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建筑设计规范2014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pj62-2014.doc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pj62-2014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pj62-2014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怎样的?对比以前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有什么变化?下面是下面带来关于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pj62-2014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2.术语;3.选址、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室内环境;6.建筑设备。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术语和室内环境;2.取消了防火与疏散;3.将旅馆建筑等级改为由低至高划分为一、二、三、四、五级,并修订了相应条文;4.适应旅馆建筑使用、管理、技术方面发展的要求,对相关条文进行了修订。
为适应旅馆建筑的发展,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至少设有15间(套)出租客房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旅馆建筑设计。
旅馆建筑等级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旅馆建筑设计应遵循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旅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同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规范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中国饭店协会。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90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国家旅游局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90) 建标字 310 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及(84)城设字第162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主编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62-90,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施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规定。
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1990年6月20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 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第2.0.2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1. 引言旅馆作为提供短期住宿的场所,对于建筑的设计规范和要求十分重要。
良好的建筑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为旅客提供愉快的住宿体验。
本文将介绍旅馆建筑设计所需要遵循的规范,以确保旅馆的安全性、功能性、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2. 建筑布局设计2.1 旅客入口设计旅馆的入口设计应该方便旅客进出,宽敞明亮,并设有便捷的出入口通道和必要的标识指示。
入口通道需要考虑无障碍通行和紧急疏散的需求,应具备足够的宽度和坡度。
2.2 建筑楼层设计旅馆楼层的设计应考虑不同类型客房的布置和服务设施的配置。
公共区域应与客房区域分开,并通过合适的通道连接。
楼层之间需要设计合理的楼梯和电梯系统,以确保旅客的便捷出行和紧急疏散。
2.3 服务设施布置旅馆的服务设施包括前台、餐厅、会议室、健身房等。
这些设施的布置应考虑使用便捷、空间合理利用和功能分区等因素。
前台需设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和接待区域,以提供高效和友好的服务。
3. 客房设计3.1 客房空间规划客房的空间规划应符合舒适、安全、实用的原则。
客房的面积宜不小于规定的最低标准,确保客人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和休息。
客房中需要布置床铺、卫生间、衣柜、桌椅等基本家具设施,并保证通风良好。
3.2 声音和隔音设计为确保客房的安静和私密性,建筑设计应合理考虑声音和隔音的问题。
采用隔音材料、合适的建筑结构和隔音设施,有效阻止外界噪音进入客房并减少噪音对其他客房的干扰。
3.3 设备设施配备客房需提供供暖、通风、照明等基本设备,并配备舒适的床具、卫浴设施、迎宾用品和生活用品。
这些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旅客在客房中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4. 安全和环境设计4.1 火灾防护设计建筑设计中需考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
包括设置灭火器、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疏散指示、紧急出口等设施,以确保旅客在火灾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4.2 环境保护设计旅馆建筑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一、建筑结构设计规范1.旅馆建筑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
2.建筑的结构形式应根据旅馆的规模和功能进行选择,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结构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耐久性和节能性能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可持续发展性。
二、消防安全设计规范1.旅馆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设计规范,确保建筑内部的火灾安全。
2.建筑应设置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灭火器等,确保消防设备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3.建筑内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人员撤离和逃生。
三、照明与通风设计规范1.旅馆建筑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到人流量和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确保室内明暗的合理性和舒适性。
2.建筑内应合理设置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设备,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舒适度。
四、声学设计规范2.建筑内应设置合适的吸音材料和隔音门窗,以减少噪音对人体的影响。
