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预习课件-第23课墨竹图题诗_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墨竹图题诗》PPT课件2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作探究
1.本诗作者是怎样开想象的?
合作探究
2.我们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 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 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回顾全文
竹象征了“有气节”。 象征诗人“我自岿然不动” 的气概。
回顾总结
生字学习
衙(yá ) 斋(zhāi) 燮(xiè ) 号(há o) 寒 放赈(zhè n) 救济(jì) 遂(suì)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下,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大意
在房间里听着沙沙的竹叶声,好像是民间人 民的生活困苦潦倒的呜咽之声。只是我们这些小 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 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墨竹图题诗公开课ppt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竹的象征了“有气节, 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 北风”的气概。)
拓展训练:
1.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的 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 品。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 美竹。
• 板书设计:
•竹 干: 独行 叶: 如子
人 细中有强 特立
青翠欲滴 爱民
傲然树立
• 阅读链接:
• 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 高翔、金农、李鲩、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 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 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 流传之广,无可计量。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 远播。李鲩、李方膺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 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乾隆八年,弘 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 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 封联燮为“书画史”。
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 小结。 (4) 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 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 什么“
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 句话说
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 这么说? (4) 小结,齐读。 第三节
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
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 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
拓展训练:
1.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的 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 品。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 美竹。
• 板书设计:
•竹 干: 独行 叶: 如子
人 细中有强 特立
青翠欲滴 爱民
傲然树立
• 阅读链接:
• 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 高翔、金农、李鲩、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 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 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 流传之广,无可计量。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 远播。李鲩、李方膺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 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乾隆八年,弘 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 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 封联燮为“书画史”。
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 小结。 (4) 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 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 什么“
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 句话说
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 这么说? (4) 小结,齐读。 第三节
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
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 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8.2墨竹图题诗课件3
衙斋:县衙书房 卧:躺着休息 萧萧: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
诗意: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 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
我会说
疑是民间疾苦声
诗意:立即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疑:作者由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产 生的联想。
创作背景
乾隆十一年,郑板桥调任潍县知县, 他到任前一 年, 潍县就发生了海水倒灌,庄稼不收,疫病流行。 到任后, 又遭遇大旱,当年秋天, 庄稼颗粒不收,饥 民无数。灾民们背井离乡,卖儿卖妻,长途跋涉, 走 上闯关东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但在途中又遇到豺 狼和猛虎的攻击和吞噬, 还有盗匪的抢劫。逃荒者 因为饿得瘦骨嶙峋,连饿虎“亦弃之不取”,到处 是饿殍遍野,弃婴哀嚎。
墨竹图题诗
我知道
小 知 识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 开放,因此把“松、竹、梅” 称为“岁寒三友”。竹与松、 梅一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 高的地位,他们象征着高洁、 虚心、坚韧等品格,受到人们 的喜爱。
•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 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 元.白朴《朝中 措》
再看墨色的变化。好的国画,讲究墨分 五采:焦、湿、浓、重、清。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诗词书画家, “扬州八怪”之一。他乾隆元年考中进士,曾任七 品县官。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 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 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 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
郑燮擅长画竹,兰、石次之。他认为兰四时不谢, 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 性格相合。郑燮的画一般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 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虽只有黑色 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思考:这幅图的特色 在哪儿呢?
