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年产20万吨合成氨厂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年产20万吨合成氨厂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9d4a0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9.png)
【】毕业论⽂毕业设计年产20万吨合成氨⼚⼯艺设计年产20万吨合成氨⼚⼯艺设计摘要氨的⼯业⽣产主要是利⽤氮⽓和氢⽓通过催化剂的催化⽽得到。
本设计是年产20万吨合成氨⼚的⼯艺设计,但由于合成氨的整个⽣产⼯艺较长,细节问题较多,鉴于设计时间的紧迫,本设计主要对合成氨的主要⼯段——合成⼯段进⾏了⼯艺计算、设备选型,并绘制了全⼚平⾯布置图、合成氨⼯艺流程⽰意图、合成⼯段带控制点⼯艺流程图、合成⼯段物料流程图、合成车间的⽴⾯图和平⾯图。
关键词:氨,催化剂,⼯艺,图Ammonia Plant Process of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of 200,000 t Ammonia Per YearABSTRACT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ammonia is used mainly nitrogen and hydrogen through the catalyst to be obtained. The design of the annual output of 200,000 tons of synthetic ammonia plant process design, but because of the ammonia production process is longer, more details, in view of the urgency of the design time. The main design of the main section of ammonia-synthesis section of the technology,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the mapping of the entire plant layout map Ammonia Process Chart, Synthesis Process control point with the process flow chart Synthesis Process flowchart materials, synthetic workshop elevation and floor plans.KEY WORDS:ammonia ,catalyst ,technology ,chart⽬录摘要........................................................................................................................................... I ABSTRACT .............................................................................................................................. II 1 ⼯程设计背景与发展状况. (1)1.1⼯程设计的背景 (1)1.2我国合成氨产业概况 (1)1.3我国合成氨需求现状及设计规模 (1)2 ⼯程设计条件与总平⾯布置 (3)2.1⼯程设计条件 (3)2.1.1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的资源条件 (3)2.1.2 公⽤⼯程概述 (3)2.1.3 劳动⼒资源条件 (3)2.2总平⾯布置 (3)2.2.1 总平⾯布置的基本原则 (3)2.2.2 总平⾯布置概述 (4)3 化⼯⼯艺设计 (7)3.1车间组成概述 (7)3.2车间⽣产综合叙述 (7)3.2.1 合成⼯段的概况及特点 (7)3.2.2 ⼯作制度 (7)3.2.3 产品的主要技术规格及标准 (8)3.2.4 ⼯艺流程叙述 (8)4 合成⼯段的⼯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10)4.1合成⼯段设计要求 (10)4.2合成⼯段物料衡算图 (10)4.3.1 物料衡算 (11)4.3.2 热量衡算 (24)4.3.3 主要设备的计算 (31)4.3.4 主要设备型号⼀览表 (45)5 安全⽣产及环境保护 (46)5.1环境保护与综合利⽤ (46)5.2劳动安全卫⽣ (46)致谢 (48)参考⽂献 (49)1⼯程设计背景与发展状况1.1 ⼯程设计的背景合成氨是化学⼯业中的⼀种重要的基础原料。
关于MDEA脱碳装置的看法
![关于MDEA脱碳装置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b9f387d4d8d15abe234ec7.png)
若吸收塔压力超过2MPa,就应使用闪蒸罐,一般操作条件为60℃,0.5MPa,停留时间为20~30分钟。
5、汽提再生
一般再生后贫液中CO2应为1g/L左右。目前Ⅰ、Ⅱ装置的贫液再生均不理想。解决方法有二,其一是提高再生塔底温度为120℃左右,塔顶为100℃;其二,减少贫液数量,提高再生贫液质量。所有醇胺在高于150℃都要加速降解,因此重沸器管线或热再生管线表面的高温是热降解的根源。一般再生蒸汽压力低于0.4MPa为宜,到达终端温度不超过150℃。
谁能公布30万吨合成氨 MDEA法的流程及工艺说明!它比本非尔溶液的运行成本的优越性在那里,特别是节约多少能耗,经济效益怎么样?
