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弊端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争议
作者
来源《教育》2016年第14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关键词解读
近年来,时常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引起全国两会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高度关注。有代表主张修改《刑法》降低刑事惩罚的年龄;也有代表主张按照现状对涉罪未成年人以“少捕、慎诉、少监禁”为处理原则,代表们之间存在争议和不同看法。修订相关未成年人犯罪法律
全国政协常委、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海南省委主委康耀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最高人民检察院2015年5月12日出台的《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第三项明确规定,贯彻国家对犯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
主、惩罚为辅”原则,坚持依法对涉罪未成年人“少捕、慎诉、少监禁”。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在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同时,也给了部分人钻空子的机会,年龄成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挡箭牌,使得严惩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产生矛盾。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底线,重新界定履行刑事责任的年龄标准,让司法机关不再因为年龄等原因对未成年人犯罪束手无策。同时,加强公检法等部门、社会、学校和家庭一体化帮教保护未成年人体系建设,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效防范未成年人犯罪。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张大勇校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非常大,心理冲击深,有的可能是一生都难以消除的。针对校园暴力,过去有工读学校发挥作用,但现在基本没有了,这些施暴的学生在法律上未能受到惩治,家长领回去如果能认真管教倒也好,如果不能有效管教,又流落到社会上,带来的危害更大。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必要的,但降多少需要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论证。目前有关部门急需采取措施治理这种现象,但关键是要治本,从法律上加以解决。
校园暴力应引起足够重视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常委、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研究在发生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14岁至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