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线描艺术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画线描艺术美学内涵

浅谈中国画线描艺术美学内涵

艺术本 身所 表 现 出的 情感美 , 给所 表达 的 内容增 加 了艺术 的表 现 力。最早的线描作 品出现在东晋 , 时期的绘画作 品用线简洁随意, 这 形 象生动, 各部分 比例特征准确 。最具代表 性的是铁 线描 , 其用力均
匀 、 细无变化 , 粗 有很 强的写实能力 。从代 表 画家顾恺之 的《 神赋 洛 图》 女史 箴 图》 我们 可 以看 出那 高古简朴 的用笔铁 线描 , 谓 和《 中, 所 “ 铁线” 就是 一条基本 一样粗 细的线条 , , 意如一根铁丝 , 压力均 匀 , 粗
绘画 的主要表现 手段 , 是一种
极具质 量和特 色的高级绘画表现形 式, 它不仅 通过运笔 、
行 笔 的提 、 、 、 的 力度 , 按 转 折 以及 线 务 的 长短 、 细、 密 、 粗 疏

色 彩 与装 饰达 到和谐 。马蒂斯创 作壁 画《 舞蹈》在 色彩选 ,
美术时空
ART EDUCATI oN RE S EA RCH
个特 点 , 明快 的颜色跃 然于 画面 , 光线感极 强 , 没有 明确 的
光影 , 画面 中看不 出环境 对表现对象 的影响, 只有 十分执 著 的 固有 色 , 这种 极 富装饰 性 的画面却 不失色彩 的统 一 , 让
有色彩斑斓 的特点 ; 织毯壁 画有质地柔 软、 色彩 丰富而典雅
的 特 点 ; 属 材 料 锻 造 、 合 的 壁 画 富 有 金 属 光 泽 , 型 简 金 组 造
过这 些基本技 法来表 现所描绘 的对象 , 而通过运 笔、 从 行笔 的提 、 按、
转 、 的力度 , 折 以及 线条的长短、 粗细 、 密、 疏 浓淡的节奏感 , 还有绘 画
为“ 一画” 认 为“ , 一画为众有 之本 , 万象之根” “ , 一

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

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

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线描,是绘画中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线条勾勒轮廓,形成简洁的画面。

线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线描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展现出了新的魅力和特色。

十年磨一剑,是对于线描艺术的一种形象化描述,表达了对于线描艺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达到卓越的境界。

而线描展特色,则是对线描艺术自身特点的一种认知和表达。

本文将从线描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和特色展现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一幅关于线描艺术的全貌。

一、线描的历史渊源线描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绘画,早在战国时期的《吴子》中就有对于勾勒线条的论述。

到了唐代,线描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

唐代的画家王维、张择端等人在线描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他们运用线条勾勒出了富有韵味的山水画面,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

而在日本,日本画线描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在传统绘画中有所体现,也成为了日本漫画和动漫的基础。

二、线描的发展演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线描艺术在不断创新发展。

在传统绘画中,线描往往是作品的骨架,它能够将画面的主题和结构表现得更加清晰,使得整幅绘画更加有力量感和冲击力。

而在当代绘画中,随着艺术风格的多样化,线描艺术也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除了在传统绘画中继续发扬光大以外,线描在插画、平面设计等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一种常见手法。

除了传统的手绘作品以外,线描艺术还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而有了新的发展。

数码绘画技术的出现让线描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数码线描作品不仅可以以电子媒介的形式展现,也可以通过打印、制作艺术品等形式呈现给大众。

这种新的线描表现形式,让线描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得线描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面貌。

三、线描展特色线描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线描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复杂的画面,它能够在极简的表现方式下展现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使得观者在静谧的画面中得以深思或感受内在的东西。

浅谈幼儿线描画的教与学

浅谈幼儿线描画的教与学

浅谈幼儿线描画的教与学线描,即用线条作画,是用线条说话的艺术。

线描使用工具简单,画起来方便,它对具体物象既能作概括处理,也可进行细致刻画;既能进行造型训练,也可作创造表现。

所以,线描是学习绘画的基础。

对处于绘画启蒙期的幼儿来说,线描绘画更能发展他们的手指肌肉,对手部动作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通过欣赏线描作品,培养幼儿线描兴趣要培养孩子对线描活动的兴趣,首先让他们感受什么是线描以及线描作品所带来的美感。

所以,老师从网上下载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优秀线描作品及生活中所见的线描类的物件和大班幼儿的线描作品,让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自己的感觉,提高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二、幼儿线描的教学(一)线描工具与材料的选择线描的工具灵活多样,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常用的工具有铅笔、炭笔、钢笔、尼龙水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线描因使用工具的不同可以使作品呈现不同的效果。

幼儿喜欢美丽鲜艳的色彩,所以让他们直接用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色彩工具进行线描。

线条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复色的,在线与线之间,或线的上面可以再加其他的色线,这样可以造成一种丰富的色彩层次。

