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轴承的失效分析
合集下载
轴承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PPT课件
轴承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
一、为什么轴承会损坏?
1、轴承损坏主要原因有:
①材料疲劳; ②润滑不良; ③污染; ④安装问题; ⑤处理不当。 大体上讲,有三分之一的轴承损坏原因是材料疲劳;有三分之一
是润滑不良;另外三分之一是污染物进入轴承或安装处理不当。
2、轴承损坏的开始:
轴承从开始使用到第一个材料疲劳点的出现的时间长 短是和这段时间轴承的转数、负载大小、润滑及清洁度有关。疲 劳是负载表面下剪应力周期性出现所形成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 后,便会引发微小的裂纹,然后渐渐延伸至表面。当滚动体经过 这些裂纹形成的小块面积后,便有些裂块开始脱落,形成所谓的 剥皮现象,随着剥皮的继续扩大,轴承损坏不能使用。最初发生 在表面下,虽然最初的剥皮通常非常轻微,但随着应力的增加及 裂块的增多,导致剥皮面积的蔓延,这种过程通常持续很长一段 时间,期间有明显的振动和噪音,因此在没坏之前,应有足够的 时间来更换它。
8) 表面坑痕: 滚道、滚动体表面或大端面
小而浅的坑痕,呈结晶壮的破坏壮。 这是由于润滑不良所致。例如;少油 或由于温升所造成的黏度改变,使油 膜无法将接触面分离,表面有瞬间的 接触。
办法:改善润滑。
9) 微动腐蚀 轴承环与轴或轴承箱之间
有相对运动才发生的现象。这是由于 太松的配合或轴承座变形所致。
6) 滚子与滚道的磨伤 在滚道负荷区开始端与滚子
有磨伤及局部变色,这是由于滚子进 入负荷区,突然加速所造成的。
有两种可行办法;其一是选 择黏度较高的润滑剂;其二是减小轴 承间隙。
7) 外表面的磨伤 内环内孔与外环外表面有
刻痕及局部变色,此种情况是环与轴 或轴承箱有相对运动所致。解决的唯 一方法是加大环与轴或轴承箱的配合 过盈量来防止相互转动。轴向制动或 夹紧无法解决此类问题。
一、为什么轴承会损坏?
1、轴承损坏主要原因有:
①材料疲劳; ②润滑不良; ③污染; ④安装问题; ⑤处理不当。 大体上讲,有三分之一的轴承损坏原因是材料疲劳;有三分之一
是润滑不良;另外三分之一是污染物进入轴承或安装处理不当。
2、轴承损坏的开始:
轴承从开始使用到第一个材料疲劳点的出现的时间长 短是和这段时间轴承的转数、负载大小、润滑及清洁度有关。疲 劳是负载表面下剪应力周期性出现所形成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 后,便会引发微小的裂纹,然后渐渐延伸至表面。当滚动体经过 这些裂纹形成的小块面积后,便有些裂块开始脱落,形成所谓的 剥皮现象,随着剥皮的继续扩大,轴承损坏不能使用。最初发生 在表面下,虽然最初的剥皮通常非常轻微,但随着应力的增加及 裂块的增多,导致剥皮面积的蔓延,这种过程通常持续很长一段 时间,期间有明显的振动和噪音,因此在没坏之前,应有足够的 时间来更换它。
8) 表面坑痕: 滚道、滚动体表面或大端面
小而浅的坑痕,呈结晶壮的破坏壮。 这是由于润滑不良所致。例如;少油 或由于温升所造成的黏度改变,使油 膜无法将接触面分离,表面有瞬间的 接触。
办法:改善润滑。
9) 微动腐蚀 轴承环与轴或轴承箱之间
有相对运动才发生的现象。这是由于 太松的配合或轴承座变形所致。
6) 滚子与滚道的磨伤 在滚道负荷区开始端与滚子
有磨伤及局部变色,这是由于滚子进 入负荷区,突然加速所造成的。
有两种可行办法;其一是选 择黏度较高的润滑剂;其二是减小轴 承间隙。
7) 外表面的磨伤 内环内孔与外环外表面有
刻痕及局部变色,此种情况是环与轴 或轴承箱有相对运动所致。解决的唯 一方法是加大环与轴或轴承箱的配合 过盈量来防止相互转动。轴向制动或 夹紧无法解决此类问题。
轴承失效分析
54
8、回油孔堵塞,引起密封漏油。应清洗回油孔,将废油抽 出,重新加润滑油至合适油位。
9、一根轴上装有两套“支承”轴承,轴承工作时,轴受热 过于膨胀。可卸下其中一轴承箱的外罩,并加垫片使轴承外 圈得到合适的间隙,使轴承能轴向自由移动来解决。
10、轴承的紧定套上得过紧。可先放松锁紧螺母和紧定套组 装件,使轴承能自由运转,再予以充分上紧,将轴承紧固于 轴上。
41
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1. 疲劳剥落
正常失效
2. 存储、运输损坏
3. 安装不当 4. 润滑失效
非正常失效
5. 杂质与腐蚀磨损等
42
四、轴承运转是否正常的判别方法
一般是三部曲 倾听:耳听机械设备在旋转时是否发出异常响 声,(轰隆隆和尖叫声)是不正常的声音, 轻快而无节奏为正常。 触摸:运转时用手感觉机械的振动和升温。
31
TWB ISO9002
润 滑 失 效
滚子两端剥落,中部还是完好的。
32
TWB ISO9002
润 滑 失 效
小部分剥落区域,象剥了皮的苹果
33
TWB ISO9002
润滑失效
保持架对润滑很敏感,磨损很快
34
TWB ISO9002
润 滑 失 效
挡边端面和滚子端面摩擦痕迹明 显
35
TWB ISO9002
润滑不良
一般情况下应增大润滑剂的粘度和润滑剂的用量
安装误差
检验轴和轴承座壳的形位误差及安装精度,并采用正确的安装方 法
