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300)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必须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的方向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与研究方向(一)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01学校体育02体育社会学03体育管理04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二)运动人体科学(040302)05体能训练与运动监控06慢性疾病的运动干预07运动锻炼的效果与评价08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09 运动营养与运动能力(三)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10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1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2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3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5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6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7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8游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9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0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1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四)民族传统体育(040304)22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23中国武术文化与历史24武术科学化训练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303)研究方向:1、体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2、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3、球类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篮球、足球、乒乓球)4、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5、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含“健美操”)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宽厚、专业能力突出、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能够在体育领域胜任教学、训练、科研、传媒以及组织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

其具体要求为:1.掌握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法律观念、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自律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开拓精神与实践能力。

2.掌握本学科所需要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交叉综合特色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学科知识面;具有较强的体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能进行基本的会话。

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自我锻炼与保健能力,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1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为3年。

研究生均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不得提前毕业。

确因特殊情况,研究生的修业年限可适当延长1-2年。

2培养方式:培养方式实行硕士研究生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导师组活动制度。

三年当中的课程学习时间、实践时间、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以1:1:1的比例安排,课程学习在前两个学期完成,第三、四学期为实践时间,第五、六学期为科研和撰写学位论文时间(包括论文定稿、打印、送审、组织论文答辩等)。

导师组活动制度是指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即每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均由一名导师和学术带头人领导下的指导小组共同负责。

充分发挥导师主体作用,导师为研究生第一责任人的同时,注重发挥集体智慧。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情况
1. 培养目标:
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全面深入的体育学科知识基础、能熟练开展体育理论、体育教学研究的高素质的专业硕士人才,能够在各类体育教学和科研单位以及体育管理部门中担任骨干工作,服务于体育教育的发展。

2. 培养时间:
一般规定为2年,学制为3年;
3. 培养范围:
主要包括专业概论、体育综合素质课程、体育教育理论课程、体育运动训练课程、体育临床诊断与评价课程以及体育训练与指导课程,并且要求学生把握体育理论、体育教学及科研方面常用的先进技术;
4. 培养方式:
按照学习自主和师生合作的原则进行教学,采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实习训练、论文等方式,多媒体讲解和文献检索资料支持,注重研究开发实践势;
二、培养要求
1. 具有较强的概念把握能力:
能够掌握体育学科的知识,理解并掌握体育学科的专业术语和专
业的理论模型;
2. 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深入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当前行业内容,能够从行业内容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实践综合能力、实习训练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在体育管理、技术分析、教学训练等领域有所涉猎;
4. 具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体育学术领域进行较为完整的学术交流,并能够准确传达和分析体育学术观点;
5. 具有较强的素质修养:
能够认识严格要求自身,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创新的眼光,有能力到媒体和社会各类实际活动中学习探索。

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二、专业领域1、体育教学2、运动训练3、竞赛组织4、社会体育指导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学分,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和教学实践课。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一)公共课,学分,为必修课。

包括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和计算机。

(二)专业方向核心课,学分,是各专业领域的必修课。

每个专业领域设置门课程,每门课程学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选修课,学分,是所有领域学生的任意选修课。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实践课,学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因此,体育实践环节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占有特殊地位,研究生必须到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参加教学实习或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和教研室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五)补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非体育专业(不包括体育相关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基本理论》和《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如既是同等学力,又是非体育专业(不包括体育相关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基本理论》、《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及大学本科的门主干课程。