钢笔或细记号笔,可以画出较细的黑色线条,在白而光洁的纸上对比鲜明,效果特别好。

此外,还可选择不同色彩和质地的纸张来丰富线描的表现力,如卡纸、色纸、刮蜡纸都是可以选择的材料,让人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效果。

(二)线描内容要选择幼儿所熟悉的,掌握先易后难的原则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始学习线描时,要选取幼儿所熟悉,且新奇有趣、形状简单的物体作为绘画的对象。

我们结合主题活动,选择其中的内容让幼儿学习,如画他们爱吃的水果,秋天的落叶等。

当他们有了一点基础后,再引导他们画线条较复杂的物体。

(三)线描内容的描画要宁繁勿简为了克服作画简单化、类同概念化的儿童心理弱点,在学习初期,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尽量多用线条来刻画物体,不轻易放过眼中所见的一切,特别是要牢牢抓住物体有特征的细部,宁繁勿简,教师不断地提醒、鼓励幼儿将画面画满。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引言: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促进了小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的发展,还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

线描画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线条的描绘,可以让小学生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线描画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线描画的介绍线描画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

它通过线条的勾画和组织来描绘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纹理。

线条可以有不同的粗细、长度和曲度,通过运用这些线条的变化,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线描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 培养观察力:线描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应该通过观察真实的物体、照片或者其他绘画作品来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力,学生才能更准确地描绘出物体的特征。

2. 学习线条的表现力:线条可以有不同的粗细、长度和曲度,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运用这些线条的变化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例如,通过运用曲线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柔软和流动性,通过运用直线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刚硬和稳定性。

3. 训练手的灵活性:线描画需要学生的手的灵活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手的锻炼。

可以通过练习控制线条的粗细、长度和曲度,来提高学生的手的灵活性。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线描画不仅可以描绘出真实的物体,还可以通过线条的自由组合来表现出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线描画作品。

二、线描画教学的方法1. 通过观察真实的物体进行线描画:在线描画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真实的物体来进行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形状简单的物体,如水果、鲜花等,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然后用线条描绘出来。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线条的表现方式。

2. 通过观察照片进行线描画:观察照片也是线描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线描艺术的魅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线描艺术是一种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呈现艺术作品的艺术形式。

它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在于它所依赖的是一条线,这条线可以是黑色的、白色的、粉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或任何颜色和宽度的线。

很多艺术家和爱好者认为,线描艺术在表现力和技术上都具有魅力,这篇文章将会对这种魅力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线描艺术的特点与用途线描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简洁性和明了性。

在线描艺术中,线条可以将一个形体、一个场景、一个人物、一群动物以及其他各种事物表现得精准而又有力度,而这一切通过较少的线条便可体现。

线描艺术或许没有彩色画作那般绚烂夺目,却以一种别样的魅力征服观众,得到许多人的喜爱。

线描艺术的用途极为广泛。

它可以用于艺术品创作、设计和描绘、生物学图解、人体解剖等方面。

在绘画中,线描艺术往往被用来作为草稿和构图演示的工具。

因为线描技巧的熟练和准确性,线条的流畅和平衡性十分重要,这要求画家在描绘物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例和形状。

在生物学图解和人体解剖等领域,线条的用途就显得更多了。

生物学家和解剖师们可以利用线描技巧来描绘人体内部和动物内部的各种结构;医生们则可以更好地展示外科手术的过程和详细步骤。

艺术史上,线描艺术也曾经成为流派之一,如今仍存在于各种不同风格、题材和艺术形式之中。

二、线描艺术的技巧与方法线描艺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支持。

掌握好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自己的线描艺术作品更加准确,更好地呈现出其自身的魅力。

1. 手肘作为基准横线掌握好手肘作为基准横线的方法,是线描艺术的一项重要技巧。

在描绘物体的时候,可以找到一个水平的基准横线来作为参考,如此一来,整个物体的比例就可以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失偏和失真的情况。

2. 借助镜像来辅助从镜像的角度看物体,是线描艺术的另一种重要技巧。

描画之前可以先借助镜像看看物体的形态,以便在描画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一个线条的位置和长度。

这样一来,画的画面会更加的真实和准确。

3. 手握笔尾与不握笔尾手握笔尾的方法,是一种用宽线来描绘轮廓的技巧,因为手握笔尾的时候,笔会随着手的晃动而发出不规则的线条。

线描艺术的魅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线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白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变化多端的线条,表现出物体的形态、质感和神韵。

线描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绘画、书法、篆刻等领域。

线描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简洁而深刻的表现力,能够以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最丰富的内涵。

首先,线描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简洁性。

线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这种简洁的表现形式,使得线描作品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在欣赏线描作品时,人们需要用心去体会线条的流动和变化,才能真正领略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其次,线描艺术的魅力在于其深刻的表现力。

线描艺术不仅仅是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更是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神韵。

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干湿等变化,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动态和神态。

这种深刻的表现力,使得线描作品往往能够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此外,线描艺术的魅力还在于其灵活性和自由度。

在线描作品中,线条的流动和变化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根据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需要进行自由创作。

这种灵活性和自由度使得线描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综上所述,线描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简洁、深刻的表现力以及灵活性和自由度等方面。

