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时数据库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

我国实时数据库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
我国实时数据库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

我国实时数据库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

实时数据库是企业实现从设备自动控制到高层计划管理的桥梁,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时数据库目前在国内主要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环保等行业,并对流程工业的信息化和非流程工业的实时监控体系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实时数据库在存储能力、读取速度,分析展示等性能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实时数据库行业应用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文】

实时数据库是企业实现从设备自动控制到高层计划管理的桥梁,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国家对软件行业等鼓励政策的出台,以及社会对实时数据库认识的不断加深,国内企业对实时数据库系统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在实时数据库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应用需求及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一、实时数据库概述

(一)实时数据库的定义

实时数据库是数据和事务都有定时限制的数据库,适用于处理不断更新的快速变化的数据及具有时间限制的事务处理,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通俗地讲,实时数据库是一种采集、存储和分析随时间快速变化的海量数据的软件产品,是现代工业生产信息化的核心基础软件。

(二)实时数据库的作用

实时数据库通过对大量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既为企业保留了极为重要的历史数据,也为企业提供了及时和有效的实时信息;在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工厂实施监控及管理,如流程优化、质量控制、设备维护、故障预警等;通过实时数据库可集成产品计划、维护管理、专家系统、模拟与优化等应用程序,在计划管理和实时生产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实时数据库成为企业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生产中心”,在整个信息系统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

实时数据库处理的对象是随时间快速变化的海量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中,采集和存储的技术原理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实时数据库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钢铁、化工、交通、航空、水利、环保等重要行业和领域。它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及时的实时数据服务,能够对快速变化的实时数据进行长期高效的历史存储。

(三)实时数据库行业概况

实时数据库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主要服务于流程企业的生产领域,目前已延伸应用于非流程工业。实时数据库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库技术,它有效解决了关系数据库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领域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的不足,实时数据库的重要特点是对大量不断更新、快速变化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强,能够从工业生产领域的自动化设备上采集、存储生产的全面数据最终形成一个数据平台,以便为工业企业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提供支持。

1988年3月,在美国计算机协会SIGMOD Record的一期专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实时数据库系统这一概念。

随后,针对实时领域与数据领域进行数据融合的成熟的研究群体逐渐出现,标志着实时数据库这个新兴研究领域的确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实时数据库开始大规模应用。随着应用的不断推广,国外实时数据库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美国OSI公司的PI实时数据库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实时数据库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钢铁等众多流程工业领域。

在2000年以前,我国的实时数据库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国家对软件行业鼓励政策的出台,国内企业对实时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国产实时数据库在产品和应用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实时数据库品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麦杰科技的“openPlant实时数据库”,主要应用于电力及环保行业;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海迅实时数据库”,主要应用领域为电网行业;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ESP-iSYS实时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化工行业;北京中科启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Agilor实时数据库”,主要应用于石化行业等。这些本土企业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凭借着成本优势逐步形成对国外产品的进口替代,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四)实时数据库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产业政策将会大力支持该行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1年11月4日印发的《“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部分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重点开发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等相关技术。2011年3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等指标。将信息化手段引入环保监测将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要求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提高国产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技术、产品研发,实现关键领域重要软件的自主可控。加强国产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增强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导中小软件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和联合发展,提高软件行业国际合作水平。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在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要大力支持大型应用软件及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的发展。这些政策将大大鼓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时数据库在我国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环保等领域信息化应用的发展。

二、实时数据库的市场规模及应用领域

目前实时数据库在国内主要应用于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环保等行业,其中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等流程工业自动化普及程度较高,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发展也较为成熟,实时数据库的应用需求仍在稳步上升。

据调研统计,2010年电力行业实时数据库市场规模达到1.69亿元,2015年预计将超过3.32亿元;2010年石油行业实时数据库市场规模达到1.28亿,2015年预计达到2.95亿;2010年钢铁行业实时数据库市场规模超过0.5亿元,预计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元;化工行业实时数据库市场规模达到0.3亿元,2015年预计达到0.68亿元。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提出如下建设目标,到2020年,在国家环境宏观

战略规划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全面改善我国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薄弱的状况,重点区域流域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监测预警评价能力,支撑环境监测发展的基础得到有效巩固,环境质量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实现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的定位、转型和发展;建成满足环境管理需求、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公共服务能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相关政策的实施为实时数据库在环保领域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实时数据库开始应用于环保行业,2012年起将呈现出规模化发展趋势,预计到2015年实时数据库在环保行业应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83亿元。

