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在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

教具准备:自制钟表(刻度、时针、分针、表盘)、课件教学过程一、主动体验,引导提升1.认识时间单位分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吗?生:厘米和米师:那计量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呢?板书:时间单位师:你们知道有哪些时间单位呢?生:时、分板书:时分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时分的知识,首先我们就先来认识时间单位“分”。

那1分钟会有多长呢?你们知道吗?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1分钟有多长吧!生:60秒师:那60秒多长呢?感受过吗?学生沉默(1)让学生静静等待一分钟师:请同学们听我指令:说开始,你们就闭上眼睛,静静的等待一分钟。

师:一分钟已经过去了,你有什么感受?生:很长师: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师:同学们你看老师是怎么记录的?生:用小格子(2)让学生做点事情感受一分钟师:刚才我们的1分钟什么都没有做,那如果做点事情这一分钟还会和刚才的感觉一样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张口算题卡,请同学们拿出来,我说开始大家就开始做。

师: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开始学生做题师:停!你感觉这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一样吗?生:静静地等待时会感觉长一些,心里紧张就感觉1分钟过得好快。

师:这一分钟走了也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也把它记录下来。

师:我们也把这宝贵 1分钟记录下来。

2.感受身边的1分钟师:课件出示学生身边1分钟的价值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洗一次脸大约用1分钟,叠一次被子也大约用1分钟。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1 认识时、分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1 认识时、分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1 认识时、分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时、分的概念,运用整点、半点、一刻、三刻等词语描述时间,能够辨认时、分针的指向。

2.能够用时钟图形表示真实时间,知道时间的表示方法。

3.理解午前、午后、上午、下午等时间概念,并知道识别和表述时间的基本规则。

4.能够通过单位换算解决时间问题。

二、教学重点1.认识时、分的概念,学会辨认指针的指向。

2.知道时间的表示方法。

3.学会识别和表述时间的基本规则。

三、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整点、半点、一刻、三刻等词语描述时间。

2.学生对时间的表示方法的理解.3.时间单位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4.1 复习导入(5分钟)1.上一节课教授的知识点:于第一天上午使用现有知识点,提问学生让学生记住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4.2 新知讲解(20分钟)1.引入新知:老师让学生看看手表(或者计时器),并问:“你知道现在是几点吗?时间是怎么表示出来的?”2.学生进行回答,老师讲解时、分指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辨认时、分针的指向。

(画图表示为例) 3.学生学会辨认整点、半点、一刻、三刻等词语描述的时间。

4.老师让学生自己练习,画出一个时钟,并标出整点和半点。

5.老师要求学生观察手表上时间的变化,并做出描述(例如:现在是下午两点半) 6.给出不同时间点,请要求学生讲述时间(例如:12:15、3:45)4.3 拓展练习(25分钟)1.老师给出例子,用时钟图形表示真实时间2.了解午前、午后、上午、下午等时间概念,并知道识别和表述时间的基本规则(例如:10点是上午10点、3点是下午3点等) 3.给出时间点做判断:该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例如:10:30是上午还是下午?)4.4 巩固练习(25分钟)1.时间的单位换算;2.老师出示几道题目(例如:12个小时等于多少分钟?)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答题练习。

4.5 课堂练习(10分钟)在老师的互动下,考察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熟练程度。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时分的认识》是小学阶段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中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会读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本课将在此基础上认识时分。

本单元学习将为后续学习24时计时法以及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容忽视。

而且,学习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青岛版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系,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图入手,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而进行合作探索,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认识时、分,有效地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将时分放在一起,是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认知时间,为以后学习秒的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钟表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学生都熟悉,也已经学会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了,但是要准确的读出钟面的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本次前测选取了本校三年级二个班80名学生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结果分析如下:百分之93.75%的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72.5%的学生认知钟面上的两根针,并能区分时针和分针的特点,但有27.5%的学生不能准确区分时针和分针。

显然学生对于钟面是有一定认识的,但对于钟面上的小格仅仅有3.75%的学生注意到了。

因此,在实际教学时需要加强对钟面上两根针的名称识别,注意认识钟面上的小格。

一年级已经学过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对“几时”只关注了时针而忽略了分针的位置,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

