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非物质文化
【江苏文化】江苏当地文化特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当地文化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
而在此之前,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在泗洪双沟镇东下草湾发现的人类化石,据测定年代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距今约4~5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学界称之为下草湾人,又叫泗洪新人。
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大江南北进入新石器时代兴盛阶段,据初步调查,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其中淮安青莲岗文化、高邮龙虬文化、海安青墩文化、苏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五彩缤纷,星罗棋布。
草鞋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
江苏文化主要由“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徐淮文化”、“海洋文化”等组成。
江苏地域文化楚汉文化楚汉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为中心的区域性文化,它以6000年前的青莲岗文化、大墩子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湾新人文化为渊源。
它的显性特征是刚强雄浑。
吴文化吴文化的地域通常指靠近太湖的苏、锡、常地区,其具有清新气息、柔美风格、鲜活灵性,形成了聪颖灵慧、细腻柔和而又视野开阔、乐于创新等显性特征。
金陵文化金陵文化以古都南京为中心,其显性特征是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可谓独树一帜。
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这三大块历史文化又可统属于“都城文化”.淮扬文化淮扬文化以扬州为中心,维扬地区河多水多,船多桥多,呈现出古、文、水、绿、秀的地域风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清新优雅与豪迈超俊相结合的显性特征。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达2万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
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共计21项) 124JSⅠ-8寒山拾得传说苏州市 125JSⅠ-9花果山传说连云港市 126JSⅠ-10九里山古战场传说徐州市九里区 127JSⅠ-11巫支祁传说洪泽县 128JSⅠ-12水漫泗州城传说洪泽县盱眙县 129JSⅠ-13隋炀帝传说扬州市邗江区 130JSⅠ-14彭祖传说徐州市 131JSⅠ-15徐福传说赣榆县 132JSⅠ-16张道陵传说丰县
发布批次
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批准分命名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3月24日,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3项) 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12项 ) 2011年6月20日,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3项) 2015年10月,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45项)
江苏省级非遗名录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民间文学 (共计7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JSⅠ-1白蛇传传说镇江市 2 JSⅠ-2梁祝传说宜兴市 3 JSⅠ-3董永传说东台市,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金坛市 4 JSⅠ-4 《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镇江市新区 5 JSⅠ-5韩信传说淮安市淮阴区 6 JSⅠ-6吴歌苏州市,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 7 JSⅠ-7靖江讲经宝卷靖江市 民间音乐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全省基本建立起国家、省、 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513个。 截至2014年上半年,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达2万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675项名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32位,省命名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92名。
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个
丁香萝卜腌制技艺
︶
吴江羊肉制作技艺
(桃源红烧羊肉制作技艺)
桃源湖笔制作技艺
震泽定胜糕制作技艺 吴江酱鸭制作技艺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美术
民俗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李永兴酱鸭制作技艺) 吴江酱肉制作技艺
吴江香大头菜制作技艺 黎里搨马张技艺
吴江蚕桑丝织技艺 (蚕桑养殖技艺、缫丝技艺、 丝绸织造技艺、丝绸后整理技艺)
桑蚕丝绸习俗 中秋显宝 五姑娘
珍珠塔的传说 孟姜女
平望灯谜
蚕丝被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青云木梳制作技艺 生禄斋苏式月饼制作技艺
黎里饴糖制作技艺
传统舞蹈
盆烛舞
平望辣油辣酱制作技艺
松陵松花蛋制作技艺
苏南花烛制作技艺
熏青豆茶制作技艺
吴
风枵茶制作技艺
江
平望乳黄瓜制作技艺
区
盛泽盘龙糕制作技艺
级
传统技艺
震泽黑豆腐干制作技艺
七都太湖渔歌 丝绸文化楹联 罗星洲道教音乐 芦墟山歌曲调 民乐《巧胜曲》 吴江农民画 盛泽手绘丝绸
同里剪纸 同里走三桥习俗
横扇念佛偈 吴江赞神歌(平望扬歌)
采茶扑蝶舞 吴江莲厢 越剧
锡剧凤派大陆调
京剧
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级别
国家级
(1 个) 江苏 省级 (2 个)
类别
民间文学
曲艺 传统技艺 传统戏剧
曲艺
苏
传统医药
州
市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级
︵
20
民俗
个
︶
民间文学
项目名称
吴歌芦墟山歌
同里宣卷 铜罗黄酒酿造技艺
七都木偶昆曲 苏州评弹
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1.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南京地区的传统印刷技艺,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以木板刻印经书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是中国古代印刷术的代表之一。
2.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丝织品之一,因其色彩艳丽、图案精美而得名。
云锦织造技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技艺精湛,是南京地区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
3. 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是南京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每年春节期间,南京市民和游客都会欣赏到各种造型精美、色彩斑斓的灯彩,感受浓郁的节日氛围。
4.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地方方言为基础,以白话形式讲述故事、演唱曲目,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5. 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是南京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以剪纸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造型精美、风格独特的特点。
剪纸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好。
6. 南京风筝制作技艺
南京风筝制作技艺是南京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和制作,成为各种造型各异、色彩鲜艳的风筝。
风筝不仅是一种玩具,也是一种艺术品和体育竞技项目。
7. 南京泥人
南京泥人是南京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捏制、烧制等工序,制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象。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苏绣,碧螺春绿茶制作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苏州评弹,古琴艺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剧等。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声腔、剧种。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百花园中的“兰花”。