上述五个行业实时数据库市场规模在2010年3.91亿元的基础上,到2015年总体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我国实时数据库2007年-2015年的市场规模如下图表所示:

图表 1 2007-2015年我国实时数据库市场规模(亿元)

项目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电力行业1.12 1.36 1.57 1.69 1.83 2.08 2.40 2.80 3.32

环保行业0.00 0.00 0.00 0.12 0.16 0.42 0.64 1.15 1.83

石油行业0.66 0.98 1.10 1.28 1.52 1.80 2.13 2.51 2.95

钢铁行业0.34 0.40 0.44 0.53 0.64 0.76 0.92 1.10 1.32

化工行业0.18 0.21 0.25 0.30 0.35 0.41 0.49 0.58 0.68

合计2.30 2.94 3.35 3.91 4.50 5.48 6.57 8.13 10.10

图表 2 实时数据库市场规模(亿元)

实时数据库除在已有行业加速应用外,还已开始在交通、建材、电信、金融、飞行控制、航空航天、国防、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新兴市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战略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对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必将快速增长,从而给实时数据库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实时数据库行业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实时数据库行业应用系统的定义

实时数据库基础平台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即成为实时数据库行业应用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电力企业生产信息化系统、环境监测与预警信息化系统等就是以实时数据库为基础,根据不同行业特定需求而开发的行业应用系统。

以MES系统为例,它就是专门为满足钢铁、石油、化工等流程行业生产信息化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实时数据库基础平台与其应用软件的结合体。实时数据库基础平台与电力行业需求相结合成为电力企业生产信息化系统,与MES系统的作用类似,发电企业生产信息化系统在国内发电企业生产信息化中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生产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MIS)之间的连接桥梁,帮助电力企业完成厂级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厂级故障诊断和分析、厂级性能计算和分析、经济负荷调度等。而基于实时数据库的环境监测与预警信息化系统,是基于实时数据库平台开发的环境监测系统产品,主要用于污染源监测,监测指标为气体排放指标SO2,污水排放指标COD等,通过实时监测,达到对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测并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环境监测与预警信息化系统利用现代高科技电子网络技术,在自然力或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时,对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确定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及变化速度并做出预测与报警,提出相应的应急方案和防治对策。

(二)实时数据库行业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

实时数据库行业应用系统利用实时数据库高度实时性、超大容量、支持过程分析的特点,在各个行业都呈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1、电力生产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电力行业,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9%,“十一五”时期新增装机容量是“十五”时期新增装机容量的2.19倍。我国自2010年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与电力消费增长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二次发展的转型阶段,这是以重化工业为特点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阶段、部分地区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在这一阶段经济和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仍将加速发展,必将带动人均用电量的持续增加。根据中电联组织编制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99万亿~6.57万亿千瓦时,基准方案推荐6.27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加2.08万亿千瓦时,是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最多的五年。我国电力市场仍是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加之电力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目前各电力公司之间还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态势。但是随着发电能力的不断增加和厂网分离、竞价上网改革的不断深人。实际上,很多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正是日后参与市场竞争的又一重要手段。因此,各电力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应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着力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以新姿态迎接环境变化的新挑战。未来几年电力信息化投资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内市场规模增长如下:

图表 3 2007-2015我国电力生产信息系统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电气[1]﹠调研整理[2]

2、环保行业污染源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环保行业,在9月22日举办的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十二五”的全国环保投入,要比“十一五”的投入至少增加1.5倍,“十一五”投入为2.16万亿元,约占GDP的1.41%。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当治污投入占GDP的1.5%-2%时才能控制污染,占GDP的2%-3%时才能改善环境质量。“十一五”期间,我国投入百亿元用于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2006年底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政府染源监控中心167个,对6121个企业进行污染源监控;到2010年底,建成343个政府污染源监控中心,对15559家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监控。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我国的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将逐步在国控、省控及地市级企业中建立,未来将有高达23万家企业进入在线监控;同时,随着下游监控企业的增多,将对政府端监控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构成巨大压力,这就要求不断升级污染源监控系统,企业也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需求。这些都为污染源监控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污染源监控系统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 4 2007-2015年我国污染源监控系统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环保部公开资料[2]﹠调研整理

