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原理复习提纲-考博
宗教学复习重点
宗教基本内容:1具体分析宗教作为社会文化形式的基本内容或构成宗教的基本要素2宗教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3宗教史4宗教哲学四要素:内在要素(宗教的观念或思想、情感或体验)外在要素:(行为或活动、组织或制度)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存在,它借助非现实的力量或非现实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
基本内涵:1从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矛盾:是上层的一部分,特殊的社会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对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采取了人类自我异化的反映方式2从客观世界同主观世界的关系看:是客观世界在人们主观世界上的颠倒了的异化反映,是一个颠倒的世界观3从人与人的政治关系讲:一般来说,宗教的社会作用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
A 宗教对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在理论上,道德上和感情上起着论证和辩解作用B给人以幻想的幸福,要求人们自觉去忍受一切现实的痛苦C虚空的救世主,使人盲目相信人生而有罪。
基本命题:1神与人的关系问题。
A神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B人格化的神实际上是人性的神格化。
2灵魂与肉体3天堂和地域(鼓励人们逃避一切现实的斗争,压迫人们心甘情愿地去忍受一切现实的痛苦)地狱的设立,整治作用,启示人们去善存恶,不要做坏事,具有某种道德上的约束意义。
4善与恶(贯穿宗教内容的一根红线)一切宗教都是围绕着善恶的伦理观念而展开和延伸的。
文化形式:1宗教的四要素及其总和构成的宗教整体都是人类的创造,是人性的升华和放射,并客观化对象化而形成的社会文化体系。
A人类创造神和神生物的宗教异化过程,无疑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
B随着人性的升华和发展,它异化而出的神性也将随之升华和发展,神性观宗教情感将会日益强化。
C人性的宗教化和神圣化的发展构成了宗教信仰者各种宗教行为的内在动力。
没有信仰者对神灵及其神性的情感和感受就没有相应的宗教崇拜行为,也就不会有宗教性文化的创造。
宗教道德作用:积极:1道德导向功能(宗教所提供的超验世界的认识安抚了人类的无助,为人类的人生提供了解释,并对生命体赋予永恒的意义)引导信徒修养的导向作用2精神调适功能3价值认同功能4和谐5稳定功能消极:1具有一定的反科学性2对社会发展的消解3群体交往的非认同取向正确认识:1宗教道德的社会作用范围是有限的2宗教道德借助的是虚无缥缈的神的力量,道德基础并不稳定3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相适应的一面,也存在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宗教与道德:1区别A从存在维度看二者的区别,这里的道德指调解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及其内化意识,而宗教则不是要与人发生一般的现实关系,而是要与每个人神圣者发生特殊的超越光环。
宗教学原理复习提纲考博
一、宗教的本质1、“宗教”一词的定义与分析“宗教”是一个外来词。
它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源自印度佛教。
佛教以佛陀所说为教,以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意指佛教的佛法、教理。
我们现在所说的“宗教”,则由拉丁文religio衍化而来,有“联系”之意,泛指人与神的联系,人对神圣物的信仰。
我国古代典籍有类似的说法,《易经》就说过:“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古人的一种宗教现,它把宗教理解成一种用神道教化人民的手段。
《礼记.祭义》也说:“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意谓对鬼神的信仰与崇拜,是教他人民的至理。
我国近代有些人根据这个传统说法,从字面上解释宗教的含义,宗者本也;宗教者,有所本而以为教也。
亦即本诸神道以设教,达无疑是“神道设教”的另一种说法。
定义:角度众多,定义众多,科学的宗教定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现后始被作出。
恩格斯《反社林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非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吕大吉在《宗教学通论新编》中进一步认为: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井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对马克思主义定义的分析: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既概括地反映了宗教的基本特征,又指明了宗教与其它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的根本区别,它完全适合于说明古今中外的一切宗教。
第一“,它概括了所有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的基本特征,即“幻想的反映”。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观念就其本质说,无不是“幻想的反映”,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的佛,道教的神仙以及原始宗教的神灵鬼怪,超自然的巫力……统统都是幻想的产物。
第二,揭示了宗教的特殊内容和对象,即信仰和崇拜“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宗教的崇拜对象既是一种“外部力量”,同时又不是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了不相关的“外部力量”,它同人类息息相通;同时,人们所崇拜的对象,并不仅限于人格化的神灵,宗教调查的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并没有明确的人格化的神灭观念,因此,用“外部力量”更能全面概括一切宗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
宗教学纲要复习资料汇编
宗教学纲要复习资料汇编⼀、名词解释:1、宗教:是关于超⼈间、超⾃然⼒量的⼀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对之表⽰信仰和崇拜的⾏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化体系。
宗教4个基本的要素:宗教意识、宗教组织、宗教仪式和宗教器物。
2、灵魂观念:宗教所信的灵魂是寓于个体之中、赋予个体以⽣命⼒,可以独⽴于形体并主宰其活动的超⾃然存在。
3、神灵观念:是各个宗教信仰体系的基础,任何宗教都不存在是否相信神的有⽆问题,没有神也就没有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宗教也将⽆从说起。
4、神性:神灵是⼈的创造,神性则是⼈的⾃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异化。
①信仰者相信神灵经常关⼼并⼲预世界。
②相信神灵具有必要的智慧,懂得究竟通过什么样的⼀种安排,才能体现它对⼈的意愿。
③相信神灵具有实现其安排和意图的超⾃然⼒量和权能,能实现和完成通过⾃然途径所不能实现的意图。
神性的三个内容实质上是⼈类⾃⾝活动的三种特性的宗教异化形式,它是把⼈的⾏为所具有的意志、智慧和权能转移给神灵的结果。
5、神迹观念:神迹,宗教赋予神的基本特性之⼀。
对于神可创造神迹事件的信仰,是⼀切宗教的特性。
宗教赋予神的意志、智慧和能⼒是超⼈的、超⾃然的,神灵必须显现出超常的能⼒来证明⾃⼰可以随⼼所欲、意到事成。
这种内在的可能性,表现于事实之中就是宗教所谓的神迹,即神按照⾃⼰的意志和能⼒创造的某些特殊事件。
6、宗教经验:就是宗教信仰者对于神圣物(神、神圣⼒量、神性物)的某种内⼼感受和精神体验。
狭义的经验是指直接的感性经验,即⼈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义的经验包括了主体从各种⼼理活动中得到的感受,即对于内部世界的感知,包括了痛苦和欢乐等内省体验,带有极强的主体性和情感性。
7、巫术:是⼀种⼴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宗教现象。
它的通常形式是通过⼀定的仪式表演来利⽤和操纵某种宗教信仰对象影响⼈类⽣活或⾃然界的事件,以满⾜⼀定的⽬的。
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的实物和咒语。
四川大学宗教学专业考博真题(精华版---05至13年)
四川大学宗教学专业历年考博真题(2005—2013年)2005年宗教学原理一、简论宗教的本质(25分)二、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25分)三、简说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25分)四、从“神道设教”谈中国宗教的特色(25分)2007年宗教学原理一、简论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5分)二、试论宗教与文艺的关系。
