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六章实数单元备课
第六章实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教案执教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2013.3. 8第六章实数6。
1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理解负数没有平方根及非负数开平方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能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方与开平方这一对互逆运算的辩证关系,感受平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学难点】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具准备】小黑板科学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七年级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个学期,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八年级的数学知识,这个学期的知识将会更加有趣。
2、板书:实数 1.1 平方根二、新授(一)探求新知1、探讨:有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吗?如果有,那它的边长是多少?(少数学习超前的学生可能能答上来)这个边长是个怎样的数?你以前见过吗?2、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像(2.82842712……)这样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就叫做无理数。
3、你还能举出哪些无理数?(,)、、1/3是无理数吗?4、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二)知识归纳:1、板书:1.1平方根2、李老师家装修厨房,铺地砖10.8平方米,用去正方形的地砖120块,你能算出所用地砖的边长是多少吗?(0.3米)3、怎么算?每块地砖的面积是:10.8120=0。
09平方米。
由于0。
32=0。
09,因此面积为0。
09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0。
3米. 4、练习:由于( )=400,因此面积为4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厘米。
5、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遇到要找一个数,使它的平方等于给定的数,如已知一个数a,要求r,使r2=a,那么我们就把r叫做a的一个平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教案
《实数》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能用平方或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2.会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开方运算;3.了解无理数的意义,会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4.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实数范围.会按结果所要求的精确度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教学重难点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无理数与实数的意义;2.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实数的性质、运算.教学过程一、知识疏理,形成体系(课前要求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总结)师: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开方运算.从定义出发解题是解本章有关题目的基本方法,我们注意掌握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的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区分清楚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小结一下本章的知识点.生:我们认为这一章主要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开方,开方与乘方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开方包括开平方与开立方.通过开平方可求一个非负实数的平方根;通过开立方可求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依据这一思路,我们画出的知识结构图是:()⎩⎨⎧−−−−−→←立方根开立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开平方开方乘方互为逆运算________ 师:好!他们组是以运算为线索总结的,侧重总结了开方运算,还有补充吗? 生:我们认为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性质也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是这样总结的:⎪⎪⎪⎪⎪⎪⎪⎪⎪⎪⎪⎩⎪⎪⎪⎪⎪⎪⎪⎪⎪⎪⎪⎨⎧⎪⎪⎪⎪⎩⎪⎪⎪⎪⎨⎧⎪⎪⎪⎩⎪⎪⎪⎨⎧⎪⎪⎪⎪⎪⎪⎩⎪⎪⎪⎪⎪⎪⎨⎧⎪⎩⎪⎨⎧⎩⎨⎧⎪⎪⎪⎩⎪⎪⎪⎨⎧⎪⎪⎩⎪⎪⎨⎧−−−−−→←.00;;___00;.;00:,的立方根是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性质定义立方根开立方的算术平方根是的正的平方根正数性质定义算术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的平方根是们互为相反数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性质定义平方根开平方开方乘方互为逆运算a 师:当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时,可能会出现无理数,使得数的范围从有理数扩大到实数,所以实数的意义、分类以及相关的内容也需总结.生:我们是这样总结的:1.分类⎪⎪⎪⎩⎪⎪⎪⎨⎧⎩⎨⎧⎪⎩⎪⎨⎧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实数0 2.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又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实数,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师: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表示成分数形式,任何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给定精确度的有理数来近似地表示.二、易错警示误区一:不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误区二:无理数概念理解不清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分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数学教案
