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和风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和风》备课教案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和风》备课教案

《热力环流和风》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成因及分布。

2.掌握风的类型、成因及分布。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分布,风的类型及成因。

2.教学难点: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能告诉我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如何分布的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2.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分布(1)讲解热力环流的概念: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

(2)讲解热力环流的成因:地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进而形成热力环流。

(3)讲解热力环流的分布:低纬度地区形成赤道低压带,中高纬度地区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

3.风的成因及类型(1)讲解风的成因:风是由于地表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受到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2)讲解风的类型:①地转风: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风。

②风暴:由于气压梯度力引起的风。

③谷风和海风:由于地形差异引起的风。

4.热力环流和风的应用(1)讲解热力环流和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报、农业生产等。

(2)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课堂小结6.作业布置(1)抄写并熟记热力环流和风的成因、分布及实际应用。

(2)绘制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3)结合实际,分析热力环流和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分布对话引导:同学们,我们常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好,小明,你来回答一下。

小明:因为热空气密度小,冷空气密度大。

教师:非常正确。

这就导致了热力环流的产生。

那我们来探讨一下,热力环流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2.风的成因及类型对话引导:现在我们来聊聊风。

小华,你能告诉我,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是从哪里来的吗?小华:风是从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

教师:非常好,这就是气压梯度力。

高中地理高一热力环流和风大气运动(共20张PPT)

高中地理高一热力环流和风大气运动(共20张PPT)

1.气压: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质量。
2.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海拔越高,气压越____
近地 面空 气的 冷热 不均
引起气流
的垂直 (上升或 下降)运 动
产生水平运动,
这就是风。
导致同 一水平 面上的 气压差 异
空气由 高气压 流向低 气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云层反射 地 面 吸 收
3.含有大量水汽的空气上升,推测会 有怎样的天气变化? 热空气膨胀上升,水汽易凝结形成云雨
一思考.:热Biblioteka 、力B、环C三流地空的气垂形直运成动状况?
等压线:高压高凸
低压低凹

(hpa)
B1
低压
A1
高压
时 1005

面 1010

热 1015

均 1020

B
A
冷却 高压
受热 低压
C1
低压
(km)
高空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影响风的三种力比较
作用力
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
水平气压梯 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只改变风向 不影响风速
既降低风速 又影响风向
高空中,风向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共 同影响,平行于 等压线;近地面, 风向受三个力共 同影响,与等压 线有夹角。
2.在右下图等压线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
风向是:__B___,表示高空风向是:___A___

④1005
1010
A
1010
C
1015
B

③ 1020

高中必修一地理热力环流和风

高中必修一地理热力环流和风

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气压差) 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两差产生两运动)






B A 受热 探究: 冷却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
3、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类型的关系? 相反 4、“高压”一定比“低压”气压高吗?
C 冷却
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2、气温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
C 冷却
(1)上图中哪些箭头表示的是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 (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3)风的运动方向有什么规律? 由高压沿着水平方向流向低压 名词链接: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气压梯度力——因为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而 产生的促使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二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三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高空
近地面
[重点提示] 从近地面到高空,空气运动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风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也逐渐减小,直到一定的高度,摩擦力接 近为零,风向也近似平行于等压线了。
3、风的受力分析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思考:三个力的特点(方向、大小)及对风的影响? 水平气压 梯度力 风向 (hpa) 1000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实际风向
如何在实际的等压线图上作出实际风向?
方法: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再作实际风向(斜穿等压线: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北半球
• • • •
5.风力的大小 思考: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因素) 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 (2)摩擦力 • 地面摩擦力越大,地面阻力越大,风力越小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热力环流和风演示文稿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理课件 热力环流和风演示文稿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不影响风向 减小风速
读“风向形成示意图”,思考回答
b
c
a
风向
(1)a、b、c各表示什么力? (2)该图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图2-2-1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箭头是(

图2-2-1
1015
1、M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00、1010 B.1015、1020 C.1010、1015 D.1020、 1000 怎么比较 2、图中②处的风向为 偏南风 风速? 3、①、②、③、④地,风速最大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结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
大气
大气逆辐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 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 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 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三、大气运动
三、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的运动
一.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形式
气流上升或 下沉运动 水平气 压差异 大气的水 平运动
二、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低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三、大气的水平
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三种力 力的方向 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 水平气压梯 垂直于等压线, 决定风向 决定风速 度力 由高压指向低压 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 南左北右 不影响风速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和风》备课教案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和风》备课教案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和风》备课教案教案概述:本次备课旨在介绍高一地理课《热力环流和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和对地球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热力环流和风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和对地球运动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环境问题和地理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和地理过程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和对地球运动的影响。