回转件的相互的接触和摩擦 检验轴承本身或端盖密封件的接触情况,必要时可更换密封件
低频的连续音响
轴承滚道工作表面已出现伤 痕、缺陷或润滑剂不清洁
清洁轴承,使用清洁的润滑剂,检验轴承的工作表面,必要时应 更换轴承。
8、回油孔堵塞,引起密封漏油。应清洗回油孔,将废油抽 出,重新加润滑油至合适油位。
9、一根轴上装有两套“支承”轴承,轴承工作时,轴受热 过于膨胀。可卸下其中一轴承箱的外罩,并加垫片使轴承外 圈得到合适的间隙,使轴承能轴向自由移动来解决。
10、轴承的紧定套上得过紧。可先放松锁紧螺母和紧定套组 装件,使轴承能自由运转,再予以充分上紧,将轴承紧固于 轴上。
41
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1. 疲劳剥落
正常失效
2. 存储、运输损坏
3. 安装不当 4. 润滑失效
非正常失效
5. 杂质与腐蚀磨损等
42
四、轴承运转是否正常的判别方法
一般是三部曲 倾听:耳听机械设备在旋转时是否发出异常响 声,(轰隆隆和尖叫声)是不正常的声音, 轻快而无节奏为正常。 触摸:运转时用手感觉机械的振动和升温。
31
TWB ISO9002
润 滑 失 效
滚子两端剥落,中部还是完好的。
32
TWB ISO9002
润 滑 失 效
小部分剥落区域,象剥了皮的苹果
33
TWB ISO9002
润滑失效
保持架对润滑很敏感,磨损很快
34
TWB ISO9002
润 滑 失 效
挡边端面和滚子端面摩擦痕迹明 显
35
TWB ISO9002
润滑不良
一般情况下应增大润滑剂的粘度和润滑剂的用量
安装误差
检验轴和轴承座壳的形位误差及安装精度,并采用正确的安装方 法
回转件的相互的接触和摩擦 检验轴承本身或端盖密封件的接触情况,必要时可更换密封件
低频的连续音响
轴承滚道工作表面已出现伤 痕、缺陷或润滑剂不清洁
清洁轴承,使用清洁的润滑剂,检验轴承的工作表面,必要时应 更换轴承。
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PPT演示课件
诊断
磨屑
好 有 无 好 好 好 有 好 有 有 不可
方法
轴承间隙
无 无 无 好 好 有 无 无 无 无 不可
油膜电阻
无 无 无 好 好 好 好 有 无 无 可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5
各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
故
障
信
号 强 度
振
动
缺 陷 故 障 界
分 析 灵 敏 度
限
噪 声
灵 敏 度
测 温 分 析
分
缺
析
陷
灵
灾
轴承内部有锈蚀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7
轴承失效形式—点蚀
▪ 现象: 滚道面或滚动体表面 上有小坑和片状剥落
▪ 原因: 载荷过大 润滑不良 预载过大 间隙过小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8
轴承失效形式—压痕
▪ 现象: 滚道面上有滚动体的压痕
▪ 原因: 装配不当 静载荷过大 冲击载荷过大 异物侵入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9
轴承失效形式—烧伤、胶合
定义
Sf
xrm s x
Cf
xm ax xrm s
If
xm ax x
CL f
xm a x xr
Kv xr4ms
敏感性
差 一般 较好 好 好
稳定性
好 一般 一般 一般 差
表中:x -平均幅值, xr-方根幅值, -峭度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25
峰值指标用于轴承诊断
峰值指标Cf不受振动信号绝对大小的影响,适用于检测 滚动面剥落与裂纹等故障,但不适于检测磨损。
▪ 现象: 滚道面变色、软化、 熔合
▪ 原因: 转速过高 润滑不良 装配不当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8种常见轴承损坏原因分析ppt课件
运转检查与故障处理
(3) 轴承的温度 轴承的温度,一般由轴承室外面的温度就可推测出来,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测量轴承外环温度,则更为合适。 通常,轴承的温度随着运转开始慢慢上升1-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不合适,则轴承温度会急骤上升,会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止运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轴承的检查
(1)内外环、滚动体、保持架其中任何一个有裂纹和出现碎片的 (2)内外环、滚动体其中任何一个有剥离的。 (3)滚道面、挡边、滚动体有显著卡伤的。 (4)保持架的磨损显著或钢钉松动厉害的。 (5)滚道面、滚动体生锈和有伤痕的。 (6)滚动面、滚动体上有显著压痕和打痕的。 (7)内环内径面或外环外径上有蠕变的。 (8)过热变色厉害的。 (9)润滑脂密封轴承的密封板和屏蔽板破损严重的。
容许转速以上
ISO VG32,46,68 (轴承油、涡轮机油)
