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目光倾听》教学精彩教案

《用目光倾听》教学精彩教案
《用目光倾听》教学精彩教案

《用目光倾听》教学精彩教案

《用目光倾听》教学精彩教案

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的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课前准备

教师:网络查询“金波”的有关资料

学生:将诗歌读熟,查找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

与人交往要真诚。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

二、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3、板书: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平常吗都有谁说过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

相关语句画出来。

(学生总结“用目光来说话”。第一个小节实质上是个总起的段,后面的两小节是解释说明第一小节的。)

4、你想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三小节你最想读哪几句诗句

(指导学生美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所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5、我们一齐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对最后的诗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用目光倾听”的意思。)

6、小组讨论: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三、再读诗歌,体会诗歌感情

请你再来读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背诵诗歌

1、指名背诵

2、男女生比赛背诵

3、小组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所以让学生背。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记忆)

第二课时

一、交流“金波”的作品

1、请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跟小组间的成员进行交流,把你喜

欢的诗句画下来、记下来。

(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收集的资料更多,将喜欢的诗句画下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2、小组间谈谈感受

(交流感受让学生全面的理解诗歌)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五年级语文下册《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2(北师大版)

《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并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思,并能背诵。 教学难点: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续学习《用目光倾听》,我们平时都是用耳朵倾听。金波爷爷怎么说用目光倾听呢?咱们去读读诗歌,相信你就会明白了。 二、精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分小节读文,思考:“用目光倾听”的意思? 学生汇报: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或者说,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还要用眼睛. 师:从哪里发现的?引出诗歌的第一节。 课件: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轻声细语,亲切温柔。) 师:抓重点词:最平常 师:是啊,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能让作者铭记在心。为什么听别人说话时要望着对方呢?自由读读诗歌的2-3节,画出相关语句,在空白处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重点交流: (1)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明确:看着别人,认真地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真心,这样的交流才是心与心的交流,要想别人和你成为朋友,喜欢和你交往,就要让别人觉得你是真诚的。 举反例: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

会望着你,你会怎样?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呢? 可见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真诚。 (交流: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多交流,沟通,了解; 真诚:相信你一定记住了交流要带有一颗真诚的心。) 师:作者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也用 -----目光去倾听。 他牢牢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 (学生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2)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真诚的目光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抓千言万语、温暖的春天体会) 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谁曾经用目光和你交流过呢? (谈一个事例,读一次。) 师:虽然他们此时都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眼神分明告诉你,他是关心你的,爱护你的,心疼你的,鼓励你的。这种感觉让你如沐春风,心里甜滋滋的,仿佛从你的心底深处都能开出一朵小花来。无声的语言更能打动你的心啊。 (再读,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真诚的目光作用可真大啊,有句俗话说的好,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作者始终记着妈妈的那句话,所以,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 (指名读,读出自豪,得意的感觉。) (朗读第三节。范读。配合读。配乐。) 师:我的眼睛是纯净的,我能用真诚的目光去打动别人。多亏了妈妈时刻教育我的那句话。你们记得吗? (学生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师:这句话伴随着作者长大,教会了他很多很多东西。到底教会了他什么呢? (指名回答: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生活,尊重别人,真诚待人。) 师:是啊,生活中还有许多道理值得我们去揣摩,但真诚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妈妈用她那真诚的目光教会了我用目光去倾听。 你会读吗?

用目光倾听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5篇

用目光倾听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 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用目光倾听北师大版五年 级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目光倾听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 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的起到重 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课前准备 教师:网络查询“金波”的有关资料 学生:将诗歌读熟,查找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 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 与人交往要真诚。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 作者——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就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 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 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 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 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 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表

一、教材简况: 五年级下册教材秉承了前九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 五年级下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礼物、真诚、劳动、心愿、火与光、角度、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这些单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 例如第一单元龙,选择了《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乐山龙舟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古代神话、民族发展、古代寓言、民俗等多方面内容;教材还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组织搜集有关龙的工艺品、特产和地名的活动。虽然教材中这一单元不过九页纸,但是通过学习,学生在寻找民族之根、领略中华文化方面,应该有较大的收获。 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 例如:第五单元金钥匙中,丁丁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首李白写的诗,我又通过查找资料知道李白是唐朝伟大的诗人,回想学过的李白的作品,对他的印象更深了。丁丁的话提示了三个学习要点: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其人其事。2.回忆并整理学过的李白的作品,收到常学常新的效果。3.对李白在历史上的地位有进一步的认识。右边冬冬说: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文学家,我们也学过他们的不少作品,还自读过一些,我想回头整理一下。冬冬的话是学习更广的延伸: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两位我国的文学家,从纵向上理解作家作品。显然,这个金钥匙综合性很强。 五年级下册教材延续了上册的体例。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 1.语文天地中不再安排日积月累,改为每篇课文后面有一栏日积月累,而且内容较少,象征性地提示学生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 2.教材不再单独列写字表,认写合一。 3.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阅读量应通过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得以保证。各单元主体课文(共25篇)后面有一两篇拓展性阅读课文(共16篇)。拓展性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必读,字词句的学习可以放给学生自己做,教材不提要求。这些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帮助学生把握