关于MDEA脱碳装置的看法
我厂是年产45万吨合成氨装置,MDEA现在国产和进口混用。具体流程为:
出低变工序工艺气温度260℃压力2.83 MPa流量187187.4NM3/h(湿气),加入来自106-J的工艺冷凝液后经105-CA/CB冷却至130℃。再经106-C冷却后进入102-F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工艺冷凝液一部分去106-J作激冷水,另一部分55℃、2.55MPa经LCV-5去103-F,还有一部分与来自121-F/F1冷凝液合并去工艺冷凝液回收系统(E66401)。
从CO2汽提塔底部出来的热贫液112.8℃ 801.64t/h先经溶液换热器109-CA1/CA2(管侧)降温,再进贫液泵经107-J升压,再经溶液换热器109-CB1/CB2(管侧)降温,并经贫液冷却器108-C进一步冷却至40℃左右进CO2吸收塔上塔。
现在装置负荷85%左右,二氧化碳量为33000方左右,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根据1molMDEA可处理0.45~0.55mol总酸气指标进行计算: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e1d8364a7302768e993954.png)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作者姓名000专业应用化工技术11-2班指导教师姓名000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讲师)目录摘要 (4)第一章合成氨工业概述 (5)1.1氨的性质、用途及重要性 (5)1.1.1氨的性质 (5)1.1.2 氨的用途及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 (6)1.2 合成氨工业概况 (6)1.2.1发展趋势 (6)1.2.2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概况 (7)1.2.3世界合成氨技术的发展 (9)1.3合成氨生产工艺 (11)1.3.1合成氨的典型工艺流程 (11)1.4设计方案确定 (13)1.4.1原料的选择 (13)1.4.2 工艺流程的选择 (14)1.4.3 工艺参数的确定 (14)第二章设计工艺计算2.1 转化段物料衡算 (15)2.1.1 一段转化炉的物料衡算 (16)2.2 转化段热量衡算 (24)2.2.1 一段炉辐射段热量衡算 (24)2.2.2 二段炉的热量衡算 (32)2.2.3 换热器101-C、102-C的热量衡算 (34)2.3 变换段的衡算 (35)2.3.1 高温变换炉的衡算 (35)2.3.2 低温变换炉的衡算 (38)2.4 换热器103-C及换热器104-C的热负荷计算 (41)2.4.1 换热器103-C热负荷 (41)2.4.2 换热器104-C热负荷 (42)2.5 设备工艺计算 (42)2.6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图 (46)2.7 生产质量控制 (46)2.8 三废处理 (47)摘要氨是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
本设计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三十万吨合成氨的设计。
近年来合成氨工业发展很快,大型化、低能耗、清洁生产均是合成氨设备发展的主流,技术改进主要方向是开发性能更好的催化剂、降低氨合成压力、开发新的原料气净化方法、降低燃料消耗、回收和合理利用低位热能等方面上。
贵州某年产30万吨甲醇及合成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贵州某年产30万吨甲醇及合成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98ac69ba1aa8114431d9b6.png)
第一章总则1.1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煤化工一期工程合成氨、甲醇装置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经考察了解到的现场情况、业主及设计单位的有关意向和要求、现行建筑施工规范、施工手册、本企业施工过的类似工程的经验以及企业技术经济情况而编制。
1.1.1**煤化工一期工程合成氨、甲醇装置建筑工程由贵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贵州省**县***兴建。
1.1.2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对技术标的要求编制,全篇由十三部分组成,主要论述了施工总体策划部署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布置、施工方法和措施等。
1.1.3本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过程中,还将视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一些重点部位和特殊工序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1.1.4 编制单位:1.1.5 编制日期:2009年2月1.2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为**煤化工一期工程合成氨、甲醇装置建筑工程施工而编制的。
编制的指导思想是:编制时为业主着想,施工时对业主负责,竣工时让业主满意,同时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的前提下,保质、保量、保工期。
1.3 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综合性文件。
1.4编制依据1.4.1**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煤化工一期工程合成氨、甲醇装置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文件》(DWG.NO.200702-C-02-002);1.4.2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1.4.3国家及贵州省相关工程建设政策、法规;1.4.4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状况;1.4.5我司对本工程建设地区水文地质、地理、气候条件及地下构筑物的调查了解及对遵义地区、贵州省对施工单位有关的规定和要求;1.4.6国家及行业、地方规范、标准: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1.4.7本企业有关施工标准和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等我司已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及ISO14001环保体系的认证,本工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设备基础及坑池、厂区总图等各分部工程施工全过程将全面按照我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整合型程序文件中的规定运作。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291a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9.png)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一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的详细描述。
1.原料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是氢气和氮气。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原料的纯度和供应。
可以选用化工厂附近的气体供应公司作为原料供应商,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反应器反应器是合成氨工艺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合成氨的主要反应是哈贡斯法,即通过高温和高压下将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的选择和载体的设计等因素。
3.冷凝器由于反应生成的氨气含有大量热能,需要通过冷却过程将其转化为液态。
冷凝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冷却剂的选择、冷却剂的流量和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氨气能够高效地冷凝成液体。