(25分)三、论宗教与邪教的原则区别。
(25分)四、你怎样理解宗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25分)2008年宗教学原理一、试析宗教的本质。
(25分)二、简析宗教与封建迷信的主要区别。
(25分)三、试论宗教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25分)四、简述宗教的文化功能。
(25分)2009年宗教学原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1、宗教的基本要素2、宗教与科学的关系3、宗教的主要心理功能4、古代原始宗教的主要表现形态二、问答题(每题20分)1、宗教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谈谈你的认识。
2、为什么说:“宗教是文化”?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认识。
2010年宗教学原理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析宗教人造说与宗教神启论对立的思想根源。
2、简述宗教观念与宗教其它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简述当代世界主要宗教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其成因。
4、如何理解“宗教的改革是社会关系的变化在宗教上的反映”?二、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试述科学与宗教在认识方法上的区别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2、如何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2011年宗教学原理一、简答题1、简述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的异同;2、为什么说宗教意识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3、简述宗教礼仪在信徒生活中的作用;4、简述现代宗教世俗化趋势主要特征及成因;二、论述题1、试述宗教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目前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2、试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2012年宗教学原理一、试述宗教的文化属性。
二、试述有神论与无神论对立的认识根源。
三、试述理性与信仰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宗教学考博-人大哲学院宗教学专业考博真题资料申请方式复习备考指导经验分数要求-育明考博.doc
育明考博,中国考博辅导第一品牌。
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于2009年创办,并有诸多高校博士加盟。
专业致力于考博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3年稳居第一。
针对人民大学开设的考博辅导课程包括:人大考博英语辅导课程、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辅导课程、人大考博申请保过课程。
人大哲学院宗教学专业考博资料申请方式复习备考指导经验一、人大哲学院考博招生人数及名额分布及报考统计年份人大内地招生总数(计划数/实际数)哲学院博士招生人数哲学院博士招生方式及人数分布公开招考报名人数复试人数2012年900人/873人641、普通招考(53人)2、硕博连读(11人)约357人90人2013年850人/891人661、普通招考(54人)2、硕博连读(12人)343人91人2014年900人/893人681、硕博连读(10人)2、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57)3、骨干计划(1人)约389人117人(育明考博辅导课程咨询电话133.0111.9426(陈)或400-668-6978;扣扣:547063862;考博群105619820)二、人大哲学院宗教学专业考博招生流程考试内容参考书招生专业招生人数综合复试人数考试环节(流程)综合考试科目010107宗教学7-8人12-14人1、申请制考试科目:①②③“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①②③;④哲学理论基础;⑤哲学专业基础;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①②③;④哲学理论基础;⑤哲学专业基础;⑥政治理论。
1、笔试:①专业课笔试(100分)②外语笔试(阅读、翻译、写作)(50分)2、面试:①综合素质(100分)②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50分)1、哲学院博士招生考试不指定参考书(可参照育明考博推荐参考书)2、专业课笔试考试范围:方向一:宗教学原理方向二:佛教哲学方向三:基督教哲学(考生需根据个人研究方向,选择该方向答题,不得跨专业、跨方向答题)3、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范围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不含现代);哲学专业基础:为报考专业基础知识育明考博推荐人大哲学院考博专业课部分参考书(经验总结,非院校指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霍福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逻辑演算》刘壮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伦理学》罗国杰人民出版社《美学原理》张法、王旭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哲学导论》彭新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治哲学导论》托马斯著、顾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人大哲学院考博报考程序及提交材料1、网上报名报考我哲学院的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考生均须在人大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中提交报名信息、网上支付报名费、进行现场确认信息。
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何其敏宗教学理论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何其敏宗教学理论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18人,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
宗教学专业下设宝贵贞的少数民族宗教;何其敏的宗教学理论;刘成有的汉传佛教;孙悟湖的汉藏佛教比较研究;谢爱华的宗教与科学;杨桂萍的伊斯兰教;游斌的基督教。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考试科目招生专业宗教学本专业备注招生导师(或导师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导师备注何其敏宗教学理论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01哲学综合③3032中国宗教史拟招收普通计划生2人优先招收硕博连读生三、导师介绍何其敏,1982年开始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博士生导师。
曾主持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现状试调查”、北京市教委统战部“北京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项目。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推荐)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八九叁,二肆壹,二二陆,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宗教学复习资料
宗教学复习资料宗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1、宗教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等)根据崇拜对象的数量:多神教、独尊一神教、二元神教、一神教等根据宗教的形成方式分为:自发(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2被称为西方宗教学之父的是(麦克斯。
缪勒)3宗教观念主要包括了(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三个方面。
4英国学者泰勒在其名著()中提出并论证了宗教起源的万物有灵论观点。
5恩格斯把原始社会中的宗教又称为()。
6宗教节庆:佛诞节(农历4月8日)、涅槃节(农历2月15日)、基督教复活节、穆罕默德升天遨游朝觐耶路撒冷的(登霄节)、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宰羊代子献祭的(古尔邦节)、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的成道节(农历12月8日)、8以色列人的民族宗教是()。
