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管理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三章课堂管理★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群体动力的概念和要素。

(2)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3)课堂管理的策略。

(4)问题行为的主要对策。

★考纲链接1.课堂里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群体的特征:(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2)具有共同意识的群体目标;(3)具有共同认同的群体规范;(4)相互交往,协调活动。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2)群体凝聚力;(3)群体极化;(4)从众;(5)群体规范;(6)课堂气氛;(7)课堂里的人际关系。

4.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1)活动的难易程度;(2)个体在活动中的竞赛动机的激发;(3)个体对自己受到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

5.群体动力的表现。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6.加强群体凝聚力的措施:(1)要了解已有凝聚力的强度情况;(2)要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3)要引导所有的学生在情感上加人群体,形成归属感;(4)促使学生在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5)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7.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

8.群体极化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冒险偏移,另一种是谨慎偏移。

9.从众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家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10.从众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意义。

11.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2.群体规范的形成阶段:(1)相互影响阶段;(2)优势意见阶段;(3)规范确立阶段。

13.课堂气氛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号隋感的综合状态。

2021年04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21年04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组织行为学试卷(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A)A.享乐主义B.唯美主义C.现实主义D.资本主义2.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是(B)A.需要B.动机C.态度D.情绪3.行为科学家把行为看成是(B)A.自动式的B.机械式的C.半自动式的D.半机械式的4.使得人们对主观刺激的知觉更迅速、更具方向性的是(D)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心理定势5.群体成员完成其项目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和假设的基本框架以及群体的发展方向,都会在群体成员的(A)A.第一次会议上被确定B.第二次会议上被确定C.第三次会议上被确定D.最后一次会议上被确定6.人们对于在某以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称为(A)A.角色B.规范C.从众D.心理契约7.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种现象称为(C)A.社会促进作用B.社会压力C.社会惰化D.社会扩散8.沟通包含着信息的传递和(D)A.编码B.译码C.通道D.被理解9.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C)A.传递B.背景C.反馈D.通道10.一个群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团队,其首要条件是拥有共同的目标和( B )A.世界观B.价值观C.荣辱观D.态度11.衡量群体中人际关系发展水平的标志是(D)A.共生效应B.心理相容C.参与心理D.情绪认同12.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A)A.“属于”这个团队B.“分享”这个团队C.“表现”这个团队D. “相容”这个团队13.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是(A)A.存在某种形式的对立或不相容以及相互作用B.存在某种形式的对立或相容C.存在某种形式的对立且无相互作用D.存在某种形式的相互作用14.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这是从(C)A.组织结构的视角来看的B.组织形态的视角来看的C.组织行为的视角来看的D.组织应变的视角来看的15.把组织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和强制性组织,这是(D)A.按组织规模分类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C.按社会功能分类D.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1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A.组织文化理论源于日本,研究中心在美国B.组织文化理论源于日本,研究中心在日本C.组织文化理论源于美国,研究中心在美国D.组织文化理论源于美国,研究中心在日本17.组织帮助新员工适应组织文化的过程称为(B)A.适应化过程B.社会化过程C.洗脑化过程D.组织化过程18.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D)A.管理B.激励C.领导D.学习19.把学习分为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这是( B )A.经验型学习B.适应型学习C.行动型学习D.自主型学习20.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D)A.领导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函数B.领导是领导者与环境的函数C.领导是被领导者与环境的函数D.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与环境的函数21.面对不同的环境,领导者的行为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倡导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C )A.传统领导特性理论B.现代领导特性理论C.领导情景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22.在双因素理论中,于激励因素有关的因素是(C)A.工作制度B.工作环境C.工作内容D.企业政策23.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还有三种需要,一是权力需要,二是成就需要,三是( B )A.情绪需要B.友谊需要C.公平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4.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一是组织管理学,二是(C)A.心理学B.社会学C.人事管理学D.政治学25.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把员工看成是(A)A.经济人B.社会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

四、简答题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答:组织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下列几种:一、组织目标;二、机构设置;三、人员构成;四、全责体系;五、制度规范;六、资金设备;七、技术;八、信息沟通;九、团体意识;十、环境.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答: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正式组织具有下列特征:(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非自发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部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如政府组织,军队组织等。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征.答: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窃取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以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自发性;(2)内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答:最终的国内救生组织系统内部诸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它具体表现为组织系统的功效与作用。

组织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第二,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偕同效应,提高组织效率;第三,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征?答: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第一,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第二,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第三,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第四,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第五,行政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析行政组织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答: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处理团队合作中的人际问题

处理团队合作中的人际问题

处理团队合作中的人际问题在现代职场中,团队合作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模式。

无论是在大型企业中还是小型创业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然而,在团队合作中,人际问题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

本文将探讨在处理团队合作中的人际问题时应采取的有效方法。

第一,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

良好的沟通是解决人际问题的基础。

团队成员应该时刻保持开放、诚实和明确的沟通。

领导者应该确保团队成员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为解决冲突提供适当的渠道和平台。

第二,培养团队合作和共享的文化。

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享文化可以帮助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通过定期举行团队活动、分享知识和经验,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并建立更加信任和互助的工作氛围。

第三,理解和尊重团队成员的差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工作方式。

团队领导者和成员应该尊重并接受这些差异,并将其作为团队协同合作的优势。

当出现人际冲突时,应该用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对方,并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

第四,设立明确的团队目标和角色。

团队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责任和角色清晰明确。

团队领导者应该明确地传达团队的目标和期望,并确保每个成员清楚自己的职责。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角色模糊而引发的人际问题。

第五,解决冲突的方法。

在团队合作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团队领导者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处理冲突,例如促进交流、调解矛盾、寻求共同利益、寻求妥协等。