第六章实数6.1 平方根(3课时)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平方值的计算等确立平方根的意义、开方的运算。
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2.对于任意有理数都能区分其“+”、“-”性,运用计算器已势在必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类比平方值的求法,定义出平方根的概念,同时从这个过程可知一个什么样的数才具有平方根,这种数有几个平方根?并比较这两个平方根之间有什么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
2.了解无理数的发现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材解读本节内容首先给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其边长,由此引出求某数的平方根的问题,在涉及到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开方时,则引进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计算器对任意正数进行开方。
这样将有理数与无理数沟通起来成为实数。
学情分析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任何数的形式主义都能够顺利得到,同时也感知了“互为相反数的平方相等”,故由平方值去探索平方根的问题实际上只是互逆过程,只要求出一个数的平方就可得知平方根的值。
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玲玲家最近喜事不断,家里新购了一套房子,全家欢欢喜喜地搬进新居,爸爸妈妈又增加了工资。
条件改善了,为了给玲玲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爸爸打算给玲玲买一张桌子供她在家做作业。
爸爸问玲玲:“你喜欢长方形桌子还是正方形桌子?”玲玲认为正方形桌子更大,可以多堆点书,又可以有足够的位置写字,所以她更喜欢正方形桌子。
于是爸爸根据她的喜爱为她购置了一张正方形桌子,玲玲量了量课桌的边长为100cm,你能算出这张桌子的周长和面积吗?当然可以了,•可是如果玲玲更直接地告诉爸爸“我想要一张面积约为125dm的正方形桌子”。
•请问她爸爸能为她购置到满意的桌子吗?当然可以,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根据边长求面积是乘方运算,而根据面积求边长又是什么运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复习教案设计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复习教案设计⼈教版七年级下册《实数》单元复习教案教学⽬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章基本概念与运算,能⽤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法】梳理本章知识点,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应⽤于实际解题中.【情感态度】领悟分类讨论思想,学会类⽐学习的⽅法.【教学重点】本章知识梳理及掌握基本知识点.【教学难点】应⽤本章知识解决实际与综合问题.【教学⽅法】演⽰法、类⽐法教学过程:⼀、作业回顾,提出错点【教学说明】将前⼀天的作业问题进⾏反馈,及时化解存在的问题。
⼆、课前⼩测,竞争⿎励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的平⽅根是1B.1是1的算术平⽅根C. 22)(- 的平⽅根是2 D.0没有算术平⽅根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1-=-31- B. 31-= 31 C. 31-= 31- D.31-=-313.化简:2242)()(-+-= . 4.6-的相反数是,倒数是,绝对值是 .5.绝对值⼩于7的正数有,它们的和是 .【教学说明】1.通过简单知识⼩测,让学⽣体会成就感的同时回顾本章知识.2.利⽤⼩组竞争提⾼学⽣的数学学习兴趣.三、知识要点,整体把握【教学说明】1.通过构建框图,帮助学⽣回忆本节所有基本概念和基本⽅法.2.帮助学⽣找出知识间联系,如平⽅与开平⽅,平⽅根与⽴⽅根,有理数与实数等等.四、类⽐精讲,释疑解惑【教学说明】在例题的分析讲解后,学⽣马上进⾏相关练习训练,通过师⽣互动形式,达到学以致⽤的效果。
例1.在实数21,3-,-3.14,0,π,2.161161161…,316中,⽆理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准确地进⾏实数的分类,能将各个数落相应类别的位置上.类⽐精练1.下列实数中,⽆理数是() A.4 B.2π C.2.161161116 D. 722 例2.若(a+1)2+02-b =,则a ,b 的值为 .【教学说明】本题由两个⾮负数的和为0,得到两个⾮负数为0,求出a,b 的值. 类⽐精练2.若x,y 为实数,且︱x+2︱+2-y =0,则2017)(y x 的值为() A.1 B.-1 C.2 D. -2 例3.计算(1)328163+-)((2)361535-++-【教学说明】实数的有关运算律及运算顺序、相反数、绝对值等与有理数的运算基本相同.有理数的运算律及运算顺序对实数同样适⽤.在进⾏实数混合运算时,⾸先要观察算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法进⾏计算.⼀般按照先乘⽅,后乘除,再加减的顺序计算,另外还要注意符号.类⽐精练3.(1)2325276)()(-+- (2)32274123-++-)(五、随堂练习,巩固要点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13169±=B.552--=)(C. 327-D.1251253=--5.在10,3,325,-4中,最⼤的⼀个是()A. 10B.3C. 325D.-46.设a 为整数,若a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则a 的取值范围是()A.2﹤a ﹤3B. 4﹤a ﹤9C. -2﹤a ﹤3D. -4﹤a ﹤97.若1.1001.102=,则±0201.1=8.若10的纯⼩数是a ,则a =9.若a a --332=)(,则a 与3的⼤⼩关系是 .11.如果⼀个数的两个平⽅根分别是 2a-3和a+9,求这个数.【教学说明】结合中考考点,有针对性地进⾏训练,提⾼学⽣解题能⼒.六、拓展训练,能⼒提升14.