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公告.doc

合集下载

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

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

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波茨坦公告是二战后期在1945年7月底至8月初,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国领导人在德国波茨坦召开的会议上发表的一项宣言。

这个宣言肩负着对于战后德国重建以及欧洲格局重塑的重要任务,这个公告的主要内容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并对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领土调整与分割波茨坦公告首先对德国的领土进行了全面调整,主要涉及东西部领土的划定与分割。

东德地区的组成部分落入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欧的一部分。

而西德地区则由美国、英国和法国各占领一部分,其中法国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

公告还要求波兰从德国夺取一部分领土,并为之提供经济援助。

二、战争罪行的追究与审判波茨坦公告坚决主张对于纳粹德国的战争罪行进行追究与审判,并将德国内战犯移交给国际法庭进行公正审判。

公告还要求德国政府向苏联、波兰、苏联的委员会以及其他受害国家赔偿战争损失。

三、政治体制与民主发展波茨坦公告要求德国实行民主政治体制,推动政治自由和民主发展。

宣告纳粹党被取缔,德国政府高官被清洗,并废除对于言论、新闻和宗教自由的限制。

公告还关注德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要求从民主的角度来建设教育体系。

四、经济重建与发展波茨坦公告承认德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伤害,要求各占领国共同参与德国的经济重建,开展战后恢复与发展。

公告呼吁取消德国的军事化,依靠和平手段来调整和发展德国的经济。

个人观点与理解: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对于德国领土和政治体制的调整、战争罪行的追究、经济发展与重建等多个方面。

我认为,这个公告体现了战后重建的理念,力图确保战后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和平。

公告不仅考虑到了对于罪行的追究,还关注了民主与言论自由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这些内容的综合考虑,使得波茨坦公告成为了一个全面、深入的文件,具有指导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波茨坦公告成为了战后德国重建的重要里程碑。

在实际执行中,公告不仅仅对于德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于整个欧洲格局的重塑产生了深远影响。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波茨坦公告定日本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举行波茨坦会议。

会议期间,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订了有关处理战后德国原则的《波茨坦协定》。

这是确定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

此前的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发表宣言,明确“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强占的
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第六条规定:“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

波茨坦宣言内容

波茨坦宣言内容

波茨坦宣言内容
【原创版】
目录
1.波茨坦宣言的背景和目的
2.波茨坦宣言的主要内容
3.波茨坦宣言的影响和意义
正文
1.波茨坦宣言的背景和目的
波茨坦宣言,全称为《波茨坦公告》,是 1945 年 7 月 26 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会议上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

该宣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会议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领导人蒋介石就战后世界秩序、对日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了共识。

2.波茨坦宣言的主要内容
波茨坦宣言共分为 8 个条款,主要内容包括:
(1)重申开罗宣言的精神,即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并接受《联合国家宣言》的各项原则;
(2)日本领土范围由盟国决定,其主权和行政权必须由日本人民自由选择;
(3)日本必须彻底铲除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停止对亚洲及其他地区的侵略;
(4)日本必须赔偿战争损失,对战争责任者进行惩罚;
(5)日本在战后必须实现民主化,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6)日本必须加入联合国,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
(7)盟国保证日本在战后的安全和繁荣;
(8)盟国将在适当时机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和平条约的签订问题。

3.波茨坦宣言的影响和意义
波茨坦宣言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战后世界和平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其次,宣言明确了日本战后的改革方向,有助于推动日本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最后,波茨坦宣言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原则,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波茨坦公告英文原件

