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2023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培训教案ppt

2023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培训教案ppt
当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仍不完善,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建议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提高充 电便利性。
智能化、网联化是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智 能化、网联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议企业紧跟 技术趋势,积极布局相关领域。
THANKS
谢谢
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 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技术,以及储能技术、智能电网 技术等。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原理
太阳能原理
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能源 转换的技术。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 辐射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再通过逆变 器转换为交流电能供家庭和企业使用 。
风能原理
风能是指利用风力进行能源转换的技 术。风力发电机通过风轮旋转驱动发 电机转动,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 转换为电能。
04
CHAPTER
新能源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 实践
纯电动汽车(BEV)设计与制造过程
整车设计
电池技术
基于电动汽车特性进行整车设计,包括车 身结构、底盘布局、动力系统匹配等。
选用高性能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固态电 池等,并关注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设 计与开发。
电机与电控
充电设施
选用高效电机和先进的电控系统,实现动 力的高效传递和车辆的精准控制。
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等。
电动汽车分类
根据动力来源和驱动方式的不同,电动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汽车(BEV)、混合 动力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财 政补贴等方式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目前,中国已成 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电动汽车高压电气课件

电动汽车高压电气课件

高压电气系统概述
高压电气系统是电动汽车的重要 组成部分,负责提供动力和能源

高压电气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机 控制器、电机、车载充电机等关
键部件。
高压电气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安 装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以
确保安全可靠。
高压电气系统的组成
电池组
是高压电气系统的核心 部分,负责储存电能并
输出直流电。
电机控制器
新型高压电气系统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高压电气系统将逐渐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这将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 时降低生产成本。
高压电气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高压电气系统与动力系统的集成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需要将高压电气系统与动力系统进行集成。这将有助于实现能源的更高效 利用,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在制动或滑行状态下,将 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 回收到电池中,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故障诊断与保护
对电机进行实时监测和故 障诊断,确保电机安全可 靠运行,并在必要时采取 保护措施。
充电机与充电接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充电机
提供直流或交流充电功能,根据电池管理系统需求调整充电 电流和电压。
充电接口
连接充电机和车辆的高压电气接口,需满足安全、可靠、便 捷的要求。
高压电气系统与控制系统的优化
为了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需要将高压电气系统与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这将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高压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高压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压电气系统将 朝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 展。这将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 用户体验。
是高压电气系统的控制 中心,负责调节电机的 工作状态和能量回收。

电动汽车高压电气通用课件

电动汽车高压电气通用课件

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
03
高压电气系统与智能驾驶技术的结合将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
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PART 02
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的 工作原理
高压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
高压电气系统由高压电缆、车载充电机、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等组 成。
高压电气系统通过高压电缆连接,将动力电池组中的电能传输到电机控制器,再由 电机控制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电机运转,从而驱动电动汽车行驶。
高压电气系统的工作电压一般为300-600VDC,远高于传统汽车的12VDC电压。
高压电气系统的定期保养
定期更换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高 压电气元件,如高压电缆 、高压保险丝等。
性能检测
定期对高压电气系统进行 性能检测,确保系统工作 正常,无异常噪音或振动 。
润滑保养
对高压电气系统的运动部 件进行润滑保养,以减少 磨损和保持良好运转。
高压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识别
通过观察、听诊、触觉等方法识别高压电气系统的故 障现象。
针对不同车型和用途,高压电气系统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定制化 需求。
技术融合
高压电气系统将与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相互融合,共同推动新能源 汽车的发展。
高压电气系统对未来交通出行的影响与变革
减少碳排放
01
高压电气系统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减少交通出行的碳排放,推
动绿色出行的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2
高压电气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符合节
PART 04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第2版)课件: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第2版)课件: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三、充电系统基本术语
1.交流充电(AC charging) 指通过交流电对带充电系统的新源汽车的动 力蓄电池组充电。进行交流充电时,车辆的车 载充电器必须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调节 充电电压,使其符合动力蓄电池组的要求。
三、充电系统基本术语
2.直流充电(DC charging) 指通过直流电对带充电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动 力蓄电池组充电。进行直流充电时,直流电被 输送到动力蓄电池组,由充电站来调整动力蓄 电池组的充电电压。
八、DC/DC变换器的类型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里DC/DC变换器有三种类型: 1.高低压转换器(辅助功率模块) 此模块主要作用是取代传统燃油汽车的12V发电机,在混和动力车辆里,发动机 输出的动力直接驱动高压继电器直接给电池系统补充电力,传统的12V的用电负荷就 完全依靠DC/DC供给,功率范围可以从1KW-2.2KW。 2.12V电压稳定器 这个12V电压稳定器,主要用在部分启停start-stop系统,在启动中避免电压波 动对一些敏感的负载造成影响或损坏,例如用户可见的负载,车内照明等,收音机和 显示屏等,电压稳压器的功率等级随着用电器负荷而定,一般是200-400W。 3.高压升压器 为了提高动力系统的效率,选用一个升压器来提高逆变输入的电压,这个部件是 动力总成的一部分,集成在动力总成中。如果采用锂离子蓄电池作为动力蓄电池,升 压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四、常用充电方法
2.恒流充电方式 恒流充电方式也是人们常采用的方法。一开始充电系统以一定的恒定的电流为蓄电池充电, 该电流保持在电池可接受的范围内,当控制系统检测将要充满时,改用恒定的小电流为其充电, 进入所谓的浮充阶段,浮充的作用是用来充足剩余的电量和补偿电池的自放电,当充电电压达到 电池的额定电压时,停止充电。该种充电方式避免了恒压充电电流过大的问题,电流始终被限制 在电池组可接受的范围内,但由于电流始终恒定,无形中延长了充电所需的时间。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培训ppt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培训ppt