昆曲起源于14世纪的中国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也是苏州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结合。
它以优美的歌词、优美的风格和细腻的表演而闻名。
它用鼓和板来控制歌唱的节奏,以曲笛和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苏绣是苏州的地区刺绣产品,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湘绣、粤绣、蜀绣齐名,其发祥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优美,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风格精美,被誉为“东方明珠”,中国苏绣的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刺绣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奖项。
2006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精美的苏绣(环绣山庄牌)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江苏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
“碧螺春”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此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色,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旋状,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千年历史,因产自苏州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代时被列为贡品,洞庭(山)碧螺春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江苏著名特产。
碧螺春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具有细秀的特点。
“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茅”可以从嫩芽和嫩叶的嫩度看出。
汤色清亮,浓郁醇厚,清新爽口,回味悠长。
碧螺春绿茶的生产工艺采用传统的采制技艺,分为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个工序。
南通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南通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南通市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涵盖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传统工艺,展现了南通人民对于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本文将对南通市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剪纸艺术剪纸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各地的传统手工艺,南通市也有着悠久的剪纸传统。
南通的剪纸艺术以百花齐放、飞禽走兽为题材,形象逼真,色彩明快,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有些老艺人的作品还能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二、皮影戏南通市的皮影戏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皮影戏的制作技艺和表演形式在南通地区得到了保留和传承,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一种重要娱乐方式。
南通的皮影戏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吸引了许多观众。
三、民间音乐南通市的民间音乐包括了丰富多样的曲艺形式,如评弹、评话、评书等。
这些传统曲艺形式不仅在南通市广为流传,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南通的曲艺大师们凭借着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表演经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数的艺术享受。
四、年画南通市的年画源远流长,绘画技艺成熟,内容充实多彩。
南通的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
五、篆刻艺术南通市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的篆刻艺术家们凭借着对于文字的理解和对于刻字技艺的掌握,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篆刻作品,成为了当地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南通市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不仅代表了南通市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展现了南通市人民对于艺术和文化传承的热爱和努力。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之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在南通市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还有许多其他令人称道的艺术形式和传统工艺,例如布艺、木偶戏、绣花等,每一种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
江苏省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共3批
293
JSⅧ-17
戴晓觉膏药制作技艺
连云港市新浦区
294
JSⅧ-18
阙氏膏药制作技艺
淮安市楚州区
224
JSⅧ-4
季德胜蛇药制药技艺
南通市
225
JSⅧ-5
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
南通市
226
JSⅧ-6
五妙水仙膏制作技艺
灌南县
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传统医药(共计1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3
JSⅧ-7
丁氏痔科医术
南京市秦淮区
284
JSⅧ-8
雅妙河戴氏中医喉科疗法
泰州市
285
JSⅧ-9
闵氏伤科疗法
苏州市、昆山市
286
JSⅧ-10
郑氏妇科疗法
昆山市
287
JSⅧ-11
金坛儒林树德堂妇科疗法
金坛市
288
JSⅧ-12
常州钱氏中医儿科疗法
常州市
289
JSⅧ-13
臣字门儿科中医术
仪征市
290
JSⅧ-14
金坛老人山程氏骨伤疗法
金坛市
291
JSⅧ-15
许氏正骨疗法
泰州市
292
JSⅧ-16
曹氏中药热敷接骨疗法
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传统医药(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2
JSⅧ-1
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
苏州市
113
JSⅧ-2
唐老—正斋膏药制作技艺
镇江市
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古、秀、精、雅,多而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1997年,苏州园林中的四大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1年后沧浪亭等苏州园林也被陆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汉族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明清皇家陵寝(5+2)2003年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
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建成,历时25年。
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中国大运河中国大运河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江苏段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八座地级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点为全线最多,历史久远,文化资源丰富。
沿线拥有瘦西湖、江南古镇、里运河等著名景点,洪泽湖大堤、清口枢纽等遗产在中国大运河历史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昆曲昆曲在2001年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舞台置景完美,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鼓、板控制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江苏省文化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结合江苏省历史文化特点,以确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内容、地域分布等。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下列15项组成:
一、传统手工艺技艺:
1. 南京老字号;
2. 昆山砚台刻砚;
3. 苏州刺绣;
4. 苏式木刻版印刷;
5. 宜兴窑烧瓷器;
6. 徐州火柴小花编织;
7. 义乌凤翎笔;
8. 江苏木刻雕漆;
