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精品文档]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最新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最新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是指在办公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规范和标准,旨在提高办公建筑的使用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
以下是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的最新内容,共计1000字。
一、建筑布局规范1. 办公楼的入口处应设置通风良好的 vestibule,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办公区。
2. 办公楼内应设立便利的垃圾收集点,并设有适当的隔断,防止垃圾气味扩散。
二、空间设计规范1. 办公室的工作空间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提供充足的工作空间,避免拥挤。
2. 办公室的采光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利用,减少对人眼的刺激。
3. 办公室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舒适的范围,以提高工作效率。
4. 办公室的消防设施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等。
三、设备设施规范1. 办公楼应提供充足的电源插座,满足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
2. 办公楼应安装可靠的通信设备,确保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3. 办公楼应设置适当的暖通空调设备,确保室内温度的平衡和舒适。
四、卫生安全规范1. 办公楼应配备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办公楼应设立适当数量的紧急出口,方便员工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3. 办公楼应设立适当数量的应急照明灯,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照明。
五、绿色环保规范1. 办公楼应设置可操作的窗户,以便员工能够自由选择通风方式。
2. 办公楼应配备高效节能型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3. 办公楼应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并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六、无障碍设计规范1. 办公楼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员工进出。
2. 办公楼的电梯应设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轮椅用户,同时设置触摸屏等辅助设备。
总结起来,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的最新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布局规范、空间设计规范、设备设施规范、卫生安全规范、绿色环保规范和无障碍设计规范等。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办公建筑的实用性、舒适度和安全性,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创造一个高效、健康、环保的办公环境。
2016年建筑设计规范强条整理
2016年建筑规范强条审查要点说明:按众智《建筑专业规范大全》2016版顺序进行整理,只列常用规范强条《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2012.01.01实施)4 场地和总平面4.1. 2 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
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8 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6 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6.2.24 学生宿舍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8 安全、通行与疏散8.1.5 临空窗台的高度不应低于0.90m。
8. 1.6 上人屋面、外廊、楼梯、平台、阳台等临空部位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牢固、安全,高度不应低于1.10m。
防护栏杆最薄弱处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应不小于1.5kN/m。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2013.12.01实施)4 防水材料4.1.2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不得使用溶剂型防水涂料。
5 防水设计5.2.1 卫生间、浴室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门口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
5.2.4 排水立管不应穿越下层住户的居室;当厨房设有地漏时,地漏的排水支管不应穿过楼板进入下层住户的居室。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2012.08.01实施)5 套内空间5.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功能空间。
5.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为其预留位置。
5.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5.5.2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局部净高的室内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及规范2016(重新排版)
办公设计要点
1.办公人数的估算 15平米每人建筑面积。北京市曾在报纸上公布过一个公务员标准是16.5平米/人(建筑面积)。
电梯商实际也是根据15平米/人,但他们有时用10平米/人(使用面积),有时用11平米/人(使用面 积),实际就是使用系数67%-73%之间,也就是70%这个数。
2.客梯的门宽 高挡一点的写字楼最好不用1吨的电梯,因为1吨电梯的门偏小,只有1M宽,1150kg的电梯可以做到
三、高层写字楼电梯的服务
面积
四、客梯厅的理想布置
五、客梯的上下分区
六、客梯的门宽
七、客梯厅宽及直达梯的等
候电梯厅
八、货梯及消防梯兼货梯
九、 多电梯的电梯厅:
十、 洗手间
十一、强电、弱电、新风机房 十二、车库设计 十三、对结构柱的估计 十四、对总机房面积的估计 十五、层高的研究 十六、屋顶的围挡 十七、楼梯间的防火门也有讲究 十八、吊顶灯具及喷淋 十九、门厅该多大 二十、食堂 二十一、标致性写字楼的综合性
电梯井: 电梯井进深从6500变化到11300或14000就是这个限定的数学描述。依照此变化值能够计算另一边的 长度,在这个长度上分布其余的对象,楼梯间应当是首要的因素。这是因为楼梯间受到疏散距离的 约束,疏散口的决定主要来自于办公空间的要求。综合两者,才可以顺利解决楼梯间的布置。可以 按楼梯间的方向分类(楼梯间进深净空尺寸参考数据6200),原则上应该有好几种布局形式。把卫 生间考虑进去。卫生间最窄的极限尺寸是2500(净宽)参考净面积20m2。
管井和其它: 我们只考虑最小限度的尺寸和面积参考数据乃至构成分类就可以了。没有固定的形状要求,位置分 布会有些限定。100米高办公楼管井参考数据:(净空)强电4.5m2 ;弱电5.6m2 ;前室送风 2*0.8m2 ;楼梯间送风2*0.8m2;水井2.0m2(宜与清洁间3.8m2结合)。若有新风机房放在核心筒的 话,大约是本层面积的1.5%,即1000平米的话约15平米左右,1500平米的话约20平米左右.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Degin code for office buildingJGJ 67--2006J 556--200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1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67—2006,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5.8、4.5.13、5.O.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年11月29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防火设计;6.室内环境;7.建筑设备。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增加和补充了室内环境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3.增加和补充了办公建筑智能化及节能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4.增加了无障碍设计要求的内容;5.参照现行防火规范增加和补充了相关内容;6.对办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安吉路18号。
