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爱doc-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室温离子液体中TiO2-ZrO2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室温离子液体中TiO2-ZrO2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摘要: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溶剂,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以室温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8mim]PF6)(含0.08%必须水)为反应介质,以丁基钛和丁基锆为原料,甲醇沉淀法制备TiO2-ZrO2纳米颗粒,并探索了反应物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对材料粒径大小、均匀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物理吸附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纳米颗粒在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反应中的活性要高于商品化催化剂Degussa P25,且重复使用两次催化效率可保持原来的60%。
关键词:TiO2-ZrO2纳米颗粒离子液体合成光催化对氯苯酚作为绿色清洁的良溶剂,离子液体在众多研究领域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溶解性好,热稳定性高,低毒性,低挥发性,与其他传统溶剂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这使得很多离子液体取代传统的溶剂被应用到有机化学反应[1],生物转化反应[2]、电化学反应[3]、高分子反应[4]以及分子自组装[5]中。
室温离子液体一般是由特定的体积相对较大的结构不对称的有机阳离子和体积相对较小的无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接近室温,呈液态的离子型有机化合物(如图1)。
常见的阳离子类型有咪唑型、吡啶型、烷基铵型、烷基磷型等一些含氮或磷的有机阳离子;阴离子有溴离子、氯离子、氟离子等卤素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以及其他无机阴离子[6],具有较强的可设计性。
TiO2纳米颗粒具有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毒性低等特殊的性质,作为光催化剂被广泛的应用在太阳能转化和环境工程等方面。
但纯的TiO2纳米材料热稳定性较低、量子效率较低等弱点大大限制了TiO2的应用。
这一弱点,可以通过加入其他氧化物,制备复合物的方式加以改善[7]。
目前,众多的二元金属氧化复合物中,TiO2-ZrO2氧化物是性能改善较好的一个,二氧化锆的引入可以在保持TiO2原有的晶体结构的同时,赋予复合材料其他的特性[8]。
“一体双翼”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实践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4, 39 (3), 205收稿:2023-09-18;录用:2023-11-14;网络发表:2023-11-29*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2021–2022年度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129)•教学研究与改革• doi: 10.3866/PKU.DXHX202309058 “一体双翼”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实践罗锡平*,王星,杨胜祥,郭建忠,王宇轩,杨雪娟浙江农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杭州 311300摘要:浙江农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是首批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文分析了传统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资源库、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等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一体双翼”嵌入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范例介绍模式内容及保障措施,分析了模式成效。
关键词:一流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产教融合中图分类号:G64;O6Innovative “One Body, Dual Wings” Embedd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Pract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Chemistry Major at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Xiping Luo *, Xing Wang, Shengxiang Yang, Jianzhong Guo, Yuxuan Wang ,Xuejuan Ya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Abstract: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s Applied Chemistry program is one of the first-class program construction sit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also one of the third batch of national-leve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program construction sit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of the program and proposes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such as co-constru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s, teacher team resource pool,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curriculum and textbook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It constructs an innovative “One body, dual wings” embedd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ntroduces the content and guarantee measures of the model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Key Words: First-class major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拟定评议时间、地点:2016年12月19日:13:30―15:30 南11D402
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小组成员名单Βιβλιοθήκη 培养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
评议小组成员
姓名
职称
学科、专业
备注
组长
余卫芳
教授
化学工程与工艺
成员
徐进
副教授
化学工程与工艺
成员
潘明初
高级工程师
化学工程与工艺
秘书
张青程
讲师
化学工程与工艺
参加开题报告研究生名单:(可附后)
开题人:王方圆 开题题目:双手性中心化合物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金属负载量对CuO
第 37卷 第2期2024 年4月Vol.37 No.2Apr. 2024引用格式:徐琪杰,王宏浩,吕丽荣,等.金属负载量对CuO/NiO⁃CeO 2催化CO⁃Prox 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24,37(2):42-49.XU Qijie,WANG Honghao,LÜ Lirong,et al.Effect of Metal Loading on Catalytic CO⁃Prox Performance of CuO/NiO⁃CeO 2[J].Journal of Petrochemical Universities,2024,37(2):42-49.金属负载量对CuO/NiO⁃CeO 2催化CO⁃Prox性能的影响徐琪杰1, 王宏浩1, 吕丽荣2, 姜雅新1,3, 侯晓宁4, 张磊1, 高志贤1(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2.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95;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学院,河北 沧州 061108;4.山西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摘要: 为深度去除富氢气中的CO ,制备CO⁃Prox 催化性能较好的催化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CuO/NiO⁃CeO 2催化剂,通过XRD 、BET 、H 2⁃TPR 、HR⁃TEM 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究了金属Cu+Ni 的负载量(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还原性能及其CO⁃Prox 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CuO/NiO⁃CeO 2催化剂中均形成了Cu/Ni⁃O⁃Ce 固溶体;催化活性主要与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的Cu 物种和固溶体的浓度有关;当金属负载量为8%时,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的Cu 物种和固溶体的浓度较高,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CO/H 2/CO 2/O 2/Ar 气氛下、反应温度为130 ℃、氧过量系数为1.2、质量空速为20 266 mL/(g·h )的条件下,CO 转化率为95.9%,CO 氧化选择性为86.3%。