9. 常熟官窑瓷器; 10. 浦口陶瓷; 11. 吴江织锦; 12. 常熟棉织物; 13. 张家港裱花; 14. 盐城碳绘; 15. 泰州剪纸。
江苏的特色工艺品
江苏的特色工艺品
江苏的特色工艺品有很多,以下列举几种:
1. 苏绣:江苏的传统刺绣工艺品,以细腻、精致、富丽堂皇而著称,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2. 扎金花:江苏常州地区的传统金属工艺品,采用金属丝扎织而成,形状繁多,色彩艳丽。
3. 苏州刺绣扇:江苏苏州地区的特色工艺品,结合了苏绣和扇制作工艺,精美绝伦。
4. 江南木雕:江苏扬州、南京等地的传统木雕工艺品,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精美的造型而闻名。
5. 苏州园林盆景:江苏苏州地区的传统盆景工艺品,以独特的造景风格和精细的植物造型而著名。
6. 南京剪纸:江苏南京地区的传统剪纸艺术品,以剪出精致而繁复的图案而著称。
7. 扬州扇子:江苏扬州地区的特色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最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制作讲究精细,画面精美。
8. 盐城红糖画:江苏盐城地区的传统工艺品,以红糖为绘画材料,创作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以上只是部分江苏的特色工艺品,还有很多其他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工艺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如皋
馆。
同时,还将会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实现与群众的更多互动与联系。
参考文献:[1]李迪.论移动互联网趋势下我国美术鉴赏教育的特点及其意义[J].艺苑,2014(3):110-111.[2]李卓,程骋.以建设智慧博物馆为背景的手机移动导览系统的实践———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手机导览APP为例[J].科技风,2014(11): 166.[3]李莹.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浅析古建馆关于多媒体技术教育的探索[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0:478-484.[4]骆婷.绍兴地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管理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 2010.如皋如歌,常来长寿,如皋坐落于长江以北,属于苏北一带。
其文化渊源,孕育的名人雅士数不胜数,如安定先生胡老先生,名满九州的词赋大家王观,家喻户晓的戏剧大师李渔,一代名将吕岱,清节自励的封疆大使戴连奎。
途经此地的墨客文人也留下了不少佳话。
在这以长寿闻名中外的城市,各类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生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种类繁多,且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风格最独异的就属如皋“莲湘”了。
“莲湘”是如皋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起源于清朝。
据说是起源于古时一个名叫“莲湘”的女子。
虽只是个传说,无从考证,但其内容却令人不禁唏嘘。
美貌的农家女莲湘因为贫穷被卖给了富人家为奴为婢。
富人见色起意,强纳莲湘为妾。
莲湘受尽了委屈终还是为富人生下一子,但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其悲惨的命运,被赶出府门。
若干年后,莲湘的孩子科举及第,却不知其生母流落街头。
隆冬季节,莲湘衣衫褴褛,手持一根嵌着铜钱的竹竿,边敲边唱,其声如泣如诉,呼失子之痛,号饥寒之苦,闻者无不泪沾衣襟。
后人同情莲湘,便创下这独树一帜的莲湘舞。
莲湘舞属于花鼓舞,其发展前期打为辅,唱为主,可以有戏子“旦”“末”角进行演绎,表演形式多样,也可以在花鼓中演绎,后期发展方向多元,吸收了腰鼓,秧歌,京剧等技巧动作,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了一个风格独特的民族舞,且适应于群体,流传甚广。
溧阳戴埠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锣鼓”传承的思考
溧阳戴埠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锣鼓”传承的思考一、太平锣鼓的由来溧阳戴埠太平锣鼓早在1958年,就由戴埠镇一些文艺爱好者,把太平天国遗留下来的太平军锣鼓曲谱加以整理,成立了第一支“戴埠太平军锣鼓队”。
并于1959年参加了全省文艺汇演,引起了国内音乐界及文史界的重视。
当时,江苏省音协和上海民乐团曾对此进行过采录和整理。
1976年7月,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再次作了调查,并在江苏《文博通讯》,1976年第十期以《溧阳戴埠发现太平天国时期锣鼓曲谱》为题作了报道。
据考证,戴埠太平军锣鼓很可能是目前所知太平军锣鼓乐中唯一现存的实例,随着演出的不断深入,加上戴埠小学学生太平军锣鼓队的加盟,在社会上知名度越来越高,戴埠太平锣鼓于201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太平锣鼓传承存在的问题1、社会层面由于太平锣鼓是戴埠地方文艺,戴埠镇党委、政府非常关心,通过镇文化站,为戴埠镇老艺人组成了太平锣鼓队。
由于人员的变动,现有的老艺人组成的太平锣鼓队呈现衰退迹象,甚至他们为了一些报酬,去为民间丧事吹奏,成为了“丧事锣鼓”,因此戴埠百姓颇有微词。
2、学校层面戴埠小学自1996年组建“小太平锣鼓”以来,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搏,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已见成效。
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
戴埠小学太平锣鼓在市内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正在校园内悄然形成,艺术之花竞相开放。
但现有的训练方式存在很大问题,如训练不系统,梯队跟不上,一名学生升入初中,就断线;训练时间不能保证,影响学生成绩;只有少部分学生受益(每批只有50多人)等。
三、我们的思考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之一,“太平锣鼓”传承责无旁贷落在了戴埠小学的头上。
为此,新校区建成后,我们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打算把“太平锣鼓”的传承提高到与中国“鼓文化”结合起来,开发具有戴埠小学,乃至于戴埠镇特有的“锣鼓文化”。
江苏省文化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文化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
单的通知
正文:
----------------------------------------------------------------------------------------------------------------------------------------------------
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各市文广新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文广新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与管理,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令第39号)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省文化厅在各项目申报地区推荐、组织专家论证、征求各市文化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逐项确定了245个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各项目保护单位要依法承担该项目的保护、保存与传承、传播工作,全面收集、记录、整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做好登记、建档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有效保护该项目相关文化场所和实物、资料;广泛开展展示、表演等宣传活动,为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对保护单位开展项目保护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附件: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江苏省文化厅
2016年3月18日
——结束——。
江苏非遗目录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宋锦织造技艺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家具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制扇技艺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陶器烧制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 传统棉纺织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装裱修复技艺(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传统木船织造技艺
白蛇传传说
梁祝传说
董永传说(一二三批)
民间文学 宝卷批) 徐福传说
龙舞(骆山大龙) 龙舞(直溪巨龙) 竹马(东坝大马灯) 传统舞蹈 竹马(邳州跑竹马) 竹马(蒋塘马灯舞) 跳马伕 洪泽湖渔鼓
东海孝妇传说
昆曲
薅草锣鼓(金湖秧歌)
京剧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扬州评话
扬州清曲 曲艺 小热昏
扬州弹词
徐州琴书
南京白局 传统体育
、游艺与 建湖杂技
杂记
桃花坞木版年画
剪纸(扬州剪纸)