北师大版第十册《用目光倾听 3》WORD版教案

《用目光倾听》 【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教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 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诗句意思的把握。 2.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教学准备】 钢琴曲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生答:真诚}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目光倾听》一课,请齐读课题,倾听是什么意思?{生答:仔细地听}我们都用耳朵倾听,作者为什么说用目光倾听?你们想知道吗?那么我们就带着疑问来学习这首诗。 (巧设疑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介绍作者 这首诗作者是谁?课前让大家搜集作者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诗人}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你敲门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 师:金波的诗语言朴实,富有人情味,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把诗读正确、流利。 三、阅读提示,找准要求 1.这首诗共几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其它同学想想诗歌写了什么?{指名分节读诗,读后回答}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每小节写了什么?说说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通过生生互动,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下对诗歌内容进一步理解。) 五、反馈汇报,点拨感悟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是什么?{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为什么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你想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三小节?你最想读哪几句诗句?{生答,读相关句子谈理解,师随机板书。}师提问:目光的重要性体现在哪?{真诚}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多方面多角度理解诗句,突破本课重难点。) 六、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妈妈的话展现出对孩子的关爱,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同时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感受其深刻内涵。{配乐男女生读、小组读}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感情读文章,通过有感而读让学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感情。) 七、检查指导,落实生字 老师检测一下同学们字词掌握情况。 (教学中对学生字词句基础知识进行训练指导。) 八、拓展延伸,引向课外 1.有一个孩子爷爷生病了,家里人急得团团转,而他却很开心,这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又改变了他?让我们打开文库第92页短文,默读并思考文后问题,在组内交流一下。 2.读《诚实的樵夫》,小组内交流课后问题。 (在课堂上让学生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短文,训练阅读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九、师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真诚对待别人,做一名诚实、正直、有爱心的好少年。 (将学语文和学做人紧密结合起来。) 十、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并进行感情朗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金波和他的《用目光倾听》的资料

小学五年级语文:金波和他的《用目光倾听》的资料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1. 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看着别人,认真地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真心,这样的交流才是心与心的交流,要想别人和你成为朋友,喜欢和你交往,就要让别人觉得你是真诚的. 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会望着你,你会怎样?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呢? 可见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真诚.

用目光倾听(金波诗)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往听别人说话也是一种交流 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 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 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妈妈一句话教会我真诚地生活

