、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7、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10、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11、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12、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
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13、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
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14、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16、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
四者,道之证也。
1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1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0、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21、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2、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2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4、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
2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26、动亦定,静亦定。
27、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家训经典:王阳明训子“三字诗”,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浓缩成96字
家训经典:王阳明训子“三字诗”,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浓缩成96字王守仁,别号阳明,是一位平定战乱的保国功臣,更是一位历经仕途坎坷的“心学”宗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作为思想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
后世称他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中华上下五千年,可以称之为圣人的,只有两个半,其中就有王阳明。
另外一个是孔子,剩下的半个是曾国藩。
王阳明由于长年在外为官,家书成为他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示宪儿》是他写给儿子王正宪的三字诗,堪称他家训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人广为传诵。
1518年,当时,王阳明正在赣南山区平息山民暴乱,因功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入夏,他在赣州的巡抚衙门接待从余姚家乡来看望他的叔叔王德声,留住了一段时间。
当叔叔准备回家乡时,他考虑到儿子王正宪已近11岁,正是迫切需要教育之时,而自己不能当面教诲,于是便写了这则《示宪儿》让叔叔带给儿子。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这则《示宪儿》,三字一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语重心长。
其核心是致良知教育,他主张孩子要从小就施以正确的教育,他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勤读书王阳明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对读书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读书既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要呼唤内心的良知,激发自身内心固有的善意和智慧,让知识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即“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他心学的主旨。
要立志王阳明认为,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立志。
他曾对弟子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无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他要儿子立志,就是要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义、志于成圣贤。
王阳明|做一个人,点一盏灯,放下执念,回归本心!
王阳明|做一个人,点一盏灯,放下执念,回归本心!(一)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天徒弟陆澄问王阳明:“恩师,我一心读书的时候认真读书,酱紫是不是就可以悟透天理了?”这个问题就好像学生想得到老师表扬时说的,你看我读书很用功,全神贯注的读书,我太爱学习,这样可以评个三好学生吧?结果,王阳明说:“差评!你读书就全神贯注在读书上,泡妞就一心放在泡妞上,是一回事儿不?这是逐物,不是专心。
”你的心只在书上,不在心上。
这时候肯定有朋友说了,那我不读书,一心写毛笔字,下围棋、弹钢琴总可以吧。
对不起,王老师依然会给你两个字:差评。
王阳明的这个回答让人费解,这明显是危难学生嘛,做啥都是差评,那打坐冥想中可以吧。
哼哼,还是差评!难道求知也是错吗?(二)有一次周总理跟青年代表谈话时说:“你们会从直接的接触中,用你们自己的智慧和良知来加以判断。
”有人把良知理解为知识,很显然周总理说的良知就是良知。
他在勉励年轻人要用良知来判断事物,增长自己的智慧和良知。
也就是求知。
