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合集下载

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引言:乙酰氨基酚片(Acetaminophen tablets)是一种非处方药,具有镇痛、退热、抗炎等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关节痛、痛经、感冒发热等症状。

本文将从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1.乙酰氨基酚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乙酰氨基酚的化学名称为对乙酰氨基酚(N-acetyl-p-aminophenol),分子式为C8H9NO2,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其外观为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乙醇、氯仿、水及醋酸乙酯等溶剂。

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理还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形成,从而达到镇痛、退热、抗炎等效果。

此外,乙酰氨基酚还能通过影响疼痛信息的传递,减轻疼痛感知和反应,但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相对较弱。

2.乙酰氨基酚片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方法采用传统的混合法(blending method),主要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1)原料准备:使用高纯度的乙酰氨基酚粉末作为主要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粉剂、稠化剂、包衣等辅助剂,其中最常用的包衣成分包括羟丙甲纤维素(HPMC)、硬脂酸及其盐、柠檬酸及其盐等。

(2)分选混合:将粉末原料通过分选机筛选,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药物和辅助剂均匀混合。

(3)湿法制粒:将混合好的药物料加入制粒机中,通过喷淋液体的方式制成湿性颗粒,然后干燥,制成干性颗粒。

(4)包衣处理:将干性颗粒通过旋转流化床喷涂,逐层覆盖包衣,通常需要进行数次重复的喷涂和干燥,直至达到所需的粒径和包衣厚度。

(5)压片制品:将包衣好的干性颗粒通过压片机压制成所需形状、尺寸和厚度的片剂,然后进行清洁、包装、检测等工序,最终制成乙酰氨基酚片。

此外,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还需要严格质量控制,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对制品进行检测和评估等。

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固体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广泛应用于头痛、牙痛、关节炎等临床治疗中。

对乙酰氨基酚片作为对乙酰氨基酚常见的剂型之一,其溶解速度与生物利用度直接影响其药效。

传统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方法是将对乙酰氨基酚与粘结剂、分散剂以及辅料一起制成制剂,但是该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对乙酰氨基酚的溶解速度慢,生物利用度较低等。

近年来,分散技术与晶型工程相结合成为一种新兴的固体分散制剂技术。

分散剂作为分散的关键因子,能够将药物颗粒在水相中均匀分散,从而提高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分散剂还能通过对药物的晶型进行调节,进而影响其溶解性、吸收性以及生物体内药效,从而改善药物控释特性,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一种高效的固体分散剂成为当前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片中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制备方法如下:1. 溶解分散剂取一定量的分散剂,加入足量的水,进行搅拌,调整至分散剂充分溶解。

2. 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将对乙酰氨基酚加入分散剂中,进行均匀搅拌。

3. 加入粘结剂将粘结剂加入到2中的混合物中,进行均匀混合。

4. 加入填充剂、润滑剂5. 压片将上一步中的混合物压制成均一的压片,再进行切割包装,得到最终的对乙酰氨基酚片。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合物固体分散剂,由丙烯酸酯类单体和膨胀剂组成。

优点本发明制备出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能够快速释放药效,适用于临床应用。

制备方法简单,可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廉。

特别地,采用聚合物固体分散剂结合晶型工程,能够在药物中形成稳定的分散态,提高润湿性,从而使药物的溶解速度得到明显提高。

一、分散效果显著聚合物固体分散剂能够将药物颗粒快速均匀地分散在水相中,提高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与传统分散剂相比,其分散效果更加显著。

二、晶型工程可控性高聚合物固体分散剂能够通过对药物的晶型进行调节,进而影响其溶解性、吸收性以及生物体内药效,从而改善药物控释特性,提高治疗效果。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一、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对乙酰氨基酚淀粉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3%淀粉浆羟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仪器:单冲压片机乳钵台式天平烘箱14目尼龙网制80目筛14 目筛分析天平四用仪六管崩解仪碎度检查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二、实验内容1、处方:对乙酰氨基酚(50g)(主药)淀粉(7g)(填充剂)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黏合剂)13%淀粉浆(适量)(黏合剂)羟甲基淀粉钠(0.5g)(崩解剂)硬脂酸镁(0.5g )(润滑剂)制成100片2、制法:按处方量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和淀粉,将原辅料混合装筛磨粉后过80目。

以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3%淀粉浆混合粘合剂制软材,14目尼龙网制湿颗粒,湿颗粒在60〜70C干燥后14目整粒,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用平顶冲模压片。

