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自动化系统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科生(业余)课程设计
题目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办学学院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教学部汕头经济管理干部学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0年秋
学生姓名
学号
2012年9月15日
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摘要
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方式分为国调,大地区调,中调,地调,县调五种,其中县调是各地方根据需要成立县级调度控制机构,主要进行管理配电网络和分配负荷,控制负荷工作。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厂站RTU相结合,将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
作为最基层的地方型电网,随着电子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及应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一个崭新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是势在必行。
本次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机构功能设计主要针对实际工作,结合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硬软件结构、技术指标进行,以达到对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的一个感性认识,提高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体系结构设计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一章设计依据 (4)
第二章设计目标 (5)
第三章设计原则 (6)
第四章设计内容 (7)
4.1 电网结构 (7)
4.2 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 (7)
4.3 基准厂站布置 (9)
4.4 基准厂站的主接线设计 (10)
4.5 信息的组织原则 (11)
4.6 基准站信息的组织和信息量 (13)
4.7 调度中心主站计算机系统结构 (18)
4.8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指标 (20)
参考文献: (24)
附图:
附图1:毕业设计基准A变电站主接线图 (25)
附图2:毕业设计基准B变电站端面图 (25)
前言
随着电网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成为调度员实施生产指挥和控制电网运行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调度自动化系统自身也可能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自动化系统故障、网络中断、数据采集通道中断、系统软件异常等,倘若发生异常情况而没有及时发现,则可能导致调度人员无法进行正常的调度指挥,严重时可能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保障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连续、有效的运行,南方电网有限公司汕头供电分公司调度开发了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
该系统是一套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及管理的综合监控系统。
第一章设计依据
一、系统的技术特点
1. 该系统是一套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及管理的综合监控系统能够保证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等。
2. 系统真正实现了“数据级监视报警”, 具有实时数据库,能及时更新。
3. 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4. 完善的SCADA功能满足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需要。
5. 系统所选硬件设备符合现代工业标准,系统软件平台成熟、可靠、安全。
二、设计要求
1.按《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规定的大型地调规模设计。
2.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开发和升级,以满足电网8~10年发展的需要。
3.提供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人机界面通用访问接口,满足进一步开发应用软件的需要。
4.SCADA数据采集的技术分析。
5.具有及MIS网的标准接口,可以向MIS网发送各种类型的实时和历史数据。
6.预留及负荷控制系统的标准接口,可及负荷控制系统对用户负荷进行协调控制。
7.具有向地调实时转发各种数据的功能。
8.满足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系统接入功能。
9.系统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第二章设计目标
新一代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考虑到Internet/Intranet技术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在设计、开发时应以SCADA功能为基础,DA/DMS、AM/FM/GIS、MIS及其他子系统为扩展功能的、具有一体化平台的网络化、多功能系统。
①系统的硬件方面:优先采用最新的、高可靠性的微型计算机硬件技术,作为系统工作站、服务器的硬件平台。
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最新的RISC 或UNIX工作站系统。
②系统的软件方面: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系统采用新一代的Microsoft Windows NT/2000;数据库采用高性能的商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S SQL Server,Oracle,Sybase等,使系统软件配置标准、规范;系统的输出形式采用Microsoft Office 的Excel 等优秀工具软件,使报表系统更加方便易用;软件结构采用网络分布式的客户/服务器模式。