剪纸(南京剪纸)
剪纸(徐州剪纸)
剪纸(金坛刻纸)
苏绣
苏绣(无锡精微绣)
苏绣(南通仿真绣)
苏绣(扬州刺绣)
香包(徐州香包)
象牙雕刻(常州象牙浅客)
扬州玉雕
清明节(溱潼会船)
吟诵调(常州吟诵)
清明节(茅山会船)
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佛教音乐(金山寺水路法会仪式
音乐) 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
民俗
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3项)一、民间文学(共计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JS?-1 白蛇传传说镇江市 2 JS?-2 梁祝传说宜兴市 3 JS?-3 董永传说东台市,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金坛市 4 JS?-4 《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镇江市新区 5 JS?-5 韩信传说淮安市淮阴区 6 JS?-6 吴歌苏州市,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7 JS?-7 靖江讲经宝卷靖江市二、民间音乐(共计1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8 JS?-1 常州吟诵常州市9 JS?-2 南乡田歌镇江市丹徒区 10 JS?-3 海门山歌海门市 11 JS?-4 高邮民歌高邮市 12 JS?-5 金湖秧歌金湖县 13 JS?-6 邵伯秧号子江都市 14 JS?-7 吕四渔民号子启东市 15 JS?-8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广陵琴派、金常熟市,扬州市,南京市秦淮陵琴派、梅庵琴派, 区,南通市崇川区,镇江市 16 JS?-9 江南丝竹太仓市17 JS?-10 海州五大宫调连云港市 18 JS?-11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苏州市 19 JS?-12 无锡道教音乐无锡市 20 JS?-13 天宁寺梵呗唱诵常州市 21 JS?-14 楚州十番锣鼓淮安市楚州区 22 JS?-15 留左吹打乐南京市六合区 23 JS?-16 邵伯锣鼓小牌子江都市三、民间舞蹈(共计1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24 JS?-1睢宁落子舞睢宁县 25 JS?-2 男欢女喜宜兴市 26 JS?-3 钟馗戏蝠如东县 27 JS?-4 傩舞,跳幡神、跳娘娘、跳马伕, 溧阳市,扬州市邗江区,如东县 28 JS?-5麻雀蹦南京市江宁区 29 JS?-6 东坝大马灯高淳县 30 JS?-7 邳州跑竹马邳州市 31 JS?-8 骆山大龙溧水县 32 JS?-9 二龙戏珠句容市 33 JS?-10 凤羽龙无锡市惠山区 34 JS?-11 江浦手狮南京市浦口区35 JS?-12 滚灯太仓市36 JS?-13 谈庄秧歌灯金坛市37 JS?-14 花鼓,海安花鼓、浒澪花鼓, 海安县,如东县四、传统戏剧(共计1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38 JS?-1 昆曲江苏省文化厅 39 JS?-2 苏剧苏州市40 JS?-3 扬剧扬州市,镇江市,江苏省演艺集团41 JS?-4 锡剧无锡市,常州市,江苏省演艺集团42 JS?-5 淮剧盐城市43 JS?-6 江苏柳琴戏徐州市,宿迁市宿豫区、泗洪县44 JS?-7 徐州梆子戏徐州市45 JS?-8 淮海戏淮安市,连云港市,沭阳县 46 JS?-9 童子戏通州市,连云港市新浦区 47 JS?-10 阳腔目连戏高淳县48 JS?-11 杖头木偶戏扬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五、曲艺(共计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49 JS?-1 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苏州市50 JS?-2 扬州评话扬州市51 JS?-3 扬州弹词扬州市52 JS?-4 扬州清曲扬州市53 JS?-5 南京白局南京市秦淮区 54 JS?-6 徐州琴书徐州市55 JS?-7 工鼓锣涟水县,沭阳县,灌云县 56 JS?-8 苏北大鼓宿迁市宿城区六、民间美术(共计2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57 JS?-1 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58 JS?-2 玻璃雕绘画镇江市59 JS?-3 邳州年画邳州市60 JS?-4 江都漆画江都市61 JS?-5 剪纸,扬州剪纸、南京剪纸、金坛刻扬州市,南京市,金坛市,宜纸、宜兴刻纸、徐州剪纸, 兴市,徐州市 62 JS?-6 无锡纸马无锡市63 JS?-7 苏绣苏州市64 JS?-8 平绣,无锡刺绣、扬州刺绣、南通仿无锡市,扬州市,南通市崇川真绣, 区65 JS?-9 乱针绣常州市钟楼区,丹阳市 66 JS?-10 上党挑花镇江市丹徒区67 JS?-11 徐州香包工艺徐州市68 JS?-12 盐城老虎鞋盐城市盐都区 69 JS?-13 南京十竹斋饾彩拱花技艺南京市70 JS?-14 扬州玉雕扬州市71 JS?-15 苏州玉雕苏州市72 JS?-16 苏州石雕,金山石雕、藏书澄泥石刻, 苏州市吴中区 73 JS?-17 光福核雕苏州市吴中区 74 JS?-18 竹刻,无锡竹刻、常州竹刻, 无锡市,常州市天宁区 75 JS?-19 常州梳篦常州市76 JS?-20 泥塑,惠山泥人、苏州泥塑、沛县泥无锡市,苏州市,沛县模,77 JS?-21 丰县糖人贡丰县78 JS?-22 灯彩,苏州灯彩、扬州灯彩、秦淮灯苏州市,扬州市,南京市秦淮彩, 区,句容市 79 JS?-23 邳州纸塑狮子头邳州市80 JS?-24 扬中竹编扬中市七、传统手工技艺(共计3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81JS?-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市 82 JS?-2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南京市 83 JS?-3 宋锦织造技艺苏州市 84 JS?-4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市 85 JS?-5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市 86 JS?-6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市87 JS?-7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苏州市 88 JS?-8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南京市 89 JS?-9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苏州市 90 JS?-10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市 91 JS?-11 雕版印刷技艺扬州市 92 JS?-12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市 93 JS?-13 制扇技艺苏州市 94 JS?-14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苏州市 95 JS?-15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南通市 96 JS?-16 精细木作工艺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97 JS?-17 传统金银饰品工艺南京市,江都市 98 JS?-18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市99 JS?-19 苏州碑刻技艺苏州市 100 JS?-20 绒花制作技艺南京市,扬州市 101 JS?-21 天鹅绒织造技艺南京市,丹阳市 102 JS?-22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常熟市103 JS?-23 兴化木船制造工艺兴化市 104 JS?-24 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扬州市105 JS?-25 扬派盆景技艺扬州市,泰州市 106 JS?-26 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扬州市107 JS?-27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镇江市 108 JS?-28 封缸酒酿造技艺丹阳市,金坛市 109 JS?-29 汤沟酒酿造技艺灌南县 110 JS?-30 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南京市江宁区 111 JS?-31 三凤桥酱排骨烹制技艺无锡市八、传统医药(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2 JS?-1 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苏州市 113 JS?-2 唐老—正斋膏药制作技艺镇江市九、杂技与竞技(共计3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4 JS?-1 金坛抬阁金坛市 115 JS?-2 沛县武术沛县 116 JS?-3 建湖“十八团”杂技建湖县十、民俗(共计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7 JS?-1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苏州市 118 JS?-2 秦淮灯会南京市 119 JS?-3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苏州市 120 JS?-4 妈祖庙会南京市下关区 121 JS?-5 金山寺水陆法会镇江市 122 JS?-6 溱潼会船姜堰市 123 JS?-7 扬州“三把刀” 扬州市。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传统服饰、传统技艺、传统礼仪、传统美食、传统乐器、传统礼仪、传统节日等等。
江苏省文化部特别发布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详细内容。
一、传统服饰传统服饰是江苏文化的精神象征,是江苏人民传统文化的忠实写照。