2019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396 103519211300002曾杰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365 83.8 77.3 1 专硕 全日制397 103519211300001 吕思思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 331 76.3 70.2 1 专硕 全日制398 103519213300013 郝文欣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69 88.6 79.7 1 学硕 全日制399 103519213300045 温伟芬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0 91.4 73.8 1 学硕 全日制400 103519213300047 伍佳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35 79.3 71.9 1 学硕 全日制401 103519213300019 赖士链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27 81.3 71.8 1 学硕 全日制402 103519213300054 张江丹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1 81.6 70.0 1 学硕 全日制403 103519213300025 东洋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4 77.2 68.6 1 学硕 全日制404 103519213300005 金玉威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293 81.0 67.6 1 学硕 全日制405 103519213300034 申阳阳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01 76.7 66.8 1 学硕 全日制406 102859211513835 陈乐鹏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43 89.6 79.1 2 学硕 全日制407 102859211513838 武京杰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24 91.2 78.0 2 学硕 全日制408 102859211514326 朱惠伶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29 89.9 77.9 2 学硕 全日制409 105599210011158 陈化学与材料070300 化学349 85.4 77.6 2 学硕 全日凤桂工程学院 制410 102469210010895曾鸽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19 90.9 77.4 2 学硕 全日制411 105619200007598 蔡芳芳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38 86.9 77.3 2 学硕 全日制412 102809210014381 刘路瑶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43 85.8 77.2 2 学硕 全日制413 105429414510383林倩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52 83.2 76.8 2 学硕 全日制414 102469210010885 沈晓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7 89.7 76.6 2 学硕 全日制415 102859211513855 卢立国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48 83.3 76.5 2 学硕 全日制416 102859211514144 宋文祥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6 88.9 76.0 2 学硕 全日制417 104599411370766 步亚楠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6 88.7 76.0 2 学硕 全日制418 102519210006474 魏琳莎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33 85.1 75.9 2 学硕 全日制419 102809210019912 周帅龙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45 82.1 75.6 2 学硕 全日制420 102519210006480 吴肖阳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51 80.3 75.3 2 学硕 全日制421 102859211513837 刘晓霞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8 86.7 75.2 2 学硕 全日制422 104869306024208 刘晓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46 81.1 75.2 2 学硕 全日制423 105429142010543王丹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35 83.2 75.1 2 学硕 全日制424 105589360121272李金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070300 化学329 84.1 75.0 2 学硕 全日制承425 102859211513842黄淇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25 84.7 74.8 2 学硕 全日制426 105909876503715 谭诗仪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27 84.2 74.8 2 学硕 全日制427 102809210014011 郭文婷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13 85.5 74.1 2 学硕 全日制428 102009211408236林森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31 82.0 74.1 2 学硕 全日制429 105329340205617 曹雯静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07 86.6 74.0 2 学硕 全日制430 105329440405808 李文艳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24 82.9 73.9 2 学硕 全日制431 102909210410097朱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34 80.8 73.8 2 学硕 全日制432 102999211610091 牛丽娟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43 79.0 73.8 2 学硕 全日制433 103589210005037武翔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49 77.7 73.8 2 学硕 全日制434 102909210406745 陈雨柔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30 81.4 73.7 2 学硕 全日制435 107309021002480 张珠珠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07 84.9 73.2 2 学硕 全日制436 105909876507351陈莹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21 82.1 73.2 2 学硕 全日制437 102009211408228 侯沁伶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31 80.3 73.2 2 学硕 全日制438 105599210010451 易康艳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38 78.6 73.1 2 学硕 全日制439 102519210009821陈雅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40 77.7 72.8 2 学硕 全日制440 105329141205561 郭文改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5 82.2 72.6 2 学硕 全日制441 105599210004411 钟崇媛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27 79.8 72.6 2 学硕 全日制442 103359000925777 何清运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38 77.5 72.6 2 学硕 全日制443 105429340410560 宋焕焕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40 77.1 72.6 2 学硕 全日制444 101839213310256 史彩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23 80.3 72.5 2 学硕 全日制445 105909876508330 王静静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27 79.4 72.4 2 学硕 全日制446 102859211513812 周志明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35 77.8 72.4 2 学硕 全日制447 105429141910225 闫耀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60 