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高地引领合肥跨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创新高地引领合肥跨越
HF市第十次党代会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定位和“新跨越、进十强”目标,突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2012年实现了“三个突破”,即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突破千户、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千件、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百亿元;成就了“三项赶超”,即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由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全社会研
发投入占GDP比重由第11位上升到第9位,技术交易合同额由第10位上升至第9位;取得了 "三项新进展”,即在培育爆发性增长源、建设髙端
研发平台和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总量跃居全
国首位,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运行,成功举办首届全国45个创新型试点市工作会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将实施“科技8521行动”,突出六个重点主攻方向,努力在新一轮世界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上抢抓先机、占据前沿,加快打造“创新高地”。
建设创新高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聚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创新企业、自主品牌,全面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对外开放等各方面创新,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研发转化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创业投资髙地、新兴产业高地和体制创新髙地,加快实现从“合肥制造”到“合肥创造”转变,在全国
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为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全面开展“科技8521行动”。培育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量子通信及公共安全、语音技术及新兴文化、生物技术产业、新型平板显示、光伏及新能源等八大爆发性增长源,大幅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聚力打造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争取新建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以五大高端创新平台载体为引领,建设中科智城, 大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培育2000户技术领先的髙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合肥人才特区,引进和培育100名领军人才和1000名高端人才,大幅提升吸引高端创新人才集聚能力。
突出六个重点主攻方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重大项目决策机制,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评估机制,继续深化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进一步深化科技经费、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等制度改革。培育爆发性增长源。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培育发展模式,快速推动爆发性增长源形成规模。加速“五个一”产业推进计划,打造一个髙端研发平台、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制订一个专项政策、建设一个产业园区基地,培育先导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打造新型产业集群和基地,变“合肥制造”为“合肥创造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领航计划,培育100户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实施创新育林计划,培育500户具有爆发性增长潜力的创新小巨人企业;实施创新培苗计划,培育1000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髙新技术后备企业。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髙水
平研发中心、建立实体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努力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建设高端研发平台。优化创新平台布局,高起点规划建设“中科智城J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战略平台。提升创新示范区“一中心三基地" 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开放型、共享型的创新服务平台。完善科技资源服务网络,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共享,采用市场化方式向企业开放共享各类科技资源,提供技术服务。加速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尽快形成“孵化器+加速器+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培育体系。加速科技金融结合。注重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发展,建立完善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企业信用体系、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创业投资体系、创新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健全科技保险补贴机制,鼓励各类保险机构拓展髙新技术企业关键研发设备险、产品责任险、专利保险等险种。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科技创新法制环境,加强科技法制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科技创新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更多政策试点。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推进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加强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创新领导小组目标任务考核和推进机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加强科学普及,鼓励发明创造,弘扬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