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三、补充资料
关于黄河的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篇1课时计划20xx年上期总第课时计划课时第课时课题:黄河颂教学内容:《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能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设计: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以诗歌第二节的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教学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1)、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2)、学生欣赏。

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

师(配画音):这就是的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3)、师: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啊!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板书:黄河颂。

二、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1、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

(听录音磁带。

)2、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明确:激昂、雄健、悲壮!3、教师配乐诗朗诵。

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全解

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全解

《黄河颂》全解《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同时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本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朗诵词部分、歌词部分和尾声。

朗诵词部分是序曲,诗人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这部分语言精练,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歌词部分是全诗的主体。

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描写黄河奔腾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第二层,从哺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三个方面来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第三层,诗人直抒胸臆,代表中华儿女发出了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尾声部分是对全诗的总结。

诗人再次发出对黄河精神的赞颂,表明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无比自豪的心情,同时号召全民族兴起抗日救亡的烽火。

全诗充满了壮志豪情,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

这首诗歌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对黄河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

同时,诗歌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手法,直接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黄河的崇敬、赞美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感情。

此外,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注重押韵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同时,诗歌的语言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更显得真实可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总的来说,《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黄河的雄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热爱和关注。

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音乐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黄河颂》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理解黄河的精神象征。

3、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上个单元,我们了解几个杰出人物,他们是: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为衰微中华民族开文化药方的卓越学者,反独裁、争民主的大勇的革命战士闻一多;不遗余力热心帮助文学青年,用生命在写作的鲁迅先生。

他们努力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并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竭尽全力为之付出。

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情怀,那是一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一种朴素情感,它体现在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国家土地的守卫,对祖国尊严的维护,对家乡人民的热爱-----,这些家国情怀表现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第二单元我们将学习表现家国情怀的几篇文章,这类文章,我们应该怎么学,请看单元阅读提示,同学们明白教材编者提示我们怎么学吗?重涵泳品味,深入文中,调动体验与想象;体会作品情境,感受作者情感;写下自己的体会。

今天,我们先学《黄河颂》,根据单元提示,我确定本文的学习目标是:(屏显)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理解黄河的精神象征。

3.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诵读课文,了解背景(1)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预设:这首诗写了关于黄河的三方面内容,黄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奔腾不息的气势,从三方面赞美了黄河。

其实可用文章的什么,总结这首诗的内容?标题黄河颂标题意思是什么?(赞美黄河,颂黄河)那文章为何不用“颂黄河”为题呢,两者区别是什么?词语的顺序不同,黄河颂突出、强调黄河,这首诗在描述黄河之后,再赞美黄河。

标题既概括了全诗内容,也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黄河?预设:黄河是我们伟大而坚强民族精神的象征。

哪部分内容交待这个?(朗诵词)请一同学朗读朗诵词。

(朗读指导:“英雄”读重音,“伟大而又坚强”读得坚定有力,昂扬自信,“赞歌”读得响亮且延长。

)这朗诵词书上的旁批是“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读后,我们还可加上哪什么旁批?预设:(交待了歌颂黄河的原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8张PPT)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 /伟大坚强!!
初读诗歌——知内容
1.从内容上看,诗歌有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朗诵词,让读者了解黄河形象——伟大坚 强,引出下文的颂歌。
第二部分是歌词,主要是赞颂黄河。
2.歌词的主体部分都是在“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 始歌颂,在“颂”之前还有一段“我站在高山之巅……劈 成南北两面”,这又是在写什么?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这里运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 把黄河写作一个有千万条臂膀
浩浩荡荡,
的巨人,“一泻万丈”“浩浩
向南北两岸
荡荡”,体现了黄河不可阻挡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力量和恢弘磅礴的气势,正
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 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 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
目录
《黄河颂》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单元学习重点
1.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2.学习做批注
黄河 颂
光未然
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 这个民族。
——毛泽东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 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 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 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 大的“几”字。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中黄河的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 会做批注。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 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 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 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 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 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其他代表作品 有《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文谈》 《文艺辩论集》等。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课件及参考答案解析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课件及参考答案解析
1.从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黄河 哺育着民族精神等方面来写。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 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 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语 文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二单元
2.《黄河颂》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语 文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二单元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我们阅读优美的散文,可以培训审美情趣。
B.春节假期结束后,图书馆逐步恢复对市民开放。
C.通过桂林市民积极参与创城的活动,使我深受感动。
D.父母能否监督孩子学习是在线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解析】A项,搭配不当,改为“培养情趣”;C项,成分 残缺,删除“通过”;D项,两面对一面,把“能否”改为 “不能”。
语 文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二单元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 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 文 么特点? 本 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感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心中的黄 知 河象征着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黄河象征 _着__中__华__儿__女__的__英__雄__气__概__。__具__有__伟__大__的__民__族__精__神__。_____
B.诗中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间接抒情,亲切动 人。
C.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伟大祖国的历史悠久和中国人 民的坚贞勇敢。
语 文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二单元
D.本诗语言明快雄健,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 合,自由奔放又错落有致。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
3.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黄河的伟大形象,表达对中华民族的赞美之情;
4.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探讨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如:对仗、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黄河颂》,使学生感受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伟大,理解黄河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让学生成为讨论的主体。但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偏离主题,这时我需要适时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上来,确保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黄河颂》的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中生字词,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源自情,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具体内容包括:
1.阅读课文《黄河颂》,了解黄河的历史地位和地理特点;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磅礴、狂澜、惊涛、激流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结构的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黄河相关的文化或地理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黄河精神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意写作活动。学生将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句。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词语注音+解释2023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词语注音+解释2023