2. 难点:解释热力环流和风形成的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选修2》第三单元《大气运动与天气》。

2. 多媒体教学装备:投影仪、电脑、音响。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导入,如:“你们在家中是否有空调?为什么夏天需要空调?”引导学生思考热力环流对气温的影响。

Step 2:概念讲解 (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示意图讲解热力环流和风的概念,并解释其形成的基本原理。

Step 3:热带风带和温带风带的分布与特点 (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地图解读,向学生讲解热带风带和温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并给出相关的实例和现象。

Step 4:风的分类和解释 (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风的分类和解释,重点关注地表风、上层风和脊流。

Step 5:分组讨论 (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来解释热力环流和风形成的机制,并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

Step 6:思维导图练习 (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绘制出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原理的思维导图。

Step 7:小结 (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概括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提醒学生复习重要知识点。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热力环流和风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和对地球运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ppt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ppt
(1)气压梯度
(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 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一力共同作用下的风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AHale Waihona Puke 高冷却1010
C
(1)近地面,一般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
(2)高、低气压一般是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3)同一地点,气压值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且高低空的气压 名称相对 。
(4)等压面判定法: “高高低低”
等压面向高处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向低处凹陷的地方是低压区。
练习
知识归纳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中地理大气热力环流与风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气热力环流与风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气热力环流与风知识点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削弱与保温作用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2.原理应用(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特别提醒(关注右图4个关键点)①气压垂直分布规律:气压随高度上升而降低(高空气压总比近地面气压低;高压气压区和低气压区是在同一水平上比较)②等压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弯曲规律:在同一高度,等压面向上凸为高气压区,向下凸为低气压区③建立气温、气压、等压面弯曲的关联。

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

温压关系:(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④热力环流形成的实质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地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如陆地与水面之间、裸地与绿地之间的热力性质有较大差异,在同样受热或受冷条件下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

常见热力环流①海陆风:“海陆风”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海边,存在于海洋和陆地之前的风,其实海陆风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沿海地区,在较为广阔的陆地和水域之间,都有类似的现象。

海陆风示意图海陆风的形成是由于海水(水域)和陆地的比热不同,海水比热大,升温和降温都较慢,而陆地比热小,升温和降温都较快。

白天,陆地和海洋共同升温,陆地比热小,升温快,陆地温度比海洋高,在近地面陆地上形成低压,而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为“海风”。

晚上,陆地和海洋共同降温,陆地降温快,陆地温度比海洋低,此时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与风PPT优秀课件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与风PPT优秀课件
(2).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受到地 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但在近地面的风由于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并不 完全平行于等压线,而是与其形成一个交角。
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swf
课堂练习三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 正确的是:D
C A
若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hPa) 1000
1002
风向
1004
1006
1008
1010
在近地面的风由于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 向并不完全平行于等压线,而是与其形成 一个交角。
低气

风向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高气 压
摩擦力 等压线
(1).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 的直接原因。
同一水平面 形成 上气压的差 异
大气的 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影响风向的力有下列三个:
A、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B、地球自转偏向力
始终垂直于速度的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C、磨擦力
始终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若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的风向
(hPa) 1006 1008 1010
1002
D
1004
1006
B 1008 1010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二、热力环流与风
(1)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 (2)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热力环流和风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热力环流和风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地理课件

(hpa) 1000
1002
高压 A′
低压 B′
1004 1006 1008 1010
水 平
(fēngxià ng)
(shuǐpíng)
A 低压
B

风 向
高压


梯 度


只受一个(yī ɡè)力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1、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对风的影

N:向右 方向:垂直于风向 S:向左
3


2
1
低压 高压
甲乙
500(百帕)
等压面
第五页,共二十页。
讨论 : (tǎolùn)
1、气温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
近地面温度(wēndù)高,气压低,温度(wēndù)低,气压高。
2、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
3 、高空水平面气压与近地面水平面气压的关系? 相反(xiāngfǎn)
4、高低气压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的比较?
(百帕)
地转偏向(piānxiàng大)力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
1002

