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如何定位放线
建设工程中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法

建设工程中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法施工放线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一、建筑物定位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以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
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防线工作。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边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边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
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离箭镞物附近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场区控制网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屏幕控制的上一级控制。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方法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方法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方法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2)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
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第 1 页共1 页。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基础放线

第一节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基础放线10.1.1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根据设计给定的定位依据和定位条件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是确定平面位置和开挖茂盛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心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
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工程较多,基础开挖范围较大,开挖区内的各种中线或轴线桩均会挖掉,而在地下、地上各层施工中,又需准确、迅速地恢复轴线位置,以保证同一条中线或轴线在各层上投测的位置都能在同一铅直面内。
故在建筑物定位放线中,要首先考虑主要中线或轴线桩的准确测设和长期稳定的保留问题。
为此,在建筑物定位放线中,首先根据测设“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它是测设在距基槽外1~5m(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平等于建筑物的矩形控制网。
10.1.1.1 确认和检测定位依据当定位依据是规划红线、道路中心线或测量控制点时,在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在现场当面交桩后,要根据各点的坐标值、标高值算其间距、夹角和高差,并实地校测各桩位是否正确,若有不符,应请建设单位妥善处理。
定位之前,应校测所用点位,以防误用有碰动和沉降变位的桩位。
10.1.2 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测设与放线10.1.2.1 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建筑物定位条件和矩形网距建筑物四廊轴线关系以及现场情况来决定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
10.1.2.2 轴线控制桩的测定在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边上,测定建筑物各大角的中线或轴线控制桩(也叫引桩),测设时要以各边的两端控制桩为准,量通尺测定该边上各轴线控制桩线后,再校核各桩间距。
10.1.2.3 大角桩和轴线桩的测定根据各中线、轴线的控制桩测定建筑物各大角和中线、轴线桩,在校测各桩间距和格方后,若高层竖向使用外控法施测时(详见后说明),还要将主要轴线准确地延长建筑物高度以外、能稳定保留桩位的地方,或附近现有建筑物的墙面上。
10.1.2.4 基槽灰线的撒设根据建筑物各轴线桩或控制桩,按基础图撒好基槽灰线。
这项工作精度要求不高,但很容易出差错。
因此,在经自验合格后,必须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有关部门验线。
施工定位放线详细讲解

03
定位放线方法与步骤
确定基准点
基准点是定位放线的 起始点,其坐标和位 置必须准确可靠。
基准点一般选择在相 对稳定的位置,如建 筑物的角点、道路交 叉口等。
在施工前,应先对基 准点进行校核,确保 其准确性。
确定坐标系与坐标点
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 确定合适的坐标系,确保测量 和定位的准确性。
02
定位放线前的准备工作
收集资料与现场勘查
01
收集工程设计图纸、相关规范和标准,了解项目要 求和定位放线精度。
02
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了解现场地形、地貌、 障碍物等实际情况。
03
核实定位依据,确保定位放线准确可靠。
制定定位放线方案
01
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 制定定位放线方案,明确放线方 法、精度要求和安全措施。
坐标点是基准点的延伸,用于 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坐标点应根据施工图纸和基准 点的位置进行计算和确定。
Hale Waihona Puke 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定位放线01
根据确定的坐标系和坐标点,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定位放线。
02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仪器。
在定位放线过程中,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
这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03
降低施工成本
准确的定位放线可以避免因位置偏差导致的返工和设计变更,从而降低
施工成本。此外,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优化施工流程,进一步
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定位放线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定位放线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建筑和工程实践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定位 放线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建筑物定位放线》课件

定位放线是施工前对建筑物进行 位置和轴线的确定,是施工中的
重要环节
通过测量和定位技术,将设计图 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定位和
放样
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施工条 件、地形地貌等多方面因素,确
保定位放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定位放线的依据
设计图纸
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红线 施工场地的现状
施工合同和规划许可证
《建筑物定位放线》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定位放线的依据 • 定位放线的实施步骤 • 定位放线的注意事项 • 定位放线的工具与技术 • 定位放线的案例分析
01
引言
定位放线的重要性
确保建筑物按照设计 要求准确建造
提高施工效率,减少 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保证工程质量,避免 返工和安全隐患
定位放线的概念
其他相关要素的确定应遵循符合设计要求、考虑地形 条件、施工误差小的原则,并应与定位点、定位轴线 和建筑物外轮廓相配合,共同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形 状。
04
定位放线的注意事项
保证精度
1
定位放线是建筑物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精度要求 高,需使用专业测量设备和方法,确保测量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定位放线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误差, 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以提高定位精度。
施工场地的地下管线
施工场地的地上障碍物和 构筑物
施工场地的地下障碍物和 构筑物
03
定位放线的实施步骤
确定定位点
定位点是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基准 点,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方
向。
在确定定位点时,需要考虑建筑 物的设计要求、地形条件、施工 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定位点的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筑物定位与放线—基础施工测量(工程测量)

