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选修课】《象棋·文化》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棋·文化》课程纲要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标题:象棋·文化
2. 主讲教师:
3. 教学材料:创编
4. 课程类型:兴趣特长类
5. 授课时间:18课时
6. 授课对象:具有一定象棋基础的高一高二学生
7.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及象棋演示棋盘
二、课程相关说明:
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情趣高雅的纹枰对弈自古就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并且是一项很好的益智健身运动。专家认为,在中小学开展象棋等棋类活动,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思维条理性,增强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其竞争意识和意志品质。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借着此次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在认真领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笔者决定在学校开发、开设这门“象棋·文化”校本选修课。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考虑最多的还是课程的难度和定位问题。目前能够找到的象棋教学资料,除了专业培训机构使用的教材外,在学校开设的课程几乎都是面对小学生的,初中生的微乎其微,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中的象棋课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还是个空白。这样一来,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如何选取难易适中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何做好管理和评价工作,便都成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根据常识,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已经过了从头学棋的最佳时期。与此同时,会下棋、喜欢下棋却又不得要领的同学也不在少数,因此,笔者跳过入门这一级,在普及象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象棋水平的提高和对象棋文化的整体认识,过于浅显的内容略去不讲,力求在有限的课时之内,用尽量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对象棋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有更为直观、深入的认识,为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多元化发展助力。
三、课程三维目标
①学习象棋的开局原理、中局攻杀技巧和残局阶段的各种基本杀法;学会鉴赏、拆解大师对局。
②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增进对象棋的全方位认识,培养多元化兴趣。
①在读谱的基础上学习自制对局记录,养成复盘研究的习惯与能力,从而切实增进棋艺。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①在习棋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②培养学生热爱象棋,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文化的良好情操。
四、课程具体内容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具体来说,上编从打谱方法、基本杀法、象棋的开局、中局的知识技巧到名家对局欣赏,共十个课时,大致涵盖了象棋对弈过程中所需掌握和关注的所有方面。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材料的选择上力求难易适度,让学生“够一够能摘到桃子”。下编主要介绍与象棋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共八个课时,从诗词对联到逸闻趣事,再到街头象棋骗局揭秘,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又不偏离主题,从而更好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每节课的最后都安排了“探讨巩固”版块,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
问题和练习,以有效确保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上编
课时课题主要内容
第1课如何打谱认识棋盘,学习行棋记录和主要象棋术语第2课基本杀法(上)车马类的基本杀法
第3课基本杀法(下)炮与其他子力配合构成的基本杀法
第4课象棋的开局介绍开局原理和开局种类
第5课象棋中局战术介绍闪击、串打、先弃后取等常见战术手段第6课清代四大排局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千里独行第7课名家与名谱介绍明清象棋名著和近现代著名棋手
第8课对局欣赏之一许银川(先负)胡荣华中炮屏风马挺三兵对局
第9课对局欣赏之二吕钦(先胜)王斌对兵局
第10课对局欣赏之三蒋川(先和)苗永鹏五七炮对屏风马右炮过河
下编第11课关于象棋的传说象棋“烂柯”“橘戏”等别称的由来和其他故事第12课名人象棋故事(上)文天祥、康熙、孙中山等人与象棋的故事
第13课名人象棋故事(下)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等革命先辈下棋故事
第14课象棋民间趣闻二则唐伯虎、黄飞鸿下棋趣闻
第15课与象棋有关的诗词分为“棋诗本事”和“棋诗鉴赏”两个部分
第16课与象棋有关的谜语共分“菜鸟级”“大师级”和“骨灰级”三节第17课与象棋有关的对联有“兵种棋联”“哲理棋联”和“棋联轶事”第18课街头象棋骗术揭秘了解江湖象棋行骗方法、谨防上当
五、课程管理实施
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开发开设管理范围,安排一名教师开课,一般每周2课时,共开18课时,学生选课人数在30以上。
①定期开课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即采用教师集中授课与个别有兴趣的学生课外不定期交流相结合。
②理论传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即采用教师基础知识传授与学生自主研讨相结合,棋例剖析与实战探究相结合
六、课程评价方式
①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参与本课程的评价,促进多主体共同成长。
②评价过程的开放性
可以从学生提出问题、参与研讨活动、完成作业情况等方面加以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和创新意识。
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激励教育,评价应有助于促进课程建设和学生发展。可采用调查访谈、优秀成果展示、各种竞赛活动等方法来实施本课程的评价。
①对课程的评价
对实施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喜好程度,听取学生建议和意见。定期请其他教
师参与听评课活动,提出对课程的建议。任课教师及时课后反思,不断修正完善方案。
②对学生的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以口头即时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认知和行为表现,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和学习后的收获。终结性评价以描述性评价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评价表,进行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在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评价与考核,取得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