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课件——地图ppt

合集下载

高三复习地图等高线地形图.pptx

高三复习地图等高线地形图.pptx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 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
是 G。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
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
面的框内。
3. 经 该 公 路 从 山 区 外 运 的 物 产
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
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将正确
选项前D.吉
【 B】
等于小的。同理,若题中所指为等温线或等压线,都可应用上述
规律进行判断。
第22页/共35页
难点突破 陡崖判读
2000年广东高考题
陡崖高度:至少:250-100(米)即交汇等高线数(n)减1乘 等高距(d)——(n-1)×d
不超过:300-50(米)即交汇等高线数(n)加1乘 等高距(d)——(n+1)×d
(3)若A、D量得图距为2cm,则 AD的实地距离为 4 km 。
(4)B、D两地的温差有 3 ℃ 。
(5)若B、D两地有高山电缆车相 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 乘电缆车从D顶到B顶需 30.1分钟。
解析:(1)水库的集水区域应为水库周围地区所有山脊线围起 来的区域,这一区域应为最大的集水区域。(2)缆车走的是两 地直线距离:垂直距离500m和水平距离3×2=6km构成的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6020m。计算可得第239页0./1共分35页钟。
C1333m—1667m D1667m—2000m 3.丙地的气温可能是:A 2ºC B 4ºC C <2 ºC D <0ºC
2ºC
甲 4ºC 2ºC
乙 -2ºC
0ºC 丙
第25页/共35页
下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其中坡度最陡的是:
1:50000
1:10000
1:200000
1:60000

高考地理复习——地图课件(共68张PPT)

高考地理复习——地图课件(共68张PPT)

3.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3、图例和注记 (2015·广东高考)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 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下图为某旅游区的数 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 野最广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n+1)2。
②比例尺缩小1/n: 现比例尺=原比例尺×(1-1/n )。 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1-1/n )2。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缩放前后图幅面积比=比例尺比的平方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题。
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A . A图 C. C图
B. B 图 D . D图
3、等高线图中两点温差的算法: ΔT=0.6ΔH /100
4、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计算
tana=d ×比例尺÷邻线图距 坡度大小 地形坡度与等高距、比例尺呈正比, 与等高线的疏密呈反比
a L
H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题。
1、上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A . A图 B . B图 C .C 图
) D . D图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 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 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 景观最可能是(B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C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 地图(90张幻灯片)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  地图(90张幻灯片)

2.B 3.A
预习检测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4. 比较坡度大小
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
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
C>A>D>B B>D>A>C A>C>D>B
预习检测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7分) (1)将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为: 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 名称: A:____ B:____ C:____ D:____ (3)甲地海拔比乙地高___米。 (4)该地区的主要地形 。
(1)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 型港口,最合适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
2.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回答 (1)~(3)题。
解析 c线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修建难度最小,最为合理。
(2)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 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地形剖面图
0.5左右
预习检测
1.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答案】 D
预习检测
读图,回答2~3题。 2.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乙河属于外流河 3.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无法确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
1.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实上地距距离离
③表示形式
形式
举例
文字式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500 000或
1 500 000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
a.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判定 度数的数值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
度数的数值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特殊经 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 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3.5°是热带、温带界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和基本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a.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
地形 山顶 洼地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等高线特点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小 等高线重合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集水区 两个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区域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中,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和颜色,叫图例;用来说明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注记。如 1 000 m中“ ”为图例,“1 000m” 为注记。
2.等高线地形图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 而成的线,叫等深线。

高中地理 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地图(共70张ppt)

高中地理 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地图(共70张ppt)

