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法的离合器壳体静强度分析及改进

合集下载

变速器壳体强度有限元计算及结构改进分析

变速器壳体强度有限元计算及结构改进分析

设计 - 计算 . 究பைடு நூலகம்。 研
变速器壳体 强度有 限元计算及结构 改进分析
康 一坡 霍福 祥 魏 德 永 赫 建 勇 吴 玉 亮
( 中国第 一汽 车股 份有 限公 司技 术 中心 )
【 摘要 】 载货汽车变速器壳体为研究对象 , 以某 应用有 限元方法计算其在 1 挡和倒挡工况下 的应力分布 , 并结合
器壳 体作 为重要 基础件 , 其前 、 壳体应 具有 足够 的 后 强度 抵抗 发动机 扭矩 引起 的齿轮 啮合 力及 不平路 面 引起 的变 速器惯 性力 等载荷 的作 用 .以达 到支撑 齿 轮轴 、保 护齿 轮传 动机构 及满 足整 车对变 速器 不 同 扭 矩和 转速要 求 的 目的。为 了保证 结构强 度 ,降低
限元模 型 如 图 2所示 『 3 1
轴 和 输 出轴 的轴 向旋 转 自 由度 .以满 足静 力 学 求
解 条 件 其 中旋 转 自 由度上 的支 反 力 即 为齿 轮 轴 的传 递 扭 矩 .在定 义结 果 输 出 时应 同 时定 义 此 支 反 力 的 输 出 .这样 可 方便 检 查 所 加 齿 轮 啮合 力 的 正 确 性
i dc t h tte c s t e i r v d p a a aif e r q i me to e s e gh t s. n ia et a a ewi t mp o e l n c n s ts t e u r h hh yh e n ft t n t e t h r
挡 除具 有 较 大 的速 比外 .还 具 有 与 前 进 挡 相 反 的
体强 度 . 进而 为完 善变速 器壳 体结 构提 供技 术支 持 。
2 有 限元 建 模

非公路用自卸车用离合器总成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非公路用自卸车用离合器总成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非公路用自卸车用离合器总成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建设项目的蓬勃发展,非公路用自卸车在土方、矿山、建筑工地等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自卸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离合器总成承担着传递动力和控制变速的重要任务。

因此,对离合器总成进行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能够提高自卸车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满足用户的需求。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通过将连续体分割成有限数量的离散单元,借助计算机数值计算和仿真的方法,来模拟和分析工程结构的技术。

在离合器总成的有限元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需进行材料力学分析。

离合器总成通常由摩擦盘、压盘、隔季盘、离心机械等零部件组成,各个零件之间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总成的可靠性和寿命。

通过有限元模拟,可以对各个零件的应力、应变、变形等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并评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其次,需进行动力学分析。

在离合器总成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的旋转带动离合器盘与变速器输入轴之间的传动,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和冲击。

这些振动和冲击会对离合器总成的性能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和分析离合器总成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和冲击响应,进而优化结构设计,改善离合器总成的动力学性能。

另外,需进行热传导分析。

在离合器总成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摩擦盘与压盘的摩擦和变速器输入轴的旋转,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

这些热量需要及时散发出去,以保证离合器总成的正常工作。

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和计算离合器总成中各个零件的温度场分布,通过调整结构参数和使用有效的散热措施,优化离合器总成的热传导性能。

在进行离合器总成的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非公路用自卸车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需求。

优化设计可以包括调整结构参数、改变材料、优化摩擦材料与表面处理、改善散热结构等方面。

通过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的相结合,可以提高离合器总成的传动效率、减轻结构质量、降低磨损和噪音,并增强离合器总成的可靠性和寿命。