五、节能设计规范1.旅馆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要求,采用合理的建筑外墙和屋顶保温材料,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2.建筑内应采用节能的照明设备和空调系统,并设置合理的温控设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水电设备设计规范1.旅馆建筑的给水及排水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供水和排水的安全和卫生。
2.建筑内应设置合理的供电设备和照明设备,以确保供电质量和供电的稳定性。
七、人防设施和设备设计规范1.建筑应设置适当的人防设施和设备,如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等,以确保旅馆的安全性和管理的便利性。
八、卫生环境设计规范1.建筑内应设置合理的卫生设施和环境,保持室内外清洁整洁,并采取相应的卫生措施,以确保旅客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是一些针对旅馆建筑设计的规范,这些规范旨在保障旅店的安全、舒适和便利。
当然,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地理环境、法律法规等因素,以确保旅馆建筑的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和各项规定。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主要规定了旅馆建筑的设计要求,旨在保障公
共安全,提高公共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提高建筑质量。
首先,旅馆外观设计规范,旅馆外观设计应当符合地方建筑传统
文化、风格,适前保护当地历史建筑风貌;旅馆材料应当经过检测,达到环保、安全舒适的标准;要保持旅馆外部区域的整洁、美观,有限的保护性地区的完整性,并与主要建筑整体融为一体;旅馆的配景树木、植物应当遵循科学植物维护原则,有利于恰当地风貌和绿化。
其次,旅馆内部空间和设施设计,房间要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标准》等的要求;旅馆室内、室外的建筑设施应当有足够的便利服务设施;空间和生活用品应当保持完整、整洁、卫生;照明应采用窗外太阳光的有效利用;通风采用自然插座通风的方式,满足人的舒适条件;供暖采用多部份供暖的方式,减少能耗;安全设施要求符合《建筑安全规范》的规定。
综上所述,旅馆建筑设计规范非常重要,在旅馆建筑设计中要坚持准则,既要符合环境要求,又要达到安全和实用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旅馆的舒适度和服务质量。
房地产_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JGJ62-90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国商业部国家旅游局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的通知<90>建标字310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及<84>城设字第162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主编的《旅馆建筑设计规》,经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62-90,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施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建设部建筑。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规定。
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1990年6月2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四章防火与疏散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五章建筑设备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给水排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暖通空调第二节客房部分第三节电气第三节公共部分附录一本规用词说明第四节辅助部分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国家旅游局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310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及(84)城设字第162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主编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62-90,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施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规定。
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1990年6月2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四章防火与疏散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五章建筑设备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给水排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暖通空调第二节客房部分第三节电气第三节公共部分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第四节辅助部分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旅馆建筑设计要求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第2.0.2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

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
关于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主要是为了规范宿舍旅馆建筑项目建设工作,防止在宿舍旅馆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灾害及损失。
一、总则
(一)宿舍旅馆建筑项目实行质量负责制,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建筑质量,确保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任务责任和责任角色。
(二)宿舍旅馆建筑项目应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及施工质量标准。
(三)宿舍旅馆建筑项目应采用合理的采暖及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消防安全设备,以保证建筑的安全运行。
(四)宿舍旅馆建筑项目施工前,必须先进行详细的土壤勘察,并结合结构设计和平面布置,采取合理的措施,以保障水文地力和地质环境。
二、建筑物通用要求
(一)建筑应跟随市区的建筑样式或者街道的建筑格局,尊重当地的建筑文化,保持当地的建筑格局,使其符合当地的环境风貌。
(二)建筑屋顶应采用防潮、防漏、低烟囱等新型材料,以减少和避免污染。
(三)室内装修应采用环保材料,应设计专门的净化系统及洁净室等,以达到降低有害物质排放。
(四)安全及消防要求,应设有专门的安全报警系统,符合消防管理的规定,有足够的安全出口及消防灭火设备等。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筑结构:旅馆建筑应具备稳定性和抗震性,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2. 功能布局:根据旅馆的性质和规模,合理规划客房、大堂、餐厅、会议室、商务中心等功能区域,确保功能互不干扰,合理利用空间。