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应该从解决冲突中学习并成长,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第六,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

团队建设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样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性,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整体绩效。

总结起来,处理团队合作中的人际问题需要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培养团队合作和共享的文化,理解和尊重团队成员的差异,设立明确的团队目标和角色,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冲突,并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群体凝聚力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了解群体凝聚力的主要测量方法,初步掌握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掌握群体凝聚力对生产率的影响;知识要点: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2.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3.人际关系社会学测量法4.社会距离尺度法5.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效率的关系第一节群体凝聚力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互惠的群体中,就会逐渐对群体产生一种依恋的情绪;群体的每个成员都感到彼此互相吸引,并为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豪,这就说明群体有一种凝聚力,或叫内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的内在吸引力;群体的凝聚力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以下凡种:1.自然凝聚力人有社会属性,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这就是团结的自然凝聚力;2.工作凝聚力每个人都有希望获得良好工作的愿望,都希望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在现阶段,劳动还是作为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人们必须依赖工作而求得生存、发展;因此,群体所承担的任务和通过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对群体成员都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3.领导凝聚力成功而有威望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领导者的行为直接影响群体的凝聚力;4.情感凝聚力一个群体的成员长期在一起工作和学习,朝夕相处,群体内各成员之间彼此了解,就可能建立融洽、接纳的人际关系,群体就有一种吸引力;显然,这种吸引力是以情感为基础产生的,属情感凝聚力;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凝聚力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如果人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相互交谈,作出反应,并进行其他交往活动,而这些相互作用通常又会使他们发现大家共同的兴趣,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2.加人群体的难度加入一个群体越困难,这个群体的凝聚力就可能越强;进人这个群体的成员在进人过程中都经历了激烈的竞争,使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经历,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凝聚力;3.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群体凝聚力就越小;因为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困难,群体保持共同目标的能力相应减弱;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最近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凝聚力量高于男性;5.外部威胁大多数研究显示:如果群体受到外部攻击,群体的凝聚力会增强;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全体成员认为他们的群体无力应付外部攻击,群体作为安全之源的重要性就会下降,群体凝聚力就很难提高;另外,如果群体成员认为外部攻击仅仅是因为群体的存在而引起的,只要群体放弃或解体就能终止外部攻击,群体凝聚力就可能降低;6.以前的成功经验如果群体一贯有成功的表现,它就容易建立其群体合作精神来吸引和团结全体成员;7.有效情绪认同如果群体成员对群体内受挫者抱有强烈的同情,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必要的行动来与受挫者共渡难关;8.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研究表明,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奖励试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9.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的凝聚力有不影响;心理学家勒温等经过实验,比较了“民主”、“专制”和“放任”三种领导方式下实验小组的效率和群体气氛;结果发现“民主型”领导方式的小组成员间,比其他两个小组成员之间更友爱,思想更活跃,情感更积极,凝聚力更;第二节群体凝聚力与管理一、群体凝聚力的测定二、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效率一、群体凝聚力的测定西方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主要通过以下五种途径来测定群体凝聚力;1测量群体内个人之间的吸引力;2测量整个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3测量群体及群体接近和认同的程度4测量群体成员表示留在群体的愿望5上述四种途径的综合利用;上述几种方法的共同点就是把群体成员间互相接触的数量、频率和强度作为凝聚力的主要指标,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互选,确定群体成员之间的肯定选择和否定选择的比率,或提实际相互选择的次数与理论上可能的互相选择次数的比率,从而得到凝聚力系数;1人际关系社会学测量法,或称为社交计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及精神病学莫雷诺创造的;这种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研究群体中人员之间的好感、反感等情绪关系;莫雷诺认为,当一个人与别人交往时,首先会想到对方对我是否友好赞成还是反对我;这种接纳或排斥的态度,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根据这一假设,莫雷诺制定了一种由群体成员自行填报的调查表,内容分为“吸引”、“排斥”、“漠不关心”三类,要求群体成员表明自己的态度,如“你愿意与谁在一起工作”,“你认为准最适合当组长”等等;根据结果绘制出“群体成员关系图”;如图14-1所示;图中反映了一个8人小组的成员关系,说明了一些情况:A、B、C三人可能是这个小组内的一个小集团,他们三人互相吸引,关系密切;B可能是这个小组众望所归的领袖,因为A、C、D、E、G都倾向他;E和F互相接近,但他们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很少,其他人不喜欢他们;H是一个孤立的人物,其他人都排斥他;E、D和F、D彼此漠不关心;通过社会学测量法能够揭示出群体内人与人的关系情况:谁最受爱戴,谁是孤立者;个体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和适应性;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状况;群体内凝聚力的大小,士气的高低等;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为管理者对成员的工作设计及协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另外,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还可以用矩阵图来表示;用一个实例来说明,测量对象是一个高中班学生,选择标准是:“你愿意和谁一起去夏令营”肯定选择用“+”表示,否定选择用“-”表示,没有选择用“0”表示,测量结果如图14-2所示;分别被5人选择,没有人选择的是学生5、9和11;在国外企业管理中,有人用社会学测量法组织生产小组,与仅凭主观想象组成小组的方法相比较,工人满意度较高,生产效率也高,且员工流动减少;该方法通过群体内成员在不同的场合对其他成员的选择和排斥,使模糊的人际关系具体化、形象化、定量化,从而测定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