变速器壳体强度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

变速器壳体强度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

Principal) 查看。 图 4 是壳体的位移变形图,从壳体后端向前看,整
个壳体有顺时针旋转变形的趋势,相对于离合器壳体 前端固定位置的最大位移为 0. 388 mm,发生在后盖的 右上部位的固定销销孔附近,位移较小。图 5 ~ 图 7 是壳体的应力云图,最大应力值为 198. 6 MPa,发生在 壳体副箱支撑第 2 轴后轴承孔的加强肋上,靠近后盖 一侧。支撑第 2 轴后轴承孔的加强肋共有 3 条,按顺 时针排列,其他 2 条应力依次减小,最大相差 90 MPa, 可以考虑在不增加加强肋数量的同时将这 3 条加强肋 绕逆时针旋 转 一 定 角 度,使 它 们 能 比 较 均 匀 地 受 力。 副箱中的第 2 轴后轴承孔最大应力值为 96. 1 MPa,主 要是由副箱常啮合主动齿轮的轴向力引起的,可以将 放置定位盘的凹槽填平,以增加该位置的强度和刚度。 后盖轴承孔最大应力值为 152. 3 MPa,发生在后盖的 右下轴承孔上,此轴承孔的变形较大,建议布置加强肋 增加刚度。壳体主箱中的常啮合齿轮传动速比较小及 离合器壳体对主箱前端面具有支撑作用,所以计算出 的一轴前轴承孔应力和中间轴前轴承孔的应力均比较 小。主箱中间主体部分有较大的抗扭截面模量,应力 值不大,可以将主箱中间主体部位进行减薄以减小质 量,同时要注意刚度变化。
验值对比情况如图 11 所示。
图 11 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在图 11 中,应力相对误差位于 20. 0% 以内的测 点有 8 个,其中 9 号测点的误差最小,为 2. 6% ; 误差 位于 20. 0% ~ 30. 0% 的测点有 2 个,它们是 5 号和 10 号测点,其 误 差 分 别 为 27. 8% 和 20. 8% ,5 号 测
按照 ABAQUS 软件的推荐,求解接触非线性问题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结构静_动态性能优化设计_徐燕申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械结构静_动态性能优化设计_徐燕申

三、变量化准静态优化分析一般来说,如果结构只受静态力,或受动态激励其频率在结构固有频率1/3之下的结构,可只做静1、准静态优化分析的概念所谓准静态方式,就是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在一定条件下来研究结构的静态特性。

通常是依比为参数,在保证结构一定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具有理想刚度的布局。

2、准静态优化分析的应用例如在液压机机身设计中,要求机身结构具有用变量化准静态分析方法对其拓扑结构进行优化。

以钢板焊接结构液压机为例,若以板厚为设计目标函数: min f X ()=ρa j xjn∑ (1)—设计变量,j =1,2,...,n ; ρ—钢板材料密度;a j —厚度为x j 的钢板面积; u []—许用变形值;u j —厚度为有频率值。

例如,某单缸液压机上梁双横主筋板厚度及位置与低阶固有频率的关系,用准静态方法进行优化低阶振型示意图,同结构的静变形。

不断地改变横主筋板的厚度,就得到一条相应的上梁固有频率变化图5 横主筋板位置与低阶固有频率曲线图that welded joints’ impact toughness and dynamic fracture toughness are affected by welded matching, zone and loading rate. It is not safe that designing welded joins with impact loading under traditional intensity theory. On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elded joints’impact toughness and dynamic fracture toughness. Key words: welded joints; impact loading; fracture toughness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Driving Torqu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Abstract: Fluctuation of phase of single harmonic driving torque is studi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ase of single crankshaft harmonic torsion vibration and that of corresponding harmonic driving torque is described. When torsion vibration is calculating, the phase of driving torque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approach using phase of crankshall harmonic torsion vibration to diagnose the individual cylinder fault is developed further.Key words: phase; torsion vibration; fault diagnosisStudy 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Of Automotive Suspension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unction augment of the mechanism suspension performance test rig system by using computer to control transducer atomatically, The expanded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utomotive suspension’s dynamic performance test. And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theory is applied into the suspension’s modeling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suspension in random stimulus and in various inputs, so the suspension’s dynamic performance can be estimated systematically. It proves to be a more perfect dynamic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of suspension.Key words: suspension; transducer; system identifitalion; dynamic performance; test rigMachine Tool DynamicsAnalysi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or High-speed Spindle Double-rotors System On Nc Lathe Abstract: The natural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of the high-speed system on NC lathe wereanalyzed by the whole transfer matrix methodfor the first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spindle system can work safely and stably because its highest rotating speed is far below the first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ystem. At same time, the coupling stiffness of double rotors were figured out by the FEM, which provides a valid method for the similar problems.Key words: whole transfer matrix method; coupling matrix; supporting stiffness; natural frequency; main mode; FEMResearch On Kinematics Simulation Of High Speed And Precision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irtual prototyping,the kinematics simulation of the lathe has ben realizedan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signing and optimizingquickly lathe has been provided. And the designer couldnot only observe the three-dimension dynamic displayand movement course of the whole lathe in the virtualcircumstance but also forecast accurately and improveproblems which appear possibly during design beforeprototype will be manufactured, assure the feasibility ofdesign scheme, shorten period of product design andreduce product cost.Key w ords: mutil-body kinematics; virtual prototyping;numerical control lathe; kinematics simulationMechanical Structural Staticl/Dynastic Optimization Design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bstract: Structural static/dynastic property ofmechanical product is related to its capability and quality.Variational desig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onstructural static/dynastic design is discussed. What areusing quasi-static variational design processes to increasestiffness and intensio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improvesdynastic property of complete structure system bydividing it into element-structures and optimizing them;obtains combine-surface-parameter for finite elementmodeling of complete machine.Key words: finite elements; variational design;mechanical structure; static/dynastic; optimization designOptimized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Crystallier Propeller’s Structure Base On CFD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rystallier propeller has been analyzed. The influence rul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flow field is searched to determine・ 09 ・。