已知a,b,c 为实数,且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位置如图所⽰:化简:a c a c b a b 2)(222---++-)(【教学说明】多块知识点相关结合,为中等能⼒的学⽣提升知识运⽤能⼒.七、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课本P61 3.8.92.完成优化设计的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1.本课时教学可应⽤不同形式的练习引导学⽣认识相关的基本概念,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利于进⾏运算与判断.2.注重分类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强调实数计算能⼒的训练,打下坚实的运算能⼒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实数 6.3 实数备课资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 6.3实数知识点1:无理数1.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2.表现形式:(1)开方开不尽得到的数如: 、等;(2)含有π的式子;(3)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如:0.101 001 000 1…;注意:对于实数的分类,不能只看形式,并非所有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应严格按照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来判定,如为有理数.知识点2:实数的概念(1)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例如:-6,,,0.4,π等都是实数.(2)实数的分类总结:(1)实数的相反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意义一样,如果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那么-a 就是a的相反数,即a与-a互为相反数,例如: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另外,规定0的相反数仍然是0;(2)实数的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一样,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用字母表示为:对于任意实数a,有|a|=知识点3:实数与数轴1.对应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2.与有理数相同,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总结:(1)利用数轴可以比较实数的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2)正实数大于0,负实数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知识点4:实数的性质在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在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知识点5:实数的运算(1)实数有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2)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总之有理数的一切运算法则适用于实数的运算.考点1:实数概念的应用【例1】下列各数:-5,3.7,,,,-π,,0.3,-,0.212 112 111 2…(每两个2之间依次多一个1)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哪些是正实数?哪些是负实数?解:有理数有:-5,3.7,,,0.3,-;无理数有:,-π,,0.212 112 111 2…(每两个2之间依次多一个1);正实数有:3.7,,,0.3,,,0.212 112 111 2…(每两个2之间依次多一个1);负实数有:-5,-,-π.考点2:实数的大小比较【例2】比较2,,的大小,正确的是( )A.2<<B.2<<C.<2<D.<<2答案:C点拨:∵22=4<5,∴2<,∵23=8>7,∴2>.故选C.考点3: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例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用“<”连接:-0.,-,.解:-0.,-,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由图得到:-<-0.<.点拨:对于-,可以通过画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得到.考点4:实数的运算【例4】计算:(1)(+)×;(2)--;(3)-(精确到0.01);(4)+(<a<π)(精确到0.01).解:(1)原式=(0.1+0.1)×12=2.4;(2)原式=--=-;(3)原式=(-)-(+)=---=-2≈(-2)×1.414=-2.828≈-2.83;(4)由<a<π,得原式=(π-a)+(a-)=π-≈3.142-1.414=1.728≈1.73.点拨:对于一些常用的无理数,应记住其近似值,如≈1.414,≈1.732.。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初一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理解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
(2)下列各式哪些有意义,哪些没有意义?
①- ② ③ ④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求以这个正方形的边为直径的圆的面积。
在本节的第一个“探究”栏目之前,重点是介绍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因此所涉及的数(包括例题中的数)都是完全平方数(能表示成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所求的是这些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请看下面的问题.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此内容有感染力,使学生对
本章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这里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
幂和乘方的指数求底数的问题,是乘方的逆运算,学生以前没有见过,由此引出了本章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这些内容的大体思路.