第五课《黄河颂》
巅diān:山顶:珠峰之~。

劈pī: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木柴。

~风斩浪。

2.(木头等)裂开:钢笔尖写~了。

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了。

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头。

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了。

pǐ:1.分开;分:~成三股。

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莴苣叶。

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气魄qì pò:1.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

2.气势:人民大会堂~雄伟。

狂澜kuáng 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力挽~。

浊流zhuó liú:1.浑浊的水流。

2.比喻品格卑污的人或出身下贱之人。

3.比喻腐朽黑暗的潮流。

宛转wǎn zhuǎn:同“婉转”。

1.指委宛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2.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屏障píng zhàng:1.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燕山山地和西山山地是北京天然的~。

2.遮挡着:~中原。

哺育bǔ yù:1.喂养。

2.培育教养:高等学校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榜样bǎng yàng: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好~。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ppt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ppt教学课件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C.白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欣赏《保卫黄河》
课堂总结
小结与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富兰克林
同学们,下课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查阅生字词,积累“巅、澎湃、狂 澜、屏障”等词语。在此基础上能正确、熟练、感情充沛的 朗读课文。 2、反复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概括诗歌抒发的内容,品读诗 歌的语言特点。 3、讨论并展示你体会到的诗歌思想感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 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黄河大合唱》,经冼星 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臂膀”
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 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 的躯干,无数条支流就是 “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一句也体现了黄河气势 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 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 精神。
2、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 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 卫中国。
《黄河大合唱》共 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 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 织,歌唱苦难与抗战, 刻画黄河形象,反映中 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 真实画面。
气魄( pò ) 澎湃( pénɡ pài ) 浊流( zhuó) 劈 ( pī ) 屏障( píng )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黄河颂》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黄河颂》

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 的韵律美。
②把诗歌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从哺育、保 卫、激励中华民族来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由实到 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2)诗歌某联采用 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 什么情感?
1.正确判断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手法。 诗歌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诗人比较 直观地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感情。
2.了解直接抒情的作用。能直接表达 某种思想感情,使读者感觉亲切,引发读 者的同感和共鸣。
答题模式: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 表明了……,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分析式批注、概括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 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
批注语言
抓住某个特点,不必面面俱到;语言简洁、精练。
[参考答案] 课文中的“批注示例”第一处是对段落作用的批注,
第二处是对字词作用的批注,第三处是在提示诗歌的内 容层次,第四处是在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五处是对 结尾特点的评价。
语言运用
直抒胸臆 《黄河颂》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鲜明而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赞颂之 情。请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赞 美长江的文字。
[写作策略] 运用直抒胸臆这种抒情方式时, 最好采用第一人称,再借助排比、呼告等修辞 手法或感叹句,来抒发情感。
[写作实践] 千万年来,这长江之水日夜不停地滋 润着脚下这片土地,冲刷着我们民族粗壮的筋骨! 她是那么富有,那么宽厚;那么深邃,那么绵长; 那么充满活力,那么磅礴大气!我们赞美长江,她 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她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设计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局部,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局部。

2.在第—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感情特征给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概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概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局部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概?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奉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奉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开展、壮大,黄河培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第5课:黄河颂-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生字词+同步练习+思考探究解析+课外阅读

