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0课,主要讲述了蒙古族从兴起、发展到最后建立元朝的历史过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的统一、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和灭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蒙古族的历史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的统一、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和灭亡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历史发展、成吉思汗的统一、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教学难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成吉思汗的统一策略、元朝的灭亡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蒙古族的历史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准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3.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蒙古族的生活场景、成吉思汗的统一历程等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的统一、元朝的建立和统治等基本史实,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蒙古族兴起的原因、成吉思汗的统一策略、元朝的灭亡原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蒙古族在13世纪迅速崛起,建立了元朝,并探讨了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蒙古族及元朝的历史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元朝的建立过程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的过程,以及其间的历史背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过程,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历史事实;了解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蒙古族兴起的过程,元朝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难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元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文化发展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3.课堂讨论道具、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述蒙古族兴起的过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等历史事实。
引导学生关注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精品教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学习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学习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2.________于1206年完成了__________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______。
3. 年西夏灭亡。
4.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年,蒙古灭金。
5.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__________的局面形成。
6.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施行“”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7.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
8.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__,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9. 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
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练习巩固1.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A.铁木真B.忽必烈C.阿保机D.阿骨打2.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于()A.西夏灭亡后B.金灭亡后C.契丹灭亡后D.匈奴灭亡后4.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阿骨打D.阿保机5.下列不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是()A.广开言路B.整顿吏治C.注重农桑D.改用汉姓6.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蒙古族兴起的背景;铁木真统一蒙古;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元朝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培养自己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难点:元朝统一的意义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两宋和辽、西夏、金时期,几个民族政权对峙。
中国的再次统一,是由蒙古族完成的。
蒙古族是怎样兴起的?又是怎样统一中国的?本课将学习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二)、讲授新课: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的兴起: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进入草原地区。
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了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铁木真统一蒙古: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
年幼时的铁木真,因父亲在部落的纷争中离世,经历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部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历史过程,及文天祥抗元的史实。
知道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辖地的基本史实。
理解行省制度设置的重要意义和元朝民族融合的实质。
2、能力培养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做出正确评价,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元朝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②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③了解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蒙古的统一,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难点:行省制度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
(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师: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草原、蒙古包、奶茶、牛羊……师: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作出过哪些贡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打开课本到66页)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件出示课题)讲授新课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课件板书)师(讲述):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很早就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多数过游牧生活,称为“毡帐中的百姓”。
12世纪时,蒙古各部加强了同邻近各民族的经济联系,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那么蒙古草原上是不是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师:我们来看《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诗。
(课件展示)生(齐读):“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师:想一想这首诗歌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局面?生:蒙古各部为了争夺人口和财富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场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目标:1、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背景、原因及历史意义。
2、知道蒙古灭亡西夏、金和元灭亡南宋的基本史实。
3、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及其统治政策。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整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2、过程和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统一全国,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措施;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以肯定。
教学过程:历史背景: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新课导入:请大家回顾一下: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古老的民族。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2世纪初时,蒙古草原各部落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
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铁木真经过多年征战,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为成吉思汗。
(多媒体展示:成吉思汗的画像和成吉思汗所领导的威武的蒙古骑兵)。
2、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统一全国的过程。
1227年成吉思汗进攻西夏,西夏灭亡,同年成吉思汗在进军途中去世。
1234年蒙古灭金。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的对峙局面形成。
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多媒体展示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进行全国统一的过程)。
3、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自学指导: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相关史事部分,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知识点:(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
(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结合本目学习,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铁木真?2、蒙古灭西夏与金自学指导:1、蒙古进行统一的过程2、3、元的建立与统一1.(多媒体展示忽必烈图像)读图学史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教师讲述:元朝建立基本情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3.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情况及其影响。
教师展示答案: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
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师生共同探究:如何评价文天祥?教师展示答案: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
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四、课堂练习:见PPT习题五、课堂总结师生共纳: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的评价文天祥的言行。
21·com六、分层作业学生看相关事实的部分,并将措施找出并标注在书上。
学生回答完问题并将答案标注在书上。
学生看图并看书,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将相关答案标注在书上。
学生进行思考,并派代表进行回答,并指导学生将答案标注在书上。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讨论后进行语言的组织,然后派学生进行回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_27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3.借助问题引领,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达到解疑释惑的目标。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关系问题的正确观念,体会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认识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发挥的积极作用。