4.吸收器合成氨工艺中经常使用吸收器来去除氨气中的杂质,如二氧化碳等。
吸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吸收剂的选择、吸收剂的流量和浓度等因素,以确保氨气的纯度符合要求。
5.除尘器合成氨工艺中会产生一些固体颗粒,需要通过除尘器去除。
除尘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除尘剂的选择、过滤面积和过滤速度等因素,以确保固体颗粒能够有效地被去除。
6.控制系统合成氨工艺中,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压力、物料流量等参数。
设计一个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这些参数进行监控和调节,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能耗优化在工艺设计中,需要考虑能耗的优化,以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可以采用节能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和回收废热等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
8.安全设计合成氨是一种具有较高毒性和易燃性的化学物质,因此在工艺设计中需要重视安全性。
需要设计安全设施,如泄漏报警系统、防爆设备等,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以确保工艺的安全进行。
以上是关于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的一个大致描述。
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还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择。
工艺设计的关键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合成氨毕业设计论文
![合成氨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8724e28bd63186bcebbc6c.png)
合成氨毕业设计论文【篇一:毕业论文合成氨】目录前言 (2)第一章总论 (3)1.1生产方法论述 (4)1.2氨合成催化剂的使用 (5)第二章氨合成工艺 (5)2.1氨合成工艺流程叙述 (5)2.2主要设备特点 (6)2.2.1氨合成塔(r1801) (7)第三章冷冻工艺流程说明 (8)3.1冷冻工艺流程叙述及简图 (9)第四章自动控制 (10)4.1控制原则 (10)4.2 仪表选型 (10)第五章安全技术与节能 (11)5.1 生产性质及消防措施 (11)5.1.1生产性质 (11)5.1.2消防措施 (11)5.2节能措施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前言在常温常压下,氨是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无色气体,氨有毒,且易燃易爆,空气中含氨0.5%,在很短时间内即能使人窒息而死,含氨0.2%,在几秒钟内灼烧皮肤起泡,含氨0.07%,即会损伤眼睛。
氨的燃点150℃,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16%~25%(体积)。
在标准状态下氨的密度0.771克/升,沸点-33.35℃,熔点(三相点)-77.75℃,气态氨加热到132.4℃以上时,在任何压力下都不会变成液态,此温度称为氨的临界温度。
氨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升水约可溶解700升氨,氨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氨易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例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与氧反应生成no与co2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然后脱水生成尿素。
4nh3?5o2?4no?6h2o2nh3?co2?nh4coonh2 (氨基甲酸铵)nh4coonh2?co(nh2)2?h2o氨还可与一些无机酸(如硫酸、硝酸、磷酸)反应,生成硫酸铵、硝酸铵、磷酸铵等。
除了化肥工业以外,氨在工业上主要用来制造炸药和化学纤维及塑料。
氨还可以用作制冷剂,在冶金工业中用来提炼矿石中的铜、镍等金属,在医药工业中用做生产磺胺类药物、维生素、蛋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等。
氨是在1754年由普利斯特里(priestly)加热氯化铵与石灰而制得。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27b2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1.png)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1. 引言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料、塑料、药品、染料等工业领域。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即是针对每年生产30万吨合成氨的工艺进行设计。
本文将从原料准备、反应装置、分离装置和能源供应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实现合成氨工艺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生产。
2. 原料准备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是氢气和氮气。
氢气可以通过蒸汽重整或煤气化产生,氮气则通常采购自外部供应商。
原料的准备过程包括氢气的制备和氮气的供应。
2.1 氢气制备氢气制备可以通过蒸汽重整法或煤气化法实现。
蒸汽重整法将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与蒸汽在热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煤气化法则将煤或其他含碳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合成气,再经过变换反应生成氢气。
2.2 氮气供应为保证合成氨工艺的稳定运行,需要从外部供应商采购足够的氮气。
氮气的供应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与氢气进行充分的混合准备。
3. 反应装置合成氨的工艺主要是通过氢气和氮气的合成反应实现的。
合成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并且通常采用催化剂进行催化。
3.1 反应温度合成氨反应的温度通常在350到550摄氏度之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烧结和氨的副反应增加,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反应速率过慢。
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反应温度,以提高合成氨工艺的效率和产量。
3.2 反应压力合成氨反应通常在100到300兆帕之间的高压下进行。
增加压力可以提高氢气和氮气的折合摩尔浓度,促进反应的进行,但同时也会增加设备的压力对设备材料的要求。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反应速率、设备成本和安全性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反应压力。
3.3 催化剂选择合成氨反应通常采用铁-铑催化剂。
铁对氮气的吸附和解离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而铑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催化剂的选择和优化是合成氨工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