邮政编码:310006)本规范参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方子晋徐延峰陈政恩庄逸苏吴藻生姚国梁沈介骏张建良谷玲玲1 总则1.0.1 为保证办公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符合安全、卫生、适用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的设计。
建筑设计常用规范(2016.9随时更新中)
现行常用建筑及相关设计规范规程2016年9月(即时更新中)(注:红色部分为需落实最新版本及重点提示)基本规范、规程、标准(国标GB、地标、其它)1.《建筑工程分类标准》GB/T 50841-20132.《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GB/T 50844-2013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原《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90)9.《煤炭矿井制图标准》GB/T 50593-201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原GB50223-2004作废)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63-20111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185-2015 (节能75%)备案号J12980-2015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1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备案号J997-201017.《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备案号J1125-20101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19.《绿色建筑技术标准》DB13(J)/T132-20122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3(J)/T113-20102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2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专门规范、规程、标准(国标GB、地标、其它)2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J774-200824.《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25.《酒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694-201126.《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2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28.《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2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30.《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备案号J1996-2015(原《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作废)3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3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3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3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35.《人民防空工程兼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技术标准》DB 13(J)/T111-2010备案号J11709-201036.《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RFJ 06-2008注意:(与《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时间不配套)3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38.《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39.《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 备案号J1839-20144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4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4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201443.《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原JGJ 39-87(试行)作废)4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4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46.《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2015 (原JGJ38-99作废)47.《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48.《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49.《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T41-201450.《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 – 2015(原JGJ61-99作废)51.《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52.《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53.《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54.《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55.《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 备案号J1079-201056.《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50437-20075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58.《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59.《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2010 备案号J1081-201060.《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T50939-201361.《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 50867-201362.《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63.《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J67-200164.《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 50226-200765.《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124-9966.《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6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68.