快充充电桩
具备大功率输出,能在较短时间 (30分钟至1小时)内为电动汽
车充满电。
慢充充电桩
功率较低,充电时间较长(4-8 小时),适合家用和夜间充电。
无线充电
通过磁场共振原理,实现电动汽 车在停车状态下进行充电。
充电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选址规划
根据电动汽车保有量、用户需求和地区分布,合 理规划充电设施建设地点。
快递配送
电动汽车在快递配送领域的应用,降 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货物运输
电动汽车适合中短途货物运输,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家庭及个人使用的电动汽车应用
家用轿车
电动汽车作为家用轿车,提供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
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作为短途出行工具,方便快捷,环保节能。
新能源技术在工业及建筑领域的应用
工业生产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 术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 录
• 电动汽车基础知识 • 新能源技术简介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网络 •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CHAPTER 01
电动汽车基础知识
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电动汽车是指使用电动机代替传统内燃机,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源的汽车。根据不 同的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电动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类型 。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的实 际应用案例
城市交通领域的电动汽车应用
城市公交
01
电动汽车在城市公交系统中广泛应用,提供清洁、低碳的公共
出行方式。
出租车
02
电动汽车适合作为出租车使用,降低碳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
量。
共享汽车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培训ppt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培训ppt
21世纪的崛起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技术 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重新受到关 注,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动汽车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低噪音、低维护成本等优点。同 时,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在不 断提高。
挑战
电动汽车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电 池成本较高、充电时间较长等问题。同时,电动汽车的市场 份额相对较小,与传统汽车相比仍有一定的竞争压力。
03
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
电动汽车的能源来源
电池
电动汽车主要依靠电池作为能源,目前主要使用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
燃料电池
部分电动汽车采用燃料电池作为能源,通过氢气 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太阳能
部分电动汽车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 为车辆提供辅助能源。
新能源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蔚来汽车换电项目
蔚来汽车推出的换电模式,解决了电 动汽车充电时间长、里程焦虑等问题 ,提升了用户体验。
创新的充电设施项目案例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
特斯拉建设的超级充电站遍布全球,提供了快速充电服务,方便了电动汽车用 户出行。
星星充电桩项目
星星充电桩采用最新的充电技术,具有高效率、高兼容性等特点,为电动汽车 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
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提供有偿服务,适用于商业地产、 住宅小区等。
PPP模式
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实现利益共享和风 险共担。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充电设施将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调度、自动 充电等功能。
互联互通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
发电机,和起动电池并联给各用电器提供低压电源。 DC-DC 在直流高压输入端接触器吸合后便开始工作, 输出电压标称 13.8V。DC-DC 在上OK 电时、充电 时(包括交流充电、直流充电)、智能充电时都会 工作,以辅助低压铁电池为整车提供低压电源。
v漏电传感器(LS)
v高压电控总成内部装配有漏电传感器。它本身也 是一个动力网 CAN 模块,通过监测与动力电池输 出相连接的正极母线与车身底盘之间的绝缘电阻 来判定高压系统是否存在漏电,漏电传感器将绝 缘阻值信息通过 CAN 信号发送给电池管理器,采 取相应保护措施。
v 收发器将CAN控制器提供的数据转换成电信号发 送至总线,同时监测总线状态并返回给CAN控制 器。
v 高压电控总成,又称“四合一”,集成双向交流逆变式电
机控制器模块、车载充电器模块、DC-DC 变换器模块和高压
配电模块,另内部还装有漏电传感器。主要功能如下:
1)控制高压交/直流电双向逆变,驱动电机运转,实现充、放
v 如图5-10所示,直流斩波器的输出电压有三种调节方式: v (1)脉宽调制(PWM)方式:斩波器的频率不变,只改变脉
冲的宽度; v (2)频率调制方式:脉冲宽度不变,斩波频率可变; v (3)限流控制方式:脉冲宽度和频率都可变,使负载电
流控制在某个特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v 电动汽车直流电机驱动通常采用PWM控制方式,通过斩波 器控制电路控制。
v当网络上的节点发送信息时,信息从发送节点向 传输线的两端发送,每个节点都会检查数据,各 节点根据网络协议可通过滤波仅接收需要的报文, 通信介质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CAN 总线
CAN 总线
v CAN网络系统节点由节点微控制器MCU、CAN 协议控制器和收发器组成。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培训课件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气系统培训课件
➢1.CAN总线 CAN (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 控制器局域网络。 CAN最初由德国BOSCH公司为汽车监测、控制系
统而设计。 现代汽车越来越多采用电子控制装置,需检测及交
换大量数据,采用总线技术是必然途径。
38
CAN的发展背景及应用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在满足汽车基本技术性能和成本等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各部件的特 性及汽车的运行工况,实现能量在能源转换装置之间按最佳路线流 动,使整车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18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纯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组成
19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纯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电池荷(充)电状态指示器
于是,电机再生制动过程的电能便充入蓄电池储存起来2。8
制动能量回馈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29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制动能量回馈系统
•制动能量回馈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三个阶段
(1)续流阶段
i E / R (I0 E / R)e(R/L)t
(2)电流反向阶段
i E (I1+ E )e(- R/ L)t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上电子装置越来越多汽车的整 体布置空间缩小;
传统电器设备多为点到点通信导致了庞大的线束; 大量的连接器导致可靠性降低; 存在冗余的传感器。
39
CAN的发展背景及应用
•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类
单独控制系统 由一个电子控制单元控制一个工作装置或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如 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等。
2002年,PQ24平台使用带有车载网 络控制单元的第三代CAN bus
2000年,PASSAT和GOLF采 用了带有网关的第二代CAN bus