4. 分离装置合成氨反应产生的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氨、氮气、氢气等挥发性成分,需要通过分离装置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离和回收。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e1d8364a7302768e993954.png)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作者姓名000专业应用化工技术11-2班指导教师姓名000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讲师)目录摘要 (4)第一章合成氨工业概述 (5)1.1氨的性质、用途及重要性 (5)1.1.1氨的性质 (5)1.1.2 氨的用途及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 (6)1.2 合成氨工业概况 (6)1.2.1发展趋势 (6)1.2.2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概况 (7)1.2.3世界合成氨技术的发展 (9)1.3合成氨生产工艺 (11)1.3.1合成氨的典型工艺流程 (11)1.4设计方案确定 (13)1.4.1原料的选择 (13)1.4.2 工艺流程的选择 (14)1.4.3 工艺参数的确定 (14)第二章设计工艺计算2.1 转化段物料衡算 (15)2.1.1 一段转化炉的物料衡算 (16)2.2 转化段热量衡算 (24)2.2.1 一段炉辐射段热量衡算 (24)2.2.2 二段炉的热量衡算 (32)2.2.3 换热器101-C、102-C的热量衡算 (34)2.3 变换段的衡算 (35)2.3.1 高温变换炉的衡算 (35)2.3.2 低温变换炉的衡算 (38)2.4 换热器103-C及换热器104-C的热负荷计算 (41)2.4.1 换热器103-C热负荷 (41)2.4.2 换热器104-C热负荷 (42)2.5 设备工艺计算 (42)2.6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图 (46)2.7 生产质量控制 (46)2.8 三废处理 (47)摘要氨是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
本设计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三十万吨合成氨的设计。
近年来合成氨工业发展很快,大型化、低能耗、清洁生产均是合成氨设备发展的主流,技术改进主要方向是开发性能更好的催化剂、降低氨合成压力、开发新的原料气净化方法、降低燃料消耗、回收和合理利用低位热能等方面上。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287d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d.png)
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年产量为30万吨的合成氨的脱碳处理。
脱碳是通过去除氨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净化合成氨的过程。
以下是关于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的详细说明。
1.工艺概述:合成氨脱碳工段的主要目标是将合成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规定水平以下,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脱碳过程采用吸收法,通过将合成氨与吸收剂接触来去除二氧化碳。
脱碳过程是在一套多级吸收装置中进行的。
2.设备选择:在设计合成氨脱碳工段时,需选择合适的吸收装置和相应的吸收剂。
常见的吸收装置包括板式吸收器、填料吸收塔或喷雾吸收器。
在选择吸收剂时,应考虑其吸收效率和再利用性。
3.工艺流程:合成氨脱碳工段的主要流程包括氨气进料、吸收装置、二氧化碳排出以及废气处理。
具体流程如下:-氨气进料:合成氨从合成氨工段进入脱碳工段,浓度约为60-80%。
-吸收装置:合成氨与吸收剂接触,吸收剂可以是各种吸收液,如碱性溶液。
吸收装置分为多个级别,通过多级吸收可以提高脱碳效率。
-二氧化碳排出:将富二氧化碳的吸收液与空气进行反应,将二氧化碳释放出来。
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加热、压缩或换热来实现。
-废气处理:二氧化碳排出后的废气需要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气体净化设备来去除废气中的污染物。
4.工艺参数:合成氨脱碳工段的工艺参数包括吸收剂浓度、吸收剂流量、吸收剂-氨气接触时间和温度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会影响脱碳效率和能耗。
-吸收剂浓度:一般选择适当浓度的吸收液,以实现高效的气液接触。
-吸收剂流量:流量的选择需要考虑吸收装置的吸收能力和分离效果。
-吸收剂-氨气接触时间:合理的接触时间可以提高脱碳效果。
-温度:适当的温度可以促进脱碳反应的进行。
5.安全措施:在合成氨脱碳工艺设计过程中,需考虑操作安全及环境保护。
其中包括废气处理设备的选择和设计,以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应包括吸收装置和吸收剂的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参数设定,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
只有通过完善的工艺设计和操作管理,才能实现30万吨合成氨的脱碳处理。
化工合成氨
![化工合成氨](https://img.taocdn.com/s3/m/fc1aca4a910ef12d2bf9e748.png)
30万吨仿真合成氨工艺原理流程简介2010.10本模型是以德国伍德公司生产工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日产合成氨1000吨(年产30万吨)缩微仿真模型。
整个装置主要包括(1)天然气脱硫与压缩;(2)工艺空气压缩;(3)天然气蒸汽转化;(4)CO变换;⑸CO?脱除;(6)甲烷化;(7)合成气压缩;(8)氨合成;(10)氨收;(11)氢回收(9)冷冻;一、原料气压缩和脱硫原料天然气进入压缩机,经四段压缩至51xlO5Pa,温度加热至390°C,进入钻•钳加氢反应器中反应,将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 然后入氧化锌脱硫槽将硫脱除,控制硫含量小于O.lppmo二转化经脱硫后的原料气在鎳催化剂作用下进行一段、二段蒸汽转化,转化气温度在983°C左右,残余CH4在0.9% 以下入废热锅炉回收工艺气热量。
三、变换工艺气温度降为370°C左右进入铁铅系催化剂的高温变换炉顶部,从底部流出高变气温度降为204°C再入低温变换炉。
低温变换在铜锌系催化剂中进行反应,CO含量降到0.36%。
脱碳低变气经冷却进入吸收塔下部,经吸收气体中CO2含量降到0.4%,再经上9—■k i塔吸收,从塔顶逸出的脱碳后的CO?含量0.1%工艺气去甲烷化工序。
■吸收塔底流出富液,经水力透平做功后送至再生塔顶部,溶液减压闪蒸出水蒸汽和CO?,然后向下流经再生塔四层填料。
再生溶液(贫液)从再生塔底部流出,经溶液泵升压后分两路(顶部和中部)送入吸收塔。
五、甲烷化来自吸收塔顶的脱碳气,进入甲烷化炉反应,从炉底流出进入热交换器冷却 ,甲烷化气中(CO+CO2 )小于10ppm o六、合成气的压缩甲烷化后的工艺气进入合成气压缩机低压缸、高压缸压缩到101X 105Pa,冷却到40°C后入第一氨冷器冷却至路中汇合,进入二氨冷降温到・10°C,此时大部分气氨被冷凝。
出循环段的气体经热交换器升温后进入合成塔。
5C,与一氨冷出口的循环气在管七、氨的合成压力104X105Pa x温度239°C、氨含量4.12%的循环气,流经合成塔在铁催化剂上进行合成反应。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6b582ecf84b9d528ea7adc.png)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年产3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第一章合成氨综述 (3)1.1 氨的用途 (3)1.2 氨的性质 (3)1.2.1 氨的物理性质 (3)1.2.2 氨的化学性质 (4)1.3 合成氨的生产方法 (4)1.4 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 (5)1.4.1操作压力 (5)1.4.2 反应温度 (6)1.4.3空速 (6)1.4.4合成塔进口气体组成 (6)1.5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 (7)第二章合成工段工艺简介 (9)2.1 合成工段工艺流程简述 (9)2.2 工艺流程方框简图 (10)2.3 设备简述 (10)2.3.1 氨合成塔 (10)2.3.2 热交换器与废热锅炉 (10)2.3.3 冷交换器 (11)2.3.4 氨冷器 (11)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 (12)3.1 设计要求 (12)3.3.1合成塔入口气体组分 (12)3.3.2 合成塔出口气体组分 (13)3.3.3 合成率 (13)3.3.4 氨分离器气液平衡计算 (13)3.3.5 