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计课程设计
模电脉搏计课程设计
模电脉搏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中脉搏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2. 掌握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元件的功能和特性,如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等;3. 学会分析脉搏信号的特性,了解模拟信号处理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电脉搏计电路;2. 能够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对脉搏计进行调试和测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共同探讨、分工与协作;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功能- 滤波器类型及其在模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脉搏信号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模拟电路设计基础知识2. 实践操作:- 模电脉搏计电路设计与搭建- 脉搏信号采集与处理- 模拟电路调试与优化- 小组合作探讨与解决问题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课时)- 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功能- 滤波器类型及其应用- 第二章:脉搏信号分析与处理(1课时)- 脉搏信号特点- 脉搏信号处理方法- 第三章:模电脉搏计电路设计(2课时)- 设计原理与步骤- 电路搭建与测试- 第四章: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2课时)- 小组合作进行电路调试与优化- 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脉搏心率体温计课程设计
脉搏心率体温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脉搏、心率和体温的概念及其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2. 学生能掌握使用脉搏心率体温计的正确方法和步骤;3. 学生能描述正常脉搏、心率和体温的范围,并了解其生理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脉搏心率体温计,准确测量自己的脉搏、心率和体温;2. 学生能够分析测量结果,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异常脉搏、心率和体温进行初步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测量和健康监测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 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类课程,结合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脉搏心率体温计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健康监测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引导他们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自身健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人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脉搏、心率和体温在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2. 理论知识学习:a. 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b. 心率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c. 体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健康监测与评估3. 实践操作:a. 脉搏心率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b.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测量脉搏、心率和体温;c.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测量结果,判断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脉搏心率体温计的使用4. 异常情况分析:a. 介绍常见的异常脉搏、心率和体温情况;b. 学生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和可能的危害;c. 讨论如何预防和处理异常情况。
电子脉搏计的课程设计
电子脉搏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结构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3. 学生了解心率与脉搏的关系,认识到电子脉搏计在监测心率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简单的脉搏测量。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巧。
3. 学生能分析电子脉搏计的测量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原则,设计电子脉搏计的课程。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脉搏计原理与结构- 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滤波、显示等部分。
- 学习电子脉搏计的基本结构,分析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电子脉搏计的使用与操作- 介绍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准备、测量部位选择、操作步骤等。
- 学习如何正确读取和记录脉搏数据,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第十五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3. 实践与拓展- 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实际测量。
- 分析测量结果,探讨影响脉搏测量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一节课:电子脉搏计原理与结构的学习。
2. 第二节课:电子脉搏计的使用与操作方法的学习。
3. 第三节课: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示例,讲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电子脉搏计课程设计
电子脉搏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学会读取脉搏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3. 学生了解心率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电子脉搏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正确的脉搏测量。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脉搏数据,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电子脉搏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医疗事业的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脉搏计,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生物学和医疗知识,以实践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脉搏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针对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脉搏计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介绍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如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等。