9主教制(天主教、新教安立甘宗);长老制(加尔文宗);公理制(公理会、浸礼会)10基督教神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上帝论)、(基督论)、(教会论)等。
11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等。
12印度教的三大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二、判断题1在原始宗教中,(自然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2在古典宗教中,(社会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3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4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5在原始社会中,祖先崇拜一般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在宗教团体的组织形式上,佛教、伊斯兰教实行的寺院制。
7基督教《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8“上帝已死神学”是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9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10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是“原逻辑”的。
11“缘起”学说构成了整个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
12艺术与宗教都是在作为共同根源的社会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活动。
13宗教信仰率与人口集约化程度之间存在反比的函数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理论体系,对宗教学也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通过复习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宗教是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
宗教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和社会现象的无知和恐惧,是人们在面临困难和困苦时寻求心理安慰的产物。
然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虚幻的幻觉,对社会的实际问题无法提供解决方案。
宗教通过宣扬超自然力量和来世的救赎,分散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注意力,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二部分:宗教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尽管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持批判态度,但宗教在社会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如教育、慈善和社交活动等。
同时,宗教还可以在道德规范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引导人们秉持善良道德,维护社会稳定。
然而,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些作用只不过是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副产品,根本无法改变社会的根本问题。
宗教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只是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反映,无法解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困境和矛盾。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是迷信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虚无缥缈,是无知和愚昧的产物。
宗教信仰是人们对现实压迫和不幸的一种逃避和安慰,是迷信和幻觉的表现。
2. 宗教是意识形态的一种: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地位的工具。
宗教通过灌输信徒的思想,维护既有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利益。
3. 宗教阻碍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革命。
宗教鼓励个人对现实问题的逃避和避世主义,削弱了人们改造社会和争取自身权益的意愿。
第四部分:宗教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尽管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持有批判的态度,但在实际社会变革中,宗教仍然存在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宗教学期末考试复习
宗教复习一.名词解释(4个)1.麦克斯·缪勒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
将比较语言的方法运用到宗教研究中,创立了比较宗教学。
他的众多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宗教学导论》。
该书第一次提出了“宗教学”这一概念,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是西方宗教学的奠基性著作。
2.氏族宗教最原始的宗教形态,根本特征在于氏族性。
(从宗教信仰和宗教观念看)氏族宗教以祖先崇拜为其根本形式和中心内容。
(从宗教组织同社会组织的关系看)氏族宗教的特征在于它之同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合一。
它有绝对的“集体性”或“无个体性”。
绝对排他性。
3.民族宗教一定民族成员共同信仰的宗教,是随着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中由氏族宗教发展而来,具有民族性、国家化、此世性的特点,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教义体系和初步的神学思想。
4.世界宗教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世界宗教是迄今为止宗教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史时从民族宗教发展而成的。
它突破了之前宗教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世界性影响。
其信仰对象具有超验性和普世性,宗教具有个体性和相对独立性。
5.自然宗教宗教的原始形式,是以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
人们所崇拜的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或自然力本身,是人们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直接感知到或感受到的自然物或自然力。
主要表现为“大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6.多神教同时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
从逻辑上讲,多神教是由自然宗教一步步发展,人们创造的神明越来越多所导致的。
历史上讲,原始人类“地域局限”逐渐突破,生存、生存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产生不同地域神灵并存的局面。
7.一神教认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并对其崇拜的宗教。
这个唯一神创造了世界和宇宙万物,他既不生育,也不被生,创造万物而又超绝万物之上。
一神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8.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宗教神话和宗教理论。
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解释体系,是宗教信仰的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宗教学原理复习资料
宗教学原理复习资料(2010-2011第一学期)1.宗教的制度文化宗教的制度文化包括宗教的组织结构、教阶制度、宗教礼仪、宗教法规、宗教习俗、修持方式、宗教庆典等构建宗教活动的一切形式和方法。
这些宗教制度是宗教意识的结构性表现,是宗教得以建构的组织力量。
2.灵物崇拜是指灵物摆脱了崇拜对象的局限性,具有了广泛的联系,它崇拜的对象是灵物以外的自然形态和威力,并具有自然崇拜的特点。
3.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4.宗教的生活习俗是宗教文化功能在人们生活习俗中的延伸,把宗教生活和日常的生活习俗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宗教习俗文化。