72.7 72.4 2 学硕 全日制448 102859211615333 张红杰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04 83.3 72.1 2 学硕 全日制449 103849211310899 郭园园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06 82.9 72.1 2 学硕 全日制450 103199340415503 郭长莲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00 83.7 71.9 2 学硕 全日制451 102519210001039 陈天煜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6 80.6 71.9 2 学硕 全日制452 102519210007056 刘继超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294 84.8 71.8 2 学硕 全日制453 100559333312249周刚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00 83.5 71.7 2 学硕 全日制454 105339620612954 孙丽娟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00 83.2 71.6 2 学硕 全日制455 102809210018150 赵亚恒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26 77.7 71.5 2 学硕 全日制456 101839213307010王伟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17 79.0 71.2 2 学硕 全日制457 101839213310030 张金蓉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31 75.5 70.8 2 学硕 全日制458 106169070300098 朱莉莉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2 78.6 70.5 2 学硕 全日制459 101839219509325 魏玉竹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19 77.1 70.5 2 学硕 全日制460 106979411411074罗云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07 78.8 70.1 2 学硕 全日制461 105589360121541 梁成龙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2 77.5 70.0 2 学硕 全日制462 102809210013780 奚云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314 77.2 70.0 2 学硕 全日制463 105599210010449 梁月缘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325 74.9 70.0 2 学硕 全日制464 106979611603702王倩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0300 化学 296 79.0 69.1 2 学硕 全日制465 101419330907220 郑健宏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311 88.3 75.2 2 学硕 全日制466 102859211514679 梅恩柔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322 85.2 74.8 2 学硕 全日制467 102469210011742王祺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332 79.4 72.9 2 学硕 全日制468 103379210007069 周中超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308 82.6 72.1 2 学硕 全日制469 105619200006487未涛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331 77.8 72.0 2 学硕 全日制470 102559210004397 许宇婷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281 87.6 71.9 2 学硕 全日制471 103379210000155 辛艳花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288 84.8 71.2 2 学硕 全日制472 103379210000319 张潇栋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278 85.3 70.4 2 学硕 全日制473 102889500009287童瑶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276 83.8 69.5 2 学硕 全日制474 102859211514703杨斌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280 82.0 69.0 2 学硕 全日制475 103379210010719 周宇峰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271 82.0 68.1 2 学硕 全日制476 102859211615546 王连生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308 72.4 67.0 2 学硕 全日制477 100559333314250 张俊雯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274 77.1 66.0 2 学硕 全日制478 102809210014618 豆振军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284 74.6 65.7 2 学硕 全日制479 102809210012379 谷斌斌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278 72.6 64.1 2 学硕 全日制。
以学生为主体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摘要:在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实施课堂“学生助教”制、实验设计探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学生助教;实验探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122-02收稿日期:2018-06-20基金项目:温州大学教改项目(项目号:16jg43)作者简介:刘爱丽(1980-),女,讲师,研究方向: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生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和理论紧密结合、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从培养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应该成为融分析化学知识、科学思维、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与训练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目前各个高校在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基本技能的规范训练和“四大滴定”基本分析化学知识的掌握,但有一个普遍现象是大部分学生只是“照方抓药”———即按现成的实验步骤完成操作的层面,学生感觉分析化学实验基本上就是“称量—标定—测定—写报告”式的过程。
实验过程缺乏科学的思维训练和创造性的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独立思考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
究其原因,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模式较单一。
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基本上按照指导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不加思考地“顺利”把实验做完。
学生对原理缺乏理解和思考,缺乏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不够。
分析化学实验内容以验证式实验为主,对于实际生活案例和拓展性内容缺乏引导。
这种“标准方法”的实验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更难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分析化学实验需要处理的数据较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高,但是对学生的预习、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
余晓爱doc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余晓爱doc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06化本余晓爱指导教师胡新根一、什么是超临界流体?纯洁物质要依照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出现出液体、气体、固体等状态变化,假如提高温度和压力,来观看状态的变化,那么会发觉,假如达到特定的温度、压力,会显现液体与气体界面消逝的现象该点被称为临界点超临界流体指的是处于临界点以上温度和压力区域下的流体,在临界点邻近,会显现流体的密度、粘度、溶解度、热容量、介电常数等所有流体的物性发生急剧变化的现象。
举二氧化碳的相图为例二氧化碳的相图如上图所示点A为气态与液态的临界点,从点A向上做T轴的垂线,AE,从点A向右做水平线AF,则EAF区为超临界流体区。
也确实是说超临界流体是指超过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状态的流体。