- 解析电子脉搏计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如显示屏、按键、电池等。
2. 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佩戴电子脉搏计,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 讲解如何读取脉搏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心率与健康的关系- 介绍心率的概念,以及正常心率范围。
- 阐述心率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如运动、疾病等因素对心率的影响。
4. 电子脉搏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举例说明电子脉搏计在临床诊断、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 分析电子脉搏计相较于传统脉搏测量的优势。
5.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 安排学生进行电子脉搏计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电子脉搏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电子人体脉搏计课程设计
电子人体脉搏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进行人体生理参数检测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原理及组成部分;(2)掌握电子人体脉搏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熟悉人体生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操作电子人体脉搏计进行测量;(2)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健康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基本原理;2.电子人体脉搏计的组成部分及功能;3.电子人体脉搏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人体生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5.电子人体脉搏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2.讨论法:学生就人体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进行讨论;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人体脉搏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4.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电子人体脉搏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人体脉搏计相关教材;2.参考书:生命科学、电子技术等相关参考书;3.多媒体资料: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电子人体脉搏计、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4.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数字脉搏测试仪课程设计
数字脉搏测试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脉搏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方法和使用步骤。
2. 学生能够描述脉搏的基本概念,了解正常脉搏的数值范围。
3. 学生掌握通过数字脉搏测试仪进行简单健康监测的数据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数字脉搏测试仪进行脉搏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习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热情。
2. 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以数字脉搏测试仪为载体,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引导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达成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脉搏的基本概念与测量方法;- 数字脉搏测试仪的原理与结构;- 正常脉搏数值范围与健康分析。
教学大纲:对应教材《生物》第八章《人体生理》第二节“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物理》第十二章“电子技术基础”相关内容。
2. 实践操作:- 数字脉搏测试仪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 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测量脉搏;- 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教学大纲:实践操作部分与教材《生物》实践活动“探索人体生理奥秘”相关内容相结合。
3. 应用拓展:- 脉搏监测在生活中的应用;- 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 小组合作探讨数字脉搏测试仪的改进与创新。
教学大纲:结合教材《综合实践活动》中关于科技创新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完整word版,人体脉搏计的设计课程设计
1一、设计说明设计一个人体脉搏计,要求能够实现在30s 内测量人的脉搏跳动次数,并且将脉搏次数显示出来。
正常人的脉搏数为60~80次/min ,婴儿为90~100次/min ,老人为100~150次/min 。
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脉搏计原理框图将脉搏跳动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电脉冲信号,放大整形后进行二倍频,并在30s (基准时间) 内对此信号计数,便得到了1min 脉搏数。
二、技术指标1.设计人体脉搏计数器并用LED 显示。
2.误差为±2次/min 。
三、设计要求1.在选择器件时,应考虑成本。
2.根据技术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电路形式和元器件参数。
3.主要器件:(1)74LS74双D 触发器;(2)74LS47或4LS48译码器;(3) 74LS163计数器;(5)OP07等。
四、实验要求1.根据技术指标制定实验方案;验证所设计的电路。
