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茶叶品质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黄茶:
黄茶以“三黄”(色黄、汤黄、叶底黄)为品质 特征。
形成黄茶品质的主导因素是热化学作用。热化学 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湿热作用,另一种是干热作用。 湿热作用:引起了品质成分的一系列氧化和水解,造 成了黄叶、黄汤、滋味浓醇的内质特征;而干热作用: 则发展了黄茶的香味。
在黄茶加工过程中,叶绿素受到较多的破坏,茶 多酚自动氧化和异构化,茶多糖、蛋白质等水解,从 而为黄茶形成浓醇的滋味及黄色创造了条件。
二、审评用具:
1、审评盘:用以审评茶叶外形; 2、审评杯:用以泡茶审评茶叶香气。容量统一为150ml; 3、审评碗:用以审评茶叶的汤色和滋味。容量统一为200ml; 4、叶底盘:用以审评叶底。通常漆成黑色;
5、其他用具:
A、样茶称(粗天平); C、网勺; E、汤杯; G、烧水壶。 B、定时钟; D、茶勺; F、吐茶桶;
各种茶类的外形都是通过一定的物理 作用形成的。茶叶的外形有条形、扁形、 针形、圆形、片形、卷曲形等。 茶叶的外形是由制茶工艺决定的。同 时也取决于茶叶细胞壁的厚薄。通常,细 胞壁薄易弯曲做形,而细胞壁的厚薄与其 化学成分有关。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 维素、木质素、果胶物质及其他多糖组成。 故幼嫩芽叶易成型。
二、不同季节茶的品质特点
茶多酚含量取决于气温高低,春夏秋呈现低-高-低 的变化。 氨基酸与咖啡碱的含量,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秋 季又有所回升。 芳香物质含量,也因季节不同而不同。据分析,每 100g鲜叶干重,春茶的芳香油含量有5.8mg,夏茶有 2.4mg,秋茶有4.0mg。说明,在秋高气爽之时,常常也 会有好的香气。春茶的香气是最好的。
体积小的碎茶、片末沉积于底层,叫下段茶。
根据外形审评的各项因子,对照标准样评比分析 确定等级。
2、湿评内质:
(1)、开汤:称取茶样3g,置于150ml的审茶杯中,用沸水 冲泡,5分钟后倒出茶汤;
(2)、闻香气:香气依靠嗅觉来辨别。闻香气应一手拿杯,
另一手半揭开杯盖,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深嗅。 闻香气应以热闻、温闻、冷闻相结合来进行; 热闻:重点辨别香气正常与否及香气的类型和高低; 温闻:主要区别香气的好坏;
3、乌龙茶:
乌龙茶滋味甘浓、香气馥郁,无绿茶之苦、乏红茶之涩, 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高级的乌龙茶还讲究“韵味”,如武夷岩茶:具有岩骨花 香之岩韵;安溪铁观音:具有香味独特的观音韵等,使乌龙茶 特别引人注目,奇妙无比。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制工精细,综合了红、绿茶加工的 工艺特点,使乌龙茶兼有红茶之甜醇,绿茶之清香。其浓香和 鲜爽的回味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乌龙茶的原料较粗老,其茶多酚、咖啡碱、含氮量比嫩叶 少,而醚浸出物则显著增加。对乌龙茶的品质,特别是香气,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乌龙茶的特有香气与茶树品种有关, 如肉桂之桂皮香、黄旦之密桃香、凤凰单 枞之天然花香等,只有当新梢较成熟时才 能制成。
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茶多酚经过适 度的酶促氧化,伴随着胡萝卜素、氨基酸 和脂肪酸等物质的降解,形成大量的香气 滋味成分。使乌龙茶浓香馥郁,并同时具 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甜醇,留芳齿颊、 回味甘甜。
2、红茶:
红茶在色、香、味、形方面,显示其品质特点的 是干茶的黑色以及红汤红叶。
红茶是发酵茶,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经过酶促氧 化聚合,形成有色的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致使 茶汤红艳明亮。在茶叶加工的发酵期间,伴随着芳香 物质的形成和转化,香味成分的增加最多、也最快。 因此红茶发酵的程度,不仅关系到红茶的汤色、滋味, 而且对红茶香气的形成也是十分关键的。 安徽和福建的红茶,牦牛儿醇的含量比其他茶高 得多,具甜香和玫瑰花香;而云南、广西、广东的红 茶,其沉香醇及其氧化物较多,香气高爽。
粗则差;凡有烟焦、酸馊、霉陈等气味的为低劣。