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线描艺术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和欣赏。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和提高,线描艺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不仅被应用于绘画领域,还被应用于设计、装饰、广告等多个领域,成为一种具有广泛价值的艺术形式。

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线描艺术也正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家和观众开始了解和欣赏线描艺术,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和生活中。

这无疑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进一步扩大线描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在未来,我们相信线描艺术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浅谈线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线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线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线描是美术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其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线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从培养观察力、提升创造力和丰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线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而线描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和捕捉视觉世界中的细节。

通过绘制物体的轮廓、内部线条以及纹理等,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形态和结构,强化对视觉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物体的外形和特征,并将其以线条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事物形态和结构的把握。

第二,线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通过线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自己的艺术表达。

在线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纸上随心所欲地勾勒出自己想象中的形象,将心中的景象具象化。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来表现物体的轻重感和立体感,给予作品更加生动的表现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将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线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艺术是一种自由的表达,线描可以帮助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线条的不同构图、排列以及颜色的选择等,学生可以用有限的元素创造出无穷的表达效果。

例如,在作品中使用粗线条可以表达强烈而有力的感觉,而细线条则可以表现细腻而柔和的情感。

此外,线描作品还可以通过线条的交错、变幻和组合来达到意境的丰富和层次的复杂,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运用线描。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物体来进行观察和描绘,如树叶、鲜花、鸟类等。

学生可以用铅笔、墨水等工具进行练习,逐渐掌握线条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线描练习,例如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绘制自己设想中的奇幻动物或场景。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美术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其中,线描画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绘画能力的发展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线描画的定义、目的、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进行线描画教学。

一、线描画的定义和目的线描画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绘画形式,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作品,也可以用于构图和构图的基础。

通过线描画,学生可以培养细致观察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线描画还能让学生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提高绘画的质量。

二、线描画的教学方法1.模仿法模仿法是线描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线描作品,展示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模仿其中的线条、构图和比例等要素进行绘制。

通过模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描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细节表达能力。

2.分段绘制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线描作品,教师可以采用分段绘制法。

通过将整个作品分成若干小部分,让学生先绘制其中的一部分,再逐渐进行整合。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难度,提高学生对整体的把握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3.融会贯通法融会贯通法是线描画教学中的高层次教学方法。

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线描技法后,能够自主选择线条的运用方式、构图和意境等方面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者素材,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创作,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

三、线描画教学注意事项1.从基本线条开始线描画是艺术的基础,所以在进行线描画教学时,要从基本的线条开始教学。

首先要教授直线、曲线、圆弧等基本线条的绘制方法和用途,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通过线条的组合表现不同的形态和意境。

2.培养观察力观察是线描画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或者图片,并进行一定的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形态和比例等能力。

从美学角度浅析绘画的线描艺术

从美学角度浅析绘画的线描艺术

从美学角度浅析绘画的线描艺术从美学角度浅析绘画的线描艺术摘要:线描作为我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是古代绘画艺术家通过长期艺术实践的累积而创造并且传承到今天。

从象形文字开始,我国绘画从原始阶段发展到一定艺术水平和独具风格的当下,线描的出现使传统绘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反映了纷繁离奇的社会生活。

其一招一式,在不经意中向人们充分表现着人性、物性的本质以及历史文化审美意识的深刻、真实的一面。

给后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财富,以及悠久的民族文化气息。

关键词:线描美学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线描艺术也随着蓬勃发展和不断完善。

审视线描的嬗变历程,它是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演进后的形态越加丰富,面貌尤为多彩,表现也更加拓展了。

从绘画发展历史来看,无论表现任何有型的、无型的物质,都需要通过线来塑造形体,所以线乃至线描在线描中都占据着其他东西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由于有了线与线的连接和有机组合,进而发展成了今天的文字,酝酿了今天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美学中的线描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了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正如我国唐代司空图在其《诗品》中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其说的不是一个字都不着,而是不多着,恰到好处,自蕴其味。

诚然,在绘画艺术中也是如此,空白之中留有佳境,弦外有音,意味无穷。

不用过多的形式加以渲染,不用过多的墨色加以勾勒,作者的思想意境自然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他这句话生动地概括和诠释了线描的美学意蕴。

还有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说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这些都是古人对我国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和评价,其中也包含着美术线描的美学观点。

“中和之美”是儒家文学思想对中国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观点之一,要求文学要“抒情言志”,可是这个“情”字也不是随便就抒发的,它受到一定的节制和约束。

二、线描的起源追溯线描首先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最初起源发生在大自然原始部落群体中的点滴,比如天体中流星划过的痕迹,它在天空就形成了一道完美的弧线;天空中鸟的飞翔;溪水的流动等等这样的例子,都足以能够启发人们的思维和类似艺术的想象。

线描小知识点总结

线描小知识点总结

线描小知识点总结一、线描的特点1. 线描的简洁性线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物体的轮廓和形态,所以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通过简单的线条就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整体结构和特征,给人以生动、简练的感觉。