得知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前苏联心理学家克尔涅夫的实验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例证;他在一家精密电子仪器厂选择了四个装配工小组,其中两个是最差的班组A、C,两个是先进班组C、D;把先进班组与落后班组比较后发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两种状态的班组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图14-3所示;A组由13人组成;这个组生产指标一直很低,经常完不成生产计划;其人际关系状况十分糟糕;一是班组成员之间感情上互相排斥,彼此作了大量的否定选择表示厌恶,而肯定的选择表示好感极少;这说明组内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好,矛盾重重;二是组长与组员之间关系紧张;组长“1”只得到一票的肯定选择;他自己没有对组内任何人作出肯定选择,却对“9”、“4”作了两个否定的选择;三是组内存在着排他性的小圈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9”、“10”、“11”三人之间作了相互肯定的选择;B组由7人组成;该组情况很好,生产率高;所有成员都对组长“1”做了肯定的选择,除了“4”对“5”做了否定选择外,其余各成员间也多有肯定的选择;C组由14人组成;该组的情况与A组差不多,生产率也很低;C组成员间关系松散而糟糕,或单个,或三三两两;肯定少,否定多;“2”、“4”和“7”间形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小团体,尽管“4”与组长“1”之间做了相互的肯定选择,但“2”却排斥组长;组长“1”只得到了三个肯定选择,同时又对“4”、“13”和“9”做了肯定选择,但“4”和“13”却和“9”之间做了相互的否定选择,人际关系复杂而矛盾重重;D组由12个人组成;这个组在车间里情况是最好的;调查显示其人际关系是良好的:组内成员之间作了大量的肯定选择,没有否定选择;得票最多的是“1”和“2”,“1”是组长,“2”是共青团小组长,他们两个也彼此作了肯定的选择,这表明组内领导受到成员的爱戴,领导人之间合作也很愉快;2.社会距离尺度法这个方法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的;测量的方法是由研究者设计出一套能反映不同社会关系距离的陈述意见,请被测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在相应的陈述上做上记号,然后将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的意见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曲线图反映了一个群体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的距离分布;不同的群体对同一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可以作比较,同一群体对几个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也可以作比较;首先,提出一套反映社会关系距离的陈述:1愿意和他做知己;2愿意请他参加自己所属的团体活动;3愿意和他做邻居;4愿意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一般的社交;5愿意和他少来往;6愿意和他断绝交往;其次,群体其他成员从以上六个陈述的不同认同选项同意或不同意中挑出符合自己态度的选项;最后,测定者对群体成员的态度进行统计,制图;如图14-4a所示;横轴反映社会距离的因素,纵轴代表人数百分比;该图表示同一群体对其成员甲、乙两个人所持的社会距离;图中两条曲线表明,群体成员对甲的距离比对乙的要小,即甲更受人欢迎;不同群体对同一个人的态度距离分布也可以比较;如图14-4b所示;横轴代表社会距离因素,纵轴代表人数百分比;该图表示两个群体A和的成员对甲的距离态度;图中两条曲线表明,两个群体比较起来,A群体倾向甲,B群体虽然有相当人数倾向于甲,但也有少部分人要远离甲;二、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效率一般来说,凝聚力高的群体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有效,但凝聚力与群体效率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凝聚力高就好;1.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首先,不能从二者的相关关系推出它们的因果关系;我们既可以认为高凝聚力是高生产率的起因,又可以认为高凝聚力是高生产率的结果;一方面,群体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助于减弱紧张情绪,提供一个顺利实现群体目标的良好环境,从而提高群体生产率;另一方面,高生产率群体的成员作为成功群体的一分子的感觉,有助于提高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感,从而提高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是相互影响的,不能简单地说高凝聚力会导致高生产率;其次,二者的关系受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影响,即群体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取决于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一致;显然,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就越容易追随其目标;如果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高度一致,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献出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如果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凝聚力高的群体反而比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低;而且,凝聚力低但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的群体,其生产率高于凝聚力高但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的群体见图14-5;因此,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性指标比凝聚力指标对于群体生产率的影响更为重要,只有在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基础上,增强凝聚力才有利于提高群体生产率;1如果群体态度对目标起促进作用,而且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 1,↑;2如果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且群体的态度不支持组织目标,群凝聚力越高,生产率反而下降 2,↓;3如果群体凝聚力低,且态度又不支持目标,则凝聚力对生产力不会产明显的影响 3,→;4如果群体态度对目标是支持的,且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性高,这时群体的凝聚力虽然低,也能提高生产率 4,↑;2.群体凝聚力与管理要提高群体的效率生产率,不能只依靠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对群体的教育与引导也是关键的一环;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在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同时,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协调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提高群体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度,克服群体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这样才能使群体凝聚力成为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动力,使群体效率的提高能真正服务与组织的战略和目标,使群体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本章小结:群体凝聚力与士气是组织管理者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而群体凝聚力与群体效率、劳动生产率、组织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却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复杂,因此深入研究群体凝聚力对于群体中的个体、群体本身,乃至整个组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专门介绍了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因素、测定,士气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以及群体凝聚力,提出了与管理有关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法思路;。