监控技术和装备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环境监督管理的有效性,能否对污染源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控,关系到“十二五”减排目标的实现。2010年召开的“工业污染源监控暨环保物联网技术研讨会”提到:中国将应用物联网海量集成技术、细化污染源监控系统全方位架构、强化数字环境管理;环保物联网技术将各类污染源信息和环境信息实时采集,建立统一的智能海量数据资源中心,进行数据挖掘、模型建立。从现有数据中心建设来看,大量采用关系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应用较少。相比关系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具有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压缩算法更先进、实时性更强、操作与维护更加便捷等优势,符合环保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9年,国家环保部环境监察局以上海麦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实时数据库技术自主研发的“工况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在珠海、内蒙古、山东试点应用,目前已经实施90多个项目,取得了一定经验。从试点效果来看,以实时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由末端监控向过程监控的转变,能够对企业生产及排污过程中的大量实时数据进行高效存储和数据分析,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控的准确性、科学性及公信力。因此,以实时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建设污染源监控系统,符合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满足环保部门监控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石油生产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行业发展迅速,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2.3%,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超过20%,但是行业面深层次结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国际石化公司已在信息化高端领域抢占先机,我国石化企业应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支持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加强推动石化行业信息化的技术改造。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信息技术与生产过程高度融合,“十二五”期间将持续推进石化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两化融合对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石油行业是高科技密集型行业,信息化在石油行业的生产运行和管理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化深度融合的推进,将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石油和化工产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企业技术、资源利用、商业模式方面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可持续、低碳化、绿色化发展。石油行业是我国开展信息化建设较早的行业之一,行业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行业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石油行业信息化发展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在应用系统建设上都已趋于相对成熟。但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看石油行业仍旧是今后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在201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强调,两化融合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而石油行业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而石油行业信息化行业在未来仍有潜力,预计未来五年石油生产信息系统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 5 2007-2015年我国石油生产信息系统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电脑商情报》[3]﹠调研整理

4、钢铁行业MES系统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一系列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因素的影响,如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货币政策趋紧,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等,面对这些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制造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才能消化以上诸多不利因素,保持和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制造企业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势在必行,这必将带动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大力发展,同时,随着信息化知识的普及,企业对MES

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所以都促使了ME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MES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烟草、机械等。

钢铁行业属于典型的流程型制造业,钢铁从原料开始,经过炼铁、炼钢和轧钢等工序,才能最后成为成品,在每道工序中,都存在很多物理和化学变化,每个环节都需要对生产和管理进行控制。MES的应用可以对钢铁行业的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钢铁行业中的MES应用在制造业各行业中时间最早,也最广泛,在应用了MES后,钢铁企业提高了生产管理能力,降低了采购成本,实现了产品的全过程控制。“十一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确保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在技术改造重点方面,加强建设钢材性能在线监测、预报、控制技术改造,信息化集成系统技术改造,建设能源管理中心。推进企业建设产供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的信息化集成系统,支持跨地区企业集团建立完善异地分布的信息系统,提高管控效率,加强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系统安全性和稳定保障能力。这就要求钢铁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切实推进精益化生产。这就为MES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预计未来五年我国钢铁行业MES系统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 6 2007-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MES系统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第五届(2010)中国MES年会[4]﹠调研整理

5、化工行业MES系统的发展趋势

MES系统正在经历和ERP系统一样的历程:混合型——标准化——专业化,2010年,我国MES市场规模将达到10.6亿元,比2009年增长23.3%,增长率持续攀高。

在化工行业,目前国内的大型化工企业ERP使用率已经很高,随着ERP系统的普及,化工企业日益重视MES管理。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物流的投入产出过程,且是不可逆的。管理过程是信息流的过程,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如何提高资源信息的利用率和深度挖掘以及对信息的及时了解、迅速反应是化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化工行业MES系统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巨大,预计未来五年化工行业MES系统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7 2007-2015年我国化工行业MES系统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第五届(2010)中国MES年会[4]﹠调研整理

四、实时数据库行业的竞争状况

从发展历程看,实时数据库厂商往往首先开发出适用于特定行业的实时数据库产品,经过大量实际应用案例检验成熟后才开始向其他行业拓展。与实时数据库龙头企业美国OSI软件公司近30年的发展历程相比,国内企业发展时间普遍较短。

国外实时数据库企业主要有美国OSI、美国Aspentech、美国Honeywell公司等。美国OSI软件公司的PI 实时数据库是现在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实时数据库产品,目前该公司的用户已超过14,000个,遍及全球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涉及行业也由最初的石化成功拓展到电力、钢铁、造纸、饮料食品、制药和生命科学、传输和分配等公用事业等其他行业。除PI实时数据库外,美国Aspentech公司的InfoPlus实时数据库和美国Honeywell公司的PHD实时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国内石化行业,美国Wonderware公司的Historian 实时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国内钢铁行业,美国Instep公司的eDNA实时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国内电力行业。