3. 通风与采光:旅馆内部应有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条件。
根据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合理设置窗户和采光井,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室内照明的充足。
4. 消防安全:旅馆应设置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等,确保客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5. 客房设计:客房设计应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
包括合理设置床位、衣柜、书桌等家具,提供卫生间和淋浴设备,并考虑到隔音和隔热的需要。
6. 设备设施:根据旅馆的星级和定位,合理配置电梯、空调、供暖设备、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确保客人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7. 环境保护:旅馆应采用环保的建材和装饰材料,合理进行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 无障碍设计:旅馆应设置无障碍设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入住环境。
9. 配套设施:根据旅馆的需求和定位,配置餐厅、咖啡厅、商店等配套设施,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和便利。
10. 安全监控:旅馆应设置监控设备和安保系统,确保客人的
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客人进出旅馆的流程,保障客人的安全感。
以上是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旅馆建筑设计时需细致考虑这些因素,确保旅馆能够提供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满足客人的需求。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国家旅游局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310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及(84)城设字第162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主编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62-90,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施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规定。
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1990年6月20日目录第五章建筑设备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章总则第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第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安全疏散和避难

5.5 安全疏散和避难Ⅰ 一般要求5.5.1 民用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5.5.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5.3 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5.5.4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5.5.5 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500 ㎡、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当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5.5.6 直通建筑内附设汽车库的电梯,应在汽车库部分设置电梯候梯厅,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汽车库分隔。
5.5.7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Ⅱ 公共建筑5.5.8 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1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2 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5.5.8规定的公共建筑。
江苏旅馆建筑设计方案规范

江苏旅馆建筑设计方案规范江苏旅馆建筑设计方案规范一、引言旅馆是指供游客和差旅人员临时居住、休息的场所。
为了满足旅客对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需求,江苏旅馆建筑设计方案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设计。
二、建筑尺度规范1. 建筑总高度不应超过限定规范,以确保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的协调性。
2. 建筑占地面积要符合规划要求,且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制。
3. 建筑总面积应能满足旅客的需求,包括客房、公共区域和服务设施。
三、客房设计规范1. 客房面积要满足最低舒适条件,同时要考虑不同类型客房的特殊需求。
2. 客房内部布局要合理,包括床位、卫生间、储物空间等。
3. 客房内的设施要满足旅客的基本需求,包括床、床头柜、衣柜、电视、空调等。
四、公共区域设计规范1. 大堂要宽敞明亮,提供舒适的接待和候车场所。
2. 包厢、咖啡厅、餐厅等公共区域要满足旅客的不同需求。
3. 公共区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流量,保证旅客的舒适度和有序性。
五、服务设施设计规范1. 停车场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供足够的停车位。
2. 地下室设施要完善,包括供水、排水系统和电力设备等。
3. 电梯要设置在合适位置,满足旅客和工作人员的需求。
六、安全性规范1. 消防设施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疏散通道、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
2. 安全出口要合理设置,保证旅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3. 进出旅馆要有门禁系统,确保旅客的安全和隐私。
七、条例规范1. 江苏旅馆建筑设计方案要符合相关建筑规范和法律法规。
2. 设计方案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3. 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要符合环保要求,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八、总结江苏旅馆建筑设计方案规范包括建筑尺度、客房设计、公共区域设计、服务设施设计和安全性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旅馆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提升旅客的满意度,同时也保证了旅馆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1.建筑物布局:旅馆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局。