教学设计《用目光倾听》

《用目光倾听》的教学设计 王村集小学语文候娜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12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3、德育情意目标: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重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学会将老师引导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一、围绕话题,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情境创设: 同学们,我们学习的第四单元主题叫做真诚,我们都知道真诚是人和人交流,人和人沟通最基本的品质,做人要真诚,做事同样要真诚,那咱们怎样做到真诚待人,真诚做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金波一起来学习《用目光倾听》 板书课题:用目光倾听 师:孩子们,学贵有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惑?(预设:为什么用目光倾听?怎么样用目光倾听?) 板书:为什么怎么样 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够帮助你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夯实基础,整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师:请你们自由的将课文读一遍,练习尽力将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先来检测同学们对本课生词的掌握情况。 CAI:伴随真诚倾听千言万语温暖灿烂 指导:“倾听”的“倾”为后鼻韵母,千言万语是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2、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掌握了文中生字词的读音,相信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不仅可以能够做到音准,也能够做到语句通顺。 a、指名能力弱一点的学生读课文1~4节。 (预设:读得好,表扬他们课前预习工作做得好;读得有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再读一遍。) b、分四小组朗读课文。 师:词语读准了,课文读通了,现在请你们来看看课题。你知道课题的题眼在哪里?(预设:生:倾听) 二、学习诗歌第一小节,理解妈妈最平常的一句话。 师:文中妈妈用最平常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怎么样用目光倾听,这一句话是———— 板书: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师: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 CAI: 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让我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用目光倾听》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用目光倾听》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课前准备 学生:将诗歌读熟,查找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 课时2课时 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 与人交往要真诚。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 《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 《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二、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3、板书: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平常吗?都有谁说过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学生总结“用目光来说话”。第一个小节实质上是个总起的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用目光倾听》教案范文精选汇编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并从母亲的教诲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续学习《用目光倾听》,我们平时都是用耳朵倾听,金波爷爷怎么说用目光倾听呢?咱们去读读诗歌,相信你就会明白了。 二、精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分小节读文,思考:“用目光倾听”的意思? 学生汇报: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或者说,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还要用眼睛。 师:从哪里发现的?引出诗歌的第一节。 课件: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轻声细语,亲切温柔。) 师:抓重点词:最平常 师:是啊,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能让作者铭记在心。为什么听别人说话时要望着对方呢?自由读读诗歌的2-3节,画出相关语句,在空白处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重点交流: (1)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明确:看着别人,认真地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真心,这样的交流才是心与心的交流,要想别人和你成为朋友,喜欢和你交往,就要让别人觉得你是真诚的。 举反例: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会望着你,你会怎样?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呢?可见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要真诚,相信你一定记住了交流要带有一颗真诚的心。)师:作者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也用-----目光去倾听。 他牢牢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 (学生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2)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真诚的目光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抓千言万语、温暖的春天体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词句积累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āngà bùlǚ zhǎozé shuāijiāo piězuǐ jǔsàng àohuǐ liǔshù shùfù guangài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歼灭qiān jiān 暂时zàn zhàn 侵袭qīn jīn 潜入qiǎn qián 磕破kè kē 卓越zhuō zhuó 吮吸yǔn shǔn 栖身qī xī 3、多音字、形近字组词。6分 扎zā zhá 夹jiá jiā 辫匣馋揍 瓣匠搀凑 4、按要求写成语。6分 ①写出带有“龙”字的成语。四个 ②写出“AABC”式的成语。四个 ③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人脾一如心胆精神 5、按要求改句子。14分 ①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成拟人句 ②激光是一种奇异的光。改成感叹句 ③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改成“被” 字句 ④花,也应该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改成反问句

⑤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漆黑的地堡。缩句 ⑥颍州西湖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改病句 ⑦我无比自豪。我是中国人。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 二、阅读理解25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①《忆读书》的作者是,她在文中用了九个字来指导我们儿童如何读书,就是。. ②陶渊明说:,疑义相与析。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 ④《用目光倾听》的作者是,诗中,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告诉我们如何与 人真诚交往;《幸福在哪里》是一篇故事,智慧的女儿告诉我们:幸福就在 。 ⑤“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出自李白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唯见长江天际流。”让我们看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⑥“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写成了《》这本千古奇书;《凡卡》的作者是,文中描述 了凡卡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揭示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登飞来峰题西林壁 飞来峰上千寻塔,横看成岭侧成峰, 闻说鸡鸣见日升。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身在此山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代的;《题西林壁》的 作者是代的。2分 3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对事物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用目光倾听》导学案

《用目光倾听》导学案 导语提示:人类拥有大脑和耳朵,大脑用来思考,耳朵用来倾听。独自思考而不吸纳意见,我们容易偏执;一味听取而不加以思考,我们容易迷失:真正的智者是善于思考着倾听的,为了让自己的智慧之河永不干涸,我们应该在思考中聆听来自别处的声音。思考着倾听——这是我们前进的路灯,奋进的动力,成功的良伴。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文,按照预习“三部曲”的要求认真自觉地完成预习任务;对诗歌进行预习、勾画、标注、抄写做到位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独立思考完成预习案,用红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以备上课时认真倾听同学的讲解,做好纠错、批注。 3、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探究点的探究,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能力。 《用目光倾听》---预习案 一、我能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倾听()真诚()任然()平常()交流()眼睛()照耀()耳朵()二、我会填上合适的词。 ()()真诚的()真挚的() ()() 三、读一读诗歌,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四、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有疑问吗? 五、信息链接:1、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