诗意: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 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
我会说
疑是民间疾苦声
诗意:立即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疑:作者由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产 生的联想。
创作背景
乾隆十一年,郑板桥调任潍县知县, 他到任前一 年, 潍县就发生了海水倒灌,庄稼不收,疫病流行。 到任后, 又遭遇大旱,当年秋天, 庄稼颗粒不收,饥 民无数。灾民们背井离乡,卖儿卖妻,长途跋涉, 走 上闯关东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但在途中又遇到豺 狼和猛虎的攻击和吞噬, 还有盗匪的抢劫。逃荒者 因为饿得瘦骨嶙峋,连饿虎“亦弃之不取”,到处 是饿殍遍野,弃婴哀嚎。
墨竹图题诗
我知道
小 知 识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迎寒 开放,因此把“松、竹、梅” 称为“岁寒三友”。竹与松、 梅一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 高的地位,他们象征着高洁、 虚心、坚韧等品格,受到人们 的喜爱。
•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 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 元.白朴《朝中 措》
再看墨色的变化。好的国画,讲究墨分 五采:焦、湿、浓、重、清。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诗词书画家, “扬州八怪”之一。他乾隆元年考中进士,曾任七 品县官。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 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 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 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
郑燮擅长画竹,兰、石次之。他认为兰四时不谢, 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 性格相合。郑燮的画一般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 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虽只有黑色 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思考:这幅图的特色 在哪儿呢?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3课-墨竹图题诗【第2课时】ppt优质公开课课件
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 体恤之情,令人感动。诗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 奇特,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 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了爱民之气节。
课文结构
墨 衙斋卧听萧萧竹 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写竹 图 题 些小吾曹州县吏 诗 一枝一叶总关情 喻人
体高 恤标 民挺 情立
_任__何__困__难__险__阻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石》也是咏物诗,表面上写__竹__,实际上是__衙__斋__卧__听__ __萧__萧__竹__,__疑__是__民__间__疾__苦__声___。
3.假如立在破岩中的根会说话,那么这“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根会说些什么呢? 示__例__:__任__凭__各__方__来__的__风__刮__得__再__猛__,__任__凭__你__们__给__我__再__多__的__折__磨_ 打__击__,__只__要__我__紧__紧__地__扎__根__在__这__破__岩__之__中__,__你__们__就__奈__何__不__了__我_ 。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亲民爱民的品质。
串珠问题: 1.一读:读《墨竹图题诗》,弄清墨竹图中的竹子有什 么特点? 竹干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 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虽是风吹萧萧作 响,但竹叶绝无风吹雨打之态,表现出诗人“任风雨 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课文主旨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个夜晚,诗人因百 姓的疾苦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听着风吹疏 竹发出萧萧之声,诗人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 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题诗。表现了诗人关 心百姓疾苦、亲民爱民的品质。
课文结构
墨 衙斋卧听萧萧竹 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写竹 图 题 些小吾曹州县吏 诗 一枝一叶总关情 喻人
体高 恤标 民挺 情立
_任__何__困__难__险__阻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石》也是咏物诗,表面上写__竹__,实际上是__衙__斋__卧__听__ __萧__萧__竹__,__疑__是__民__间__疾__苦__声___。
3.假如立在破岩中的根会说话,那么这“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根会说些什么呢? 示__例__:__任__凭__各__方__来__的__风__刮__得__再__猛__,__任__凭__你__们__给__我__再__多__的__折__磨_ 打__击__,__只__要__我__紧__紧__地__扎__根__在__这__破__岩__之__中__,__你__们__就__奈__何__不__了__我_ 。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亲民爱民的品质。
串珠问题: 1.一读:读《墨竹图题诗》,弄清墨竹图中的竹子有什 么特点? 竹干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 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虽是风吹萧萧作 响,但竹叶绝无风吹雨打之态,表现出诗人“任风雨 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课文主旨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个夜晚,诗人因百 姓的疾苦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听着风吹疏 竹发出萧萧之声,诗人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 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题诗。表现了诗人关 心百姓疾苦、亲民爱民的品质。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墨竹图题诗【第1课时】》课件
梳理文意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衙斋:衙门里供官 员休息居住的地方。 萧萧:风吹竹叶 发出的声音。 疑是:怀疑是, 联想是,好像是。
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
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些小:小小的。 吾曹:我辈。 吏:官吏。
23 墨竹图题诗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会写3个生字,理解“卧、疑、衙斋、萧萧、”等
词语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重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我会写
xiāo
萧
书写指导
“萧”的笔画较多,宜 写紧凑。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ì
吏
书写指导
“口”偏扁,捺向右伸展。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关情:牵动 感情。
虽然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
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 心、体恤之情,令人感动。诗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 新颖奇特,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
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了爱民之气节。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疾风知劲草。 ( ﹒ (2)他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终于积劳成疾。 ( ﹒ (3)他大公无私,疾恶如仇,大家都拥护他。( ﹒ (4)疑是民间疾苦声。 ( ﹒ ④ ) ① ③ ② ) ) )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先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再写出诗句的大意。 (1)些小吾曹州县吏。 吾曹:________ 我辈。 (2)一枝一叶总关情。 牵动感情 关情: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墨竹图题诗》PPT课件3
衙yá 斋zhāi 卧wò 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lì, 一枝一叶总关情。
你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
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请大家有感情地按停顿在读一读!
谢谢观看!