重卡离合器压盘热应力有限元分析与改进

重卡离合器压盘热应力有限元分析与改进

重卡离合器压盘热应力有限元分析与改进张凡;鲍际平【摘要】针时某公司生产的Ф430干式膜片弹簧式离合器,为解决其在使用中出现的压盘变形、烧蚀和开裂等导致部分零件提前失效的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根据起步时压盘的客观工况进行了热应力耦合仿真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空气冷却式压盘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压盘在减轻质量的同时增加了压盘的刚度和强度,提高了压盘的工作性能.【期刊名称】《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年(卷),期】2011(039)004【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离合器压盘;有限元;热应力分析;优化改进【作者】张凡;鲍际平【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3.4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直接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转和行驶安全。

压盘是离合器的主要零件之一,在滑磨状态下其摩擦片和压盘之间产生滑磨功导致的热应力对离合器性能有很大影响。

由于压盘的热应力受瞬时温度场的影响且压盘本身形状也比较复杂,所以根据传统理论计算该类热传导问题比较困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学者对如何进行压盘热应力的分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张铁山等人建立了压盘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台架温度测试的实际结果施加温度载荷以模拟客观工况;林世裕等人从滑磨功的角度出发,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离合器的应力场;张卫波等人分析了离合器压盘工作时应力场对变形的影响;邢预恩等人通过将热流密度作为边界条件,采用通用分析软件来求解应力场;曲艳阳等人提出了综合考虑热传导、热对流对离合器压盘应力场影响的分析思路。

目前,研究人员对压盘热应力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没有说明边界条件是如何得到的情况下,直接给出边界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无法合理说明压盘损坏的原因;对于离合器的优化设计也限于局部的结构优化和拓扑优化,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持,也没有对优化效果进行分析评估。

变速器壳体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

变速器壳体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
5;*.&4<.= ,-.(/(012% .&34*/1**1(4 5(-*146 4%%7* *-88191%4. *.&%46.5 .( &%*1*. 322 )147* (8 1/$39. 347 :10&3.1(4 7-&146 7&1:146; <3)146 3 93&'* /34-32 .&34*/1**1(4 3* 34 %=3/$2%> .5% 8141.% %2%/%4. 3432#*1* /(7%2 1* *%. -$ 0# "#$%&'(&)* *(8.?3&%; ,$$2#146 2(37 399(&7146 .( .5% 81&*. 6%3& ($%&3.146 9(471.1(4 (8 .5% .&34*/1**1(4> .5% 71*.&10-.1(4 953&39.%&1*.19* (8 *.&%** 347 71*$239%/%4. (8 .&34*/1**1(4 5(-*146 1* 9329-23.%7 347 3432#@%7; <5% *1/-23.1(4 &%*-2.* *5(? .53. .5% 71*$239%/%4. (8 .5% .&34*/1**1(4 5(-*146 149&%3*%* ?5%4 .5% 2(37 *.&%** 149&%3*%*> %*$%91322# .5% 2(461.-71432 71*$239%/%4. 95346%* .5% /(*.> ?5195 $&(:17%* 3 &%8%&%49% 8(& ($.1/1@146 .5% 7%*164 (8 .&34*/1**1(4 5(-*146 *.&-9.-&%; >%$ ?(&@*:7&4-*1,**,(- 9(3*,-8A 2.&%-8.9A +,-,.% %0%1%-. 4-40$*,*A B#.,1,C4.,(- @%*,8-A "#$%&'(&)* *(6.?4&%