江苏省有着众多的传统服饰,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意义,有的是由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有的则是由古代文化和艺术传承而来的,每种服饰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传统服饰包括:苏州花式绣、江宁花式绣、扬州格子绣、海葫芦绣、盐城果绣、九里花式绣、张家港绣、沙溪绣、昆山花式绣、宜兴刺绣、无锡花式绣,以及江苏省各市的传统服饰。
二、传统技艺传统技艺是江苏文化的持久传承,它代表着长期以来江苏人民对精湛技艺的追求、造诣和精神价值,以及对文化走向多样化的探索。
江苏省有众多传统技艺,主要有苏州剪纸、江宁绣花、吴江刀削、无锡砂锅、江阴铁打、扬州花鸟纹、泰兴蓝印、张家港烟斗、宁波竹编、盐城桃木雕、阜宁书法、江阴牡丹画、苏州竹编、昆山木雕、南通纸结晶、宜兴石雕、常熟红木家具、开发区窑活等。
三、传统美食江苏省拥有众多传统美食,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美味、营养、滋味和创新的菜系,深受中国和国际游客的欢迎。
江苏传统美食主要有:南通金煌肴,扬州色香酥,铜牌烤肉,淮安豆腐,泰州铁板鱼,宜兴新式煎饼,吴江甜点,苏州虾子酿,金坤鸭,昆山汤头粥,无锡芝士,江都醋溜鱼,常熟齐藤鹅,响水虾,以及江苏多种美食。
四、传统乐器江苏省有众多传统乐器,它们是江苏文化的组成部分,表达了江苏人民的历史、文化与精神的思想。
江苏的传统乐器有铜钱、唢呐、箜篌、琵琶、葫芦丝、古筝、二胡等。
铜钱是江苏传统乐器中最古老的乐器,它以其独特的响声,表达了江苏人民生动的情感。
唢呐也是江苏传统乐器,它由哨、笛等组成,发出的声音富有激情、呜咽之感。
箜篌也是江苏传统乐器,它的形态极美,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极具格调,主要用来演奏古典音乐。
江苏省曲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评话源于宋代说话伎艺。清代剧作家李玉的《清忠谱》第 2折 《书闹》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苏州说书中演说《岳传》的情景,有表,有 白,有类似赋赞的韵文,和如今的苏州评话相同。明末清初的著名评话艺 人柳敬亭,曾在苏州及其附近一带说书,与苏州评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清代中叶,苏州评话进入鼎盛时期,成立了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 社。在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了说《水浒》的姚士章等评话名家。
苏州评话苏州评话是用江苏苏州方言讲故事的口头语言艺术。
徐州琴书,又名“苏北琴书”,旧称“丝弦”、“唱扬琴”等,主要 流行于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
徐州琴书以徐州方言演唱,乡土气息浓郁,既有南方曲艺的婉转灵秀, 又有北方曲艺的粗犷激昂。徐州琴书演出时由演员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 来交待故事情节,有单档、双档、表演唱等多种形式,具有一人多角的特 点,灵活简便,词曲通俗、素有”文艺轻骑“之称。徐州琴书代表性曲目 主要有《王天宝下苏州》《张廷秀赶考》《水漫金山》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 布,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获得扬州弹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五亭龙杯2006(2张)扬州弹词旧称弦词,渊源甚早。扬州城郊出土过 汉代说唱俑、五代曲颈琵琶,这都是扬州弹词的历史渊源。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一带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 的曲艺唱曲形式,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俗称“小唱”或 “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和上海等地,用扬州方音表 演。
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Ⅴ-2。 2019年11月,《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 司、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获得扬州评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江苏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远古人类、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那么江苏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江苏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共计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 JSⅠ-1 白蛇传传说镇江市2 JSⅠ-2 梁祝传说宜兴市3 JSⅠ-3 董永传说东台市,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金坛市4 JSⅠ-4 《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镇江市新区5 JSⅠ-5 韩信传说淮安市淮阴区6 JSⅠ-6 吴歌苏州市,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7 JSⅠ-7 靖江讲经宝卷靖江市民间音乐(共计1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 JSⅡ-1 常州吟诵常州市9 JSⅡ-2 南乡田歌镇江市丹徒区10 JSⅡ-3 海门山歌海门市11 JSⅡ-4 高邮民歌高邮市12 JSⅡ-5 金湖秧歌金湖县13 JSⅡ-6 邵伯秧号子江都市14 JSⅡ-7 吕四渔民号子启东市15 JSⅡ-8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广陵琴派、金陵琴派、梅庵琴派) 常熟市,扬州市,南京市秦淮区,南通市崇川区,镇江市16 JSⅡ-9 江南丝竹太仓市17 JSⅡ-10 海州五大宫调连云港市18 JSⅡ-11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苏州市19 JSⅡ-12 无锡道教音乐无锡市20 JSⅡ-13 天宁寺梵呗唱诵常州市21 JSⅡ-14 楚州十番锣鼓淮安市楚州区22 JSⅡ-15 留左吹打乐南京市六合区23 JSⅡ-16 邵伯锣鼓小牌子江都市民间舞蹈(共计1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4 JSⅢ-1 睢宁落子舞睢宁县25 JSⅢ-2 男欢女喜宜兴市26 JSⅢ-3 钟馗戏蝠如东县27 JSⅢ-4 傩舞(跳幡神、跳娘娘、跳马夫) 溧阳市,扬州市邗江区,如东县28 JSⅢ-5 麻雀蹦南京市江宁区29 JSⅢ-6 东坝大马灯高淳县30 JSⅢ-7 邳州跑竹马邳州市31 JSⅢ-8 骆山大龙溧水县32 JSⅢ-9 二龙戏珠句容市33 JSⅢ-10 凤羽龙无锡市惠山区34 JSⅢ-11 江浦手狮南京市浦口区35 JSⅢ-12 滚灯太仓市36 JSⅢ-13 谈庄秧歌灯金坛市37 JSⅢ-14 花鼓(海安花鼓、浒澪花鼓) 海安县,如东县传统戏剧(共计1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8 JSⅣ-1 昆曲江苏省文化厅39 JSⅣ-2 苏剧苏州市40 JSⅣ-3 扬剧扬州市,镇江市,江苏省演艺集团41 JSⅣ-4 锡剧无锡市,常州市,江苏省演艺集团42 JSⅣ-5 淮剧盐城市43 JSⅣ-6 江苏柳琴戏徐州市,宿迁市宿豫区、泗洪县44 JSⅣ-7 徐州梆子戏徐州市45 JSⅣ-8 淮海戏淮安市,连云港市,沭阳县46 JSⅣ-9 童子戏通州市,连云港市新浦区47 JSⅣ-10 阳腔目连戏高淳县48 JSⅣ-11 杖头木偶戏扬州市,泰兴市,如皋市曲艺(共计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9 JSⅤ-1 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苏州市50 JSⅤ-2 扬州评话扬州市51 JSⅤ-3 扬州弹词扬州市52 JSⅤ-4 扬州清曲扬州市53 JSⅤ-5 南京白局南京市秦淮区54 JSⅤ-6 徐州琴书徐州市55 JSⅤ-7 工鼓锣涟水县,沭阳县,灌云县56 JSⅤ-8 苏北大鼓宿迁市宿城区民间美术(共计2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7 JSⅥ-1 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58 JSⅥ-2 玻璃雕绘画镇江市59 JSⅥ-3 邳州年画邳州市60 JSⅥ-4 江都漆画江都市61 JSⅥ-5 剪纸(扬州剪纸、南京剪纸、金坛刻纸、宜兴刻纸、徐州剪纸) 扬州市,南京市,金坛市,宜兴市,徐州市62 JSⅥ-6 无锡纸马无锡市63 JSⅥ-7 苏绣苏州市64 JSⅥ-8 平绣(无锡刺绣、扬州刺绣、南通仿真绣) 无锡市,扬州市,南通市崇川区65 JSⅥ-9 乱针绣常州市钟楼区,丹阳市66 JSⅥ-10 上党挑花镇江市丹徒区67 JSⅥ-11 徐州香包工艺徐州市68 JSⅥ-12 盐城老虎鞋盐城市盐都区69 JSⅥ-13 南京十竹斋饾彩拱花技艺南京市70 JSⅥ-14 扬州玉雕扬州市71 JSⅥ-15 苏州玉雕苏州市72 JSⅥ-16 苏州石雕(金山石雕、藏书澄泥石刻) 苏州市吴中区73 JSⅥ-17 光福核雕苏州市吴中区74 JSⅥ-18 竹刻(无锡竹刻、常州竹刻) 无锡市,常州市天宁区75 JSⅥ-19 常州梳篦常州市76 JSⅥ-20 泥塑(惠山泥人、苏州泥塑、沛县泥模) 无锡市,苏州市,沛县77 JSⅥ-21 丰县糖人贡丰县78 JSⅥ-22 灯彩(苏州灯彩、扬州灯彩、秦淮灯彩) 苏州市,扬州市,南京市秦淮区,句容市79 JSⅥ-23 邳州纸塑狮子头邳州市80 JSⅥ-24 扬中竹编扬中市传统手工技艺(共计3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1 JSⅦ-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市82 JSⅦ-2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南京市83 