5.宗教的器物文化宗教的器物文化包括庙宇、寺院、教堂、圣像、圣书、圣地、供品、祭品以及其他一切进行宗教活动所需的用物、工具和场所。
这些宗教器物是宗教意识的物化现象,是宗教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
6.神秘主义是以心理的满足来代替客观实际的满足所产生的一种轰动性的实际效应。
7.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后期产生的,是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宗教形式,图腾是氏族部落的标记、名称。
8.宗教的群体整合功能:指社会的不同个人、群体或各种社会势力、集团凝聚成一个统一的共同体,具有促进内部团结的作用。
9.简述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二者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是指宗教与迷信都是唯心主义、有神论,相信与崇拜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这是两者共同的方面。
二者的对立有如下几点:第一从根源上看,宗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自身的发展过程。
迷信则是承袭了原始宗教或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巫术中一些粗俗的、低级的。
第二、在内容上,宗教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
封建迷信是在各种神怪、精灵、鬼妖的名义下,回答人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三、在组织形式和活动上,宗教有严密的组织和团体,在固定场所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宗教学专业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版社,2009 年。 魏道儒,宗教学系博士生导师,1955 年 10 月出生于河北景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资料来源育明教育官网:(考博分校) 考博考试信息、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③3120 道教史
06 当代宗教
①1001 英语、1002 日语、1003 俄语、 1004 德语、1005 法语选一 邱永辉 ②2062 宗教学原理
邱永辉:宗教系博士生导师。1961 年 4 月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市。1984 年毕业于四川 大学历史系,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史学硕士学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 究所研究员、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等。宗教学。
当代(中国和印度)宗教研究方向。主要专著《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996 年)、 《印度世俗化研究》(2003 年)、《印度宗教多元文化》(2009 年)、《印度教教报告》(宗教蓝皮 书)。已经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百余篇。独立完成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完成 一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A 类)项目,2011-2014 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 “当代宗教发展态势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
资料来源育明教育官网:(考博分校) 考博考试信息、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考博分校
育明 考博分校 资料来源: 考博资料、辅导课程 咨询育明考博刘老师
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 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 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 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四、社科院考博英语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考博参考书及真题回忆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考博参考书及真题回忆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整理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目录一、2021年考博复习技巧及院校选择二、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导师推荐参考书三、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招生简章四、2010-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真题(育明一对一学员回忆)五、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第一名笔记六、中国人民大学考博专业课前五名总结答题技巧育明考研考博12年专注人大考博辅导,今年有19名学员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一、2021年考博复习技巧及院校选择每个院校的考博时间是不一样的,加之每个院校博士招生人数有限,所以育明教育大印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多选择几个院校进行备考,一般而言,选择4-5个院校比较合适,这几个院校选择应该注意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可以选择北大、南开,首师大、中财,矿大、地大等三个档次的院校。
因为只要是211或者双一流的院校的博士,对于你以后进入高校任教或者从事相关的工作是太大影响的。
切记孤注一掷的之报考一个院校。
此外,很多考生问考博辅导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对于考博而言,最重要的是三点:第一,考博信息,即考博院校和考博侧重点的选择问题,这点一般的考生很难完全了解,因为很多院校考博信息并不对外公开,但是咱们经过12年的辅导经验,很多内容是比较了解的;第二,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这点一般的考生可能很难独立完成,尤其是研究计划,因为研究计划既需要和所报考导师相关,也需要和自己本硕专业相关,这点都在咱们的辅导之内;第三,专业课考试范围和考试侧重点,这点也很重要。
人大考博交流q 群:6147_00916二、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代码010101)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杨春贵、张绪文、侯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杨春贵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宗教三年级复习提纲
宗教三年级复习提纲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涉及到人们对于宇宙、生命、伦理道德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在三年级的宗教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有关宗教的知识。
本文将对宗教三年级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提纲,帮助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宗教的理解。
一、宗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1. 宗教的定义:宗教是指人们对于宇宙、生命、伦理道德等问题的信仰和崇拜活动。
2. 宗教的基本特征:信仰、崇拜、教义、仪式、道德规范等。
二、世界主要宗教的概况1. 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强调人生苦难和解脱,提倡八正道和中道思想。
2. 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基督,强调爱、宽恕和救赎,圣经是其经典。
3. 伊斯兰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强调信仰、礼拜和斋戒,《古兰经》是其经典。
4. 印度教:印度教是复杂的宗教体系,强调转世轮回和解脱,有许多神灵和教派。
三、宗教的符号和象征1. 宗教符号:十字架、佛像、回教星月等。
2. 宗教象征:光明、火焰、水、树等。
四、宗教的节日和仪式1. 佛教节日和仪式:如佛诞、八关斋戒等。