课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它的面积的过程互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这种互逆的过程,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实用)最新人教版七年级 第六章《实数》整章教案(绝对精品)
6.1平方根(第1课时)邓伶亚赤壁市实验中学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第一节第一课时的知识,主要介绍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求法,以及用夹逼法估计2的大致范围.2.内容解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教科书先介绍算术平方根,让学生看到算术平方根与实际的联系,在学习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再学习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与之前学的平方运算存在互逆关系,也是下节课学习平方根的前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2是历史上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无理数,引发了数学危机,也促使数系从有理数扩充到无理数。
教科书采用夹逼的方法,利用2的一系列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它的大小,进而给出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结论,并指出53,等也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为后面学习无理数概念打下基础.第三,会用根号表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为以后学习二次根式做出了铺垫,提供知识积累.对本节课教学有利因素是:七年级学生会做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运算了,但还是会发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比如知道正方形面积求边长这一类的问题)没办法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内心渴望新的计算方法出现,本节课的学习将实现他们内心的期盼.本节课教学不利因素是:第一、乘方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开方运算是已知幂和指数,求底数。
因为涉及到三个量的关系,与学过的互逆运算(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相比关系更为复杂,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第二、对一个正数,开平方运算可以得到一正一负两个平方根,正的那个叫算术平方根.而教科书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把算术平方根的学习放在平方根前面.对算术平方根是非负的理解,学生会有些困难.第三,对于可以表示成有理数的平方的数,由于它们的算术平方根都是有理数,所以学生容易把握这些算术平方根的大小.但是对于像2这样不能表示成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的数,它的算术平方根到底有多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和性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生成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了解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符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2)通过互动游戏,巩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归纳出算术平方根的性质.(3)通过探究2的大小,了解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目标解析目标(1)解析: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探索算术平方根概念的过程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过程;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目标(2)解析: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在师生问答互动的过程中,辨析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目标(3)解析:通过探究2的大小,培养估算意识,了解两个方向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6.3实数教案
第六章 6.3 实数知点 1: 无理数1.定 : 无穷不循小数叫做无理数 .2. 表形式 :(1) 开方开不尽获得的数如:、等;(2)含有π的式子 ;(3)有律但不循的无穷小数, 如 :0.101 001 000 1⋯ ;注意 : 于数的分 , 不可以只看形式 , 并不是全部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格依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来判断 , 如有理数 .知点 2: 数的观点(1)定 : 有理数和无理数称数. 比如 :-6,,,0.4, π等都是数 .(2)数的分: (1) 数的相反数的意和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意一, 假如 a 表示随意一个数, 那么 -a 就是 a 的相反数 , 即 a 与 -a 互相反数 , 比如 :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此外 , 定 0的相反数仍旧是0;(2) 数的的意与有理数的的意一, 一个正数的是它自己; 一个数的是它的相反数;0 的是0, 用字母表示 : 于随意数a, 有|a|=知点 3: 数与数1.关系 : 数与数上的点一一 .2.与有理数同样 , 数上右的点表示的数比左的点表示的数大.: (1) 利用数能够比数的大小, 在数上 , 右的点表示的数比左的点表示的数大 ;(2) 正数大于0, 数小于0, 正数大于全部数, 两个数比大小, 大的反而小 .知点 4: 数的性在数范内的相反数、倒数、的意和在有理数范内的相反数、倒数、的意完整一 .知点 5: 数的运算(1) 数有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 混淆运算的序是先算乘方、开方, 再算乘、除 ,最后算加、减 , 同运算依据从左到右的序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2) 加法交律 :a+b=b+a; 加法合律 :(a+b)+c=a+(b+c) ; 乘法交律 :ab=ba; 乘法合律 :(ab)c=a(bc);乘法分派律 :a(b+c)=ab+ac.之有理数的全部运算法合用于数的运算.考点 1:数观点的用【例 1】以下各数 :-5,3.7,,,,- π ,,0.3,-,0.212 112 111 2⋯(每两个2之依次多一个 1)哪些是有理数 ?哪些是无理数?哪些是正数 ?哪些是数?解 : 有理数有 :-5,3.7,,,0.3,-;无理数有 :,- π ,,0.212 112 111 2⋯(每两个2之挨次多一个1);正数有 :3.7,,,0.3,,,0.212 112 111 2⋯(每两个2之挨次多一个1);数有 :-5,-,- π .考点 2: 数的大小比【例 2】比 2,,的大小,正确的选项是()A.2<<B.2<<C.<2<D.<<2答案 :C2∴ 2<3∴2> . 应选 C.点拨:∵ 2 =4<5,, ∵ 2 =8>7,考点 3: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例 3】在数轴上表示以下各数, 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摆列起来, 用“ <”连接:-0.,-,.解 :-0.,-,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由图获得 :-<-0. < .点拨:关于 -, 能够经过画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的对角线获得.