2.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倍频器基准时间产生电路放大与整形 计数译码显示器控制电路传感器五、推荐参考资料1.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2.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付家才. 电子实验与实践.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六、按照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指导教师年月日负责教师年月日学生签字年月日成绩评定表评语、建议或需要说明的问题: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日期:3人体脉搏计的设计一、概述脉搏计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
其原理适用于很多声控器械,它涉及到时序逻辑电路如何设计、分析和工作等方面。
通过此电路更深刻的了解时序逻辑部件的工作原理,从而掌握如何根据需要设计满足要求的各种电路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设计任务技术指标;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测量人体的脉搏跳动次数。
EDA课程设计电子脉搏计设计
EDA课程设计电子脉搏计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描述脉搏信号的特性,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掌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完成电子脉搏计的原理图和PCB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电子脉搏计的搭建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EDA软件进行原理图绘制和PCB布线,提高电子设计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电子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脉搏计原理:讲解脉搏信号的特性,介绍光电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等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在电子脉搏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模拟电子技术”第2节“传感器及其应用”2. EDA软件操作:学习EDA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原理图绘制、PCB布线等,掌握电子脉搏计原理图的绘制和PCB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子设计自动化”第1节“EDA软件概述”和第2节“原理图与PCB设计”3. 电子脉搏计搭建与调试:分组进行电子脉搏计的搭建和调试,熟悉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第3节“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4. 实践项目:开展小组合作,完成电子脉搏计的设计、搭建、调试及性能测试,撰写实践报告。
脉搏计设计
一、设计题目
脉搏计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
实现在15秒内测量1分钟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
测量范围符合事实情况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分钟,婴儿为90~100次/分钟,老人为100~150次/分钟。
三、设计计划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共1周。
第1天:选题,查资料;
第2天:方案分析比较,确定设计方案;
第3天:电路原理设计;第4 Nhomakorabea:修改设计;
第5天:编写整理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画出整体电路图。
2.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时间:年月日
课程设计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脉搏计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脉搏计数显示课程设计
脉搏计数显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脉搏的基本概念,掌握脉搏计数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测量脉搏的正确方法和步骤,了解正常脉搏的范围。
3. 学生能了解脉搏计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科学监测身体变化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手表或手指测量自己的脉搏,并进行准确计数。
2. 学生能够通过记录和分析脉搏数据,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遇到的脉搏相关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脉搏计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脉搏计数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分享成果的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养成定期监测脉搏的良好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分享。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落实。
二、教学内容1. 脉搏基本概念:介绍脉搏的定义、产生原理及其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人体生理学》第四章第三节2. 脉搏计数方法:讲解测量脉搏的手表法、手指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教材章节:《健康与保健》第三章第二节3. 正常脉搏范围:阐述不同年龄段正常脉搏范围,以及影响脉搏变化的因素。
教材章节:《健康与保健》第三章第三节4. 测量脉搏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教材章节:《健康与保健》第三章第四节5. 脉搏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分析脉搏数据,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教材章节:《数据处理》第二章第一节6. 脉搏与健康:讲解脉搏计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生活。
课程设计 --脉搏计
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方向课程设计课题:脉搏计班级:电子 1035班姓名:黄志兵学号:2 0 2 1 2 1 2 7时间:1月1日 ---1月13日指导教师:毛刚元2007 年 1 月 10日脉搏计设计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
(5)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7)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设计题目:设计一个脉搏计,要求实现在15s内测量l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
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总体方案:1、课题分析电子脉搏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给出的设计技术指标可知,脉搏计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为几个毫伏),它的基本功能应该是:①用传感器将脉博的跳动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加以放大、整形和滤波。
②在短时间内(15s内)测出每分钟的脉搏数。