——
80~110℃
容许转速50%以下
ISO VG 320,460(轴承油)
ISபைடு நூலகம் VG 460,680(轴承油、涡轮机油)
容许转速 50~100%
ISO VG150,200(轴承油)
ISO VG220,320(轴承油)
容许转速以上
ISO VG68,100(轴承油、涡轮机油)
内圈旋转 径向载荷
内圈旋转 力矩载荷 (非直线性)
内圈旋转 径向载荷
内圈旋转 轴向载荷
内圈旋转 径向载荷及力矩载荷 (非直线性)
(i) (j) (k) (l) (m)
轴承的使用
运转检查 轴承安装结束以后,应马上进行运转检查,以确定安装是否正常。
轴承的诊断管理
轴承故障诊断 PPT
诊断特征
• 1、频谱和波形特征 • (1)径向振动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见下面说明部分)
及其低倍频处有峰。若有多个同类故障(内滚道、外滚道、 滚子……),则在故障特征频率的低倍频处有较大的峰。 • (2)内滚道故障特征频率处有边带,边带间隔为1×RPM。 • (3)滚动体故障特征频率处有边带,边带间隔为保持架 故障特征频率。 • (4)在加速度频谱的中高频区域若有峰群突然生出(下 图所示),表明有疲劳故障。 • (5)径向振动时域波形有重复冲击迹象(有轴向负载时, 轴向振动波形与径向相同),或者其波峰系数大于5,表 明故障产生了高频冲击现象。
• 由表7-9可知,3号机测点①处振动大,比1号机 和2号机相同部位大得多,初步估计测点①处轴 承有问题。
• 对测点①振动波形的包络信号作功率谱分析(图 7-25),分析频率500Hz,400谱线,功率谱。计 算该测点轴承特征频率(R=1480r/min, D=122.5mm,d=22mm,N=11,α=10°)为:
–(1)轴承外圈一阶径向固有振动,其频带在(1-8 ) kHz范围类。如离心泵、风机、轴承试验机这类简单机 械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这是一种方便的诊断信息。
–(2)轴承其他元件的固有振动。其频带在(20-60) kHz范围内,能避开流体动力噪声,信噪比高。
–(3)加速度传感器的一节固有频率,合理利用加速度 传感器(安装)系统的一节谐振频率作为监测频带,常 在轴承故障信号提取中受到良好效果,其频率范围通常 选择在10kHz左右。
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形式
• 1.疲劳剥落 滚动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表面既承受载荷又相对滚动, 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首先在表面下一定深度处(最大剪 应力处)形成裂纹,继而扩展到接触表面使表层发生剥落 坑,最后发展到大片剥落,这种现象就是疲劳剥落。疲劳 剥落会造成运转时的冲击载荷、振动和噪声加剧。
轴承失效分析PPT课件
解决方案
优化减速机设计,减少瞬间冲击力 对轴承的影响;加强轴承热处理工 艺控制,提高材料韧性。
06 结论
轴承失效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轴承失效分析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轴承失 效的原因和机理,可以预防类似失效的再次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 靠性。
轴承失效分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预防和减少机械故障上,还可以促进相关领域的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磨损失效
总结词
磨损失效是由于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滚动体和套圈之间存在摩擦,导致轴承表面 磨损。
详细描述
磨损失效通常表现为轴承表面出现擦伤、剥落、胶合等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润滑 不良、异物进入、转速过高或负荷过大等因素引起的。磨损失效会影响轴承的旋 转精度和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轴承卡死或运转困难。
塑性形失效
断裂失效
总结词
断裂失效是由于轴承在受到过大的冲击载荷或应力集中时,其材料发生脆性断裂。
详细描述
断裂失效通常发生在轴承的滚动体、套圈或保持架上,由于过大的冲击载荷或应力集中,如材料缺陷 、热处理不良、装配不当等因素,使得轴承材料发生脆性断裂。断裂失效是一种突发性的失效方式, 对轴承和机械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轴承失效分析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械设备向着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 的方向发展,轴承作为关键零部件,其失效分析对于保障设 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轴承失效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故障隐患,预防 设备突发故障,减少生产损失。同时,失效分析还可以为轴 承设计和制造提供反馈,促进轴承性能的改进和优化。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机械设备的轴承失效分析