6.行省制度对后者的影响很大,结合现实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史观和爱国的精神。
7.通过元朝民族大融合史实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二、教学重点及教学突破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族是我国历史的重要民族,成吉思汗是其杰出的领袖。
通过提问:成吉思汗是怎样统一蒙古?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使学生了解蒙古族,并形成对成吉思汗的正确评价。
2.元朝的统一通过对怱必烈建立元朝、迁都、统一中国的学习,以及对元朝的经济、中外交往、行省制度、民族融合的知识串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认识元统一的重大意义。
3.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亮点,元朝的民族融合使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学归纳民族融合的表现,并进一步认识民族融合与元的统一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对元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三、教学难点及教学突破1.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本课讲述的是国家政权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上其他类似的历史时期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对元朝统一的意义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
2.行省制度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对唐、元的疆域作对比,对古今行政区域作对比。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元的行政统治的特点,让学生对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作用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问题引领式讨论法、讲述法、阅读法、归纳法等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㈠“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成吉思汗 1206㈡忽必烈建立元朝1. 元朝建立与统一建立:1271 灭南宋:1276 统一:12792. 巩固统一的措施⑴经济方面⑵政治方面行省制度㈢民族融合条件表现七、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忽必烈建立元朝,省制度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能正确评价成吉思汗。
2、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汲取信息,认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结合行省制度中西藏和台湾问题,采用学生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发表见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
【教学难点】关于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关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蒙古人》歌曲)问题1:这首歌曲描绘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的生活情景?学生展开想象,说出答案和感受。
问题2:提到蒙古族,你们想到的是什么?这个民族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4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二)、讲授新课一、成吉思汗与蒙古的勃兴(课件展示: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问题1:这一诗句反映了蒙古高原上当时怎样的局面?问题2: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那么当时蒙古人民最渴望什么?谁改变了这一状况?他被尊称为什么?学历史不仅要有兴趣,还需要好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取“时地人事义——五要素记忆”。
展示PPT,请学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
过渡:展示课件——俄国军事家柯列金评价成吉思汗时代:“通观世界历史,用很少兵力,在很短时间内,攻略广大土地(欧亚两洲的大部),统治众多人口,除成吉思汗时代的鞑靼人,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从蒙古族起源、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蒙古国的发展、元朝的建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如秦、汉、唐、宋等,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较为复杂,且距离现在较远,学生可能对其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的历史意义,以及元朝的建立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蒙古族兴起和发展的历程,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的历史意义,元朝的建立过程。
2.难点:蒙古族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贡献,元朝的统治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阅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4.图片展示: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历史图片:蒙古族和元朝的相关图片。
4.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蒙古族和元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段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的历史意义,以及元朝的建立过程。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部编版七年级历
史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发展;
2.了解元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3.掌握重要历史人物的名字和基本事迹;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蒙古族族群的形成和元朝的统治策略。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蒙古族兴起对于中国历史有何重要意义?
2.你知道元朝是怎么建立的吗?
(二)讲解和讨论
1.蒙古族的前身是什么?
2.蒙古族的兴起有哪些因素?其发展进程如何?
3.成吉思汗的生平和贡献是什么?
4.元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如何?元朝的统治策略和政策特点是什么?
5.元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如何?
(三)活动和探究
1.分组进行讨论,探究蒙古族族群的形成以及蒙古族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
2.使用网络或图书馆查询资料,探究元朝在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政策特点和成就。
(四)总结和拓展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进一步探究中国历史上其他民族兴起和文明的形成。
四、作业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整理笔记;
2.尝试回答: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五、思考题
1.为什么蒙古族能够兴起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2.元朝的建立和发展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有哪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主要讲述了蒙古族在我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军队的西征、元朝的建立以及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蒙古族的发展历程以及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等。
但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等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梳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军队的西征、元朝的建立以及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元朝的建立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历史资料:关于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资料。
4.视频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同学们好!1.同学们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2、材料反映了12世纪蒙古草原是什么样的局面?3、这种局面是怎样结束的?✧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 1.(多媒体展示成吉思汗的画像)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
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多媒体出示问题: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
(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 1.(多媒体展示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2.(多媒体提出要求:分组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年,蒙古灭金。
(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2·1·c·n·j·y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1.(多媒体展示忽必烈图像)读图学史2.(多媒体出示问题: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元朝建立基本情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2024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06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设计说明本课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辽宋夏金并立、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启“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三部分内容之间是因果关系: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政权分立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的很多学生都看过有关元朝的电视剧,对元朝历史有所了解,但不是很详细。
因此,我们要把握学生具有好奇心理、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合作学习能力较强等特点,运用声、图、文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得到启示。
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
2.了解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的过程并认识其历史意义。
3.正确评价成吉思汗作出的贡献及正确看待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统一的相关史实。
难点:正确认识文天祥抗元与元朝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元史》。
2.影视作品:纪录片《中国通史》。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思考,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明确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
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蒙古族的历史,由此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说出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
2.说出元朝建立与统一的过程。
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五、学习任务三六、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的历史时期:北宋与辽、西夏的战和交错;南宋与金、西夏的对峙;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长期征伐,灭西夏、金;1276年,元军灭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教学设计