2、总体方案如图所示,图中各部分的作用如下:脉搏计方案1)传感器将脉搏跳动信号转换为与此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2)放大与整形电路将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整形除去杂散信号。
3)倍频器将整形后所得到的脉冲信号的频率提高。
如将15s内传感器所获得的信号频率4倍频,即可得到对应一分钟的脉冲数,从而缩短测量时间。
4)基准时间产生电路产生短时间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测量时间。
5)控制电路用以保证在基准时间控制下,使4倍频后的脉冲信号送到计数、显示电路中。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用来读出脉搏数,并以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7)电源电路按电路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直流电源。
课程设计脉搏次数设计
课程设计脉搏次数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脉搏次数测量的方法,理解脉搏与心率的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脉搏的概念,解释脉搏与心率的关系,掌握测量脉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脉搏次数的测量,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记录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脉搏的概念和意义:介绍脉搏的定义,解释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2.脉搏的测量方法:讲解如何正确测量脉搏,包括测量部位、测量时间和测量方法。
3.脉搏的正常值和异常情况:介绍正常脉搏的范围,分析异常脉搏的情况及其可能的原因。
4.脉搏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脉搏测量在运动、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值等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异常脉搏的情况及其可能的原因,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应用所学知识。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脉搏测量实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关于生命科学和健康教育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关于脉搏和心健康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关于脉搏测量和心健康的多媒体课件,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脉搏测量仪器、秒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相关的测量和分析脉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体脉搏计的课程设计
人体脉搏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脉搏的基本概念,掌握脉搏测量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人体脉搏的正常值范围,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下脉搏的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脉搏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人体脉搏计进行测量,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脉搏测量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关注自身和他人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协作、尊重他人意见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类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要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脉搏基本概念:讲解脉搏的定义、产生原理及测量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三节“脉搏与心率”2. 人体脉搏的正常值范围:介绍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下脉搏的正常值。
- 教材章节:第五章“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三节“脉搏与心率”3. 脉搏测量的重要性:阐述脉搏测量在监测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五章“人体的血液循环”,第四节“血液循环与健康”4. 人体脉搏计的使用方法:教授如何正确使用人体脉搏计进行测量。
- 教材章节:第六章“科学探究方法”,第一节“测量工具的使用”5. 数据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脉搏检测仪课程设计
脉搏检测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脉搏检测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脉搏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过程。
2. 学生能掌握脉搏检测仪的使用方法,了解其测量结果的含义及相关生理知识。
3. 学生了解脉搏检测仪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操作脉搏检测仪,正确进行脉搏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脉搏检测仪的相关知识,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能力。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在医疗领域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活动,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教学内容1. 脉搏基础知识:介绍脉搏的定义、产生原理及测量方法,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2. 脉搏检测仪原理:讲解脉搏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显示部分,对应课本中有关传感器和电子电路的内容。
3. 脉搏检测仪的使用:详细介绍脉搏检测仪的操作步骤,包括设备准备、测量部位、测量方法等,结合课本实践操作部分。
教学大纲:- 第一节:脉搏基础知识学习,理解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 第二节:学习脉搏检测仪工作原理,了解传感器和电子电路的应用。
- 第三节:实践操作,掌握脉搏检测仪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4. 测量结果分析:教授如何分析脉搏测量结果,了解正常脉搏范围及异常情况,结合课本中生理知识部分。
电子脉搏计课程设计文件