求知当然不是错,但问题就出在这个“知”上,王阳明的“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求吾心之良知。
(三)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多了,手机、电脑、IPAD等等,甚至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来自各个领域权威专家们的智慧。
古往今来,对于爱学习的人,再没有比这个时代更幸福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人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大快朵颐。
一个大学生读的书肯定能超过王阳明、鬼谷子,甚至先秦诸子百家里任何一位。
理论上大量的学习,肯定会出现数不胜数的大师。
但问题是,现代的中国,并没有出现一位大师,难道不奇怪吗?王阳明主要读物就是四书五经和一些兵书,鬼谷子时代就更稀缺了。
比起我们现代的中西合璧,应该更落后才是。
有一点我们忽视了:信息爆炸,伴随而来的其实是信息洪流。
每个人的朋友圈、社群、生活中其实充满了信息垃圾,心灵鸡汤、微商信息以及各种毫无营养的信息充斥其中。
看似幸运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幸。
【我心光明】王阳明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
【我心光明】王阳明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我心光明】王阳明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王阳明简介】王阳明(1472年—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
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
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故居简介】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诞生于余姚北城瑞云楼。
瑞云楼由王阳明祖父租赁而来,也就是如今的王阳明故居。
王阳明在此度过了童年,后又多次返乡祭祖、讲学、探亲,留下了一代宗师的殷殷风范。
在五百多年的历史中,故居经过多次改建、扩建,主体格局未有大的改变。
自20世纪80年代起,余姚市政府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王阳明故居实施了整体修缮,保持和恢复了故居的历史面貌。
目前,故居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风格依南北中轴线而建,装饰素雅,简洁大度,粉墙黛瓦、青石墁地、庭院错落,堪称浙东地区书香门第宅院的典型代表。
2006年,王阳明故居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阳明家规简介】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
由于长年在西南边疆为官、征战,家书成为王阳明开展家族教育的主要途径,现存《王阳明全集》收录了大量王阳明对兄弟、子女以及晚辈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融入了他对整个家族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其中《示宪儿》这篇被称为王阳明家规“三字经”的家书堪称经典之作,整篇家书,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韵到底,朗朗上口。
王阳明家训译文
王阳明家训译文以下是为您生成的王阳明家训译文:原文:“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译文:各位小家伙们,好好听着我的教导哈!要勤奋读书,对长辈得孝顺,对兄弟姐妹得友爱。
学习要谦虚恭敬,遵循各种礼节规矩。
吃东西要有节制,别老玩游戏。
不许说谎话,别贪图小便宜。
别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也别跟人斗气。
别总责怪别人,多自己管管自己。
能够在别人面前放低姿态,这是有志向的表现;能够包容别人,那才是有大格局的。
凡是做人啊,关键在内心。
心地善良,那就是好人;心地邪恶,那就是坏蛋。
就好比树上的果子,心就像那个果蒂。
果蒂要是坏了,果子肯定得掉下来。
我教导你们的,全在这些话里头。
你们仔细听着,可别不当回事儿!这王阳明的家训啊,那可是老有水平了!他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做人得有规矩,得学好。
读书不能偷懒,孝顺友爱那是必须的。
咱可不能张狂,得有礼貌,知道啥时候该干啥。
吃东西不能胡吃海塞,玩游戏也得有个度。
做人得诚实,别光想着占便宜,要不然以后准没好果子吃。
别动不动就发脾气,跟人闹别扭,先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
能在别人面前不摆架子,这才是有出息的样儿。
能容得下别人的不是,这胸怀可就大了去了。
说到底,做人好不好,全看这心咋样。
心好,那就是好人;心坏,指定不是啥好东西。
就像那果子和果蒂的关系,心要是坏了,这人也就完犊子了。
王阳明就是希望孩子们都能记住这些,好好做人,别把他的话当耳旁风!出处:王阳明《王阳明家训》。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有一种缺失叫做事业再成功也无法弥补!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
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
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
由此可知,王阳明让人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
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而孝悌,中称“其为人之本与。
”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
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谦恭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的礼仪。