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1 泛数据研究 2 国际数据库研究界动态 3 主流技术发展趋势 3.1 信息集成 3.2 数据流管理 3.3 传感器数据库技术 3.4 XML 数据管理 3.5网格数据管理 3.6 DBMS的自适应管理 3.7移动数据管理 3.8 微小型数据库技术 3.9 数据库用户界面 1 泛数据研究的时代 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使得数据库成为一个研究者众多且被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信息管理内容的不断扩展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数据形式,人们提出了丰富多样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半结构化模型等),同时也提出了众多新的数据库技术(XML 数据管理、数据流管理、Web数据集成、数据挖掘等). 回顾数据库发展之初,数据模型是制约数据库系统的关键因素.E.F Codd 博士(1923-2003)提出的关系模型充分考虑了企业业务数据的特点,从现实问题出发,为数据库建立了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在整个计算机软件领域,恐怕难以找到第2 个像关系模型这样,概念如此简单,但却能带来如此巨大市场价值的技术. 关系模型在关系数据库理论基本成熟后,各大学、研究机构和各大公司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实现和产品开发中,都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数据库的规模愈来愈大,数据库的结构愈来愈复杂,又有愈来愈多的用户共享数据库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性以及故障恢复的能力,它成为数据库产品是否能够进入实用并最终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同名25272)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同名25272)

数据库技术最新发展 数据库(Databases,简称DB)是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DBMS)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种服务包括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访问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库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伴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而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加工、管理和利用,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绝大部分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 纵观数据库发展,三大数据库巨头公司纷纷推出其最新产品,数据库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从最新的IDC报告显示,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软件市场上,Oracle继续领先对手IBM和微软,但是微软在2006年取得了更快的销售增长率…… 根据对数据库发展的技术趋势不难看出,整个数据库发展呈现出了三个主要特征: (1)、支持XML数据格式 IBM公司在它新推出的DB2 9版本中,直接把对XML的支持作为其新产品的最大卖点,号称是业内第一个同时支持关系型数据和XML数据的混合数据库,无需重新定义XML数据的格式,或将其置于数据库大型对象的前提下,IBM DB2 9允许用户无缝管理普通关系数据和纯XML数据。 对于传统关系型数据与层次型数据的混合应用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数据库产品所不可或缺的特点。除了IBM,Oracle和微软也同时宣传了它们的产品也可以实现高性能XML存储与查询,使现有应用更好的与XML共存。 (2)、商业智能成重点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商业竞争,企业不断增加内部IT及信息系统,使企业的商业数据成几何数量级不断递增,如何能够从这些海量数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分析决策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就成为目前数据库厂商关注的焦点。各数据库厂商在新推出的产品中,纷纷表示自己的产品在商业智能方面有很大提高。如:微软最新版SQL Server 2005就集成了完整的商业智能套件,包括数据仓库、数据分析、ETL工具、报表及数据挖掘等,并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优化。如何更好的支持商业智能将是未来数据库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3)、SOA架构支持 SOA已经成为目前IT业内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最初IBM和BEA是该理念的主要推动者,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开始宣称支持SOA,其中包括Oracle,而微软开始并不是非常赞同SOA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国内主流的数据库厂商都开始宣称他们的产品是完全支持SOA架构的,包括微软的SQL Server 2005,从微软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未来IT业的发展与融合,SOA正在成长为一个主流的趋势。 本文仅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现状以及一些重要的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并不具体对一些技术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每一个方向的研究课题都可以充分地展开。