电子脉搏计课程设计文件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脉搏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掌握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脉搏计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掌握电子脉搏计的结构、功能和测量指标;(3)了解电子脉搏计在医疗、体育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电子脉搏计进行测量;(2)能够分析电子脉搏计的测量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判断;(3)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电子脉搏计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健康、关注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脉搏计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脉搏信号的产生和检测方法。
2.电子脉搏计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电子脉搏计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使学生掌握电子脉搏计的整体工作流程。
3.电子脉搏计的测量方法与应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脉搏计进行测量,以及如何分析测量数据。
4.电子脉搏计在实际中的应用:介绍电子脉搏计在医疗、体育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讲解电子脉搏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测量方法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就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技巧和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脉搏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电子脉搏计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子脉搏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电子脉搏计课程设计文件
电子脉搏计课程设计文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其测量脉搏的准确性及局限性。
3. 学生能了解心率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电子脉搏计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正确的心率测量。
2. 学生能够分析电子脉搏计的测量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心率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脉搏计的使用,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引导他们关注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脉搏计原理:讲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滤波、脉冲检测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传感器及其应用”2. 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介绍电子脉搏计的正确使用步骤,包括仪器校准、测量部位、读取数据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 心率与身体健康:分析心率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探讨电子脉搏计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心率与身体健康”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子脉搏计的实践操作,包括仪器使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实验“电子脉搏计的使用与心率测量”5. 数据处理与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初步的数据处理方法。
人体脉搏计--课程设计报告
人体脉搏计(1)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题目:设计一个人体脉搏计。
内容简要:人体脉搏计的设计是基于传感器,放大电路,显示电路等基础电路的基础上,实现对人体脉搏的精确测量。
其设计初衷是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群,方便快捷的测量脉搏次数,并用十进制数显示出来。
具体的各部分电路接下来将介绍。
传感器信号:传感器采用了红外光电转换器,作用是通过红外光照射人的手指的血脉流动情况,把脉搏跳动转换为电信号。
放大电路:由于人体脉搏跳动经过传感器后的初始信号电压值很小,所以利用反相放大器将采集的电压信号放大约50倍。
又因为该信号不规则,将接入有源滤波电路,对电路进行低通滤波的同时,再次将电压信号放大1.6倍左右。
该电路使信号得到80倍的放大,充分的放大方便了后面的工作电路。
整形电路:本电路旨在采用滞回电压比较器对前面放大以后的信号进行整形,使信号更规则,最终输出矩形信号。
倍频电路:倍频电路的作用是对放大整形后的脉搏信号进行4倍频处理,以便在15s 内测出1min内的人体脉搏跳动次数,从而缩短测量时间,以提高诊断效率。
基准时间产生电路:基准时间产生电路的功能是产生一个周期为30s(即脉冲宽度为15s)的脉冲信号,以控制在15s内完成一分钟的测量任务。
具体各部分是由555定时器产生一个周期为0.5秒的脉冲信号,然后用一个D触发器进行二分频得到周期为1s的脉冲信号。
再经过由74LS161构成的十五进制计数器,进行十五分频,再经D触发器二分频,产生一个周期为30s的方波,即一个脉宽为15s的脉冲信号。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计数器采用3个二进制计数器74LS161分别作个、十、百位,并将其设计成十进制计数器(逢十进位),再由7448译码器译码后接到七段数码管LTS547R(共阴极)上完成三位数十进制数的显示。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作用主要是控制脉搏信号经放大、整形、倍频后进行计数的时间,另外还具有启动电路及为各部分电路清零等功能设计要求:最终仪器要能够实现在15s内测量1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十进制数字。
人体脉搏计的设计课程设计
人体脉搏计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人体脉搏的基本知识,包括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学生能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学生能结合数学知识,解释脉搏信号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人体脉搏计。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人体生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增强学习生物和物理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沟通与合作,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包括:掌握人体脉搏知识、电子电路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具备设计制作脉搏计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体脉搏基本知识:包括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对应教材生物学章节中关于人体循环系统的内容。
2. 电子电路基本原理:涉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路连接方式和数据处理方法,对应物理教材中有关电子电路和传感器的内容。