考点 4:实数的运算【例 4】计算 :(1)(+) ×;(2)--;(3)-( 精准到 0.01);(4)+(<a<π)( 精准到 0.01).解 :(1)原式 =(0.1+0.1)× 12=2.4;(2)原式= --=-;(3)原式 =(-)-(+)=---=-2 ≈ (-2) × 1.414=-2.828 ≈-2.83;(4)由<a<π , 得原式 =( π -a)+(a-)= π -≈ 3.142-1.414=1.728 ≈1.73.点拨:关于一些常用的无理数, 应记着其近似值, 如≈ 1.414,≈ 1.73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课程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认识实数概念及其性质;2.熟练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了解实数的大小关系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实数的概念及运算;2.难点:实数间大小关系的比较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实数的概念与性质(1课时)教学内容1.实数的概念;2.实数的分类;3.实数的性质:稠密性、有理数密度性等。
教学安排1.介绍实数的概念和定义;2.引导学生了解实数的分类;3.讲解实数的性质,提醒学生要注意其中的细节。
2. 实数的加减运算(2课时)教学内容1.实数的加减法定义;2.实数的加减法规则;3.实数加减法的性质。
教学安排1.给学生讲解实数的加减法定义和规则;2.引导学生练习实数的加减运算;3.强调实数加减法的性质,引导学生从运算中寻找规律。
3. 实数的乘除运算(2课时)教学内容1.实数的乘法定义;2.实数的除法定义;3.实数乘除法的性质。
教学安排1.讲解实数的乘除法定义;2.以例题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实数的乘除法运算;3.强调实数乘除法的性质,让学生掌握实数运算的灵活运用。
4. 实数的大小关系与应用(2课时)教学内容1.实数大小关系的比较;2.已知某一实数时,如何求另一实数。
教学安排1.讲解实数的大小关系及其比较方法;2.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应用实数知识的方法;3.以例题为例,让学生掌握已知某一实数时,如何求另一实数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课堂讲解法:重点内容采用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3.练习提高法:加强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五、评价方法1.检测学生实数概念、运算方法、大小关系及应用的掌握情况;2.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思考题等方式,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3.常规检测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六、教学资源准备1.幻灯片及投影仪等课堂教学设备;2.针对不同知识点的练习题目、案例问题及习题解答;3.优秀教学视频及教材参考资料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6.3《实数》教案
《实数》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和分类,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2、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二、新课导入1的平方根是 __,算术平方根是 .2、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3、 2.078=0.2708=,则y =( )A.0.8966 B.0.008966C.89.66 D.0.00008966三、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第53页至第54页的内容。
Ⅰ、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1、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3=______,25=______,35-=______, 427=______,119 =______,911=______。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_ 或者 的形式。
归纳 事实上,任何一个 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反过来, 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都是有理数。
观察 我们知道,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 _ __。
例如 , , , 等都是 ____ 。
3.14159265π=也是 。
结论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 。
试一试 我们学过的数可以这样分类:{实数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π是,,π-是。
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四、合作探究从课本图6.3-1中可以看出OO'的长是,所以O'对应的数是.总结(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事实上,每一个也都可以用数轴上的表示出来。
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数,有些表示数。
(2)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___ 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
(3)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_ 边的点表示的实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6章《实数》优秀教学案例(教案)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购物小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实数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2.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能够利用数轴表示和解释实数。
3.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并能进行实数的混合运算。
4.能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2.利用数轴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利用数轴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表达机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反思与评价
1.个人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实数知识过程中的理解、困惑和收获,如“你觉得自己在实数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同伴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如“你觉得他的解题方法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过程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如“你在这次小组合作中表现得很出色,不仅积极参与讨论,还能够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共8份)
(总第十三课时)6.1平方根(1)
教学过程设计
(总第十四课时)6.1平方根(2)
教学过程设计
问:拼成的这个面积为2dm的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
3136
56.