处理好班组管理中的人际关系范文

处理好班组管理中的人际关系范文

处理好班组管理中的人际关系范文班组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问题,对于班组的协作和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强班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合作和积极性,适当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对于班组的发展和壮大至关重要。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良好的沟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班组管理者应该积极倾听和理解每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尊重每个人的观点。

同时,班组管理者也要及时传达信息,明确任务和要求,以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职责。

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建立起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其次,要注重激励和培养班组成员。

班组管理者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激励计划和培养方案。

激励可以通过奖励制度,如薪资激励、晋升机会等来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同时,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班组成员的技能和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

激励和培养既可以提高每个成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此外,要加强团队合作和协调。

班组管理者应该注重团队合作,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

班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也要注重协调和处理冲突。

在班组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和分歧,班组管理者应该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问题,通过协商和妥协达到双赢的结果。

有效的团队合作和冲突处理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发展。

另外,要建立正面的工作氛围。

班组管理者应该注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每个成员都能够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举办一些庆祝会等方式来增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同时,还要注重表扬和认可,及时给予成员的肯定和鼓励,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正面的工作氛围能够增强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最后,要处理好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班组管理者应该做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成员,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团队)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团队)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团队)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一个群体之所以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 )A.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B.共同的理想与信念C.共同的兴趣和爱好D.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团队的特征。

价值观共识化是一个共同愿景的问题。

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是团队之魂,是一个群体之所以成为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

知识模块:团队2.“团队工作”被称为管理的热点是在( )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2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正确答案:C解析:20世纪90年代,“团队工作”成为管理的热点,众多管理者推崇团队的工作方式,甚至以团队方式来进行组织重构。

知识模块:团队3.在组织中,团队有时又被称为( )A.团体B.群体C.集体D.整体正确答案:B解析:在组织中团队有时又被称为“群体”,“团队”和“群体”这两个词汇经常相互替换。

知识模块:团队4.在团队工作结构中,日常工作是由来完成的。

( )A.管理人员B.团队C.普通员工D.高素质员工正确答案:B解析:在团队工作结构中,管理人员并不从事日常工作,而是由团队来完成的。

知识模块:团队5.人力资源的本质是( )A.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授权B.团队在合作中达成共识C.团队成员互相协作、共为一体D.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正确答案:D解析:人力资源是团队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的本质是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

知识模块:团队6.团队的核心资源是( )A.科学技术B.财力C.物力D.人力资源正确答案:D解析:人力资源是团队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的本质是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

知识模块:团队7.团队的终极目标是( )A.对事不对人,促成合作B.促成合作,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C.相互协作,共为一体D.尽心尽力,全方位投入正确答案:B解析:团队成员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他们和谐相处,充满凝聚力;另一方面,他们彼此促进,为了团队的成功他们常常指出对方的缺点及进行对事不对人的争执,其终极目标都是促成合作,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

人际关系管理总结汇报

人际关系管理总结汇报

人际关系管理总结汇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人际关系管理方面取得了一
些进展和成就。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我们成功地改善了团
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以下是我们在人
际关系管理方面的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意识到了人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明白了良好
的人际关系对团队的成功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积极地投入到人际
关系管理中,努力改善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以及解决冲突
和矛盾。

其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组织了团
队建设活动,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我们还加强了沟通,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坦诚地交流意见和想法,以及解决问题和矛盾。

同时,我们也注重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个性
和特点,以便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和合作。

最后,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我们的努力,团队成员之间
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团队成员
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沟通更加顺畅,团队的工作氛围也更加和谐。

这些成果为团队的发展和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在人际关系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就,但也意识到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会继续努力,进一步改善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为团队的发展和成功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团队的发展和成功贡献更多的力量。

大工14秋《组织行为学》在线测试2满分答案

大工14秋《组织行为学》在线测试2满分答案

大工14秋《组织行为学》在线测试2
一,单选题
1. 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

A. 成就需要
B. 权力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安全需要
?
正确答案:A
2. 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A. 尊重需要
B. 归属需要
C. 安全需要
D. 生理需要
?
正确答案:A
3. 头脑风暴法主要是为了克服群体决策中的()。

A. 群体压力
B. 舆论压力
C. 从众压力
D. 专家压力
?
正确答案:C
4.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 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 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
正确答案:C
5.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马斯洛
B. 赫兹伯格
C. 麦克利兰
D. 波特
?。

关系管理原理

关系管理原理

关系管理原理
关系管理原理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技巧来处理和维护好与他人的关系。

关系管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尊重和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只有通过尊重和理解,才能建立互信和共识的基础。

2. 积极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关系管理的关键。

要善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对其他人的意见和感受过度批评或忽视。

同时,要学会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避免过激或冲突的言辞。

3. 公平公正:关系管理中的另一个原则是公平和公正。

要尽量做到公平对待他人,不偏袒,不压制。

同时,也要求对方对待我们同样公平和公正。

4. 灵活变通:人际关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关系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要学会适应不同的情况和人际关系,灵活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5. 分享和合作:关系管理的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分享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要乐于助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资源,主动帮助他人。

通过合作,可以增强人际关系的互动和发展。

总之,关系管理原则是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通过
尊重和理解他人,积极沟通,公平公正待人,灵活变通和分享合作,可以有效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并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管理学⼀、名词解析1、管理(P4):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法实现的⽬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是指产⽣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

3、标准化原理(P11):要使⼯⼈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法,使⽤标准化的⼯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指“从最⾼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伦理,是⼈之所以为⼈,即单个的⼈具有同体本质的⼈,⽤管理学家的话语说,就是单个⼈成为“组织⼈”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这种观点认为,能给⾏为影响所及的⼤多数⼈带来最⼤利益的⾏为才是善的。

这是⼀种完全根据⾏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类⾏为善恶的道德观。

P23 7、问题强度(P28):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为可能产⽣后果的严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标实现的⼀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称智⼒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员聚在⼀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法。

10、风险型决策(P94):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指将⼀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能⼒(P117):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

(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

⼀项能⼒能够成为企业的核⼼能⼒必须通过三项检验:⽤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进⾏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什么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什么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处世技巧,将有助于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意义第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人们共同协作,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共同奋斗。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为交往创造了快捷方便的条件,也对交往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许多社会工作任务,越来越不能靠单个人单枪匹马来完成要通过众多人的共同协作来完成。

每个科研项目的攻关,也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联手合作,加强联系,共同研究。

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现代社会知识量激增,“信息爆炸”,不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交往,就不能尽快获得信息。