华北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华北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12 研 究方法 .
原理 、 科学研究及发展趋势 的研究等. 这些都表明 了各 校在 培 养 目标 的 制定 上有 了很大 的 变化 . 映 反
了培养 目标 的多 元化 发展 方 向.
22 课 程设置 .
221 ..课程 分类 及学分 比例
查阅了华北地区 8 所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学位 培养方案 , 检索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与体 育 院系负 责研 究生 工作 的老师 、 士研究 生 导师进 硕 行访谈. 通过各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 培养方案的分析与 比较 , 借鉴 国外 同类专业 的培养 经验 , 寻找此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与新方
确要求研究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 和数 据库 处理 的能力 ,掌握 计 算 机编 程 知识 ;首都
体育学院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体育创新能力和实 践能力 ;山西大学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体育人文 社会学及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学训练和全民健身
的组 织管 理及科 学研 究 的能 力 ;河 北 师范大 学提 出 研究 生进 行课 程 、 材 内容 、教 法 的研 究 以及对各 教 项运 动技 术 的诊 断 ,运 动生 物力 学分 析 、运 动技术
1 研 究对 象 与方 法
11 研究对 象 .
以华北地 区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 首 都体育学院 、 清华大学 、 天津体育学院 、 山西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全 日制体育教育 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及 导师为研究对象. 从硕士研究
生 的培养 目标 、 程设 置 、学 习年 限 等几方 面 进行 课 研究分 析.
2 研 究结果与分 析
21培 养 目标 .
对华北地 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卓越的研究能力,具备系统、
扎实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理论与方法知识,具备独立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
究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高校、研究机构、体育教育管理部门等
单位从事师资培训、科研与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
1.具备扎实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
2.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具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工作;
3.具备对体育教育训练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贡
献研究成果;
4.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
5.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意识。

三、培养模式
1.研究生入学前培训: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素质和学科基础的培训,包
括科研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内容。

2.导师制:每位研究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
究和论文撰写工作,定期进行学术指导和评估。

3.课程学习:研究生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
核心课和选修课。

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体育教育训练学导论》、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理学》等;选修课可根据研究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4.知识积累:研究生需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5.科研实践:研究生需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实践经验,提升
科研能力。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能够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领域进行教学、训练、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体育学术后备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

2具有严肃的科学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项基本技能,具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系统知识,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体育教育现代化2运动训练科学化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

第一年为课程学习时间,后两年为学位论文和教学、社会、科研实践工作时间。

如提前完成课程学分并有能力提前完成论文者,可经申请提前毕业(按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选修课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

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一般16学时为1学分。

研究生修满32学分方能申请学位论文辩论。

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即公共基础课8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课6学分,实践课2学分(教学、科研实践活动1学分;文献综述报告、参与学术讲座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限选课4学分,任选课4学分)。

(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表:见表1(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见表2五、考核方式1所有课程(不包括实践课程)须经考试合格方能取得学分,考试以百分制计分,成绩在60分以上方可计入学分,考试不及格者可重修,重修仍不及格者,不得参加论文开题。

满足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免修公共英语课程(具体参见相关管理规定)。

2理论课程考核可采用笔试、口试、作业等形式,也可采用论文、小综述等形式。

3硕士研究生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分、实践环节、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准予毕业并发放毕业证书。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英文版)英文文档内容:Sports Specialized Master"s Degree Training ProgramThe sports specialized master"s degree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dvanced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ir chosen field of sports.The program typically lasts for two years and includes both coursework and research components.Coursework: Students will take a series of courses designed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ports theory and practice.Courses may include sports psychology, sports nutrition, sports management, and sports coaching, among others.Students will also participate in practical training, such as internships or coaching experiences,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in real-world settings.Research: Students will conduct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faculty member.This research may focus on a topic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area of interest within the field of sports.The research will culminate in a master"s thesis, which will be defended in an oral examination.Admission requirements: Applicants must have a bachelor"s degree in a relevant field, such as sports science, physical education, or kinesiology.Applicants must also demonstrate a strong academic recordand a passion for sports.Graduates of the program will be well-prepared for careers in sports coaching, sports management, sports nutrition, and sports psychology, among other fields.They may also choose to pursue further academic study at the doctoral level.中文文档内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在所选择的体育领域内更加专业。