“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2、十四行诗简介:十四行诗,音译为“商籁体”。源出普罗旺斯语Sonnet,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 意大利中世纪的“西西里诗派”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生年不详,约卒于1246至1250年间),是第一个采用这种诗歌形式,并使之具有严谨的格律的文人作者。 十四行诗有固定的格式。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共十四行,即44和33。每行诗句通常是11个音节,抑扬格。每行诗的末尾押脚韵,其排列方式是:ABAB,ABAB,CDE,CDE。它和歌谣、抒情短歌同为当时意大利抒情诗中流行的体裁。 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彼特拉克是这种诗体的主要代表。他一生写了 300多首十四行诗。他断承“西西里诗派”、“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传统,以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韵,丰富多采的色调,表现人物变化而曲折的感情,注进了新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在艺术上更加完美,成为其他国家诗人后来竞相模仿的重要诗体,对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意大利体的十四行诗又称彼特拉克体。 3、读一读,背一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教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论衡》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国)巴尔扎克 《用目光倾听》---探究案 温馨寄语:相信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用目光倾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第四单元《真诚》中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极平常的一句话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教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同时也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儿童诗歌的语言之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学难点: 1、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收集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2、将诗歌的主题内化成学生的个人品质。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妈妈是我们每个同学最亲近的人,妈妈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她细腻、柔和,她无处不在。曾有人这样来赞颂(PPT显示)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 妈妈的爱是平常的话。 那么作者的妈妈对他说了什么话呢?这句话对作者有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用目光倾听》。(教师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通顺、读流畅。 2、检查学生读的情况,教师予以指导。 3、教师出示朗读课件,让学生注意老师的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等。 4、指名读。(教师评价或者学生集体评价。) 三、精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听别人说话,要望着对方。 师: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引出诗歌教学第一节。) PPT: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 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指导朗读,读出妈妈的轻声细语、亲切温柔。) 抓重点词语:最平常。 师:是啊!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让作者铭记在心,为什么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望着对方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的2、3节,画出相关语句,在空白处做些批注,写下你的体会。 重点交流: (1)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 探究:平时大家都经常交流说话,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别人很认真地听,而且还会专注地望着你,你会怎样? 相反,虽然他在听你说话,但是他左顾右盼,或者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你又会怎样? 明确:看着别人,认真地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真心,这样的交流才叫心与心的交流,要想别人和你成为朋友,喜欢和你交往,就要让别人觉得你是真诚的! 由此可见,人与人交流时,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老师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当中一定会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与人交往的。作者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仅用耳朵,也用目光去倾听! 他牢牢记住了妈妈的那句话: (学生齐读)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2)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师:真诚的目光真的有这么打的魅力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都有谁与你有过目光的交流?感觉如何?(抓住“千言万语”、“温暖的春天”,结合生活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4——1《用目光倾听》导学案一线名师

《用目光倾听》 学习要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学习用目光倾听,理解与人交往要真诚。 2、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亲切、朴实的诗歌风格。 3、独立识字学词,联系诗歌内容,理解“倾听”、“真诚”、“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学习目标: 得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得法:通过联系诗歌内容,理解“倾听”、“真诚”、“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得意:欣赏诗的语言,学习用目光倾听,理解与人交往要真诚。 本课时学习安排 课前预习 请用七步法预习课文。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教.育()教.会()教.室()传.说()自传.()传.奇() 2、用合适的词替换加点的词语。 ①我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 ②他真诚 ..着我。()()..的目光至今仍照耀 3、将下列词语或短语补充完整。 千()万()千()万()()的眼神 ()的教导()的春天()的窗户 课中探究 活动一 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3、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活动二 小组探究,深入感悟。(☆☆☆) 1、读第1小节,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这句话平常吗?都有谁说过 这样的话? 2、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 句画出来。 3、读第三小节,请找出这一节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谈谈你对这一节的 理解。 4、读诗歌第四小节,谈谈你对这小节的体会。 活动三 自主思考,升华主题。(☆☆) 说说你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课后拓展: 活动一:背诵课文。☆☆ 活动二:小组合作,仿照课文写一首至少四个小节的诗歌。☆☆☆☆(选做)