冷交换器气液平衡计算 (15)3.3.6 液氨储槽气液平衡计算 (16)3.3.7 液氨储槽物料计算 (19)3.3.8 合成系统物料计算 (20)3.3.9 合成塔物料计算 (22)3.3.10 水冷器物料计算 (23)3.3.11 氨分离器物料计算 (24)3.3.12 冷交换器物料计算 (24)3.3.13 氨冷器的物料计算 (26)3.3.14 冷交换器物料计算 (28)3.3.15 液氨贮槽物料计算 (30)3.4 热量衡算 (32)3.4.1 冷交换器热量计算 (32)3.4.2 氨冷凝器热量计算 (36)3.4.3 循环机热量计算 (37)3.4.4 合成塔热量衡算 (39)3.4.5 废热锅炉热量计算: (41)3.4.6 热交换器热量计算 (43)3.4.7 水冷器热量衡算: (44)3.4.8 氨分离器热量衡算: (45)第四章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47)4.1 设备选型 (47)4.1.1 设备简述 (47)4.1.2 流程说明 (47)4.2 合成塔设计 (48)4.2.2 催化剂层设计 (49)4.2.3 下换热器 (55)4.2.4 层间换热器 (56)4.3 辅助设备选型 (57)4.3.1 废热锅炉 (57)4.3.2 热交换器 (57)4.3.3 水冷器 (57)4.3.4 冷交换器 (58)4.3.5 氨冷器I (58)4.3.6 氨冷器II (58)结论 (60)致谢 (52)参考文献 (53)附录 (62)年产3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摘要: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作用。
合成氨工艺及节能分析
![合成氨工艺及节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baec7cd1f34693dbef3e2f.png)
化肥厂合成氨工艺过程及节能分析
合成氨 Synthesis of Ammonia
小组成员:王涵森、王文亮、张帆、屈卫、吴位峰、刘伟、邢海轮、姚宝玮
一、 概 述
1、合成氨的重要性 氨的合成使人类从自然界制取含氮化合物的最重要方法。氮则
是进一步合成含氮化合物的最重要原料,而含氮化合物在人民生活 中都是必不可少的。1977~1978年,世界含氮化合物产量为4935万吨 氮,1980~1981则达6284万吨。
综合化:一方面是多种化工过程(传动过程、传热过程、传 质过程、化学反应过程)有机地组合;另一方面是为了提 高原料和热量的综合利用。这种综合利用常使生产过程中 出现大量物料回流和热量回流,以及不同产品的联合生产。 上述两种综合化出是其他工业生产很少有的。
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利用
评论化工生产的标准和其它工业一样,概括地讲 就是高产、优质、低耗、安全生产。联系化工实际, 也可以概括成:物料和能量的综合利用率,减少生产 费用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国电赤峰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环评报告
![国电赤峰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6a4a49915f804d2a16c10c.png)
XX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环评报告(简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O八年六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论 (3).第二章工程分析 (4)第三章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13)第四章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 (14)第五章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4)第六章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4)第七章固体废物、扬尘及升压站环境影响分析 (14)第八章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5)第九章环境风险评价 (15)/第十章环保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5)第十一章清洁生产分析 (15)第十二章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16)第十三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第十四章评价结论与建议 (16)^前言化肥是支持农业生产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在重要物资,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肥力低,复种指数高,粮食需求大,使得化肥对农作物的贡献率高达%,超出世界水平近20%。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化肥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农业部提出2015年我国氮肥需求总量为3131万吨,到2030年将增加到3679万吨。
为了保证化肥的供应,国家已经加强政策干预力度,其中包括对煤炭企业增加化肥生产用煤计划并纳入铁路运输计划。
目前国内中小氮肥企业占氮肥供应量75%以上,但由于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等原因,一旦失去国家扶持,绝大多数的中小氮肥企业将难以生存。
国内大型氮肥企业占氮肥供应量不足25%,部分中小型企业如果退出,大型企业将难以填补由此造成的缺口。
另外,国内有三十三套大型合成氨生产装置中只有两套是以煤为原料的,随着天然气和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成本也日益增加,不利于长期发展。
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发改委,2006)等文件精神,国家要求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积极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改造以间歇气化技术为主的化肥行业,减少环境污染,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
30万合成氨合成工段物料衡算
![30万合成氨合成工段物料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f33c6c928ea81c758f578d6.png)
化工设计作业年产30 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物料衡算目录1 总论 (2)1.1设计任务的依据 (2)1.2 产品方案 (2)2 技术分析 (3)2.1合成氨反应的特点 (3)2.2合成氨反应的动力学 (3)2.2.1反应机理 (3)2.3氨合成工艺的选择 (3)2.4系统循环结构 (4)2.5分离工艺 (4)3 生产流程简述 (5)4 工艺计算 (6)4.1 原始条件 (6)4.2 物料衡算 (7)4.2.1 合成塔物料衡算 (7)4.2.2氨分离器气液平衡计算 (8)4.2.3冷交换器气液平衡计算 (9)4.2.4液氨贮槽气液平衡计算 (9)4.2.5液氨贮槽物料计算 (10)4.2.6合成系统物料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7合成塔物料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8水冷器物料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9氨分离器物料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0冷交换器物料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1氨冷器物料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2 冷交换器物料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3 物料衡算结果汇总 (6)参考文献 (21)年产3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设计物料衡算部分1 总论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 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世界上大约有10 %的能源用于生产合成氨。