这一有缺陷的经验对学生学习几时几分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实际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对整时的经验,在引导学生关注时针位置的同时,重视关注分针的位置,对认识时间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课上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制作钟表,知道钟面上有12个小格、60个大格,知道1小时=60分,知道指针是怎样转动的。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版六三学制三年级上册《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第一信息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分,推想1时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具体情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一张画有圆的纸;两根长短粗细不同的小棒、三份材料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出示幻灯片2),你能猜出来吗?引出谜底——钟表。

师:哪位同学知道钟表是记录什么的工具?引出时间师:我们今天学习时间的两个常用单位(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钟面师:对于钟表,大家熟悉吗?(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那它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了,对吗?既然它是我们的老朋友,谁能介绍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圆形,有1到12共12个数;有三根表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数:1~12 表针)师:现在黑板上有一个圆,我们一起来给这位老朋友画个像好不好?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有12个数,你认为我应该先画哪一个或哪几个数呢?学生讨论,得出先画12和6,再画3和9,因为这四个数位置比较好找。

师:现在钟面被平均分成了几部分?生:四部分(并详细回答从几到几是一部分)师:画完了这四个数,剩下的八个数的位置在哪儿?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其它八个数。

师:现在钟面一圈被平均分成了几部分?生:12部分师:我们通常把这12部分叫做12个大格。

(出示课件3,认识大格)师:在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

你知道一个大格被平均分为几个小格吗?生回答出:5个讨论:想一想,我们要在12到1这个大格中画几条短线才能把这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呢?学生得出四条后,教师在黑板上的示意图中画两个大格师:哎呀,太多了,我不想画了。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知道小时的基本单位是60分钟,分钟是小时的一部分;2.能够用数字和文字表达时间,如8:30、八点半;3.能够用手表或钟表读出时间,包括整点、半点和其他分钟数的时间。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用现实中的时间情景来引入课程,如问学生们已知的有哪些表达时间的方式,并且向学生展示一个挂钟或者手表等时间工具;2.然后,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探究“时”、“分”的认识。

2. 学习环节1.认识“时”教师可以用半天、一天这样的时间单位,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一天有24个小时,每个小时有60分钟,这是小时的基本单位。

教师还可以出示数字形式的时间表格,让学生熟悉小时的数字表示方式。

2.认识“分”教师可以将分钟比作时间的零头,介绍分钟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时钟面板来指导学生从整点往后算出分钟,通过计算来加深学生对“分”的理解。

3.时间的数字表示方法介绍小时和分钟数字间的“:”分隔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数字和文字表达时间的方法,比如8:30可以读作“八点半”。

3. 练习环节1.教师展示钟表面板,提醒学生分辨时、分针,直观地表示时间;2.教师出示不同的钟面图案,让学生数数看有几个刻度,表示几点或几分;3.教师提示学生读出小时和分钟,或是将时间写出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4.教师出示一些时间的实际应用例子,比如上学、吃饭、休息等,让学生来表达并解释时间的概念。

4. 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并总结得出本节课的教学核心——时、分的认识。

三、板书设计1.“时”、“分”的认识2.时间的数字表示方法3.整点、半点和其他分钟数的时间四、教学反思本节数学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时间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内容,而且很难有直观感受。

在此次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我采用了多种手段来帮助他们加深对“时”、“分”的认识,如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和展示数字形式的时间表格,利用这些形式来让学生深刻体会“时”和“分”的概念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

本章节内容较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对时间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时间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时间概念还不够熟悉,但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直观的的教具和生动的教学手段,能够较好地掌握钟表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

2.难点: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读取时间。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PPT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以便于操作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入钟表的认识这一主题。

可以用一个有趣的谜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什么东西,有针有圈,跑得快?”让学生猜测,然后引出钟表的认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表的内外圈、时针、分针、秒针等基本结构。

同时,讲解钟表的读法,例如:“12个数字,一圈走完,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人一个钟表模型,按照教师给出的时间,手动调整钟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识和调整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时间的例子,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认识和调整这些时间。

同时,教师可以出一些时间的题目,让学生抢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时、分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时、分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时、分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以时、分的认识数學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出并写出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理解时间单位的转换。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时和分钟的基本概念,学会时间的读写。

难点: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的转换。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钟表,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时间。

(二)讲授新课1. 认识小时和分钟教师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小时是大的时间单位,分钟是小的时间单位。

并通过实例说明,例如:一个小时有60分钟,一天有24个小时等。

2. 学习读写时间教师示范如何读写时间,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如:5:30读作“五点半”,写作“5:30”。