成都体育学院培养方案

成都体育学院培养方案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外语 体育学概论
体育史 体育社会学 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
当代管理思想评介 奥林匹克运动 中外历史 竞技运动概要 体育管理实务 形式逻辑学
中外文化史专题 问题经济学研究 体育新闻编辑与评论 体育广告策划与行销
体育宣传学
45 2.5
24 1.5
136 8
二、 研究方向
1、体育史 2、奥林匹克运动 3、体育基本理论 4、体育管理 5、体育经济 6、体育旅游 7、社会体育 8、体育新闻 9、国际体育问题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 3 年。原则上用 1.5 学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用 0.5 学年左右完成教学实习及其它任务,用不少于 1 学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严格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执行。 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署意见、所在系(所)同意并报研究生 部(院学位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实施细则》进行。
八、学术讲座与学术会议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 40 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为 26 学分(公共学位课 12 学分 专业基础课 6 学分 专业课 8 学分),选修课 14 学分。一般 16-18 学时为 1 学分。
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 76 分以上(含 76 分)。硕士研究 生必须修满全部学位课程,且达到规定的学分。选修课在我院所开研究生课程中 选修,可跨学科专业、跨课程类型任选,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外语 体育保健学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运动效果的生物学评价 研究方向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所属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名称:体育学专业代码:0403二级学科名称: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代码:040301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代码:040302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代码:040303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代码:040304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在体育、健康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及管理服务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掌握本门学科所需要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悉本学科学术上的动态和新成就,了解其发展动向,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及专门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开展学科教学和研究。

4、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5、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2.运动人体科学(0403023.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4.民族传统体育学(040304四、学习年限1、本学科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且成绩优秀者,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经批准可推迟半年至一年毕业。

2、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它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引言: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深厚的体育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体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一、培养目标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素质:1. 具备扎实的体育教育理论基础,熟悉体育教育教学的原理和方法;2. 具备深入研究和分析体育教育训练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具备独立承担体育教育训练项目的能力,能够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训练;4.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教育训练项目;5.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体育教育领域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二、培养内容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教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2. 体育训练理论知识:包括体育训练的基本原理、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的制定等;3. 体育教育训练实践能力:包括体育教育训练项目的实施、组织和指导能力;4. 体育教育训练科研能力: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等;5. 体育教育训练领导管理能力:包括团队协作、项目管理和领导力等。

三、培养方式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论文写作等。

1. 课堂教学: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传授体育教育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2. 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教育训练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科研论文写作: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科研,撰写科研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四、评价机制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应该全面客观,包括学术评价和实践评价两个方面。

1. 学术评价:包括论文评价、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等;2. 实践评价:包括实践能力评价、项目评价和团队协作评价等。

体育教育训练学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doc

体育教育训练学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doc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部分册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四年九月目录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教育训练学 (2)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硕士 (8)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体育教育训练学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学科代码:040303)一、学科概况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多年发展过程中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学科。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多年来在体育课程建设与管理、运动训练与竞赛领域研究成果卓著。

1998年起在全国率先确立“健康为本,重在健身”的教学改革理念,提前四年执行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创设了“选项课+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社会反响强烈。

在学科发展方面,办出了效益、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特色,2007年设立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

二、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适应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从事体育科研、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服务社会,积极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服务;2.全面掌握现代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并能结合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3.能胜任体育科研、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等工作;4.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运动专项能力。

三、研究方向1.体育教学2.运动训练四、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以2.5年为主的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体育教学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教学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教学硕士培养方案
以下是 6 条关于“体育教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内容:
1. 嘿,你知道体育教学硕士是咋培养的吗?就像雕琢一块璞玉一样,那可是精雕细琢的过程呀!比如,不是简单地上上课就完事儿了,还要深入到实践中去。

课程设置得丰富多样吧,理论知识得扎实掌握吧,不然咋能应对那些复杂的教学情况呢?这可不是随便搞搞就行的呀!
2. 哇塞,体育教学硕士的培养可不一般哦!就好比培养一个顶尖运动员,需要全方位的训练。

他们会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就像运动员不断参加比赛积累经验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难道不是很厉害吗?
3. 体育教学硕士培养,那简直是个神奇的旅程!好比是打造一把锋利的宝剑,要经过千锤百炼呐!他们要跟着导师钻研学术,又要自己去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想想看,以后这些人站在讲台上,那得多有范儿呀,能不吸引学生吗?
4. 哎呀,体育教学硕士培养可不容易呀!就跟建一栋高楼大厦一样,根基得打牢呀!他们得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还得和同学老师们积极交流探讨。