2020/6/4
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10
模块一从宇宙看地球
21、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一 空2分)
(1)写出甲地以地轴为对称 轴的地理坐标___(6_0_°__S_,_1_0_°__E_)
(2)甲、乙、丙、丁四地位 于东半球及高纬度地区的是
__丁_____
2020/6/4
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11
(4)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地球的最南端),极 地为海洋表示北极(地球的最北端)
2020/6/4
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8
模块一从宇宙看地球
【典题精研】 (2018.北京高考)在乡村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 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 该村东西宽2km,南北长1km,主干道从南北穿过, 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回答下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6/4
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9模块一从宇宙ຫໍສະໝຸດ 地球(3)经纬度法经纬度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经度法: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经度,经度之和小
于180º,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若经度之和大 于180º,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模块一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讲 地图
2020/6/4
广南县第一中学:郑艳1
模块一从宇宙看地球
考点一:地图的三要素
考点二:等高线地图的常见计算

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考点四: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析图表/专项提能——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高考地图基础知识大全PPT课件(上课用)

高考地图基础知识大全PPT课件(上课用)

•A 0º C
B
•B
•C 东北 西北 C 90º
A在B的什么方向? A在C的什么方向?
B 180º 90º A 0º
180º
图例和注记
•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 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地球自转与时间
地球自转
东西时差
自转方向 自转速度
东早西晚
差值大小
人 地 统 方 一区 为 标 准 时 标时 规 定 时 准
热带 南温带
经线与经度
20º W 西半球 180º 经线的特点: •半圆弧 •等长 经度: 0º 180º 东半球 0º 160º E
西经度(W)
东经度(E)
180º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东 大西小),相反为西经度(西大东 小) •除0º 和180 º 经度外,均应描述东、 西经度
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
例2、(2002年高考题)读图2,M 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20 1012.5 B.1017.5 102.5 分析:与图中M相邻的等值线有三 条,其中两条的气压为 1015Hpa , 在蒙古国的一条为 1017.5Hpa ,因 此, M 处的气压只可能是 1015Hpa 或 1017.5Hpa 。 若 M 的 气 压 值 为 1015Hpa ,则其中心的气压只可能 低 于 1015Hpa ; 若 其 气 压 值 为 1017.5Hpa ,则其中心的气压只可 能高于1017.5Hpa。 答案:C
A—B段公路的走向
A
B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 1.位于同一条经线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 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 2.按经线确定南北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它的四面八 方都是南,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 • 3.按纬线确定东西是相对的,首先要选择劣弧段,再按地球自西 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向。在用劣弧法判断东西方位时的基本方 法是:同为东经度的两地,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同为西经度的 两地,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两地分别在东、西经度,如果两地 经度和大于180°,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如两地经度和小于 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140 160 A B C 180 160 140 D 60 40

高考一轮复习 在地图上如何判断经纬度 课件(共29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 在地图上如何判断经纬度 课件(共29张PPT)

表1 重要经纬线及主要地理位置
通过的大洲和国家
75ºW
北美东部,附近有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城市南美西部,附近有利马、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等城市
10ºE
德国中部
20ºE
非洲中部
70ºE
阿富汗东部、印度西部
80ºE
中国西部、印度中部、中亚东部
85ºE
中国西部、印度东部
120ºE
中国东部、澳大利亚西部
1.在英国的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院子里,一条备受世界瞩目的金属线嵌在地面上,把脚跨在这根金属线的两侧,意味着脚踩( )A.东、西两半球 B.南、北两个纬度 C.南、北两半球 D.东、西两个经度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2~3题。2.“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3.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例6、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1.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利用经度计算时间:由于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经度不同,地方时就不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据此,如果知道某一地点的地方时,就可计算出另一地点的地方时,如:已知(30°N,120°E)一点的地方时为10时,求(30°N,60°E)一点的地方时。方法如下:①求经度差:120°—60°=60°②求时差:60÷15=4③求地方时:10-4=6所求地点的地方时为6时。

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共110张PPT)

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共110张PPT)