有人曾说,现代社会80%的信息是通过交往获得的。

而在现代社会掌握了信息就等于增加了成功的砝码。

第三,人们可以从友好协作的人际关系中吸取力量,增强信心,在人生业绩的创造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反之,如果人与人之间互相拆台,互相牵制,积极性受到压抑,才能无法发挥,消磨意志,空耗时光,则根本谈不上人生业绩的创造。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一个人如果处在相互关心爱护,关心密切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一定心情舒畅,有益于身体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保持轻松平稳,态度乐观。

不良的人际关系,可干扰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焦虑、不安和抑郁。

严重不良的人际关系,还会使人惊恐、痛苦、憎恨或愤怒。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恶劣的情绪实际上是对身心健康的最大摧残。

据悉,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有20%的美国人因惯于生气而使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人的身心健康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

俗话说健康之道在于“和”,这个“和”是指身体内在的和,也指与自然和社会的和,同样也指人和,即人际关系的和谐。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最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人生的幸福是构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

自学考试学习资料:组织行为学

自学考试学习资料:组织行为学

1 [单选题] 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目的不包括()A.正确处理人际关系B.提高人际管理和沟通水平C.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D.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2 [单选题] 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B.财务管理学C.经济学D.行政管理学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3 [单选题] 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的学者是()A.斯蒂芬P罗宾斯B.陈国权C.里基W格里芬D.关培兰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4 [单选题]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A.协调、领导及控制B.引导、组织及管理C.预测、引导及控制D.计划、领导及组织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5 [单选题] 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心理学家是()A.荣格B.弗德勒C.弗洛伊德D.梅奥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6 [单选题]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是()A.“社会人”假设B.“复杂人”假设C.X理论和Y理论D.“自我实现人”假设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7 [单选题] “复杂人”假设产生于()A.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B.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C. 20世纪70年代末D. 20世纪80年代初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8 [单选题]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A.约翰.华生B.埃德加.沙因C.爱德华.托尔曼D.克拉克.赫尔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9 [单选题] 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华生C.赫尔D.沙因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0 [单选题]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B.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C.满足员工各种需要D.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1 [单选题] 人的工作满意感实质是一种()A.需要B.态度C.价值观D.动机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12 [单选题]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并作出最合理的说明,使其有一定的意义,这样的特性就是知觉的()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D.理解性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3 [单选题]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会保持其稳定性的特性是知觉的()A.理解性B.整体性C.恒常性D.选择性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4 [单选题] 车间相对于工厂是()A.大群体B.小群体C.一般群体D.参照群体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15 [单选题] 企业的车间、班组、科室等,这些属于()A.实际群体B.假设群体C.参照群体D.利益型群体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6 [单选题] 当一名工会干事晋升为基层主管时,他的态度从亲工会转向亲公司管理层。

管理心理学-最新网上作业

管理心理学-最新网上作业

作业一单选: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与组织心理三个方面领导心理2、按能力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3、“不信于赏,百姓弗德。

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出自我国古代哪部经典名著():孙子兵法4、对一个人个性形成发展起着直接作用的是()早期教育5、在儿童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6、个性的特质包括,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倾向性7、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晕轮效应8、()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9、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被称为()首因效应10、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罗11、英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知觉不包括以下()现实自我12、自我知觉的核心是()精神自我13、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出现的四种影响较大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动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14、霍桑实验提出的(),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人际关系理论15、具有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行为特征的人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判断: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只有少数人是勤奋的是“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要点。

(对)2、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核心是性格的差异(对)3、自我知觉是群体心理发展的标志之一(错)4、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对)5、管理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研究包括群体结构、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及群体人际关系等(对)6、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有“先入为主”的情况发展,这种效应叫晕轮效应。

(错)7、工人阶级出身的人集体主义强、直爽、讲究实际。

(对)8、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错)9、个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对)10、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提出了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的气质学说。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心理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感觉2.记忆3.意志4.个性5.气质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行为方式B.生活方式C.学习方式交往方式2.有人勤奋有人懒惰,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8.情绪特征C.态度特征D.理智特征3.使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态度特征D.意志特征4.个性倾向性包括()。

Λ.能力C.兴趣D.信念5.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B.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已经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D.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6.研究者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的观察并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然后分析记录,判断可能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被称为()。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量法D.访问法7.我们把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称为()。

A.气质8.性格C.能力D.心理8.在有关个性的理论中,由弗洛伊德及其学生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是()。

A.社会学习论B.个性类型论C.心理分析论D.特质论9.有人经常处于精神饱满、朗气蓬物、愉快欢乐之中,有人经常处于精神萎靡、抑郁清沉、闷闷不乐之中,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B.态度特征C.理智特征D.情绪特征IO.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孤僻胆小、行动迟缓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抑郁质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扮演下面哪些角色()A人际角色B决策角色C操作员角色D信息传递者角色2、下面哪几项属于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A生活节奏通常很快B对很多事情的速度感到不耐烦C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D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3、人们常说的社会知觉过程中的可能偏误有()A第一印象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印象4、常说的态度的三成分是指()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决策成分5、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以下层面()A生理需求B自我实现需要C尊重需要D安全需要E社交需要F爱和归属需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五、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六、2.思维的分类有哪些?七、3.个体的意志品质主要有哪些?八、4.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团队管理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

团队管理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

团队管理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在进行团队管理的过程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被忽视的方面。

有效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对于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处理团队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团队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1. 监控团队人际关系在团队中,人际关系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出现问题。

团队管理者需要时刻关注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以便及时干预和解决。

2. 鼓励沟通和协作建立一个开放、互相尊重的团队文化,鼓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密切合作。