三、质量检测1、外观检查: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底版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 距离片剂30cm,以肉眼观察30秒钟。

2、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量: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士7.5%平均片量:0.3g及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士5%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片,紧密称定总重量,求的平均片重,再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有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

片重差异二(每片重量-平均片重)/平均片重X 100%3、崩解时限检查取药片6片,分置于吊篮的六支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加入挡板,吊篮挂于金属支架上,侵入盛有37士1C水的1000ml烧杯中,启动崩解仪,按一定的频率的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 32次)。

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记时,至片剂全部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如有一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要求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处。

片剂类型崩解时限压制片15mi n薄膜衣片30mi n4、硬度药典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普通片剂硬度在50N以上,抗张度在1.5 至3.0MPa为好。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制备一、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对乙酰氨基酚淀粉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3%淀粉浆羟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仪器:单冲压片机乳钵台式天平烘箱14目尼龙网制80目筛14 目筛分析天平四用仪六管崩解仪碎度检查仪紫外分光光度计二、实验内容1、处方:对乙酰氨基酚(50g)(主药)淀粉(7g)(填充剂)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适量)(黏合剂)13%淀粉浆(适量)(黏合剂)羟甲基淀粉钠(0.5g)(崩解剂)硬脂酸镁(0.5g )(润滑剂)制成100片2、制法:按处方量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和淀粉,将原辅料混合装筛磨粉后过80目。

以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13%淀粉浆混合粘合剂制软材,14目尼龙网制湿颗粒,湿颗粒在60〜70C干燥后14目整粒,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混匀,用平顶冲模压片。

三、质量检测1、外观检查: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底版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 距离片剂30cm,以肉眼观察30秒钟。

2、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量: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士7.5%平均片量:0.3g及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士5%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片,紧密称定总重量,求的平均片重,再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有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1倍。

片重差异二(每片重量-平均片重)/平均片重X 100%3、崩解时限检查取药片6片,分置于吊篮的六支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加入挡板,吊篮挂于金属支架上,侵入盛有37士1C水的1000ml烧杯中,启动崩解仪,按一定的频率的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 32次)。

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记时,至片剂全部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如有一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要求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处。

片剂类型崩解时限压制片15mi n薄膜衣片30mi n4、硬度药典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普通片剂硬度在50N以上,抗张度在1.5 至3.0MPa为好。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2、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片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料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

片剂制备方法分为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

其制备要点如下:1、原料药与辅料应混合均匀。

含量小或含有毒剧药物的片剂,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

2、凡具有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在制片过程中应避免受热损失。

3、凡具有不是的臭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制成片剂后可包糖衣或薄膜衣。

三、主要仪器设备:乳钵、烘箱乙酰水杨酸、单冲压片机、电炉、普通天平、12目筛、16目筛等。

四、所需试剂和主要用品:对乙酰氨基酸、乙酰水杨酸、咖啡因、淀粉、淀粉浆(17%)、滑石粉、轻质液状石蜡等。

五、实验流程:主药(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咖啡因)混合均匀加淀粉浆辅料(淀粉浆、淀粉、轻质液状石蜡)混合粉材过筛干燥整粒加滑石粉软材湿颗粒干颗粒压片六、详细的实验步骤1、处方乙酰水杨酸26.8g 咖啡因3.34g对乙酰氨基酚13.6g 淀粉26.6g淀粉浆(17%)适量滑石粉1.5g轻质液转石蜡0.025g总量100片2、制法: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得淀粉和淀粉浆混匀(10-15分钟),制成均匀得软材,通过16目筛制粒。

于70度干燥。

干粒通过12目筛整粒。

再将此粒与乙酰水杨酸混合,加剩余得淀粉(预先再100-105度干燥)与吸附有液装石蜡得滑石粉混匀。

再通过12目筛,易用12mm冲摸压片。

七、记录的内容和方式实验时间:实验地点: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八、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压片时粘冲比较严重,造成性状不合格。

解决方法:加入更多的滑石粉,提高淀粉浆浓度和充分干燥。

2、崩解速度慢。

主要是采用外加微晶纤维素来解决崩解问题。

九、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统计方法:十、注意事项:1、为防止乙酰水杨酸水解,最后在颗粒分别干燥后再混合压片。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含量测定与溶出速率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含量测定与溶出速率测定