2.根据课堂讨论,撰写一篇关于“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对我国历史产生的影响”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在300-500字之间。
3.选择一位你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如成吉思汗、忽必烈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人物传记。
7.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8.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提供借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前,教师通过展示成吉思汗雕塑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历史人物是谁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设置小组讨论话题,如:“如何评价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等,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提供借鉴。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已有初步了解,但往往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较为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分析。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新人教版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标内容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成吉思汗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
对于少数民族如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比较感兴趣。
因此,本课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视频、故事、问题探究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最终达到理解本课重难点的任务。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
唐朝统治瓦解后,我国进入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民族关系纷繁复杂。
一方面,民族冲突加剧,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之间的交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国家再度实现了大一统。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多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优质教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腾格尔歌曲《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腾格尔的这首《天堂》体现了他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骁勇善战,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1.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
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许多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
(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1.图片展示。
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2.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答案提示:灭西夏—灭金—灭南宋。
3.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答案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①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年,蒙古灭金。
②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1.读图学史。
忽必烈像2.根据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教师讲述: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4.提出问题: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概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概况: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最新整理)

第8页
忽必烈继承汗 位;推行新政
元朝的建立及 迁都;文天祥 抗元;元朝统 一全国
元朝的统一为 多民族国家的 进一步发展奠 定基础
1.下列关于蒙古族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生活在青藏高原之上
B.统一蒙古草原的是忽必烈
C.过着游牧生活
巩固练习
D.成吉思汗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世界闻名
的英雄,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其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三部分内 容之间因果相联,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学习这三部分内 容,首先要了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机构、建立年号、广开言路、整顿吏 远影响。
治。
经济方面:注重农桑、 鼓励垦荒。
展示蒙古灭西夏与 金过程,生动形象 地让学生掌握蒙古 灭西夏与金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分 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
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
年定都于大都。
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
学生自由讨论,
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 思考问题。
绩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归纳总结。 回答问题。
第6页
培养学生的归 纳总结的能力,掌 握知识点的联系。
巩固基础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设计_85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等基本史实。
通过学习成吉思汗等的历史史实,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及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正确的评价。
并从他的身上明白一些道理,培养坚强的意志。
学习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其不畏威胁、从容赴死的崇高气节和英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将光照后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教法学法】开展合作学习法、提问法、讲解法、比较法、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二、导入新课教师可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教师指出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由此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
年幼时的铁木真,因父亲在部落纷争中离世,经历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统一起来,才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他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提问:(1)你觉得铁木真是一个怎样的人?(坚强、机敏……)(2)结合《相关史事》的内容,了解成吉思汗对蒙古族的发展壮大所做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
金的史实;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
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资料,获取历史
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看待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频——腾格尔歌曲《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腾格尔的这首《天堂》体现了他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骁勇善战,曾建立起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
1.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
材料一: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材料二: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2.请同学们分析材料思考问题:这些描述反映了当时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当时牧民们的最大心愿是什么?
提示:这些描述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3.最终谁结束了这种混战的局面?
提示:铁木真(成吉思汗)。
4.教师追问:为什么铁木真能够担此重任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
提示:蒙古草原的长期混战,使得人们苦不堪言,他们渴望统一。
青少年时代的铁木真经历了许多磨难,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机敏的品质,再加上一支强大的军队,铁木真成就了丰功伟业,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教师强调: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为以后的征战和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他的贡献不仅仅是统一了蒙古,还在于他建立了蒙古政权的一些重要政治建设。
5.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
(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
1.展示蒙古军队征战方位图
2.学生根据教材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①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年,蒙古灭金。
②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3.问题思考: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征服了西南亚、中亚、欧洲的大片领域,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当时,中原地区以及欧亚大多是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为什么会被相对落后的蒙古族征服呢?
提示: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激化、蒙古统治集团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统治者善于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
1.图示元朝统一全国过程
2.根据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教师讲述: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提示: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4.提出问题: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概况及其影响。
提示:(1)概况: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师生共同探究:如何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提示: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
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但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三、课堂总结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地评价文天祥的言行。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自主学习在学生成长中的运用,突出对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突出历史的时序和前后延续性。
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体验,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史料研读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有关历史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