本次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本着学以致用、加深《电力系统调度
自动化》知识的理解和结合学生工作实践经验的原则,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达到以下设计目标:
⑴、充分理解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的含义;
⑵、熟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⑶、熟悉并巩固变电站主接线图的设计方法和相关规范;
⑷、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⑸、掌握电力系统中调度自动化基准厂站选择的方法和原则;
⑹、掌握调度信息的组织和信息量的估算;
⑺、掌握调度中心主站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⑻、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
⑼、掌握电网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设计原则
本次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本次课程设计侧重系统的体系结构):
1.稳定性:应用于电网中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落
后的系统会增加技术人员掌握的难度,甚至导致系统无法发挥作用;
2.实用性:坚持人机对话简洁、明了、方便的原则,且能完成调度系
统及MIS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3.易维护:系统的硬件设计及选择应具有通用性,系统的软件设计应具有远程维护功能;
4.先进性;
5.可扩性;
6.伸缩性:根据用户应用系统的需要和投资状况,系统应能灵活地选择软硬件配置,并具有跨多硬件平台的特点,系统的规模可从单台机器到多台机器、单种机型到多种机型任选;
7.灵活性:组成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多数要能做到"即装即用";
8.安全性:系统硬件采用冗余设计,保证系统的不间断可靠运行;由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应用软件的操作等级三方面来满足严格的安全操作要求。
9.系统有统一的模块化电网描述数据库;
10.系统必须能够进行高效的实时数据处理;
11.系统要有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
12.系统要有功能强大的电子报表软件,具有灵活的报表处理功能,并能做到图文并茂;
13.系统对大量的历史数据具有强大的归纳分析和趋势预测功能。
第四章设计内容
4.1电网结构
按照县级电网的容量规模,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三级:容量大于150MW的为大型县调;容量在50—150MW之间为中型县调;容量小于50MW的为中心县调。
4.2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
调度自动化系统就是一种信息管理系统,从系统信息来研究,包括采集和变换信息,通信设备传送信息,调度中心使用信息三种含义。
为设计和构成能合乎要求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就必须对系统的功能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定出指标。
功能如下:
数据采集:
A模拟量:机组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
主变压器及输电线路有功功率P,电流I(或无功功率Q)
配电线电流I(或有功功率P)
各母线电压U
B数字量和脉冲量:电网频率f
配电线有功电能
主变压器、输电线有功、无功电能
水库水位
C状态量:断路器位置、保护预告信号、事故跳闸总信号、通道故障信
号
RTU主电源停电信号、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信号、隔离开关位置、
发电机运行状态信号、保护动作信号
D非电量:主变压器温度t
数据传输:
和上级调度监控系统通信或信息转发
通信规约转换
主站端可以和n和RTU通信
向管理网传递信息
数据处理:
电网有功功率总加P
∑
越限警告
功率因数计算
电网无功功率总加Q
∑
电网有功电能量总加
复核率统计
断路器分合闸分类统计
遥控:
遥控断路器
电容器组投切
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位置
事故报告:
断路器事故变位,事故信息优先显示及报警
事故记录
事故顺序记录
人机联系:
A画面显示操作:
县级电网潮流图
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图
厂站一次时实接线图
厂站时实数据显示
24h负荷曲线、电压棒图
发送遥控命令
修改RTU监控定值
修改时实数据库
修改图形报表生成软件包
历史数据库
厂站主设备参数
继电器保护定值参数
B打印机:
定时打印
召唤打印
异常及事故打印
操作记录
事件顺序打印
C模拟盘:
反映断路器位置、遥测量及潮流方向
具有声光检查、数码显示等自检功能
数据传输通道:
通道故障统计和报警
上下行双向通道
通道监测了、底电平警告
主设备通道自动切换
除上述功能以外,还需要增加的功能:
经济调度控制(EDA)、发电计划控制(AGC)、短期负荷预测、系统运行安全最优控制、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紧急控制、系统恢复控制、最优潮流控制。
4.3基准厂站布置
基准厂站的选择按照冗余度高、校核厂站数少的原则进行选择,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普及和调度自动化系统对厂站信息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般要求冗余度r≥2,平均冗余度r->2,以满足提高可靠性的需求。
为便于方案比较,对电力网络中的各厂站编号如下:
基准厂站方案对比选择见下表:
根据上表所示基准厂站选择方案比较结果分析,三个方案均达到了冗余度r≥2,平均冗余度r->2的可靠性需求,但结合基准站选择的判据是要求基准厂站量少,信息冗余度高,于是先择方案1和方案2被淘汰;方案3的基准站数有4个,即图中的A、C、E、I变电站,方案3作为本次体系结构毕业设计基准厂站布置的实施方案。