轴承失效分析
原因
– 内圈相对轴转动 – 不合适的润滑 – 与轴的配合过紧或轴表面不平整 – 内外圈与其他部件相互磨擦 – 外部热应力
解决措施
– 提高润滑质量 – 选择更适合的配合 – 使用表面硬化的内外圈 – 避免轴承与相邻部件相互磨擦
Page 19
原因
– 润滑剂供应不足 –工作温度过高 (在给定温度下润滑剂粘度太低) – 在润滑剂中存在水污染物
解决措施
– 提高润滑质量 –使用具有高粘度的润滑剂且/或使用 EP-添加剂 – 对润滑剂和/或轴承区域进行冷却 –使用软润滑脂 (降低稠度级别) – 加强密封减小水的渗入
Page 15
在挡边处抱死
损坏特征
相对寿命 铁屑 磨损碎屑 铸造砂粒
刚玉
无 污 染 物
因颗粒污染物导致的寿命降低
1 0.1 0.01 0.001
Page 10
因颗粒污染物造成的破坏
损坏特征
– 材质剥落 –滚动方向上形成的V形斑, 其底部是初始
的凹坑
原因
– 来自工作区域、手上或工具上的污染物 – 润滑剂或清洁液内的污染物 – 密封系统出现问题
Page 7
外部颗粒污染物
由软颗粒造成的凹痕相对较浅且边缘平滑
由硬颗粒造成的凹痕相对深且有高的边缘突 起
易碎颗粒在滚压后破碎,造成许多带高的边 缘突起的凹痕。
Page 8
因滚压硬颗粒物而造成塑性变形ຫໍສະໝຸດ 滚动体边缘突起区域
润滑剂油膜层
出现极限压力区域 材料塑性压缩区域
Page 9
形成残余应力
WL40-01-95 D
Page 16
刻痕 损坏特征
– 在圆柱和圆锥滚子轴承滚道的轴向上出现刻 痕
– 在滚子间隔处通常刻痕加重
– 内圈相对轴转动 – 不合适的润滑 – 与轴的配合过紧或轴表面不平整 – 内外圈与其他部件相互磨擦 – 外部热应力
解决措施
– 提高润滑质量 – 选择更适合的配合 – 使用表面硬化的内外圈 – 避免轴承与相邻部件相互磨擦
Page 19
原因
– 润滑剂供应不足 –工作温度过高 (在给定温度下润滑剂粘度太低) – 在润滑剂中存在水污染物
解决措施
– 提高润滑质量 –使用具有高粘度的润滑剂且/或使用 EP-添加剂 – 对润滑剂和/或轴承区域进行冷却 –使用软润滑脂 (降低稠度级别) – 加强密封减小水的渗入
Page 15
在挡边处抱死
损坏特征
相对寿命 铁屑 磨损碎屑 铸造砂粒
刚玉
无 污 染 物
因颗粒污染物导致的寿命降低
1 0.1 0.01 0.001
Page 10
因颗粒污染物造成的破坏
损坏特征
– 材质剥落 –滚动方向上形成的V形斑, 其底部是初始
的凹坑
原因
– 来自工作区域、手上或工具上的污染物 – 润滑剂或清洁液内的污染物 – 密封系统出现问题
Page 7
外部颗粒污染物
由软颗粒造成的凹痕相对较浅且边缘平滑
由硬颗粒造成的凹痕相对深且有高的边缘突 起
易碎颗粒在滚压后破碎,造成许多带高的边 缘突起的凹痕。
Page 8
因滚压硬颗粒物而造成塑性变形ຫໍສະໝຸດ 滚动体边缘突起区域
润滑剂油膜层
出现极限压力区域 材料塑性压缩区域
Page 9
形成残余应力
WL40-01-95 D
Page 16
刻痕 损坏特征
– 在圆柱和圆锥滚子轴承滚道的轴向上出现刻 痕
– 在滚子间隔处通常刻痕加重
轴承失效分析课件
38
第39页/共66页
偏载——轴承的内、外圈错位,只有一列滚动体受力或滚道的一侧受力。
2024/8/8
39
第40页/共66页
偏载
• 形貌特征——在滚动面偏一侧有剥落现象。向心球轴承剥落部位不在沟底而偏一侧。双列轴承只有一列滚 道剥落。
• 产生原因——装配不当或轴向力过大时造成。
2024/8/8
40
2024/8/8
24
第25页/共66页
热变色——由于温升造成金属表面产生氧化的现象。
2024/8/8
25
第26页/共66页
热变色
• 形态特征——零件受热部位呈现淡黄色、黄色、橙色、棕红色、紫兰色、蓝黑色。
• 产生原因——润滑不良、润滑剂老化,安装配合不当,游隙小。
2024/8/8
26
第27页/共66页
2024/8/8
48
第49页/共66页
裂纹(三)
• 6.热处理裂纹 • 轴承在热处理时出现的淬火裂纹。 • 7.磨削裂纹 • 轴承零件在机加工时由于增大磨削量而产生的烧伤。
2024/8/8
2024/8/8
36
第37页/共66页
剥离——金属表面在高接触应力的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片状剥落现象。
2024/8/8
37
第38页/共66页
剥离
• 形貌特征——在滚动面有一定的面积和深度,表面呈凸凹不平的鳞状,边角锐利。
• 产生原因——装配不当或润滑不良时,在过载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严重剥落。
2024/8/8
2024/8/8
13
第14页/共66页
点蚀
• 形貌特征——产生于滚动接触面上,呈黑色针孔状凹坑,有一定深度,个别存在或密集分布。
轴承失效分析PPT课件
轴承寿命周期
运转启动, 稳定阶段, 疲劳阶段.