大堂、客房、餐厅、会议室、商店等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划分,便于客人的使用和管理。
2.建筑物安全:旅馆建筑的设计应符合火灾安全和建筑结构安全的相关规定。
包括设置消防设备、疏散通道、火灾报警系统等,确保客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3.客房设计:旅馆的客房设计应根据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旅馆进行区分。
客房的面积、布局、设施等需要满足客人的需求,并提供舒适的环境。
4.公共区域设计:旅馆的公共区域包括大堂、餐厅、会议室等。
这些区域需要设计出舒适和宽敞的环境,以满足客人的需求。
5.设备设施:旅馆建筑应配置适当的设备和设施,包括空调、供暖、照明等,以提供良好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
6.环保设计:旅馆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节约能源、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等措施。
7.无障碍设计:旅馆建筑应提供无障碍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客人使用。
如电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等。
8.建筑外部设计:旅馆建筑的外部设计应考虑周围环境和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并能够吸引客人。
9.建筑材料选择:旅馆建筑的材料选择应考虑其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10.建筑维护:旅馆建筑应具备方便维护和管理的设计,以确保其长期运营和使用。
总之,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旨在保证旅馆建筑在结构安全、火灾安全、客房设计、公共区域设计、设备设施、环保设计等方面达到相关标准,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住宿环境。
这些规范的实施和执行,可以提高旅馆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客人的需求,提升旅游业的发展。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城市消防行业标准)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为适应旅馆建筑的发展,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至少设有15间(套)出租客房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旅馆建筑设计。
1.0.3旅馆建筑等级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1.0.4旅馆建筑设计应遵循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1.0.5旅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旅馆 hotel通常由客房部分、公共部分、辅助部分组成,为客人提供住宿及餐饮、会议、健身和娱乐等全部或部分服务的公共建筑。
也称为酒店、饭店、宾馆、度假村。
旅馆建筑类型按经营特点分为商务旅馆、度假旅馆、会议旅馆、公寓式旅馆等。
2.0.2商务旅馆 business hotel主要为从事商务活动的客人提供住宿和相关服务的旅馆建筑。
2.0.3度假旅馆 resort主要为度假游客提供住宿和相关服务的旅馆建筑。
2.0.4公寓式旅馆 apartment hotel客房内附设有厨房或操作间、卫生间、储藏空间,适合客人较长时间居住的旅馆建筑。
2.0.5客房部分 guestroom areas旅馆建筑内为客人提供住宿及配套服务的空间或场所。
2.0.6公共部分 public areas旅馆建筑内为客人提供接待、餐饮、会议、健身、娱乐等服务的公共空间或场所。
2.0.7 辅助部分 service areas旅馆建筑内为客人住宿、活动相配套的辅助空间或场所。
通常指旅馆建筑服务人员工作、休息、生活的非公共空间或场所。
3 选址、基地和总平面3.1选址3.1.1 旅馆建筑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城乡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及产业要求进行布局。
3.1.2旅馆建筑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选择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利、排水通畅、有日照条件且采光通风较好、环境良好的地段,并应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不应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的区域内,且应远离污染源和储存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宜选择交通便利、附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地段。
03旅馆建筑JGJ 62-2014

旅馆建筑JGJ 62-20146.3 电气6.3.1 旅馆建筑供电电源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用电负荷等级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表6.3.1 用电负荷等级注:*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2 四级旅馆建筑宜设自备电源,五级旅馆建筑应设自备电源,其容量应能满足实际运行负荷的需求;3 三级旅馆建筑的前台计算机、收银机的供电电源宜设备用电源;四级及以上旅馆建筑的前台计算机、收银机的供电电源应设备用电源,并应设置不间断电源(UPS)。
6.3.2 客房部分的总配电箱不得安装在走道、电梯厅和客人易到达的场所。
当客房内的配电箱安装在衣橱内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处理。
6.3.3 照明设计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三级及以上旅馆建筑客房照明宜根据功能采用局部照明,客房内电源插座标高宜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走道、门厅、餐厅、宴会厅、电梯厅等公共场所应设供清扫设备使用的插座;2 四级及以上旅馆建筑的每间客房至少应有一盏灯接入应急供电回路;3 客房壁柜内设置的照明灯具应带有防护罩;4 餐厅、会议室、宴会厅、大堂、走道等场所的照明宜采用集中控制方式;5 三级旅馆建筑客房内宜设有分配电箱或专用照明支路;四级及以上旅馆建筑客房内应设置分配电箱;6 三级旅馆建筑的客房宜设置节电开关;四级及以上旅馆建筑的客房应设置节电开关。
客房内的冰箱、充电器、传真等用电不应受节电开关控制。
6.3.4 旅馆建筑的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有洗浴功能的客房卫生间应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2 浴室、洗衣房、游泳池等场所应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doc 10页)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doc 1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国家旅游局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310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及(84)城设字第162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主编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62-90,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施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规定。