一种基于有限元强度分析的半挂车结构改进方法

一种基于有限元强度分析的半挂车结构改进方法

一种基于有限元强度分析的半挂车结构改进方法王卫清【摘要】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某型半挂车主纵梁的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 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提出了在进行局部加强的同时,采用降低腹板高度,使用细而密的横梁结构的优化方案,能够解决对原来结构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确保半挂车的结构强度.【期刊名称】《中原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1)005【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半挂车;主纵梁;有限元;结构【作者】王卫清【作者单位】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2.2+2在目前货物公路运输方式中,半挂车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性得到使用单位的青睐,并在货物运输中的比例逐渐增大.由于我国存在着超载情况多、运行路况参差不齐等因素,同时目前我国半挂车的生产厂家生产质量水平不一,严重影响了半挂车的行车安全.从技术设计上分析,确保半挂车的强度[1],是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半挂车主结构的强度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传统上使用经验公式进行设计或者质量问题分析,而近年来随着有限元软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强度设计.在应用有限元法的时候,有的文献把半挂车车架称为对称结构,因此只对单侧梁进行计算[2],而以整车架进行有限元计算的则更为常见[3-4].本文就某型40T半挂车强度计算,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用整车架方法进行静载荷分析计算,以发现应力薄弱点,对半挂车设计进行改进.在本次计算中,应用PRO/ENGINEER软件建立半挂车车架模型,将其导入ANSYS后,对模型进行单元划分.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对伸出横梁部位进行简体处理,对微曲梁进行取直化,并在约束和承载处建立对应的平台以简化计算.经过比较,采用SHELL63单元(见图1)进行网格划分.所有的约束都以面约束进行处理,载荷也以对相应面施加均匀载荷的形式进行处理.车架材料采用16Mn低合金结构钢,具体力学参数为:弹性模量:210GPa;泊松比:0.3;密度:7.85×10-6kg/mm3;强度极限:550MPa;屈服极限:350MPa.考虑到不同的运行路况对车架的冲击,以载荷系数为2.5进行计算分析.通过PRO/E建立包括2根主纵梁、16根横梁组合构成的半挂车车架.根据车架受力情况.在牵引销座、轮胎座等支撑部位施加约束,如图2所示.应用整车架方法并以设计装载量装载进行计算,根据不同的装载工况,分别计算均载以及当装载部位为车架中前部、中部、中后部时的最大应力,以模拟半挂车在不同情况下对牵引销、轮胎部位的最大应力.考虑各种运行及装载工况下的最大应力仿真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装载工况下最大应力计算结果分别为249.2MPa、490.0MPa、496.4MPa、122.4MPa.中前部和中部承载对应的最大应力部位在下翼板与牵引销座连接处,中后部对应的最大应力部位在纵梁下翼板后部与悬架支点接触处.不同的装载工况对车架的最大应力是不同的,其中装载在中部及中前部对车架应力影响最大.如果考虑到急转弯、急刹车、扭转等不同的运行情况,对车架影响最大的运行工况为扭转工况,最大应力位于车架纵梁下翼板与牵引销座处,达到496MPa.为了降低车架受到的应力,对局部应力薄弱部位进行加强,通过不同的改进方法并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有如下结果:(1)单纯地进行局部加强的方法并不能有效减小最大应力,同时有可能使受力更加恶化;(2)加大牵引销座与车架结构的接触面积,可以适当减小最大应力,但是仍然超过纵梁的屈服极限;(3)考虑到车架重量的因素,把主纵梁的腹板高度适当减小,同时增大牵引销座的接触面积,并采用细密横梁结构,可以在适当地减小车架重量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小最大应力.计算表明,在路面上受到严酷的路面不平等因素造成的车架扭转情况下,车架受到的应力最为严酷,在未进行改动前其静止状态应力可达到496MPa;而把主纵梁的腹板适当减小高度,同时增大牵引销座的接触面积,并采用细密横梁结构后,最大应力仅仅为291 MPa,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如图3、图4所示.由于计算是以动载荷系数为2.5进行分析的,同时又考虑到各种极限装载及运行工况,因此仿真计算的余度很大.同时本次计算分析说明,为减小半挂车主纵梁的局部应力,应该在对局部构件加强的同时,对车架横梁结构进行改进,减小腹板高度并采用细而密的构架结构,能有效地降低局部强度应力集中现象,保障半挂车的结构强度.【相关文献】[1]刘华民.半挂车质量问题简析[J].商用汽车,2003(7):80-81.[2]朱永强.仪垂杰.低货台半挂车右主纵梁有限元分析[J].专用汽车,2002(1):5-6. [3]巢凯年.有限元软件计算客车骨架强度[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1):23-25. [4]林程,陈思忠,吴志成.重型半挂车车架有限元分析[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4):23-27.。