《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三.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国标GB、地标、其它)6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7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71.《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7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73.《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2010 备案号J1071-20107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75.《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76.《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7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78.《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9年7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80.《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 50362-20058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原GB50330-2002作废)8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8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8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85.《有色金属矿山节能设计规范》GB 50595-201086.《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87.《全装修住宅逐套验收导则》2008年第一版88.《河北省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2011年89.《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室内装修技术导则》2011年90.《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工程实体质量验收导则》2011年91.《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技术标准》DB 13(J)/T106-201092.《特种胶复合饰面保温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 13(J)/T109-201093.《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 50442-200894.《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 备案号J1994-20159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96.《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97.《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备案号J1590-20139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9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1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50014-200610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 183:2005102.《风景园林图示图例标准》CJJ67-95103.《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J217-200210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GBJ137-90作废)10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 (原CJJ83-99作废)10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
【免费下载】办公楼设计规范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6年建筑设计规范强条整理
2016年建筑规范强条审查要点说明:按众智《建筑专业规范大全》2016版顺序进行整理,只列常用规范强条《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2012.01.01实施)4 场地和总平面4.1. 2 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
校园及校内建筑与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对各类污染源实施控制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8 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6 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6.2.24 学生宿舍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8 安全、通行与疏散8.1.5 临空窗台的高度不应低于0.90m。
8. 1.6 上人屋面、外廊、楼梯、平台、阳台等临空部位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牢固、安全,高度不应低于1.10m。
防护栏杆最薄弱处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应不小于1.5kN/m。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2013(2013.12.01实施)4 防水材料4.1.2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不得使用溶剂型防水涂料。
5 防水设计5.2.1 卫生间、浴室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门口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
5.2.4 排水立管不应穿越下层住户的居室;当厨房设有地漏时,地漏的排水支管不应穿过楼板进入下层住户的居室。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5 套内空间5.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功能空间。
5.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为其预留位置。
5.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5.5.2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局部净高的室内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办公建筑规范
1总则1-0.1为保证办公建筑的设计质最,使其符合安全、卫生、适用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所冇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的设计。
1.0.3办公建筑设计应依据使用要求分类,并应符合表表1.0.3办公建筑分类1.0.4办公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 办公建筑 office building供机关、团体和企爭业单位办理行政爭务和从爭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
2.0.2 公寓式办公楼 apartment-office building由统一物业管理,根据使用要求,可由一种或数种平面单元组成。
单元内设有办公、会客空间和卧室、曲 房和厕所等房间的办公楼。
2.0.3 洒店式办公楼 hoteL-officc building 提供酒店式服务和管理的办公楼. 2.0.4 综合楼 multiple-use building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2.0.5 商务写字楼 business office budilding在统一的物业管理下,以商务为主,由一种或数种单元办公平面组成的租赁办公建筑。