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1990年6月2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四章防火与疏散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五章建筑设备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给水排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暖通空调第二节客房部分第三节电气第三节公共部分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第四节辅助部分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2.1条客房。
一、客房类型分为:套间、单床间、双床间(双人床间)、多床间。
二、多床间内床位数不宜多于4床。
三、客房不宜设置在无窗的地下室内,当利用无窗人防地下空间做为客房时,必须设有机械通风设备。
四、客房内应设有壁柜或挂衣空间。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城市消防行业标准)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为适应旅馆建筑的发展,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至少设有15间(套)出租客房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旅馆建筑设计。
1.0.3旅馆建筑等级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1.0.4旅馆建筑设计应遵循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1.0.5旅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旅馆 hotel通常由客房部分、公共部分、辅助部分组成,为客人提供住宿及餐饮、会议、健身和娱乐等全部或部分服务的公共建筑。
也称为酒店、饭店、宾馆、度假村。
旅馆建筑类型按经营特点分为商务旅馆、度假旅馆、会议旅馆、公寓式旅馆等。
2.0.2商务旅馆 business hotel主要为从事商务活动的客人提供住宿和相关服务的旅馆建筑。
2.0.3度假旅馆 resort主要为度假游客提供住宿和相关服务的旅馆建筑。
2.0.4公寓式旅馆 apartment hotel客房内附设有厨房或操作间、卫生间、储藏空间,适合客人较长时间居住的旅馆建筑。
2.0.5客房部分 guestroom areas旅馆建筑内为客人提供住宿及配套服务的空间或场所。
2.0.6公共部分 public areas旅馆建筑内为客人提供接待、餐饮、会议、健身、娱乐等服务的公共空间或场所。
2.0.7 辅助部分 service areas旅馆建筑内为客人住宿、活动相配套的辅助空间或场所。
通常指旅馆建筑服务人员工作、休息、生活的非公共空间或场所。
3 选址、基地和总平面3.1选址3.1.1 旅馆建筑的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城乡经济、文化、自然环境及产业要求进行布局。
3.1.2旅馆建筑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选择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利、排水通畅、有日照条件且采光通风较好、环境良好的地段,并应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不应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的区域内,且应远离污染源和储存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宜选择交通便利、附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地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
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
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第2.0.2条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
第3.1.2条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第3.1.3条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第3.1.4条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第3.1.5条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第3.1.6条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
第3.1.7条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
第3.1.8条电梯。
一、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
二、乘客电梯的台数应通过设计和计算确定。
三、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四、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旅馆建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
五、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3.1.9条当旅馆建筑中采用方便残疾人设施时,应符合现行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客房部分第3.2.1条客房。
一、客房类型分为:套间、单床间、双床间(双人床间)、多床间。
二、多床间内床位数不宜多于4床。
三、客房不宜设置在无窗的地下室内,当利用无窗人防地下空间做为客房时,必须设有机械通风设备。
四、客房内应设有壁柜或挂衣空间。
五、客房的隔墙及楼板应符合隔声规范的要求。
六、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风管道必须采取消声处理措施,设置相当于毗邻客房间隔墙隔声量的消声装置。
七、天然采光的客房间,其采光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8。
八、跃层式客房内楼梯允许设置扇形踏步,其内侧0.25m处的宽度不应小于0.22m。
第3.2.2条客房净面积不应小于表3.2.2的规定。
客房净面积(㎡)表3.2.2建筑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单床间121098----双床间201614121210多床间每床不小于4注:双人床间可按双床间考虑。
第3.2.3条卫生间。
一、客房附设卫生间应符合表3.2.3—1的规定。
二、对不设卫生间的客房,应设置集中厕所和淋浴室。
每件卫生器具使用人数不应大于表3.2.3—2的规定。
三、当卫生间无自然通风时,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气措施。
