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教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诗歌所具有的朦胧之美,意蕴之美,凝练之美,通过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步入诗歌的殿堂。
文学是语言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诗与歌本是一家,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诗歌的思想内容,让诗与歌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进而产生
共鸣。
音乐的感染可以渲染主题氛围,引人入胜,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品味意境,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能力。学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读通了课文,读懂了课文,读透了课文,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用音乐的形式沟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不仅融洽了感情,而且充分得到情感的陶冶。
在新课开始时播放与文本内容及情感相应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能很好地引
导学生入情入境,能扣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达到“课伊
始趣已生”的效果。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韵律美,使学生
产生爱学诗歌,乐学诗歌的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让歌与诗中的内容结合到一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沟通情感,才会让“歌”成为“诗”的情感升华。
“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自古至今,便有诗画同源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诗
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二者同体也。人们也常说“如诗如画”,由此可见,诗与画这两种
艺术形式经常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歌里的画,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诗歌里的诗,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里蕴含的情思韵致。诗画相
融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意境。中国的优秀诗歌都是有意境的。我们要让学生透过诗里的画感悟
诗里的情。读作品我们要透过字面意思看到里边隐含的情感,当然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情感。“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的目的即表情达意,情意统称为意蕴。意蕴中
情是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力做到:
1.反复吟咏,创造激励探究问题的情境
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教师创造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诵读体悟,促使主体与客体、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
的挖掘。
2.从主题展开。
面对奇特的自然景观,变幻的社会生活,曲折的个人经历,无论谁都不禁心生感慨,嗟叹不已。于是,面对同一轮圆月,多少诗人写下自己心中情;面对同一处庐山,多少诗人表达出
心中感慨;面对一次次朋友的分别,多少诗人描绘了对友情的眷恋。这种围绕同一主题而抒
写的诗作,在诗歌的宝库里比比皆是,只要加以恰当的运用,就会对学生情感的触动作用巨大,意义明显。
3.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些诗句非常形象,老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多
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
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
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
学习诗歌,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我们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让诗歌的精华,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使生命在诗歌的滋养中得以鲜活的
成长,与诗歌相伴,芬芳一生。让我们的“用心教学”也能“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吧。来,挽起学生们的手,快快乐乐,走进古诗词!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诗歌教学,应用灿烂的阳光
照耀他们,应用清纯的雨露滋润他们,更应用优美的乐曲熏陶他们,使它们在明媚的春光中
盛开多彩而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