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心理致因45页PPT
合集下载
运动心理学课件第2版-第10章 运动损伤心理

➢ 即锻炼者或运动员在受伤后常有5个阶段的悲伤反应过程(grief response process),多由否认(denial)开始,经过愤怒(anger)、 讨价还价(bargaining)、抑郁(depression)最终达到接受与改造 (acceptance and reorganization)。
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三、应激源史
➢ 过去受伤的经历
✓ 运动员怎样调整自己对过去受伤的反应,将决定其在以后的应激运动 情境中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 担心再次受伤,或担心自己是否已从上一次的受伤中彻底恢复的运动 员,更容易再次受伤。这是因为他们在比赛中更容易分心并失去正确 的注意指向。
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文献导读
1. 路燕, 梁枢(2012). 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研究综述及其思考.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1(1), 154-157. 2. 颜军(2000). 第十二章 运动损伤与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因素. 见张力为, 任未多(主编), 体育 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345-360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3. 毛志雄(2007a).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分析. 见张力为, 毛志雄(主编), 运动心理学, (287-302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江晓梅(译, 2003). 第26章 运动损伤心理学. 见张力为, 张禹, 牛曼漪, 江晓梅(译) [原著: 理 查德·H·考克斯(Richard H. Cox),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5th ed.)], 运 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第五版), (517-537页).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卓俊伶(译, 2002). 第十九章 运动伤害与心理学. 见简曜辉, 季力康, 卓俊伶, 洪聪敏, 黄英 哲, 黄崇儒, 廖主民, 卢俊宏(译) [原著: R. S. Weinberg, & D. Gould,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nd ed.)], 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第二版), (359-371页). 台北: 台湾运 动心理学会.
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三、应激源史
➢ 过去受伤的经历
✓ 运动员怎样调整自己对过去受伤的反应,将决定其在以后的应激运动 情境中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 担心再次受伤,或担心自己是否已从上一次的受伤中彻底恢复的运动 员,更容易再次受伤。这是因为他们在比赛中更容易分心并失去正确 的注意指向。
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文献导读
1. 路燕, 梁枢(2012). 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研究综述及其思考.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1(1), 154-157. 2. 颜军(2000). 第十二章 运动损伤与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因素. 见张力为, 任未多(主编), 体育 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345-360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3. 毛志雄(2007a).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分析. 见张力为, 毛志雄(主编), 运动心理学, (287-302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江晓梅(译, 2003). 第26章 运动损伤心理学. 见张力为, 张禹, 牛曼漪, 江晓梅(译) [原著: 理 查德·H·考克斯(Richard H. Cox),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5th ed.)], 运 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第五版), (517-537页).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卓俊伶(译, 2002). 第十九章 运动伤害与心理学. 见简曜辉, 季力康, 卓俊伶, 洪聪敏, 黄英 哲, 黄崇儒, 廖主民, 卢俊宏(译) [原著: R. S. Weinberg, & D. Gould,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nd ed.)], 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第二版), (359-371页). 台北: 台湾运 动心理学会.
体育课运动损伤处理ppt课件【48页】

37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压痛, 支撑痛,局部灼热,骨 膜下水肿。
38
不要突然大量运动 脚着地时要注意缓冲力,
不要在坚硬的场地上长时 间的跑跳; 剧烈跑跳之前要做好准备 活动,使肌肉和肌腱充分 活动开; 防止过度疲劳。
预防胫腓骨疲劳 性骨膜炎
39
环枢椎半脱位
发病原因: ★ 运动:甩鞭样损伤 ★ 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 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则也是造成伤害事 故的原因。
4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
• 按照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
1、开放性损伤 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
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 开放性骨折。 2、闭合性损伤
2、夹板要用绷带或软布包垫,防止压迫性损伤; 3、固定要牢固,避免错位; 4、及时送往医院。
30
重力性休克(心血管系统暂时性机能
失调的现象)
处理: A:轻度 在跑完全程到达终点时,搀扶着 走一段路,不正常的症状很快就可以消失 了。 B:重度 重者必需躺下,把下肢抬高一点, 身上用衣物盖住,数分钟全,面色发白、 心跳气踹、头晕眼花的现象可以消失。如 果病人想喝水,可以喝些热糖水。
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 病症特点: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
6
如何在体育课中预防
1、穿合适的运动鞋、运动服: 防滑性好;鞋底柔软;透气性好;大小合适;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脚踝关节
3、做专项准备活动:比如投掷铅球要做: 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腰部运动等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压痛, 支撑痛,局部灼热,骨 膜下水肿。
38
不要突然大量运动 脚着地时要注意缓冲力,
不要在坚硬的场地上长时 间的跑跳; 剧烈跑跳之前要做好准备 活动,使肌肉和肌腱充分 活动开; 防止过度疲劳。
预防胫腓骨疲劳 性骨膜炎
39
环枢椎半脱位
发病原因: ★ 运动:甩鞭样损伤 ★ 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 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则也是造成伤害事 故的原因。
4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
• 按照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
1、开放性损伤 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
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 开放性骨折。 2、闭合性损伤
2、夹板要用绷带或软布包垫,防止压迫性损伤; 3、固定要牢固,避免错位; 4、及时送往医院。
30
重力性休克(心血管系统暂时性机能
失调的现象)
处理: A:轻度 在跑完全程到达终点时,搀扶着 走一段路,不正常的症状很快就可以消失 了。 B:重度 重者必需躺下,把下肢抬高一点, 身上用衣物盖住,数分钟全,面色发白、 心跳气踹、头晕眼花的现象可以消失。如 果病人想喝水,可以喝些热糖水。
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 病症特点: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
6
如何在体育课中预防
1、穿合适的运动鞋、运动服: 防滑性好;鞋底柔软;透气性好;大小合适;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脚踝关节
3、做专项准备活动:比如投掷铅球要做: 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腰部运动等
运动损伤PPTPPT(完整版)