地距离20千米
0
20千米 40千米
1:20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100米
0
100米
1:10000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的缩放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
为:____原__比__例__尺__×__n_;
②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____原__比__例__尺__×__(__1;﹢n)
ⅰ 往东时:先向东北,再向东南。(由A到B) ⅱ 往西时:先向西北,再向西南。(由 B到A )
N
F
A
B
S
② 两地都位于南半球时,最短航线向南凸出。
ⅰ 往东时: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由Q到M) ⅱ 往西时: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由M到Q)
N
Q
M
F
S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
拜访地球另一端的超人奥特曼,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
他便从自己家里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行并穿越地心
到达超人奥特曼家中。请问超人奥特曼家的经纬度位置是
(
)
A.121°W, 31°N
C B. 59°E, 31°N
C.59°W, 31°S
D. 121°W, 31°S
知识点二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归纳要点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
先向北,过北极点再向南
先向南,过南极点再向北 北
先向北经过北极点,再向南
4.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

云南省高考地理复习——地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云南省高考地理复习——地图基础知识PPT课件
E、进行农业区规划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 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第39页/共58页
F、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 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 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G、疗养院、气象站选址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 的地方;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 图的1/9
第6页/共58页
例题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D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度20厘米
2.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水域深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 它可以表示水面以下的地形。
等深距:相邻两条等深线之间的高度差。 同一幅图上等深距并不完全相等。
第16页/共58页
3.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第17页/共58页
等高线地形图
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B、海滨浴场、港口码头的位置 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港口码头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 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第38页/共58页
C、确定公路、铁路线 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 弯路较少的线路,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 缓坡,并通过鞍部;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 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少占农田, 少建桥梁。 D、确定引水路线 引水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区域地理-地图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区域地理-地图
②隐藏比例尺 7、缩放
放大了N倍 放大到N倍 缩小了1/N 缩小到1/N
原比例尺
缩放后比 例尺
1:X (1+N):X
1:X
1:X
1:X
N:X
(1-1/N):X 1/N:X
强调: 比例尺缩放后,如果实地面积不变,图幅面积为比例尺缩放到倍
数的平方。
若将一张比例尺为1:100 000的地图放大1倍,则新图的比例尺 为1:5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图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新图的大小是 原来的4倍。
若将一张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缩小1/2,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1:10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图示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新图的大小是 原来的1/4。如下图所示。
(二)方向
地图类型 一般地图(图1) 指向标地图(图2) 经纬网地图(图3)
方向判定 面向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北方。
经纬度方向
第二讲 地图
比例尺
(一)比例尺 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3、表示方式 a.文字式: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 c.线段式:
4、大小 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在进行比较时,应换算成数字式进行比较,分
⑥海岸线:0m等高线。 ⑦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m,且等深线稀疏。 ⑧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m,且等深线密集。 ⑨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a.两地都在等高线上:H相=H高-H低 b.两地不在等高线上:
D C
• (n-1)d<ΔH<(n+1)d,n为两地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材,主要涉及地图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地图的识别与应用”,内容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类型、地图的投影、地形图的识别、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了解不同类型的地图及其应用。

2. 学会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提高地图阅读与分析能力。

3. 能够运用地形图识别地形,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图投影原理、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

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类型及其应用、地图阅读与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挂图、地球仪、投影仪、白板、板擦、激光笔。

2. 学具:地图册、笔记本、彩色笔、尺子、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地图的基本要素:介绍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本要素。

(2)地图的类型:讲解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不同类型的地图。

(3)地图投影:阐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展示常见地图投影的特点。

(4)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教授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识别地形。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地图册,让学生分组讨论,识别和分析实际地图。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地图投影原理常见投影4. 地形图的识别与分析地形符号地形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图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举例说明地图的投影原理及其应用。

(3)分析地形图,描述某一地区的地形特点。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地图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球经纬网和地图-课件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球经纬网和地图-课件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极点的纬度为0° 90°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20°W,160°E B.20°E,160°W C.0°,180°D.90°E,90°W
左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经纬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
6.左图中,③在①的( D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7.右中④点位于⑧点得( A)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南方
D.西南方
经纬网-应用
02 确定方向
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B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3.图中②地的地理坐标为( )
A.120°W,20°N B.120°E,20°S C.120°E,20°N D.120°W,20°S
24.右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赤道最大,向两极减小
间距
距离相等
关系
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经纬网-纬线
90°N
线面角:地表某点与地心的连线,
同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
南纬