综合实验报告四、实验步骤1、片剂处方(制成100片):五、数据处理1、片重差异取十片称量,总重量为4.452g,平均片重为0.445g。

含量测定:A=0.352,因此浓度c=4.981p g/mL,因此40mg样品中乙酰氨基酚m=50X100c/1000=24.905mg,药物含量m/40X100%=62.26%2、扑热息痛片溶出速率(1)溶出数据(2)溶出曲线(3)药典规定扑热息痛片30分钟溶出百分量不得少于标示量的80%。

六、实验结果分析1、扑热息痛片处方中加入硫脲作为抗氧剂防止扑热息痛被氧化变黄。

2、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能影响到他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溶出速率过低的固体制剂无法在人体内完全释放出作用药物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明显,故需测定溶出速率。

3、压片过程中,湿颗粒应根据主药与辅料的性质,以适宜温度尽快干燥,干燥后颗粒往往结团粘连,需过筛整粒,也可加入润滑剂同时整粒并混匀。

4、溶出过程中取样的位置应按照药典规定,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

5、溶出度测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对所用的溶出度测定仪,应预先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并检查温度的控制,转速等是否精确,升降桨叶是否灵活;(2)桨叶的位置高低对溶出度测定有一定的影响,应按规定高度装置,转篮底部距溶出杯底为25mm;(3)转换释放介质时要十分小心,切勿将片子倒掉;(4)做完一次测试后,要将转篮,烧杯等用自来水,蒸馏水依次冲洗干净,备用。

七、思考题1、扑热息痛片处方中为何加入硫脲?(抗氧剂)答:作为抗氧剂防止扑热息痛被氧化变黄。

2、为什么有些固体药物的固体制剂需测定溶出速率?答:因为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能影响到它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溶出速率过低的固体制剂无法在人体内完全释放出作用药物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明显。

3、溶出度测定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对所用的溶出度测定仪,应预先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并检查温度的控制、转速等是否精确、升降桨叶是否灵活等。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步骤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步骤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步骤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步骤如下:
方法1:将对氨基酚加入稀乙酸中,再加入冰醋酸,升温至150℃反应7h,加入乙酐,再反应2h,检查终点,合格后冷却至25℃以下,甩滤,水洗至无乙酸味,甩干,得粗品。

此方法的收率为90%
方法2:将对氨基酚、冰醋酸及含酸50%以上的酸母液一起蒸馏,蒸出稀酸的速度为每小时馏出总量的十分之一,待内温升至130℃以上,取样检查对氨基酚残留量低于2.5%,加入稀酸(含量50%以上),冷却结晶。

甩滤,先用少量稀酸洗涤,再用大量水洗至滤液接近无色,得粗品。

此方法的收率为90-95%。

精制方法:将水加热至近沸时投入粗品。

升温至全溶,加入用水浸泡过的活性炭,用稀乙酸调节至pH=4.2-4.6,沸腾10min。

压滤,滤液加少量重亚硫酸钠。

冷却至20℃以下,析出结晶。

甩滤,水洗,干燥得原料药扑热息痛成品。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方法2.熟悉湿法制粒的操作3.了解片剂处方分析二、实验原理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固体制剂,不同的辅料有不同的功能。

通常片剂辅料由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构成。

处方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辅料和用量。

制软材时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并以握后掌上不粘粉为度。

片重计算:片重三、实验仪器与材料仪器:单冲压片机,片剂四用仪,分析天平,普通天平,烘箱电炉,药筛(80目,120目),尼龙筛(14目,16目),乳钵,搪瓷盘等材料:对乙酰氨基酚,干淀粉,硬脂酸镁,蒸馏水,硫脲等四、实验内容1.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处方对乙酰氨基酚 25g干淀粉 0.75g淀粉浆用淀粉 2g硫脲 0.025g硬脂酸镁 1.7g共制 50片2.淀粉浆的制备将硫脲溶于适量温水中,加入淀粉,搅拌,使淀粉分散成均匀的混悬液,及时加入沸水不断搅拌成糊状(淀粉与总用水量之比约为1:2)3.对氨基酚片剂制备A.混合:将对乙酰氨基酚粉末和干淀粉用等量递增混合法混合均匀,加入热的淀粉浆制成“手握成团,轻压即散”的软材。

B.制粒:用14目尼龙筛制粒。

C.干燥:将制得的湿颗粒在60℃左右鼓风干燥约4-5hD.整粒:干燥颗粒用16目尼龙筛整粒,与硬脂酸镁混匀。

E.压片:以Ф12mm冲模压片,即得。

五、操作注意A.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晶不适于直接制粒,往往在压片过程中导致裂片,故必须粉碎成细粉,有利于黏合剂与粉末表面直接接触而制成坚实的颗粒。