轴承预期寿命
轴承的预期寿命的计算是建立在以下四点的基 础之上:
●始终给轴承施加适量的良好润滑 ●轴承安装时无损坏 ●与轴承相关的零件尺寸正确 ●轴承内部无缺陷
轴承失效
轴承中只有极小一部分提前失效,主要原因有: - 润滑不良 -轴或轴承座有缺陷 - 污染严重 - 安装有误 - 运送拿取太粗暴 - 疲劳过度 图中所示为安装错误造成轴承表面剥落。 安装力 通过球作用到滚道上,形成凹陷,造成表面剥落。
小箭头代表轴承中每个滚动 体所支持的那部分负荷
受力痕迹
情形 4
单向轴与径向负荷的组合 内圈旋转,外圈固定
大箭头代表应用负荷
小箭头代表轴承中每个滚动 体所支持的那部分负荷
受力痕迹
情形 5
外圈歪斜 不对称径向负荷 内圈旋转,外圈固定
大箭头代表应用负荷
小箭头代表轴承中每个滚动 体所支持的那部分负荷
受力痕迹
电腐蚀 - 电流泄漏
塑性变形 – 过载
塑性变形 – 凹痕(碎片)
外来较软的微粒
外来硬化钢制微粒 外来坚硬矿物微粒
塑性变形 - 凹痕(操作不当)
可能发生在制造,运输,振动或安装过程中
裂痕 – 敲打
敲打
过多的干涉配合
裂痕 – 疲劳断裂
腐蚀 – 湿气腐蚀
微动腐蚀
腐蚀 – 摩擦腐蚀
False brinelling
在轴承套圈与轴或轴承座孔之间有相对 在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微动造成的 运动时才发生这种现象. (由太松的配合 或形状不佳的轴承座导致的)
电腐蚀 – 过高电压
电流通过轴承座圈和滚动部件,破坏接触表面和润滑剂。 这个 过程和电弧焊接相似,局部温度急剧升高,并导致损伤。在图中,左 边的一个球表面钝暗,因为被电流通过,形成许多细微电弧坑。 图的 右边是一个无损伤的球,可做对比。
运转启动, 稳定阶段, 疲劳阶段.