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历了ISP/ICP飞速发展,.COM公司的风靡后,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缩写为IDC)正悄然兴起。它在国外吸引着像AT&T、AO- 、IBM、Exodus、UUNET等大公司的巨资投入;国内不但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吉通开始做跑马圈地,一些专业服务商如清华万博、首都在线和世纪互联等,也参与了角逐。 IDC(Internet Data Center) - Internet数据中心,它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与Internet的结合,它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外,如数据集中、主机运行可靠等,还应具有访问方式的变化、要做到7x24服务、反应速度快等。IDC是一个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应具有非常好的机房环境、安全保证、网络带宽、主机的数量和主机的性能、大的存储数据空间、软件环境以及优秀的服务性能。 IDC作为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可以为企业和各类网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甚至ASP、EC等业务。简单地理解,IDC是对入驻(Hosting)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也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其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平台。形象地说,IDC是个高品质机房,在其建设方面,对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IDC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IDC的建设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建设 IDC主要是靠其有一个高性能的网络为其客户提供服务,这个高性能的网络包括其- AN、WAN和与Internet接入等方面。 IDC的网络建设主要有: - IDC的- AN的建设,包括其- AN的基础结构,- AN的层次,- AN的性能。- IDC的WAN的建设,即IDC的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连接的广域网的建设等。- IDC的用户接入系统建设,即如何保证IDC的用户以安全、可靠的方式把数据传到IDC的数据中心,或对存放在IDC的用户自己的设备进行维护,这需要IDC 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接入方式,如拨号接入、专线接入及VPN等。 - IDC与Internet互联的建设。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 趋势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大量、 持久、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的发展有着三大 标志性事件。第一件大事, 1969年IBM公司研制开发了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商品化软件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即IMS系统,是首例成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第二件大事,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 (Conference On Data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Group)对数据库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后,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提出了若干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DBTG所提议的方法是基于网状结构的,它是数据库网状模型的基础和典型代表。第三件大事, 1970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E. F. Codd博士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数据库的关系模型,从而开创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E. F. Codd因此在1981年获得ACM图录奖。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 系统都是关系系统。随着计算机系统硬件、Internet和Web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所管理的数据格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应用环境不断变化,同时人工智能、 多媒体技术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国内数据库的发展趋势也是飞速的,在数据库技术的当前及未来发展里程中, 数据仓库以及基于此技术的商业智能无疑将是大势所趋。IBM的实验室在这方面进行了10 多年的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发展成为商用产品。除了用于

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处理、分析、理解、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并利用应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一、数据库发展历史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 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 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并在应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二、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关系数据库技术现有的局限性,理论界如今主要有三种观点 :