3. 数学知识应用:运用数学知识解释脉搏信号的变化规律,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结合教材数学章节中的数据处理和函数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介绍人体脉搏基本知识,学习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第二课时:讲解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学习传感器工作方式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课时:结合数学知识,分析脉搏信号变化规律,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设计并制作人体脉搏计,学会电路连接和调试。
体育脉搏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脉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脉搏计测量脉搏。
- 学生掌握脉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认识到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脉搏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 脉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脉搏计的使用方法。
- 脉搏与运动强度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脉搏?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点内容。
(三)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脉搏计的使用方法,学生观察并提问。
2.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脉搏计测量脉搏,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交流操作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脉搏与运动强度关系探究1. 教师讲解脉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实验探究不同运动强度下的脉搏变化。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验结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练习使用脉搏计测量脉搏,记录不同运动强度下的脉搏数据。
2. 学生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交流能力等。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使用脉搏计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
2.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设计-脉搏计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人体脉搏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2)1设计题目及要求 (3)1.1设计题目 (3)1.2设计目的 (3)1.3设计内容及要求 (3)1.4 脉搏计设计原理及其原理框图 (3)2 设计方案 (4)2.1方案背景 (4)2.1方案提出 (4)3 电路设计分析 (4)3.1信号发生与采集 (4)3.2放大整形电路 (5)3.2.1放大电路 (5)3.2.2有源滤波电路 (6)3.2.3整形电路 (7)3.3倍频电路 (8)3.4基准时间产生电路 (10)3.4.1秒脉冲 (10)3.4.2 15分频的2分频器 (11)3.5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12)3.5.1计数电路 (12)3.5.2显示译码电路 (13)3.6控制电路 (15)3.7实验设计总电路 (16)4所用元件及实验心得 (16)4.1元件列表 (16)4.2实验心得 (17)5参考文献 (17)附录 (18)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脉搏成了一项重要的生命指标,所以,脉搏的测量便成了越来越常见的一项体检项目之一。
综合考虑到各个年龄段的脉搏特征(包括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本次课程设计就针对这么一个切合实际的问题而进行的。
首先进行仿真,外加一个脉搏信号,利用传感器接受脉搏信号并转换为电脉冲信号,然后将电脉冲信号进行放大,紧接着增大频率(即进行倍频处理),最后进行滤波处理,从而得到效果比较良好的电脉冲信号;与此同时,设计出能产生短时间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测量时间(本次设计时用到了施密特触发器);另外还要设计出控制电路,用以保证在基准时间控制下,使倍频后的脉冲信号送到设计的计数、显示电路中。
最后将整个电路图合并,便得到了我们期望的仿真电路图,并反复进行调试便可完成仿真。
最后我们将仿真电路图拿出来做实物,并将做好的实物进行反复的调试,直到调出正确结果,那么我们的课程设计便是成功地完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成绩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2014级通信工程4班指导教师:周妮讲师起止日期:2016年3月—2016年6月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年6月3日目录1目的与意义 (1)3 方案设计 (1)4 系统硬件设计 (3)5仿真调试与分析 (10)6结论与体会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1)附录A 系统实物图 (11)摘要:电于脉搏计可以连续台动地测量手术或重危病人的脉搏,也可以用于健康管理,运动员的训练等方面,为提高运用电子技术基本知识进行理论设计、实践创新以及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制作一个数字频率计,学会合理的利用集成电子器件制作基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与制作。
电子脉搏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
1目的与意义一、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学会安装和调试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电路小系统。
二、意义对于医院的危重病人,或者在其他一些特殊场合,需对人的脉搏进行连续检测,本课题即针对这一需求,设计一台简易的电子脉搏计。
1、制作要求实现在15S内测量1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
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 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只考虑数字部分,即输入波形视为矩形波)2、制作步骤(1)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填写真值表;(2)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3)进行相应的仿真测试;(4)设计、调试和安装电路并测试;(5)撰写设计报告。
2 方案设计电子脉搏计是由脉搏计数器和控制时间的定时电路所组成,并且还要在15S内测量出1min的脉搏数。
所以,我们先按要求,分开设计各个功能的电路图,然后再组合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按要求的电子脉搏计。
方案一:图3-1 方案一整体框图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为了精准电路,我取计数器的计数范围为0-299。
让信号发生器模拟人体脉搏的产生。
以每个上升沿代表一次脉搏。
