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大气中的传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2 0.82 0.93 0.94 1.13 1.38 1.46 1.87 2.66 3.15 6.26 11.7 12.6 13.5 14.3 1.4 1.6 2.05 4.3 5.2 9.4 10.4 4.7 9.6
从表不难看出,对某些特定的波长,大气呈现出极为 强烈的吸收,光波几乎无法通过。根据大气的这种选择 吸收特性,一般把近红外区分成八个区段,将透过率较 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在这些窗口之内,大气分 子呈现弱吸收。目前常用的激光波长都处于这些窗口之 内。
二. 大气衰减
激光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
部分光辐射能量被吸收而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热能等
部分能量被散射而偏离原来的传向
如辐射能量空间 重新分配
吸收和散射的总效果使传输光辐射 强度的衰减。
设强度为I的单色光辐射,通过厚度为dl的大 气薄层。不考虑非线性效应,光强衰减量dI正比 与I及dl,
即dI/I=(I-I)/I=dl 积分后得大气透过率:
1、 大气闪烁
光束强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随机起伏,光强忽大忽 小,即所谓光束强度闪烁。
大气闪烁的幅度特性由接收平面上某点光强I的 对数强度方差来表征
I2 [ln(I / I 0 )]2 4[ln(A/ A0 )]2 4 2
2 2 式中, 可通过理论计算求得,而 I 则可由
实际测量得到。
对大气衰减的研究可归结为对上述四个基 本衰减参数的研究。 ⑴ 大气分子的吸收
大气分子在光波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极化,并 以入射光的频率作受迫振动。所以为了克服大气 分子内部阻力要消耗能量,表现为大气分子的吸 收。 分子的固有吸收频率由分子内部的运动形态 决定。
吸收 分子 H2 O CO2 O2
主要吸收谱线中心波长(m)
在弱湍流且湍流强度均匀的条件下:
2 1.23Cn (2 )6/7 L11/6 2 6/7 11/6 12.8 C (2 ) L n 2 2 I 4 2 6/7 11/6 0.496Cn (2 ) L 2 6/7 11/6 1.28 C (2 ) L n
(l0 L L0 ) ( L L0 ) (l0 L L0 ) ( L L0 )
对平面波
对球面波
一般地,波长短,闪烁强,波长长,闪烁小。当湍流强度 增强到一定程度或传输距离增大到一定限度时,闪烁方差就不 再按上述规律继续增大,却略有减小而呈现饱和,故称之为闪 烁的饱和效应。
由于分子散射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波长越长,散射越弱;波长越短,散射越 强烈。故可见光比红外光散射强烈,蓝光 又比红光散射强烈。在晴朗天空,其他微 粒很少,因此瑞利散射是主要的,又因为 蓝光散射最强烈,故明朗的天空呈现蓝色。
(3)大气气溶胶的衰减 大气气溶胶的概念:是指大气中有大量 的粒度在 0.03 m到2000 m之间的固态 和液态微粒
谢谢!
气溶胶对光波的衰减
散射
吸收
当光的波长相当于或小于散射粒子 尺寸时,即产生米-德拜散射
三. 大气湍流效应
通常大气是一种均匀混合的单一气态流体,其运动形 式分为层流运动和湍流运动。 层流运动:流体质点做有规则的稳定流动,在一个薄层 的流速和流向均为定值,层与层之间在运动过程中不发 生混合。 湍流运动:无规则的漩涡流动,质点的 运动轨迹很复杂,既有横向运动,也有 纵向运动,空间每一点的运动速度围绕 某一平均值随机起伏。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
姓 名:
黄彪
专业班级:2013级 光学工程
一.前言
大气激光通信、探测等技术应用 通常以大气为信道。光波在大气中传 播时,大气气体分子及气溶胶的吸收 和散射会引起的光束能量衰减,空气 折射率不均匀会引起的光波振幅和相 位起伏;当光波功率足够大、持续时 间极短时,非线性效应也会影响光束 的特性。
2、光束的弯曲和漂移
光束漂移 在接收平面上,光束中心的投射点(即光 斑位置)以某个统计平均位置为中心,发 生快速的随机性跳动(其频率可由数赫到 数十赫) 若将光束视为一体,经过若干分钟会发现,其 平均方向明显变化,这种慢漂移亦称为。
光束弯曲
光束弯曲漂移现象亦称天文折射,主要受制于大 气折射率的起伏。弯曲表现为光束统计位置的慢变化, 漂移则是光束围绕其平均位置的快速跳动。
T I / I 0 exp dl
0
LIdl NhomakorabeaI
化简得:
T exp( L)
为大气衰减系数。此描述大气衰减的朗
伯定律,表明光强随传输距离的增加呈指 数规律衰减。
km m ka a
分子的 吸收系 数
分子的 散射系 数
气溶胶 的吸收 系数
气溶胶 的散射 系数
⑵ 大气分子散射
大气中总存在着密度起伏,破坏了大气的光学均匀性,一 部分辐射光会向其他方向传播,从而导致光在各个方向上的散 射。 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辐射波长总是远大于分子的线度, 这一条件下的散射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四 次方成反比。