数据库现状发展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一班吴迪 数据库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现状> 自从1969年美国的IBM公司开发出第一个DBMS系统IMS以来,数据库的研究和开发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三代的演变(从层次型数据库系统到网络型数据库系统,再到现在成为数据库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数百亿美元的产业,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据欧共体委员会1991年底调查统计,当时西欧公司提供的联网数据库为1616个,而美国公司提供的联网数据库为3057个,加上其他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欧洲计算机网络服务业的年收入为39亿美元,远远低于美国的97亿美元。在欧洲,该行业业务的96%是金融和商业信息。据估计,欧共体国家在数据库、网络以及其他计算机联网服务方面,比美国落后3至5年。欧共体的联网业务规模大约是美国的一半。 美国是世界上数据库业起步最早的国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数据库的数量、质量、品种、类型,还是数据库生产者、数据库提供商的数量,抑或是联机数据库的使用频率和产值方面,别的国家还都无法与之抗衡。据Gale公司统计,至1995年止,全世界拥有数据库8525种,其中美国产品占69%,为世界其它国家数据库拥有总量的将近2倍。 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意识到数据库产业的重要性,开始自主建立数据库产业和联机产业,以期打破美国的垄断,到90年代中期,欧洲约有2000个数据库提供利用,占世界全部的27%,其涉及语言丰富,联机服务产值在1991-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5.9%,远高于美国同期的增长率8.5%。体现出强劲的势头。西欧数据库产业后劲十足的原因有:信息自立的战略,主要向内的经营策略,不断完善的经济技术环境,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国内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达到27%左右。 我国的数据库(主要是中文数据库)建设起步于70年代中后期,当时主要引进 学习国外理论和成果。随后,全国许多单位纷纷开始建设数据库。“七五”期间,我国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投入达10亿元人民币。截止到1995年10月31日我国自建且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这些成就,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数据库已由1992年806个增加到1000个以上,数据库的容量有很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814557206.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文档:数据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数据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今天信息资源已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财富建立一个满足各级部门信息处理要求的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也成为一个企业或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信息系统核心和基础的数据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小型单项事务处理系统到大型信息系统,从联机事务处理到联机分析处理,从一般企业管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系统等,越来越新的应用领域采用数据库技术来存储和处理信息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信息系统从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新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数据库已成为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数百G,数百T,甚至数百P字节的数据库已普遍存在于科学技术,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和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数据库系统有以下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数据量都很大,加之DBMS丰富的功能使得自身的规模也很大,因此整个数据库系统对硬件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要有足够大的内存,存放操作系统,DBMS的模块,数据缓冲区和应用程序;(2)有足够大的磁盘或磁盘阵列等设备存储数据库,有足够大的磁带或光盘作数据备份;(3)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能力,以提高数据传送率。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1)DBMS。DBMS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配置的系统软件。(2)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3)具有与数据库接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便于开发应用程序。(4)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5)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的人员包括:(1)数据库管理人员。具体职责是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4卷第1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月V o l.24 N o.1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N atural Science)M ar 200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赵玉萍,廖运文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摘 要]数据库技术已发展成为信息科学里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应用领域之宽引人瞩目。本文介 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最新研究动态。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实时数据库;W eb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 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5)01-0107-03 1.引言 数据库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到80年代的关系数据库,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关系数据库的限制和不足日益显现出来,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成为数据库系统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相互融合,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2.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 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计算机领域中,其它新兴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技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传统的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当然,它也是最成熟的和应用最广泛的一员。它的核心理论、应用经验、设计方法等仍然是整个数据库技术发展和应用开发的先导和基础。 2.1 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正逐步融入数据库 传统数据库主要适于商务或事务型这类传统应用,而对于CAD、CAM、C I M S、CA SE、过程控制与实时应用、地理信息管理及各种工程应用等,传统数据库系统已不能适应其要求。在这些领域,不仅数据本身的结构和存储形式各异,而且不同领域对数据的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比一般事务管理环境复杂得多,而这些并不是传统数据库技术所能解决的,因而人们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引入数据库领域,形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OODBM S)。它实际上是数据库技术(DB)和面向对象技术(OO)结合的产物。OODBM S首先是一个数据库系统,即系统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处理能力,其次又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系统,即包含对象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OODBM S在复杂系统的模拟、表达和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不足之处是理论技术还相当不成熟、不够完善。但随着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OODBM S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2.2 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融合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将数据存储于单个计算机上,但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感觉到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收稿日期]2004—10—23 [作者简介]赵玉萍(1975- ),女,湖北荆门人,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从事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 ? 1 7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朱孔村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新石油”资源,如何利用好这种“新石油”资源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文章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其发展历程,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大数据技术和产业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9)01-0115-04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Abstract: Data is the “new petroleum” re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is “new petroleum” resource needs the suppor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big data; current situation; trend 1 大数据技术概述 1.1大数据技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社会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全球已经进入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数据处理的问题,人类需要不停的面对来自数据的挑战。为满足商业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需求而产生了关系型数据库,为满足互联网时代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求而产生了NoSQL技术,而大数据技术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大型数据集分析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各行各业有着自己的见解,但总体而言,其关键在于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维基百科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一个超大的、难以用现有常规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工具处理的数据集。国际数据公司(IDC)给出的报告指出,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种新一代技术和构架,以很经济的方式、以高速的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1]。 少量的数据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呈现出一种规律和秩序。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最终为辅助决策服务。《大数据时代》的作者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他指出大数据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商业模式,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等各个层面。 1.2大数据发展历程 1.2.1萌芽阶段 20世纪90年代,“大数据”这个术语开始出现。1998年SGI首席科学家John Masey在USENIX大会上提出大数据的概念,他当时发表了一篇名为Big Data and the Next Wave of Infrastress的论文,使用了大数据来描述数据爆炸的现象。但是那时的大数据只表示“大量的数据或数据集”这样的字面含义,还没有涵盖到相关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应用等技术方法与特征内涵 1.2.2发展阶段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是大数据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中大数据逐渐为学术界的研究者所关注,相关的定义、内涵、特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2003至2006年,Google 发布的GFS、MapReduce和BigTable三篇论文对大数据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06至2009年,大数据技术形成并行运算与分布式系统。2009年,Jeff Dean在BigTable基础上开发了Spanner数据库。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和数据库技术的逐步成熟,一批商业智能工具和知识管理技术如数据仓库、专家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开始被应用。 1.2.3成熟阶段 2011年至今,是大数据发展的成熟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大数据的认识从技术概念丰富到了信息资产与思维变革等多个维度,一些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上升为 总第21卷233期大众科技Vol.21 No.1 2019年1月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January 2019 【收稿日期】2018-11-06 【作者简介】朱孔村(1985-),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 - 115 -

(最新整理)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全部内容。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学院(中心、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名称: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论文题目: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授课教师(职称): 曹峰() 研究生姓名: 刘杰飞 年级: 2014级 学号: 201422403003 成绩: 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5年 6 月 17日