90°
S
经纬网-纬度
90°N
高纬度
60°N
中纬度

第一章地图ppt完美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第一章地图ppt完美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第一章第 地二 图p讲pt完地美图课件课-件20-2210高21考高一考轮一复轮习复地习理地(理中(图中版图 )版()精 品系列P PT)
第一章第 地二 图p讲pt完地美图课件课-件20-2210高21考高一考轮一复轮习复地习理地(理中(图中版图 )版()精 品系列P PT)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 海拔 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记1】 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等高距)。 (3)密陡疏缓。 (4)凸高为谷。 (5)凸低为脊。 (6)重叠为崖。
(2)表示形式:
图上1 cm代表实
典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00 000
地距离5 km
形式
文字 式
数字式
线段 式
【点】 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 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 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 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减五个“0”。
3.图例和注记 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 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例如: 珠穆朗玛峰 8 844.43 m 方框中“ ”属于图例,“珠穆朗玛 峰”和“8 844.43 m”为注记。
第一章地图ppt完美课件-2021高考一 轮复习 地理( 中图版 )(精 品系列P PT)
在 等高线地形图 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水平
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 定。 3.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 地势起伏 和 _坡__度__陡__缓__状况。 【记2】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主要有两个:一是确定剖面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01地图 (56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01地图 (56张PPT)

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
77°06′58″E)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1题。
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C )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二、地图三要素
一.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00 750
80 100
山脊:等高线弯曲方向凸向低处。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弯曲方向凸向高处。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两侧等高线对称,横竖剖面形态相反。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起。


练习: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① ~④图中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B
A.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 C.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1)判断甲村位于 乙村的方向。 (2)描述图中公路 的走向。 (3)如果此地位于 中国北方,①~④地 中正午太阳辐射最强 的是哪一地?
N 甲村
公路

WN ▲山顶

SE
WN SE ③ ②
乙村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称为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 和数字称为注记。
三、等高线地形图
●A
●B
(4)利用经纬网判断最短航线方向
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两地的大圆(以球心为圆心 的圆)劣弧长。
①两地在赤道上的最短航线,则在 劣弧上向正东或向正西飞行。
②两地在同一经线(或经线圈)上 的最短航线,则向正北或正南飞行。
●E ●C

●A
●D ●F ●B
●N
●C东北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地图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材,主要针对地图知识进行讲解。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地图的识别与应用”,详细内容涉及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种类、地图的投影方式以及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各类地图;2. 了解不同种类的地图及其应用场景,提高地图识别能力;3. 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投影方式对地图形状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图投影原理及其对地图形状的影响。

重点:地图的三要素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投影仪、各类地图、地球仪;2. 学具:笔记本、笔、量角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图投影仪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地图上的地理事物。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比例尺、方向。

并结合实际地图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高考真题为例,讲解地图投影原理及其在实际地图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类地图的优缺点,并在地图上标出指定地点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1. 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比例尺、方向;2.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地图投影方式: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4. 地图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答案:略。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地图投影的理解还有待提高,下节课将继续加强此方面的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地图在历史、地理等学科中的应用,提高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地图投影原理及其对地图形状的影响;2. 教学重点:地图的三要素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3. 例题讲解:以高考真题为例,讲解地图投影原理及其在实际地图中的应用;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类地图的优缺点;5. 作业设计:分析地图投影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地图上标出指定地点的位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图(56张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图(56张ppt)