第5课:黄河颂-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生字词+同步练习+思考探究解析+课外阅读

第5课黄河颂【生字生词】巅:diān山顶。

劈:pī用刀斧或强力破开。

气魄:qì pò气势。

狂澜:lán本指大的波浪式,比喻激烈的潮流。

浊流:zhuó水流变得混浊。

宛转:wǎn zhuǎn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

也作“婉转”。

屏障:píng zhàng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育:bǔ yù培养。

榜样:bǎng yàng样子,模样。

浩浩荡荡:hào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同步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临行时,母亲倚门翘(qiáo)首的殷殷期盼,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绊和不竭的动力。

B.黄河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fǔ)育了华夏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C.名著中住着有趣的灵魂,读之能使狭隘(ài)的心胸变得开阔,干枯的心灵变得丰泽。

D.面对人生的险峰,我们是半途而废做懦(nuò)夫,还是迎难而上做勇者?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站在高山之①diān______,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②péng______湃,掀起万丈狂③lán________;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diān______ ②péng______ ③lán_______(2)文中“结成九曲连环”的“曲”读作()A.qǔB.qū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________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吧!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黄河颂》课文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做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课文赏析《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歌颂了黄河的宏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充满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首先,诗人通过对黄河的生动描绘,展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桀骜不驯的血性。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这些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河的震撼力。

同时,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表现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其次,诗歌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赞美。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这表现了黄河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奋勇抗争,前赴后继。

这种英雄气概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诗歌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发扬民族精神的决心。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表现了诗人对黄河精神的崇敬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之,《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领,使教学成效最优化。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起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伟人显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格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培养下发扬滋生!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掌控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诵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进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奉献气力。

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期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

教学难点:掌控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诵,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培养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好像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叹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诞生,湖北光化县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神,也代表了中 华民族的精神。
朗读第二部分: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特写
纵向描写黄 河的流向
浊流宛转,
俯瞰全景
结成九曲连环; 式的总写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横向展开到黄源自劈成南北两面。 河流域两岸
(1)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 篮”,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把黄河比喻 为“民族的屏障”,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 制胜法宝。
(2)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黄河无限 丰富的生命,使她像母亲一样亲切深情。
(3)“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 起到了加强结构、渲染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
2.语言特色。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暗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了 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写一份倡议书,保 卫我们的母亲河,保卫我们的黄河。 2.课外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 之水天上来》。
朗读全诗,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交代演唱主题,确定演唱基调。
第二部分:全诗的主体部分,从望黄河到颂黄 河,最后发出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细读感悟
朗 (朗诵词) 读 啊,朋友!
第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一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部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分: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概括了黄河的精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 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 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 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 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 国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写法探究
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
这首诗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反复、拟 人等修辞手法,借助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 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写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的 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 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 面。
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诗 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伟 大而坚强的军民,怎不让他唱出豪迈的颂歌。
字词积累
diān péng pài
比喻,形象生动地 体现了气势磅礴、 勇不可当的气度和 力量,正足以激发 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反复的修辞
以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收束全诗, 激起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坚不可摧的意志和 决心,使诗歌的主题得以扩展深化。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黄河的基本走向
欣赏黄河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 河 上 游 景 观
黄河中游景观
落日
芦花
壶口瀑布
走近作者
【光未然】(1913—2002年),原 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湖 北襄阳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 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
【代表作】《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文 谈》《光未然歌诗选》 等集。
山巅 澎湃
lán
狂澜

九曲
píng
屏障

哺育
【气魄】气势。 【澎湃】指波涛冲击岸边或指声势,气势浩大
雄伟。 【狂澜】巨大而汹涌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
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
含义。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整体感知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 二乐章,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 颂”。在这一章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 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 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
课堂小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 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 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 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板书设计
序曲: 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描绘形象气势
河 主体

颂黄河:歌颂巨大贡献
尾声: 学黄河——伟大坚强
哺育 保卫 激励
随堂练习
考考你
有关黄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 亲河”。黄河长达5464千米。从高空俯瞰,它 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 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 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 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 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 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 深度79米。
(1)这首诗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 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 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 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2)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 意营造诗歌的画面之美,如“黄河滚滚”“惊涛 澎湃……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 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黄河颂
R·七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赞颂的黄河 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揣摩课文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会做批注。
新课导入
黄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