JSⅦ-3 宋锦织造技艺苏州市84 JSⅦ-4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市85 JSⅦ-5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市86 JSⅦ-6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市87 JSⅦ-7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苏州市88 JSⅦ-8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南京市89 JSⅦ-9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苏州市90 JSⅦ-10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市91 JSⅦ-11 雕版印刷技艺扬州市92 JSⅦ-12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市93 JSⅦ-13 制扇技艺苏州市94 JSⅦ-14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苏州市95 JSⅦ-15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南通市96 JSⅦ-16 精细木作工艺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97 JSⅦ-17 传统金银饰品工艺南京市,江都市98 JSⅦ-18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市99 JSⅦ-19 苏州碑刻技艺苏州市100 JSⅦ-20 绒花制作技艺南京市,扬州市101 JSⅦ-21 天鹅绒织造技艺南京市,丹阳市102 JSⅦ-22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常熟市103 J SⅦ-23 兴化木船制造工艺兴化市104 JSⅦ-24 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扬州市105 JSⅦ-25 扬派盆景技艺扬州市,泰州市106 JSⅦ-26 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扬州市107 JSⅦ-27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镇江市108 JSⅦ-28 封缸酒酿造技艺丹阳市,金坛市109 JSⅦ-29 汤沟酒酿造技艺灌南县110 JSⅦ-30 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南京市江宁区111 JSⅦ-31 三凤桥酱排骨烹制技艺无锡市传统医药(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2 JSⅧ-1 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苏州市113 JSⅧ-2 唐老—正斋膏药制作技艺镇江市杂技与竞技(共计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4 JSⅨ-1 金坛抬阁金坛市115 JSⅨ-2 沛县武术沛县116 JSⅨ-3 建湖“十八团”杂技建湖县民俗(共计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7 JSⅩ-1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苏州市118 JSⅩ-2 秦淮灯会南京市119 JSⅩ-3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苏州市120 JSⅩ-4 妈祖庙会南京市下关区121 JSⅩ-5 金山寺水陆法会镇江市122 JSⅩ-6 溱潼会船姜堰市123 JSⅩ-7 扬州“三把刀” 扬州市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辑民间文学(共计21项)124JSⅠ-8寒山拾得传说苏州市125JSⅠ-9花果山传说连云港市126JSⅠ-10九里山古战场传说徐州市九里区127JSⅠ-11巫支祁传说洪泽县128JSⅠ-12水漫泗州城传说洪泽县盱眙县129JSⅠ-13隋炀帝传说扬州市邗江区130JSⅠ-14彭祖传说徐州市131JSⅠ-15徐福传说赣榆县132JSⅠ-16张道陵传说丰县133JSⅠ-17施耐庵与《水浒》传说兴化市大丰市134JSⅠ-18达摩传说南京市六合区135JSⅠ-19刘邦传说丰县沛县136JSⅠ-20卞和献玉传说高淳县137JSⅠ-21东海孝妇传说连云港市138JSⅠ-22露筋娘娘传说江都市139JSⅠ-23沈拱山传说盐城市盐都区140JSⅠ-24伍子胥故事高淳县141 JSⅠ-25 项羽故事南京市浦口区142 JSⅠ-26 崔致远与双女坟的故事高淳县143 JSⅠ-27 姐儿溜(歌谣) 东海县144 JSⅠ-28 谜语(竹西谜语、海虞谜语) 扬州市常熟市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共计6项)145 JSⅡ-18 高淳民歌高淳县146 JSⅡ-19 南闸民歌淮安市楚州区147 JSⅡ-20 茅山号子兴化市148 JSⅡ-21 泓口丝弦溧阳市149 JSⅡ-22 鼓吹乐(徐州鼓吹乐、海州鼓吹乐)徐州市连云港市150 JSⅡ-23 锣鼓乐(陆家锣鼓、戴埠太平锣鼓、天岗锣鼓)南通市港闸区溧阳市泗洪县传统舞蹈(民间舞蹈)(共计17项)151 JSⅢ-16 睢宁龙虎斗睢宁县152 JSⅢ-17 花船舞(大兴旱船、灌云花船)宿迁市宿豫区灌云县153 JSⅢ-18 莲湘(姜堰滚莲湘、如皋莲湘、洪武花棍舞)姜堰市如皋市泗洪县154 JSⅢ-19 高跷(沛桥高跷) 高淳县155 JSⅢ-20 宝堰双推车镇江市丹徒区156 JSⅢ-21 龙吟车高淳县157 JSⅢ-22 柘塘打社火溧水县158 JSⅢ-23 跳当当溧水县159 JSⅢ-24 茶花担舞江阴市160 JSⅢ-25 睢宁云牌舞睢宁县161 JSⅢ-26 灯舞(万绥猴灯、指前鱼灯、新沂七巧灯)常州市新北区金坛市新沂市162 JSⅢ-27 千灯跳板茶昆山市163 JSⅢ-28 渔篮虾鼓舞江阴市164 JSⅢ-29 洪泽湖渔鼓泗洪县洪泽县165 JSⅢ-30 荷花盘子舞通州市166 JSⅢ-31 抬判通州市167 JSⅢ-32 倒花篮如皋市传统戏剧(共计5项)168 JSⅣ-12 京剧省演艺集团淮安市169 JSⅣ-13 滑稽戏(苏州滑稽戏)苏州市170 JSⅣ-16 香火戏(金湖香火戏)金湖县171 JSⅣ-14 泗州戏泗洪县172 JSⅣ-15 丰县四平调丰县曲艺(共计5项)173 JSⅤ-9 南京评话南京市秦淮区174 JSⅤ-10 扬州道情扬州市175 JSⅤ-11 丹阳啷当丹阳市176 JSⅤ-12 徐州坠子丰县177 JSⅤ-13 小热昏常州市传统美术(民间美术)(共计6项)178 JSⅥ-27 麦秆剪贴(大丰麦秆剪贴)大丰市179 JSⅥ-28 常州掐丝珐琅画常州市武进区180 JSⅥ-29 戏剧脸谱南京市白下区181 JSⅥ-30 丰县吹糖人丰县182 JSⅥ-31 象牙雕刻(南京仿古牙雕、扬州牙刻、常州象牙浅刻)南京市扬州市常州市武进区183 JSⅥ-32 虞山派篆刻艺术常熟市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共计39项)184 JSⅦ-32 宜兴陶堆花技艺宜兴市185 JSⅦ-33 溱潼砖瓦制作技艺姜堰市186 JSⅦ-34 真金线制作技艺南京市187 JSⅦ-35 色织土布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沛县色织土布技艺)南通市沛县188 JSⅦ-36 八桅立式大风车制作技艺盐城市盐都区189 JSⅦ-37 蔡集手抄草纸制作技艺宿迁市宿豫区190 JSⅦ-38 常州龙泉印泥制作技艺常州市191 JSⅦ-39 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江都市192 JSⅦ-40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苏州市193 JSⅦ-41 装裱技艺(苏州装裱技艺、扬州装裱技艺)苏州市扬州市194 JSⅦ-42 陆慕蟋蟀盆制作技艺苏州市相城区195 JSⅦ-43 朴席制作技艺扬州市经济开发区仪征市196 JSⅦ-44 柳编技艺赣榆县197 JSⅦ-45 洪泽湖渔具制作技艺洪泽县198 JSⅦ-46 晒盐技艺(盐城海盐晒制技艺、连云港淮盐晒制技艺) 盐城市连云港市199 JSⅦ-47 配制酒酿造技艺(东台陈皮酒酿造技艺)东台市200 JSⅦ-48 绿茶制作技艺(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连云港云雾茶制作技艺、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苏州市吴中区连云港连云区南京市江宁区201 JSⅦ-49 糕团制作技艺(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苏州市202 JSⅦ-50 糕点制作技艺(稻香村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叶受和苏式糕点制作技艺、西亭脆饼制作技艺)苏州市通州市203 JSⅦ-51 黄桥烧饼制作技艺泰兴市204 JSⅦ-52 常州梨膏糖制作技艺常州市205 JSⅦ-53 采芝斋苏式糖果制作技艺苏州市206 JSⅦ-54 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宝应县207 JSⅦ-55 董糖制作技艺(如皋董糖制作技艺、秦邮董糖制作技艺)如皋市高邮市208 JSⅦ-56 素食烹制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南京市209 JSⅦ-57 清真菜烹制技艺(马祥兴清真菜烹制技艺)南京市鼓楼区210 JSⅦ-58 陆稿荐苏式卤菜制作技艺苏州市211 JSⅦ-59 豆腐制品制作技艺(苏式卤汁豆腐干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横山桥百叶制作技艺)苏州市高邮市常州市武进区212 JSⅦ-60 酱菜制作技艺(三和四美酱菜制作技艺、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扬州市常州市钟楼区213 JSⅦ-61 淮安茶馓制作技艺淮安市214 JSⅦ-62 靖江肉脯制作技艺靖江市215 JSⅦ-63 常熟叫化鸡制作技艺常熟市216 JSⅦ-64 沛县鼋汁狗肉烹制技艺沛县217 JSⅦ-65 镇江肴肉制作技艺镇江市218 JSⅦ-66 刘长兴面点制作技艺南京市219 JSⅦ-67 汤面制作技艺(昆山奥灶面制作技艺、镇江锅盖面制作技艺)昆山市镇江市220 JSⅦ-68 汤包制作技艺(楚州文楼汤包制作技艺、靖江蟹黄汤包制作技艺)淮安市楚州区靖江市221 JSⅦ-69 扬州炒饭制作技艺扬州市222 JSⅦ-70 