让团队成员明白,在面对矛盾和问题时,沟通和协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 建立信任和理解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建立信任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管理者应努力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团队氛围,让每位团队成员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4. 定期沟通和反馈定期的团队会议和个人反馈可以帮助团队成员理清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团队管理者应该主动和团队成员沟通,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适应团队环境。

5. 处理冲突和矛盾在团队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团队管理者需要冷静分析问题,客观处理矛盾,帮助团队成员解决问题,维护团队的团结与稳定。

结语团队管理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方面,只有处理好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才能让团队更好地团结一致、共同进步。

希望通过上述建议,团队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团队成员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为团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分享和讨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者想分享您的团队管理经验,请随时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谢谢!。

中国石油大学继续教育答案汇总

中国石油大学继续教育答案汇总
5
此题得分:
0.0
批注:
4•第4题 单选题人才创新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组织环境;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即时环
境。哪类环境内因、外因兼备()?
A、社会环境;
B、组织环境;
C、自然环境;
D、心理环境;
E、即时环境。
标准答案: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0.0
批注:
5.第5题 单选题模拟型创新又叫()。
E、地震预测;
F、石油价格的变化
标准答案:A,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0.0
批注:
20.第20题 多选题生活中有许多思维定势,例如:大河有水小河满;人多力量大;权力不加
制约就可能腐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骄傲使人落后;万事开头难等等。其中哪两个是正确 的?()。
A、大河有水小河满;
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5
此题得分:
0.0
批注:
2.第2题
单选题
对于知识的积累与检索,应当更注重()。
A、
积累;
B、
检索
标准答案:
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5
此题得分:
0.0
批注:
3.第3题
单选题
我国决心用10年时间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到()的转变。
A、
人才大国
B、
人才强国
标准答案:
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的?()。
A、大河有水小河满;
B、人多力量大;
C、权力不加制约就可能腐败;
D、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
E、骄傲使人落后;

管理心理学历年真题

管理心理学历年真题

管理心理学历年真题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163 一、单项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契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课程代码:00163一、单项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契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心理学界公认的产业社会意理学的开创人是( )A.斯腾B.梅奥C.闵斯脱博格D.勒温2.在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中,把研究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心理现象称为( )A.行为心理B.组织心理C.个体心理D.群体心理3.勒温创建的群体能源理论被称为( )A.“场”理论B.“人群关系”理论C.“需要”理论D.“人—机”理论4.产生于18世纪下半期,其主要代表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管理理论是( )A.早期治理理论B.传统管理理论C.迷信管理理论D.人际关联理论5.价值观全体作用的本质和核心是( )A.动力作用B.尺度作用C.调节作用D.定向作用6.咱们把个人与神经进程的特征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称为( )A.气质B.性格C.才能D.心理7.在态度的构成要素中,起基本性作用的是( )A.认知要素B.评估要素C.感情要素D.动向要素8.在有关个性的理论中,由弗洛伊德及其学生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是( )A.社会学习论B.个性类型论C.心理剖析论D.特质论9.有人常常处于精神丰满、暮气沉沉、高兴欢喜之中,有人时常处于精力萎靡、抑郁低沉、郁郁不乐之中,这是性情的( )A.意志特征B.态度特点C.理智特征D.情感特征10.老年人往往会以为年青人举止轻佻、办事不坚固,并在见到某个年轻人时把他归类到自己认定的形象之中,这是社会知觉成见中的( )A.第一印象效应B.定型效应C.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11.个体对本人的思惟、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把持或束缚是指( )A.自我知觉B.自我管理C.自我感到D.自我意识12.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作出价值断定所构成的心理偏向是指( )A.性格B.气质C.态度D.念头13.态度变更三阶段理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A.失调、和谐、协调B.遵从、同化、内化C.不一致、根本一致、一致D.失调、学习、调和14.从激励过程的出发点即人的需要动身,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鼓励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状况型激励理论D.目标理论15.美国管理学教学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A.需要档次论B.成绩需要实践C.冀望理论D.双因素理论16.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称为( )A.正式群体B.参照群体C.实属群体D.非正式群体17.依据美国管理学家塞利士对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如果群体行为有良好的打算性,群体成员大多数从事判定性工作,而且是独自操作,那么该群体的类型是( )A.冷漠型B.古怪型C.守旧型D.策略型18.群体成员独特接受、共同遵照、商定俗成的行动准则叫( )A.群体标准B.工作制度C.群体纪律D.群体压力19.一个人接收多数人的看法,为了实现群体的幻想跟信心而采用与群体坚持一致的办法的做法是( )A.反从众B.独破C.群体主义自决D.服从20.个别说来,传递主要的、须要长期保留的信息时,宜选用的沟通方法是( )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语言沟通D.非语言沟通21.经由信息源编码的物理产品叫( )A.通道B.解码C.信息D.编码22.树立人际关系的思维基础是( )A.互需B.互助C.互爱D.互酬23.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表现为( )A.短期的人际关系易于影响个人的基本态度B.长期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影响是长久深刻的,并且彼此彼此依附C.不同的社会角色,不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影响D.公务关系和私家关系难以联合起来,,共同影响人的行为24.组织设计的中心是( )A.结构设计B.职位设计C.功能设计D.目标设计25.古代组织理论主意( )A.在组织状态上倾向于巍峨组织构造B.在集权与分权上偏重于分权C.在集权与分权上着重于集权D.在专业分工上倡导群体化26.在组织形象辨认体系中,最形象直观、最具冲击力的局部是( )A.CIB.MIC.BID.VI27.在组织文化的三层次说中,居于第二层次的是( )A.精神文化B.隐形文化C.轨制文化D.物资文明28.绩效考核中,考核者处于怕得功臣、老好人等心理,不愿对被考察者做出极其评价,而是使被考核者的成就集中在等同程度线的分数上,由此发生的偏差是( )A.暗示性偏差B.对比效应偏差C.印象性偏差D.趋中化偏差29.绩效考核诸步骤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 )A.实施方案B.鉴定决议C.断定目的D.制订计划30.在组织变更的阻力中,因为变革成果的未知性造成的阻力属于( )A.心理原因造成的阻力B.经济原因造成的阻力C.组织自身起因造成的阻力D.社会群体原因造成的阻力二、多项取舍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合乎标题请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人际关系论文题目(推荐标题125个)