让计数器记录上升沿的个数,再左移两位,表示所记数字乘以四。
这样我们就可以15秒钟测量一分钟的个数。
但是这种方案由六位二进制码转换BCD码电路复杂,故障率高,延时较长,且计数不能连续,所以舍弃这种方案。
方案二:图3-2方案二整体框图在计数器与脉搏产生器之间串联一个四倍频电路。
这样我们在15秒内采集的脉冲个数就可以等效为一分钟的个数,另外再加一个计时控制电路,当计时为15秒时,让计数器停止计数,此时读出的数据就是一分钟的脉搏数。
如需重新记数,只要清零即可。
此种方法能够连续计数,且计数电路结构简单。
故选用第二种方案。
方案二,框图介绍:以下几个模块是构成电子脉搏计的主要功能模块,为使人们更了解该方案的原理,现将各个模块介绍如下。
1.脉搏模拟电路主要是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来模拟人体的脉搏经过传感器和波形整形后的输出信号。
该信号直接送给脉搏四倍频电路。
2.四倍频电路的作用是将脉搏模拟信号的频率增加四倍,即让计数器记录的数据为实际值的四倍。
让我们在15s内就可以读出1分钟的脉搏数。
3.时钟产生电路由555构成,主要是为整个电路提供一个基准时钟,让被测者能够对比时间与脉冲个数,来判断脉搏的快慢。
4.计时电路接收时钟信号并计时,当计时到15s的时候,给JK触发器一个有效脉冲,让JK触发器通过与门控制脉搏信号与计数电路的通与断。
5.清零信号主要是为下一次计数做准备。
当需要再一次测量时,只需按下清零信号键,使数据归零。
就可以重新计数。
6.电源主要是为各个模块提供电能,使其正常工作,本设计采用5V直流供电,电源直接从数电实验箱上获得。
3 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原理总述:电路原理如图2-2所示,因为拾取脉搏需要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波形整形电路,为了方便起见,我以频率可调的矩形波模拟脉搏。
经过四倍频,产生需要计数的脉冲。
另一路,由NE555产生周期为1秒的矩形波,并输给计时电路,做为时间基准,控制脉搏脉冲的通与断。
再由脉搏计数器对脉搏进行计数。
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如需重新测量,只需让各电路清零即可。
此外,各个模块用同一个电源供电。
1.四倍频电路:原理图如图3-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当a点为低电平稳定时,b点为0。
a=b,c=0。
当a由低变高时,第一个异或输出为高。
给电容充电,b点电压逐渐升高,当电压达到异或门的阈值电压2V时,c点为低。
高电平时间由R1,C1的值共同确定。
当a点由高到低时,b点电压不变,且电容开始放电,此时,a=!b, c点电位为高,直到电容放电致电压小于2V,c点跳变为低。
整个过程组成一个二倍频电路,两个二倍频电路构成一个四倍频电路。
输入与输出波形如图3-2所示。
输入脉搏信号用250HZ的矩形波,T=4ms。
前级二倍频电路的高电平应为2ms。
经计算得:TW=0.7RC=0.7×6K×0.47uF=1.974ms。
为使上升沿分布均匀,二级倍频电路的高电平应小于1/2TW。
且如果电容过大,则波形可能出现丢步现象。
故我们只需要分布均匀的上升沿即可。
所以:TW2=0.7RC=0.7×0.23K×0.47uF=0.075ms四4-1 四倍频电路4图图4-2 四倍频电路输出输入波形比较2、脉搏计数电路脉搏计数电路主要用到两个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该元件功能为: ENT、ENP为芯片的使能端,当ENT、ENP接高电平时芯片处于工作状态,接低电平时处于休眠状态。
我们将这两端接高电平,使它一直工作。
CLR为清零端,CLR=0,QA~QD输出为0,CLR=1,芯片正常工作。
LOAD为同步置数端,低电平有效,当LOAD为低,且有下降沿来时,A、B、C、D四个数就并行置入,从QA、QB、QC、QD输出。
RCO为进位端。
即由9变为0时,该端出现一个高电平。
在两个芯片级联时,分同步级联与异步级联。
同步级联的方法不仅电路简单,而且功耗较低,因为十位数据显示端只在进位信号来时工作,其余时间不工作,而异步级联十位数据显示端一直工作,经电流表测量,同步电流为0.888uA,异步级联电流为0.972uA,故我采用同步级联的方法。
将个位数据计数器的进位端与十位数据的使能端联接起来,把两个芯片的LOAD与CLR都接高电平,两个CLK端连起来接模拟的脉搏信号输出端XFG1。
这样就组成一个100进制的计数器。
XFG1每来一个上升沿,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就会加1,这样就可以实现计算脉搏数量这一功能。
其电路联接如图4-3所示:图4-3脉搏计数电路3、时钟信号产生电路时钟信号在电子脉搏计中的作用是产生一个基准时钟,并控制脉搏计数器的工作,作为参考时钟。
时钟电路的原理图如图4-4所示:图4-4 555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原理图该电路是用LM555CN做的一个多谐振荡器。
为了得到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在R2上并联一个二极管,当电容充电时,充电回路是VCC-R1-D1-C2-GND,电容放电时,放电回路是C2-R2-DIS-GND。
振荡周期由R1,R2,C2共同决定。
其输出波形如图4-5所示。
产生波形的周期:(理想状态下)T=0.7(R1+R2) =0.7×(6.8+6.8)×0.1 =1.008msF=1/T=1KHZ图4-5波形产生电路的输出波形(T=0.1ms)因为仿真软件的记时单位是ms,若以s为单位,则要等很长时间,故我采用1KHZ代替1HZ的时钟信号。
计算过程如上所示。
4、计时控制电路:计时控制电路如图4-6所示,74LS163是一个十六进制的计数器。
ENT、ENP和A 接高电平,使芯片工作,B、C、D接低电平,即当LOAD为低电平时,74LS163置1。
芯片的CLR接R3与开关,组成清零电路。
当开关闭合时,CLR=1,芯片正常计数。
当开关打开,CLR=0芯片清零。
R3为下拉电阻,R3=10K。
RCO为进位信号端,当计数到15时,QA~QD输出高电平,下一个脉冲来时,QA~QD 输出为0、0、0、0。
RCO来一个上升沿。
使该上升沿经过一个非门引到LOAD端,即进位时给LOAD一个低电平,使其置数。
这样计数器从1计到15然后返回1。
这样组成一个15进制计数器。
RCO端输出为一个15分频波形。
四个发光二极管指示计数器所记数值。
R6、R7、R8、R9为四个限流电阻。
根据经验值取300欧姆。
进位信号端RCO每15秒产生一个上升沿,该上升沿给JK触发器,JK触发器的JK 接1,则每来一个上升沿,1Q和~1Q翻转一次。
即1Q输出15s的高电平,然后输出15秒的低电平,时序如图3-7所示。
即控制计数器工作15秒,然后停15秒。
LED5为控制状态指示灯。
LED5亮表示计数器不工作。
LED5不亮则脉搏计工作。
也就是说LED5是一个报警器,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蜂鸣器代替。
而LED1-4,是为了表示74LS163输出端QA、QB、QC、QD的高低电平。
图4-6 计时控制电路原理图根据设计要求,本设计的系统硬件框图:图4-7总原理图电路完整工作过程描述(总体工作原理)总体框图如图4-7所示,一路由555产生电钟信号,从3端口输出进入74LS163的CLK端,让163开始计数。
163的进位端RCO接JK触发器的CLK。
让1Q的高低电平每15秒变一次。
清零系统由电源、按键、下拉电阻和地组成。
74LS163的CLR、74LS160的CLR和74LS73的CLR端连在一起并接下拉电阻旁。
当开关闭合,CLR输入一个高电平;当开关断开,CLR端输入一个低电平,系统清零。
另一路为信号处理电路,由波形发生器和四倍频电路组成。
这两路信号通过一个与门电路合并在一起输入计数电路的CLK端。
当1Q处于高电平时,脉搏信号通过与门直接输入计数电路的CLK端。
当1Q为低电平时,与门输出为0,相当于脉搏与计数断开。
脉搏计停止工作。
操作方法:开机后先使开关断开再闭合,让系统清零。
此时74LS73的1Q端输出为零,计数器不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倍频电路的丢步问题。
让系统等待15秒,计数器开始工作。
记录15秒后计数停止,数码管显示不变,此时我们就可以读出人体1分钟的脉搏数。
如需重新开始,只要将开关再打开一次然后关闭即可。
3.元件清单表4-1元件清单4仿真调试与分析电路设计好以后,用软件Multisim进行仿真。
在这软件中,由于仿真软件的记时单位是ms,若以s为单位,则要等很长时间,故我采用1KHZ代替1HZ的时钟信号,时间用1ms代替1s。
当仿真开始,右下角的数码管开始显示时间从1至15(秒)循环,用函数发生器输入一个频率为500HZ的矩形波,待一段时间后,关闭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