平桥豆腐制作技艺淮安市楚州区传统医药(共计4项)223 JSⅧ-3 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方法江阴市224 JSⅧ-4 季德胜蛇药制药技艺南通市225 JSⅧ-5 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南通市226 JSⅧ-6 五妙水仙膏制作技艺灌南县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共计3项)227 JSⅨ-4 殷巷石锁赛力南京市江宁区228 JSⅨ-5 阳湖拳常州市武进区229 JSⅨ-6 彭祖导引养生术徐州市民俗(共计5项)230 JSⅩ-8 七夕节(太仓七夕习俗) 太仓市231 JSⅩ-9 柚山放灯节金坛市232 JSⅩ-10 宜兴观蝶节宜兴市233 JSⅩ-11 海州湾渔俗连云港市234 JSⅩ-12 洪泽湖渔家婚嫁礼俗洪泽县其他(共计1项)235 JSⅪ-1 南通范氏世家诗文南通市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辑一、民间文学(共计9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36JSⅠ-29焦尾琴传说溧阳市237JSⅠ-30虞姬传说沭阳县JSⅠ-31汉王拔剑泉和马扒泉传说徐州市铜山区239JSⅠ-32张士诚传说大丰市240JSⅠ-33海州智慧人物传说连云港市海州区241JSⅠ-34曹瘦脸儿故事如东县242JSⅠ-35蒋乔镇的民间故事镇江市润州区243JSⅠ-36花子街南通市港闸区244JSⅠ-37二郞神传说灌南县二、传统音乐(共计3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45JSⅡ-24通州民歌南通市通州区246JSⅡ-25二胡艺术无锡市247JSⅡ-26板桥道情兴化市三、传统舞蹈(共计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48JSⅢ-33打罗汉高淳县249JSⅢ-34渔舟剑桨无锡市滨湖区250JSⅢ-35睢宁鲤鱼戏花篮睢宁县251JSⅢ-36跑驴(丁嘴跑驴)宿迁市宿豫区四、传统戏剧(共计2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52JSⅣ-16肩担木偶戏高邮市253JSⅣ-17吕剧东海县五、曲艺(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54JSⅤ-14无锡评曲无锡市滨湖区255JSⅤ-15唱春(常州唱春)常州市新北区六、传统美术(共计7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56JSⅥ-33邳州喜床画邳州市257JSⅥ-34木雕(南京仿古木雕、扬州木雕、南通红木雕刻) 南京市玄武区、扬州市、南通市崇川区、如皋市258JSⅥ-35苏州砖雕苏州市相城区259JSⅥ-36泰兴麻将雕刻泰兴市260JSⅥ-37东海水晶雕刻东海县261JSⅥ-38连云港锻铜技艺连云港市262JSⅥ-39草编(薛桥草编)徐州市铜山区七、传统技艺(共计20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63JSⅦ-71如皋丝毯织造技艺如皋市264JSⅦ-72南通扎染技艺海安县265JSⅦ-73南通勾针技艺海安县266JSⅦ-74青铜器修复与仿古技艺南京博物院267JSⅦ-75南通铜香炉浇铸技艺南通市崇川区268JSⅦ-76谢馥春“香、粉、油”制作技艺扬州市269JSⅦ-77建湖花炮制作技艺建湖县270JSⅦ-78兴化水车制作技艺兴化市271JSⅦ-79宜兴青瓷制作技艺宜兴市272JSⅦ-80制陶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宜兴彩陶装饰技艺、黑陶制作技艺) 宜兴市、连云港市273JSⅦ-81拓印技艺南京博物院274JSⅦ-82太仓糟油制作技艺太仓市275JSⅦ-83太仓肉松制作技艺太仓市276JSⅦ-84钦工肉圆制作技艺淮安市楚州区277JSⅦ-85石港腐乳酿制技艺南通市通州区278JSⅦ-86合成昌醉螺制作技艺盐城市亭湖区279JSⅦ-87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苏州市吴中区280JSⅦ-88徐州饣它汤工艺徐州市281JSⅦ-89秦淮(夫子庙)传统风味小吃制作技艺南京市秦淮区282JSⅦ-90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苏州市平江区八、传统医药(共计12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83JSⅧ-7丁氏痔科医术南京市秦淮区284JSⅧ-8雅妙河戴氏中医喉科疗法泰州市285JSⅧ-9闵氏伤科疗法苏州市、昆山市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86JSⅧ-10郑氏妇科疗法昆山市287JSⅧ-11金坛儒林树德堂妇科疗法金坛市288JSⅧ-12常州钱氏中医儿科疗法常州市289JSⅧ-13臣字门儿科中医术仪征市290JSⅧ-14金坛老人山程氏骨伤疗法金坛市291JSⅧ-15许氏正骨疗法泰州市292JSⅧ-16曹氏中药热敷接骨疗法灌南县293JSⅧ-17戴晓觉膏药制作技艺连云港市新浦区294JSⅧ-18阙氏膏药制作技艺淮安市楚州区九、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95JSⅨ-7铜山北派少林拳徐州市铜山区十、民俗(共计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96JSⅩ-13抖空竹南京市秦淮区297JSⅩ-14苏南水乡婚俗常熟市298JSⅩ-15湖甸龙舟会常熟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2项)一、民间文学(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JSⅠ-12水漫泗州城传说泗洪县141JSⅠ-25项羽传说宿迁市宿豫区二、传统音乐(共计3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4JSⅡ-7渔民号子(弶港渔民号子) 东台市16JSⅡ-9江南丝竹苏州市17JSⅡ-10五大宫调(响水五大宫调) 响水县三、传统舞蹈(共计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JSⅢ-8龙舞(玉祈龙舞、海安苍龙舞、海安罗汉龙、丁伙龙舞) 无锡市惠山区、海安县、江都市34JSⅢ-11狮舞(邳州舞狮)邳州市153JSⅢ-18莲湘(闵桥莲湘)金湖县161JSⅢ-26灯舞(马灯阵舞)丹阳市四、传统戏剧(共计5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1JSⅣ-4锡剧苏州市42JSⅣ-5淮剧宝应县43柳琴戏新沂市45JSⅣ-8淮海戏泗阳县168JSⅣ-12京剧江苏省戏剧学校五、曲艺(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4JSⅤ-6苏北琴书泗阳县、泗洪县55JSⅤ-7工鼓锣泗阳县、响水县六、传统美术(共计3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1剪纸(溱湖刻纸、金湖剪纸)东台市、金湖县63JSⅥ-7苏绣(南通彩锦绣)南通市80JSⅥ-24竹编(后塍竹编)张家港市七、传统技艺(共计1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95JSⅦ-15风筝制作技艺(如皋风筝制作技艺) 如皋县96JSⅦ-16精细木作技艺(柞榛家具制作技艺) 南通市101JSⅦ-21彰锻织造技艺(苏州彰锻织造技艺) 苏州市103JSⅦ-23传统木船制作技艺(连云港木质渔船制作技艺)赣榆县108JSⅦ-28酿造酒酿造技艺(铜罗黄酒酿造技艺、后塍黄酒酿造技艺、海门颐生酒酿造技艺、王四桂花酒酿造技艺)吴江市、张家港市、海门市、常熟市187JSⅦ-35色织土布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启东县193JSⅦ-41装裱技艺(苏派装裱技艺)南京博物院196JSⅦ-44柳编技艺(草桥柳编)新沂市197JSⅦ-45渔具制作技艺(兴化渔具制作技艺)兴化市202JSⅦ-50糕点制作技艺(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常州芝麻糖制作技艺)苏州市吴中区、常州市武进区、常州市钟楼区211JSⅦ-59豆腐制品制作技艺(白蒲茶干制作技艺)如皋市十、民俗(共计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20JSⅩ-4庙会(祠山庙会、金村庙会)溧阳市、张家港市122JSⅩ-6清明节(茅山会船)兴化市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45个项目中,扬州共有15个项目入选,其中高邮的临泽高跷、高邮咸鸭蛋制作技艺、菱塘回回习俗,入选省级“非遗”。
江苏省纯矢量非遗地图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أઽԿ
洪泽湖渔鼓、泗州戏 十番音乐(楚州十番锣鼓)、京剧、淮剧、淮海戏
䀨ஆԿ 䀨ࡲԿ
БࢁԿ йࡵ٠
东海孝妇传说、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晒盐技艺(淮盐制作技艺)
㿬ஆԿ
䍓кԿ 䍓ԧԿ րࡊԿ
䃎ࡊԿ
ࢣࢁԿ
䄆،٠
晍؈Կ
ذஆԿ
申报地
其它申报地的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
江苏省 江苏省演艺集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 江苏汉唐织锦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
ٕ۠٠ 㿄ୃ١
њګ١
豕⸞١
ࡋٕ٠
ࢁ؍Կ
ୂ㾲٠
Ԧц٠
ۿИ١
Տؠ١ Нஆ١
ࡪҽ١ 杙㿄١
ײ䤤١
十番音乐(邵伯锣鼓小牌子)、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毛笔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 淮剧、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
ײБԿ ପٖ١Fra bibliotek清明节(溱潼会船)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
跳马伕 宝卷(靖江宝卷)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
高邮民歌
ଽ١
ҽԗ١
םЙ١
茅山号子、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清明节(茅山会船)
扬州清曲、扬州弹词、剪纸(扬州剪纸)、苏绣(扬州刺绣)、 扬州玉雕、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БՖ١