假如某种流体处于临界温度之上(即T>Tc),不管压力多高(即P>Pc),也不能液化,那个状态的物质常常不称为气体或液体,而被称为超临界流体二、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超临界流体由于液体与气体分界消逝,是即使提高压力也不发生液化的非凝聚性气体。
超临界流体的物性兼具液体性质与气体性质。
即,密度大大高于气体,粘度比液体大为减小,扩散度接近于气体。
另外,依照压力和温度的不同,这种物性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提取、精制、反应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做代替原有有机溶媒的新型溶媒使用。
例如,水的密度、离子、介电常数等以临界温度374℃为分界,发生急剧的变化。
专门是在常温状态下极性溶媒-水的介电常数到了临界点以上会急剧减小,超临界水的介电常数减小到与有机溶媒相同的水平。
由于这种特性,水在超临界状态,便具有与有机溶媒相同的特性,变成了能够与有机物完全混合的状态。
热容量值有较大变化,这也是临界点专门专门的特性之一。
临界点的热容量值急剧上升,几乎达到了无限大,然后再减小,假如恰当地利用这种特性,将能够得到一种专门优秀的热媒体。
三、超临界流体的应用近20年,超临界流体技术进展迅速,已由理论研究向工业应用方向进展。
温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UDC: _________ 密级:_________
40542
温州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吸附高分子链的力学性质研究
作 者 姓 名: 学科、专业 : 研 究 方 向: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李
明
凝聚态物理 高分子物理学 章林溪 教授 2007 年 3 月 14 日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温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吸附高分子链的力学性质研究
摘 要
采用基于PERM(pruned-enriched-rosenbluth method)算法的蒙特 卡洛 (Monte Carlo)模型,研究了吸附在界面附近的紧密高分子链的 力学性质。本工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了高分子 链在一种简单吸附界面附近的物理行为。 我们的研究发现当界面的吸 附能比较大时,紧密高分子链从紧贴于吸附界面到逐渐远离的过程 中,其外形会经历四种典型的变化。同时紧密高分子链的尺寸大小如
III
温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S 2 > xy / N and < S 2 > z / N and shape factors < δ > in order to illuminate how
the size and shape of compact chains chan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f there is strong adsorp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onomers and channel, some special behavior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ize and shape of compact chains during the tensile process. All of the two investigations both will deepen our knowledge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adsorbed compact chains, conformation, elastic behavior, PERM, Monte Carlo method
有机化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7刘Βιβλιοθήκη 则烷基链长对茚-1,3-二酮-4H-吡喃型和吡啶型类化合物的聚集态荧光性质的影响
黄小波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旁听!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研 究 生 部
2017年5月12日
有机化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一、答辩时间:2017-05-199:30
二、答辩地点:南校区11B523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主席
陈万芝
教授
浙江大学
委员
吴华悦
教授
温州大学
黄小波
副教授
温州大学
陈久喜
副研究员
温州大学
秘书
刘妙昌
高级实验师
温州大学
四、答辩论文
序号
答辩人
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1
陶宁
天然氨基酸修饰的苯硼酸类小分子凝胶设计合成以及性能研究
高文霞
2
李国涛
环境敏感型药物载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肿瘤治疗研究
刘妙昌
3
乔瑞
喹唑啉酮并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丁金昌
4
戚林军
钯催化脂肪腈与芳基硼试剂的反应研究
陈久喜
5
陈芳林
过渡金属碳氢键活化胺化和卤化反应研究
吴华悦
6
闵林
单质硒参与的三组分串联反应研究
基于OBE_理论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O2O_创新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基于OBE 及多维框架下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O2O 教学模式研究(2021SJA223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融合PDCA 循环理论的化工原理课程 学教评产 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2SJYB0713)㊂作者简介:朱清(1987-),女,汉族,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TiO 2㊁ZnO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太阳能电池的制备㊂基于OBE 理论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O2O 创新教学模式朱㊀清㊀张明珏㊀李成胜㊀陆瞿亮(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制药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88)摘㊀要: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以OBE 理论为基础,采用O2O 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对教学改革效果提出持续改进意见㊂实践表明,在OBE 理念下,重构教学内容,建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多维度一体教学平台,在评价方面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㊂该创新模式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㊂关键词:OBE ;无机及分析化学;O2O ;创新中图分类号:TB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0.0901㊀基于OBE 理论的O2O 线上线下创新教学模式概述O2O(Online To Offline),最早是起源于美,原来是指将线下经营模式与线上互联网平台进行对接来发展商业贸易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将O2O 理念植入到了教育教学中,将网络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化网络教育资源有效融合,优势互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㊂程国辉等人在‘发展视角下基于O2O 模式的高校学生工作实践探索“中提出将电子商务中O2O 模式引入到学生工作实践中的构想,并设计了实践方案与实施方法,为高校学生工作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㊂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李丹将线上线下O2O 教学模式应用在护理学课程中,能促进学生开展交互活动的积极性㊂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张玉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学习,创新教学模式,不断适应O2O 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㊁动手实践能力㊂O2O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的一种 线上+线下 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传统课外的诸多缺点,为新的课堂注入全新活力,实现了教学活动的持续进步㊂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又称为 成果导向教育 理念或 结果导向教育 理论,是以预期学习目标为中心来组织和评价教育教学的一种教育理念,OBE 教育理念与O2O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㊂基于OBE 理论的O2O 线上线下创新教学模式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学能力㊁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㊂2㊀基于OBE 理念的O2O 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OBE 理论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打通线上线下,构建O2O 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提高学习深度学习热情,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㊂基于OBE 理念的无机及分析化学O2O 