3. 时间单位的转换教师讲解如何将小时转换为分钟,或者将分钟转换为小时。

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三)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时间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检验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应用。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钟表,记录下一天中的一些时间点,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来描述这些时间。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要及时解答。

同时,要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时、分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时、分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时、分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小学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

2. 学会读写整时和半时,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学会读写整时和半时。

2. 难点: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正确读出时间。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手表或小闹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时间的小故事或者歌曲,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平常是如何计量时间的吗?”引导学生回答是通过钟表。

2. 新课讲解:- 展示钟表模型,介绍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

- 解释时针和分针的运行规律,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模仿等方式加深理解。

- 教授如何读写整时和半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和练习。

3. 实践活动:- 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自己设定时间并提醒其他同学,以此来训练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时间的。

4.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加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在家设置闹钟,按照指定的时间完成某项任务,例如:7:00起床,8:00吃早餐等。

2. 制作一个家庭作息时间表,包括家人的一天活动安排。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看时间,更要让他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以上是一个大概的教学设计框架,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详细展开,添加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分、1时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表、答题纸、小组合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出示谜语)钟表有什么作用?(生答)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亮亮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作息时间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幅图画,看看亮亮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选择一幅说一说。

(生答)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但是这在生活中是远远不够的。

生活中常常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地认读钟面上的任一时刻。

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钟面,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初步认识钟面1、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钟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2、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钟面(出示课件)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几个小格。

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是几个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做完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学习新知1、师: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每个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刚才我们是用数的方法知道的,有谁是用算的方法得出来的?下面我们看,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也就是时针从12走到1是一小时。

提问: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谁来说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小结:也就是说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的时刻,学生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并注意0占位的问题。

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导入:(播放<时间歌>)师:同学们,这首儿歌好听吗?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谁能说一说?大家说的很好。

这首歌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时间都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分的认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二、大家仔细观察你手里的表,看看表面都有什么?谁能说一说。

(数字表针大格小格)大家说的全不全呐?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三、教学时间单位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同桌合作数一数。

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生汇报: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小结:通过发现和验证,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共有60小格。

2、认识分针师: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课件演示)3小格呐?5小格呐?师: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钟?为什么?师:每大格有5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5小格就是5分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2大格呐?......12大格呐?分针正好走了一圈。

走一圈是60分钟。

体验一分钟的长短3、(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钟面,认识了时和分的关系,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你来感觉一下一分钟有多长?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看看你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一分钟能背几首诗?小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4、认识时针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多长时间?钟表演示.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从1走到2 也是1小时。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71~72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并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并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教学准备]教具:钟表模型,闹钟、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和整时半,敢不敢接受挑战?在钟表模型上拨一拨6时、12时、5时半、11时半,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时针、分针的位置)(二)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2张图片,请看,同学们在干什么?元旦联欢会就要开始了(出示情境图中的钟面,图1),谁来说说开始的时刻?你是怎么读的?晚会上的节目很精彩,有快板、相声、独唱,它们分别是几时几分开始的呢?还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时和整时半吗?那究竟是多少呢?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时、分。

(板书:时、分的认识)图1【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唤醒学生对时间的原有认知,为新知的引入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钟面有时,为了更精确的知道时间,仅仅认识“整时”是不够的,因此,人们又将“时”划分为更小的时间单位“分”,认识分首先要认识钟面,下面,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模型一,仔细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完成学习任务单第一部分的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师:哪一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根据学生发现课件出示图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这么多小格你是怎么数的?)师:有没有什么办法比较快的数出来?预设1:5个5个地数。

小学数学_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版三年级上册89-91页,时分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

3、养成珍惜时间及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正确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建立时间观念。

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非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口算题卡、田字格纸、画画用卡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学校要举行一次联欢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好。

师:联欢会开始了。

(播放六一联欢会图片)谁知道开始的时刻是几时几分?(出示课件)生:8时30分。

【设计理念:动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课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设景激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复习整时和几时半请同学们在小钟表上任意地拨一个整时或几时半,再把你拨的时刻说给你的同伴听。

(学生活动交流后两生汇报)2、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师:在热闹的联欢会上,上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都有哪些节目?生:舞蹈、相声、快板、独唱。

师:这么多精彩的节目,它们演出的时刻是几时几分?(生想)这些时间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或几时半吗?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时、分。

(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师:我们要想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就要好好研究研究钟面上的小秘密。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指针和数字外,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学生谈发现)师:我们把相邻两个大刻度之间的距离叫做一大格(多媒体演示:1大格)。