5)陡崖的高度: 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 AB的相对高度: 300<H <500
公 式:(n-1)d<H<(n+1) 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两点间 的陡等崖高的线相条对数高)度: 200≤H <400
公 式:(n-1)d≤H<(n+1) 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 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②、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③、数字式: 1
10000000
1:10000000
3、比例尺的大小
【例2】 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
A、1:4000000 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 C、 50 0 50千米 D、1:2000000
依据分母的大小来判定:
300 200
100
注:在一幅图上,由于表示范围有限,不一 定全是闭合的。
④线重必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看到重
合,那是在垂直壁立的陡崖峭壁处。
⑤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山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等高线 稀疏 。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等高线的基本规律
①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B
A
0
2千米
C D
1:100000
②同图等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相差一个等高距或等值(等高距 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100 2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地球和地图优质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地球和地图优质课件

线段式: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考点一
-11-
②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③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的关系 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 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④比例尺的计算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标注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考点一
-16-
3.量“距离” (1)依据:纬度相差1°的实际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经度相差1°的 实际纬线长度约为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 (2)运用:两地在同一经线或纬线上,可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如图1中A、F两点相距约为1 110千米;B、F两点相距约为1 110×cos 30°千米。
期变更线重合
线, 极圈 是温带与寒带的界
线
考点一
-8-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地理实践力某人在30°N纬线上的某地,一直向正东或正北走,哪 一种会回到原出发地?
提示:向正东走是沿着纬线走,纬线是一个圆,因此最终可回到原 出发地。而向正北走是沿着经线走,经线是一个半圆,至北极点到 达最北方,因此不可能回到原出发地。
考点一
-9-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2.地图三要素
考点一
-10-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1)方向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 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 ”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指向标地图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正北方
(2)比例尺 ①表示形式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千米 数字式: 1∶10 000 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 域 地 理:
第 一 章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并能掌握比例尺的
大小和缩放。 2.熟练掌握等高线的特点 3.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4.能够熟练应用等高线地形图。
自学指导一:
阅读教材第9页到第10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地图上的比例尺有哪些表示方法。 2.学会判断比例尺的大小。 3.比例尺的大小和图幅面积的、内容详略的关系。 4.比例尺的缩放和图幅面积的关系。 5.识记常用的图例。 6.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
课题延伸
等 潜 水 位 线 判 读
1.定义: 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2.数值: 表示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位海拔
3.疏密: 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
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4.走向和弯曲: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甲 4º C
乙 -2º C
0º C 丙
2º C
难点突破 陡崖判读
2000年广东高考题
陡崖高度:至少:100-250米, 即交汇等高线数(n)减1乘
等高距(d)——(n-1)×d 不超过:50-300米, 即交汇等高线数(n)加1乘 等高距(d)——(n+1)×d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多少?
900
800
20千米 3千米
最大
A. B. 1:600000
最小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 1/800000 分母越大,比例尺 分母越小,比例尺
比较大小 1
40000000
1
800000000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4.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n)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 尺为:原比例尺× 1/n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 尺为:原比例尺×(1- 1/n )


一、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图上距离 1、比例尺 = 实地距离
2、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 0.5cm, 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回答: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D A.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B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l)判断坡度
等高线稀疏,地表坡度和缓;等高线密 集,地表的坡度陡峻;数条等高线相交, 则为陡崖。
3.等高线图的阅读
(2)判断地形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可以判断地形。如 “等 高线示意图”中,A地为山顶;C为山脊线;D为 山谷线;E地为鞍部
局部地形的判读
等高 里大外小 山顶 线闭 合 里小外大 盆地 等高 向高处弯 山谷 线弯 曲 向低处弯 山脊 一组山谷线和 一组山脊线间 的中间部位
700
600
最 小 高 差 ( 显 性 高 差 )
最 大 高 差 ( 隐 性 高 差 )
800 700 600
200〈 △H 〈400
500
动手绘制:
阅读教材第11页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13页 图和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
结合教材13页图“剖面线的确定”绘制右侧图形中沿剖面线CD 的地形剖面图,并分析在C能否看到D点,如何根据已知剖面图 确定剖面线。
(4)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 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等深 线)。
(5)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 坡,且坡度较缓,清静,空气新鲜,森林 覆盖率高的地方。
自 学 检 测
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
(1)①②③④ 四 处 中 ,属 盆地 地形 ① 。 的是______ (2) 计划从小河引 水到 C 处,有 AC 和 BC 两条路线, 选 择哪 一条 比较 合理?为什么? AC 顺地势自流 (3) 如果在山坡上 整 修梯 田 , 选 在 甲 处好 还是 乙处 好?为什么? 甲 坡度较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4)设计修建坝高达100米的水库,根据等高线,选择何处筑坝比 较合适?在筑坝处用符号 标识并说明理由。峡谷处,坝长较短
( 2000 年文科综合能 力测试第 1 题)读华北 某地地形图,据图判 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 坡面线的坡度比 A、①<③ B、①<② C 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 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光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 可以减少施工难度 EF间修建公路: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2)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 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 洼地处
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估算
(3)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 发展林业。
鞍部
陡崖
几条等高线相 交于一线
难点突破
400 500
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
400
500 400
山脊500 400源自500 400 500山谷
陡 等高线 坡 密集