客房附设卫生间表3.2.3—1建筑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净面积(㎡)≥5.0≥3.5≥3.0≥3.0≥2.5--占客房总数百分比(%)1001001005025--卫生器具件数(件)不应少于3不应少于2每件卫生器具使用人数表3.2.3—2洗脸盆或水龙头大便器小便器或0.6m长小便槽淋浴喷头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男使用人数60人以下1012122015超过60人部分1215152518女使用人数60人以下810--1510超过60人部分1012--1812四、卫生间不应设在餐厅、厨房、食品贮藏、变配电室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
五、卫生间不应向客房或走道开窗。
六、客房上下层直通的管道井,不应在卫生间内开设检修门。
七、卫生间管道应有可靠的防漏水、防结露和隔声措施,并便于检修。
第3.2.4条室内净高。
一、客房居住部分净高度,当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4m;不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60m。
二、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为客房时,应至少有8㎡面积的净高度不低于2.4m。
三、卫生间及客房内过道净高度不应低于2.1m。
四、客房层公共走道净高度不应低于2.1m。
第3.2.5条客房层服务用房。
一、服务用房宜设服务员工作间、贮藏间和开水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服务台。
二、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消毒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有消毒设施。
三、客房层全部客房附设卫生间时,应设置服务人员厕所。
四、客房层开水间应设有效的排气措施;不应使蒸汽和异味窜入客房。
五、同楼层内的服务走道与客房层公共走道相连接处如有高差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10的坡道。
第3.2.6条门、阳台。
一、客房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9m,高度不应低于2.1m。
二、客房内卫生间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75m,高度不应低于2.1m。
三、既做套间又可分为两个单间的客房之间的连通门和隔墙,应符合客房隔声标准。
四、相邻客房之间的阳台不应连通。
第三节公共部分第3.3.1条门厅。
一、门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对团体客人及其行李等,可根据需要采取分流措施;总服务台位置应明显。
二、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会客、外币兑换、邮电通讯、物品寄存及预订票证等服务设施;四、五、六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接待等服务设施。
第3.3.2条旅客餐厅。
一、根据旅馆建筑性质、服务要求、接待能力和旅馆邻近的公共饮食设施水平,应设置相应的专供旅客就餐的餐厅。
二、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宴会厅和风味餐厅;三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和宴会厅;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餐厅。
三、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的一级餐馆标准;四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二级餐馆标准;五、六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三级餐馆标准。
四、为旅客就餐的餐厅座位数,一、二、三级旅馆建筑不应少于床位数的80%;四级不应少于60%;五、六级不应少于40%。
五、旅客餐厅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餐馆部分的规定执行。
第3.3.3条会议室。
一、大型及中型会议室不应设在客房层。
二、会议室的位置、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线与旅馆内部客流路线相互干扰。
三、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
四、会议室多功能使用时应能灵活分隔为可独立使用的空间,且应有相应的设施和贮藏间。
第3.3.4条商店。
一、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有相应的商店;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小卖部。
设计时可参照现行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
二、商店的位置、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并避免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第3.3.5条美容室、理发室。
一、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美容室和理发室;三、四级旅馆建筑应设理发室。
二、理发室应分设男女两部,并妥善安排作业路线。
第3.3.6条康乐设施。
一、康乐设施应根据旅馆要求和实际需要设置。
二、康乐设施的位置应满足使用及管理方便的要求,并不应使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三、一、二级旅馆建筑宜设游泳池、蒸汽浴室及健身房等。
第四节辅助部分第3.4.1条厨房。
一、厨房应包括有关的加工间、制作间、备餐间、库房及厨工服务用房等。
二、厨房的位置应与餐厅联系方便,并避免厨房的噪声、油烟、气味及食品储运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
三、厨房平面设计应符合加工流程,避免往返交错,符合卫生防疫要求,防止生食与熟食混杂等情况发生。
四、厨房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厨房部分的规定执行。
第3.4.2条洗衣房。
一、各级旅馆应根据条件和需要设置洗衣房。
二、洗衣房的平面布置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洁衣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路线。
三、洗衣房的面积应按洗作内容、服务范围及设备能力确定。
四、一、二、三级旅馆应设有衣物急件洗涤间。
第3.4.3条设备用房。
一、旅馆应根据需要设置有关给排水、空调、冷冻、锅炉、热力、煤气、备用发电、变配电、防灾中心等机房,并应根据需要设机修、木工、电工等维修用房。
二、设备用房应首先考虑利用旅馆附近已建成的各种有关设施或与附近建筑联合修建。
三、各种设备用房的位置应接近服务负荷中心。
运行、管理、维修应安全、方便并避免其噪声和振动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
四、设备用房应考虑安装和检修大型设备的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
第3.4.4条备品库。
一、备品库应包括家具、器皿、纺织品、日用品及消耗物品等库房。
二、备品库的位置应考虑收运、贮存、发放等管理工作的安全与方便。
三、库房的面积应根据市场供应、消费贮存周期等实际需要确定。
第3.4.5条职工用房。
一、职工用房包括行政办公、职工食堂、更衣室、浴室、厕所、医务室、自行车存放处等项目,并应根据旅馆的实际需要设置。
二、职工用房的位置及出入口应避免职工人流路线与旅客人流路线互相交叉。
第四章防火与疏散第4.0.1条旅馆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现行的防火规范外,还应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4.0.2条高层旅馆建筑防火设计的建筑物分类应符合表4.0.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