B.根据经验,本品的原料色泽一般是反应本品的稳定性及制粒过程难易的重要因素,凡色泽不洁白,甚至带暗红色的原料,颗粒的机械强度大,压片时易产生斑点及崩解度不合格,露置空气易于变色。

C.制粒时所用淀粉浆浓度不易过低,一般应采用30-50%。

这样高浓度的浆糊不易成熟,特别是在将淀粉分散时要用温水,水温的掌握很重要,夏天约40℃左右,冬天60-70℃左右。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是一种常用的退热镇痛药物,以下是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主要通过对苯酚和乙酰氯进行反应合成而成。

具体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苯酚和乙酰氯,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2. 反应步骤:将苯酚和乙酰氯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长,一般反应温度在100-150℃之间,反应时长为数小时。

3.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过滤等步骤,分离出产物,得到未纯化的对乙酰氨基酚。

4. 精馏纯化:对未纯化的对乙酰氨基酚进行精馏,通过升温将对乙酰氨基酚蒸馏出来,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5. 结晶和干燥:将精馏得到的对乙酰氨基酚用溶剂进行结晶,得到结晶体,然后通过过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最终的对乙酰氨基酚产品。

6. 包装和存储:将对乙酰氨基酚产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湿气和光线等因素的影响。

然后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储存,确保质量和保存期限。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对原料和产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且生产过程中要遵循规范和规定的操作程序。

以上是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实验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实验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苯酚)。

实验原理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是由两个步骤组成的:(1)将苯胺和羟甲酸酐通过醛-羧脱反应合成羟甲基醛;(2)羟甲基醛与苯乙醇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苯酚)。

实验材料和设备
(1)实验用苯胺,一氯甲烷,羟甲酸酐,苯乙醇,液氯,滴定瓶等;
(2)实验仪器:烧杯,搅拌器,沸点测定仪,熔点测定仪,水分烟度仪,精密分析天平,分析滴定瓶等。

实验步骤
(1)准备苯胺溶剂:将180克苯胺和200毫升一氯甲烷混合,配成混合液。

(2)准备醇溶剂:将90克羟甲酸酐和150毫升液氯混合,配成混合液。

(3)将第(1)步准备的苯胺溶剂倒入烧杯中,用苯乙醇加热至80℃,加入羟甲酸酐溶液,再加热至室温,搅拌均匀,放置反应2小时。

(4)加入适量水,用搅拌器搅拌,抽滤,将滤液蒸馏至去除溶剂,取得残留物;
(5)残留物用乙醇溶解,并进行多次洗涤,得到白色晶体反应产物;
(6)产物定性分析及性质测定;
(7)产物鉴定:沸点,碱式试验,灰分定性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
(8)失活消解试验:用水溶解反应产物1毫克,滴加稀硫酸,加热5分钟,将其中苯环进行置换掉,从而证实其为对乙酰氨基酚;
(9)定量分析及收率测定。

实验结果
实验产物经定性分析,纯度为99%,可以看出实验合成产物为对乙酰氨基酚高纯度白色晶体,收率为80%。

总结
本实验中,采用苯胺与羟甲酸酐醛-羧脱反应,再与苯乙醇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高纯度的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苯酚),该反应具有良好的收率和稳定性。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 羧甲基淀粉钠 淀粉浆
20g 1.6Βιβλιοθήκη 适量共制成40片制粒的目的
为改善粉末流动性而使较细颗粒团聚 成粗粉或颗粒。 制粒是把粉末状态的物 料经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粒状物 的操作。 几乎所有的固体制剂的制备过 程都离不开制粒过程。所制成的颗粒可能 是最终产品,如颗粒剂;也可能是中间产 品,如片剂。
3、淀粉浆的制备。称取50g淀粉于250ml的烧杯中,在 烧杯中加入水100ml,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 程中不停的搅拌。注意观察,一旦糊化就立即停止加 热,即可得到浓度为50%的淀粉浆。 注意事项:煮浆时不能煮沸
4、软材的制备。向已混合均匀的物料中加入适量的淀粉 浆,不断的挤压揉搓,使物料与淀粉浆充分混合。 注意事项: a、淀粉浆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因为冷淀粉浆的粘度会增 加,甚至凝固成块,不利与物料的混合。淀粉浆温度 不烫手时即可使用。 b、软材应当是“手握成团,轻压即散”的。目前世界范 围内还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所以都是凭借经验,所 以老师会给你们做一个示范,每个同学都应当去感受 一下,累计经验,然后再自己制备。
休止角的测定
休止角:颗粒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 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 下的最大角。一般而言,休止角小于30°,说明粉 体的流动性较好,能够满足压片的需要。
制粒的流程图
四、思考题
1、单冲式压片机的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质量评价
c、淀粉浆应当少量多次的加入,防止加入过量,导致物 料太湿太黏,无法制粒。可以采用减量法。取少量淀 粉浆于100ml烧杯中,放置于天平上,连同胶头滴管 去皮。每次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淀粉浆加入到物料中, 最后记录减少的量即为淀粉浆的用量。这样可以有效 防止淀粉浆加入过量。 5、颗粒的制备:将制备好的软材捏成团,于16目尼龙筛 中来回挤压揉搓,使物料挤压通过筛网,即可得到适 宜的颗粒。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doc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doc