2. 基督教节日和仪式:如圣诞节、复活节、洗礼等。
3. 伊斯兰教节日和仪式:如开斋节、朝觐等。
4. 印度教节日和仪式:如排灯节、浴火节等。
五、宗教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1. 佛教的伦理道德:慈悲、无私、禁止杀生等。
2. 基督教的伦理道德:爱、宽恕、正直等。
3. 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虔诚、正义、礼貌等。
4. 印度教的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善行积累等。
六、宗教与社会生活1. 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宗教信仰对于个人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如宗教的安慰、救助和社会公益活动等。
2. 宗教与和谐社会:宗教信仰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互相尊重、包容和合作。
七、宗教的多样性与相互尊重1. 宗教的多样性:世界上有众多的宗教信仰,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信仰。
2. 宗教的相互尊重:不同宗教之间应互相尊重,共同追求和平与进步。
通过对宗教三年级学习内容的复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宗教的定义、基本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概况、宗教的符号和象征、节日和仪式、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宗教与社会生活以及宗教的多样性与相互尊重等方面的知识。
宗教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是人们用幻想反映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这种力量既包括自然力量,也包括社会力量。
在里,这些力量是以超人间的形式表现。
对这种力量人们往往视以崇拜的仪式来与之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关系。
2、人为:人为是相对原始的自然而言的。
它是指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阶级特征的神学观念性和组织严密的。
它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
3、图腾:图腾是每个氏族认为自己源于某一动植物。
他们把该动植物视为自己的亲属祖先。
在古代,人们禁止杀食图腾动物,同一图腾的人不准结婚。
相信图腾祖先是氏族的保护者。
认为现存的图腾动植物的兴衰象征氏族的兴衰,对图腾动物加以保护。
4、基本命题:指使得以存在和立足的一种理论观念。
这些理论观念基本上对各种不同的所共同具有。
5、灵物:灵物是人们在行使巫术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神性观念把具有可以产生某种神秘影响的某种特征的事物视为灵性之物。
6、巫术:根据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神秘联系而运用某种神秘的手段去达到控制对象的目的或满足人们的某种愿望的操作方式。
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7、学:以对现象的研究来对的性质产生发展以及与有关的问题进行理论阐明的学科,它的目的就是在于揭示的本质以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8、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
它是在中国原始的基础上吸取了古代流传下来的鬼神祭祀、民间信仰、神话传说、方技巫术,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与理论支柱。
以修真悟道、羽化登仙为最终目的的一种。
简答题:1、恩格斯关于的解释为什么可以作为的定义。
A、世界上没有本质上不是“幻想的反映”的含义B、它揭示了幻想的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C、它说明观念采取了超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2、从对待的态度看,研究领域主要有哪几个学派?A、神学学,以唯心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社会的现象,目的在于为上帝和神明和教义,信仰和虔诚的神圣性,永恒性和必要性提供种种说明和解释B、非神学学,在研究上相对摆脱了神学学家的立场,他们立足客观的态度来研究和说明现象。
北大宗教学专业考博真题复习资料参考书-育明考博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复习资料-育明考博一、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初审复试内容010107宗教学2013年4人2014年3人2015年8人申请—考核制1、笔试100分宗教学方向:宗教学与宗教哲学基督教方向:宗教社会学、中国基督教史东正教、俄罗斯宗教哲学方向:东正教与俄罗斯哲学基督教哲学、宗教哲学方向:基督教哲学宗教学、比较哲学方向:比较哲学与宗教学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方向:中国佛教史与佛教哲学道教方向:道教史2、面试100分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8:1左右(竞争较激烈)2、本专业有3个研究方向:01.宗教学、宗教哲学02.中国基督教史、宗教社会学03.宗教学、比较哲学04.基督教哲学、宗教学05.东正教、俄罗斯宗教哲学06.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07.道教史3、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哲学。
4、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
5、复试总成绩计算方法:笔试、面试各占50%,任意一项不合格不予录取。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北京大学宗教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二、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招生人数及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课程中心)年份招生方式及人数公开招考报名人数报录比复试分数线2013年公开招考(34人)306人9:1外语>=45笔试>=60 2014年公开招考(34人)272人8:12015年公开招考(34人)265人8:1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此表格不包含:国学院、儒藏、高研院、儒学院2、北大哲学系共有9个博士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史,各专业之间报录比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宗教学纲要——精选推荐
《宗教学纲要》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
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宗教观念:是一种宗教世界观,是个宗教作为其信仰的支柱观念及所形成的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
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者对于神圣物(神、神圣、神性物)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
宗教行为:宗教信仰者内在的宗教体验和宗教观念通过外在的身体动作和语言形态表现出来。
宗教体制:是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的外部形式或外在表现。
把这三要素的内容规范化和制度化,并把信众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统一起来,使之服从的一种共同规范。
宗教的四个要素: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体验、宗教体制。
宗教观念的性质与地位:超人间的形式。
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
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全部宗教意识的核心内容。
神灵观念:是各个宗教信仰体系的基础,任何宗教都不存在是否相信神的有无问题,没有神也就没有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宗教也将无从说起。
巫术:是一种广泛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宗教现象。
选择题宗教的四要素:宗教观念宗教经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2宗教的观念: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