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时代的到来,数据库应用需求的拓展和计算机硬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与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蜂窝通信、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和激增的Intranet及Internet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应运而生。为了符合当今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和企业组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分布式数据库提供了解决整个信息资产被分裂所成的信息孤岛,为孤岛联系在一起提供桥梁.本文主要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发展趋势;现状及问题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十年来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据库在各个行业中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也对数据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量也急剧增加,同时有关大数据分析的讨论正在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发展,数据信息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造成数据量庞大;同时,数据种类呈多样性,文本、图片、视频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共存;另一方面也要求实时交互性强;最重要的是大数据蕴含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相应的对于管理这些数据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同时各行业部门或企业所使用的软硬件之间的差异,这给开发企业管理数据库管理软件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如果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用同一模块管理操作不同的数据表格,对不同的数据表格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也即对企业简单的应用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那么就能大大地减少软件开发的维护和更新费用,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开发,降低了企业开发的成本,提高了软件使用的回报率。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将越来越多的信息存储在网络中的计算机上。如何更有

大数据发展背景与研究现状

大数据发展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大数据时代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提升和复杂算法的发展,近年来的数据量成指数型增长,这些趋势使科学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商业模式发生了颠覆式变化。《分 MGI)发 “赢 技术使得在线购物的完成率提升了10%到15%。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但很多数据却与世隔绝“深藏闺中”,成为极大的浪费。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政务信息系

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1 大数据可以把人们从旧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从全新的视角和角度理解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复杂技术的涌现,变革人们关于工作、生活和思维的看法。大数据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利用数据整体性与涌现性、相关性与不确定性、多样性与非线性及并行性与实时性研究大数据在 。2012年Gartner认为,不到两年时间大数据将成为新技术发展的热点,海量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使得大数据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为数据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使得企业洞察危险的能力增强,流程得以优化,决策更加准确。Victor 在其最新着作《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大数据 1人民网 26个好用大数据的秘诀

时代要想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要从总体而不是少量的数据样本分析与实务相关的所有数据。更加注重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乐于加收纷繁复杂的数据,而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和追求数据的精确性。欧盟在其公布的《数字议程》中指出公共数据的市场价值约有320亿欧元,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再利用可以产生新的商业和工作机会。开放行、公共数据,增加政府的开放和透明度可以给 年9 展的进程。2017年8月30日,国家旅游局、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联合成立“旅游消费但是数据联合实验室”,并发布了首份研究成果《2017年上半年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三方在各自的领域有深耕多年的技术、大数据能力、市场资源和经验,通过签署站多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 3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更新版)

东华大学 报告名称: 数据库技术最新发展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5-12-10

1.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后,就有了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的需求,由此,计算机技术新的研究分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数据库(Databases,简称DB)是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DBMS)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种服务包括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访问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库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 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数据库系统已从第一代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技术在70~80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而有效地应用,80年代,关系数据库成为应用的主流,几乎所有 新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产品都是关系型的,他在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种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目前较大的信息系统都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设计之上的。但是,这些数据库系统包括层次