假如只有外在的谦恭而没有内在的谦恭,这就是虚伪。
现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
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
“傲”的反义词为“谦”。
“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
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王阳明宣传语
王阳明宣传语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学说和思想深受人们的推崇和传承。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宣传王阳明的标语:
- 参破生死,尽性知命。
- 按心兵不动,如止水从容。
- 不动心,不烦恼。
- 只求力所能及。
- 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 最怕是傲字。
- 世间磨难,皆是砥砺。
- 嘴巴闭关,身体力行。
- 反观自身,自我提升。
- 静时存养,动时省察。
- 自省才能自明。
- 耐住寂寞,久久为功。
- 求道须深下去。
- 天理即是仁心。
- 路,尽管去走。
- 不做就是不知。
- 慎思之,笃行之。
- 要活得轻快洒脱。
- 心是快乐的根。
- 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
- 把世间当修行的道场。
- 荣辱毁誉皆泰然。
- 克己才是真功夫。
- 身外物不奢恋。
- 心至诚才能行至孝。
- 不孝无良知。
- 孝不孝代表人格。
- 去做才是孝。
- 养一身浩然正气。
- 君子如玉亦如铁。
- 应好是而恶非。
- 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 至诚胜于至巧。
- 无私心就是道。
- 做人要“诚”。
- 回归简单。
-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 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这些标语可以用于宣传王阳明的思想和学说,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
人真的需要立志,有一个目标,只要心正世界观正确,方向对了,然后慢慢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做自己。
此心光明,夫复何求!阳明先生一生都以致良知为一生志向,所以君子坦荡荡,廓然大公,由如灿烂的阳光 照耀着人性的每一个角落。
0 4
善是一种力 量:《又与 克彰太叔》
0 6
决定成败一 在天理,二 在人心: 《上海日翁 书》
0 5
再不学,就 老了:《寄 诸弟·戊寅》
儿童教育圣经: 1
《训蒙大意示 教读刘伯颂等》
扩而大之的王 2
阳明家规: 《南赣乡约》
3 儿童学习的法
则:《教约》
4
尽孝是尽心, 而非表面的道
理:《书诸阳
伯卷·甲申》
目录分析
王阳明家训:《示宪 儿》
家训一:勤读书
家训二:要孝悌 家训三:学谦恭
家训四:循礼义
家训五:节饮食,戒 游戏
家训六:毋说谎 家训七:毋贪利
家训八:毋任 1
情
家训九:毋斗 2
气
3 家训十:毋责
人,但自治
4 家训十一:能
下人,能容人
5 家训十二:凡
做人,在心地
科举无妨圣学:《寄 诸用明》
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知行本一。有八宝: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祀、敦亲睦邻。
王氏心学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心底的良知和外在的行为相一致和佛教心学、主观唯心还是大不同的核心概括 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虽有夸 大之嫌可这个世界确实需要王氏心学。
王阳明96字家训
王阳明96字家训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1勤读书,要孝悌。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
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孝顺父母,是王阳明家训的头等大事。
2学谦恭,循礼仪。
有一种修养,叫“勿以身贵而贱人”。
从小教会孩子,不因所谓的优越感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并将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彬彬有礼的举止。
不抬高自己,亦不贬低别人,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3节饮食,戒游戏。
“饮食有节”,是古人对待饮食的态度。
生活在一个更容易发胖、得富贵病的时代,连身材都控制不了,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玩乐,是孩子的天性,但绝不可过分沉溺游戏。
玩物,必然丧志。
不立志,何谈将来立德、立功、立言?4毋说谎,毋贪利。
古人说:“诚信是金”,诚信,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
贪,看似得,实则失;得了当下,失了未来。
天地养育万物,又何时计较、贪过小利?百年老店瑞蚨祥,在一次大火中烧毁了所有账本,掌门人决定:凡瑞蚨祥欠的账一律奉还, 凡欠瑞蚨祥的账一笔勾销。
这便是“小商求利,大商谋道”。
5毋任情,毋斗气。
《增广贤文》说,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拘束,是易放难收的危险行为。
斗气、赌气,意气用事,更会失去理性,损人不利己。
任何时候,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让孩子学会控制负面情绪,他就已经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6o毋责人,但自治。
o这条家训的意义在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这很难做到,但正因为难,才成为中今中外,由普通走向杰出的一道天堑。
杨震拒收贿赂的故事被世人熟知:面对行贿者“不会有人知道”的论调,杨震义正言辞的回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呢?”从小让孩子懂得,越自律,越自由。