波茨坦公告英文原件

波茨坦公告英文原件以下是波茨坦公告的英文原文:"Potsdam Declaration.The Berlin Conference of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which took place from July 17 to August 2, 1945, ca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have taken note of the Joint Declaration issued at Berlin on June 5, 1945, by the Foreign Minis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the United Kingdom.2.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reaffirm theirintention to bring about the complete destruction of the German militarism and Nazism.3.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have agreed that the military for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shall take possession of the German territories specified in the Annexure hereto.4.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have agreed that, pending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territorial questions at the peace settlement, the German eastern frontier shall be the Oder-Neisse line, provided that the final delimitation of the western frontier of Poland should await the peace settlement.5.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have agreed that, pending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territorial questions at the peace settlement, the former German territories east of the Oder-Neisse line, including Königsberg, shall be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6.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have agreed that, pending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territorial questions atthe peace settlement, the section of Germany east of the Oder-Neisse line may be considered as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Polish Government and recognized by the Three Powers as a part of Poland.7.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have agreed that, pending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territorial questions at the peace settlement, the section of Germany west of the Oder-Neisse line, together with the northern portion of East Prussia, shall be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ho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its administration and for carrying out the agreed policies for its development.8.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recognize that the transfer to Germany of German populations, or elements thereof, remaining in Poland, Czechoslovakia, and Hungary, will have to be undertaken in an orderly and humane manner.9.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reaffirm their intention to bring these criminals to swift and sure justice.10.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express their resolve that the German people sha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epare for the eventual reconstruction of their life on a democratic and peaceful basis. They recall that the United Nations have given the Governments of the Three Powers a join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ditions of peace and security in Germany, ensuring that Germany will never again be able to disturb the peace of the world.11.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having considered further the question of the punishment of those German war criminals whose offenses have no particular geographical localization, have agreed that the above-mentioned category of war criminals shall be punished by joint decision of the Governments of the Allies.12.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agree that, pending the coming into force of the provisions for the control machinery in Germany as envisaged in the forthcoming peace settlement, the Control Counci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reement on Control Machinery in Germany, dated 20th June1945, will be the supreme organ of the Control Machinery in Germany.13.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agree that each of the Govern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take such action, including the use of military forces, as it deems necessar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law and order within its zone of occupation.14.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agree that, pendi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German Government, for which provision has been made in the Moscow Declaration of October 30, 1943, a German Control Commission shall be established, composed o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hree Powers, to whom will be entrusted, under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the respective Commanders-in-Chief, the respon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the detailed instructions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foresaid provisions.15.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agree that, in the final settlement, account will be taken of the economicloss caused to the United Nations by German aggression,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16.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have instructed their respective Foreign Ministers to concert with one another and with the 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France, with a view to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to be left in Germany, an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German economy should be administered for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fer of its resources to the United Nations.17.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agree that, in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the reparation claim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gainst Germany,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ill take into account the services rendered by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18.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agree that, pending the peace settlement, the German economy shall be administere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United Nations as a whole.19. The Three Heads of Government consider that the Conference at Berlin, at which they have arrived at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peace settlement, has contributed in a marked degree to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Four Powers. They are confidentthat this cooperation will be maintained and strengthened in the interes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Done at Berlin, this 2nd day of August, 1945."请注意,以上是波茨坦公告的英文原文。

公告书之波茨坦公告详细全文

公告书之波茨坦公告详细全文

波茨坦公告详细全文【篇一: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下:“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波茨坦公告签订地点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

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

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

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将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

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波茨坦公告内容文档

波茨坦公告内容文档

2020波茨坦公告内容文档Document Writing波茨坦公告内容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美、中、英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今集中对待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

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

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波茨坦会议与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议与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议与波茨坦公告1)波茨坦会议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

为了商讨对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

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3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

经过争论与协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协议。

关于苏、美、英、法4国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应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肃清纳粹主义,消灭垄断集团,重建德国经济。

关于德国战争赔偿问题,最后商定赔偿应由每个占领国从自己的占领区征收,苏联还从西方占领区取得所拆迁的德国工业设备的25%,其中10%是无偿获得,15%用粮、煤交换。

会议承认了新成立的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并确定了波兰的疆界问题,会议决定设立苏、美、英、法、中5国外长会议,负责准备同欧洲战败国的和约。

此外还讨论了对意、罗、保、匈、芬等国的政策及其加入联合国组织的问题。

7月26日,以美、英、中3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开罗宣言》必须实施。

8月2日,《苏英美三国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签字。

(2)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

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它的同意。

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波斯坦公告全文

波斯坦公告全文

《开罗宣言》与《波斯坦公告》全文(转)《开罗宣言》全文1943年12月1日〔中〕蒋中正〔美〕罗斯福〔英〕邱吉尔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对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

三大盟国决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绝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独立。

基于以上各项目的,三大盟国将继续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斗,以获得日本无条件之投降。

-------------------------------《波茨坦公告》全文美、英、中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次:1945年8月14日,日皇向议会宣布接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在集中对待日本之星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

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波茨坦宣言内容

波茨坦宣言内容

波茨坦宣言内容
波茨坦宣言,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又叫《波茨坦公告》。

其主要内容如下:
1. 盟国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

2. 《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

3. 日本军队要完成解除武装,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

4. 日本战犯将交付审判,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

5. 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的工业等。

此外,在波茨坦会议期间,还处理了德国问题,包括设立外长会议、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原则、德国赔偿、波兰西部疆界等议题。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根据 中美英三国之波茨坦公告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根据 中美英三国之波茨坦公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根据中美英三国之波茨坦公告
导语: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
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

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

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总体叙述
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

波茨坦会议期间,中国、美国和英国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

生活常识分享。

波茨坦公告全文 (2)

波茨坦公告全文 (2)

波茨坦公告全文波茨坦公告是在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期间,由苏联、美国和英国联合发表的一份声明。

下面是波茨坦公告的全文:汉堡 - 1945年8月2日波茨坦公告我们,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美利坚合众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领导人,重申了对惩罚和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决心。