2.0.6 开放式办公室 open office space 灵活隔断的人空间办公空间形式。
2.0.7 半开放式办公室 senii-open office space由开放式办公室和单间办公室组合而成的办公空间形式。
2.0.8 单元式办公室 uiut-typed office space由接待空间、办公空间、专用卫生间以及服务空间等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形式。
2.0.9 单间式办公 office space in single mochik一个开间(亦町以几个开间)和以一个进深为尺度而隔成的独立办公空间形式-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办公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介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办公建筑基地宜选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有利、市政设施完善且交通和通信方便的地段。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
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1.0.3条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第1.0.4条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2.1基地第2.1.1条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第2.1.2条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2.1.3条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2.2总平面第2.2.1条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2.2.2条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2.2.3条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
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
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2.2.4条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应留有堆放场地。
第3章建筑设计3.1一般规定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3.1.2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19(1)word精品文档20页
JG67-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006-11-29发布,2006-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1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67-2019,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5.8、4.5.13、5.0.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198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年11月29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19]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防火设计;6,室内环境;7.建筑设备。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增加和补充了室内环境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
3.增加和补充了办公建筑智能化及节能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4,增加了无障碍设计要求酌内容,5。
参照现行防火规范增加和补充了相关内容;6,对办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噎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安吉路18号。
邮政编码:310006)本规范参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方子晋徐延峰陈政恩庄逸苏吴藻生姚国梁沈介骏张建良谷玲玲目录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2总平面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2办公室用房4.3公共用房4.3公共用房4.4服务用房4.5设备用房5防火设计6室内环境6.1一般规定6.2室内小气候环境6.3室内光环境6.4室内声环境7建筑设备7.1给水排水7.2暖通空调7.3建筑电气7.4建筑智能化本规范用词说明。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4页]
封面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Design code for office buildingJG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006-11-29发布2006-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51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67-2006,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5.13、5.0.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1989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6年11月29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防火设计;6,室内环境;7.建筑设备.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增加和补充了室内环境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3.增加和补充了办公建筑智能化与节能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4,增加了无障碍设计要求酌内容,5.参照现行防火规范增加和补充了相关内容;6,对办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噎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安吉路18号.邮政编码:310006>本规范参编单位##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方子晋徐延峰陈政恩庄逸苏吴藻生姚国梁沈介骏张建良谷玲玲目录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3.2总平面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2办公室用房4.3公共用房4.3公共用房4.4服务用房4.5设备用房5防火设计6室内环境6.1一般规定6.2室内小气候环境6.3室内光环境6.4室内声环境7建筑设备7.1给水排水7.2暖通空调7.3建筑电气7.4建筑智能化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总则为保证办公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符合安全、卫生、适用以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的设计.1.0.3办公建筑设计应依据使用要求分类,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表1.0.3办公建筑分类类别示例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一类特别重要的办公建筑 100年或50年一级二类重要办公建筑 50年不低于二级三类普通办公建筑 25年或50年不低于二级1.0.4办公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办公建筑office building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2.0.2公寓式办公楼apartment-office building由统一物业管理,根据使用要求,可由一种或数种平面单元组成.