钟面上有多少大格?快到你的学具上数一数。

(板书:12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多媒体演示:5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呢?再利用你的学具数一数。

教师找数得快的学生交流数小格的方法,教师随机评价。

(板书:60小格)师:在钟面上,分针走多少是一分钟?时针走多少是1时?3、认读时刻。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关于时间的课程。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能让学生们认识到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初步理解时分的概念。

课程开始,我首先向学生们询问了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例如一天有多少小时?一小时有多少分钟?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并让他们开始关注时间的概念。

接下来,我使用了一些教具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时间。

我拿出了一个大钟和一个表盘,向学生们解释了钟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亲自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钟表的运作过程。

然后,我引入了“时分”的概念。

通过动手制作一个小小时钟,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我让学生们用彩纸和圆规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钟表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时间的认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接下来,我提出了一些情景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如果上课时间是9点,下课时间是3点,课程持续多长时间?学生们开始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不同的活动安排,并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知道了如何识别钟表上的时分针,还能够简单计算时间的长短。

通过观察学生们的学习表现,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都能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课件设计方面的准备不够充分,导致了在使用教具时有些犹豫和不顺利。

其次,我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别辅导。

有些学生在制作钟表模型时出现了困难,而我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初步理解时分的概念。

然而,我也意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注重个别差异的辅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本次关于时间的课程中,我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帮助他们认识时间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这堂课,学生们不仅对时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时间计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和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和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和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时钟,掌握到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2.能够用时钟读时间,包括整点和半点。

3.能够认识分钟,学会分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块装有时钟表盘的教学用具。

2.准备绘本、图片或视频等教材,以帮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概念。

3.准备练习题目和游戏,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入时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构造和指示。

2. 学习时1.教师通过示范时钟读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小时的表示。

2.学生跟读,加深对小时的认识。

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3.练习:让学生在时钟上指出指定的小时,巩固所学内容。

3. 学习分1.教师引入分钟的概念,教导学生如何读分钟。

2.学生模仿教师读分钟,练习快速准确读取。

3.练习:让学生在时钟上指出指定的分钟,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4. 综合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纠错。

2.教师提问综合时间的概念,如“12点30分是上午还是下午?”等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5. 游戏巩固1.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如“时间速查”、“时间填空”等。

2.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课后作业1.完成指定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2.自己寻找时钟,练习读时间。

3.完成一篇小结,总结时间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时和分的概念理解较好,但在读分钟时还存在一些混淆。

下节课我将重点强化分钟的教学,确保学生可以准确读取分钟。

同时,游戏环节的设置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下节课我将设计更多有趣的游戏,以加强巩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认识时和分》这一内容。

时、分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时、分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时、分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主题:以时、分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时和分钟。

2.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3.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单位:小时和分钟2. 如何读写时间3. 实际生活中的时间应用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分享他们一天的时间安排,引出时间的概念。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如“我们如何知道现在是几点?”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讲解新知首先,教师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小时和分钟。

然后,教授学生如何读写时间,例如,“9:05”应该读作“九点零五分”。

此外,还可以通过展示钟表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运行方式。

第三步:实践操作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如“如果你每天早上7:30起床,那么你一天中有多少个小时是在睡觉的?”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时间的概念。

第四步: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和学会管理时间的必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时间,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四、教学资源:- 钟表模型- 数学题目卡片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来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读写方法。

此外,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他们对时间的理解程度。

六、家庭作业:设计一些与时间相关的任务,如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或者记录自己一天中每个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以此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分、1时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表、答题纸、小组合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出示谜语)钟表有什么作用?(生答)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亮亮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作息时间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幅图画,看看亮亮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选择一幅说一说。

(生答)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但是这在生活中是远远不够的。

生活中常常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地认读钟面上的任一时刻。

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钟面,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初步认识钟面1、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钟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2、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钟面(出示课件)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几个小格。

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是几个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做完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学习新知1、师: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每个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刚才我们是用数的方法知道的,有谁是用算的方法得出来的?下面我们看,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也就是时针从12走到1是一小时。

提问: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谁来说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小结:也就是说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

只要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也叫1时。

(板书: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1、师: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板书: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 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板书: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分)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怎么算的?分针从12走到8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儿呢?2、引导学生思考:时和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时等于多少分呢?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请学生注意观察。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所有的钟表都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3、请每组同学拿出组里的学具表,一名同学拨表,其他同学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