轴承预期寿命
轴承的预期寿命的计算是建立在以下四点的基 础之上:
●始终给轴承施加适量的良好润滑 ●轴承安装时无损坏 ●与轴承相关的零件尺寸正确 ●轴承内部无缺陷
轴承失效
轴承中只有极小一部分提前失效,主要原因有: - 润滑不良 -轴或轴承座有缺陷 - 污染严重 - 安装有误 - 运送拿取太粗暴 - 疲劳过度 图中所示为安装错误造成轴承表面剥落。 安装力 通过球作用到滚道上,形成凹陷,造成表面剥落。
小箭头代表轴承中每个滚动 体所支持的那部分负荷
受力痕迹
情形 4
单向轴与径向负荷的组合 内圈旋转,外圈固定
大箭头代表应用负荷
小箭头代表轴承中每个滚动 体所支持的那部分负荷
受力痕迹
情形 5
外圈歪斜 不对称径向负荷 内圈旋转,外圈固定
大箭头代表应用负荷
小箭头代表轴承中每个滚动 体所支持的那部分负荷
受力痕迹
电腐蚀 - 电流泄漏
塑性变形 – 过载
塑性变形 – 凹痕(碎片)
外来较软的微粒
外来硬化钢制微粒 外来坚硬矿物微粒
塑性变形 - 凹痕(操作不当)
可能发生在制造,运输,振动或安装过程中
裂痕 – 敲打
敲打
过多的干涉配合
裂痕 – 疲劳断裂
腐蚀 – 湿气腐蚀
微动腐蚀
腐蚀 – 摩擦腐蚀
False brinelling
在轴承套圈与轴或轴承座孔之间有相对 在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微动造成的 运动时才发生这种现象. (由太松的配合 或形状不佳的轴承座导致的)
电腐蚀 – 过高电压
电流通过轴承座圈和滚动部件,破坏接触表面和润滑剂。 这个 过程和电弧焊接相似,局部温度急剧升高,并导致损伤。在图中,左 边的一个球表面钝暗,因为被电流通过,形成许多细微电弧坑。 图的 右边是一个无损伤的球,可做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
概述
滚动轴承是重要的机械基础件之一,轴承的运行 状况直接影响主机运行质量。现在使用者对轴承 的质量、精度、使用寿命等要求越来越高,对轴 承的选型、安装、使用及维护和保养也越来越重 视。通过轴承失效分析,可以直观地发现轴承损 坏的因素,便于查找引起轴承失效的根本原因。
失效分析的方法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一)
一.收集轴承使用数据—这是进行分析的重要依 据,数据应尽可能全面。包括以下方面:
概述轴承使用情况。(现场人员的叙述及记录) 安装和拆卸轴承的方法。 轴承所承受的负荷。(负荷的类型、极限) 轴承工作时的转速。(恒定、变化、极限) 轴承润滑情况。(方式、润滑剂类型) 轴承工作时的温度。 (恒定、变化)
否有异物进入轴承) 润滑剂流失的情况。(检查润滑系统) 轴承损坏的过程。(首次出现异常的时间和现
象,如噪音、温升、振动)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四)
三.拆卸中的观察 润滑情况。Fra bibliotek对润滑剂取样观察、化验是否洁
净有无其他杂物) 轴承轴向紧固零件的松紧程度。(对角接触轴
承、圆锥滚子轴承和内径带锥度的轴承要特别 重要,因为直接影响轴承的游隙变化 ) 检查与轴承配合零件的精度。(轴与壳体的形 位公差、轴的对中状况)
腐蚀和锈蚀——金属表面与周围环境介 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表面损伤现象。
腐蚀和锈蚀
形貌特征——腐蚀按不同程度分为色斑、蚀刻和蚀坑。 色斑——呈点状或条状,颜色呈浅灰色或红褐色,
无深度。 蚀刻——呈点状、条状或片状,颜色呈灰黑色,稍
有手感。 蚀坑——呈点状、条状或片状,颜色呈红褐色或黑
色,手感明显。 产生原因——密封不良,造成轴承中进入潮湿的空气或
产生原因——游隙过大或有异物进入轴承使滚动 体运转卡阻。
裂损——材料破坏性损伤。
裂损
形貌特征——裂损按损伤程度分为裂纹和缺损。 裂纹——呈线状,无方向性,有一定长度和
深度。 缺损——零件有局部掉块。 产生原因——由其他损伤诱发,如:轴承承受
非正常冲击力,材料缺陷或材料疲劳,零件局 部温升等。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二)
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情况。(配合种类) 轴承的旋转方式。(内、外圈旋转,变向) 轴承的密封情况。(采用的密封方式) 可能产生的的振动源 周围的的灰尘和温度 可能通过轴承的电流 可能产生的水和其他流体污染源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三)
二.拆卸前的观察 工作环境及污染情况。(周围的环境条件,是
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 专业知识,需要对轴承的结构特性、加工方法、 各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备有一定的了解。现在 所涉及的只是常见失效形式,根据轴承的结构特 性,结合轴承的使用工况,通过对轴承的安装、 配合及调整的分析,对运行速度、温升,受力分 析,包括对轴承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的分析等, 归纳总结出轴承早期失效过程和失效原因(常规 分析)。