3.基础墙的施工
基础墙标高的控制
基础墙的高度是用基础皮数杆 来控制的。
基础皮数杆的层数从±0.00m 向下注记,并标±0.00m和防潮层 等的标高位置。
槽底设计标高为-2.10m,欲测设比槽底设计标高高 0.500m的水平桩。
a
b=a+1.60
-1.60 0.500m
a 1.286m
计算测设水平桩的应读前视读数:
0 1.286 (1.6) 2.886m
-2.10
2.板上的轴线钉或轴线控制桩, 把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 (2)垫层面标高的测设
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
1.基槽开挖边线放线与基坑抄平
(1)基槽开挖边线放线
在基础开挖前,按照基础详图上的基 槽宽度和上口放坡的尺寸,由中心桩向 两边各量出开挖边线尺寸,并作好标。
基坑高程测设
(2)控制基槽开挖深度
当基槽开挖接近槽底时,在基槽壁上每隔3-5m测设一根比槽 底设计高程提高0.3-0.5m的水平桩,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 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方案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方案1.前期准备:在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获得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和施工许可证。
其次,需要收集相关的地形地貌信息、地理地质资料和地理坐标系统等。
2.基点的选择:在确定建筑物定位放线方案时,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基点,作为整个工程的基准点。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已知的测量点,例如经过严密测量和校正的国家测量基准点等。
3.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通过实地测量或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仪器,确定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具体位置。
观测数据主要包括建筑物所在地的经纬度、高程、水平距离和倾角等。
4.确定建筑物的朝向:通过测量建筑物所在地的真北角度或使用罗盘等仪器,确定建筑物的朝向。
朝向的选择通常是与周围环境、交通和景观等因素相结合的结果,以使建筑物的朝向最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5.放置放线点:根据建筑物的定位和朝向信息,确定建筑物的放线点。
放线点一般是位于建筑物的四个角点和各个房间或设备的边界线上。
放线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实地测量和计算确定。
6.控制测量点的选择: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中,还需要选择一些控制测量点,以帮助进行后续的施工和定位控制工作。
控制测量点通常是位于建筑物周围的柱子、墙壁等固定物体上,以确保测量不会受到环境和天气等因素的干扰。
7.放线校核和调整:在完成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之后,需要对放线结果进行校核和调整。
校核主要是通过再次测量和计算放线点的位置和方位,以确定放线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如果发现放线结果与设计要求有较大误差,需要重新放线或调整。
8.制作放线图:最后,根据实际放线结果,制作建筑物的放线图。
放线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用于指导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定位控制和相关工作。
放线图应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放线点的坐标和方位信息等。
综上所述,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准确的测量和计算,以确保建筑物的准确定位和控制。
通过选择合适的基点和放线点,并进行校核和调整,可以使建筑物的定位放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技能实训21 建筑物定位与放线

②设置龙门板 在小型民用建筑施工中,常将
各轴线引测到基槽外的水平木板上。水平木 板称为龙门板,固定龙门板的木桩称为龙门 桩,如图21-2所示。设置龙门板的步骤如下:
在建筑物四角与隔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界线 以外1.5~2m处,设置龙门桩。龙门桩要钉 得竖直、牢固,龙门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 行。
根据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在每个龙 门桩外侧,测设出该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高 程线(即±0标高线),并作出标志。
沿龙门桩上±0标高线钉设龙门板,这样龙门 板顶面的高程就同在±0的水平面上。然后, 用水准仪校核龙门板的高程,如有差错应及 时纠正,其允许误差为±5mm。
在N点安置经纬仪,瞄准P点,沿视线方向在 龙门板上定出一点,用小钉作标志,纵转望 远镜在N点的龙门板上也钉一个小钉。用同 样的方法,将各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所钉 之小钉称为轴线钉。轴线钉定位误差应小于 ±5mm。
技能实训二十一 建筑物定位与放线
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 交点桩(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 的交点桩(或称中心桩),然后,根据交点 桩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放线方法如 下:
(1)在外墙轴线周边上测设中心桩位置 如 图21-1所示, 在M点安置经纬仪,瞄准Q点, 用钢尺沿MQ方向量出相邻两轴线间的距离, 定出1、2、3、…各点,同理可定出5、6、7 各点。量距精度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量出
各轴线之间距离时,钢尺零点要始终对在同 一点上。
(2)恢复轴线位置的方法 由于在开挖基槽 时,角桩和中心桩要被挖掉,为了便于在施 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应把各轴线延长到 基槽外安全地点,并做好标志。其方法有设 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两种形式。
①设置轴线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
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