倾听教案(打印)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出示:“倾”字,学生注意看,谁来读一读这个字,全班齐读.(注意读音)写一写这个字. 2、板书:倾听.谁来读读这个词.全班一起读. 什么是倾听?做个动作大家看看. 倾听是什么意思?(认真地听,全神贯注地听,仔细地听) 大家都知道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可是你知道眼睛也能倾听吗?没错,用目光倾听你会听得更真切. 3、指导朗读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用目光倾听谁来大声地读课题. 多么有诗意的课题啊.让我们把它的诗意读出来.指名读,全班一起读. 那么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呢?学习了课文你就会知道. 4、投影:介绍作者:金波(金波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我国著名词作家乔女曾赞扬他的作品如泉水一般清亮,鸟语一般婉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金波爷爷的诗文. 二. 初读课文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的音,将每一行句子读通顺. 2.检查,正音:请4名学生分别读文章的4个小节. 3.整体感知:通过初步读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倾听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眼睛,这就是用目光倾听. 三.朗读课文,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1.接下来,让我们静静地读书,与文本对话,看看课文写了用目光倾听的哪些内容? 2.学生静静地读书,思考,作批注. 3.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 4.集体评议 1)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目光难道能听懂话吗?你能从课文中读懂吗?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投影这句话:(因为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板书:交流真诚 指名读,谈谈你的体会. 师:原来啊,真诚的目光代表着真诚的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谈,交往都需要一颗真诚的心灵. 指名朗读:师生合读:听别人说话是一种 ----- 生读: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 -------- 生读:真诚 全班齐读. (2).师:怎样用目光倾听?画出有关的语句:出示句子: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用耳朵,也用目光倾听. 师:为什么倾听还要用目光呢?(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所以我们在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不仅要用耳朵,更要用眼睛去传情达意) 谁给我们读出你的理解,读出诗一般的语言. 教师范读.男生读,女生读. 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教师小结:真诚的目光能够让我们彼此尊重,真诚的目光能够让我们真诚交流. (3).用目光倾听的作用? 指名读:出示句子:师:所以说“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板书:千言万语 真诚的目光就是有这么大的魅力呢.”千言万语”是什么意思?(很多很多的话) “温暖的春天”给人什么感觉?(舒服,温馨) 让我们的思绪回到第8课林海音的《迟到》一文中,出示补充资料,帮助理解: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块钱给我. 师:自由读读上面的这段话,你们看到爸爸的目光了吗?你们读懂爸爸目光中的千言万语了吗?谁来说?练习说话:(爸爸仿佛在说------,爸爸的目光中传递着-------) 师小结::但他的目光表达出了对女儿的关爱,从那起,作者勤奋早起,每天第一个到校门等着开门,爸爸的目光里传递的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责任之爱,深沉之爱.这真诚的目光,千言万语,真的将作者带到那温暖的春天.爸爸什么都没说,只是看着我,他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爸爸真诚的目光里传送的是关爱,是亲情) 朗读这句话,读出你的理解. 启发拓展;其实,生活中眼神是具在传情达意的作用的,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眼神的作用吗?(指导学生谈清楚.如:因为--------,妈妈的目光好像在说什么?妈妈的目光传送的是什么)指名:谈一个例子,指导学生再读这句话 小结:多么有魅力的眼神啊.多么有诗意的语言啊.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递着温暖的春天.同学们,生活中的目光很多很多,”目光”前面还可以用上哪些形容词?( 关爱友好理解鼓励依赖赞赏欣赏坚定严厉-------) 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你们用诗的语言解读了诗意,真诚的目光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投影:(第三小节),再来读读这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第二个窗子带了引号,那是指什么呢?(真诚的目光,心灵)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小节. (4).师:”用目光倾听”妈妈的这一句话到底教会了我什么?出示:第一小节和第四小节的句子.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师:妈妈的话教会了我如何与别人交流,妈妈的话教会了我生活中用眼神传情达意,妈妈的话教会了我做人处事的道理,妈妈的话教会我领悟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真诚待人.) 四.升华主题,朗诵全文; 1.同学们,我们再次回到课文,深情地朗读课题:用目光倾听. 破题:”用目光倾听”就是什么呢?( 是妈妈对我的爱)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3.指名学生朗诵全文. 4.教师小结,升华主题:用目光倾听是妈妈对我的教诲,让我们共同聆听妈妈的教诲吧.用真诚的目光去交流心灵,让人与人在目光里更亲近,让情与情在目光里更温馨. 同学们,捧起书,让我们一起朗诵课文,聆听妈妈的教诲. 五.背诵全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用目光倾听》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用目光倾听》教案范文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教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用目光倾听》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用目光倾听》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3.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课前准备教师:网络查询金波的有关资料学生:将诗歌读熟,查找理解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 7个词语;查找金波的相关资料. 课时 2课时板书设计用目光倾听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与人交往要真诚. 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理解课题,认识作者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简介一下作者金波?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 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 (对题目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对作者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位儿童诗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阅读他的作品.) 二,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请你读读诗歌,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了让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 2,妈妈对你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3,板书: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 这句话平常吗?都有谁说过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学生总结用目光来说话 .第一个小节实质上是个总起的段,后面的两小节是解释说明第一小节的.) 4,你想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三小节?你最想读哪几句诗句? (指导学生美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所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5,我们一齐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对最后的诗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用目光倾听的意思.)