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不论其模型和技术上有何差别,却主要是面向和支持商业和事务处理应用领域的数据管理。然而,随着用户应用需求的提高、硬件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Intranet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交流方式,促进了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互相结合,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了数据库新技术。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2.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数据库系统出现以前,各个应用拥有自己的专用数据,通常存放在专用文件中,这些数据与其他文件中数据有大量的重复,造成了资源与人力的浪费。随着机器存储数据的日益增多,数据重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于是人们就想到将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就演变成数据库管理系统而形成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的诞生以20世纪60年代IBM 推出的数据库管理产品IMS 为标志。1969年IBM 公司研制了基于层次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并作为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数据库的出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整体管理。IMS系统的推出,使得数据库概念得到了普及,也使得人们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和统一管理的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数据库在处理百TB以上、特别是PB级数据的查询、 统计、分析等应用时,遇到性能上的瓶颈。面对电信、金融、安全、政企等大数据量应用,包括电信话单、金融细帐、智能电网、经营分析、公安网监、舆情监控、审计稽查、应急指挥等,用户体验往往不可接受。海量数据的3V(数量Volume、速度Velocity、多样Variety)挑战着传统数据库曾经非常成功的“一种架构支持多类应用”的模式。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冲击下,世界数据库格局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通用数据库(OldSQL)一统天下变成了OldSQL、NewSQL、NoSQL共同支撑多类应用的局面。 大数据是信息化的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种大数据,人类对知识的认知可以见微知著、集腋成裘、由此及彼,对世界的认知也将更全面、更深入、和更具前瞻性。自2011年5月,EMC和IDC在合作研究“数字宇宙”五年之后提出“大数据”概念以来,“大数据经济”的影响力愈发显著,谷歌、Facebook竞相超过微软,曾经的“软件为王”让位于“数据为王”。 可以预见,大数据时代将引发大量应用创新,比如,城市大数据应用将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还有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系统;创新; 引言:“大数据”( big data)或者称为“海量数据”,这个直白的名词,已经在全球 引起了广泛关注,已经引领了又一轮数据技术的革命。 美国EMC 公司于2011 年5 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第11 届 EMC World 大会,大会的核心是帮助企业利用IT变革的重要趋势。此次大会以“云计算相遇大数据( Cloud Meets Big Data)”为主题,着重展现当今两个最重要的技术趋势,正式抛出了“大数据”概念。 根据IDC《数字世界》研究项目在2012年的统计,2010年全球数字资源的规模首次突破了ZB(1ZB=1万亿GB)级别,达到了1.227ZB;而2005年只有130Eb,五年增长了10倍。如果保持这种爆炸式的增长速度,到了2020年,我们的数字资源规模将超过40ZB,相当于世界上每个人拥有超过5200GB的数据。无疑,我们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在 2011 年 12 月,我国工信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提出了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信息处理技术的内容包括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都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 3 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这些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我国也对大数据技术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基于以上概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已经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尝试对大数据时代我国的索引和数据库事业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和展望。 大数据时代: 多权威机构和企业对大数据给予了不同的定义。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集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IBM公司认为,可以用3个特征相结合来定义大数据:数量(V olume)、种类(Variety)和速度(Velocity),即庞大容量、极快速度和种类丰富的数据。IDC认为,“大数据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跨多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活动。大数据技术描述了新一代的技术和架构,其被设计用于通过使用高速(V elocity)的采集、发现或分析,从超大容量(V olume)的多样(Variety)数据中经济地提取价值(Value)。” 综合对种不同的见解,本文认为,具备以下特征的就是大数据。

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网络数据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程名称: 网络数据库技术与应 用 姓名:汪亮 学号:201101060304 老师:吴宗祥

网络数据库读书笔记————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网络数据库的现在和发展趋势 经过半个学期对网络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网络数据库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现整理读书笔记如下: 一、网络数据库的特点 网络数据库是重要的电子资源,与印刷型文献及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相比,网络版数据库有着独特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图书馆及其用户的青睐。 1.1数据量大、增长迅速、更新速度快 在国外,数据库生产已形成规模,走向产业化和商业化,这就使得网络数据库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数据库规模大、数据量多,增长迅速。 二是数据更新速度快、周期短,如某些著名文摘索引的印刷版、光盘版一般为每季度或每月更新,而相应的网络版数据库通常是每周更新;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更新通常早于其相应的印刷版,为每周或每日更新;而电子报纸的更新速度则可以以小时、分秒计算。 1.2 品种齐全,内容丰富 网络数据库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从文献的加工程度看,既有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又有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一次文献数据库。从文献类型看,既有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图书,又有学位论文、会议录、专利、标准等数据库。从学科范围看,既有单学科的,又有多学科综合性的。从数据库的开发与供应看,既有书刊代理商,又有出版商,还有研究所、学协会等。 1.3 使用便捷、无时空限制 网络数据库借助于互联网出版发行,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是连续作业,24小时不停机,通过互联网为世界各地授权终端用户提供服务,且同一数据库可同时为多人取用。这就为人们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要网路畅通,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查找、获取、利用所需信息资源,无须受信息资源储存的地理位置及图书馆开放时间的影响与限制,可克服图书馆传统服务受时空限制的缺陷。 网络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友好,易于理解、便于使用。首先,网络数据库的用户界面设计通常直观清晰、图文并茂,如不同的文献类型用不同的图形符号标示,生动直观;其次数据库往往设有专门的功能帮助键,且帮助信息详略适当、清晰、便于查阅;第三,对信息资源的查找利用具有选择与限定的自由,如,可在不同的数据库或文档、不同检索方式之间自由切换与选择,可对文献类型、出版时间、出版形式、可检字段等进行限定与选择,用户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选择与链接操作。这是其他形式的出版物所无法比拟的。 1.4 数据标准、规范、多元 网络数据库的生产标准、规范,如采用超文本、多媒体等先进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遵循Z39.50等通用的标准、协议与规范,使用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等通用、标准浏览器,以及PDF格式文档标准阅读器Acrobat Reader等,既便于用户的操作使用,又便于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