新能源汽车培训PPT汽车电子部分

新能源汽车培训PPT汽车电子部分
_01…XX组_XX _01…XX组_XX
单体最低
ti
U0101……Uijpq
T0101……Tijpq SOC IB
Umax
Umin
7
电机及电机控制器
最大功率70kw
最大转速2800rpm
额定功率 40kw
峰值效率 95%
PMAX
V
M P
N
η
IP
IL FW
最大扭矩700N.m 防护等级IP67
绝缘等级H
4
整车关键系统
电机及 MCU
PDU
助力转向
空调系统
BMS及电池包
加速器 刹车踏板
VCU DCDC 弱电配电箱
整车配电系统拓扑结构图
充电系统
动力电池组
强电配电箱
BMS
电机控制器
电机
DC-DC
弱电配电箱ຫໍສະໝຸດ 助力转向系 统整车空调
暖风除霜器
整车控制器
仪表
档位开关
电子油门
刹车踏板 真空助力制
动系统 车灯系统
冷却方式:水冷
最大功率120kw
电压范围200~600V
额定功率60kw 匹配
PMAX
U
P MCU UR
IMAX
IP
额定电 压345V
最大母线电 流250A
IOUT FW
防护等级 IP66
(10s) 输出电流297A
冷却方式:水冷
系统效率
8
电机及电机控制器
VCU
CAN通讯线
+
动力电池组
PDU
-
+ MCU
17
解决办法
主动安全策略
通过故障诊断机制、预制安全保 护措施,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前提 出警报,在安全问题发生时主动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件——充电系统类型及组成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件——充电系统类型及组成