1004 压
(低)
地转偏向力越大 特点:只改变方向,不改变

1006 度 力
速度大小
1008
(高)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1010 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
(北半球)
二力作用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风)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No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
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地转偏向(piānxiàng)力+水平 气压梯度力。(4)F3是___________力,它与风向V___________。*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同步课件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同步课件 中图版必修1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解析 由图示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下方指向上
方,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向右偏,即风向由西向东吹,故为逆风飞行。
5.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单位:百帕) ( D )
解析
近地面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
第2课时热力环流和风 诱思导学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热力环流
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①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的大气运 动,它是大气运动的② 最简单 的形式。 2.过程
(1)形成:地面③ 冷热不均(根本原因):A④受热 ,
B、C⑤ 冷却 。 ↓ 大气⑥ 垂直 运动:A处气流上升,B、C处气流下沉。 ↓ 近地面:A⑧ 低气压,B、C 同水平面⑦气压 差异 ⑨ 高气压 ↓ 高空:D⑩高气压,E、F 低气压 大气 水平 运动 近地面: B、C 流向 高空: D 流向E、F A 低气压
图表导思
读图2-1-7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示 意(北半球)和图2-1-8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示意(北半球),据此分析:
(1)什么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 (2)图中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分别是怎 样的? (3)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风速各有何影响?
(4)在三种力的作用下,风是如何运动的?
(3)在A、B、C三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
一夹角,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
近地面

思维点击
2.(1)气压梯度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
(2)台风在登陆前风力往往很大,而登陆后风力
迅速减弱,为什么? 答案(1)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越大, 风速越快。 (2)陆地上摩擦力比海面上大得多,故台风登陆 后风力减小。

热力环流和风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

热力环流和风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

甲方(夜晚睡不着觉):夜晚,同海拔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
形成高压,空气顺山坡而下,在谷底形成从山坡吹向山谷的风
,即山风!
谷风 甲臭豆腐厂
山风 甲臭豆腐厂
李商隐 【唐代】
“巴山夜雨”是因为四川盆地多 夜雨而得。四川盆地潮湿,云层 厚,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 层空气容易升温,加之四周沿山 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 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气压差 公式: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 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 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
A.理想状况下的风(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 梯度力
知识铺垫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学生活动一
你想象的
实际效果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陆地
高压
海面
白天:海 风
高压
陆地
低压
海面
晚上:陆 风
海陆风
高压
低压
白 (天相陆对低地为压热升温源快)
白天:海 风
陆地
海洋高升温压慢
(相对为冷源)
海面
低压
高压
夜晚陆地降温快
(冷高源压)
陆地
晚上:陆 风
海洋低降压温慢海面
(热源)
乙烧炭老翁
乙烧炭老翁
谷风 甲臭豆腐厂
山风 甲臭豆腐厂
乙方(白天吃不下饭):白天吹谷风将臭味带到坡上 甲方(夜晚睡不着觉):夜晚吹山风将烟尘带入山谷
乙方(白天吃不下饭):白天,同海拔山坡增温快,空气顺山 坡而上,乙山烧谷炭上老空翁 空气下沉,在谷底形成乙从烧山炭老谷翁吹向山顶的风

高中地理 第二章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
风向
(北半球)
风向 :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ppt课件
2.在二个力作用下,大气运动(北半球高空)的方向。
平最 行后
风 向 与 等 压 线
ppt课件
3.在三个力作用下,大气运动(近地面)的方向。
斜最 交后
风 向 与 等 压 线
ppt课件
发自己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山谷风等 问题的探讨,树立破除迷信,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ppt课件
一、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空 气环流。
把空间气压值相 同的各点组合而 成的面叫做等压 面。
等压面
B
A
C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思考: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 热力环流有哪些形式?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ppt课件
ppt课件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 风ppt课件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hPa)
995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 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1000
1005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pp.若只受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 大气运动的方向——理想状况 。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有 一交角
ppt课件
总结归纳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 上升气流
分类——
下沉气流
水平运动——风
ppt课件

强烈推荐!高一地理必修一 热力环流和风

强烈推荐!高一地理必修一 热力环流和风
热力环流
大气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基本概念—气压
气压
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海拔
C B
A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 增加 而 降低
气压比较:A > B > C
@canmeippt
基本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1000(百帕) 1005

1010
1015

地面
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在同一高度空气密 度相同吗?气压呢?
@canmeippt
基本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1000(百帕) 1005

10101015高源自地面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在同一高度空气密 度相同吗?气压呢?
@canmeippt
基本概念—空气运动
上升 溢出 气压降低
下降 流入 气压升高
地面

@canmeippt

热力环流
@canmeippt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百帕) 910 920 9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canmeippt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百帕) 1010 1008 1006

