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归纳.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 写作和阅读相同,是人类传递知识文化、 沟通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相比于说话
和聆听,写作和阅读更能长期并廉价地
保存信息,被保存的信息还可以被轻易
什么是语文?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
广泛性 终身性
•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
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
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 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 7.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
优秀诗文60篇(段)。
8
100万字。
.
14
“阅读”的概念
❖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 知识,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 是从文字中建构意义的过程。
.
15
什么是作文?
• (三)习作
1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
.
10
小结
语
文
语言 言语
文字 文章
听
说
读
写
.
11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 文道统一
• 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 道----教育纲要的德育渗透 • 道----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
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 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
12
什么是阅读?
• 阅读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并加以 (符号的)辨认、(行文的)理解、 (内容的)分析之过程,有时还伴随着 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这些符号最 常见的乃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 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使 用眼睛观看,可是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 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
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
常见应用文。
4
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
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 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
16
什么是作文?
•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 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 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 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 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 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就是作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 的有效策略
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董凤桂
Email:dongfenggui67@ 2011-1
.
1
• 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 双文学的耳朵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
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
2
• 什么是语文? •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 什么是阅读? • 什么是作文? •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什么? • 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是什么?
.
3
什么是语文?
•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 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 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 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 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 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 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 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 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 圣陶、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 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全 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 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 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 此,“语文”成了中小 4 学的一门主课。
.
7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
• 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 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 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 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
8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3
•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 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
13
什么是阅读?
• (二)阅读
1
朗读课文。
2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Biblioteka 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 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 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 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 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 和完整。
.
9
•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 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 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 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 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 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5.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
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
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 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解释得很清楚:“平时 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 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最重 要的文化载体。 ----于漪老师
• 既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又兼顾了它的人 文性。
.
5
•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地位
.
6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1
•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 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 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 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 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 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