目录1 前言................................................. 1 1.1 概述.................................................1 1.2生产工艺简介..........................................51.3设计任务.............................................62 对乙酰氨基酚片简介.....................................7 2.1处方组成.............................................8 2.2 药理作用.............................................9 3工艺流程设计..........................................10 3.1工艺流程简图........................................103.2 工艺流程论证.......................................104 工艺计算..............................................13 4.1计算基准............................................134.2 物料衡算............................................135 定型设备选择..........................................155.1 定型设备选择........................................156 车间GMP设计要求......................................18 (1) GMP简述............................................18 (2)车间GMP设计要求...................................187 车间工艺设计..........................................21 7.1 生产工艺流程图......................................21(1)设计说明(2)A3图纸1张前言1.1概述片剂,一味或多味药物加工或提取后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药剂学实验:实验三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实验三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加入药物颗粒后,边试压边调节,检查 片重、硬度等,达到要求后方可正式压 片。
试压时务必慢速轻压,遇到阻力要回调, 防止冲头无法拔出来,
片重差异限度(%) 每片平重均 平片均重片重100
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外观性状 随机抽取药片20片,将药片平铺在白纸上,
置灯下60厘米处,用肉眼观察30秒,药片应色泽一致,光 洁、无杂斑,无异物,有杂色点及麻点的片剂少于5%。
实验三 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流程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熟悉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二、实验原理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 片状制剂。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 成本低等优点。
直接压片法: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 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
外观性状 片重及片重差异
要点总结
制软材:淀粉浆加入量适宜 制颗粒:颗粒不要过长或者细粉过多 干燥:防止过湿黏冲 压片:压片操作需要老师在场,每个人压片之前都
要小心调试;粒子过小过粘的不予压片,以防卡住 影响进度甚至损害压片机;
思考题
湿法制粒的意义是什么? 试分析硬度不够及片重差异超限的原因。 另外设计一个你认为合适适用的对乙酰氨
干颗粒通过14目筛整粒,过筛后的颗粒中加入硬脂酸镁,混匀, 选出较大且均匀的颗粒约20g进行压片。
单冲压片机
片重调节器(最下面):调节下冲在模 孔中下降的深度而调节片重;
出片调节器:调节下冲上升使下冲头端 与冲模上缘相平以使饲粉器推片。
压力调节器:调节上冲下降的深度而改 变冲头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片剂的受力
片重差异 随机抽取药片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及各片
的重量,计算片重平均差异。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4.2 物料衡算 ............................................13
5 定型设备选择 ..........................................15
5.1 定型设备选择 ........................................15
5.咀嚼片(chewable tablets) 指在口中嚼碎后咽下的片剂。此类片剂较适于幼儿,幼儿不会吞服片剂,幼儿用片中需加入糖类及适宜香料以改善口感。此类片剂还适于可压性好、压成之片崩解困难的药物,如铋酸铝、氢氧化铝等的片剂。
6.分散片剂(dispersion tablets) 是指置于温水中可以迅速崩解,药物等分散于水中,形成混悬液的片剂。此种片剂适于婴、幼儿(药味不苦等时)及老年人,并有速释的作用。
2.2 药理作用 .............................................9
3工艺流程设计 ..........................................10
3.1工艺流程简图 ........................................10
4.禁忌症
4.1 对该品过敏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在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4.2下列情况应慎用:①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有增加肝脏毒性作用的危险;②肾功能不全,虽可偶用,但如长期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
4.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胎盘,故应考虑到孕妇服用后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哺乳期妇女用后在乳汁中可达一定浓度,但在哺乳婴儿尿中尚未发现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代谢产物排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不推荐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