氨主要用于农业,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这部分约占70 %的比例,称之为“化肥氨”;同时氨也是重要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基础原料,用于生产铵、胺、染料、炸药、制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的原料,这部分约占30 %的比例,称之为“工业氨”。
合成氨流程
![合成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e03e1b964bcf84b9d57bb4.png)
10
变换部分
来自脱硫单元的5.18MPa(G)、31℃ 来自脱硫单元的5.18MPa(G)、31℃工艺气和来自氮洗单元的 5.30MPa(G)、26.8℃一氧化碳汇合后,加入蒸汽和工艺冷凝液, 5.30MPa(G)、26.8℃一氧化碳汇合后,加入蒸汽和工艺冷凝液, 360℃进入变换炉( DC301)一段,经过一段变换反应后, 于360℃进入变换炉(A-DC301)一段,经过一段变换反应后, 出口一氧化碳含量从33.92%降到 降到7.63%(VOL干基),温度由 干基), 出口一氧化碳含量从33.92%降到7.63%(VOL干基),温度由 360℃升高至475℃ 360℃升高至475℃。 变换炉一段出口的热气体进入2 变换炉进料气体加热器( 变换炉一段出口的热气体进入2#变换炉进料气体加热器(AEA302)加热进变换炉的工艺气,而自身温度则降到360℃ EA302)加热进变换炉的工艺气,而自身温度则降到360℃,进 入变换炉二段进一步进行变换反应,出二段的工艺气为386℃ 入变换炉二段进一步进行变换反应,出二段的工艺气为386℃, 气体中的CO含量降到 含量降到3.11%。 气体中的CO含量降到3.11%。出变换炉二段的工艺气经冷却后送 脱碳工号。 脱碳工号。
12
液氮洗部分
来自400#的原料气,流量为91872Nm3/ 来自400#的原料气,流量为91872Nm3/h,压力4.80MPa,温 压力4.80MPa, 度为—61℃ 首先进入D 501进行气液分离 进行气液分离, 度为—61℃。首先进入D-501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掉原料气中夹 带的少量甲醇液滴,然后进入分子筛吸附器( 501A/ ),将 带的少量甲醇液滴,然后进入分子筛吸附器(A-501A/B),将 原料气中微量的C02、CH30H脱除干净 脱除干净, 50lA/ 原料气中微量的C02、CH30H脱除干净,出A一50lA/B后,原 料气进入冷箱。在换热器E503及E504中与合成气 尾气、 中与合成气、 料气进入冷箱。在换热器E503及E504中与合成气、尾气、空分 补冷液氮、返回300# CO液等换热 使得出E504后的原料气温 液等换热, 补冷液氮、返回300#富CO液等换热,使得出E504后的原料气温 度降至—189℃ 进入液氮洗涤塔T501下塔 下塔, T501中 度降至—189℃,进入液氮洗涤塔T501下塔,在T501中,上升原 料气与塔顶液氮逆流接触,传质传热,CO、CH4、Ar等杂质从 料气与塔顶液氮逆流接触,传质传热,CO、CH4、Ar等杂质从 气相冷凝溶于液氮中,而原料H2与大约 %的蒸发液氮混合, 与大约10 气相冷凝溶于液氮中,而原料H2与大约10%的蒸发液氮混合,出 塔顶进入换热器E504A/ 并在E504A/ 中将高压N2配入到 塔顶进入换热器E504A/B,并在E504A/B中将高压N2配入到 原料气中, H2/N2达到 达到3 原料气中,使H2/N2达到3:1。配氮后的原料气送至合成系统 。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6bbce2fc4ffe473368abf8.png)
合成氨工艺流程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德国化学家哈伯1909年提出了工业氨合成方法,即“循环法”,这是目前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未反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反应。
合成氨反应式如下:N2+3H2≒2NH3合成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合成氨技术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大批各有特色的工艺流程,但都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原料气制备过程、净化过程以及氨合成过程。
1。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原料气制备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
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 一氧化碳变换过程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
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
变换反应如下:CO+H2OH→2+CO2 =-41。
2kJ/mol 0298HΔ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
3%左右。
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 脱硫脱碳过程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42b7f454be23482fb4da4c78.png)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概论 (1)一、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产品说明 (15)第三章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一、建设内容 (20)(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1)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4)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6)(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总投资估算 (72)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3)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4)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5)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5)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7)(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8)(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9)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80)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2)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4)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5)六、敏感性分析 (86)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7)第十三章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年产30万吨合成氨造气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30万吨合成氨造气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9a182b5a8102d277a22f10.