3、汤色:
指茶汤的色泽,从色度、亮度、混浊度三方面进 行评比。
色 度:看茶汤的颜色是否正常,有否陈化和劣变;
亮 度:指茶汤的亮暗程度。以一眼见底的明亮茶汤
为优;
混浊度:清澈的茶汤,汤色纯净透明,无混杂。混浊
的茶汤, 汤不清且糊涂、视线不易透过汤 层, 难见碗底,汤中有沉淀物、或细小悬浮物。
外形评比:条索、老嫩、色泽、整碎、净杂。 内质评比:叶底的嫩度、匀度与色泽,并辨别有 无异味及真假。汤色、滋味、香气作为参考条件。 茶汤准备方法:准确称取茶样3.0g,放入200ml250ml审评杯中,用150ml开水冲泡5分钟,把茶汤 沥出,看汤色、尝滋味、闻香气,评叶底。

2)审评方法

Biblioteka Baidu

A 对样评茶 主要对照评比生产样外形的嫩 度、匀整性与内质的叶底。 B 品质比较 根据外形和内质的各项审评因 子,根据品质的高低按百分制给各因子 (一般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五因子)打分,然后乘以各因子所占的权 数所得的总和。
方面味觉灵敏度差,另一方面随着汤温下降,原溶解 在热汤中的物质被逐步析出,使滋味变差。 审评滋味主要按浓淡、强弱、爽涩、鲜滞及纯杂 等评定优劣。
(5)、评叶底:主要靠视觉和触觉来判别。将杯中冲泡过的
茶叶倒入叶底盘中,鉴别其老嫩、匀齐、色泽、整碎 及有无其他夹杂物来评定优劣。
评茶方法
1)审评因子

4、黑茶:
黑茶原料粗老,因此外形叶粗、梗多,干茶黑褐, 汤色棕红,叶底深红暗棕。这是由于叶绿素破坏后, 原有的黄色物如叶黄素、花黄素、胡萝卜素等显露和 茶多酚化合物氧化的结果。 黑茶加工中香味的变化是深刻的,由原来的粗青 气和涩味,变为香气纯正、滋味醇和。这是由于茶叶 在渥堆过程中,糖类物质和有机酸发生变化,醇、醛、 酮类芳香物质不断增加;蛋白质在加工中水解成氨基 酸,氨基酸又与茶多酚氧化聚合,转化为香气物质, 而原先有青草气的低沸点的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大量 挥发或发生异构化而消除,使新形成的良好香气显露 出来。
四、样茶的冲泡条件:
1、泡茶的水温: 审评用水的温度应达到沸滚起泡的程度,水温标准100℃。 沸滚过度的水或不到100℃的开水用来泡茶,都不能达到评茶 的良好效果。 2、泡茶的时间:
茶叶汤色的深浅明暗和汤味的浓淡爽涩,与茶叶中水浸出 物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泡茶时间的长短不同,茶汤中溶解 物的量和质是不同的。因此、泡茶时间对茶叶品质的审评有很 大的影响。一般红、绿茶的冲泡时间,国内外均定为5分钟。
2、茶叶香气的化学本质 茶叶香气是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的。如: 具有嫩茶鲜爽清香香气的有:顺-3-己烯醇与其他六碳醇 类、六碳酸、反-2-六碳烯酸以及某些五碳醇类; 具有蔷薇类柔和花香香气的有:2-苯基乙醇、香叶醇; 具有茉莉、柚子类甜醇浓厚香气的有:β-紫萝酮与紫萝酮 的衍生物、顺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橙花叔醇; 具有果味香气的有:茉莉内酯及其他内酯类化合物、茶螺 烯酮、其他紫萝酮类化合物。
绿茶茶汤中呈味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感官上形成鲜醇滋 味的特征。鲜是氨基酸的反映,醇是氨基酸与茶多酚含有量比 例协调的结果。两者协调,醇鲜自生。
红茶的滋味,工夫红茶以鲜、浓、醇、爽为主;红碎茶则 以浓强、鲜爽为主,辅之以收敛性。这里,主要是儿茶素及其 氧化产物茶黄素的含量起着主要作用。
4、茶叶外形的形成
6、白茶:
白茶以茶芽完整、形态自然、白毫显露、 香气清鲜、滋味甘醇、持久耐泡而著称。
在萎凋过程中,叶绿素、胡罗卜素等易被 破坏分解,而叶黄素则较为稳定,叶子的绿、 黄色比例发生变化,加上茶多酚缓慢的酶促氧 化,在绿、黄、红三种色素的复杂变化和影响 下,形成了白茶外观上特有的灰绿色泽。 在萎凋过程中,淀粉水解成单糖、蛋白质 水解成氨基酸, 加上茶多酚的酶促氧化和聚合, 产生很多的芳香物质,形成了白茶特有的香气 和滋味。
3、茶水的比例: 国际上审评红、绿茶,采用的茶水比例是3g茶叶、150ml 水,即茶水比例为1:50。
五、评茶程序:
1、干看外形: 抽取有代表性的样茶250g,置于审茶盘中,经过 筛摇,将样茶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 一般说: 比较粗大、轻飘的茶叶浮在表面,叫上段茶; 条索细紧重实的茶叶集中于中层,叫中段茶;
茶末以及非茶物质的有无和多少。
2、香气:
主要评比香气的纯正、高低和长短。 纯正: 指茶叶应有的正常香气,不应夹杂有其它不好 的异味如: 烟焦、酸馊、霉陈、鱼腥、日 晒、油气等;
高低: 以浓、清鲜为佳,纯平为一般,粗老气为差;