自律,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7o能下人,是有志。
o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光复大业;韩信胯下之辱,十年磨剑,终遇明主。
王阳明家训:《示宪儿》(注音版)
王阳明家训:《示宪儿》王阳明幼yòu 儿ér 曹cáo ,听tīng 教jiào 诲huì:勤qín 读dú书shū,要yào 孝xiào 悌tì; 学xué谦qiān 恭gōng ,循xún 礼lǐ仪y í;节jié饮yǐn 食shí,戒jiè游yóu 戏xì; 毋wú说shuō谎huǎng ,毋wú贪tān 利lì;毋wú任rèn 情qíng ,毋wú斗dòu 气qì;毋wú责zé人rén ,但dàn 自zì治zhì。
能néng 下xià人rén ,是shì有yǒu 志zhì;能néng 容róng 人rén ,是shì大dà器qì。
凡fán 做zuò人rén ,在zài 心xīn 地dì;心xīn 地dì好hǎo ,是shì良liáng 士shì;心xīn 地dì恶è,是shì凶xiōng 类lèi 。
譬pì树shù果guǒ,心xīn 是shì蒂dì;蒂dì若ruò坏huài ,果guǒ必bì坠zhuì。
吾wú教jiào 汝rǔ,全quán 在zài 是shì。
汝rǔ谛dì听tīng ,勿wù轻q īng 弃qì。
王阳明智慧箴言
王阳明智慧箴言
1. 知识无边,学习无止,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2. 心存善念,言行朴重,行善积德,立身立命。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爱之心,行天下之道。
4. 心存感恩,知足常乐,珍惜当下,感恩生活。
5. 悟道于心,修身养性,修德立言,达到无为之境。
6. 以心换心,以爱感动,以真诚相待,以和平相处。
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爱之心,行天下之道。
8. 修心养性,修身齐家,以仁爱之心,行天下之道。
9. 心存感恩,知足常乐,珍惜当下,感恩生活。
10. 以心换心,以爱感动,以真诚相待,以和平相处。
王明阳家训
王阳明家训01勤读书,要孝悌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
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孝顺父母,是王阳明家训的头等大事。
02学谦恭,循礼仪有一种修养,叫“勿以身贵而贱人”。
从小教会孩子,不因所谓的优越感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并将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彬彬有礼的举止。
不抬高自己,亦不贬低别人,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03节饮食,戒游戏“饮食有节”,是古人对待饮食的态度。
生活在一个更容易发胖、得富贵病的时代,连身材都控制不了,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玩乐,是孩子的天性,但绝不可过分沉溺游戏。
玩物,必然丧志。
不立志,何谈将来立德、立功、立言?04毋说谎,毋贪利古人说:“诚信是金”,诚信,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
贪,看似得,实则失;得了当下,失了未来。
天地养育万物,又何时计较、贪过小利?百年老店瑞蚨祥,在一次大火中烧毁了所有账本,掌门人决定:凡瑞蚨祥欠的账一律奉还, 凡欠瑞蚨祥的账一笔勾销。
这便是“小商求利,大商谋道”。
05毋任情,毋斗气《增广贤文》说,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拘束,是易放难收的危险行为。
斗气、赌气,意气用事,更会失去理性,损人不利己。
任何时候,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让孩子学会控制负面情绪,他就已经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06毋责人,但自治这条家训的意义在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这很难做到,但正因为难,才成为中今中外,由普通走向杰出的一道天堑。
杨震拒收贿赂的故事被世人熟知:面对行贿者“不会有人知道”的论调,杨震义正言辞的回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呢?”从小让孩子懂得,越自律,越自由。
自律,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07能下人,是有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光复大业;韩信胯下之辱,十年磨剑,终遇明主。
王阳明说,只要立志真切,就能克治私欲。
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才能屈能伸,能下人。
王阳明家训最经典10句:涵养智慧,成就人生
王阳明家训最经典10句:涵养智慧,成就人生来源:儒风大家王阳明是明朝“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的圣贤,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
王阳明的训子家规理念,成为这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
1,不说谎,不任性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示宪儿》译:不要说谎,不要贪利;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但需管住自己。
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
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恶之人。
析: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
《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2,义理养心,经专为学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