瑞利散射系数的经验公式为:
m 0.827 N A3 / 4
从表不难看出,对某些特定的波长,大气呈现出极为 强烈的吸收,光波几乎无法通过。根据大气的这种选择 吸收特性,一般把近红外区分成八个区段,将透过率较 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在这些窗口之内,大气分 子呈现弱吸收。目前常用的激光波长都处于这些窗口之 内。
二. 大气衰减
激光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
部分光辐射能量被吸收而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热能等
部分能量被散射而偏离原来的传向
如辐射能量空间 重新分配
吸收和散射的总效果使传输光辐射 强度的衰减。
设强度为I的单色光辐射,通过厚度为dl的大 气薄层。不考虑非线性效应,光强衰减量dI正比 与I及dl,
即dI/I=(I-I)/I=dl 积分后得大气透过率:
1、 大气闪烁
光束强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随机起伏,光强忽大忽 小,即所谓光束强度闪烁。
大气闪烁的幅度特性由接收平面上某点光强I的 对数强度方差来表征
I2 [ln(I / I 0 )]2 4[ln(A/ A0 )]2 4 2
2 2 式中, 可通过理论计算求得,而 I 则可由
实际测量得到。
对大气衰减的研究可归结为对上述四个基 本衰减参数的研究。 ⑴ 大气分子的吸收
大气分子在光波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极化,并 以入射光的频率作受迫振动。所以为了克服大气 分子内部阻力要消耗能量,表现为大气分子的吸 收。 分子的固有吸收频率由分子内部的运动形态 决定。
吸收 分子 H2 O CO2 O2
主要吸收谱线中心波长(m)
在弱湍流且湍流强度均匀的条件下:
2 1.23Cn (2 )6/7 L11/6 2 6/7 11/6 12.8 C (2 ) L n 2 2 I 4 2 6/7 11/6 0.496Cn (2 ) L 2 6/7 11/6 1.28 C (2 ) L n
(l0 L L0 ) ( L L0 ) (l0 L L0 ) ( L L0 )
对平面波
对球面波
一般地,波长短,闪烁强,波长长,闪烁小。当湍流强度 增强到一定程度或传输距离增大到一定限度时,闪烁方差就不 再按上述规律继续增大,却略有减小而呈现饱和,故称之为闪 烁的饱和效应。
由于分子散射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波长越长,散射越弱;波长越短,散射越 强烈。故可见光比红外光散射强烈,蓝光 又比红光散射强烈。在晴朗天空,其他微 粒很少,因此瑞利散射是主要的,又因为 蓝光散射最强烈,故明朗的天空呈现蓝色。
(3)大气气溶胶的衰减 大气气溶胶的概念:是指大气中有大量 的粒度在 0.03 m到2000 m之间的固态 和液态微粒
谢谢!
气溶胶对光波的衰减
散射
吸收
当光的波长相当于或小于散射粒子 尺寸时,即产生米-德拜散射
三. 大气湍流效应
通常大气是一种均匀混合的单一气态流体,其运动形 式分为层流运动和湍流运动。 层流运动:流体质点做有规则的稳定流动,在一个薄层 的流速和流向均为定值,层与层之间在运动过程中不发 生混合。 湍流运动:无规则的漩涡流动,质点的 运动轨迹很复杂,既有横向运动,也有 纵向运动,空间每一点的运动速度围绕 某一平均值随机起伏。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
姓 名:
黄彪
专业班级:2013级 光学工程
一.前言
大气激光通信、探测等技术应用 通常以大气为信道。光波在大气中传 播时,大气气体分子及气溶胶的吸收 和散射会引起的光束能量衰减,空气 折射率不均匀会引起的光波振幅和相 位起伏;当光波功率足够大、持续时 间极短时,非线性效应也会影响光束 的特性。
2、光束的弯曲和漂移
光束漂移 在接收平面上,光束中心的投射点(即光 斑位置)以某个统计平均位置为中心,发 生快速的随机性跳动(其频率可由数赫到 数十赫) 若将光束视为一体,经过若干分钟会发现,其 平均方向明显变化,这种慢漂移亦称为。
光束弯曲
光束弯曲漂移现象亦称天文折射,主要受制于大 气折射率的起伏。弯曲表现为光束统计位置的慢变化, 漂移则是光束围绕其平均位置的快速跳动。
T I / I 0 exp dl
0
LIdl NhomakorabeaI
化简得:
T exp( L)
为大气衰减系数。此描述大气衰减的朗
伯定律,表明光强随传输距离的增加呈指 数规律衰减。
km m ka a
分子的 吸收系 数
分子的 散射系 数
气溶胶 的吸收 系数
气溶胶 的散射 系数
⑵ 大气分子散射
大气中总存在着密度起伏,破坏了大气的光学均匀性,一 部分辐射光会向其他方向传播,从而导致光在各个方向上的散 射。 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辐射波长总是远大于分子的线度, 这一条件下的散射为瑞利散射。瑞利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四 次方成反比。
瑞利散射系数的经验公式为:
m 0.827 N A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