3神灵的种类:自然神氏族神职能神高位神或至上神绝对惟一神 4神灵世界的结构:多神型单拜主神型轮换主神型泛神型二元神型 5神迹是神灵神性的证明,神迹的创造者大致有如下几种:神和神圣力量宗教创建人圣人圣物圣地 6宗教经验的表现形式和类型:在神圣物面前的敬畏感对神圣物的依赖感对神圣力量之神奇和无限的惊异感罪恶感和羞耻感、安宁感和获救感自觉与神遭遇或与神合一的神秘感 7各种宗教都有帮助信仰者获得宗教体验的手段,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四种;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理论的引导道德的争化药物的使用宗教的修习 8宗教经验的实质:宗教经验与世俗经验的比较宗教经验没有客观的对象宗教经验的“超验对象”是主观观念的对象化9 宗教的行为:巫术宗教禁忌献祭与祈祷 9是我们科学的认识巫术问题的关键,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几个问题:巫术不是科学巫术是宗教行为体系的一种现象体系巫术-宗教-科学三阶段进化论难以成立 10宗教体制:宗教信徒的组织化与科层制度宗教观念的信条化与信仰体制宗教理想境界的追求与修行体制宗教行为的规范化与宗教礼仪11宗教信徒的组织化与科层制度:宗教组织的性质形成于演变核心—僧侣类型社会作用 11宗教修行的组织模式:个人隐修寺院修道托锛僧及其修行 12宗教礼仪的功能:强化宗教信仰满足精神需要团结社会群体,整合行为模式 13在宗教学中,关于宗教起源的理论,其最有影像者大致有如下几种:自然神话论实物崇拜说万物有灵论祖灵轮或鬼魂论图腾论前万物有灵论原始启示说 14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研究宗教起源的方法论问题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氏族制是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15宗教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拜物教、多神教、一神教 16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信仰形态:灵魂观念与冥世崇拜体制图腾观念与图腾崇拜体制祖灵观念和祖先崇拜体制自然神观念和自然崇拜体制17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征:自发性和朴素性整体性和排他性制度化的约束性鲜明的功能性18原始社会晚期宗教的演变:神灵世界向金字塔结构发展地域保护神的出现产生世袭的“神圣”家族 19古代埃及宗教的国家化:国家保护神及其神性的演变是对王全政治的适应神庙经济、祭司贵族的形成及其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古代巴比伦宗教的国家化:概说王国的兴替与宗教的国家化自然神演变为城市国家的保护神神和神灵世界的等级化国家宗教直接神化人间统治者及其统治秩序祭司贵族与祭司政体的形成与发展 20宗教学的分支有哪三大类: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边缘学科。
清华大学宗教学专业考博考试重点-育明考博
清华大学宗教学专业考博复习资料参考书-育明考博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宗教学方向考博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方向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010100哲学宗教学约2人①101英语、103日语、104德语、105法语②624宗教学原理501综合考试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宗教学方向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5:1左右(竞争较激烈)2、本专业有三位导师:田薇、王晓朝、黄裕生3、同等学力考生在初试合格后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自然辩证法。
4、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5、清华大学考博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6、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清华大学各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772678537)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专业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人文学院哲学专业共有7个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之间报录比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2、根据最新的信息,学院将会逐步增加硕博连读的名额,减少在职定向读博的名额。
3、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年份录取成绩要求复试人数/招生人数2014年外语47分、专业课50分综合考试60分19人/16人2015年外语50分、专业课50分综合考试60分15人/10人较高的分数。
宗教学复习提及答案
宗教学纲要一,单选题1.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B )。
A.社会地位B.历史地位C.文化史地位D.历史条件2.世界上三大教中最早创造的是:( C )。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3.宗教组织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体组合,既是一种宗教性的组织,又是一种:( A )。
A.社会性的组织B.家庭组织C.政治性组织D.生活性组织4.道德的真正保证是社会的(C)关系。
A.宗教B.社会C.人际D.内部5.( A )天文学说对于神学世界观的第一次反叛。
A.哥白尼B.欧多克斯C.亚里士多德D.阿波罗尼6.宗教信条,宗教教义在本质上是一种:(C )。
A.历史观念B.社会观念C.宗教观念D.没有正确答案7.人类宗教的萌芽,发现于尼安德特人所代表的(B)时代的“智人”的墓穴遗迹之中。
A.旧石器B.新石器C.青铜石器D.铁石器8.巫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 D )A.宗教活动B.宗教信仰C.宗教信念D.宗教现象9.世界上三大教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C )A.伊斯兰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佛教E.道教10.佛教的创始人是:( A )A.释迦摩尼B.凯撒 C .穆罕穆德 D.耶稣二,多选题1.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神灵观念,大致可以归纳为:(ABCDE)A.自然神B.氏族神C.职能神D.高位神或至上神E.绝对性一神2.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ABDEF )A.信安拉B.信使者C.信自己D.信经典E.信天使F.信后世G.信前辈3.神域世界这两个存在物彼此有何关系的问题,这种关系主要表现:(ABC)A.超神论-神超越世界之上而存在B.泛神论-神泛同于世界而存在C.内在神论-神内含于世界之中而存在D.外在神论-神外含于世界之中而存在4.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ABCD )A.理论引导B.道德的净化C.药物的使用D.宗教的修习E.科学的发展5.宗教利益的功能是(ACD )。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考博指导与分析-育明考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考博指导与分析一、中科院考博资讯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专业的考博考生每年还是比较多的,报录比大约在1:15左右,竞争相当激烈,除了一些境内与境外申请推免的考生外,普通招考的考生一般情况下较少,并且在全国各院校(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是最难的,许多考生由于外语成绩不达标而最终不予被录取,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
同时,专业课方面的角逐也非常明显,每年有很多考生因为专业课总成绩未能上线导致落榜的比比皆是,建议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专业的考生结合我们育明考博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提前做好复习备考准备。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1.宗教理解与文化战略:卓新平。
2.宗教学理论:金泽。
3.佛教:魏道儒。
4.宗教文化艺术:何劲松。
5.道教:王卡。
6.当代宗教:邱永辉。
7.南传佛教:郑筱筠。
(二)考试科目1.宗教理解与文化战略:(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72宗教学原理(100%)。
(3)3171“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100%)。
2.宗教学理论:(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72宗教学原理(100%)。