2. 线描的纯粹性线描不进行色彩的渲染,只使用线条来表现画面,所以具有纯粹的表现方式。

它着重表现事物的形态、结构和位置,让人们更加专注于物体的轮廓和线条之间的关系。

3. 线描的表现力线描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弯曲、长短等不同表现方式,巧妙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力度和形态特征,从而使画面更富有表现力。

二、线描的基本技法1. 线条的勾勒线描首先要进行物体轮廓的勾勒,这需要考虑到线条的粗细、长短和弯曲的变化,以便更准确地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2. 线条的传统用笔传统的线描常用的画笔有毛笔、毛边画笔、铅笔等。

毛笔可用于勾勒比较大的物体,毛边画笔可勾勒较小的物体,铅笔则可用于精细的线条描绘。

3. 线条的运用线描要善于利用不同线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特征,如粗细、长短、弯曲、顿挫、轻重等。

线条的运用需要结合对物体的观察和理解,才能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的内容。

4. 线描的透视线描表现形态和空间的关系,需要考虑到透视的原理。

通过线条的长度和走向来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大小和位置,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

三、线描的基本练习1. 生活中静物的线描首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静物作为练习对象,如书籍、水杯、水果等,通过对其轮廓、结构、细节等进行仔细观察,然后以线条表现出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2. 建筑物的线描建筑物是线描练习的重要对象,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线条、透视等进行练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线描的原理和技法,从而提高线描的水平。

3. 人物的线描人物是线描绘画的重要对象,通过对人物的轮廓、面部特征、身体结构等进行练习,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神情。

四、线描的艺术应用1. 素描基础线描是素描的基础,通过对线条的描绘和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素描的技法,从而提高绘画的水平。

创意线描心得体会教师版

创意线描心得体会教师版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有幸将创意线描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带入课堂,与学生共同探索线条的魅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意线描的魅力,以及它对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创意线描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创意线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意线描艺术强调线条的节奏、疏密、粗细、曲直等变化,这些变化在画面中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运用,让他们在描绘物体时注重线条的审美效果。

通过创意线描,学生们逐渐学会了欣赏线条的韵律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创意线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意线描不受限于现实中的物体形态,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线条组合成各种独特的图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将线条进行自由组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这种创作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了乐趣。

三、创意线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意线描需要学生运用线条在纸上进行描绘,这一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让他们在描绘线条时保持专注。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创意线描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创意线描艺术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当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我时,我会认真欣赏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这种互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我的关爱,也让我更加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创意线描成为了我们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

五、创意线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创意线描是一种具有广泛艺术表现力的形式,它不仅包括线条的运用,还可以结合色彩、构图等多种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将创意线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这样的尝试让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创意线描这门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探索创意线描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享受到创作的乐趣。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创意线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描艺术

浅谈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描艺术

人物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最早的绘画活动开始,中国人物画就是以线造型,用线来表达人们的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标准在逐渐改变,与此同时,中国人物画的线描艺术也在随之改变。

一、“线”的审美价值中国画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以线作为造型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这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

线条在工笔人物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学习和了解工笔人物画,首先就要从“线”开始,理解“线”的组织结构,“线”与“线”之间如何表现,以及用线的规律与技巧等等。

通过对“线”的学习和运用,探讨“线”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线”在绘画中起着塑造形体、界定形象的作用,纵观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趋势,了解“线”在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线”的认识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线”:中国书画家们坚持“线”的文字书写和“骨法用笔”的绘画特色,使“线”融入了东方哲学和美学思想,创造了一种以线造型的艺术形式,这就是中国绘画的线描艺术。

线是工笔人物画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最主要的造型手段,它的丰富变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中国画中,一根线看似简单,但在绘画过程中,线有快慢、粗细、干湿等富有节奏的变化,这些具有变化的线丰富了绘画作品的内容,表现了人们的情感状态。

随着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越加讲究线条美,越加重视意境情趣。

画家们赋予线条更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中国画对“线”的表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绘画中的“线”主要强调造型,起描画“形”的作用。

二、工笔人物画中的“线”的作用在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工笔人物画占居重要位置。

根据创作者的不同,工笔人物画可分为两派:文人学士派和民间画工派。

文人学士派淡彩薄敷,格调清新;民间画工派设色艳丽。

例如顾恺之、李公麟、陈洪绶、任颐等画家的工笔人物画属于文人学士派,寺庙道观和洞窟的壁画以及宗教画,民间年画等属于民间画工派。

无论是文人学士派,还是民间画工派,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占居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浅谈对线描艺术发展的认识