4.4基准厂站的主接线设计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所示,A、E两站的主接线基本情况如下表: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动稳定、热稳定的校验在此不再赘述(学生本次课程设计题目为:《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降压变电所),基准厂站A和B的主接线图见附图:
⑴、毕业设计基准变电站A主接线图
⑵、毕业设计基准B变电站端面图
4.5信息的组织原则
根据相关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信息的组织和信息量的计算,可参照如下规定:
4.5.1 有人值班厂站的远动信息
1发电厂、变电站应向直接调度的地调传送下列遥测量。
(1)发电厂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及总有功电能量。
(2)调相机组总无功功率。
(3)跨地区联络线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分别计算的双向有功电能量。
(4)110KV 输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或电流。
(5)35KV 输电线路的电流或有功功率。
(6)旁路断路器的测量内容及同级电压线路相同。
(7)三绕组变压器两侧有功功率和电流。
(8)双绕组变压器的单侧有功功率和电流。
(9)计量分界点的变压器加测无功功率和双向有功电能量。
(10)母联、分段、分支断路器电流。
(11)10~110KV 系统电压监视点电压。
2根据调度的需要和设备的可能,发电厂、变电站可向直接调度的地调传送下列遥测量的一部分。
(1)梯级水电厂上下游水位。
(2)当发电厂单机容量超过地区电网总负荷的5%且不小于50MW 时,加测单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3)110KV 输电线路的无功功率。
(4)10KV 重要线路的电流。
(5)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用户直配线路有功功率,必要时加测有功电能量。
3 发电厂、变电站应向直接调度的地调传送下列遥信量。
(1)厂、站事故总信号。
(2)调度范围的断路器位置信号。
(3)110KV 联络线主要保护(一般为高频、距离、零序保护)和重合闸动作信号。
(4)枢纽变电站110KV 母线保护动作信号。
4 根据调度需要和设备可能,发电厂、变电站可向直接调度的地调传送下列遥信量的一部分。
(1)发电机、变压器、调相机内部故障总信号。
(2)发电机由发电转调相运行方式的状态信号。
(3)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位置信号(无条件时可给出上下限位置信号)。
(4)自动调节装置运行状态信号(如中小型水电厂发电机功率成组调节装置等)。
(5)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越限信号(如过电压、过负荷,这些信号也可在调度端整定)。
(6)110KV 旁路断路器主要保护(一般为高频、距离、零序保护)和重合闸动作信号。
5 根据调度需要和设备可能,地调可向直接控制的发电厂、变电站传送下列遥控、遥调命令。
(1)重要的110KV 以下断路器的分合。
(2)成组控制装置的投切。
(3)无功补偿装置断路器的投切(包括电容器组、电抗器等)。
(4)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位置调整。
(5)成组控制装置整定值调节。
4.5.2 无人(少人)值班厂站的远动信息
1无人值班厂站根据调度需要和设备可能,可向地调增送下列遥测量的一部分。
(1)10KV 线路电流。
(2)10KV 母线电压。
(3)10KV 母线旁路、母联、分段、分支断路器的电流。
(4)三绕组变压器第三侧电流。
(5)并联补偿装置的电流。
(6)站用变压器低压侧电压。
(7)直流母线电压。
(8)110KV 线路有功电能量。
(9)110KV 降压变压器的有功电能量。
其中三绕组变压器有两侧测量。
2 无人值班厂站根据调度的需要和设备可能,可向地调增送下列遥信量的一部分:
(1)反映运行方式的隔离开关位置信号。
(2)110KV 线路主要保护(宜为距离、高频、零序保护)和重合闸动作总信号。
(3)主变压器重瓦斯、差动保护和复合电压电流闭锁保护动作总信号。
(4)低频减载动作(按组)信号。
(5)10~35KV 断路器事故跳闸总信号。
(6)10~35KV 系统接地信号。
(7)直流系统接地信号。
(8)控制方式由遥控转为当地控制的信号。
3 无人值班厂站根据调度的需要和设备可能,可向地调增送下列全部或部分预告信号:
(1)断路器控制回路断线总信号。
(2)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总信号。
(3)变压器油温过高、绕组温度过高总信号。
(4)轻瓦斯动作信号。
(5)变压器或变压器调压装置油位过低总信号。
(6)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器、调压装置故障总信号。
(7)距离保护闭锁信号。
(8)高频保护收信信号。
(9)消防报警信号。
(10)大门打开信号。
(11)远动终端遥控电源消失信号。
(12)远动终端UPS 交流电源消失信号。
(13)远动终端下行通道故障信号。
4根据调度需要和设备可能,地调可向无人值班厂站增发以下遥控命令:
(1)110KV 以下断路器分合。
(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分合。
(3)高频自发信起动。
(4)距离保护闭锁复归。
(5)预告信号的复归。
5 不宜用遥控方式进行同期操作,同期操作宜由厂站同期装置实现。
6不用遥控方式进行事故后保护装置的复归。
保护装置的复归应在现场进行。
4.6基准站信息的组织和信息量
4.6.1结合上述设计规程,对本次毕业设计基准厂站遥测量、遥信量的设计如下:
毕业设计基准变电站A状态信息表
4.6.2帧格式的设计及信息流量的估算
⑴、 对于CDT 规约,RTU 按照更新周期循环不停地一帧一帧地向主
站传送信息,每一个周期,传送一帧信息,这一帧信息包括了该厂站所有的遥测量和遥信量。
帧结构由同步字开头,控制字和信息字组成,信息字的数量依实际需要设定,帧长度可以改变。
帧结构通常如下:
其中,第一点到第32点为遥测信息,共64路;第33点到第34点为运行信息,共32路。
遥测信息字的格式如下所示:
b 7
b 0
Bn 字
节
遥测1b7b6b5b4b3b2b1b0B n+1 b15b14b13b12b11b10b9b8B n+2
遥测2b7b6b5b4b3b2b1b0B n+3 b15b14b13b12b11b10b9b8B n+4
校验码B n+5
说明:
①、每个遥测信息字传送两路遥测量;
②、b11~b0传送一路模拟量,以二进制码表示,b11=0时为正数,b11=1
时为负数,以2的补码表示负数;
③、b14=1表示溢出,b15=1表示数无效。
④、每个信息字由6个字节,共48位二进制位。
4.7调度中心主站计算机系统结构
目前调度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多采用多机分布式系统,结构如下图:
图2 系统配置图
4.7.1系统特点
遵循国际标准,满足开放性要求.