长短: 即香气的持久程度,香气保留时间越长越好。
总之,茶叶香气以高而长、鲜爽馥郁为好;低而
4、滋味:
茶是饮料,滋味的好坏是决定茶叶品质 的关键因素。审评滋味首先要辨别是否纯正, 然后再辨别浓淡、强弱、鲜爽、醇和的程度。 茶汤中内含物丰富、刺激性强、富有收 敛性的滋味为浓强; 不纯正的滋味有苦、涩、粗、异味之分。 苦、涩、粗味是粗老茶的品质特征,异味是 劣变的茶叶。
5、叶底
审评叶底主要看嫩度、色泽和匀度。 嫩度:以芽与嫩叶含量比例和叶质老嫩加以衡量; 色泽:看色度和光泽度。其含义与干茶色泽相同; 匀度:从老嫩、大小、厚薄、色泽、整碎等来鉴别。 在正常采制的条件下,叶底与茶叶色、香、味具 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是评定茶叶品质优次的重要基 础。
三、不同茶类的品质化学特征
1、绿茶: 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杀青”,钝化了酶的活 性,使有效成分得以固定。如茶多酚、维生素C、叶绿素等, 比其他茶类保留得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蛋白质和淀粉水 解成氨基酸和糖,使绿茶滋味的鲜爽度和醇度增加。 绿茶比红茶营养价值高。 绿茶的香气十分诱人,有的有清香,如西湖龙井、洞庭碧 螺春等;有的有果香和花香,如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此外, 高级炒青具有板栗香、兰花香或甜香。这些良好的香气和加工 工艺密切相关。在热化学的作用下,茶叶中低沸点的具有青臭 气的芳香物质如青叶醇、青叶醛等被挥发,而高沸点的芳香物 质如苯甲醇、苯丙醇、芳樟醇等得以显露。尤其是具有百合花 香的芳樟醇类含量较高,对绿茶香气影响较大。
第四章 茶叶鉴赏
第一节:茶叶品质化学
一、茶叶色、香、味、形的由来
1、茶叶色泽的化学本质
鲜叶:绿色的叶绿素,橙红色的类胡萝卜素,不同颜色的黄酮 及其甙类物质与花青素。 成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茶类的特有颜色物质,如茶黄素、 茶红素、茶褐素等。 绿茶的绿色,主要是叶绿素的颜色所决定的。其汤色清澈 明亮的淡黄微绿色,主要是黄酮甙类物质。 红茶的干茶色泽有乌润感。其汤色要求红艳明亮、这种汤 色来自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干茶色泽一般偏青褐。
第二节:茶叶品质审评
一、审评室的布置: 朝向:审评室的朝向应背南面北,以求光照均匀;
色调:墙壁、天花板均以刷白色为好,以增加室内光线的明亮
度; 环境:干燥、清洁、空气新鲜,无怪异气味。 1、干评台:放置样茶罐、样茶盘,审评茶叶外形; 2、湿评台:放置审评杯、碗,泡水开汤、审评茶叶的内质; 3、茶样柜:置于干湿评台的后方或侧面,用以存放茶叶样品。
冷闻:主要区别香气的持久性。
审评茶叶香气时,还应注意排除外界的干扰,如抽 烟、擦香脂、用香皂等均会影响审评香气的准确性。
(3)、看汤色:茶汤靠视觉来审评。茶叶冲泡后,其内含成 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彩,称汤色。 (4)、尝滋味:由味觉器官来区别。茶汤温度以50℃左右为
宜,如茶汤温度过高,味觉易麻木;如温度太低,一
三、审评内容:
1、外形: 茶叶外形即可反映原料老嫩,又可判断制茶技术的好坏。 嫩度:审评茶叶的嫩度主要看各种芽叶所占的比例、叶质老 嫩、有无锋苗和茸毛、条形的光洁度;
条形:审评条形主要看它的松紧、弯直、整碎、壮瘦、扁圆、
轻重、匀齐等; 色泽:主要审评茶叶的色度和光泽度两个方面。色度是指茶叶 的颜色和色的深浅程度;光泽度是指色面的亮暗程度; 净度:指茶叶干净与夹杂程度。审评茶叶中茶梗、茶籽、朴片
鲜叶中香气成分有53种;绿茶中有136种;红茶中组成香 气的芳香物质,竟达289种之多。芳香物质种类的组成与量的 不同,形成了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茶叶香味特色,此乃茶类 香气之由来。
3、茶叶滋味的化学本质
茶叶中对味觉起主导作用的物质是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及 各种多酚类物质)、氨基酸,具辅助作用的是咖啡碱、还原糖 等化合物;在红茶中除茶多酚、氨基酸外,起特征作用的是儿 茶素类经氧化后产生的茶黄素、茶红素。所有这些物质,都有 其物理与化学特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包括其含量与组成比例 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茶类的滋味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