面的改进意见
单一失效形式的多种因素
一种失效的形式,往往有多种可能导致的因素。 如:发热 1. 润滑不良 2. 游隙小 3. 转速过高 4.干涉
5. 配合不当 6. 不对中 必须根据现场的情况,对设备及轴承进行观察,
然后作出判断。
擦伤— 金属表面因滑动摩擦而产生的 表面金属迁移现象。
擦伤
规则凹坑或沟蚀。
电蚀
形貌特征——电蚀凹坑呈斑点状,有金属熔融 现象,深处蓝黑色,呈火山喷口状;轴承运行 中形成的电蚀沟蚀呈洗衣板状。
产生原因——电流通过轴承(电击伤)。
滚动体卡伤——轴承运行过程中,滚 动体在异物或其他零件的作用下自转或 公转受阻时,产生的磨损、裂损。
滚动体卡伤
形态特征——滚动体的工作表面与其他零件干 涉所出现的磨损痕迹
水、酸、碱类物质。
热变色——由于温升造成金属表面产生 氧化的现象。
热变色
形态特征——零件受热部位呈现淡黄色、黄色、 橙色、棕红色、紫兰色、蓝黑色。
产生原因——润滑不良、润滑剂老化,安装配合 不当,游隙小。
烧附——金属表面的热熔性材料粘着现 象。
烧附
形貌特征——在零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金属 表面粘附有被迁移的熔融性材料。
形态特征— 在零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沿滑动 方向产生的机械摩擦损伤,有一定长度和深度。
产生原因— 轴向预紧力过大或轴承游隙过小, 润滑不良或密封不良。
划伤— 硬性颗粒及硬物棱角在轴承表 面滑动而产生的表面线状机械性损伤。
有关该主题的详细内容 支持信息和示例 该主题与听众的联系
划伤
形貌特征—呈线状、光亮、无方向性,有手感 产生原因—粗鲁作业,润滑剂含杂质,密封不良。
磨耗——零件在摩擦作用下,金属表面 材料被去除的现象。
磨耗
形貌特征——产生于滚动接触面上或引导面上, 呈磨合状的浅沟槽,表面光亮。随着滚动接触 表面的磨耗发展,轴承游隙增大。
产生原因——细微颗粒物进入轴承或润滑不良, 在滑动摩擦的作用下,零件接触处金属表面材料 被磨掉。
电蚀——电流通过轴承时,击穿油膜, 产生高温,使金属表面局部熔融形成不
产生原因——预紧力过大、轴承游隙过小,润滑 不良,轴承高速运转产生温升,使滚动体受热膨 胀后接触表面摩擦产生的急剧温升形成。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五)
四.拆卸后的观察 外观检查。(所有轴承零件的表面情况和损坏
件的失效特征) 精度检测。(尺寸、旋转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
变化) 金相分析。(取样化验材料质量和热处理质量)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六)
五.提出失效分析报告 标题—所分析的项目 概述—轴承使用的基本情况 分析过程—轴承零件的失效形式 结论—轴承失效的原因 建议—轴承使用方面及轴承设计和制造方
点蚀—金属表面呈分散或群集状的细小 坑点。
有关该主题的详细内容 支持信息和示例 该主题与听众的联系
点蚀
形貌特征——产生于滚动接触面上,呈黑色针 孔状凹坑,有一定深度,个别存在或密集分布。
产生原因—— 润滑不良时,在滚动接触应力的 循环作用下,金属亚表层夹杂物或炭化物形成应 力集中,进而产生微观裂纹,并逐渐发展成凹坑 状的微小剥离。润滑剂含杂质,密封不良.
概述
滚动轴承是重要的机械基础件之一,轴承的运行 状况直接影响主机运行质量。现在使用者对轴承 的质量、精度、使用寿命等要求越来越高,对轴 承的选型、安装、使用及维护和保养也越来越重 视。通过轴承失效分析,可以直观地发现轴承损 坏的因素,便于查找引起轴承失效的根本原因。
失效分析的方法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一)
一.收集轴承使用数据—这是进行分析的重要依 据,数据应尽可能全面。包括以下方面:
概述轴承使用情况。(现场人员的叙述及记录) 安装和拆卸轴承的方法。 轴承所承受的负荷。(负荷的类型、极限) 轴承工作时的转速。(恒定、变化、极限) 轴承润滑情况。(方式、润滑剂类型) 轴承工作时的温度。 (恒定、变化)
否有异物进入轴承) 润滑剂流失的情况。(检查润滑系统) 轴承损坏的过程。(首次出现异常的时间和现
象,如噪音、温升、振动)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四)
三.拆卸中的观察 润滑情况。Fra bibliotek对润滑剂取样观察、化验是否洁
净有无其他杂物) 轴承轴向紧固零件的松紧程度。(对角接触轴
承、圆锥滚子轴承和内径带锥度的轴承要特别 重要,因为直接影响轴承的游隙变化 ) 检查与轴承配合零件的精度。(轴与壳体的形 位公差、轴的对中状况)
腐蚀和锈蚀——金属表面与周围环境介 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表面损伤现象。
腐蚀和锈蚀
形貌特征——腐蚀按不同程度分为色斑、蚀刻和蚀坑。 色斑——呈点状或条状,颜色呈浅灰色或红褐色,
无深度。 蚀刻——呈点状、条状或片状,颜色呈灰黑色,稍