水平气压梯度力
@canmeippt
风向
课堂检测
A
B
C
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
@canmeippt
课堂检测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 是高压,可判断( B )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2、山谷风
山谷与其附近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canmeippt
白天,山坡升温快,大气上升,山谷升温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图6
•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 ( 上升 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 所示:
•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 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 ,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具体分析如下: • (1)海陆风
• 图1
• 【提示】 受热地区空气会膨胀上升,近 地面空气密度变小,气压降低;上空空气 密度变大,气压升高(如图2)。 •
• 图2
• 2.如图3,一地区冷却,空气会作何运动 ?近地面与上空空气的密度如何变化?气 压如何变化?
图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提示】 冷却地区空气会收缩下沉,近 地面空气密度变大,气压升高;上空空气 密度变小,气压降低(如图4)。
• (2)山谷风
• (3)城市热岛环流
(1)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 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 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以减小对市 区的污染。
1.热力环流(重 难点)。 2.大气水平运 动(重点)。
热力环流
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冷热不均 引起的大气运动, 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2.过程
(1)A 地受热, 空气上升, 形成 低压 ; D 处空气密度增大, 形成 高压 ; (2)B、C 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 高压 ;F、 E 处空气 密度减小,形成 低压 ; (3)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 高压 流向 低压 。
•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原理。 • (2)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 A 向 ________( 填 左 或 右 ) 偏 , 纸 片 B 向 ________(填左或右)偏。 • (3) 试根据纸片 A 、 B 的偏动情况,解析这 一现象。 • (4)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
第 2 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
• ●课标要求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 ●课标解读 • 1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大气 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 2 .利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 热岛效应、海陆风等现象。 • 3 .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掌握高空 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
• ●新课导入建议 • 诸葛亮于农历 6 月的一天,在葫芦峪设下 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的军队。这 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是施用火攻的 绝好良机,诸葛亮用计将司马懿的大队人 马引入谷中……然而,正当火旺人困,司 马懿全军即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 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豪情壮 志,使他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可强也”的千古悲叹!这场雨是天意? 还是人为?导入新课——热力环流和风。
• 图4
• 3.如图5,相邻两地区,一地受热、一地 冷却,则两地区的近地面气压有何差异, 上空有何差异?两地区的近地面和上空的 气流如何运动?
• 图5
• 【提示】 近地面,冷却地区形成高压, 受热地区形成低压,空气由冷却地区向受 热地区运动;上空,地面受热地区形成高 压,地面冷却地区形成低压,空气由地面 受热地区上空流向地面冷却地区上空 ( 如 图6)。
• 【答案】 (1)热力环流 • (2)右 左 • (3)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 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 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 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 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 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向右偏动, 纸片B向左偏动(言之有理即可)。 • (4)大体如下图所示。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 2 米、 1 米和 1 米且 6 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 导线连到柜外 )和一大盆冰块。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 张下垂的纸片 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薄 纸片 B(如下图所示 )。 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 根据纸片 A、 B 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特征 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 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始终与风向 相反 .
③ ④
方向始终与风向 3.风向 ,使风速减小 (1)高空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 。
摩擦力
(2)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 斜交 。
• 2 .由近地面到高空,风向与等压线的夹 角如何变化? • 【提示】 越来越小。
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常见形式
• 【问题导思】 • 1. 如图 1 ,一地区受热,空气会作何运动 ?近地面与上空空气的密度如何变化?气 压如何变化?
• 1 .白天,沿海地区的风向是怎样的?为 什么? • 【提示】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白天,陆 地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升 温慢,相对陆地气温低,是高压区。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
数 字 ①
作用力 水平气 压梯度 力 地转偏 向力
• 【思路点拨】 冰块相当于冷处,电炉相 当于热处。这样,实验演示的是地面冷热 不均形成的热力环流。 • 【解析】 第(1)题,结合实验过程,电炉 处形成低压,冰块处形成高压,实验验证 的是热力环流原理。第(2)题,结合高、低 压位置,低处风由冰块吹向电炉,故纸片 B向左偏,高处正好相反。第(3)题,纸片 A 、 B 的偏动体现的是空气的流动,存在 着高、低压中心。第(4)题,结合气压分布 状况进行绘图。
• ●教学地位分析 • 本课时知识介绍大气运动的常见形式 —— 热力环流和风,是高考的高频考点。结合 气候要素等值线分布图进行命题是高考的 命题趋势。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 。

标 解

重 点 难 点
1.认识等压面,理解热力环流 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知 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 市热岛效应。 2.理解导致大气水平运动的原 因,了解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 形成及特点。 3.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及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