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
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
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控制点或水准参照点做法示意图第一篇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1场区控制网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
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放线、主体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放线、主体施工放线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
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
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控制点或水准参照点做法示意图第一篇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1场区控制网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
建筑工程的定位和放线

建筑工程的定位和放线工程定位放线方法:(1)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
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
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建筑工程总定位放样的主要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的全过程,放样精度对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测量放样的成果,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因为各施工部门都要依据所测量的点线去施工,放线一旦有误,必将使开挖、打桩、立模、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等作业处于不正确的设计位置,造成施工错误,给甲乙双方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分析了在建筑工程定位放样过程中如何减少测量的误差。
一、建筑工程总定位放样的主要方法(一)直线段定位放线直线段定位放线在公路线型中应该说是最简单、最好放的。
在地形平坦地段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
起伏较大地段在直缓点或缓直点设站定向,用测距仪量距完成。
这里要讨论的是直接在导线控制点设站,以相邻导线点为定向方向,采用极坐标法放出中线的方法。
图1(a)中我们在A点设站,以B点为后视点定向,以β为指向角定出AP方向,并量测出AP段的距离,就确定了P点位置。
β角、DAP公式如下:DAP=[(XP-XA)2+(YP-YA)2]1/2αAB=tg-1(YB-YA)/(XB-XA)αAP=tg-1(YP-YA)/(XP-XA)β=αAP-αAB图1直线段定位放线(二)曲线定位放样圆曲线与其它线型主要连接形式有:直线与圆曲线、回旋曲线与圆曲线、圆曲线和圆曲线。
一般设计院提供逐桩坐标包括:ZY、YZ、GQ、QZ和20m整桩号坐标,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中线控制要求,有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控制填、挖方路基或构筑物,施工时需要加密中线坐标。
因此,在放线中应用圆曲线公式计算坐标。
切线支距公式:XP=L-L3/6R2+L5/120R4YP=L2/2R-L4/24R3+L6/720R3图2曲线定位放样二、在放样工作中必须附有校核条件施工放样的成果通常是即刻(或数小时后)交付使用,往往不能等待再去检查成果的正确性。
这就要求放样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处处要有自我校核条件,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现把校核条件归纳如下:(一)主要轴线点的放样应用单三角形法(有三角和的检查)、三点前方交会法(两组坐标校核)、三边测距交会法等,严禁用二点测角交会法测定轴线点位。
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