浅谈对线描艺术发展的认识
品就尽情描绘和 刻画 了不 同时间、 同地点发 生的事 情, 不 突破 了时间与空 间的约束。这种 区别于 西洋画的表现 手法 , 更说 明 了中国人对 艺术的独到感 悟, 也进 一步说 明了中国绘 画的伟大 。
线在 中国绘画 中对 空间的不 同划分 便形成 了“ , 面” 而这 并非 西洋 画 中的“ 。 大实” 大虚” 面” “ “ 的高度概括 ,
N SO _ 4 D K 9 一4 。
主、 气势 、 呼应、 虚实 、 疏密、 开合等构 图经验也不 断有所 总结和扩 展。 至此, 中国画的形式构 图已经十分完备 , 既有写 实的全景构 图、 一角半边 式的构 图, 又有诗 书画印相结合 的独特形 式。
明清 时期 , 图的变化 已经十分 丰富、 构 自由。石涛 、 大山人 八
现的繁缛 与肤浅。 因此, 现代 画家要继承优秀传 统 , 悟 中国 感
绘画 线描 的精神 , 从传 统 中汲取 丰富营养 , 增强 线描艺术 的生 命力 , 使线描 艺术表 现在 新的历史 时期得到发展 , 更具 艺术魅
力。
注: 文章 系 宁 夏大 学 科 学 研 究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目编 号 : E 项 ()
挚感 情 。
楚墓 出土 的两 幅 帛画《 人物龙凤 帛画》 人物御 龙 帛画》 和《 是我 国现存 的最早的绘画作 品。线条描绘体 现 出
古人对线条 的 自如运用 , 同时也体现 出中国古人 以线造 型的造型观 。东晋顾 恺之 的“ 春蚕 吐丝描” 将战 国以来
形成的“ 古游丝描” 展到 了完美无缺 的境地 , 高 发 并逐 步走 向成 熟。在顾恺之 的《 洛神赋 图》 女史箴 图》 人 和《 中,
统 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 更深刻地感悟 中国绘 画线描 的精神 。中

浅谈中国画中的线描艺术

浅谈中国画中的线描艺术

浅谈中国画中的线描艺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有非常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中国工笔画的用笔不同于传统写意画用笔,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线。

“线”可以说是工笔画中的骨,是工笔画的灵魂支撑,“线”的速度,力量,浓淡等因素构成了工笔画独特的画面形式语言,其高度概括了自然形体,是艺术家在画面中用以表现内心情感的语言。

标签:线描;表现语言;情感;临摹;写生;创作“线”是中国画表现情感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不是简单的物化笔墨,而是情绪、思想、意趣的体现,是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融合和升华,更是代表着中国的民族特征——坚韧和骨气。

一、中国画中线描的发展中国绘画史中,我们可以从原始社会中仰韶文化所制造出的彩陶花纹上看到一些画着虫鱼、人物、鸟兽等形象的朴实线条。

魏晋时期的东晋,我们发现了顾恺之,他创作的“游丝描”犹如春蚕吐丝一般,其传世名作《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中可以看出顾恺之用线以主要表现人物精神和内心活动。

唐时期,线的发展和进步很大,由于唐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整个社会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且与世界各国有着频繁的交流,很多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相结合,使中国文化带着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子。

这一时期,由于整个社会封信佛教文化,导致佛教艺术空前繁荣,于是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例如:壁画、佛像等。

在现存的唐代壁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初唐、盛唐、晚唐不用时期的艺术风貌。

从简单勾勒线条的初唐风格,到盛唐和晚唐时期的多种勾勒线条的方法,出现了晕染等表现手段,画面气韵生动,令人叹服!除此之外,还有代表人物——“画圣”吴道子,运用意笔类型的线条,其绘画作品多以白描为主,凭着线条的丰富变化和力道以表现作品。

其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中的人物造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充分体现了线条的节奏感和运动感。

宋时期,线描的艺术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宋代人物画家梁楷,在前人的绘画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他将写意画的线描形式加以升华,使其更加的完善,创造出了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新的生命力的写意人物画。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引言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其中,线描画作为美术教学的基础技能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进行探讨,介绍线描画的定义、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旨在提供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建议和参考。

什么是线描画?线描画是通过画线来表达物体形状、体积和结构的一种绘画方法。

它强调对事物造型的简化和概括,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纹理和质感等特征。

线描画在美术教学中广泛应用,既可以作为基础训练,也可以作为绘画创作的手法之一。

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方法第一步:引导观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并用简短的话语描述事物的特征。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仔细观察和思考事物的形状、轮廓以及细节。

第二步:示范绘画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展示线描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注意向学生解释如何运用线条来表达物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以及如何利用线条来描绘纹理和质感。

示范结束后,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尝试。

第三步:练习和巩固学生在掌握基本线描画技巧后,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线描画能力。

练习题可以包括简单的几何体描绘、静物描绘等,目的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线描画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第四步:创作和表达线描画不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更是一种表达和创作的方式。

在教学的后期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尝试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可以通过设置主题或者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线描画作品。

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目标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仔细观察事物的形状、结构和细节。

2. 培养学生的线条感知和运用能力,让学生掌握线条表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欣赏和鉴赏线描画作品,培养对美的敏感和追求。

线描艺术的魅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线描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作为线条的运用,线描艺术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识,其独特的魅力常常让人感到无法抗拒,它的出现也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

一、线描艺术的历史线描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已经使用线条来记录和表达他们的思想和印象。

最早的线描艺术是岩画和壁画,这些画作既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动物形象和其他各种图案和符号。