——《与徐仲仁》译:不要以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可以自欺欺人就放纵自己,不要以为可以依仗聪明而放松意志。
最好的养心之法就是研习经典中的义理,最重要的求学之道就是精专。
不要被流俗左右,不要被财物引诱。
师法古圣贤,不要以为这很迂阔不合实际。
析:经典中的义理不仅是千古大智慧,更是我们养心、养生最好的方便法门。
3,做人先立志夫学,莫先于立志。
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示弟立志说》译:学习,没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
不确立志向,好比栽树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劳地对树木培土浇灌,劳苦却不会成功。
志向,就如气的统帅,人的性命,树的根本,水的源头。
王阳明家训和译文
王阳明家训和译文原文如下:《王阳明家训》/《示宪儿》三字诗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译文:孩子们啊,要听从教诲:要勤奋地读书,还要孝顺父母;要学习谦恭待人,一切按照礼仪行事;节俭饮食,少玩游戏;不要说谎,不要贪心利益;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只要管住自己;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
凡是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恶劣,是凶狠之人。
譬如树上结的果子,中心是它的蒂;如果蒂先败坏了,果子必然会坠落。
我现在教训你们的,全部在这里了。
你们应该好好听从,千万不要轻轻放弃。
延伸学习:幼儿曹中的“曹”字是“等、辈”之意。
“幼儿曹”意为:孩子们。
后面所有话语均通俗易懂,完全是向孩儿们说话的口气。
诗的对象宪儿是王阳明养子王正宪。
王阳明家训无论是“三字经”载体,或是“心学”的内容都适合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范本。
作为训蒙学的教材,其三字经的载体适合小孩子诵读,音调和谐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即使儿童不一定字字都懂得很透,也足以启发其想象,会让孩子感觉到书有念头,有学头,促进他们求知的欲望。
因此,王阳明一贯主张用诗教作为蒙学的主要教育手段之一。
就其内容而言,王阳明家训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深相契合。
第一,王阳明倡导文明和谐的伦理道德,其家训说:“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仪。
”第二,王阳明表彰向上的日常规范,其家训说:“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
”宣扬“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地善良的“心学”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其家训最后一部分揭示“心学”的精髓。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强调“心”之重要,这个“心地好”便是崇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阳明家训短短96字却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础(经典)
大家勿以身贵而贱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趁着孩子还小,给他一个正确的处世观念,就是送给孩子快乐的人生。
短短96字,却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础。
勤读书,要孝悌知识拓宽格局,格局成就人生。
读书,是获取知识,打破门第之见最廉价的捷径。
一个七岁的男孩不读书,就可以放羊挣钱。
过了十年,这个孩子就能放牧一大群羊。
可是过了二十年,他也就达到了能力的上限,这一辈子也就只能放羊了。
如果让这个七岁的孩子读书,二十年后,他早已走出山沟,在城市站稳了脚跟。
除却知识,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
若是父母身体力行的教会了孩子什么是孝顺,这个孩子就会知道推己及人,心怀父母。
一个高情商,懂孝顺的孩子长大了,也会知道尊重父母,照顾父母。
从小教育孩子认真读书,孝敬父母,这是王阳明家训中的头等大事。
学谦恭,循礼仪有一种修养,叫“勿以身贵而贱人”。
教会孩子不因为自己的出身而仗势凌人,就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若是因为家庭条件优越一些,就从小纵容孩子目中无人,捧高踩低的恶习,将来孩子真的犯了大错,就无法挽回了。
而能把内在谦恭的美德,变成外在彬彬有礼的气质,更是让人受益终生。
有的人就算成年了,还是言语任性,目中无人,人缘奇差。
有的人还没有走上社会,就已经学会了礼貌待人,身边总是不缺贵人。
不抬高自己,亦不贬低别人,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节饮食,戒游戏“饮食有节”,是古人基本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物产丰富,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年代,如果不能适当的节制饮食,小小的年纪就被肥胖等富贵病缠上,那这个孩子未来要怎么办呢?我身边有一位老人家,很小的时候就习练武术,饮食规律而知道节制,今年少说也七十六岁了,血液和内脏却都很健康,想吃什么都能吃一些。
这位老人家每天乐乐呵呵,想去哪里游玩就去哪里,还真有几分任侠之风。
相比之下,因为肥胖而自卑的年轻人们,就太让人心疼了。
玩乐,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绝不能让孩子养成过于贪玩的恶习。
孩童时代是人一生当中习惯养成和学习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个阶段,再聪明的孩子也耽误了。
开灯理念六字诀
开灯理念六字诀
答:开灯理念六字诀“满,安,静,慧,光,易。
”
开灯教育架起学校家长孩子的桥梁,家长树立阳光心态必然照亮孩子的全部人生!
开灯教育学院共享智慧让开灯理念走进千家万户照亮每个家庭和谐幸福之路!