谁来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提问: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4、请学生听音乐,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估计一下,你1分钟能做些什么?请一部分学生做口算题,一名拍球,其他同学帮他数。

一部分同学,读文章,看自己能读多少个字。

小结:一分钟虽然很短,但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它,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课件出示)一分钟能做那么多事情。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小结: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5、一时有多长呢?(课件出示)一节课是多少分?课间休息多少分?再加上多少分就是一小时?(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时间名言)同学们,希望你们像珍惜生命一样去珍惜时间吧!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时、分的认识》学情分析经过几年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经历,学生已经习惯根据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学习和生活。

在时间的认识方面学生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虽然比较直观、零散,并且学生之间差异较明显,但总体来说,他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是可以作为本单元教学的基础的:对时、分的概念有直观认识;知道钟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结合生活规律,对什么时刻可能做什么事情有大体映象。

《时、分的认识》课堂教学效果分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

本节课我先设计了一个谜语,并通过“亮亮的一天”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

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高校课堂的主渠道,必须着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归纳总结后,我设计了师生互动拨钟表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分针、时针是怎样走的;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感受一分钟能做些什么,深刻体会虽然一分钟时间不长,可我们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许多事情。

三、巧设目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教学目标时几次修改,最终定为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分、1时的时间观念。

最后,我让学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而进行检测,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体现科学知识的实用与趣味性,尽量结合实际,不仅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勇气。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本,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

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分的认识》教材分析《时、分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窗口的内容。

(一)本册教材编写特点本册教材内容更加生活化,知识衔接更紧凑,过程更具探索性,本单元的编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素材选取现实、有趣。

元旦联欢会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活动。

本单元以“庆元旦”这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为素材,通过三幅情境图引出一系列有关时间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时、分、秒的认识。

2、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认识时、分、秒的含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体验时、分、秒的实际长短,本单元设计重视学生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时、分、秒的长短。

体验1分有多长的活动有:数脉搏、学算式等;体验1时有多长的活动有:利用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大风车节目的时间是40分进行推想等;体验1秒有多长的活动有:听闹钟“滴答”一声响、问声“你好”等。

(二)编写体例在青岛版教材的诸多特色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独具匠心、特色鲜明。

这些栏目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信息窗:通过情境串、故事串、问题串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合作探索:就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共同解决,充分发挥个人积极主动性和团队力量。

问题口袋:对于有价值但不属于本课所学的问题,暂时放入“问题口袋”,一旦具备解决能力,随时取出加以解决。

自主练习: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及时巩固练习所学知识。

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数学相关的资料,开阔视野,了解数学文化。

我学会了吗:每单元一个,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做出自我评价。

聪明小屋:培养学生思维周密性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思想,增长智慧。

丰收园: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定性评价。

便于学生养成评价与反思的习惯。

与之前的青岛版同册教材相比,又增加了智慧广场栏目,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体现数学价值。

(三)内容结构本单元共编排了三个信息窗。

信息窗1学习时、分的有关知识;信息窗2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信息窗3学习秒的有关知识。

(四)知识和技能的立体整合从横向角度来看,本单元由浅入深,呈阶梯状上升,在本册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纵向角度来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一年级知道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为三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

总之,本单元在编排上既总结、利用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为今后继续学习更复杂的内容作铺垫,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层层递进关系。

A级: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每个大格又分成()小格。

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想一想:时针走一小格是()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分。

B级:分针走一圈,时针走()。

时针从()走到(),走了()小时。

《时、分的认识》课后反思一、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节课我先设计了一个谜语,并通过“亮亮的一天”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一是观察钟面,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在时、分的认识基础上探索时、分的关系。

三是在归纳总结后,设计了师生互动拨钟表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分针、时针是怎样走的。

四是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感受一分钟能做些什么?深刻体会虽然一分钟时间不长,可我们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许多事情的。

在这四个活动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快乐的学习数学。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结合传统教学。

在教学《认识时分》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通过拨钟表的活动,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变化,让学生体会1时=60分。

教学效果比较好,课后还有许多孩子拿着实物钟在做试验。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层次化、趣味化。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长时间保持着兴趣,练习效果比较好。

五、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离不开思想品德教育,本节课中,我进行了两次惜时的教育:一是在感受一分钟后,让学生初步体会时间的宝贵;二是在整堂课结束时,让学生再次体会时间的宝贵。

《时、分的认识》课标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同时,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

三年级处于第一学段,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解读本单元的课程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