污Te染x小t in here
便捷性
成本低
效率高
充换电技术
充电技术
换电技术
交流充电
直流充电
无线充电
1 充电技术
1)交流充电
1 充电技术
2)直流充电
1)交流充电
2)直流充电
1 充电技术
3)无线充电
1挂壁式充电盒;2充电感应底板;3能量传输;4车载充电板;5控制器;6动力蓄电池
接触式 非接触式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感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新能源 智未来
插头
空调系统的组成
插座
交流接口
直流接口
充电桩 充电插口 车载充电机 高压配电箱
充电桩 充电插口 车载充电机 高压配电箱
1-动力电池高压输入正极; 2-动力电池高压输入负极; 3-高压输出到电机控制器正极; 4-高压输出到电机控制器负极; 5-PTC高压熔断器(32A); 6-压缩机高压熔断器(32A); 7-DC/DC高压熔断器(16A); 8-充电机高压熔断器(32A); 9-接快充输入正极; 10-接快充输入负极; 11- PTC控制器
北汽EV160的高压配电盒内部结构
充电桩 充电插口 车载充电机 高压配电箱
直流充电口
车载 充电机
交流充电口
动力 电池
高压配电 箱
DC/ DC 电机控制器
蓄电池 驱动电机
空调压 缩机
PTC加 热器
充电系统的功能 电动车对充电设备的要求 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 充电系统的组成
突破技术壁垒 绿色低碳未来
新能源 智未来
充电系统的认知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1 根据动力电池的实时状态控制充电的启动和停止。 2 将市电进行电力变换为电动汽车充电,供给与动力电池额定条件相对应的电力。 3 根据动力电池的电量、温度,控制充电电流的调节和电池的加热。 4 可根据充电时长的需求来选择充电模式。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第2版)课件: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的认知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第2版)课件: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的认知
按电池是否可充电分
分类情况
方型锂离子蓄电池和柱形锂离子 蓄电池 沽酸锂离子蓄电池或锰酸锂、磷 酸铁锂离子蓄电池、一次性二氧 化锰锂离子蓄电池 一次性锂离子蓄电池;高容量锂 离子蓄电池;高倍率锂离子蓄电 池;高温锂离子蓄电池;低温锂 离子蓄电池 不可充电电池的和可充电电池
九、锂离子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蓄电池在结构上可分为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外壳与电极引线五大块。锂离子 蓄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在电场的驱动下从正极经过电解质溶液嵌入到负极上完成充电。而放电的过 程则是锂离子由负极到正极运动过程,只是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运动路径是通过外电路回到负极的。
传统燃油汽车当发动机转速低时,如果同时使用空调、音响及车灯等,有时“电池的电量 会用尽”。即使发动机仍在运行,有些条件下(如用电器全开)也会出现电力不足现象。而 混合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使用动力蓄电池和DC/DC变换器,便不存在这种情况。
混合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理论上说也可以省去低压的蓄电池,但实际上还是保留了蓄电 池,如图所示。这样做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保留低压的蓄电池更能够降低车辆的成本,二 是确保电源的冗余度。
五、新能源汽车常用动力蓄电池种类
3.锂离子蓄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也是一种储能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小、平均输出电压高 、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绿色环保等优点,单体电池电压更是 达到3V以上,因此在许多方面都得到应用,更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相同质量的 电池组,新能源汽车可以携带数量更多的锂离子蓄电池,使其拥有更高的容量,行驶 更远的里程。但是锂离子蓄电池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生产成本高,材料的稳定性较 差,使用时需要合理管理,以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锂离子蓄电池的性能最优越,最符合新能源汽车 的动力需求。但锂离子蓄电池种类众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最新研发的磷酸铁锂电其 性能优越、安全性能好、成本较低、价格也合适,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动力蓄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丰田公司整车控制器原理图
16
天津大学设计的整车控制器原理图
17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能源管理系统的功用