随着时代的演变,线描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采用。

可以说,线描艺术在古代艺术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来的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线描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的画家张择端就采用了线描的方法。

二、线描艺术的表现形式线描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其运用的线条可以随着艺术家的意愿而变化,可以粗细、密度不同,也可以弯曲、交错、尖锐、柔和等等,这样就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识。

线描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素描:素描是线描艺术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通过线条的变化来表现出物体的三维空间感和深度感。

2、速写:速写是一种较为自由的线描形式,其相对于素描更快、更随意,其目的是尽快捕捉到所见到的事物或静物的形状和线条的变化,并尽可能地表达出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印象。

3、细致画:细致画是一种精细的线描形式,主要用于描绘细节,其需要运用非常细的线条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光泽和细腻的纹理。

三、线描艺术的魅力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线描艺术具有许多独特的魅力。

1、强大的表现力:线描艺术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意识,尤其是在表现人物形象时,运用线条可以表现出肢体的动态、面部的表情和精神状态,更加逼真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独特的审美风格:线描艺术具有很强的个性和审美意义,它可以创造出各种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从严谨的写实主义到自由的抽象,从细节的处理到全局的构图,每一种线描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审美风格,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无限的想象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

线描艺术的魅力线描艺术是一种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它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形象,通过线条的运用和组合,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情感。

线描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同于传统的绘画形式,更突出了线条的纯粹性和表现力,使观者在简约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首先,线描艺术具有简约的美感。

线描艺术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物象的外形和纹理,去掉了多余的细节和背景,使观者专注于主题的表现,使作品更加纯粹、简洁。

在传统绘画中,常常需要运用多种颜色和繁琐的细节来表达对象的外观特征,而线描艺术则通过线条的变化和组合,直接体现出物象的形状与质感。

从而使作品的观赏过程更加集中、简练,给人以简约而美好的感觉。

其次,线描艺术具有抽象的表现力。

线条是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不同的线条的变化和组合,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线描艺术不依赖于颜色的运用,而是运用线条的笔触、粗细、曲直等特点来表达对象的形象和情感。

有时候,一条简单的曲线,可能就能够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线条的抽象表现力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可以主观联想和感受,从而提高观者的艺术参与度。

此外,线描艺术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由于线描艺术不依赖于颜色和背景的运用,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填充和丰富作品的内容。

线条的简约和抽象性质,使得观者可以自由联想和填补细节,使作品更加具有个性化和独特性。

观者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去探索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共鸣和理解。

此外,线描艺术还具有很高的表现力。

通过线条的变化和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和场景,无论是几何图形的变异,还是自然景观的抽象表现,线描艺术都能够很好地展现出对象的特点。

线条的于形象的表达更加具有张力,在形象塑造上有更强的表现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效果,使作品更具个性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线描艺术以其简约的美感、抽象的表现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高度的表现力,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

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

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摘要】线描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历史背景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线描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线描展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观众,展现了线条之美。

未来,线描展有望在艺术领域继续发展壮大,展示出更多的创新与突破。

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与魄力。

【关键词】线描艺术,历史背景,定义与特点,艺术创作,应用,独特魅力,未来发展,十年磨一剑1. 引言1.1 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线描艺术在历史背景下的发展、线描的定义与特点,线描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同时也会分析线描展的独特魅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线描这一艺术形式的深入挖掘,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艺术视野,让大家更加了解并欣赏线描艺术的魅力所在。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线描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线描艺术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了画家们表现作品的重要手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的新艺术运动充分借鉴了线描艺术的语言特征,将线条简化为视觉元素,强调线的纯粹性和抽象性。

例如毕加索的《沙丘和庄园》就是一幅典型的线描作品,简洁而富有力量感。

在当代艺术中,线描艺术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许多艺术家通过线条的勾勒和组合,表达出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线描作品常常给人以简洁、纯粹的感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历史背景下的线描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它以简洁、纯粹的线条形式表现世界,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线描艺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独特的魅力将继续影响着艺术界的发展。

2.2 线描的定义与特点线描是一种通过绘制线条来表现物体形态和结构的艺术创作形式。

线描艺术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线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线描强调简约与精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画的用线摘要:线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是主体意识对客观抽象理解后的表述;线更是心灵的显现,中国画的线历尽几千年的沉积,渗透着中国人特有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意识,它即是一种符号,又是一种文化,现代中国画隐含着线的文化、线的精神,线是中国画的生命。

关键词:线;中国画;情感线是中国画的生命,是我们无数先民智慧的结晶,它渗透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识。

它是一种符号,又是一种文化。

以下就国画中的线谈谈自己的初步看法。

一、最初的画,只有一条线我们这里所说的线,是绘画意义上的线。

在自然界中,反映在我们视觉中的线随处可见。

如房屋的棱角边缘线,眺望远山的轮廓线,天地相间的地平线等。

这些线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说线是通过视觉对客观现象在头脑中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抽象的结果。

然而绘画意义上的线,是画家对客观物象经过大脑认识、概括、加工、提炼之后,反映出来的物化形态。

线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语言。

达·芬奇说过,“最初的画,只有一条线”,绘画中线的应用早于型体和色彩,就如同人类一生下来只会发音一样,最早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线。