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要 注 意 的 是这 种 技 术 还 是 一 种 普 遍 性 的 技 术 , 其 应 用 的领 域 也 是 各 行 各 业, 医 院建 筑 和 医 院 的职 能 虽 然 具 有 普 通 性 的 特 点 , 但 是 其 也 具 有 与 众 不
的人力控制照 明系统 , 已经很难满足 现代发展 的需要, 此时智 能照明系统 根据建筑的需要, 不断改进 其使用 效果 , 极大 的提 高了利 用效率 , 同时达到 了节约 电能的作用, 因此 , 其 具有很 强的实用性 。 3 . 具有便于管理的特 点 智 能 控 制 系 统 摆 脱 了传 统 的人 力控 制 照 明 的 形 式 , 在 大 型 的建 筑 中只 需要在一个房间设置管理总系统就可 以对每 个楼 层的照明情况进行控制 。 另外这种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楼 宇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照 明效果 , 在医 院的建筑中主要是根据 具体的环境 需要进行效果变化 。 二、 智能照明控 制系统在 医院建筑 中设置 的应用 区域 医院建筑 内部布 置各有 不同, 在医院建筑 中应用智能照 明控制系统 需
同的地方 , 比如针对的特殊群体、 对照明设备控制的数量, 设备亮度大 小的 控制和时间的把握等, 这些都是以后智能照明控制 系统发展 的要求 。 2 . 智 能 照 明 控 制 系 统 的 专 业 化 程 度 更 好 智 能 照 明控 制 系 统 的未 来 发 展 的 另 一 个 重 要 体 现 就 是 专 业 化 , 随 着现 代科技 的发展 , 该系统 的控 制范 围完全 可以突破现有 的局 域, 通过技术 的 处理 , 对照 明控制系统进行更新。 在 医院建筑 中, 控制系统也可 以实现不同 建筑之 间的联合控制和子系统控制相结合的模式 , 甚至一个城市之 中的所 有 的医疗机构都可 以实现这种模式的发展。 四、 结 语 智 能照明控制系统 在医 院建筑 中的应用不仅 是现 代更是未来 的一种

变速器壳体密封性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变速器壳体密封性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变速器壳体密封性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作者:陈一峰来源:《时代汽车》2020年第08期摘要:本文通过某变速器在路试过程中出现壳体漏油渗油现象,对问题分析后,使用Hyperworks和Abaqus软件对壳体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出壳体结合面的间隙,找出渗油的原因。

并给出优化变速器壳体结合面密封性能的多种方法,为提高变速器密封性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变速器;渗油;结合面;密封;优化1 引言变速器润滑油在整个变速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润滑油用于变速器内部的齿轴、轴承等零部件以减少摩擦,主要有润滑、冷却、抗腐蚀防锈、清净冲洗、动能传递、密封和应力分散缓冲等作用。

因此,一旦在变速器工作过程中发生润滑油的泄漏,变速器在工作状态中的性能将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因润滑不良而齿轮抱死等故障,从而导致行车的安全性问题。

因此,变速器的密封性也是变速器壳体设计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绝大多数整车厂对此也有严格的考核标准。

2 变速器壳体结合面密封性能有限元分析2.1 问题描述某项目的变速器在pt耐久的试验中发现变速器壳体有漏油渗油现象,经过使用荧光剂,可以判断漏油位置如图1所示(图中绿色荧光剂部分)。

因此,对壳体的结合面进行了有限元密封性分析,找出漏油的具体位置并对壳体密封面行进有效的优化,以改善密封效果。

2.2 接触应力计算的有限元基础假设主动轮为弹性体A,从动轮为弹性体B。

A和B在相互接触的地方有许多接触点对,在外载荷{PA}和{PB}的作用下,产生了位移{UA}和{UB}。

根据有限元基本理论可得到平衡方程:[KA]{UA}={PA}+{RA} (1)[KB]{UB}={PB}+{RB} (2)其中,[KA]、[KB]為A,B的整体刚度矩阵;{UA}、{UB}为A,B的节点位移向量;{PA}、{PB}为A,B的整体外载荷向量;{RA}、{RB}为A,B的接触力向量。

当A,B材料、单元类型、外载荷条件确定后,上式中的[KA]、[KB]、{PA}、{PB}就已知了,但是有{UA}、{UB}、{RA}、{RB}4个未知量,只有方程(1)和方程(2)两个方程无法解出,所以要补充接触点对的接触连续条件。

基于经典工况下电机壳体静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

基于经典工况下电机壳体静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

基于经典工况下电机壳体静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电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机壳体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电机壳体的静强度进行分析和结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对于电机壳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承载结构,受到机械载荷的作用。

在经典工况下,电机壳体承受的主要载荷有外部机械载荷和内部磁场力。

外部机械载荷包括振动、冲击和静载荷等,内部磁场力由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磁场引起。

通过合理假设和数学方法,我们可以得到电机壳体在静强度方面的基本方程。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求解电机壳体的静强度。

通过将电机壳体离散化为有限元素,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计算出电机壳体的应力和变形等相关参数。

通过对不同情况下的静强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电机壳体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后续的结构改进提供依据。

在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电机壳体结构的改进。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对电机壳体的材料和结构进行优化。

例如,选择更高强度的材料或合理设计结构形式,以提高电机壳体的强度和刚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增加加固肋和加强梁等,来进一步加强电机壳体的静强度。