(3)3172宗教人类学学说史(100%)。
3.佛教:(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72宗教学原理(100%)。
(3)3173佛教史(100%)。
4.宗教文化艺术:(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72宗教学原理(100%)。
(3)3174中国佛教史(100%)。
5.道教:(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72宗教学原理(100%)。
(3)3175道教史(100%)。
宗教与文化复习提纲
因果业报
• 因果,佛教教义中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 本理论。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众生行为能引 生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 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 恶果。心能造业、转业:业果若不定,便 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 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 多热从冷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 五信是伊斯兰教的世界观和思想,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 天使和信后世五个方面。 • 信安拉:安拉即真主。安拉洞察万物、全能于万物,宇宙间的一 切都是安拉的创造物。 • 信使者:受安拉启示并向世人宣传教义的人称为先知即使者,伊 斯兰教认为安拉曾在不同时期派遣不同的使者和先知向人间传道,穆 罕默德是安拉所派的最后的使者和先知。 • 信经典:相信安拉曾给不同民族降示过多部经典。《古兰经》是 安拉最后的启示,是最完整、最可靠也是最神圣的经典。 • 信天使:安拉七天内创造了万物,又从光中造化了天使。伊斯兰 教的天使分别负责传达天启、观察宇宙、末日审判和死亡。 • 信后世:人的现世生活是暂时的,还有后世生活。世界末日或审 判日终将降临,那日,所有亡灵都将复活,按生前善恶接受安拉审判。
涅磐
• 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 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 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 境界
道教的信仰
• 道教的主要信仰包括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道教的长 生观。道教的神仙信仰是在上古中国人不死信仰 基础上,建构起灵魂不死,长生不死和得道成仙 的理论体系,同时张扬神仙法术的威力无比、无 所不达、无所不克。道教的长生观重视生命、热 爱生活、把握自我,是一种带有强烈人文主义精 神的哲学命题,道教用精、气、神来解释生命和 长寿的本质。精是生命之根本,是构成人体的物 质基础;气是生命之动力,贯穿、推动、运作身 体这个小宇宙。神是生命之主宰,是一切意识、 知觉、思维等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学原理复习提纲-考博一、宗教的本质1、“宗教”一词的定义与分析“宗教”是一个外来词。
它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源自印度佛教。
佛教以佛陀所说为教,以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意指佛教的佛法、教理。
我们现在所说的“宗教”,则由拉丁文religio衍化而来,有“联系”之意,泛指人与神的联系,人对神圣物的信仰。
我国古代典籍有类似的说法,《易经》就说过:“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古人的一种宗教现,它把宗教理解成一种用神道教化人民的手段。
《礼记(祭义》也说:“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意谓对鬼神的信仰与崇拜,是教他人民的至理。
我国近代有些人根据这个传统说法,从字面上解释宗教的含义,宗者本也;宗教者,有所本而以为教也。
亦即本诸神道以设教,达无疑是“神道设教”的另一种说法。
定义:角度众多,定义众多,科学的宗教定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现后始被作出。
恩格斯《反社林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非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吕大吉在《宗教学通论新编》中进一步认为: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井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对马克思主义定义的分析: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既概括地反映了宗教的基本特征,又指明了宗教与其它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的根本区别,它完全适合于说明古今中外的一切宗教。
第一,它概括了所有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的基本特征,即“幻想的反映”。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观念就其本质说,无不是“幻想的反映”,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的佛,道教的神仙以及原始宗教的神灵鬼怪,超自然的巫力……统统都是幻想的产物。
第二,揭示了宗教的特殊内容和对象,即信仰和崇拜“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宗教的崇拜对象既是一种“外部力量”,同时又不是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了不相关的“外部力量”,它同人类息息相通;同时,人们所崇拜的对象,并不仅限于人格化的神灵,宗教调查的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并没有明确的人格化的神灭观念,因此,用“外部力量”更能全面概括一切宗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
第三、它说明了宗教的“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它不同于其它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自然力量的一个重要地方在于,其它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由于它们没有被“超人间化”,因而没有被神圣化,人们也不会对它产生神秘之感和敬畏之情,从而不会发生信仰和崇拜之举。
宗教则不然,由于它把世俗力量“超人间化”,从面使这种“超人间化”的外部力量神秘化和神圣化,由此导致信仰和崇拜的产生。
第四,它指出了人间力量被超人间化的原因,亦即指出这种力量具有“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特点。
不管什么力量,只要它已破人们所认识,为人们所掌握,那么它就只能成为为人们少活服务的工具,而不可能成为人们生活和命运的主宰。
相反,如果这种力量不能被人们认识和为人们所掌握,而且反过来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它无可奈何,人们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听天由命”的依赖感。
宗教的产生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历史上的宗教学家经常把依赖感作为宗教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反复指出,失败、绝望、无可奈何,必然会使人产生对死后幸福生活的幢保和对上帝、奇迹等的信仰。
2、宗教的本质与特征本质:世界上的一切宗教观念就其木质说,都是“幻想的反映”。
一,从人与神的关系看,任何宗教都是特定的时代历史条件的产物。
人们根据他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生产关系及生活方式创造出神、上帝以及各种各样的宗教。
这些神、上帝以及宗教本的本质即是创造它们的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所谓宗教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即是特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看,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幻想的反映。
主观上,本来是本原的第一性的人及其本质,在宗教里反成为第二性的神及其本质的派生物;客观上,人类的任何认识和反映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最终的客观物质根据,用马克思的话说:“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是颠倒了的世界。