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能源转换装置的工作能量进行协调、分配和控 制的软、硬件系统统称为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的硬件由一系列传感器、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元件等 组成,软件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能 源转换装置的工作能量进行优化分析,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指令。
减少了线束,可更好地控制和协调汽车的各个系统,使汽车 性97年,大众公司PASSAT舒适系统采 2001年,大众舒适系统 CAN bus提高到
用CAN bus,62.5Kbit/s
100Kbit/s,驱动系统 500Kbit/s
98年 PASSAT和GOLF驱动系统增 加CAN bus,500Kbit/s
(3)接收并处理各个零部件信息,结合能源管理单元提供当前的能源状况信息。 (4)系统故障的判断和存储,动态检查系统信息,记录出现的故障。 (5)对整车具有保护功能,视故障的类别对整车进行分级保护,紧急情况下可以关掉发
电机及切断母线高压系统。 (6)协调管理车上其它电器设备。
14
2. 1整车控制器
➢1.CAN总线 CAN (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 控制器局域网络。 CAN最初由德国BOSCH公司为汽车监测、控制系
统而设计。 现代汽车越来越多采用电子控制装置,需检测及交
换大量数据,采用总线技术是必然途径。
38
CAN的发展背景及应用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UAB B
单号开关的一端依次接奇数号电池的负极 另一端接检测总线A点; 双号开关的一端依次接偶数电池的负极, 另一端接检测总线B点
En
Kn+1 R3 R1
R2
R4
绝 对 值 电 路
23
继电器切换提取电压
开关阵每次导通两个,次序为: K1K2、K2K3、…KiKi+1、…Kn-1Kn、KnKn+1
当第i和i+1开关导通时,A、B上的电压分别为:
行信息交换和协调控制。 控制器硬件
微处理器、CAN通信模块、BOM调试模块、 串口通信模块、电源及保护电路模块等
13
2. 1整车控制器
• 功能
(1)接受、处理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指令,并向各个部件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使车辆按 驾驶期望状态行驶。
(2)与电机、DC/DC、蓄电池组等进行可靠通信,通过CAN总线进行状态的采集输入及控 制指令的输出。
于是,电机再生制动过程的电能便充入蓄电池储存起来2。8
制动能量回馈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29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制动能量回馈系统
•制动能量回馈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三个阶段
(1)续流阶段
i E / R (I0 E / R)e(R/L)t
(2)电流反向阶段
i E (I1+ E )e(- R/ L)t
集中控制系统 由一个电子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多个工作装置或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 如汽车底盘控制系统。
控制器局域网络系统 由多个电子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多个工作装置或系统,各控制单元的 共用信息通过总线互相传递。
40
从中央控制单元到网络系统
41
从中央控制单元到网络系统
42
车用网络
通过总线将汽车上的各种电子装置与设备连成一个网络,实 现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
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控制单元,如发动机、电动机等
• 一条用于车身系统低速CAN,速率100KB/S。
针对车身控制,如车灯、车门、车窗等信号采集及反馈。 特征是信号多但实时性要求低,实现成本要求低。
45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电器网络结构
发动机 自动变 ABS/TCS 安全气 电控悬 巡航控 动力转 电机控 电池管
电动汽车蓄电池中储存多少电能,是电动汽车行驶中必 须知道的重要参数,满足这一需要的仪表即电池荷(充) 电状态指示器。 电池充、放电时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常小的动态内阻, 并且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各特性参数均有变化。电池能 够放出电量的多少与充电状态、放电方式等有关。 计算静态剩余电量时,应考虑电池放电电流、温度、电 池老化和自放电等对容量的影响。剩余电量的预测可采用 检测电压和内阻,进一步计算电量的方法。
ECU 速器ECU ECU
囊ECU 架ECU 制ECU 向ECU 制ECU 理ECU
高速总线
E整EC整CU车U(车(控网控网制关制关器)器)
低速总线
故障诊断 ECU
灯光控 制ECU
刮雨洗涤 控制ECU
电动座 椅ECU
门锁防 盗ECU
电动车 后视镜 气候控 窗ECU 喇叭ECU 制ECU
警告信 号ECU
另一方面为整车控制器、高压电气设备的控制电路和辅助部件供电。
• 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统一由整车控制系统协调控制。
4
一般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结构原理图
5
1. 2 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如果电动汽车采用CAN总线控制技术,则可 以 将各个分 系统(模块)通过通信方式连接, 从而实现整车控制。
20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纯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