最后,为了验证改进效果的可靠性,我们可以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制作改进后的电机壳体样品,并在特定工况下进行加载试验,可以检测电机壳体的静强度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设计,以达到最佳的静强度和结构性能。

综上所述,基于经典工况下电机壳体静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可以逐步提高电机壳体的静强度和结构性能,为电机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基于有限元法的离合器壳体破裂成因分析

基于有限元法的离合器壳体破裂成因分析
弯 矩 , 力 分 布 最 大 的部 位 位 于 拱 面 边 缘 。 应 关 键 词 : 合 器 壳体 : 矩 : 矩 ; 力 分析 离 弯 扭 静
中 图 分 类 号 : 4 24 U 7.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5 2 5 ( 0 0 0 — 0 9 0 1 0 — 5 0 2 1 )5 0 5 — 3
clua o eu s f doth em n e t d et nw i et H g i ra,adf dotht hr tel— a lt nrsh , n u tet o m n ’ i ci hc i ni i R s Ae s n n u ta w ee h c i i h r o hd  ̄ h k i o
S e l mo t e st e r p u e i b n i g mo n ,t e a e f x mu sr s slc t d i h r h f c d e h l ’ s s n i v u tr s e d n me t h r ao i ma i m te si o ae n t e a c a e e g .
b e sa ls d nd sm pl e p o ra ey tr ug e n e t bihe a i i d a pr p t l h o h CATI V5,t e i f i A h n, fu u he s n iiiy a lss u e 0 nd o tt e stvt nay i nd r ANS YS
is v ro s p y o d nd rt e sr s l c hela d t a g s srbu in sr s he l c in.t e r s ls s o t tt e t a u a l a s u e h te s cuth s l n he lr e tditi to te s t o at i o h e u t h w ha h

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强度与疲劳分析

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强度与疲劳分析

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强度与疲劳分析结构强度和疲劳分析是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和改善结构的性能和寿命。

而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有限元法,它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划分结构为有限个小单元,再进行力学计算和疲劳估算。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结构分割为离散的有限元素,然后根据材料特性、力学原理和数学公式来计算每个元素内的应力与应变。

这些元素之间通过节点相连接,形成整个结构的离散网络。

有限元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模拟真实结构的几何形状,并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从而提供精确的分析结果。

在结构强度分析中,有限元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在静载荷和动载荷下的承载能力。

首先,通过施加静态加载来模拟产生应力的力作用,然后根据结构的物理特性和材料的力学行为,计算应力场。

强度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最大应力、变形、稳定性等指标。

如果有任何不合格的结果,工程师可以通过修改结构几何形状或材料参数等方法来增加结构的强度。

除了强度分析,疲劳分析也是有限元法的重要应用之一。

疲劳是结构在循环加载下逐渐发展的损伤过程。

有限元法可以模拟长期疲劳加载下应力的迁移和积累。

在疲劳分析中,工程师需要估算结构上的应力历程,并使用S-N曲线来确定材料的疲劳性能。

通过分析疲劳寿命和裂纹扩展等指标,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损伤和失效情况,为设计提供参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结构的疲劳寿命。

然而,有限元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有限元法是基于离散网格的方法,所以对于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和动态响应往往会有一定的近似。

其次,有限元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尤其是对于复杂的结构和加载条件。

此外,由于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数值近似方法,它对模型的准确描述以及输入参数的合理选择都有一定的要求。

总体而言,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分析是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和评估结构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汽车离合器壳体开裂的有限元分析