单元内设有办公、会客空间和卧室、厨房和厕所等房间的办公楼.2,0.3酒店式办公楼hotel-office building提供酒店式服务和管理的办公楼.2.0.4综合楼multiple-use building由两种与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2.0.5商务写字楼business office building在统一的物业管理下,以商务为主,由一种或数种单元办公平面组成的租赁办公建筑.2.0.6开放式办公室open office space灵活隔断的大空间办公空间形式.2.0.7半开放式办公室semi-open office space由开放办公室和单间办公室组合而形成的办公空间形式.2.0.8单元式办公室unit-typed office space由接待空间、办公空间、专用卫生间以与服务空间等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形式.2.1.9单间式办公office space in singler moclule 一个开间<亦可以几个开间>和以一个进深为尺度而隔成的独立办公空间形式.3基地和总平面3.1基地办公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3,1.2办公建筑基地宜选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有利、市政设施完善且交通和通信方便的地段.3.1.3办公建筑基地与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和产生噪声、尘烟、散发有害气体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有关标准的规定.3.2总平面3.2.1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组织顺畅,并应满足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指标.3.2.2总平面布置应进行环境和绿化设计.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2.3当办公建筑与其他建筑共建在同一基地内或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分区明确,宜设置单独出人口.3.2.4总平面应合理布置设备用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的出人口.锅炉房、厨房等后勤用房的燃料、货物与垃圾等物品的运输应设有单独通道和出人口.3.2.5基地内应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库>.3.2.6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4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办公建筑由办公室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设备用房等组成.4.1.2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用地条件、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并宜留有发展余地.4.1.3五层与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4.1.4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台.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4.1.5办公建筑的体形设计不宜有过多的凹凸与错落,外围护结构热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有关节能的要求.4.1.6办公建筑的窗应符合下列要求:1底层与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安全防范措施;2高层与超高层办公建筑采用玻璃幕墙时应设有清洁设施,并必须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3外窗不宜过大,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满足节能要求.全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开启面积应满足火灾排烟和自然通风要求.4.17办公建筑的门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2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贵重仪表间和计算机私心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4.1.8办公建筑的门厅应符合下列要求:1门厅内可附设传达、收发、会客、服务、问讯、展示等功能房间<场所>.根据使用要求也可设商务中心、咖啡厅、警卫室、衣帽间、间等.2楼梯、电梯厅宜与门厅邻近,并应满足防火疏散的要求.3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他防寒设施. 4有中庭空间的门厅应组织好人流交通,并应满足现行国家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疏散要求.4.1.9办公建筑的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宽度应满足防火疏散要求,最小净宽应符合表4.1.9的规定:注;高层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2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不应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表4.1.9走道最小净宽走道长度〔m〕走道宽度〔m〕单面布置房间双面布置房间≤40 1.30 1.50>40 1.50 1.80注:高层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最小净宽值同单面布置房间走道.4.1.10办公建筑的楼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办公室使用要求,开放式办公室的楼地面宜按家具位置埋设弱电和强电插座;2大中型计算机房的楼地面宜采用架空防静电地板.4.1.11根据办公建筑分类,办公室的净高应满足:一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70m;二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60m;三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50m.办公建筑的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贮藏间净高不应低于2.OOm.4.1.12办公建筑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4.1.13特殊重要的办公建筑主楼的正下方不宜设置地下汽车库.4.2办公室用房4.2.1办公室用房宜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专用办公室宜包括设计绘图室和研究工作室等.4.2.2办公室用房宜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办公室宜有避免西晒和眩光的措施.4.2.3普通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设计成单间式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室或半开放式办公室.特殊需要可设计成单元式办公室、公寓式办公室或酒店式办公室.2开放式和半开放式办公室在布置吊顶上的通风口、照明、防火设施等时,宜为自行分隔或装修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工程宜设计成模块式吊顶.3使用燃气的公寓式办公楼的厨房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电炊式厨房如无条件直接对外采光通风,应有机械通风措施,并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与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4酒店式办公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的相应规定.5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单元式办公室和公寓式办公室的卫生间宜直接对外通风采光,条件不允许时,应有机械通风措施.6机要部门办公室应相对集中,与其他部门宜适当分隔.7值班办公室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设有夜间值班室时,宜设专用卫生间.8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0 m2.4.2.4专用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计绘图室宜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办公室空间9并用灵活隔断、家具等进行分隔;研究工作室<不含实验室>宜采用单间式,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室宜靠近相关的实验室;2设计绘图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 m2;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m2.4.3公共用房4.3.1公共用房宜包括会议室、对外办事厅、接待室、陈列室、公用厕所、开水间等.4.3.2会议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需要可分设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2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j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 m2,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 m2.