人际关系论文题目(推荐标题125个)

人际关系论文题目(推荐标题125个)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与人交往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以下是125个关于人际关系论文题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际关系论文题目一:1、关系对异质群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基于人际关系网络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2、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评价3、基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特点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4、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5、非结构式团体咨询用于护士人际关系改善研究6、基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英汉在线反馈策略比较——以酒店管理为例7、人际关系管理视角下英语虚假礼貌的言语分析8、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9、人际关系困扰大学生情绪和行为的调查研究10、博弈论视角下高校寝室人际关系探究11、矛盾分析法视野下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构建研究12、情感与认知对顾客承诺的影响研究——人际关系的视角13、成都社区老人睡眠及人际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14、书写表达改善初中新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15、人际关系亲密度对大学生妒忌程度及类型的影响16、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17、妊娠高血压治疗中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下情绪护理干预效果18、内观心理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人际关系、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9、人际关系对心理韧性的效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20、领导者人际关系失序的特征与重构策略21、乡镇二孩家庭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生次序及同胞性别组合的影响2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优化人际关系23、大学新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学习适应的关系24、团体箱庭疗法提升高中合作学习小组人际关系的效果25、高职院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人际关系论文题目二:26、日常生活信息查询中人际关系利用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以重庆大学生为例27、日常生活信息查询中人际关系的利用特征研究——以重庆大学生为例28、高校领导干部人际关系冲突的危害及其消解29、基于人情原则的人际关系新模式——人际语用学本土研究30、校园人际关系对社会适应类型的预测作用——基于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的检验31、吃醋无理——《海上花列传》中人际关系折射的转型期心态32、技校新生自我状态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33、浅谈寄宿制学校宿舍里的人际关系34、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效果分析35、大学生自恋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36、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改善策略研究37、大数据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人际关系研究——教师与领导的人际关系38、网络游戏人际关系对玩家自我认同的影响39、人格特质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40、大学生沟通方式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41、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效果研究与探讨——从五个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案例出发42、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与原生家庭相关性研究43、组织人假设:观察组织人际关系的新视角44、高中生人际关系对抑郁的影响45、基于人际关系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应用46、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47、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48、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其人际关系、孤独感的相关性49、基于信息化教学的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探析——以“维护人际关系”一课为例50、地方高校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困扰与校园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人际关系论文题目三;51、中国人际关系化产业补贴的有效性分析52、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自尊影响的实证研究53、指向心理健康的高校宿舍人际关系调适5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研究——以梅奥人际关系理论为研究视角55、大学生冲突解决策略在人格特征与人际关系敏感中的调节效应56、医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学业表现的影响57、共情训练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实验研究58、从口头敬语使用看日本人的人际关系意识——以学校为例59、传统人际关系的现代演绎——评“玉米三部曲”兼论毕飞宇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60、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61、跨文化视角下中西人际关系对比62、微信社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63、大学生在微信社交中的人际关系调查研究——以大连高校为例64、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65、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及其消除66、手机依赖强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学习状态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2240所高校调查的实证分析67、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对策68、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际关系与其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69、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及对策分析70、高职院校贫困生人际关系获得感现状及提升策略71、皖北地区农业文化变迁研究——以Y村农作物、农具、节日习俗以及人际关系为例72、地缘、趣缘、学缘、血缘:湘军要员之间的人际关系73、情投意合:人际关系的儒家境界74、中国现代城市社会与传统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比较——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综述与解析75、气质类型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人际关系论文题目四:76、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探究77、博弈理论在人际关系处理中的应用78、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相关研究79、探讨大学生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构建80、自由与必然性视阈下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反思研究81、大学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与分析82、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困扰与应对方式的研究83、人际关系动机对虚拟品牌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84、照片分享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印象管理85、转型期西北农村的人际关系变迁86、大学新生宿舍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效果分析87、嗓音吸引力与人际关系88、大学生同伴依恋与抑郁:自我认同感和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89、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应对方式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90、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人际关系调查91、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九型人格及FPA性格色彩理论92、论大学生绿色人际关系的构建93、一例人际关系紧张引起情绪问题的咨询报告94、人际关系问题的案例报告一例95、限制性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应用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改善的可行性分析96、正确处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几点思考97、人际关系会影响教师晋升吗?——佐治亚大学教师晋升评价的学系人际关系调查98、高职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心理健康探析99、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构建研究100、图式变迁:“人际关系”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信任的时代定位人际关系论文题目五:101、基于小群体互动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102、试论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教育对策103、工程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构念与维度研究104、高职护生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105、4D八项行为提升医学院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106、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出院计划在儿童Ⅰ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分析107、人际语用学视角下人际关系管理的人情原则108、关于大学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109、高职生手机成瘾与人际关系、孤独感关系的研究110、网络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构的路径、模式与价值111、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改善高中生人际关系的研究112、团体辅导在改善研究生四种人际关系的效果研究113、高职院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危机调研及对策研究114、大学生依恋类型、孤独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115、校园微商背景下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构建研究116、大数据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人际关系研究——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117、人际关系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研究118、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困扰和孤独感的关系119、罗德民、芬次尔在中国的科学研究、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120、初中生家庭功能对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研究综述121、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122、在线虚拟社交网络与现实人际关系网络的差异性研究123、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人际关系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124、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处理与反思——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125、学习焦虑对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影响:人际关系敏感的中介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教学目的】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了解人际关系的形态,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主要内容】本章阐述人际关系的形式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