,
1.41421356
2.
应用规律
(总第十五课时)6.1平方根(3)
教学过程设计
问:前四个是什么运算?后面的又是什么运算?
教师板书: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开平方,叫被开方数.。
问题(五)
(总第十六课时)6.2立方根(1)
教学过程设计
(总第十七课时)6.2立方根(2)
教学过程设计
(总第十八课时)6.3实数(1)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
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
总结: 1.事实上,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
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
怎样表示无理数
(总第十九课时)6.3实数(2)
教学过程设计
(总第二十课时)第六章小结与复习
教学过程设计。
第六章实数单元备课
第六章实数单元备课单元分析1、单元名称:第六章、实数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本章之前的数学内容都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讨论的,研究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
虽然本章的内容不多,篇幅不大,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后面研究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也为研究高中数学中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的大部分知识作好准备。
3、重点与难点:重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运算;实数的认识。
难点: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联系与区别;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较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能对具体情景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说明和推断、解决问题,能由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类比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探索的同时较好的获得新知;经历在具体例子中抽象出概念的进程,培养研究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讲授法、练法;小黑板,班班通。
6、单元课时划分:6.1平方根3课时6.2立方根2课时6.3实数2课时小结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教案)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实数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实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实数运算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增强对实数及其运算的直观理解。
-通过数轴和实数的联系,使学生建立起实数的直观图像,理解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数的四则运算练习,使学生掌握运算技巧,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激发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兴趣。
-通过实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
1.第六章实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分类,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 6.1实数的定义与分类
- 6.2实数与数轴
2.实数的四则运算:熟练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了解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 6.3实数的加减法
-实数的大小比较:对于一些特殊的实数,如负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形辅助,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大小比较规则。
-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数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速度等,学生可能会在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时遇到困难,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提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运算精度和估算: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学生可能会因为计算精度的问题而出错,需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估算和精确的计算。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第六章实数单元备课
坝陵中学教师单元备课单元内容第六章实数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有理数,类比有理数,引入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和实数的运算;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本章之前的数学内容都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讨论的,学习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虽然本章的内容不多,篇幅不大,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内容不仅是后续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数学中函数、不等式以及解析几何等知识的基础.很多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节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
为此本章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以及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教科书的第一节是平方根,本节先研究算术平方根,再研究平方根.教科书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从中抽象出的数学问题为: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其边长.这是一个典型的求算术平方根的问题,它与学生熟悉的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其面积是一个互逆的过程.通过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引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给出其符号表示,这时教科书所涉及到的被开方数本质上都是完全平方数.接着,教科书设置一个“探究”栏目,让学生尝试能否将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进而求出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这也是一个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它的边长的问题,由于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根据前面学过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以求出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这样教科书就引进了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无理数(但暂时不出现无理数的概念),这是教科书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数.另外,通过学生将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的活动,也使学生感受到无理数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不同于有理数的数.出现后,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到底多大.教科书采用用有理数夹逼的方法,利用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来估计的大小,通过一步一步的估计,得到的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进而指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事实,并进一步指出,,等也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就为后面认识无理数打下基础.会使用计算器求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本章的一个教学要求,教科书通过一个例题,介绍了使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小,也是学习本章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教科书结合一个实际例子(例3)介绍了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常用方法.至此,教科书讨论了有关算术平方根的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法,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及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等内容.