采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数据库访问语言采用满足ANSI标准的SQL语言和C/C++语言函数接口,人机界面采用Windows标准数据库采用实时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 数据库采用实时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
为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实时数据保存在实时数据中,但其定义和框架保存在商用数据库中.商用数据库用来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各种管理信息,设备信息,地理信息等.
良好的数据库界面.
基本的SCADA系统和可选的高级软件,MIS,负荷预测,调度管理,负荷控制,电量计费,GIS等功能,可以向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采用冗余磁盘阵列技术,数据多重备份,解决了硬盘系统的可靠性问题.
系统结构开放,可方便地及其他区域网和广域网交换数据;
4.7.2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进行科学管理所需信息增多,对于电力系统。
主要有办公数据和事故记录数据及生产运行数据这三类信息构成;信息管理系统可采用拓扑结构。
在电力局内部有一个文件服务器。
系统为整个公司服务,内部存储各个科室的信息以及各种数据。
调度数据则通过网桥机传送到服务器中,网桥机同时还负责事故的分合报警。
4.7.3 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平均负荷率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任意30min内宜小于40%,在电网事故情况下10s内宜小于60%。
4.7.4计算机应配置及上级调度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
4.7.5 应配置用于系统维护、程序开发的程序员终端和打印机各一台。
4.7.6 根据远动终端和信息传输方式对通道的技术要求,配置必要的通道接口,并提出对通道数量、质量的要求。
4.7.7 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所选硬件设备符合现代工业标准. 双网,双前置机,双服务器。
4.7.8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构成有:
图3 整个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图
4.7.9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0 操作系统.
工作站采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报表系统采用MS Office 2000 Excel的VBS开发.
开发工具MS Visual Studio 6.0 企业版VC6.0.
4.7.10人机联系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人机界面可以用鼠标或键盘操作,可以显示接线图、参数表等各种画面,显示画面可进行移动、放大、缩小等,并可在不同的层次和平面观察不同的显示效果。
具有打印制表、越限报警、模拟量记录、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画面拷贝、系统自检及远动通道质量监测等功能。
4.7.11电源和机房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交流电压:220V ±20%
——额定频率:50±0.5HZ
——环境温度:-10℃~50℃
——相对湿度:5%~95%(不凝结)
——接地电阻:〈4Ω
——绝缘电阻:符合GB/T 13729-92 标准规定要求
——绝缘强度:符合GB/T 13729-92 标准规定要求
——高频干扰:符合GB/T 13729-92 标准规定要求
——振动:符合GB/T 13729-92 标准规定要求
——线路防雷:专用线路防雷设备
4.8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指标
4.8.1系统可靠性
一、通讯指标
1、可实现多路串行、全双工、多规约通讯。
2、每路通道可分别设置通讯速率:300, 600, 1200. 9600bps直至64kbps口符合RS-232C标准。
3、每路通道支持各种类型CDT方式和POLL工NG方式的通讯规约。
4、单台RTU接收容量没有限制,由用户自定义。
5、接收数据容量(用户可自定义):
人工置入模拟量:20000
人工置入数字量:20000
模拟量(遥测量): 80000
状态量(遥信量):100000
电能量:20000
单精模拟计算量:10000
双精模拟计算量:10000
状态计算量:5000
遥控量:20000
遥调量:5000
转发容量:遥测量、遥信量及脉冲电度量等由用户自定义,没有限制。
二、显示指标
1, 90%的画面调用响应时间<2秒
2、动态数据刷新时间<3秒
3、开关量变位传送至主站<3秒