汽车离合器壳体开裂的有限元分析

C A M E O 凯模C A E 案例库w w w .c a m e o .o r g .c n 汽车离合器壳体开裂的有限元分析X黄亚宇,李世芸(昆明理工大学机械系CIM S 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650093)摘要:运用弹性力学有限元方法,对某汽车离合器壳体开裂破坏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裂是由于在壳体的第一、二阶固有弯曲模态处出现了非正常受迫振动造成的,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关键词:离合器;壳体;开裂;有限元.中图分类号:U4631211 文章编号:1001-4896(1999)04-047-05某种汽车离合器壳体在使用中时有开裂情况出现,影响设备使用.壳体开裂部位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本文根据离合器壳体的使用和安装等具体情况,采用弹性力学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破坏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1 离合器壳体开裂部位抽查情况离合器壳体处于发动机与汽车变速箱之间,起连接作用,同时密封发动机曲轴动力输出端润滑机油,不作为传力元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通过连接在曲轴上的飞轮经与之接触的摩擦片将扭矩传给从动盘本体,再由本体通过从动盘毂的花键传给变速器第一轴,由此输入变速器.壳体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发动机机体和变速箱箱体上,发动机、变速箱通过弹性元件支承在汽车底盘上.[1]按照壳体的用途和设计指导原则,审核设计方案及相应控制尺寸和参数,各项指标均准确反映实际要求,实现了设计意图.根据壳体多年的使用情况,对所收集到的开裂情况归类分析,可以初步认定,壳体设计方案无误,这类开裂属于异常破坏,为了找出破坏原因,对壳体分别进行了多种工况的有限元静、动态分析.本有限元分析硬件资源为惠普工作站,内存512M ,SWAP 区1.0GB 、硬盘3.8GB.分析软件为EDS U G II 13的SCENARIO,该有限元软件的解算器为NASTRAN V68软件的子集,动态计算采用的是兰索斯算法.壳体有限元模型采用空间四面体单元剖分生成,共有第24卷 第4期 昆 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Vol.24No.41999年8月 JOU RNAL OF KU N M ING U NI VERSIT Y OF SCI EN CE AN D T ECHNOL OGY Aug.1999X收稿日期:1998-12-10基金项目:云南省电子信息计划/九#五0重点/云内CIM S 应用示范工程0项目基金资助C A M E O 凯模C A E 案例库w w w .c a m e o .o r g .c n 19206个节点,70925个单元.壳体材料为HT 200,其弹性模量为122GPa,泊松比为0.3,质量密度为7.0g /mm 3,强度极限为180MPa.1 壳体静态有限元分析边界条件及简化.根据实际安装连接和使用以及开裂情况,壳体静态有限元计算分析的约束边界条件设定为:壳体通过8棵螺栓与发动机机体紧固连接;发动机总成的刚度远大于壳体刚度,离合器壳体底罩为壁厚0.5的钢罩,钢罩的刚度远小于壳体的刚度,且仅用三棵6mm 的螺栓与壳体相连,发动机总成处理为刚体,壳体底罩的刚度影响忽略不计,机体刚化会使壳体受载后的应力恶化,底罩忽略不计对实际情况来说相当于增加强度富裕,这样的处理虽会带来微小误差,但对实际使用情况来说都是有利的;壳体与变速箱的四棵连接螺栓按五种情况处理,作为五种计算工况.图2 壳体与变速器连接螺检孔位和 反作用力载荷分解示意图载荷及工况.按非正常工作状态的极端情况处理,假设变速箱与车架的连接螺栓全部断裂失效,由离合器壳体承受全部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并由四个连接螺栓按五种计算工况传力.发动机扭矩根据其外特性曲线取其最大值:240N #m.反作用力臂长0109m.壳体与变速箱的四棵连接螺栓孔位和尺寸以及反作用力载荷分解示意如图2所示.静载工况一假设变速箱与车架的连接螺栓全部断裂失效,由离合器壳体承受全部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如图2所示壳体在与变速箱连接的四个螺栓1,2,3,4处均匀受载.静载工况二假设变速箱与车架的连接螺栓全部断裂失效,由离合器壳体承受全部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如图2所示壳体与变速箱连接的四个螺栓1,2,3,4中的第2,3,4棵螺栓断裂,壳体在螺栓1受载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的全部载荷.静载工况三假设变速箱与车架的连接螺栓全部断裂失效,由离合器壳体承受全部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如图2所示壳体与变速箱连接的四个螺栓1,2,3,4中的第1,3,4棵螺栓断裂,壳体在螺栓2受载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的全部载荷.静载工况四假设变速箱与车架的连接螺栓全部断裂失效,由离合器壳体承受全部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如图2所示壳体与变速箱连接的四个螺栓1,2,3,4中的第1,2,4棵螺栓断裂,壳体在螺栓3受载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的全部载荷.