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路径如图1所示㊂图1㊀O 2O 线上线下创新教学模式2.1㊀实施方法将O2O 的创新教学环节深入融合并且贯穿在整个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当中且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充分利用好移动互联网设备,整合教学资源,重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淡化学生间比较差异,强化学生个体学习成果㊂特别是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制药与化工学院的学生来讲,需要这样一个创新教学模式来培养能力和素质一体的化工创新型人才㊂(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新知学习㊂教师可以提前几天或者几个星期通过微信公众号㊁蓝墨云班课将经㊃162㊃过筛选后的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料推送给学生,并对推送的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纳,列成提纲,对有提升需求的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的辅助参考文献目录,让学生了解课前教师布置的任务,及时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前测试㊂测试通过得到得分,测试不通过则通过观看学习的微课视频后再进行测试,直至测试通过㊂这一阶段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在线答疑,汇总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对线下课程做出合适的调整㊂相比较之前传统的教学,课前准备工作更多㊂但是全面的教学准备也有利学生更好的预习,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㊂(2)个性化教学,小组协作㊁师生互动㊂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疑问重点讨论和讲解,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实现个性化教学㊂教师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效果设计不同的情景,如小组讨论,课堂抢答,成果汇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㊂如果课堂时间有限,也可以通过课堂的交流互动课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㊂在教师手机端,可以用蓝墨云班课APP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如签到㊁测验㊁评分㊁任务活动等㊂发起实时签到活动即可知晓来上课的学生人数;发起课堂在线测验,平台可以提供班级整体完成情况分析以及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在课程关键点设置问题,利用选人进行在线抢答㊂教师可以依据平台数据客观地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㊂(3)基于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课外拓展学习,查漏补缺㊂课后拓展学习也是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教师会在微信公众号或者学习通上发布课程相关的学习任务或者补充视频讲解,比如课程相关的思维导图,课后思考题,重难点,课外补充拓展视频等㊂学生观看后不懂的可以向老师提问,教师及时反馈㊁指导,随时随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题目㊂学生完成拓展任务,对课程进行查漏补缺,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教师评阅作业,学生第一时间知道作业的对错,教师汇总学生的错误及时调整下次课的预习计划和教学内容㊂相比较传统的教学,网络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㊂(4)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创新评价方式㊂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基础,构建多样化考核的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㊂考核过程分为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成果评价两个部分㊂学习过程评价包括课前预习成绩,课中签到(考勤)㊁课堂在线测验㊁课堂答题及抢答和小组讨论汇报;学习成果评价包括课后线上阶段性考试,课后单元测验,专题讨论,线下期末考试等㊂学习过程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㊂学习成果评价包括线下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㊂相比较传统的期末考试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可以公平公正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状态㊂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评价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也可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在教学平台对课程满意度㊁授课方式等进行实时评价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自我反思,学生也对老师的评价进行思考总结㊂依托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㊂2.2㊀O2O线上线下创新模式教学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的应用2.2.1㊀线上资源整合,建立无机化学课程多维度一体教学平台教师整合线上资源,收集资料,通过网络或者移动终端上传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内容㊁学习视频和音频㊁教学课件等,供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和查找资料,提前预习新知内容㊂目前使用的教学平台有微信公众号㊁学习通㊁云班课等㊂如图2所示为微信公众号线上资源,微信公众板块共设计三大栏目板块,分别为:无机化学㊁分析化学㊁课程拓展这个栏目㊂每个栏目板块均设有子项目,子项目的具体内如图2(右)㊂学生还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留言功能,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㊂教师汇总学生反馈意见,对公众平台不断进行优化,提升学生的喜爱度和参与度,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㊂图3是学习通建设资源中课程配套flash截图㊂图2㊀公众平台版块设置(左)及其子项目(右)图3㊀学习通建设资源中课程flash截图2.2.2㊀教师定位准确,做好线上线下学习监督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好坏和教师本身的素质有很大㊃262㊃的关系,教师的引导在新模式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㊂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增强资源的丰富性,合理选择多样的教学资源,尽量以视频㊁动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㊂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制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由专人负责,能够做到内容实时更新㊂(2)教师要不断学习,积累教学经验,同时也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㊁不断完善,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出色㊂(3)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努力营造生动活泼㊁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㊁富有启发性的授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评语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㊁掌握技能㊂同时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㊂因此,教师应该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帮助学习获取知识,最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㊂2.2.3㊀创新教学模式,答疑㊁讨论㊁解析三位一体OBE理念强调学习者本人的学习进步,不强调学生之间的个体比较差异㊂所以教师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学习方案㊂基础较差㊁不爱发言的学生多鼓励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和提出问题㊂自学能力较强成绩优异者,教师可以额外提供书本外的前沿的化学资讯信息供学生观看学习㊂解答学生的问题先判定问题本身是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果是在课堂授课内容范围内,不能直接讲解答案,尽量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自己探求答案,让学生在求解答案时找到一种成就感㊂解答学生问题时要耐心㊁细致㊁完整,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问题也可以和学生说清楚,回去查资料再和学生讨论,不能以假乱真,糊弄学生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小组式的讨论学习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