董永传说
雕版印刷技艺、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传统造园技艺(扬州园林营造技艺)、中医诊疗法(扬州传统修脚术)
江苏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地图分布
糖塑(丰县糖人贡)
ЙԿ 㿶Կ
幀㴘Կ
徐福传说
南方医科大学 非遗文化行社团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二节化学电源(1)1. 下列有关化学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B. 一次电池的活性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使用了C. 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故可多次重复使用D. 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燃烧所放出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装置2. 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Zn+2MnO2+2NH4+==Zn 2++ Mn2O3+2NH3+H2O在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 ZnB. 碳棒C. MnO2和NH4+D. Zn 2+和NH4+3. 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电极是负极B. 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C.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存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4.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s)+2MnO2(s)+H2O== Zn(OH)2(s)+ 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 Zn(OH)2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外电路流向负极D. 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 原电池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C. 铜锌原电池中,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 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6. 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7.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 + Pb + 2H2SO4 ==2PbSO4+ 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PbO2是电池的负极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42-– 2e –== PbSO4C.PbO2得电子,被氧化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8. 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酸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 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 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 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 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 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 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 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011年5月23日,茅山号子经国务院 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茅山号子是起源于江苏兴化茅山地区的一
族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用号子
以号词,激发情绪,抒出胸意。茅山号子源
溯到秦灭六国,统一四海的时候。为巩固万
秦始皇大征民夫,修筑长城,以防匈奴人侵
孟姜女寻夫送寒衣,行到山海关的传说。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扬州玉雕
泰州的茅山号子
茅山号子是起源于江苏兴化茅山地区的一 种汉族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 用号子形式配以号词,激发情绪,抒出胸 意。茅山号子源头可追溯到秦灭六国,统 一四海的时候。为巩固万世之基,秦始皇 大征民夫,修筑长城,以防匈奴人侵,传 说孟姜女寻夫送寒衣,行到山海关的传说。
8年前,盐城东台市西溪古镇的“董永传说”, 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
如今东台西溪景区已打造成“董永与七仙女”文化 园景点,利用旅游资源挖掘爱情、孝道的历的历史发展中,江苏人民不断进 取,不断创造,留下了令人称叹的非凡遗 产。苏北、苏中、苏南,不同的地域环境, 造就了江苏非遗的丰富多样而与众不同。 北方的豪迈雄健,南方的温婉细腻,兼而 有之。这一切,共同描绘出绚丽的非遗画 卷,引人入胜。
江苏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 民间文学类:吴歌、梁祝传说、白蛇传传 说、董永传说。
传统手工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 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 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 600 年以上的历史。宜 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品以茗壶为代表,其制器物件 有光器 (又分圆器和方器) 、筋纹器和花器等不同的 造型流派。紫砂器内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纯天然质 地和肌理为美。作为上品茶具,其良好的透气性能 使人尽享茶之色香味,由是紫砂器与中国传统的茶 文化相契合,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民间音乐类:江南丝竹、海州五大宫调、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 传统戏曲类:昆曲、苏剧、扬剧。 • 曲艺类:苏州评弹、扬州评话、扬州清曲。
• 民间美术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扬州剪纸、 苏绣、扬州玉雕、无锡惠山泥人。
• 传统手工技艺类: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南京云 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苏州宋锦织造技艺、 宋代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 作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苏州明式家具制作 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 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苏 州制扇技艺、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南通板鹞 风筝制作技艺。
• 民俗类:苏州端午习俗、秦淮灯会、苏州直水乡 妇女服饰。
传统戏剧: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 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 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昆曲音 乐曲调旋律优美典雅,演唱技巧规范纯熟。赠 板的广泛应用、字分头腹尾的发音吐字方式及 流丽悠远的艺术风格使昆曲音乐获得了“婉丽 妩媚,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昆曲历史悠久, 影响广泛而深远,它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 戏曲表演的典范。昆曲艺术形式精致,内涵深 厚。由于昆曲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因此2001 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 物质遗产代表作”。
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
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 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 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 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 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 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 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 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