常见的运动损伤
踝肌韧肌腰骨 关肉带肉损折 节拉拉痉伤 扭伤伤挛 伤
踝关节扭伤
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 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滑雪和
溜冰等运动中。 踝关节的准备活动未充分做好,跑跳时用力过猛,
落地的姿势不当,地面不平等。 停止锻炼,高抬伤肢,12小时内冷敷,24-36小
科学训练,防止疲劳状 要遵循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
准备活动的内容于量应依训练内容、比赛情况、个人机体状况、气象条件等等而定。
态下大运动量训练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思想重视
体育锻炼的目的时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增 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参加者要明确体育运 动的目的,在思想上重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 懂得如何进行预防。
科学训练,防止疲劳状态下大运动量训练
运动量、运动强度和动作难度必须与身体状况 和训练水平相适应。要遵循渐进和区别对待的 原则。学习动作时,要从简到繁,由易到难, 从分解到完整动作。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运动员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防止损伤的出 现。例如:当重心不稳而快摔到的一瞬间,要 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肩背部着地,顺势滚 翻,决不可用手直臂撑地,以免发生腕部或前 臂骨关节脱位。在进行力量器械练习时,应有 懂得保护方法的人和教练进行保护。以防止意 外事故的发生。
运动损伤PPT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概述 运动损伤的原因 常见的运动损伤 如何预防
小结
概述
运动创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 各种损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安排、运动 项目、运动技术、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环境 等诸因素有关。
运动损伤的原因
思想因素
准备活动不当
身体心理素质差
技术动作的缺点和错 误
大学体育理论课运动损伤PPT课件

第24页/共47页
(二)软组织闭合性损伤
1.急性损伤
急性损伤是指人体某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后, 局部组织细胞受损,发生组织撕裂或断裂,组织内的 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内血肿等现象。其特点:损伤 部位出现血肿和水肿,发生创伤性炎症;局部表现为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处理原则:制动防肿、先冷后热、活血化瘀、敲捶振 动。
(5)压迫心脏频率是 每秒一次。
第14页/共47页
5. 局部止血
方法 :
(2)绷带加压包扎法:
(1)抬高伤肢法:
用于四肢出血。其方法是 将肢体抬高,使出血部位 高于心脏,从而使出血部 位的血压降低,减少出血。 这种方法对小静脉和毛细 血管出血很有效。
用数层无菌敷料复盖创口, 再用绷带加压包扎,以压住出血的 血管而达到止血效果,同时抬高伤 肢。它适用于小动脉、上静脉和毛 细血管出血的止血。
(2)受伤肌肉应置于放松位置;
(3)24小时以后在受伤部位轻推拿、按摩,同时,可 点压伤部周围的穴位;
(4)肌肉完全断裂者,可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 立即送医院。
第23页/共47页
五、软组织损伤
(一)软组织开放性损伤
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其伤口与外界相通,较易 引起出血和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伤口的卫生,如擦 伤、刺伤和撕裂伤等。
预防 饭后一小时才可进行运动;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措施 并注意呼吸节奏
第27页/共47页
七、运动性昏厥
原因和症象:
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 称为运动性昏厥。它是由于练习者从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 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表现为全身无力、头昏耳鸣、眼 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 压降低、呼吸缓慢等。
(二)软组织闭合性损伤
1.急性损伤
急性损伤是指人体某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后, 局部组织细胞受损,发生组织撕裂或断裂,组织内的 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内血肿等现象。其特点:损伤 部位出现血肿和水肿,发生创伤性炎症;局部表现为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处理原则:制动防肿、先冷后热、活血化瘀、敲捶振 动。
(5)压迫心脏频率是 每秒一次。
第14页/共47页
5. 局部止血
方法 :
(2)绷带加压包扎法:
(1)抬高伤肢法:
用于四肢出血。其方法是 将肢体抬高,使出血部位 高于心脏,从而使出血部 位的血压降低,减少出血。 这种方法对小静脉和毛细 血管出血很有效。
用数层无菌敷料复盖创口, 再用绷带加压包扎,以压住出血的 血管而达到止血效果,同时抬高伤 肢。它适用于小动脉、上静脉和毛 细血管出血的止血。
(2)受伤肌肉应置于放松位置;
(3)24小时以后在受伤部位轻推拿、按摩,同时,可 点压伤部周围的穴位;
(4)肌肉完全断裂者,可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 立即送医院。
第23页/共47页
五、软组织损伤
(一)软组织开放性损伤
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其伤口与外界相通,较易 引起出血和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伤口的卫生,如擦 伤、刺伤和撕裂伤等。
预防 饭后一小时才可进行运动;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措施 并注意呼吸节奏
第27页/共47页
七、运动性昏厥
原因和症象:
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 称为运动性昏厥。它是由于练习者从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 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表现为全身无力、头昏耳鸣、眼 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 压降低、呼吸缓慢等。
【正式版】运动损伤的心理分PPT