等高距:50米 山 F谷 山脊 C G 高 B高 鞍部 等高线 缓 250米 稀疏

陡 E 崖
A
山顶

150米
50米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 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_ A
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图幅面积放大到(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到 (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比例尺扩大为n倍,图幅变为原来的n2倍,图幅扩大了(n2-1)倍 •比例尺扩大n倍,图幅变为原来的(n+1)2倍,图幅扩大了
(n+1)2-1 倍 例1把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地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则
100
等高线原理 山
坡陡的 地方 A
等高线 密集

坡缓的 地方
B
等高线 稀疏 。
等高线原理 山
坡陡的 地方 A
等高线 密集

坡缓的 地方
B
等高线稀疏 。
等高距:50米
等高线 陡坡 密集
陡 A 崖 E 山顶
F谷 山脊C 低 G 高 B高 等高线 鞍 缓坡 250米
部 150米 50米
稀疏
低山
练习
A
B
C
D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
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公式: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难点突破
如上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100米<HA<150米;0米<HB<50米。
分析:据图可知,图中深蓝色区域的海拔小于50米而大于0,绿 色区域的海拔在50米到100米之间,白色区域大于100米而小 于150米。A所在的浅蓝色区域外侧低于100米,所以内侧高于 100米而低于150米。同理,B区的海拔低于50米。
4.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
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 地面某点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高出海平 甲 面的垂直 距离叫绝 1500米 对高度, 1000米 即海拔 乙 500米
海平面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100
100 200
100
45°45‘N
西

东南 南
经 纬 网 定 向 40 法 :
80 100 120 140
A
B
20
A点位于 西北 B点的__ 方向? C C点位于 东南 B点的__ 方向?
2、 地图上的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总是指向北方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1)若在图中A处建一最大库容 量的水库,请用虚线画出该水库 见图 的最大集水区域范围。 (2)图中河流的流向自北向南流 。 (3)若A、D量得图距为2cm,则 AD的实地距离为 4 km 。
(4)B、D两地的温差约
。 3℃
(5)若B、D两地有高山电缆车相 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 乘电缆车从D顶到B顶需 30.1 分钟。 解析:( 1)水库的集水区域应为水库周围地区所有山脊线围起 来的区域,这一区域应为最大的集水区域。( 2 )缆车走的是两 地直线距离:垂直距离 500m和水平距离3×2=6km构成的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6020m。计算可得30.1分钟。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山顶
鞍部 陡 坡
缓 坡
平原:绿色 高山:褐色
海洋:蓝色 雪线以上:白色
高原、山地、丘陵:黄色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 5 3
1.高原
4.盆地
2
4
2.山地
5.平原
3.丘陵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较高
地表起 伏程度 等高线 特征
高,超 较低,一 200米过500 般不高于 500米 米 500米 坡度较 陡, 沟 谷较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