的后期让学生总结自己小组讨论结果,并将结果向其他小组或者全班进行汇报,通过相互交流感知和见解,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从而深化认识,顺利解决问题㊂小组讨论也有利于推动学生深刻认识合作的价值,发展学生对差生的良好态度,养成合作的精神㊂3㊀教学效果分析为了验证基于OBE理论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O2O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对2022级3个班级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㊂问卷题目共有20题,一部分是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另一部分是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O2O教学创新模式的意见建议调查㊂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95.52%大学生对这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非常满意,认为这种新的模式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㊂97.01%的学认为教师在线上答疑方面非常及时有效,满足了课程学习需求㊂考核方式方面,96.26%的学生认为新的考核方式可以督促平时的学习,学习成绩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㊂O2O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学习的有效融合,学生学习态度发生转变,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学习积极性更高,新的创新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认可㊂4㊀结束语通过分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学校基于OBE理论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O2O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探索过程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优化教学内容,整合线上资源,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创新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全面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㊂参考文献[1]张玉泉.O2O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新模式研究[J].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16,24(34):47-48.[2]韩淑珍,马燕.TPACK理念下O2O微课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期刊,2016,26(12):51-54.[3]陈冬,张公亮,温成荣,等.O2O环境下基于OBE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食品安全导刊,2020,(3):5-6.[4]程国家辉,梁国富,李宗玲,等.发展视角下基于O2O模式的高校学生工作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 4(01):22-25.[5]李丹,谷芳秋,宫建美,等.线上线下O2O教学模式在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8(10):37-40.[6]张玉洁.O2O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英语广场,2019,(02):118-119.[7]白光娜.O2O环境下OBE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8]温志萍,程初.基于OBE的软件类课程混合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7,13(1):164-166.[9]龚勤.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研究[J].佳木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0):98-100. [10]王玮,席兵,赵瑞玉,等.基于OBE理念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0): 98-100.㊃362㊃。
温州大学2016年化学硕士录取名单
温州大学2016年化学硕士录取名单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宫巨林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刘玮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陈慧珍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林波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何美玲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吴海燕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卢成洁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徐乐琼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刘蒙飞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章涛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李肖肖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丁伟杰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侯俊婕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杨超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林永佳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马春艳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朱梦梦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王志强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冯诚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王梦竹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周民奇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王吉涛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简传江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陈红芬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丁楚袁非定向学硕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赖玉崇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蒋东梅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薛俊杰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贾晋虹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袁荣荣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郭珊珊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刘海城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齐培梅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黑钰媛非定向学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李晓芳非定向学硕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温州大学2018年度拟立项校级科研项目的公示
3000
外国语学院
16J
赖文华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网络学习论坛评价模
型的研究
校级项目
3000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17;
杨健
课程单元教学中适应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 践研究
校级项目
3000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18 :
刘根萍
“一看、二练、三思、四交流”的大学生课外 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级项目
3000
校级项目
3000
商学院
24
马媛
温州企业R&D国际化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
究
校级项目
3000
商学院
25
毛华配
温州民间资本投资的风险认知研究
校级项目
3000
商学院
26
陈莉
浙江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
校级项目
3000
体育学院
27
吴宝升
温州市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校级项目
3000
体育学院
28
常颖
市场经济下温州高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校级项目