有手感。 蚀坑——呈点状、条状或片状,颜色呈红褐色或黑
色,手感明显。 产生原因——密封不良,造成轴承中进入潮湿的空气或
产生原因——游隙过大或有异物进入轴承使滚动 体运转卡阻。
裂损——材料破坏性损伤。
裂损
形貌特征——裂损按损伤程度分为裂纹和缺损。 裂纹——呈线状,无方向性,有一定长度和
深度。 缺损——零件有局部掉块。 产生原因——由其他损伤诱发,如:轴承承受
非正常冲击力,材料缺陷或材料疲劳,零件局 部温升等。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二)
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情况。(配合种类) 轴承的旋转方式。(内、外圈旋转,变向) 轴承的密封情况。(采用的密封方式) 可能产生的的振动源 周围的的灰尘和温度 可能通过轴承的电流 可能产生的水和其他流体污染源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三)
二.拆卸前的观察 工作环境及污染情况。(周围的环境条件,是
滚动轴承的失效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 专业知识,需要对轴承的结构特性、加工方法、 各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设备有一定的了解。现在 所涉及的只是常见失效形式,根据轴承的结构特 性,结合轴承的使用工况,通过对轴承的安装、 配合及调整的分析,对运行速度、温升,受力分 析,包括对轴承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的分析等, 归纳总结出轴承早期失效过程和失效原因(常规 分析)。
面的改进意见
单一失效形式的多种因素
一种失效的形式,往往有多种可能导致的因素。 如:发热 1. 润滑不良 2. 游隙小 3. 转速过高 4.干涉
5. 配合不当 6. 不对中 必须根据现场的情况,对设备及轴承进行观察,
然后作出判断。
擦伤— 金属表面因滑动摩擦而产生的 表面金属迁移现象。
擦伤
规则凹坑或沟蚀。
电蚀
形貌特征——电蚀凹坑呈斑点状,有金属熔融 现象,深处蓝黑色,呈火山喷口状;轴承运行 中形成的电蚀沟蚀呈洗衣板状。
产生原因——电流通过轴承(电击伤)。
滚动体卡伤——轴承运行过程中,滚 动体在异物或其他零件的作用下自转或 公转受阻时,产生的磨损、裂损。
滚动体卡伤
形态特征——滚动体的工作表面与其他零件干 涉所出现的磨损痕迹
水、酸、碱类物质。
热变色——由于温升造成金属表面产生 氧化的现象。
热变色
形态特征——零件受热部位呈现淡黄色、黄色、 橙色、棕红色、紫兰色、蓝黑色。
产生原因——润滑不良、润滑剂老化,安装配合 不当,游隙小。
烧附——金属表面的热熔性材料粘着现 象。
烧附
形貌特征——在零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金属 表面粘附有被迁移的熔融性材料。
形态特征— 在零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沿滑动 方向产生的机械摩擦损伤,有一定长度和深度。
产生原因— 轴向预紧力过大或轴承游隙过小, 润滑不良或密封不良。
划伤— 硬性颗粒及硬物棱角在轴承表 面滑动而产生的表面线状机械性损伤。
有关该主题的详细内容 支持信息和示例 该主题与听众的联系
划伤
形貌特征—呈线状、光亮、无方向性,有手感 产生原因—粗鲁作业,润滑剂含杂质,密封不良。
磨耗——零件在摩擦作用下,金属表面 材料被去除的现象。
磨耗
形貌特征——产生于滚动接触面上或引导面上, 呈磨合状的浅沟槽,表面光亮。随着滚动接触 表面的磨耗发展,轴承游隙增大。
产生原因——细微颗粒物进入轴承或润滑不良, 在滑动摩擦的作用下,零件接触处金属表面材料 被磨掉。
电蚀——电流通过轴承时,击穿油膜, 产生高温,使金属表面局部熔融形成不
产生原因——预紧力过大、轴承游隙过小,润滑 不良,轴承高速运转产生温升,使滚动体受热膨 胀后接触表面摩擦产生的急剧温升形成。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五)
四.拆卸后的观察 外观检查。(所有轴承零件的表面情况和损坏
件的失效特征) 精度检测。(尺寸、旋转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
变化) 金相分析。(取样化验材料质量和热处理质量)
轴承失效分析步骤(六)
五.提出失效分析报告 标题—所分析的项目 概述—轴承使用的基本情况 分析过程—轴承零件的失效形式 结论—轴承失效的原因 建议—轴承使用方面及轴承设计和制造方
点蚀—金属表面呈分散或群集状的细小 坑点。
有关该主题的详细内容 支持信息和示例 该主题与听众的联系
点蚀
形貌特征——产生于滚动接触面上,呈黑色针 孔状凹坑,有一定深度,个别存在或密集分布。
产生原因—— 润滑不良时,在滚动接触应力的 循环作用下,金属亚表层夹杂物或炭化物形成应 力集中,进而产生微观裂纹,并逐渐发展成凹坑 状的微小剥离。润滑剂含杂质,密封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