接着,教科书设置一个“思考”栏目,对平方根展开讨论.在这个“思考”栏目中,要求学生算出平方等于9的数,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求出平方等于1,16,36…的数,由此抽象概括出平方根的概念和开平方运算.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是互逆运算,教科书通过举例分析了这两种运算的互逆过程,并用图示进一步说明.最后,教科书结合具体例子,通过具体计算一些数的平方根,探讨数的平方根的特征,归纳出“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教科书的第二节是立方根.对于立方根,教科书采用了与讨论平方根类似的方法进行讨论.首先设置一个问题情景,从中抽象出的数学问题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求它的边长,这是一个典型的求数的立方根的问题.教科书从这个典型问题出发,引出立方根的概念和开立方运算.接着,教科书指出,和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一样,立方运算与开立方运算也互逆,并通过一个“探究”栏目,运用这种互逆关系求一些正数、负数和0的立方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数的立方根的特征:“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最后,教科书介绍了立方根的符号表示,并利用这种符号表示探讨了立方根的一条性质().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开方运算后,教科书在第三节安排了实数.本节首先设置一个“探究”拦目,要求学生将一些有理数转化为小数的形式,并分析这些小数的共同特点,进而归纳出有理数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然后直接指出反过来的结论也成立,即任何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这样教科书就将有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指出,像,,等只能化成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数就是无理数,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教科书采用这种与有理数对照的方法引出无理数,有利于揭示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本质区别,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这个构造性定义.为了是学生全面了解实数的概念,教科书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实数进行分类,揭示出实数的内部结构.随着无理数的引入,实数概念的出现,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在这个扩充过程中,既体现了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又体现了它们的发展变化.教科书通过几方面的例子说明了这种一致性和发展变化.首先,教科书通过探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和的点,说明了无理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
实数-单元备课
书院街道圣林中学活页教案单元备课第( 6)单元年级七学科数学单元名称实数备课教师韦勇志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实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概念课。
本课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以后,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揭示出中像2、π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从而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使学生把数的概念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是同学们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另外,无理数的引入,数集的扩充的教学中充满着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让学生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使学生养成用多角度思维的思考习惯。
2、教科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本章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本章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教学目的教学要求1.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有序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后,一些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重点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2 等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需要比较复杂的几何作图,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
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3.1 平方根3课时13.2 立方根2课时13.3 实数2课时小结与复习1课时教学措施和方案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认识数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索,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成实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实数教学计划
一、分析教材(本章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以及教材特点)
本章对概念的处理上,抓住主要概念,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认识,增强理解;对内容的安排上,联系实际情境,导入新知识,注意前后知识间的对比,同时让学生在运用中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先通过具体的活动求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提出问题:它可能是整数吗?它可能是分数吗?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些活动,在讨论中引起认知冲突,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同与有理数的数,产生探求的欲望:它不是有理数,那它是什么数?再让学生进一步借助计算器充分探索,得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从而给出无理数的概念。
这与历史上无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有其实际背景。
无理数有很多,开方开不尽的数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我们计算中经常接触到的。
教科书选取了一些生动的素材,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
由于在实际情境中的开平方运算结果取的都是算术平方根,而且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与学生长期的经验不符,学生不易接受,因此教科书先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然后再引入一般的平方根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
教科书安排了一节内容:公园有多宽,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结果的合理性等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当无理数的概念和表示形式为学生熟知以后,实数概念的引入就水到渠成了。
本章最后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无理数的引入的意义,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开方运算,解决与实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难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等。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和方案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
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时要把握住要求,尽量采用浅显、直观的描述性讲法,通过对后面知识的学习逐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完成的,有的概念不可能一下子就要求学生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教学时要把握好阶段性,不要超前。
2、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类比法是本章的重要方法之一。
最主要的就是类比于有理数建立起实数中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当然类比的对象间可能会表现出差异,这在进一步的类比——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时表现出来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对于实数的运算律、运算性质等,也是通过类比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