4、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20毫秒
5、画面数量、尺寸不限
三、高级应用指标
1、状态估计
(1)状态估计覆盖率)90%
(2)状态估计月可用率)90%
(3)单次状态估计计算时间廷迟小于30秒
2、调度员潮流
(1)调度员潮流合格率)90%
(2)潮流结果误差延1. 5%
(3)单次潮流计算时间30秒
3、负荷预报
(1)日负荷预报运行率96%
(2)日负荷预报准确率)95%
(3)月(年)度累计负荷预报准确率)95%
(4)日最高(低)负荷预报准确率)95%
(5)月(年)度累计最高(低)负荷预报准确率)95%
4、网络拓扑
单次计算时间小于1秒
5、短路电流计算误差
及同等方式下现场提供的基于BPA程序或综合稳定程序计算的结果相比,短路
电流幅值误差标么值小于0.01
四、系统负荷率、可用性指标
1、正常情况下:在线服务器<30%,网络<20%
2、故障情况下:在线服务器<50%,网络<40%
3、计算机双机月平均运行率大于99. 99% o
4、系统年可用率大于99. 99%
五、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指标
1、主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等)h }10年
2、系统外设(打印机等)h)5年
3、调制解调器(Modem) 56kbit/s, Flex/V90协议
4、主站画面分辨率:1280 x 1024
5、计算机双机月平均运行率大于99. 9%
6、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25000小时
这一部分描述的工程设计数据是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规划和安装的必要环境条件标准。
4.8.2时钟精度
具有系统统一时钟
内部有毫秒输出,整定值可调
系统时钟及标准时间误差<2ms/天
4.8.3遥测量指标
综合误差≤1.5%
遥测合格率≥98%
4.8.4遥信量指标
遥信正确率≥99%
4.8.5控制量指标
遥控遥调误动率≤0.01%
遥控遥调拒动率≤2%
4.8.6实时性指标
电力系统运行的变化过程十分短暂,所以调度中心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实时性要求很高。
运动系统的实时性指标可以用传送时间来表示。
远动传送时间(telecontroltransfer time)是指从发送站的外围设备输入到远动设备的时刻起,至信号从接收站的远动设备输出到外围设备止,所经历的时间。
远动传送时间包括远动发送站的信号变换、编码等时延,传输通道的信号时延以及远动接收站的信号反变换,译码和校验等时延。
它不包括外围设备,如中间继电器,信号灯和显示仪表等响应时间。
平均传送时间(average transfer time) 是指远动系统的各种输入信号在各种情况下传输时间的平均值。
如果输入信号在最不利的传送时间(overalltransfer time)、总响应时间(overall response time)来说明。
总传送时间是从发送站事件发生起,到接收站显示为止,事件信息经历的时间。
总传送时间包括了输入发送站的外围设备的时延和接收站的相应外围输出设备产生的时延。
总响应时间是从发送站的事件启动开始,至收到接收站返送响应为止的时间间隔。
例如遥测全系统扫描时间,开关量变位传送至主站的时间、遥测量越死区的传送时间、控制命令和遥调命令的响应时间、画面响应时间、画面刷新时间等都是表征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性的指标。
具体有:
遥信变位传送至主站≤3s
重要遥测量越定值变化传送至主站≤3s
CDT传送方式下重要遥测量更新时间≤3s
遥控命令≤3s
遥调命令≤3s
有实时数据的画面整幅调出响应时间85%的画面≤3s,其余≤5s
画面数据刷新周期5-20s
双机自动切换时间≤50s
4.8.7其它
(1)远动设备应配备不间断电源,交流电消失后不间断电源维持供电时间宜不小于20min,无人值班厂站宜不小于30min。
(2)远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调试仪表。
其配置标准按远动专用仪器仪表的配置标准执行。
(3)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远动终端必要的备品备件。
参考文献:
1.刘键,倪建立,邓永辉:《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同向前,于键明,苏文成:《供电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3.黎连业:《网络工程及综合布线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丁梳山,南俊星主编:《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2002;
5.周杰娜:《现代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6.滕欢,滕福生:《调度自动化及远动技术》,四川大学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