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_李苗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
Vol.27 No.2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文学艺术收稿日期:2012-01-16
作者简介:李苗苗(1985-),女,河南洛阳人,助教,从事日语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
儒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一样是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纵观儒学文化,体系非常庞大,包括了道德、修生、养性、治国、治家、哲学、艺术、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至汉朝时,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第一次被改造和融合,成为了中国最正统的符合封建王朝统治要求的思想。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影响。
日本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从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看,日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不厚重,但在日本,尤其是日本学者都致力于发掘深层文化。日本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日本文化可以说就是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兼容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挖掘、承传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说“和”的思想在日本的传统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从中日语言文字学的角度上看,日本人自称为“和”族,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分不开的。
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的传播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儒家文化的地位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佛、道文化业日益兴盛,虽然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并未动摇,但是也受到了佛、道文化的极大挑战。这个时候,非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地包容性与生命力,在儒学文化思想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成熟的同时,日本的本土文化也在进行不断地演化。
(一)儒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源头
公元285年即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人王仁带着十卷《论语》和一卷《千字文》到达日本。这是儒学经典著作《论语》第一次到达日本,也是有史可靠的儒学第一次与日本的接触。王仁应该是在日本推行儒学文化的开路先锋。自王仁开始,日本贵族和僧人开始研习《论语》和《千字文》和汉语,全面学习中华文化。712年成书的《古事记》和720年成书的《日本书纪》,是纯粹的汉语史书,有了儒家文化的初步影子。
(二)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的高峰
盛唐时期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据考证,日本遣唐使共派出12次,每次最多时300人到800人不等,中国先儒家文化思想及政治体制,均在唐朝时期由浅入深地被日本民族吸收。当时儒家思想影响日本国民的道德生活极深,自从圣德太子执政时期(593~621)奖励儒学以来,经过不断提倡,社会上很快形成好儒习汉的风气,儒家思想很快普及到日本各地。孝
德天皇(749~757)在位时更是并效仿唐制,令全国每户备孝经一本,主张“孝为百行之先”。平安朝初期的文化继承了奈良时代学习唐代文化的遗风,汉文学特盛,约历时一个世纪之久,被称为“贞观文化时代”。这也是中国儒学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的高峰时期。
(三)朱子学说在日本的统治地位标志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日本传播达到顶峰
在江户时代的初期,朱子学传日本,经过350多年的传播,逐渐地兴隆起来,并被德川幕府奉为“官学”,成为江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随着中国阳明学和清代考证学的传入,日本又相继形成了阳明学派、古学派、考证学派等儒学流派,达到了日本儒学的鼎盛时期。
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传入日本后,经过不断的衍化和本土化,日益和日本本国结合,影响了日本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对日本民族精神的影响
日本被称之为“大和魂”的民族精神,在日本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国家,这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和”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兼容天下、博大胸怀的文化观念也使得日本文化对域外文化始终保持了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给日本国家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二)对日本宗教“神道”的影响
神道是日本民族固有的、传统的精神产物。因此,它在日本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直至今日,神道在日本人的生活当中仍然无所不在。
日本神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作为原始社会里的民族宗教的原始神道阶段、带有“神佛融合”倾向的皇室神道阶段、以“神儒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近世神道阶段和国家神道、教派神道阶段。一是儒家文化思想的传入促使日本神道的“觉醒”和形成;二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启发了日本神道积极谋求自身的理论体系化的“意识”;三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客观上“庇护”和“扶持”了日本神道的发展;四是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促使日本神道通过对教义、教理的参考、借鉴,完成了自身的理论和学说的建设,比如说神道的祭祀以及以藤原惺窝及其弟子林罗山为首的“神儒一致论”甚至“神主儒从”论,无不透露着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痕迹。
(三)对日本“武士道”的影响
武士道是日本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是随着武家社会的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一方面武士道的产生是由社会条件的需
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李苗苗
(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日语教研室 河南洛阳 471023)
摘 要:中国儒家文化思想扎根于中国,传播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日本就是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教大的国家之一。日本通过对中国儒家思想的吸收衍化发展,将其融入了其本国的民族精神、宗教“神道”、“武士道”、企业文化、法制、教育等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影响也会日益深化。
关键词:儒家思想;日本;继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2-0035-01
(下转第65页)
2012年Vol.27 No.2孙佩瑜: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方法探析
想理论知识的理解。
3.考核方面
考核是《概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对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的考核方式仍然以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平时考勤为主。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最大,而试题主要是书中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转化为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导致他们平时不认真听课,考前“临时抱佛脚”。学生和老师都以卷面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学习的成效,这与《概论》课原本的教学目标产生偏差。对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一套理论认知和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确保大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性的运用进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改革考试方法要遵循发展性、综合性、和客观性等原则的要求,尊重学生发展实际,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进步。对学生的考核不应该以传统的卷面考试为主,要注重多方面的因素。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现今《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不足,提出应从“教”、“学”、“考”三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做出灵活而合理的评估。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是大势所趋。我们应从实践中摸索一套既适应现代化教育的现状,又符合高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潘荣华,周新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
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李延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J].河南职
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4).
The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approach
Sun Pei-yu
(Department of Basis,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5, China)Abstract:Throug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05 programs to adjust the"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f course" ) became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a core courses.For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Help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quality.How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become the course since opening since it did not stop the debate.This paper on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teaching method discussion.Trying to find a way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way.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Introduction"; teaching method
[责任编辑:邓 乐]
要,适应主君、家臣、武士等社会关系的协调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相关元素吸收并包孕育而成的。日本的“忠”和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忠君爱国” 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作为现代发达国家,“忠君”的思想即全体日本人民忠于天皇陛下的思想一直主导着日本的主流思想了。
(四)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当代日本社会,被融入企业管理方法和思想之中。儒家文化思想中的“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日本的众多企业家。儒家文化思想的“和为贵”思想也被日本企业界吸取并加以改造,提出“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认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和谐关系。日本很多的企业文化都认为管理人员与雇员之间、同事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决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五)对日本法制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内涵对日本的法制建设有着极大地影响。日本进入7世纪以后,当时的圣德太子进行了日本社会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了《十七条宪法》,虽然并非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宪法,但是却是日本法制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其第一条就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这简直就是直接把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和为贵”直接搬来适用。其第四条“群卿百寮、以礼为本。”也是儒家礼制的最大体现。其第九条“信是义本、事有信”也是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源于孔子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影响下产生的。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儒家文化思想通过在日本的不断传播、衍化和本土化,被日本文化大量吸收,影响了日本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影响也势必日益深化。
参考文献:
[1]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2]严绍.日本儒学的近代意义[J].中日比较文化论集.北京大学
日本文化研究所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
[3]崔景明,赵秀兰.“儒家文化圈”中的中韩日[J].胜利油田党校
学报,2004(05).
[4]山室信一.明治儒学的存在形态及其意义[A]//刘岳兵.明治儒
学与近代日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张德.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J].探索与争鸣,1995(08).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culture ideas on Japan
Li Miao-miao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China ) Abstract: Chinese Confucianism culture rooted in China,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Japan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influenced by Chinese Confucian education. Japan integrates its national spirit, , religion" Shinto"," Bushido", enterprise culture, legal,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b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this effect will be increasingly deepening.
Key words: Confucianism; Japa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邓 乐](上接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