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
林业有害生物.pptx
![林业有害生物.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c23a1429e31433238689302.png)
概念:利用人工或各种器械,直接捕 捉或消灭害虫的方法。
(如剪病虫枝、摘除虫卵、虫蛹、用 布抹蚜虫等)
二、阻隔法
概念:人为设置各种障碍物以切断病 虫的侵染途径方法
(一)涂毒环、涂胶环 (对有上下树习性昆虫)豆油10 松
香10 黄蜡1 (二)挖障碍沟 不能迁飞昆虫、根部病害
(三)设障碍物 只能爬行上树产卵的昆虫 (四)纱网隔离40-60目 (小型昆虫、病毒) (五)土表覆盖薄膜或草 (阻隔病原物的传播 )
三、诱杀法
(一)灯光诱杀(诱集时间19时-21时、 虫情在雌成虫产卵前、防治设灯周围应 补以化学防治)
(二)食物诱杀
1、毒饵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 , 在其所喜欢的食物 中掺入适量毒剂来诱杀害虫的方法
3、饵木诱杀 (对天牛、小蠹虫利用价值不大木段诱 杀,产卵后剥皮处理或浸水、喷药)
4、植物诱杀 利用害虫喜食某种植物诱杀。
3、当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新区时,采取 紧急措施,就地及时肃清
(既不引祸入境,也不染灾于人)
二、森林植物检疫的措施和检疫对象
(一)森林植物检疫的措施
1、对内检疫: 由各省、市检疫机关,会同交通运输、 邮电供销等有关部门进行。
2、对外检疫: 是国家对港口、国际机场以及国际交通 要道,设立检疫机关对进出口的物品进 行检疫处理
17、青杨脊虎天牛 18、冠瘿病菌19、草 坪草褐斑病菌
广西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在上述19种再 加上如下6种:
1、入侵红火蚁 2、桉树青枯病 3、萧氏 松茎象 4、肉桂枯枝病 5、双条杉天牛
6、加拿大一枝黄花
第三节栽培技术防治法 概念: 一、选育抗病虫品种 已培育出菊花、香石竹抗锈病的新品种 目前仍然是防治某些植物有害生物的重要 研究课题 二、育苗措施栽培措施 1、圃地的选择:生荒地
《有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
![《有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efd5b57375a417876f8f74.png)
GDOU-B-11-213《有害生物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有害生物防治学是园艺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综合起来的一门课程。
它包括昆虫基础知识和园艺等害虫防治知识以及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和多种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知识。
总学时50 理论35学时实验15学时。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有害生物防治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
为学好林业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和防治通过实验和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求学生采集昆虫标本50种以上,病害标本30种以上。
三、面向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四、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气象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有害生物防治学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学习植物保护学要有上面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依托。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6学时)1.1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A1.2 昆虫头部 A1.头部的基本构造2.昆虫的触角3.昆虫的眼4.昆虫的口器1.3昆虫的胸部 A1.胸部的基本构造2.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3.昆虫的翅1.4 昆虫的腹部 A1.腹部的基本构造2.外生殖器的构造3.尾须4.幼虫的腹足1.5 昆虫的体壁 B1.体壁构造与特性2.体壁的衍生物3.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A1.6 昆虫的体腔和内部器官 C作业:认识昆虫各部位名称。
第二章昆虫生物学(6学时)2.1 昆虫的生殖方式 A1.两性生殖2.孤雌生殖3.卵胎生和幼体生殖4.多胚生殖2.2 昆虫的发育和变态 A1.昆虫变态类型2.昆虫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特性2.3昆虫的进代和年生活史 A2.4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A2.5昆虫的习惯 A1.食性2.假死性3.趋性4.昆虫的本能5.保护色及拟态6.群集、扩散和迁飞作业:把本章名词用作业本抄下来并背熟。
2024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
![2024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5817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6.png)
ppt课件•林业有害生物概述•林业有害生物识别与诊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与原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目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践案例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挑战与对策探讨林业有害生物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危害程度及影响危害程度影响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还对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国内外发生现状国内现状国外现状林业有害生物识别与诊断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030201常见有害生物识别诊断方法及步骤观察林分状况、林木受害症状、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等,初步判断有害生物种类。
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受害部位或有害生物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鉴定。