我们公告如下:1.我们将彻底击败德国,迅速、彻底地摧毁它的军事力量,确保德国无法再制造和使用战争工具,并永远保障全世界的和平;2.我们重申了我们对德国不可分割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司法和执法上,我们将追究涉及战争罪行和反人类行为的个人的责任;3.我们决定,将废除德国以及德国法西斯国家的所有军事化机构和军队,以确保和平和安全;4.我们准备采取措施,恢复并维护德国的政治和经济稳定,以及德国人民的福利;5.我们确认了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坚持实施这些协议,确保国际团体的持久和平,创立一个无核武器的世界,并处理战后德国的秘密行动,并在国际法下采取措施;6.我们决定为战后德国建立合适的民主制度,并为所有公民确保基本的政治和个人权利;7.我们会将所有战俘和被迫劳工送回他们的家乡,以及同意采取措施恢复战争、占领和逃离地区的人员的家庭和财产权益;8.我们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德国进行战后重建,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及确保在德国战俘营中的生活质量;9.我们会对德国进行一系列对于实现和平、繁荣和文明的措施,包括在法律制度下恢复政府和行政机构,并为解决战后各种问题采取行动;10.我们呼吁全世界的团结和合作,以确保这些措施的成功,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繁荣和安全。

我们维持着对所有国民和和平民主国家的承诺,我们承诺将战后的和平与繁荣推广到全世界。

我们蕴含着推动我们公告的愿望,为了使公众达成共识,我们现在向全世界的公众发表这一公告。

(完)。

《开罗公报》与《波茨坦公告》原文

《开罗公报》与《波茨坦公告》原文

开罗公报》与《波茨坦公告》原文开罗公报: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领袖,于举行会议后,发表公报,其公报全文如次:“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邱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

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

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

”备注:录自1943年12月3日桂林《大公报》。

开罗会议公报史称“开罗宣言”,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943年12月1日晚7时50分于华盛顿发表(中译本于重庆时间12月2日公布,3日在各报发表)。

波茨坦公告: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下:“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波茨坦公告签订地点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公告书之波茨坦公告全文

公告书之波茨坦公告全文

波茨坦公告全文【篇一:波茨坦会议旧址】波茨坦会议旧址--西席林霍夫宫【波茨坦会议旧址】波茨坦会议原址的屋顶,俩个小窗户看似一双眼睛西席林霍夫宫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韦尔河畔的波茨坦市,始建于1912年,1917年竣工。

它是一座赭墙红瓦的建筑,共有5个内院,175间房子,由威廉二世所建,后被一富商购得改为别墅,因《波茨坦协定》在此签署而闻名遐迩。

二战期间,在这里召开的波茨坦会议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45年7月至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在此举行会议。

会议期间,三国首脑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订了有关处理战后德国原则的《波茨坦协定》。

西席林霍夫宫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韦尔河畔的波茨坦市,始建于1912年,波茨坦会议的中心会场在进入大门的正面大厅内。

大厅约40平方米,厅中央是一张栎木大圆桌,上面插着与会的苏、美、英三国国旗。

绕桌分放三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为斯大林的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的坐椅。

每把扶手椅之间放着四把靠背椅,是与会的三国高级官员的位置。

桌布、椅套、地毯一律是庄严肃穆的鲜红色。

墙上挂着三国首脑的大幅照片。

厅的上部设有楼廊,是当时供各国记者采访用的新闻席。

大厅两边是工作室。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英、美、苏三国首脑丘吉尔、杜鲁门、斯大林,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

宫内走廊里陈列着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茨坦会议的资料和照片。

其中,最醒目的是挂在墙上的《波茨坦协定》文本,上面赫然签署着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代替大选中下野的丘吉尔)的名字。

现在会议大厅和三国首脑的工作室等均对游客开放,供人参观。

宫门前有个圆形花坛,中间是个由红色天竺葵组成的五角星,据说,它是当年波茨坦会议举行前夕据斯大林指示设计建成的。

【波茨坦】波茨坦会议纪念馆波茨坦位于德国中东部城市。

勃兰登堡州首府。

在哈弗尔河畔、柏林西南27公里。

从柏林到波茨坦只需20几分钟,所以柏林到波茨坦之间交通是用通票的,买柏林abc票就包括波茨坦。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全文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全文

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

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此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直至其停止抵抗为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

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摧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境地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

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其返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制裁。

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建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茨坦公告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波茨坦公告,内容仅供参考。

《波茨坦公告》全文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次:
1945年8月14日,日皇向议会宣布接波茨坦公告,颁投降诏书。

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

但现在集中对待日本之星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

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残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

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十一)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并以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相关知识
波茨坦公告发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

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

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