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一、建筑物定位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施工测量前置工作: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控制点或水准参照点做法示意图第一篇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1场区控制网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1.2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网建筑方格网单位工程轴线多且密集,根据建筑物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轴线设置轴线控制网;控制桩尽量设在开挖区外原始地坪上;另外在基坑底部及长轴线中部加密设置辅助性控制桩,以便于基础施工测量;建筑方格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1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2 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3 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 的倍数;4 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图1 甲方给定的点图2 把甲方给的点引测到围墙内部,便于使用图3 根据引测的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图4 撒出基槽开挖边线红色点作为一级控制点,永久使用;黑三角为临时用点,用于基础工程轴线的投测以及作为外控法轴线传递的控制桩;布置的主控制线撒出开挖线,这个工作要注意放坡尺寸和预留建筑物外墙的操作架距离;基槽开挖,在开挖线的位置是否留有工作面,还要考虑放坡;1.3 基础施工测量±0.000以下垫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图5 由基坑边缘控制桩向垫层引测轴线1.4 主体施工测量±0.000以上1.4.1外控法1、基础工程完工后,将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A1、A1′、B1和B1′上,把建筑物主轴线精确地投测到建筑物的底部,并设立标志,如图6中的a1、a1′、b1和b1′,以供下一步施工与向上投测之用;2、向上投测中心线随着楼层不断升高,要逐层将轴线向上传递,如图6所示,将经纬仪安置在中心轴线控制桩A1、A1′、B1和B1′上,严格整平仪器,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底部已标出的轴线a1、a1′、b1和b1′点,用盘左和盘右分别向上投测到每层楼板上,如图6中的a2、a2′等3、校核无误后采用外控点定出所有轴线、构件外框位置;1.4.2内控法内控法是在建筑物内±0.000平面设置轴线控制点,并预埋标志,以后在各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预留100mm×100 mm的传递孔,在轴线控制点上直接采用吊线坠法或激光铅垂仪法,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在±0.000首层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辅助轴线距轴线500~800mm为宜,并在辅助轴线交点或端点处埋设标志;如图7示;图7 内控法轴线控制点的设置1、激光铅垂仪投测1投测基准点之前安排施工人员把测量孔部位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在一层的基准点上架设垂准仪;通过控制点,采用铅垂仪传递基准点;架设垂准仪时,必须反复地进行整平及对中调节,以便提高投测精度;确认无误后,分别在各楼层的楼面上测量孔位置处把激光接收靶放在楼面上定点,再用墨斗线准确地弹一个十字架;十字架的交点为基准点;如下图:图9 内控点竖向投测示意图2 内控点轴线控制点竖向投测操作方法:1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①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图②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360度,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③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④所有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全站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结果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2、主控线弹设1基准点投射完后,在各楼层的相邻两个测量孔位置做一个与测量通视孔相同大小的聚苯板塞入孔中,聚苯板保持与楼层面平;2依据先前做好的十字线交出墨线交点,再把全站仪架在墨线交点上对每个基准点进行复查,对出现的误差进行合理适当的分配;3基准点复核无误后,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操作进行连线工作;先将仪器架在测量孔上并进行对中、整平调节,使仪器在水平状态下完全对准基准点;4仪器架设好后,把目镜聚焦到与所架仪器基准点相对应的另一基准点上,调整清楚目镜中的十字光圈并对中基准点,锁死仪器方向;再用红蓝铅笔及墨斗配合全站仪或经纬仪把两个基准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5在第一次调整测量之后,必须旋转180度再进行复测,如有误差要取中间值;同样方法对其它几条主控制线进行连接弹设;3、吊线坠法吊线坠法是利用钢丝悬挂重锤球的方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高度在50~100m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锤球的重量约为10~20kg,钢丝的直径约为0.5~0.8mm;投测方法如下:图10 吊线坠法投测轴线如图10所示,在预留孔上面安置十字架,挂上锤球,对准首层预埋标志;当锤球线静止时,固定十字架,并在预留孔四周作出标记,作为以后恢复轴线及放样的依据;此时,十字架中心即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的投测点;用吊线坠法实测时,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如用铅直的塑料管套着坠线或将锤球沉浸于油中,以减少摆动;第二篇高程测量使用甲方给定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如超出允许偏差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水准点的增设原则:相隔距离一般为150~200米;增设水准点应与设计单位交的水准点闭合,闭合差不得超限;图11 水准点引测水准点应设于坚实、不下沉、不碰动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亦可设置于外加保护的深埋木桩或混凝土桩上,并做出明显标志;水准点应每月复核一次,对怀疑被移动的水准点应在复测校核后方可使用;2.1基础阶段高程测量直接用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要注意标高的控制,注意不要超挖,基槽较深就要一步一步传递,可以在基坑边上测出标高,这样每次你可从此位置用钢尺检查这里插一句就是关于传递时都最好以原始点为依据,防止误差积累,开挖还要注意的是就是积水坑和电梯井的控制;图12 ±0.000以下标高传递示意图2.2 主体阶段结构施工时,在首层施工完后,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外壁无遮挡的柱身上,或在楼梯间,随着结构上升,用50m钢卷尺将高程向上传递;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楼层内用水准仪将标高转至各相关构件上;放线的目的就是为了施工控制,操作而用,主要是施工控制线;标高线一般采用建筑50线,主要控制层高,在支顶板时上层钢筋上要用,拉线检查模板高度和平整度,起拱范围,下层打好的墙面,拆模后要抄测建筑50线,也可以控制顶板模板、板厚等;上部结构施工时每个单体建筑物高程引测基点设置数目不得少于三个,结构每施工五层,高程点由测量工程师进行一次标定;第三篇沉降观测正常施工阶段应保证每加载一次施测一次每一结构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业主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点的移交;3.1观测方法每次观测按固定后视点、观测路线进行,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距大约15m,以减少仪器误差影响;。
建筑物定位放线方案