利用显微镜、解剖镜等工具对标本进行详细观察,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鉴定。
应用PCR、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现场调查采集标本实验室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误区一误区二注意事项一注意事项二误区与注意事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与原则防治策略制定01020304明确防治目标综合施策因地制宜加强监测预警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公众参与明确规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等。
《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相关政策解读对植物检疫工作进行了规范,包括检疫范围、检疫程序、检疫标准等。
详细规定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组织管理、预防控制、检疫检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介绍国家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相关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法律法规政策解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天敌昆虫利用微生物制剂应用昆虫信息素诱杀施药时机掌握农药种类选择在有害生物发生初期或薄弱环节进行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施药方法改进人工捕杀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有害生物,可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
阻隔法利用有害生物的习性,设置障碍物或挖掘阻隔沟等,阻止其扩散蔓延。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培训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1d9140ba45177232e60a251.png)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2005-10-18第一部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知识1、林业有害生物:指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林业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螨类等。
林业有害生物又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2、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虫害的预防和除治。
3、植物检疫:是以法规为依据,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对生产和流通中的某些感染特定病虫害的植物和植物产品采取禁止和限制措施,以防止这些病虫杂草和其它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国家农、林业生产安全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4、新时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5、森林健康:是针对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单一,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弱等提出来的一个营林理念,倡导通过合理配置林分结构,实现森林病虫害自控、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和森林资源产值提高。
6、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简称IPM)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它考虑到有害生物种群生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尽可能协调的运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多种行政措施。
使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1、监测预报工作的意义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①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是控制森林病虫害,防治或减轻森林病虫害损失的基础工作。
也是进行森林病虫害虫防治和检疫的依据;②及时、准确地监测预报,可以使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最合理地组织药械、药剂,从而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2、监测预报的任务:通过对主要森林病害作系统的调查观测,综合分析相关材料,及时发报森林病虫害发生状况,并预报一定期限的发生趋势,提出防治意见。
3、预报的种类:①定期预报:根据预报期的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三种。
②警报:发生危险性病虫害或近期某种森林病虫害将爆发的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且会造成严重危害时,由县级测报机构迅速发出警报。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9bb356168884868762d6b7.png)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大纲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概念: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及除治。
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概念:是指通过检疫、预测预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多样性,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和提高林分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物理、营林措施等防治方法,控制森林生态系统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