3000
体育学院
29
陈太洋
虚拟服务器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与研究
校级项目
3000
图书馆
30
周志峰
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建设研究
校级项目
3000
图书馆
31
曾尔雷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体系的构建研究
校级项目
3000
图书馆
32
葛霞
服务营销策略在图书馆的应用
校级项目
3000
图书馆
33
铁掺杂的钨酸钴纳米棒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第 47 卷 第 5 期2018 年 5 月Vol.47 No.5May.2018化工技术与开发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收稿日期:2018-03-15铁掺杂的钨酸钴纳米棒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王 倩,聂祝平(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省碳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温州 325027) 摘 要:以六水合氯化钴、二水合钨酸钠、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一种铁离子掺杂的钨酸钴纳米棒。
该电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产氧活性,在1.89 V(vs RHE)时,其电流密度是未掺杂的钨酸钴纳米棒的5倍。
关键词:钨酸钴;掺杂;电催化;产氧中图分类号:O 643.3;TB 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9905(2018)05-0030-04随着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了缓解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开发和利用清洁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的能源迫在眉睫,为此,能源转换技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1-2]。
在众多能源危机解决方案中,电催化析氢技术由于其较高的实际应用前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1789年,科学家发现水的电解[3],并将水的电解反应分成两个简单的半反应,即阳极产氧和阴极析氢。
对于电化学分解水而言,阳极析氧反应是决速过程。
在许多能源转换系统中,电催化产氧都是十分重要的反应,如水分解、合成氨中氮的还原、二氧化碳还原等[4-6]。
因此,研究具有良好性能的阳极产氧电催化剂是解决环境污染及能源紧缺、实现氢能利用的关键。
作为电化学分解水反应的决速过程,电催化产氧需要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而目前最大的挑战则是开发一种廉价、高效、稳定的环境友好型的电催化剂。
过渡金属钨酸材料具有种类多、晶体形貌多样、功能材料成本较低、物理性能优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光催化、电致变色、防腐蚀、锂电池、超级电容器和抗菌材料等领域[7-14]。
铜与氯气反应实验的绿色化改进
作者: 陈迪妹 李宙航 杨爱爱
作者机构: 浙江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325035
出版物刊名: 中学教学参考
页码: 93-9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6期
主题词: 化学实验 绿色化 氯气 环境保护意识 中学化学教育 反应 学习活动 化学课堂
摘要:化学新课程标准加强了环境保护这一教育理念,因此,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时刻将这一理念贯彻于课堂或课外的学习活动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化学实验接触,通过实验的介绍、观察、分析与改进,更能直观形象地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氯气的性质实验是高中化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
但是氯气有一个特殊的物理性质——毒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将明显的实验现象呈现给学生外,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这两个重要因素。
于是,我们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次的实验与探究对该实验进行了绿色化的改进,实验效果较好。
潜心科研 精细至微——记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系系主任杨植
潜心科研精细至微——记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
系系主任杨植
倪海波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8(000)016
【摘要】专家简介:杨植,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系系主任、研究员、瓯江特聘教授。
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首届新湖青年学者。
2003年7月,湖南理工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2009年3月,湖南大
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毕业。
2017年1月至今,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研究员;2017年5月至今,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瓯江特聘教授。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倪海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47
【相关文献】
1.献身材料科学致力院系发展——记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陈明清教授 [J], 高慧娟;马丕明
2.我国形状记忆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方面的知名中青年专家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功能材料》期刊编委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
与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蔡伟教授 [J], 杨亲民;
3.奋战科研一线实现成果转化——记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形与控制团队 [J], 刘冬梅
4.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J],
5.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06化本余晓爱指导教师胡新根一、什么是超临界流体?纯净物质要根据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呈现出液体、气体、固体等状态变化,如果提高温度和压力,来观察状态的变化,那么会发现,如果达到特定的温度、压力,会出现液体与气体界面消失的现象该点被称为临界点超临界流体指的是处于临界点以上温度和压力区域下的流体,在临界点附近,会出现流体的密度、粘度、溶解度、热容量、介电常数等所有流体的物性发生急剧变化的现象。
举二氧化碳的相图为例二氧化碳的相图如上图所示点A为气态与液态的临界点,从点A向上做T轴的垂线,AE,从点A向右做水平线AF,则EAF区为超临界流体区。
也就是说超临界流体是指超过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状态的流体。
如果某种流体处于临界温度之上(即T >Tc),无论压力多高(即P>Pc),也不能液化,这个状态的物质常常不称为气体或液体,而被称为超临界流体二、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超临界流体由于液体与气体分界消失,是即使提高压力也不发生液化的非凝聚性气体。
超临界流体的物性兼具液体性质与气体性质。
即,密度大大高于气体,粘度比液体大为减小,扩散度接近于气体。
另外,根据压力和温度的不同,这种物性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提取、精制、反应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做代替原有有机溶媒的新型溶媒使用。
例如,水的密度、离子、介电常数等以临界温度374℃为分界,发生急剧的变化。
特别是在常温状态下极性溶媒-水的介电常数到了临界点以上会急剧减小,超临界水的介电常数减小到与有机溶媒相同的水平。
由于这种特性,水在超临界状态,便具有与有机溶媒相同的特性,变成了可以与有机物完全混合的状态。
热容量值有较大变化,这也是临界点非常独特的特性之一。
临界点的热容量值急剧上升,几乎达到了无限大,然后再减小,如果恰当地利用这种特性,将能够得到一种非常优秀的热媒体。
三、超临界流体的应用近20年,超临界流体技术发展迅速,已由理论研究向工业应用方向发展。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特点是利用温度和压力处于临界时物质处于一种特殊的均相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的流体具有优良的溶解能力和传质性能。
特别是它采用的二氧化碳为萃取溶剂,无毒、便宜,不存留在被萃取的物质产品之中,不会带来任何环保问题,从而被称为与“环境友好”的工业技术,因此用它来萃取各种原料的有效成分最为理想。
在贵阳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涂光炽、汪家鼎、彭少逸,日本有关专家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全国多所高校的相关科研机构及部分企业厂家共170余位代表出席了这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共收入论文109篇,涉及到相平衡与物性等基础研究和萃取分离、反应、材料制备、设备制造等各个应用领域。