如果不这样,怎么能成为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呢?
5. 体育教学硕士培养,那可是很有讲究的哦!仿佛是培育一朵娇艳的鲜花,需要精心呵护。

他们得接受严格的考核和评估,就像花朵要经历风雨才能绽放一样。

难道这样培养出来的硕士还不可靠吗?
6. 体育教学硕士的培养,真的是充满挑战和机遇呀!就好像航海去寻找宝藏,一路会有风浪,但也会有惊喜。

他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不这样的话,怎么能推动体育教学的进步呢?
我觉得体育教学硕士培养方案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才能造就出真正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为体育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体育教育训练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7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体育学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代码:040303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本学位点的学科带头人刘学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州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体育学学科带头人。

他年富力强,学风正派,创新能力强,曾多次出访欧洲国家,熟悉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规律,先后主持、参与完成或正在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10余项,出版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较高的知名度。

目前本学位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2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17人。

另有现任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常委1人,国家级裁判员7人,国家级教练员2人。

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均较合理,且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学术研究队伍。

本学位点设有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和现代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两个研究方向。

近年来,本学位点的主要学术骨干面向当前我国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对高级体育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新时期高等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适应学科发展的趋势,在把握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紧密围绕在体育教育和训练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集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较为丰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的影响。

近五年来,本学位点的学科梯队成员以适应我国和广东经济、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先后在国内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教学光盘等20余部(本),承担研究课题近50项,其中省部级10余项,厅局级20余项,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并获得市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1. 引言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

2. 目标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深厚的体育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具备扎实的体育训练和指导技能,能够独立承担体育训练和指导任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3. 培养要求3.1 学术能力和研究素养本专业培养重点是夯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术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

学生应通过阅读文献、课程研究、实验研究等形式,培养学术交流、阅读、写作和科研能力。

3.2 专业技能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学科专业、教育科研和体育训练工作领域内,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进行体育科研和体育教学、训练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培养期间要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对策。

4. 课程设置4.1 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体育科学基础•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管理学4.2 专业选修课程•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康复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统计学5. 考核评价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考核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5.1 课程考核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参加相应的考试或评价活动,形成成绩。

5.2 学术研究与论文学生在学习期间需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包括调查研究、实验设计等,并完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5.3 实践环节学生需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如参与教学、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并形成实践报告。

体育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硕士培养方案

体育硕士培养方案1. 引言体育硕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

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科研能力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体育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等内容。

2. 目标体育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如下:1.培养具备较高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2.培养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学科视野的体育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4.培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体育专业人才;3. 培养要求体育硕士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如下:1.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2.具备扎实的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3.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4.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5.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化视野;6.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7.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8.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4. 课程设置体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体育学专业课程:•体育学理论基础•体育教育与训练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2.专业选修课程:•运动训练方法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康复学•运动心理学3.科研方法与文献阅读课程:•科研方法论•学术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与资料处理4.实践与实习:•实验实践•实地调研•实习实训5. 培养模式体育硕士培养方案采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学制为三年。

培养期间,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并进行实践实习。

6. 毕业要求体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如下:1.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2.完成科研项目并通过论文答辩;3.完成实践实习;4.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通过学位论文答辩;6.取得硕士学位。

7. 评价与考核体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评价与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表现评价:•课程作业成绩•科研项目评价•学术论文评价2.实践表现评价:•实践实习评价•实验实践评价•实地调研评价3.综合评价:•综合测评成绩•毕业论文评价•学位论文答辩评价8. 总结体育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专业人才,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40303
(所属一级学科:0403 体育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领域从事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在教育训练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教学和训练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应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并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精通体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5、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方向
1、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体育教育各专项基本理论与具体方法、跨世纪体育人才素质结构、课程设置与改革等
2、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有一般训练理论与方法、项群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的控制等。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 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7学分
- 1 -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历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语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