“生命是假象,真相是能量!”再次得到验证;周老师条清缕晰的能量五步曲和徳老师的能量六层次的剖析和讲解让我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及努力的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使命和信仰;明老师生命的验证增强了我实践开灯教育的勇气。
“一灯能除千年暗!”开灯就是一把万能钥匙。
王阳明《王阳明家训》96个字,却浓缩了做人的大智慧(有译文)
王阳明《王阳明家训》96个字,却浓缩了做人的大智慧(有译
文)
王阳明家规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
《王阳明家训》
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
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
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
——王阳明《王阳明家训》译文
孩子们啊,要听从教诲:要勤奋地读书,
还要孝顺父母;要学习谦恭待人,一切按照礼仪行事;
节俭饮食,少玩游戏;不要说谎,不要贪心利益;
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别人,只要管住自己;
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的表现;
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
凡是做人,主要在于心地的好坏;
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
心地恶劣,是凶狠之人。
譬如树上结的果子,中心是它的蒂;
如果蒂先败坏了,果子必然会坠落。
我现在教训你们的,全部在这里了。
你们应该好好听从,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王阳明家训短短96字却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础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勤读书,要孝悌。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
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孝顺父母,是王阳明家训的头等大事。
02•学谦恭,循礼仪。
有一种修养,叫“勿以身贵而贱人”。
从小教会孩子,不因所谓的优越感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并将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彬彬有礼的举止。
不抬高自己,亦不贬低别人,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03•节饮食,戒游戏。
“饮食有节”,是古人对待饮食的态度。
生活在一个更容易发胖、得富贵病的时代,连身材都控制不了,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玩乐,是孩子的天性,但绝不可过分沉溺游戏。
玩物,必然丧志。
不立志,何谈将来立德、立功、立言?04•毋说谎,毋贪利。
古人说:“诚信是金”,诚信,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
贪,看似得,实则失;得了当下,失了未来。
天地养育万物,又何时计较、贪过小利?百年老店瑞蚨祥,在一次大火中烧毁了所有账本,掌门人决定:凡瑞蚨祥欠的账一律奉还, 凡欠瑞蚨祥的账一笔勾销。
这便是“小商求利,大商谋道”。
05•毋任情,毋斗气。
《增广贤文》说,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拘束,是易放难收的危险行为。
斗气、赌气,意气用事,更会失去理性,损人不利己。
任何时候,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让孩子学会控制负面情绪,他就已经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06•毋责人,但自治。
这条家训的意义在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这很难做到,但正因为难,才成为中今中外,由普通走向杰出的一道天堑。
杨震拒收贿赂的故事被世人熟知:面对行贿者“不会有人知道”的论调,杨震义正言辞的回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呢?”从小让孩子懂得,越自律,越自由。
自律,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07•能下人,是有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光复大业;韩信胯下之辱,十年磨剑,终遇明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
全文虽然只有 96 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勤读书,要孝悌;
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
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
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
由此可知,王阳明让人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
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
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
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
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
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谦恭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的礼仪。
假如只有外在的谦恭而没有内在的谦恭,这就是虚伪。
现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
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
“傲”的反义词为“谦”。
“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
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毋说谎,毋贪利;
说谎则不诚实,就是自欺欺人。
《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一个自欺欺人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到慎独、无法正心诚意修身的。
而贪图小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人利用。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
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
人们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
崇祯十四年王阳明六世孙王贻杰进京入朝,后统管江西都指挥使司,去世后才发现其竟然囊无积蓄,最后靠官场挚友的资助才得以回乡归葬。
一个朝廷的二品官阶,清廉至此,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毋任情,毋斗气;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
《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斗气,意气用事。
赌气。
意为对别人有意见或闹情绪。
只要一赌起气来,人类常会慢慢脱离“理性动物”的范围,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赌气”轶事:明代有个才子解缙,小时候住在一个做官人家曹尚书的对面。
曹尚书家中有个漂亮的竹园。
解缙年纪小小,很爱吟诗作对,每天看着茂密的竹林,十分畅快,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很多人看了,称赞他是个天才,曹尚书知道了很不高兴,心想,竹林明明是我家的,怎么可以借给他当题材呢?于是故意教仆人把竹林砍短,愈想愈不开心,又全部砍去,给这神童难看。
没想到,解缙又在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端毁了自家竹林,又让解缙证明了他的才华,全然是损人不利己,可见人在气头上,什么不理性的事都做得出来。
赌气,可能只是因为小小的事情,却因为一时气不过,做出你死我活的决定。
毋责人,但自治。
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
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当杨震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 10 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
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
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
”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
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每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就整个世界知道了啊。
杨震说话的重点并非在责备王密上,而是在其自治方面。
“自治”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
如果我们自律自治能达到这种境界,还会担心自己德行
有亏吗?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
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其次,他们看不起别人,无非是因为别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人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目光短浅。
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王阳明用的比喻非常贴切。
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
良知就是“好心地”。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