一、营林技术措施从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森林发生的重大或常发性病虫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灾情并减少灾害引起的损失,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条件。
其中营林技术措施是一种即实用又环保高效的预防和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重要措施。
(一)选育抗病品种(二)育苗技术措施(三)营林抚育技术措施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实质上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调节有害虫群密度的措施,也即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天敌昆虫的利用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类害虫,利用茧蜂防治松毛虫、舞毒蛾等害虫,利用啮小蜂防治舟蛾、白蛾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螳螂、草蛉、蠾蝽等。
近年来利用瓢虫防治蚜虫、蚧壳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微生物治虫微生物治虫包括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防治害虫。
1、细菌的应用: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与化学农药相比,其突出优点就是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
2、真菌的应用3、病毒的应用目前病毒杀虫剂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悬剂、水悬剂等。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有许多优点:①对寄主昆虫具有高度的致病性,极少或不产生抗性;②对环境因子适应性强,不宜丧失活性;③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畜、植物安全;④自然条件下容易引起害虫群体病毒流行,控制种群数量。
(三)鸟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以鸟治虫”是一种传统方法,对控制害虫有一定的作用,且具有经济、环保、持效性的特点,因此仍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措施中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PPT课件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190a9d770bf78a652954a6.png)
14
土壤
土壤温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 越冬 – 土栖(金龟子)
土壤理化性质对昆虫的影响
– 土壤成分、土粒的大小、土壤的紧密度、透气性、 团粒结构、含盐量(东亚飞蝗)、pH值(金针虫 喜栖息于pH值为4~5.2的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与昆虫
– 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常常导致地下害虫发生
编辑ppt
dxF 松毛虫黑卵蜂等寄生
未受精 降温,鸟类捕食
越冬死亡 松毛虫绒茧蜂寄生,鸟类捕食,细菌病
寄生蝇寄生 性比
鸟类捕食及成虫死亡
dx 1170.48 196.63 687.46 139.93 1054.50 379.08 14.40 46.60 3689.08
期望卵量:74.52/2×208=7750 实际卵量:(74.52-46.60)/2×208=2904 种群趋势:期望值I=7750/编3辑7p1pt7=2.09
针叶林 针阔混交 常绿阔
林
叶林
√
√
双纹螟 Herculia nanalis
√
√
桃蛀螟 Dichocrocis
√
√
punctiferalis
编辑ppt
√
4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某一地区内生
物和环境的总和。
组成
– 无机成分:光照、空气、水分、化学物质等; –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多个层次)、分解
正常的代谢过程要求一定温度。 昆虫是变温动物。 多数昆虫生存温度是-10~45℃,适宜温
度是8~40℃
编辑ppt
8
温区的划分
编辑ppt
9
有效积温法则
生物在发育期内要求摄取的有效温度 (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总和称为有 效积温。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专题——林业有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专题——林业有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a85f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5.png)
第15页/共92页
返回
松突圆蚧
第16页/共92页
第17页/共92页
第18页/共92页
松突圆蚧
第19页/共92页
返回
杨干象
第20页/共92页
第21页/共92页
第22页/共92页
杨干象
是危害杨属、柳、复叶槭等植物的幼苗及人工
林的主要枝干害虫。
主要以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环绕枝干蛀 成椭圆形蛀道进行危害。幼树表面呈红褐色,微 下凹成水渍状斑。并有褐色丝状排泄物。 蛀孔的 树皮常横裂呈刀砍状。树木受害后轻者造成枝干 干枯,折断,重者导致整株树木死亡。
薇甘菊靠种子借风力在短距离内传播, 在水边、山边的生长速度极快,缠绕在林 木上可至其干枯而死。
香蕉、荔枝、龙眼等被薇甘菊大片覆盖, 难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存环境遭到 了极大的破坏,也危及到小动物、红树林 和鸟类生存,控制不利将对植物生长及各 类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毁灭性灾难。
第65页/共92页
国家禁止进境的二类植物检疫对象,2001年3月 26日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联合发出公告暂停从有椰心叶甲发生的国家及地区 进口棕榈科植物种苗。
第14页/共92页
广东省2000年发现椰心叶甲,目前该虫在 我国南方几个省市的棕榈科植物上大面积发 生。珠海市2002年发现椰心叶甲,主要危害 大王椰子和海南椰子,受害严重并已造成损 失的椰树达10万株,最多的一株树上有7000 -8000头椰心叶甲为害。
返回
第41页/共92页
枣大球蚧
第42页/共92页
第43页/共92页
枣大球蚧
传播途径:1龄若虫爬行或借助风力扩散,调运 带虫苗木、带皮原木、植物。
危害巴旦杏、枣属、核桃属、苹果属的植物,查 苗木、接穗。
《有害生物防治》课件