从这次会议上我们了解到,我国的超临界技术在各种不饱和脂肪酸油脂、除虫菊、脱脂蛋黄卵磷脂、啤酒花浸膏、茶叶咖啡因、姜油、各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辣椒红色素等的提取应用已经逐渐从实验室转向工业化生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1993年在北京建成第一套超临界萃取装置到现在,已建成萃取器规模100升以上的装置30多套。
应用范围也扩展到医药、食品、化妆品、香精香料、生物、环保及化工行业。
近几年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应用特别广泛。
我国科研人员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不断完善和拓宽了这一技术,到目前为止在超临界络合萃取、超临界微乳萃取和超临界分馏萃取、亚临界流体萃取、超高压萃取、新型超临界流体的开发和二氧化碳萃取的强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研究进展。
随着加入WTO,我国将更加严格的环保和食品法规限制,对纯天然产品的需求,对新的健康食品和药品的需求,对绿色过程的需求使得这一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预示着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
本论文举“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来说明超临界流体的应用原理。
1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流体虽然超临界流体的溶剂效应普遍存在,但实际上需要考虑溶解度、选择性、临界点数据以及化学反应的可能性等一系列因素,因而文献上常采用的临界点流体溶剂并不太多,而以二氧化碳应用最广泛,因为二氧化碳超临界密度大,溶解能力强,传质速率高;临界压力(7.39MPa)适中,临界温度31.06℃,分离过程可在接近室温条件下进行;便宜易得,无毒,惰性以及极易从萃取产物中分离出来等一系列优点,当前绝大部分超临界流体萃取都以二氧化碳为溶剂。
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非极性溶剂,所以二氧化碳流体最适合萃取亲脂性的化合物。
2 提携剂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是非极性物质,比较适合于脂溶性物质的萃取,但对极性较强的物质来说,其溶解能力明显不足,此时,为增加二氧化碳流体的溶解性能,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极性溶剂,以增加其溶解能力,这种溶剂称为提携剂(entrainer)。
提携剂通常是有机溶剂,它可以是某一种纯物质,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提携剂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提高萃取效率,降低萃取时间。
据文献报道,在天然植物的提取中,至少使用过17种提携剂,有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其中,乙醇是最常用的一种,虽然乙醇的极性不如甲醇,但是由于乙醇无毒且易与二氧化碳混合,所以在天然植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中,广泛采用乙醇做提携剂。
水也可以做提携剂,Ling和Saldana等在研究中发现,样品中含有约10% 的湿度时,可以大大提高萃取率;Miyachi 等用水做提携剂,成功地萃取了木酚素和黄酮类化合物。
实验还发现,水和甲醇及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做提携剂时,比单纯用甲醇和乙醇的效果好,可能是由于水能增加提携剂的极性,更有利于极性化合物的提取,Lin等在提取黄芩根中的黄酮时发现,使用70%的甲醇作提携剂时,其萃取率比纯甲醇作提携剂高1倍;虽然加入提携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萃取率,但是同时也萃取出了更多的杂质,使选择性降低。
此外,如果提携剂的浓度不合适,反而会降低萃取率。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过程都需要提携剂。
提携剂的加入方式通常有3种:(1)是萃取前将提携剂直接注入到样品基质中,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但重现性差,是目前最简单的近似评价不同提携剂的方法;(2)是将提携剂与液体二氧化碳在钢瓶中预混;(3)是用另一泵注入提携剂,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3 样品的制备样品颗粒的大小及湿度情况是影响超临界萃取过程的重要因素。
如果样品颗粒大,流体渗透速度慢,则萃取时间将延长。
但如果颗粒过细则影响流体的正常流速,此时,可通过在样品中填充玻璃珠、沙子等解决这一问题,其作用是这些沙粒可以防止样品被挤压成结实的、不能渗透的硬塞,从而保持流体在样品中的正常渗透。
此外,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槽入口的末端安装一个金属过滤器,也有助于保持流体稳定的流速,避免形成流体沟。
在中草药及天然产物的超临界萃取过程中,当萃取产物挥发性很强或非常不稳定时,萃取时需要新鲜的样品,此时,样品的湿度比较大,在萃取过程中水分容易形成冰堵塞限流器。
Lehotay报道,当大约0.3% 的水溶解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萃取率可明显提高,而过量的水留在萃取缸中,会使一些易溶于水的物质进入水相,使萃取率降低。
除去水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加入无水Na2SO4,因为无水Na2SO4既能使流体和样品有效的接触提高萃取率,又能吸收一定的水分,保留有效的湿度。
此外,加入提携剂也是一个简单而有效地解决堵塞的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经常选用干燥的样品,样品的干燥过程影响萃取的产率和质量。
根据文献报道,主要有如下几种干燥方式:冷冻干燥、烘箱干燥、真空旋转蒸发干燥、自然干燥等。
可根据样品及萃取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
4 压力与温度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中的作用在超临界萃取过程中,压力和温度是两个最重要的物理参数,因为流体密度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而流体密度决定物质的溶解度,进而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萃取率。
同时还应该着重指出的是,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由两个因素决定,即物质的挥发性(是温度的函数)和流体的溶剂化效应(是流体密度的函数)。
在超临界区域,流体密度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即压力或温度的微小变化,均可以大幅度改变流体密度。
温度一定时,萃取压力越高,流体的密度越大,对溶质的溶解力越强,但是过高的萃取压力会受到设备的限制。
极性官能团(如羟基官能团)的数量影响溶质的溶解度,需要较高的萃取压力。
为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过程中得到较好的选择性,流体密度是至关重要的参数。
通过控制压力,即改变流体密度,可以分馏得到不同的产物。
Ibanez等用两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从迷迭香叶中分别得到精油和抗氧化成分,完成第一步的萃取条件是40℃、100bar,第二步萃取是在60℃、400bar的条件下进行的。
如果被萃取物不是易挥发性物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过程中则需要较高的流体密度。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文朵灵生物碱,在最高的流体密度时,得到了最高的提取率。
Marleny 等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提取二甲麦角新碱时,当温度保持70℃不变,压力由100bar 增加到400bar时,萃取率提高了85倍,如果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要想得到相同的萃取率,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二氧化碳。
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比较复杂,压力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二氧化碳流体密度降低,导致二氧化碳流体的溶剂化效应下降,使物质在其中的溶解度下降;另一方面物质的蒸气压增大,使物质在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度增大。
当前者占主导地位时,溶解度呈下降趋势,后者占主要地位,溶解度呈上升趋势。
总之,随着压力的增加二氧化碳流体密度将增大,因而有增加溶解能力的效应,尤其在临界点附近,压力对密度的影响特别明显;与压力相比,温度对二氧化碳流体中溶质溶解度的影响要复杂得多。
应当指出,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溶解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这一因素决定该物质能否应用于超临界流体萃取。
6萃取物的采集方法在超临界流体萃取中,样品的萃取过程完成后,产物的采集十分重要,如果收集方法不当,会导致被分析物丢失,影响萃取率。
在天然产物的超临界萃取过程中,常用的采集方法有:溶剂采集法、固相采集法和在线采集法。
溶剂采集法就是在采集的容器中装有液体溶剂,在溶剂中收集产物,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产物通过限流器出口流入到装有少量有机溶剂的容器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甲醇、二氯甲烷等等。
ww固相采集法就是萃取物采集到填充柱中,填充柱中装有吸附材料惰性材料,固相采集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采集完成后,用适合的溶剂将产物从固相中洗脱下来。
在15℃时,用ODS阱采集蛇麻草中的精油和苦味素,用乙腈洗脱保留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