”三,从人与人的关系看,宗教作为人的本质的歪曲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是包括人与人相互关系在内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幻想反映。
而神与人的对立,神对人的统治,在人为宗教中,其实是社会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的虚幻反映。
正因为这样,在阶级社会中,宗教常常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发挥它的社会职能,常常以麻醉剂的形式给被压迫者以幻想的幸福。
特征:第一,与哲学、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宗教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
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宗教被看成是对某种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采取超人间形式的外部力量的信仰。
这种信仰的基本特点,是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和社会力量超人间化,然后以幻想的形式对它进行盲目的信仰。
(这里,有两个问题是我们把握宗教信仰特征的关镀所在:一是信仰对象的超人间化,二是信仰的盲目性。
)世界上任何一种宗教,其信仰对象无一例外地是超人间化的;而且由于宗教信仰对象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的、颠倒的、超人间形式的反映,永远不能被人所感知,更无法为实践所证实,因此人们对这种对象的服从、信仰与崇拜完全是盲目性的,这就使宗教信仰与其它信仰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第二,追求被岸世界的“幻想的幸福”。
宗教的产生,从心理学根源上说,很大程度导源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人的有限性及现实的苦难促使人们追求来世及天堂。
几乎所有的人为宗教,无不虚构一个彼岸的极乐之邦,现实的苦难在那里以幻想的幸福得到补偿,这是宗教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的主要点,也是宗教本身的一个基本特征。
第三,以严格的组织和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和规范的礼仪使自己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但它与一般的社会意识不同,往往有相应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是一个严格的组织实体。
宗教之成为一种实体,还因为它有许多固定的宗教职业者,他们是教义的创造者和宣传者,教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各类宗教职业者以及他们按一定制度组织起来的宗教机构,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注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常常有着举足轻重的,这使得宗教远远超出一般意识形态的范围,而成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力量。
宗教之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还因为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念,而且有一系列把这种信念付诸行动的礼仪,通过这些礼仪,既可显示出宗教的神圣性和庄严性,又可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严肃的宗教气氛和炽热的宗教感情。
同时,宗教礼仪还是人们进行宗教活动和维系宗教组织的依据。
总之,宗教是一种信仰,又不是一般的信仰,而是一种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超人间化的外部力量的盲目信仰;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但与一般的颠倒的世界观又不尽相同,而是以幻想的形式,去追求彼岸世界的幻想和幸福;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借助于严格的组织、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和规范的宗教仪礼使自己成为一种重要社会力量。
简单地说,这就是宗教的几个基本特征。
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什么是宗教。
3、宗教定义多元化的原因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总是希望能给对象下一个严格的定义。
在这里,定义既是对以往认识成果的总结和概括又构成进一步认识的起点和标准。
一般的学科都以其科学定义反映出它的研究结果:但对宗教学而言,为对象下定义却是一项十分因难的事。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宗教定义的困难首先来自宗教观象本身的复杂性。
根据形式逻辑的要求,定义就是用尽可能简洁而准确的判断城括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
定义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它所概括的内容必须体现在所有定义对象之中,并且构成定义对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这种要求角度讲,宗教的定义至少面临两个困难:一是由于宗教现象具有多个层次、涉及许多领域,宗教定义极准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稍有不当就会以偏概全,甚至只抓住一些次要的方面,而丢掉了更为主要的东西。
再就是具体宗教现象的复杂性和流变性给定义造成的困难,如何在这许许多多被此不同的观象中概括出普遍的本质特征就成了一大难题。
第二,宗教定义的分歧不只是来自定义方法,更主要的是来自定义者的主观立场和态度。
宗教是依人而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
从根本上讲,人们不可能像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用纯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宗教问题。
宗教学者处理对象的方式中不可避免地含有肯定的或否定的评价因素。
出于这一基本态度的不问,人们完全可能对同一对象得出完全不同的认识。
这种基本态度的分歧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宗教定义的分歧也就不可避免。
宗教在其信仰者看来是来自神的恩典和启示,是人摆脱罪孽、求得永生的道路,所以宗教信仰者的宗教定义今含有对宗教的肯定态度,其基调是突出宗教的神圣意义。
但是,各个宗教信仰者心目中宗教的含意却不一样。
与宗教信仰者相反,历史上的无神论者对宗教采取的却是否定的态度。
他们把宗教看成理性和科学的敌人,因而力求在定义中捐露宗教的荒谬无理。
第三,现代西方宗教学者为了避免个入主观态度不问而引起纠纷(大都主张运用客观描述方法研究宗教现象。
尽管如此,他们也未能消除宗教定义的分歧。
首先,虽然大家都标榜自己采取的是客观研究的立场,但各人究竟客观到什么程度却是另外一回事。
不少西方学者在要求客观研究的同时又主张用同情的态度去对待宗教,实际上往往是同情有余而客观不够。
这表明,想要摆脱传绽观念的影响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
在这里,评价态度的差异仍在导致宗改定义的分歧。
其次,西方学者部是从特定的角度去研究宗教现象,因而往注把由己所看到的某一领域里的现象当作宗教的核心内容,结果形成各种不同的宗核定义。
西方宗教学者的宗教定义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的倾向,一种倾向是从规范的角度定义宗教,另一方面,更多的西方学者对宗教的理解又过于宽泛。
第四,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学者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宗教现象,在很多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但是,在宗教定义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存在。
这种分歧一方面是由学者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的不同而造成的,更主要的则是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论述的理解。
应当看到,各种宗教定义至少是揭示了某个领域或某个层次的条教现象的特征和状貌,因而都是有意义的。
同时,各种宗教定义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深度,并且为后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这也是它们的意义所在。
宗教定义的困难以及人们在此问题上的分歧并不影响宗教学研究的进行。
研究宗教问题不需要、也不能从定义出发。
和其他社会历史学科一样,宗教学作为描述性的学科不能停留在抽象定义的层次上,而应该把各种现实的宗教现象做为研究的起点。
4、儒学是否宗教,如何理解儒学的宗教性我们认为,儒教是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