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年产30万吨合成氨造气工段工艺设计The Design of Producing Coal Gas about Synthesis ofAmmonia 300000ta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引言. (1)第一章绪论 (2)1.1 煤气化发展史 (2)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3)第二章生产方法的选择 (4)2.1生产方法的介绍 (4)2.1.1 固定床气化法 (4)2.1.2 流化床气化 (4)2.1.3 气流床气化 (5)2.2 生产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5)第三章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法 (6)3.1 固定床气化法的特点 (6)3.2 半水煤气定义 (6)3.3 半水煤气制气原理 (6)3.3.1 煤气发生炉构造及气化反应的分区 (6)3.3.2 制气原理 (7)3.4 生产半水煤气对固体原料性能的要求 (8)3.5 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工艺条件 (9)3.6 生产流程的选择及论证 (10)3.7 间歇式气化的工作循环 (11)3.8 间歇式制半水煤气工艺流程 (12)3.9 各主要设备简介 (13)3.9.1 煤气发生炉 (13)3.9.2 燃烧室 (13)3.9.3 废热锅炉 (14)3.9.4 洗气箱 (14)3.9.5 洗涤塔 (14)3.9.6 烟囱 (14)3.9.7 自动机 (15)第四章工艺计算 (15)4.1 已知条件 (15)4.2 物料及热量衡算 (17)4.2.1 吹风阶段的计算 (17)4.2.2 制气阶段的计算 (19)4.2.3 总过程计算 (23)4.3 配气计算 (26)4.4 消耗定额 (26)4.5 吹净时间核算 (26)4.6 废热锅炉的热量衡算 (27)4.6.1 已知条件 (27)4.6.2 热量衡算 (28)4.6.3 热量平衡和总固体平衡 (31)4.7 夹套锅炉的物料及热量衡算 (32)4.7.1 已知条件 (32)4.7.2 产气量及消耗量计算 (32)第五章设备计算选型 (33)5.1 煤气炉指标 (33)5.2 煤气台数的确定 (34)5.3 空气鼓风机的选型及台数确定 (35)5.4 废热锅炉的选型 (35)结论 (3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题目名称:年产30万吨合成氨转变工序设计摘要氨是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
本设计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三十万吨合成氨转变工序的设计。
近年来合成氨工业发展很快,大型化、低能耗、清洁生产均是合成氨设备发展的主流,技术改进主要方向是开发性能更好的催化剂、降低氨合成压力、开发新的原料气净化方法、降低燃料消耗、回收和合理利用低位热能等方面上。
设计采用的工艺流程简介:天然气经过脱硫压缩进入一段转化炉,把CH4和烃类转化成H2,再经过二段炉进一步转化后换热进入高变炉,在催化剂作用下大部分CO和水蒸气反应获H2和CO2,再经过低变炉使CO降到合格水平,去甲烷化工序。
本设计综述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合成氨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工艺流程、参数的确定和选择,论述了建厂的选址;介绍了氨变换工序的各种流程并确定本设计高-低变串联的流程。
工艺计算部分主要包括转化段和变换段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温距及空速计算。
设备计算部分主要是高变炉催化剂用量的具体计算,并根据设计任务做了转化和变换工序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本设计的优点在于选择较为良好的厂址和原料路线,确定良好的工艺条件、合理的催化剂和能源综合利用。
另外,就是尽量减少设备投资费用。
关键字:合成氨;天然气;转化;变换;AbstractAmmonia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basic chemical produ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mmonia production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now has developed into a mature chemical production processes.The design is based on annual output of 300,000 tons of natural gas as raw material, the design of synthetic ammonia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the large-scal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oon ammoni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he clean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ammonia equipment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echnical improvement, is to develop better performance of catalyst, reducing ammonia synthesis pressu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gas purification methods,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low heat recovery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etc.The design process used in brief are: compressed natural gas after desulfurization and conversion into a furnace, the methane and hydrocarbons into hydrogen, through the Secondary reformer further transformed into the highly variable furnace heat exchanger, the great catalyst part of the reaction of carbon monoxide and hyd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vapor, then through the low-temperature shift to reduce to an acceptable level of carbon monoxide to methanation process.The design review described some of the maj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ammonia industry trends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discusses the plant's location; introduced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various processes and determine the design of high temperature shift and low 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series of the process. Calculation of some of the major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cluding segment and transform section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and airspeed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some of the major equipment is a high temperature shift catalyst of specific terms, an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ask to do the conver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low chart with control points.Advantage of this design is to choose a better site