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 m2,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 m2.3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平面长宽比不宜大于2S,宜有扩声、放映、多媒体、投影、灯光控制等设施,并应有隔声、吸声和外窗遮光措施.大会议室所在饊、面积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4会议室应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贮藏与服务空间. 4.3.3对外办事大厅宜靠近出入口或单独分开设置,并与内部办公人员出人口分开.4.3.4接待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接待室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基地出入口,与主体建筑分开单独设置.2宜设置专用茶具室、洗消室、卫生间和贮藏空间等.4.3.5陈列室应根据需要和使用要求设置.专用陈列室应对陈列效果进行照明设计,避免阳光直射与眩光,外窗宜设遮光设施.4.3.6公用厕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外的公用厕所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专用设施.2距离最远上作点不应大于50m.3应设前室.公用厕所的门不宜直接开向办公用房、门厅、电梯厅等主要公共空间.4宜有天然采光、通风;条件不允许时,应有机械通风措施.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的规定.注1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2设有大会议室<厅>的楼层应相应增加厕位.4.3.7开水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分层或分区设置;2宜直接采光通风,条件不允许时应有机械通风措施. 3应设置洗涤池和地漏,并宜设洗涤、消毒茶具和倒茶渣的设施.4.4服务用房4.4.1服务用房应包括一般性服务用房和技术性服务用房.一般性服务用房为档案室、资料室、图书阅览室、文秘室、汽车库、非机动车库、员工餐厅、卫生管理设施间等.技术性服务用房为总机房、计算机房、晒图室等.4.4.2档案室、资料室、图书阅览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根据规模大小和工作需要分设若干不同用途的房间,包括库房、管理间、查阅间或阅览室等;2档案室、资料室和书库应采取防火、防潮、防尘、防蛀、防紫外线等措施i地面应用不起尘、易清洁的面层,并有机械通风措施.3档案和资料查阅间、图书阅览室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与眩光.4.4.3文秘室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文秘室,位置应靠近被服务部门.2应设打字、复印、电传等服务性空间.4.4.4汽车库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和现行行业标准甙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的要求.2每辆停放面积应根据车型、建筑面积、结构形式与停车方式确定.3设有电梯的办公建筑,应至少有一台电梯通至地下汽车库.4汽车库内可按管理方式和停车位的数量设置相应的值班室、管理办公室、控制室、休息室、贮藏室、专用卫生间等辅助房间.4.4.非机动车库应符合下列要求.1净高不得低于2.OOm.2每辆停放面积宜为1.50~~1.80m2.3 300辆以上的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出人口不应少于2个,出人口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4应设置推行斜坡,斜坡宽度不应小于0.30m,坡度不宜大干1~5>坡长不宜超过6mg当坡长超过6m时,应设休息平台.4.4.6员工餐厅可根据建筑规模、供餐方式和使用人数确定使用面积,并应符合观行行业标准《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的有关规定.4.4.7卫生管理设施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每层设置垃圾收集间:1>垃圾收集间应有不向邻室对流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措施.2>垃圾收集间宜靠近服务电梯间.3>宜在底层或地下层设垃圾分级集中存放处,存放处应设冲洗排污设施,并有运出垃圾的专用通道.2每层宜设清洁间,内设清扫工具存放空间和洗涤池,位置应靠近厕所间.4.4.8技术性服务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1 总机房、计算机房、晒图室应根据工艺要求和选用机型进行建筑平面和相应室内空间设计;2计算机网络终端、小型文字处理机、台式复印机以与碎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施可设置在办公室内.3供设计部门使用的晒图室,宜由收发间、裁纸间、晒图机房、装订间、底图库、晒图纸库、废纸库等组成.晒图室宜布置在底层,采用氨气熏图的晒图机房应设独立的废气排出装置和处理设施.底图库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4.2条第2款的规定.4.5设备用房4.5.1办公建筑设备用房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5.2动力机房宜靠近负荷中心设置,电子信息机房宜设置在低层部位.4.5.3产生噪声或振动的设备机房应采取消声、隔声和减振等措施,并不宜毗邻办公用房和会议室,也不宜布置在办公用房和会议室的正上方.4.5.4设备用房应留有能满足最大设备安装、检修的进出口.4.5.5设备用房、设备层的层高和垂直运输交通应满足设备安装与维修的要求.4.5.6有排水、冲洗要求的设备用房和设有给排水、热力、空周管道的设备层以与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敞开式避难层,应有地面泄水措施4.5.7雨水、燃气、给排水管道等非电气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间、弱电设备用房等有严格防水要求的电气设备间.4,5.8办公建筑中的变配电所应避免与有酸、碱、粉尘、蒸汽、积水、噪声严重的场所毗邻,并不应直接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也不应直接设在厕所、浴室等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4.5.9高层办公建筑每层应设强电间,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强电间应与电缆竖井毗邻或合一设置.4.5.10高层办公建筑每层应设弱电交接间,其使用面积不应小干5m2.弱电交接间应与弱电井毗邻或合一设置.4.5.11弱电设备用房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与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应远离强振源,并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4.5.12弱电设备用房应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电磁干扰.其中计算机网络中心、总机房地面应有防静电措施.4.5.13办公建筑中的锅炉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废水、废渣和有害气体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5防火设计办公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等有关规定.5. 