一.人际关系的实质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微观社会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1.人际关系是一种微观的社会关系
2.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
3.人际关系是情感体验
二.人际关系的作用
1.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群体的团结
2.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高群体工作效率
三.人际关系的形态
1.亲密形态
2.互利形态
3.勉强形态
4.冲突形态
四.人际关系和人际行为
人际行为,是指具有一定人际关系的各方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行为。

把人际行为模式划分为八类:
(1)由管理、指导、教育等行为导致对方的尊敬和顺从等反应;
(2)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对方的信任和接受等反应;
(3)由赞同、合作、友谊等行为导致对方的协助和友好等反应;
(4)由尊敬、赞扬、求助等行为导致对方的劝导或帮助等反应;
(5)由怯懦、礼貌、服从等行为导致对方的骄傲或控制等反应;
(6)由反抗、怀疑、厌倦等行为导致对方的惩罚或拒绝等反应;
(7)由攻击、惩罚、责骂等行为导致对方的仇恨和反抗等反应;
(8)由夸张、拒绝、自炫等行为导致对方的不信任或自卑等反应。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
1.印象阶段
(1)与对方礼貌地寒暄。

(2)大方得体的穿着。

(3)经常面带微笑。

(4)记住对方的名字。

(5)要适时赞同对方的言论。

(6)要善听人言,善解人意。

(7)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2.接近阶段
(1)自尊但又尊重别人。

(2)表现自己但又不贬低别人。

(3)谦虚但不虚伪。

(4)谨慎但不拘谨,活泼但不轻浮。

(5)不要吝啬赞赏你的朋友。

3.亲密阶段
(1)保持一定距离。

(2)口有遮掩。

(3)切莫盲目热心。

(二)影响人际关系形成的因素
(1)交往频率。

(2)距离远近。

(3)志趣相投。

(4)背景相似。

(5)互惠互利。

(6)品质吸引。

(7)异性吸引。

(8)外在诱发。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
(一)人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1)生活环境的变化。

(2)知识经验的增长。

(3)社会角色的变化。

(二)人际关系变化的趋向(1)同向驱动。

(2)离向驱动。

(3)反向驱动。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一.社会测量法概述
社会测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涉及社会性的变量。

(2)社会测量是对人的某种评价。

(3)测量结果特别适合于小团体研究。

(一)社会测量法的实施过程
1.社会测量法实施的准备
(1)选择标准。

①测量标准的数目。

②强标准与弱标准。

社会测量中经常使用的强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角色标准。

第二,感受标准。

第三,功能标准。

③选择标准时,无论有限选择还是无限选择,标准都要明白易懂,尽量具体。

④标准可以用积极方式,也可以用消极方式提出。

⑤标准选择的顺序。

(2)选择的数量。

(3)测量的准备。

根据要求,社会测量常用以下几种方式:
(1)等级排列法。

(2)靶式社会图。

(3)“猜测”技术。

(三)社会测量的结果分析
1.矩阵分析
2.图解分析
一次社会测量的结果也可以用图13-1的社会测量图来表示。

注:虚线表示否定选择。

图14-1 社会测量图
3.指数分析
指数分析以一个综合指数表示团体的社会结构关系,它能够更精确地表示团体不同特性。

指数分析的类型及其计算公式如下:
(1)个人社会测量指数。

用于了解每一成员在团体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个人被选次数/(n-1)式中n为团体成员人数,分母用n-1,是因为每个人不能自己选自己。

(2)团体社会测量指数。

成员之间相互选择,表明了团体凝聚力的程度,因此,可以运用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作为整个团体的凝聚力指标。

一般来说,团体社会测量指数越大,说明其凝聚力较高。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所有可能的互相选择总数,其中分母“所有可能的互相选择总数”即从n个成员中选取两个的所有可能的次数。

(四)社会测量的评价
二.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
这种方法与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隐去了真实的目的,被试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了自己的真实心理。

三.贝尔斯测量法
贝尔斯测量法曾遭到严厉的批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指责这套方法建立在实验室测量的基础上,而实验室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大不相同,因此断定这种测量法不科学。

尽管如此,贝尔斯测量法在人际关系测量中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 2/3 1
时间单位







度 图14-2 相互作用表现-时间曲线
第四节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一.群体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从工作分工角度上,群体中总存在着领导者、合作者和执行者三种角色,所以群体人际关系中,不外乎三种关系:与上级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与同事或者说平级之间的关系,下面分别论述如何改善这三种关系。

(一)改善与上级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公司企业中,与上级保持良好关系,对每个人的前途都很重要。

与上级建立一种平等默契的合作关系,以利于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进行。

下列是一些关于改善与上级人际关系的建议:
1.仔细倾听
2.说话简明
3.委婉提出意见
4.保持谦虚的态度
5.态度积极
6.信守诺言
7.熟悉上级
8.保持距离
(二)改善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
1.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以自我为中心
2.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
3.要掌握与同事交谈的技巧
4.和同事打成一片
(三)改善与下属之间的人际关系
1.多与下属进行沟通
2.学会控制情绪
3.分权分工,信任下属
二.个人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一)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个人要改善人际关系,首先要把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诚信原则
2.平等原则
3.互补原则
4.宽容原则
(二)个人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1.加强自我认识
2.让谦虚感染人
3.以合作的态度结交人
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
5.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