人类原始绘画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以简单明确的线条勾出脑中所要的形象轮廓。

比如原始时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中的野牛到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用有色的土在陶器上描绘的几何纹样的线,战国时的人物帛画及敦煌壁画等都说明了绘画源于线。

二、线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以线造型的中国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成熟,逐步创造了完美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表现力,形成了中华民族美术独特的风格。

新石器时代彩陶上描绘的几何形纹样的线,殷周时期人们在铜器上描绘的狩猎、交战及古生物形态等已把“线”的应用提升到中级阶段,即除了表现形以外同时表现了动态。

继而汉代时期绘画用“线”表示动态的能力达到了高峰,如汉代壁画奔驰的马及人物画等,但是这时期的“线”未能表达质感的能力,到了晋朝顾恺之的画中“线”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洛神赋图》和汉代壁画图都是用线条来画,但感觉已大为不同了,这时的线不仅只是表述型态,同时对“线”的本体美及质感的表现已有所发展。

至唐代“线”的功能扩大了,成功地用它表现出物的质感,如唐代张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他们画的仕女具有“衣纹劲简、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运用劲简的线成功地塑造出盛唐仕女体丰腴的生活情态及仕女的服饰、头发、肌肤等质地美。

线的形式美也大大的增强,从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到吴道子的“莼菜条”,(“莼菜条”的说法,出自北宋大书画家米芾。

他用“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来形容吴道子笔下的线条)线的形式越来越多。

古人把线形归纳成“十八描”,宋朝李公鳞在吴道子的绘画形式上发展了白描,在他的画中通过用线的渗透来体现文人士大夫幽雅的韵致,例如宋代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不仅人物之须发皆现,服饰纤丽工整,维摩身下的簟席及卧榻的雕花,也都勾勒得丝丝入微,用笔严谨细致。

同时马远、夏圭在线的基础上成功地应用斧劈式的线型,适合于画北方岩石,在马夏以前和以后元、明、清等画家为了表现各式各样的山石,在线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的皴法,从广义上讲都是“线”的变形。

三、中国画的线不同于西画的线中西绘画可以说都是从线条开始的,不同的是中国画始终在造型中以线为主、面为辅,努力把线为主的造型程式发展到极致,而西画在表现上主要使用的是形体与色彩,即使没有线,其造型也不会受到影响,其绘画形式依然成立。

可见西画中的线仍然是作为表现形体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中国人认为宇宙形象的骨干是以“线”为造型的基础,而西方运用透视原理来“模仿”世界,选择“面”来造型,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一致的。

“线法”与“光、色分面法”两种方法是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的,它们是矛盾的统一体。

然而有主从之分,即——若以“光”为主,则“线”为辅;若以“线”为主,则“面”必是从属。

当然西画中也不乏线造型之精华,西方画家也出现了像波提切利、安格尔、马蒂斯、毕加索等十分注重运用线条的画家,但是西画的线条主要是为了精确描绘物体的真实感,线条只是形体在空间中准确位置的描写。

例如波提切利的《春》,虽然女性的头发和手脸等处有线存在,但这些只是帮助“光面”和“色”完成女性的形体动态等的表现而已,缺少线本身的内省性,线条本身不具备独立存在的价值,同中国画的线本身直接表达物象本身有根本区别。

不能把西画中某些类似线的笔触或“面”与“面”的交接线,或帮助“面”表达物形的线条与中国画用线混为一物。

四、中国画的线是心灵的显现,是主体意识对客体抽象理解后的表述,是画家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倾诉(一)线在客观世界无迹可寻,它是主体意识对客观抽象理解整理后的表述。

线描之所以能表现出灿烂多姿的形式、美感,是与用笔分不开的。

中国画的线是一种简洁概括的表现方法,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也许比体面的表现方法更能抒发人的情感,更具有绘画情趣,线不但能够描绘形象,而且本身还有着各种不同的美感。

当我们看到元朝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从画线中可以领略到他对山石的真实感受,他所选择的是线,而不是用明暗来作为纪录感受的语言。

其原因是线能表达各种关系,当他用一根流畅起伏变化的线表示山石时,这根线其实反映的不仅是石形或山形,而是山石与天空的界限,表述石与山的各种关系,同样是这根线,它包含着起伏的山势在人们心上产生的节奏,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关系。

赵孟頫纪录的线是一种表述,是主体意识对客观抽象理解的结果。

(二)中国画的线是画家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倾诉线条对画家来说,既是画家的笔法,也是画家个性和情感抒发的手段,山水画家张璪就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线条被赋予了作者的情感,不同的线条成了画家感受的反应,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倾诉。

正缘于此,线条才能给观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美的感受。

只有做到既状物又抒情、既固形又达意,线条才能产生无穷的生命力。

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在《中国画法研究》中曾专门提到线条的感情问题,并给以清晰的说明,他说:“从一般规律讲,凡属表现愉快情绪的线条,总是一往流利、顿挫较少,转折之处也不露圭角。