0.2办公建筑的开放式、半开放式办公室,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5.0.3综合楼办公部分的疏散出人口不应与同一楼内对外的商场、营业厅、娱乐、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出人口共用.5.0.4超高层办公建筑的避难层<区>、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等设置应执行国家和专业部门的有关规定.5.0.5机要室、档案室和重要库房等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h,楼板不应小于1.5h,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6室内环境6.1一般规定办公建筑除应满足本规范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和污染物控制等室内环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1.2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应执行节约能源的国策.6.2室内小气候环境6.2.1办公建筑可按需采用不同类别的室内空调环境设计标准.其主要指标应符合本规范第7.2.2条的规定.6.2.2室内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要求.6.2.3办公室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对流的窗户、洞口,当有困难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设施.6.2.4采用自然通风的办公室,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1/20.6.2.5设有全空调的办公建筑宜设吸烟室,吸烟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6.2.6办公建筑室内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所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度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6.3室内光环境6.3.1办公室、会议室宜有天然采光,采光系数的标准值应符合表6.3.1的规定.6.3.2采光标准可采用窗地面积比进行估算,其比值应符合表6.3.2的规定.表6.3.1办公建筑的采光系数最低值采光等级房间类别侧面采光采光系数最低值Cmin<%> 室内天然光临界照度<lx>II 设计室、绘图室 3 150III 办公室、视屏工作室、会议室 2 100IV 复印室、档案室 1 50V 走道、楼梯间、卫生间 0.5 25表6.3.2窗地面积比采光等级房间类别侧面采光II 设计室、绘图室 1/3.6III 办公室、视屏工作室、会议室 1/5IV 复印室、档案室 1/7V 走道、楼梯间、卫生间 1/12注:1计算条件:1>Ⅲ类光气候区;2>普通玻璃单层铝窗;3>其他条件下的窗地面积比应乘以相应的系数.2侧窗采光口离地面高度在0.80m以下部分不计人有效采光面积;3侧窗采光口上部有宽度超过l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外部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6.3.3办公室应进行合理的日照控制和利用,避免直射阳光引起的眩光.6.3.4办公室照明应满足办公人员视觉生理要求,满足工作的照度需要.照度标准值应符合本规范第7.3.4条的规定.6.3.5办公室应有良好的照明质量,其照明的均匀度、眩光程度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6.4室内声环境6.4.1办公建筑主要房间室内允许造声级应符合表6.4.1的规定.表6.4.1室内允许噪声级房间类别允许噪声级〔A声级.dB〕一类办公建筑二类办公建筑三类办公建筑办公室≤45≤50≤55设计制图室≤45≤50≤50会议室≤40≤45≤50多功能厅≤45≤50≤506.4.2办公建筑围护结构的空气声隔声标准<计权隔声量dB>应符合表6.4.2的规定.表6.4.2空气声隔声标准维护结构部位计权隔声量〔dB〕一类办公建筑二类办公建筑三类办公建筑办公用房隔墙≥45≥40 ≥356.4.3对噪声控制要求较高的办公建筑应对附着于墙体和楼板的传声源部件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7建筑设备7.1给水排水7.1.1办公建筑的生活用水水质与防污染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J94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7.1.2生活用水定额与小时变化系数可按表7.1.2确定.表7.1.2生活用水定额与小时变化系数序号办公方式单位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 使用时数h 小时变化系数ks1 坐班制办公每人每班 30~50 8~10 1.5~1.22 公寓式办公每人每日 130~300 10~24 2.5~1.83 酒店式办公每人每日 250~400 24 2.07.1.3卫生器具进水管处的静水压不宜大干0.35MPa.卫生器具和配件应采用节水性能良好的产品.7.1.4办公建筑如需设置热水系统,可根据办公性质选择系统运行方式.坐班制办公宜采用局部热水供应,酒店式办公宜采用集中热水供应.7.1.5办公建筑的饮用水供应设施<包括开水和饮用净水>,应根据办公性质和办公人员的生活习惯设置.当采用管道直饮水系统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110的规定.7.1.6饮用水定额与小时变化系数可按表7.1.6确定. 表7.1.6饮用水定额与小时变化系数序号办公方式单位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 使用时数h 小时变化系数ks1 坐班制办公每人每班 1~2 8~10 1.52 公寓式办公每人每日 5~7 10~24 1.5~1.23 酒店式办公每人每日 3~5 24 1.27.1.7水泵应采用低噪声产品.高层办公建筑的给水加压系统应有防水锤措施.7.1.8档案室、重要资料室、计算机网络中心和晒图室等服务用房如有给排水管道穿越,应采取严防漏水和结露的措施.7.1.9办公建筑中水系统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执行.7.2暖通空调7.2.1根据办公建筑的分类、规模与使用要求,宜设置集中采暖、集中空调或分散式空调,并应根据当地的能源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供冷、供热方式.7.2.2根据办公建筑分类,其室内主要空调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类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1>室内温度:夏季应为24℃,冬季应为20℃;室内相对湿度:夏季应小于或等于55%,冬季应大于或等于45%;2>新风量每人每小时木应低于30ms;3>室内风速应小于或等于0.20m/s;4>室内空气中含尘量应小于戌等于0.15m9/m3. 2二类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1>室内温度:夏季应为26℃,冬季应为18℃.室内相对湿度;夏季应小于或等于60%,冬季应大于或等于30%;2〕新风量每人每小时不应低于30m3;3〕室内风速应小于或等于0.25m/s;4>室内空气含尘量应小于或等于0.15m9/m3.三类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1>室内温度:夏季应为27℃,冬季应为18℃~室内相对湿度:夏季应小于或等于65~,冬季不控制2>新风量每人每小时不应低于30m3.3>室内风速应小于或等于0.30m/s4>室内空气含尘量应小于或等于0.15rng/ms.7.2.3釆暖、空调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集中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应根据用途、特点与使用时间等划分系统;2进深较大的区域,宜划分为内区和外区,不同的朝向宜划为独立区域;3全年使用空调的特殊房间如计算机房、机房、控制中心等,应设独立的空调系统.7.2.4釆暖、空调系统宜设置温度、湿度自控装置,对于独立计费的办公室应装分户计量装置.7.2.5办公建筑宜设集中或分散的排风系统,办公室的排风量不应大于新风量的90%,卫生间、吸烟室应保持负压.7.2.6办公建筑不宜采用直接电热式采暖供热设备.7.3建筑电气。
办公建筑规范
1 总则1.0.1 为保证办公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符合安全、卫生、适用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的设计。