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乙酰氨基酚,化学名称是N-乙酰-对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用于退热和缓解轻度到中度疼痛。

下面将介绍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准备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对氨基酚、酞丁嗪、琥珀酸二乙酯、氢氧化钠、醋酸乙酯、氯化亚铜等。

二、反应步骤1. 氮化钠法脱水将对氨基酚与少量的氮化钠混合,通过加热蒸馏的方式进行脱水反应。

此步骤主要目的是去除对氨基酚中的水分,提高反应效率。

2. 对氨基酚乙酰化反应将脱水后的对氨基酚与酞丁嗪、琥珀酸二乙酯等原料混合,通过加热反应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这个反应是一个酯化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和酯化副产物。

3. 酯化副产物的水解由于酯化反应会生成一定量的酯化副产物,需要将这些副产物进行水解。

将反应混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通过加热反应来完成酯化副产物的水解。

4. 精制和提纯通过溶剂萃取、晶体分离、洗涤等步骤对反应产物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和提纯。

这个过程主要是去除杂质,提高产物纯度。

5. 干燥和包装用适当的方法将对乙酰氨基酚进行干燥,去除残留的水分。

干燥后的产物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包装,以便于后续的贮存和使用。

三、安全防护在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以防止与化学物品直接接触造成伤害。

同时,在反应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控制,确保工艺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步骤、精制和提纯、干燥和包装等过程。

这些步骤属于基本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适当的工艺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可以高效地进行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方法
2.熟悉湿法制粒的操作
3.了解片剂处方分析
二、实验原理
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固体制剂,不同的辅料有不同的功能。

通常片剂辅料由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构成。

处方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辅料和用量。

制软材时使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并以握后掌上不粘粉为度。

片重计算:
片重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单冲压片机,片剂四用仪,分析天平,普通天平,烘箱电炉,药筛(80目,120目),尼龙筛(14目,16目),乳钵,搪瓷盘等
材料:对乙酰氨基酚,干淀粉,硬脂酸镁,蒸馏水,硫脲等
四、实验内容
1.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 25g
干淀粉
淀粉浆用淀粉 2g
硫脲
硬脂酸镁
共制 50片
2.淀粉浆的制备
将硫脲溶于适量温水中,加入淀粉,搅拌,使淀粉分散成均匀的混悬液,及时加入沸水不断搅拌成糊状(淀粉与总用水量之比约为1:2)
3.对氨基酚片剂制备
A.混合:将对乙酰氨基酚粉末和干淀粉用等量递增混合法混合均匀,加入热的淀粉浆制成“手握成团,轻压即散”
的软材。

B.制粒:用14目尼龙筛制粒。

C.干燥:将制得的湿颗粒在60℃左右鼓风干燥约4-5h
D.整粒:干燥颗粒用16目尼龙筛整粒,与硬脂酸镁混匀。

E.压片:以Ф12mm冲模压片,即得。

五、操作注意
A.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晶不适于直接制粒,往往在压片过程中导致裂片,故必须粉碎成细粉,有利于黏合剂与粉末表面直接接触而制成坚实的颗粒。

B.根据经验,本品的原料色泽一般是反应本品的稳定性及制粒过程难易的重要因素,凡色泽不洁白,甚至带暗红色的原料,颗粒的机械强度大,压片时易产生斑点及崩解度不合格,露置空气易于变色。

C.制粒时所用淀粉浆浓度不易过低,一般应采用30-50%。

这样高浓度的浆糊不易成熟,特别是在将淀粉分散时要用温水,水温的掌握很重要,夏天约40℃左右,冬天60-70℃左右。

低浓度的淀粉浆制的颗粒,压片时易于产生裂片,同时压片时间要相应延长;在制粒时亦要注意将颗粒制得紧一些。

D.干燥时颗粒要铺的薄厚均匀,厚度约为,干燥时中间翻动一次,干燥温度不宜超过60℃,温度过高,对乙酰氨基酚易分解。

干粒水分控制在1-2%左右。

E.压片前以干粒总重计算片重。

F.刚压好的药片表面有较多静电,静电压很高,将此药片置绝缘的盛器中,静电积累高,在空气湿度低时,静电不易消失,肉体接触时,偶有心悸之感,静电使药片表面吸附较多的粉末,放置在空间一天后自行脱落。

G.处方中硫脲做抗氧剂,一般水溶液中应用浓度为,硫脲除具有抗氧化剂作用外,还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加成化合物。

六、思考题
1、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