而凡属表现不愉快情绪的线条,则多停顿,呈现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就会显示出一种焦灼感和忧郁感。

”中国画的线条就充分运用了线条的不同感情,或兴奋、或愉快、或痛苦、或艰涩,不同的线条用在一起就更加强了这种感觉。

用线“行云流水”、“稳如泰山”,就构成了沉稳畅达的线条品格;用线“风驰电掣”、“锋芒毕露”、“纵横挥砍”,就构成了表现某种激越感情的线条。

(三)线的情感表现一直是历代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东晋顾恺之的笔下,线不仅是描绘对象形体结构、质感等的手段,而且与艺术形象的风度神采相适应,他提出的“以形写神”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

他被后人形容为“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线描法,正与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内心世界相表里,成为与内在心绪、精神面貌水乳交融般的整体。

此后还有很多艺术家继承和发扬了他的思想。

比如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中的龙、火焰和神像同是墨线描,但让人感到龙在有力的蠕动和火在燃烧,他运用“莼菜条”表现物像“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取得“天衣飞扬、满壁生风”的艺术效果,人们称之为“吴带当风”。

吴道子在作品中为了强调笔墨线条的特殊功能,适当地压缩色彩在画面上的比重,往往“于焦墨痕中,略施做染,自然超出缣jian素”,突破了南北朝以来铁线描施重彩的雅致缜丽的风格,而出现雄浑奔放、墨彩兼备的新画风,世称为“吴装”。

南宋梁楷的简笔画随描绘对象不同运用的线法也有所变化,《李白行吟图》用极简练的“笔触”、清爽飘逸的线条,勾画出诗人李白在运思措句中微妙动态的那一刹那,把李白豪爽、洒脱、恣情洋溢的神态勾画出来,而毫无雕琢造作之气。

更体现出诗人潇洒超脱而高洁的品格。

《六祖图撕经图》画家采用了一种短促、凌厉、跳跃而多顿挫的钉头鼠尾描法,使画产生了一种激烈动荡的气息。

这种线条不仅表现了画中人六祖一边撕经书,一边暴跳如雷的形态、神态,所穿衣服的质感,以及树木被风刮得东倒西歪的样子,使线条用笔和画面所表现的情境相吻合,还体现了一种粗矿、激烈、躁动的线条感情。

《释迦出山图》则以古拙的笔法、遒劲朴实的线条写出释迦虔心修佛的形象。

粱楷的艺术特色重要以简笔画为代表,他以简练的“线条笔触”画出画家自己的主观感受。

元朝的赵孟兆页在绘画上他主张“书画同源”,推崇“骨法用笔”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线型”以丰富绘画的表现方法,对加强塑造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

用线抒发内心情感的还有朱耷,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是明代皇室的后裔。

清军入关后,明王朝灭亡。

他为了逃避政治上的迫害,同时也表示对清朝统治者的仇视,逃避现实,在奉新山削发为僧,后还俗做了道士,过着清苦的生活。

先后用过许多别名,但最常用的是“八大山人”。

现实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态度,使他的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借物抒情特点,将所画物象人格化,同时把自身的全部情感及对生活的感悟都抒发在其作品中。

画如其人,他的作品中的孤独、冷漠、高傲及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其笔下的花鸟形象夸张、变形、磊落峥嵘,简括凝练,笔情纵恣,不拘成法,常以书法之笔入画,千变万化,转折处提按顿挫有节奏感。

比如他的《荷花水鸟图》是心灵的震颤和激情的宣泄。

画中的鸟缩着脖子,瞪着白眼,孤零零地一脚独立在石头上,显得极其冷寂孤僻。

正如画家一生的遭遇一样,他所画的白眼向青天,实际表现了他对异族统治的蔑视和仇恨。

六、现代中国画隐含着线的文化、线的精神现代中国画不是个人的、狭义的,也不是前无古人、突如其来的,它必须具备中国画自身的特性,也就是说,从中华民族的角度上看,有自己的一致性即共性,同时又具有时代的、发展的、创新的个性特点。

从“生态位”的角度上看,世界上任何一个物种都是环境的产物,它们的形态、习性都必需受到环境的影响和改造,相应的它们的形态、习性等也随着环境改变,它们都是为适应环境而进化来的。

文化也一样,文化是人类对环境所形成的反应系统。

绘画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也是人类对环境所形成的反应形式,是环境同人互动的产物。

中国画历尽几千年的沉积,是由民族文化心理反复比较、鉴别、筛选并由历代品格高尚、天资聪慧的先民反复实践、锤炼,最后沉淀下来的特性,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文化。

工具文化是中国画文化的根本,是中国画的识别系统。

中国文字书写的工具与绘画的工具一体不分的状况造成了“书画同源”的文化共生现象,一切中国绘画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实践都从这个“书画同源”的文化共生现象出发。

而这一共生的基础是一种工具文化,它实际上包括笔性、笔力、笔姿、笔韵、笔格这样一个分析和评价体系。

“书画同源”、书法、金石入画是中国画美学的代表性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