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用目光倾听》(北师大)

《用目光倾听》 成都华阳实小卿华玉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创设情境】 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上是在干什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关于倾听却有不一样的方法。(板书课题——用目光倾听) 介绍作者。 【启发思考】 我们都是用耳朵倾听,作者为什么说“用目光倾听”?

【自主或小组探究】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合作学习生字词语,掌握诗歌大意) 妈妈对作者说的最平常的话是什么? 为什么要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呢?请你读读第二、三小节。 【协作交流】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引导学生谈自己用目光倾听时,从对方的眼睛里感觉到他人发自内心想对我们说的话及当时的感觉。) 【总结提高】 让我们共同聆听妈妈的教诲,用真诚的目光去交流心灵,让人与人在真诚的目光里更亲近,让情与情在真诚的目光里地久天长。请大家带着对妈妈的感激和对伟大母爱的赞美之情在音乐声中齐声朗读诗歌《用目光倾听》。(配乐,全班齐读。) 仿写诗歌第二小节。(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与人交流,那么,除了用目光倾听以外,还用什么方式能表示我们的真诚?) 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的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联系诗歌内容,理解“真诚”、“倾听”等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本文亲切、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朗读并背诵诗歌,学会用目光倾听,理解与人交往要真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交往要真诚,并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教学难点】 对一些重点词“倾听”等和重点句子要深入理解,并学会联系实际生活。 课前准备 1、教师:PPT,音乐;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进度 目录 第一单元: 第一课:龙的传人…………………………………………………………………………11 ~ 17

第二课:大人们这样说……………………………………………………………………18 ~ 22 第三课:叶公好龙…………………………………………………………………………22 ~ 26 第四课:语文天地…………………………………………………………………………27 ~ 38 第二单元: 第一课:神奇的书…………………………………………………………………………38 ~ 49 第二课:忆读书……………………………………………………………………………42 ~ 48 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48 ~ 53 第四课:语文天地…………………………………………………………………………53 ~ 60 第三单元: 第一课:古诗二首…………………………………………………………………………60 ~ 67 第二课:牛和鹅……………………………………………………………………………68 ~ 72 第三课:语文天地…………………………………………………………………………73 ~ 83 第四单元: 第一课:用目光倾听………………………………………………………………………84 ~ 88 第二课:信任………………………………………………………………………………88 ~ 96 第三课:修鞋姑娘…………………………………………………………………………97 ~105 第四课:语文天地…………………………………………………………………………105~122 第五单元: 第一课:凡卡………………………………………………………………………………123~127 第二课:种子的梦…………………………………………………………………………127~132 第三课:语文天地…………………………………………………………………………133~140 第六单元: 第一课:古诗二首…………………………………………………………………………141~144 第二课:幸福在哪里………………………………………………………………………144~148 第三课:劳动的开端………………………………………………………………………149~153 第四课:语文天地…………………………………………………………………………153~162 第七单元: 第一课:囚歌………………………………………………………………………………162~166 第二课:晏子使楚…………………………………………………………………………167~173 第三课:为了他的尊严……………………………………………………………………174~179 第四课:语文天地…………………………………………………………………………180~188 第八单元: 第一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188~195 第二课:奇异的激光………………………………………………………………………195~200 第三课:灯光………………………………………………………………………………201~206 第四课:语文天地…………………………………………………………………………207~212 第九单元: 第一课:西门豹治邺………………………………………………………………………213~217 第二课:活见鬼……………………………………………………………………………217~221 第三课:语文天地…………………………………………………………………………222~229 第十单元: 第一课:阅读大地的徐霞客………………………………………………………………230~236 第二课:少年旅行队………………………………………………………………………236~243 第三课:语文天地…………………………………………………………………………243~248 《神奇的书》 教学基本建议:

用目光倾听教案

《用目光倾听》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 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读后谈感想 一、介绍作者,读题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了解作者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3、扣题质疑。我们都是用耳朵倾听,作者为什么说“用目光倾听”?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意思。 2、朗读诗歌,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3、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利。 2、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