请同学们欣赏这幅书画
孤松又可以在山巅上凌空独立,形成“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视觉奇观。
松树
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 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 竹子是重要的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 竹子还可以做成笙萧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
解释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 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即指松 树、翠竹、梅花 。
岁寒:喻浊世。
定义
三友:山水、松竹、琴酒。 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1
松树:
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在万物萧疏的隆冬, 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 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郑燮(1693~1765),中国清代画 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yōng 正举人、 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 “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 “三绝”,画擅兰竹。
谁知道课题的意思?
墨竹是指:用水墨画出的竹子 题诗是指:为这幅画写诗
你能正确地诵读这首诗吗?
2 竹:
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院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 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 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3 梅花:
语文六年级上北师大版《墨竹图题诗》课件(45张)
介绍背景:
本诗全名《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郑板桥 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潍县:今属山东省。 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包大中丞括:包括,字银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 熙四十五 年(1706)进士:乾隆年间,曾任山东布政使,署 理巡抚,故称“中丞”。
三、反复诵读,品读大意: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 / 卧听 / 萧萧竹,
疑是 / 民间 / 疾苦声。
些小 / 吾曹 / 州县吏,
一枝 / 一叶 / 总关情。
小组交流、汇总:
▪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 印象?
▪ 令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诗?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
▪ 诗人为什么会把萧萧竹叶声联想成饥民 疾苦声,而不想成别的?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自立自强的竹子 )
题画
郑燮
一竹一兰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 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 自有春风消息。
(有气节的竹子)
题画
郑燮 信步捻来都是竹,乱叶交枝嘎寒玉。 却笑洋州文太守,早向从前构成局。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 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 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至今仍有许 多文人墨客争效仿。我们除了学着 欣赏这些诗画外,在平时的习作中, 也可以学着引用一些恰当的诗句。
1 松树:
四季常青,姿态挺拔,松树依旧郁郁葱葱, 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 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2 竹:
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 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 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PPT课件(5篇)
墨竹图题诗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诗诗
乃堪
为入
岁 奇画
寒 。方
三
称
友
妙
,
画
可
融
作者简介
郑燮(zhèngxiè),字克 柔,号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 (公元1693年)农历十月二十五 日,卒于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 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中国清 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 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 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 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 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 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 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 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 忤大吏,遂乞病归。”做 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 画兰、竹、石、松、菊等, 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 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 劲峭。
•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 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 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 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 书画成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 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 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 后世画家所传承。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诗诗
乃堪
为入
岁 奇画
寒 。方
三
称
友
妙
,
画
可
融
作者简介
郑燮(zhèngxiè),字克 柔,号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 (公元1693年)农历十月二十五 日,卒于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 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中国清 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 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 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 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 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 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 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 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 忤大吏,遂乞病归。”做 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 画兰、竹、石、松、菊等, 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 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 劲峭。
•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 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 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 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 书画成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 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 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 后世画家所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文中表现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的 句子是:_些__小__吾__曹__州_县__吏__,__一__枝_一__叶__总__关__情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墨竹图题诗》是一首题画诗。第一句是实写,诗句 是衙:斋_卧__听__萧_萧__竹______,由此作者联想疑到是:民间疾苦声 _____________些_,小最吾后曹两州句县诗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的感 情。
岿• 然(ku√ī guī)
hào)
赈灾(chén
•
zhè√n)
救济(j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Ó)
啼饥号• 寒(h√áo
2.查字典。
(1)“燮”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X,再查音
节__x_iè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火__,再查_1_3_画
。
竖折
(2)“卧W”字的第六笔wò是_____。用音序查字法,卜先
查___,6 再查____;卧用倒部首查字法,先查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预习课 件-第23课墨竹图题诗_
北师大版
2020/9/20
第一步:朗读课文,纠正语调(扫《点拨》二 维码听范读,纠正读音) 第二步:边读边画,理解字词(在教材上找到 生字标读音,画出新词查字典)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衙斋(qí
•
zhā√i)
夜不能寐• (mè√i méi)
再查___画。组词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思( 绪 )万千 自作主( 张 ) 风吹( 雨 )打
夜不能( 寐 ) 青翠欲( 滴 ) ( 岿 )然不动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用金钱或物资救助灾民。( 赈灾 ) (2)高大独立的样子。( 高标挺立 )
第三步:了解作者,查阅资料(搜集作者的相 关资料) 第四步:主题引导,边读边思(带着核心问题 串珠问题导思读课文) 第五步:抓重点句,理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