建筑物定位放线方案建筑物定位放线方案建筑物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准确的定位放线是建筑施工的基础。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定位放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是否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准备好相关的测量工具,如测量仪器、测量棚、激光测距仪等。
其次,要熟悉地形和建筑设计图纸,了解建筑物的布局和尺寸要求。
最后,要确定好放线的基准点和坐标系,以便进行精确的定位。
二、确定放线坐标点在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建筑物的关键坐标点。
这些坐标点通常包括建筑物的四个角点和中心位置,以及墙柱的位置和尺寸等。
确定好这些坐标点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放线工作。
三、放线测量方法建筑物的放线可以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如传统的钢尺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和激光测距法等。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工程尺度来进行决定。
1. 传统的钢尺测量法传统的钢尺测量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建筑施工。
该方法需要使用钢尺和木桩等工具进行测量,并通过简单的三角函数计算来确定建筑物的坐标点。
2. 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中小型的建筑施工。
该方法通过全站仪仪器进行测量,能够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坐标点确定。
3. 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一种快速、精确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大型的建筑施工。
该方法通过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能够快速得到建筑物的坐标点,并且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
四、放线操作步骤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建筑物的关键坐标点,并标出在地面上。
2. 搭建测量棚,保证放线过程中的准确度。
3. 根据测量方法的选择,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4. 根据测量结果,在地面上标出建筑物的实际位置。
5. 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确保建筑物的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的定位是根据设计图纸,将建筑物外墙的轴线交点(也称角点)测设到实地,作为建筑物基础放样和细部放线的依据。
由于设计方案常根据施工场地条件来选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其建筑物的定位方法也不一样,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在建筑区内新建或扩建建筑物时,一般设计图上都给出新建筑物与附近原有建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如图9.5所示的几种情况。
图中绘有斜线的是原有建筑物,没有斜线的是拟建建筑物。
如图9.5(a)所示,拟建的建筑物轴线AB在原有建筑物轴线MN的延长线上, 可用延长直线法定位。
为了能够准确地测设AB,应先作MN的平行线M′N′,即沿原有建筑物PM与QN墙面向外量出MM′及NN′,并使MM′=NN′,在地面上定出M′和N′两点作为建筑基线。
再安置经纬仪于M′点,照准N′点,然后沿视线方向,根据图纸上所给的NA和AB尺寸,从N′点用钢尺量距依次定出A′、B′两点。
再安置经纬仪于A′和B′点,按90o角和相关距离定出A、C和B、D点。
图9.5
如图9.5(b)所示,可用直角坐标法定位。
先按上法作MN的平行线M′N′,然后安置经纬仪于N′点,作M′N′的延长线,并按设计距离,用钢尺量取N′O定出0点,再将经纬仪安置于0点测设90o角,丈量OA值定出A点,继续丈量AB而定出B点。
最后在A、B两点安置经纬仪测设90o角,根据建筑物的宽度而定出C和D点。
如图9.5©所示,拟建建筑物与道路中心线平行,根据图示条件,主轴线的测设仍可用直角坐标法。
先用拉尺分中法找出道路中心线,然后用经纬仪作垂线,定出拟建建筑物的轴线,再根据建筑物尺寸定位。
2.根据建筑方格网定位
在建筑场地上,已建立建筑方格网,且设计建筑物轴线与方格网边线平行或垂直,则可根据设计的建筑物拐角点和附近方格网点的坐标,用直角坐标法在现场测设。
如图9.6所示,由A、B、C、D点的坐标值可算出建筑物的长度AB=a和宽度AD=b,以及MA′、B′N和AA′、BB′的长度。
测设建筑物定位点A、B、C、D时,先把经纬仪安置在方格网点M上,照准N 点,沿视线方向自M点用钢尺量取MA′得A′点,量取A′B′=a得B′点,再由B′点沿视线方向量取B′N长度以作校核。
然后安置经纬仪于A′点,照准N点,向左测设90o,并在视线上量取A′A得A点,再由A点沿视线方向继续量取建筑物的宽度b得D点。
安置经纬仪于B′点,同法定出B、C点。
为了校核,应用钢尺丈量AB、CD及BC、AD的长度,看其是否等于建筑物的设计长度。
图9.6
3.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定位
在建筑场地附近,如果有测量控制点可以利用,应根据控制点坐标及建筑物定位点的设计坐标,反算出标定角度与距离,然后采用极坐标法或角度交会法将建筑物测设到地面上。
9.2.2 建筑物的放线
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主轴线交点桩及建筑物平面图,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并设置交点中心桩;然后根据各交点中心桩沿轴线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以便进行开挖施工;由于基槽开挖后,各交点桩将被挖掉,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还须把各轴线延长到基槽外安全地点,设置控制桩或龙门板,并做好标志。
1.测设建筑物定位轴线交点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