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对于经济制度的作用的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政府对于经济制度的作用的研究

内容提要:随着我们国家的进步,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经济与政府对于生活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政府对于经济制度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出阐释。第一,国家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的历史回顾;第二,中国经济制度的反思;第三,当代中国政府在经济制度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制度改革实践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体系倍增计划

第一部分国家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的历史回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我们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制度,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大地上最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1956年后,我们实行的是纯粹的计划经济。我们的生产过程全部由国家调控,在我们的经济中,国家占据主体地位,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计划经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我们是经典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我们的经典计划经济开始实行改革。1993年后,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在我们国家的不同时期,我们不断地建立了许多的经济制度,也在完善我们的制度。

我国改革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78~1984年是改革起步阶段,1984~1992年是改革全面展开阶段,1992~2002年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6]。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后来的城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政企分离,一直到后来的股份制改革。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后,我国劳动人民在改革实践中的又一个伟大创造[6]。

我们的改革是分步走有计划有层次的。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再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从推动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入手,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采取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然后转到以企业制度创新和整个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改革。先改革一般竞争性领域,再向传统的垄断性领域推进。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计划内价格和计划外价格并行的“双轨制”,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制度。先着力发展商品市场,再逐渐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先实行单纯的“按劳分配”,再向“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推进。先以微观经济基础重塑作为改革的中心,再推进到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要环节。先沿海、后内地,先一般加工工业、后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先“引进来”、再“走出去”。一是在开放的区域上,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着眼于全方位改革的过程中,先着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再及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第二部分中国经济制度的反思

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分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要批判地继承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文明成果,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采用多种经营方式[4]。

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可以清楚地看到,渐进式这种循序渐进的改革战略,

在保证原有利益格局不受到急剧性冲击的前提下,使市场制度能够以“边际演进”的方式获得生长。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的力量和益处通过“涓滴”效应和“墨渍”效应,逐渐在传统体制内渗透和扩散,从而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创造了水到渠成的条件[6]。中国独特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不但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有效防止了激进式改革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的“J型曲线”效应或更为糟糕的“L型曲线”效应,也得到了社会普遍的理解和支持,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渐进式改革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当然,渐进式改革方式也导致新旧两种体制相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首先,由于改革是渐次推进的,这就给旧体制以足够的时间来与新体制抗衡,双方在摩擦和较量的过程中,旧体制仍旧会在一些方面起作用,而且有可能会牵制或者侵蚀新体制,从而增大改革的难度。其次,由于采取边际演进的累积性的步骤,两种体制并存和僵持的时间比较长,这就为在两种体制之间“套利”提供了可能[6]。那些可以从套利中得到好处的既得利益者,可能会与传统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一道,成为抵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力量,这也将增大改革的难度。因此,如何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以及关键的领域和环节,实施有重点的“突破”,是渐进式改革方略必须要应对的课题。

应当很清楚的看到,我们国家的体制改革是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伟大的社会改革实践。我们的分步走有计划分层次的改革一步步地把我们的改革推向前进,推向纵深。

第三部分当代中国政府在经济制度的作用

我们应该清楚:政府主要是在建立健全经济秩序与经济制度,主要是经济法律法规的出台,搭建好经济与市场的基本框架,不断地健全与完善我们的市场秩序与经济制度。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国体决定了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2]。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地决定了我们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的经济是以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的[3]。我们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是怎样得到保证的呢?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把握好四点: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总体而言,在有些地区或行业可以有所差别[5]。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国防、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骨干产业;在金融、外贸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可以用控股、参股等方式起主导作用,用少量的国有资产去控制和影响更多的社会资产[5],国家还不允许私营经济进入我们的控制型经济当中。

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表现在解放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经济活力。我们的国家一直都在改革,通过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来激活经济,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来解放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我们的政府要进行经济制度的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单纯的资源配置方式或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