![《有害生物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639d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2.png)
02
有害生物防治的方法与技术
物理防治方法
机械防治
利用各种机械、工具或物 理方法来防治有害生物, 如人工摘除、捕杀、诱捕 等。
物理因子控制
利用高温、低温、电离辐 射等物理因子来防治有害 生物,如热水处理、微波 处理等。
生物防治方法
天敌
利用天敌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 量和危害,如寄生蜂、瓢虫等
。
病原微生物
利用病原微生物来控制有害生 物的数量和危害,如细菌、真 菌等。
竞争
利用与有害生物生态位相似或 相同的物种来竞争资源,从而 降低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
拒食剂
利用对有害生物具有拒食作用 的化学物质来降低其数量和危
害,如印楝素、苦参碱等。
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环境治理和社区参 与等,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城市有害生物防治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居民的自我 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
公共卫生有害生物防治
公共卫生有害生物防治是保障公共卫 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防治病 媒生物和鼠类等,可以减少疾病传播 和环境污染。
保护天敌
在防治有害生物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维护生态平 衡,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合理使用资源
在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合理使用防治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公众对有害生物防治的认识与参与度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和方法 ,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度。
社会参与
屏障或阻隔
设置屏障或阻隔物,防止 有害生物的侵入和扩散, 如防虫网、挡鼠板等。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教学培训课件:26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教学培训课件:26生物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b86356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1.png)
生物防治
(3)天敌昆虫的引进 天敌引进是指把天敌昆虫从一 个国家移入另一个国家。我国 引进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已 有80多年的历史。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作用方式特殊,防治对 象比较专一且对人类和环境的潜 在危害比化学农药要小,因此, 特别适用于林业植物害虫的防治。
生物防治
(1)微生物农药 以菌治虫,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可引起昆虫致 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线虫等。 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病原细菌、病原真菌和病原病毒三类。
竹斑蛾 大袋蛾等
均能在自然界中感染病毒,对这些害虫的猖獗发生起到了抑制作用。
生物防治
(2)生化农药 指那些经人工合成或从自然界的生物源中分离或派生出来 的化合物,如昆虫信息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主要来自 于昆虫体内分泌的激素,包括昆虫的性外激素、昆虫的脱 皮激素及保幼激素等内激素。
生பைடு நூலகம்防治
(3)以菌治病 一些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它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 抗生素,杀死或抑制病原物。这是目前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 要内容。如哈茨木霉能分泌抗生素,杀死、抑制茉莉白绢病病菌。 又如菌根菌可分泌萜烯类等物质,对许多根部病害有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称 为以虫治虫。天敌昆虫主要有 两大类型:捕食性天敌昆虫和 寄生性天敌昆虫。
生物防治
(1)天敌昆虫的保护 自然条件下天敌的种类是非常丰富 的,保护、利用本地天敌是林业害 虫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各 种害虫种群数量重要的控制因素。
生物防治
(2)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昆虫 在自然条件下,天敌的发展总是以害虫的发展为前提,在害虫发 生初期由于天敌数量少,对害虫的控制力低,再加上化学防治的 影响,林业植物上天敌数量减少,因此,采用人工大量繁殖的方 法增加天敌昆虫的数量,适时释放到林间消灭害虫。特别在害虫 发生之初,大量释放于林间,可取得较显著的防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大纲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概念: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及除治。
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概念:是指通过检疫、预测预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多样性,促进森林健康生
长和提高林分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物理、营林措施等防治方法,控制森林生态系统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
一、营林技术措施
从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森林发生的重大或常发性病虫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灾情并减少灾害引起的损失,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条件。
其中营林技术措施是一种即实用又环保高效的预防和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重要措施。
(一)选育抗病品种
(二)育苗技术措施