(1)防止蓄电池过充电。 (2)防止蓄电池过放电。 (3)温度控制及平衡。 (4)能源系统信息显示。 (5)电池状态测试及显示。
21
一种标准的电池管理系统
22
单体电池电压测量
E1 E2 E3
Ei
K1 K2 K3 A
Ki Ki+1
在满足汽车基本技术性能和成本等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各部件的特 性及汽车的运行工况,实现能量在能源转换装置之间按最佳路线流 动,使整车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18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纯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组成
19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纯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电池荷(充)电状态指示器
R
R
(3)回馈能阶段
i
UL R
E
(Ion
UL R
E )e(R/L)t
0
充电电能
E i dt Toff
30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制动能量回馈系统
•3.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馈系统
由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和液压制动系统一起工作的,因 此经常把此二者合称为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系统。 当储能器被完全充满时,制动能量回收则不能起到制动作 用,制动力就只能由常规的液压制动系统来提供。 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系统的功用是节约制动能源、回收 部分制动动能。
新能源电动汽车
—电气系统培训课件
1
电动汽车电气系统
• 1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 2电动汽车整车网络化控制系统 • 3整车网络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 4车辆高低压电气系统
2
1 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 1. 1一般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 1. 2基于CAN总线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 1. 3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工作流程
当钥匙打到“ST”挡时,车辆高压启动系统开始工作,进行一系列预充 电和自检后将主接触器接通,启动高压系统。
为了保证车辆安全,还要进行一系列绝缘监测、电池系统检测以及主 电机控制器等检测,这些检测通过之后,车辆方能进入可行驶状态。
8
1. 3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工作流程
• 行驶过程
为了保障安全,车辆在行驶中需要随时监测各种参数,如电量参 数、温度参数、电压参数、绝缘性能、车辆其它关键辅助系统的 参数等,这些参数将影响车辆的行驶功能、行驶距离和行驶安全。
3
1. 1 一般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 包括低压电气系统、高压电气系统和整车网络化控制系统。 • 高压电气系统
由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机和功率转换器等大功率、高电压电气设 备组成;
根据车辆行驶的功率需求完成从动力电池或燃料电池到驱动电机的能量变 换与传输过程。
• 低压电气系统
采用直流12V或24V电源,一方面为灯光、刮水器等车辆的常规低压电器供 电;
•采用CAN总线的电气系统更加简洁,布置更 加 简单。
6
基于CAN总线的电气系统结构原理图
7
1. 3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工作流程
• 启动过程
当钥匙打到“ACC”挡位时,车辆部分电器如音响系统,视频系统等娱 乐系统启动。
当钥匙达到“ON”挡位时,此时需要对车辆的部分系统进行供电,此时 多数车辆低压辅助系统全部工作,为高压启动进行准备工作。
31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制动能量回馈系统
•3.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馈系统
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系统一般应满足四方面的要求
(1)液压制动力矩应该可以根据制动能量回收力矩的变
化进行控制,最终使驾驶员获得所希望的总力矩。
(2)为了使车辆能够稳定的制动,前后轮上的制动力必
须很好的平衡分配。
(3)由于在电动汽车上没有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所以
需要有个电动泵来提高液压。
(4)为了防止汽车发生滑移,加在前后轮上的最大制动
力应低于允许的最大值。
32
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系统组成
单轴驱动
33
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系统组成
双轴驱动
34
电动汽车制动力矩的分配比例
35
制动能量回收时所损失的能量
36
制动能量回收制动系统的协调系统
37
2. 3 通信系统
26
再生制动、 能量回馈系统原理图
再生制动
能量回馈
27
2. 2 能源管理系统 • 制动能量回馈系统
2.制动能量回馈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