and raw materials line to determine thegood conditions, reasonable catalyst and energy utilization. In addition, investment in equipment designed to minimize costs.Keywords: ammonia; natural gas;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V 1 综述........................................................................................................................................ - 1 -1.1 氨的性质、用途及重要性.......................................................................................... - 1 -1.1.1 氨的性质.......................................................................................................... - 1 -1.1.2 氨的用途及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 - 1 -1.2 合成氨生产技术的发展.............................................................................................. - 2 -1.2.1世界合成氨技术的发展................................................................................... - 2 -1.2.2中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概况........................................................................... - 4 -1.3合成氨转变工序的工艺原理...................................................................................... - 6 -1.3.1 合成氨的典型工艺流程介绍.......................................................................... - 6 -1.3.2 合成氨转化工序的工艺原理.......................................................................... - 8 -1.3.3合成氨变换工序的工艺原理........................................................................... - 8 -1.4 设计方案的确定......................................................................................................... - 9 -1.4.1 原料的选择...................................................................................................... - 9 -1.4.2 工艺流程的选择.............................................................................................. - 9 -1.4.3 工艺参数的确定............................................................................................ - 10 -1.4.4 工厂的选址.................................................................................................... - 11 -2 设计工艺计算...................................................................................................................... - 13 -2.1 转化段物料衡算........................................................................................................ - 13 -2.1.1 一段转化炉的物料衡算................................................................................ - 14 -2.1.2 二段转化炉的物料衡算................................................................................ - 17 -2.2 转化段热量衡算........................................................................................................ - 20 -2.2.1 一段炉辐射段热量衡算................................................................................ - 20 -2.2.2 二段炉的热量衡算........................................................................................ - 27 -2.2.3 换热器101-C、102-C的热量衡算.............................................................. - 28 -2.3 变换段的衡算........................................................................................................... - 30 -2.3.1 高温变换炉的衡算........................................................................................ - 30 -2.3.2 低温变换炉的衡算........................................................................................ - 32 -2.4 换热器103-C及换热器104-C的热负荷计算........................................................ - 35 -2.4.1 换热器103-C热负荷.................................................................................... - 35 -2.4.2 换热器104-C热负荷.................................................................................... - 35 -2.5 设备工艺计算........................................................................................................... - 36 -参考文献.................................................................................................................................. - 40 -致谢.......................................................................................................................................... - 41 -附录.......................................................................................................................................... - 41 -1 综述1.1 氨的性质、用途及重要性1.1.1 氨的性质氨分子式为NH,在标准状态下是无色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