(三)营林抚育技术措施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实质上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调节有害虫群密度的措施,也即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天敌昆虫的利用
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类害虫,利用茧蜂防治松毛虫、舞毒蛾等害虫,利用啮小蜂防治舟蛾、白蛾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螳螂、草蛉、蠾蝽等。
近年来利用瓢虫防治蚜虫、蚧壳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微生物治虫
微生物治虫包括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防治害虫。
1、细菌的应用:
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与化学农药相比,其突出优点就是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
2、真菌的应用
3、病毒的应用
目前病毒杀虫剂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悬剂、水悬剂等。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有许多优点:
①对寄主昆虫具有高度的致病性,极少或不产生抗性;
②对环境因子适应性强,不宜丧失活性;
③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畜、植物安全;
④自然条件下容易引起害虫群体病毒流行,控制种群数量。
(三)鸟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以鸟治虫”是一种传统方法,对控制害虫有一定的作用,且具有经济、环保、持效性的特点,因此仍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措施中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有杜鹃、大山雀、啄木鸟等20多种。
它们大多数捕食害虫,对降低害虫虫口密度、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益处。
当害虫种群密度不大时,鸟类对害虫的调节作用最明显。
但在大面积的人工林内食虫鸟的种类和数量都较混交林少,这是因为食虫鸟类数量的增多常受鸟巢数量不足及生境不适宜所限制,所以必须帮助明巢鸟类、穴居鸟类等进行人工挂巢箱或朽木块等措施进行招引,
以增加鸟类的数量。
益鸟的招引包括:冬季在林内为食虫益鸟给饵,在干旱地区给水,在林内栽植益鸟食饵植物,在结构单纯的林分中栽植适合鸟类营巢的树种等。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作为综合治理措施中的一种,以其简便实用、无环境污染、效果直接等特点。
物理防治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人工捕杀
对于昆虫个体较大,容易捕捉的种类,如果暴发成灾,可动员周围居民进行人工捕捉进行防治以配合其它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可达到成本低,见效快的效果。
如银杏大蚕蛾与松毛虫的幼虫与茧的人工捕杀;栗山天牛灯诱捕捉;青杨天牛的人工剪除虫瘿等都是人工捕杀的实例。
(二)隔离法
对于在一定区域内传播快,扩散蔓延迅速的害虫,为防止和限制其进一步传播蔓延,达到保护未发生地森林资源安全的的目的,可在病虫害的发生地与被保护地之间建立一定宽度和长度的无寄主隔离带,阻碍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
(三)诱杀法:利用害虫的某些趋性特征进行诱集捕杀,不但方法简便易行,而且经济高效。
1、灯诱捕杀:利用大多数昆虫的趋光性特征进行灯诱捕杀。
2、信息素:
(1)林间弥散昆虫性信息素合成物的气味,干扰昆虫雌雄间的交配通信;
(2)利用信息素诱捕器对害虫实施诱捕。
具有专一性、无公害、保护天敌等优点,已逐步成为农林害虫综合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较常用的有舞毒蛾、杨树透翅蛾、小蠹虫等性信息素。
四、化学防治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由于一个或几个昆虫种群的急剧增加,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其他防治措施又不能迅速地降低虫口,为保护林木,维护正常的生态平衡,这时化学防治措施作为一种急救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效、低毒、安全、经济,每公顷使用几克或几十克就能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的药剂已不罕见。
农药的安全性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包括药剂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对人畜等高等动物、对天敌、对水生生物和土壤中一切有益生物低毒,没有环境污染和残留毒性问题。
所谓“无公害药物”或“无污染农药”,其核心就是其安全性较常规农药有显著地提高,在正常使用下,不会造成“公害”或“污染”,高毒、环境污染严重、选择性差的农药将逐步被淘汰。
五、农药制剂的发展
(一)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发展新剂型
(二)粉剂向粒剂和悬浮剂方向发展
(三)缓释剂仍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
通常使用的化学农药制剂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水剂等,其使用以后有效成分都充分暴露在空间,毒性高的药剂极易引起有益生物的中毒和杀伤;由于光解、水解、生物降解或水的淋溶流失、挥发等,使药剂有效成分又大量流失,其损失率高达60%—90%,药剂的有效期也大大缩短了。
缓释剂有着十分显著的优点:
1、可以使高毒产品低毒化。
避免或减轻高毒农药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畜及有益生物的急性中毒和伤害,也可以减轻或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可以使农药减少在环境中的光解、水解、生物降解、挥发、流失等,使用药量大大减少,而持效期大大延长;
3、由于药剂释放量和时间可以得到控制,因而药剂的功能得到提高,使其更能按照人
食品基本无污染问题。
主要品种有除虫菊素、烟碱、鱼藤酮、苦楝等。
(六)其它杀虫剂
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杀菌剂:
杀鼠剂主要品种有:敌鼠、氯鼠酮、杀鼠迷、溴鼠隆、溴敌隆等。
六、我国限制、禁用的农药
主要是其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从保护人畜、环境出发,国家
规定限制、禁止使用。
砷、铅类无机制剂、汞制剂、内吸磷、敌枯双、六六六、滴滴涕、杀虫脒、氟乙酰胺、毒鼠强、菊酯类药剂、甲拌磷、克百威、敌百虫、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