1.0.3 办公建筑设计应依据使用要求分类,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表1.0.3 办公建筑分类1.0.4 办公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办公建筑office building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
2.0.2 公寓式办公楼apartment-office building由统一物业管理,根据使用要求,可由一种或数种平面单元组成。
单元内设有办公、会客空间和卧室、厨房和厕所等房间的办公楼。
2.0.3 酒店式办公楼hoteL-office building提供酒店式服务和管理的办公楼。
2.0.4 综合楼multiple-use building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2.0.5 商务写字楼business office budilding在统一的物业管理下,以商务为主,由一种或数种单元办公平面组成的租赁办公建筑。
2.0.6 开放式办公室open office space灵活隔断的大空间办公空间形式。
2.0.7 半开放式办公室semi-open office space由开放式办公室和单间办公室组合而成的办公空间形式。
2.0.8 单元式办公室unit-typed office space由接待空间、办公空间、专用卫生间以及服务空间等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形式。
2.0.9 单间式办公office space in single moclule一个开间(亦可以几个开间)和以一个进深为尺度而隔成的独立办公空间形式。
3 基地和总平面3.1 基地3.1.1 办公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3.1.2 办公建筑基地宜选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有利、市政设施完善且交通和通信方便的地段。
办公建筑规范
1 总则1.0.1 为保证办公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符合安全、卫生、适用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的设计。
1.0.3 办公建筑设计应依据使用要求分类,并应符合表表1.0.3 办公建筑分类1.0.4 办公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办公建筑 office building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
2.0.2 公寓式办公楼 apartment-office building由统一物业管理,根据使用要求,可由一种或数种平面单元组成。
单元内设有办公、会客空间和卧室、厨房和厕所等房间的办公楼。
2.0.3 酒店式办公楼 hoteL-office building提供酒店式服务和管理的办公楼。
2.0.4 综合楼 multiple-use building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2.0.5 商务写字楼 business office budilding在统一的物业管理下,以商务为主,由一种或数种单元办公平面组成的租赁办公建筑。
2.0.6 开放式办公室 open office space灵活隔断的大空间办公空间形式。
2.0.7 半开放式办公室 semi-open office space由开放式办公室和单间办公室组合而成的办公空间形式。
2.0.8 单元式办公室 unit-typed office space由接待空间、办公空间、专用卫生间以及服务空间等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形式。
2.0.9 单间式办公 office space in single moclule一个开间(亦可以几个开间)和以一个进深为尺度而隔成的独立办公空间形式。
3 基地和总平面3.1 基地3.1.1 办公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3.1.2 办公建筑基地宜选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有利、市政设施完善且交通和通信方便的地段。
办公建筑规范
1 总则1.0.1 为保证办公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符合安全、卫生、适用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的设计。
1.0.3 办公建筑设计应依据使用要求分类,并应符合表表1.0.3 办公建筑分类1.0.4 办公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办公建筑 office building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
2.0.2 公寓式办公楼 apartment-office building由统一物业管理,根据使用要求,可由一种或数种平面单元组成。
单元内设有办公、会客空间和卧室、厨房和厕所等房间的办公楼。
2.0.3 酒店式办公楼 hoteL-office building提供酒店式服务和管理的办公楼。
2.0.4 综合楼 multiple-use building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2.0.5 商务写字楼 business office budilding在统一的物业管理下,以商务为主,由一种或数种单元办公平面组成的租赁办公建筑。
2.0.6 开放式办公室 open office space灵活隔断的大空间办公空间形式。
2.0.7 半开放式办公室 semi-open office space由开放式办公室和单间办公室组合而成的办公空间形式。
2.0.8 单元式办公室 unit-typed office space由接待空间、办公空间、专用卫生间以及服务空间等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形式。
2.0.9 单间式办公 office space in single moclule一个开间(亦可以几个开间)和以一个进深为尺度而隔成的独立办公空间形式。
3 基地和总平面3.1 基地3.1.1 办公建筑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3.1.2 办公建筑基地宜选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有利、市政设施完善且交通和通信方便的地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第1章总则
第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
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
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第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
2.1基地
第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第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2.2总平面
第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
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
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应留有堆放场地。
第3章建筑设计
3.1一般规定
第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第窗
一、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二、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施。
三、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第门
一、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
二、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第门厅
一、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
根据使用需要也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电话间等。
二、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三、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它防寒设施。
第走道
一、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
注: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二、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第采光
一、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