大学体育运动损伤的原因
1损伤的原因 a 长期训练或锻炼 b 运动超负荷训练\ 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的运动
量或强度 c 训练或锻炼前准备活动没做好或不充分 d 在运动过程中意外突发的不经意的小动作
大学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和行为拓展训练的心理辅导 。 改善训练条件,注意运动场所的温度。 2,恢复健康后的心理鼓励期的自信心训练 。 肌肉拉伤后重新参加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勿操之过急,并要加强局部保护,防止再度拉伤。
运动损伤是有其特有的发病规律的,每一运动 项目由于其特殊的技术要求,加之某些部位的 生理解剖弱点,主要由于“过度使用”,不同 运动项目就会有其不同的创伤好发部位及专项 多发病 .
专业运动队运动损伤的常见病种举例
b 自我保健按摩 缓解伤病部位或避免发生由于锻炼或训练而导致的身体酸痛
田径运动队的常见损伤:髌骨软骨软化症、髌 c 训练或锻炼前准备活动没做好或不充分
再次感谢老师和同学CCTV、MTV、内师大TV给我这次机会!
2.要提高运动技术及动作的协调性,不要用力过猛; 分肌析肉自 拉己伤的后目重标新和参期加望训结练果时和要可循能序意渐外进还,有勿自操己之的过生急活,的并意要义加和强工局作部理保想护的,意防义止再。度拉伤。 d 在运动过程中意改外突善发的训不经练意的条小动件作 ,注意运动场所的温度。
c 训练或锻炼前准备活动没做好或不充分
冬季在野外运动时要注意保暖,不可穿得太薄;
腱炎、髌腱腱围炎、髌尖末端病、股四头肌拉 主要是针对发生原因进行。
1在他恢复期间,问他关于这次失利的看法,若他完全责难同伴,首先应任其发泄内心气愤不安情绪,然后给他讲赛场上这是难免的意
外a 之,前树作立好其准正备确活的伤动认知之。、后进行疲放松劳整理性骨膜炎、跟腱末端病、投掷肘、腰 肌劳损、踝关节扭伤等; 再次感谢老师和同学CCTV、MTV、内师大TV给我这次机会!
【实用】运动损伤的原因PPT资料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发病率高。
跑跳时间过长,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 点受到过分的牵拉,刺激骨膜引起炎症。
预防: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 群的伸展练习;避免运动强度 过大;避免一次锻炼的持续时 间过长;使用支持、保护关节 的用具。
骨折
表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 能丧失、出现畸形等。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 治疗:停止活动,进行急救。固定包扎。
预防措施
1、穿合适的运动鞋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3、做准备活动 4、避免过度牵拉颈部和背部肌肉 5、保持运动肌群的用力平衡 6、避免脊柱同时伸展和旋转 7、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8、避免运动强度过大 9、避免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过长 10、不在坚硬的、有杂物的场地上锻炼 11、做好整理放松运动 12、使用支持、保护关节的用具
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 调节身体,使之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
跑跳时间过长,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过分的牵拉,刺激骨膜引起炎症。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 9、避免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过长
如何预防:支持保护带;减少冲 打球时由于用力过猛,球的冲击力作用于腕伸肌或被动牵扯,造成的。 撞;多做关节练习;不在不平整场 地运动。
运动损伤的原因
概述
“人虽然不能享受生命的永恒,但体 育锻炼却能延长生命之时钟。”
事物发展必然有两重性,体育亦然。 在“头脑发达,四肢萎缩”的今天,经常 能使劳累的大脑休息一下,让饥饿的肢体 重新发达起来,是体育运动的天职。 在体育运动中,不管任何原因造成的 损伤都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原因
年龄小,骨骼发育未成熟 体格与技能
❖停止锻炼,高抬伤肢,12冷敷,after24-36hours 需热敷。并做恢复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