静载工况五假设变速箱与车架的连接螺栓全部断裂失效,由离合器壳体承受全部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如图2所示壳体与变速箱连接的四个螺栓1,2,3,4中的第1,2,3棵螺栓断裂,壳体在螺栓4受载发动机扭矩的反作用力的全部载荷.计算表明,最恶劣的情况为工况四.其计算结果与分析简要情况如下.螺栓孔3承受的扭矩为:T =240N #m.螺栓孔3承受的扭矩反作用力为:F =240/0.09=2667N 螺栓孔3承受的扭矩反作用力在X 、Y 方向上的分力分别为:X 43=1464N Y 43=-2229N#48#昆 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1999年C A M E O 凯模C A E 案例库w w w .c a m e o .o r g .c n 应力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对照图1,从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除图3中在壳体与发动机安装面上启动马达附近的应力集中区,以及启动马达安装支座后下部和壳体开裂破坏区基本吻合外,本工况载荷下壳体受力后的应力分布规律,与实际破坏情况大面积不吻合;而且,本载荷工况下壳体的最大应力为:41.5MPa,远远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180MPa,壳体强度富裕量非常大,绝不会因强度不够而开裂破坏.因此,可以肯定,即便在这种非正常的极端工况载荷下工作,离合器壳体也不会因为静力载荷而破坏开裂.从上述五种非正常的极端工况的分析结果,不难看出,¹.没有任何一个工况载荷下壳图3 静载工况四应力分析结果之一体受力后的应力分布规律能与实际破坏情况基本吻合;º.在最恶劣的工况四时,壳体最大应力远远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强度富裕量非常大,绝不会因强度不够而开裂破坏,而且最大应力部位与开裂部位不一致.因此,可以肯定,离合器壳体的开裂不是静力载荷造成的.2 壳体固有动特性有限元分析壳体动态有限元分析边界条件.根据实际安装连接情况,壳体动态有限元计算分析的约束边界条件设定为:在发动机机体一侧壳体通过8棵螺栓与之紧固连接,在变速箱一侧壳体通过4棵螺栓与之紧固连接;发动机总成和变速箱总成各自的刚度都远大于壳体刚度,离合器壳体底罩为壁厚0.5的钢罩,钢罩的刚度远小于壳体的刚度,且仅用用三棵6m m 的螺栓与壳体相连,发动机总成和变速箱总成处理为刚体,壳体底罩的刚度影响忽略不计,支撑机体和变速箱的刚化会使壳体固有频率提高,底罩忽略不计会使壳体固有频率降低,这样的处理会带来微小计算误差,但不会影响总体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壳体在51.19和55.66H z 处出现第一、二阶低频横向弯曲振动模态,在壳体出现第二阶弯曲振动模态,分析如下.第一阶横向弯曲振动.壳体在51.19H z 处,出现第一阶横向弯曲振动模态,最大应力为794.6MPa.其相应的应力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图4 第一阶弯曲振动应力分布情况#49#第4期 黄亚宇等:汽车离合器壳体开裂的有限元分析C A M E O 凯模C A E 案例库w w w .c a m e o .o r g .c n 图5 第二阶弯曲振动应力分布情况(zdty103、04)对照图1,从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壳体与发动机安装面上启动马达附近的高应力集中区,以及启动马达安装支座后面的下部和壳体开裂破坏区相当吻合.第一阶弯曲振动时壳体的最大应力为749.6MPa,远远大于材料的强度极限180M Pa,足可以造成壳体的开裂破坏.第一阶弯曲振动频率(51.19Hz)对应于发动机工作转速3071r/min,如果汽车底盘整个传动链上某处由于某种原因在该频率附近出现一稳态激振力,特别是轴向激振力,就会导致壳体在第一阶固有弯曲模态处产生共振而破坏.第一阶弯曲振动时壳体的高应力分布规律,清楚地解释了壳体在启动马达安装座一侧前后的实际破坏情况,所以,第一阶弯曲模态的共振是造成离合器壳体在与发动机安装面上启动马达附近,以及启动马达安装支座后面的下部开裂破坏的原因,如图6所示.图6 第一,二阶弯曲振动导致的离合器壳体开裂第二阶横向弯曲振动.在55.66Hz 处壳体出现第二阶横向弯曲振动模态,最大应力为1653MPa.其相应的应力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对照图1,图5中明确地反映出在壳体与发动机安装面上,装配离合器分泵回位弹簧支架附近的高应力集中区,以及壳体在安装离合器#50#昆 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1999年C A M E O 凯模C A E 案例库w w w .c a m e o .o r g .c n 分泵回位弹簧支架后面部分的应力集中区和壳体开裂破坏区相当吻合.在第二阶弯曲振动时壳体的最大应力为1653MPa,远远大于材料的强度极限180M Pa,足可以造成壳体的开裂破坏.第二阶弯曲振动频率(55.66H z)对应于发动机工作转速3396r/min,也就是说发动机在3396r/min 左右的高速转速下工作时,如果汽车底盘整个传动链上某处由于某种原因在该频率附近出现一稳态激振力,特别是轴向激振力,就会导致壳体在第二阶固有弯曲模态处产生共振而破坏.第二阶弯曲振动时壳体的高应力分布规律,清楚地解释壳体在安装离合器分泵回位弹簧支架一侧前后的实际破坏情况,所以,第二阶弯曲模态的共振是造成离合器壳体在安装离合器分泵回位弹簧支架附近开裂破坏的原因,如图6所示.综上所述,离合器壳体在其第一、二阶弯曲振动频率附近受到一稳态激振力而产生共振是造成离合器壳体开裂破坏的原因.破坏部位在应力最大区域,并首先在壳体材质、加工质量、装配质量最薄弱的位置开裂.3 开裂问题的解决办法经多种方案的分析和比较,对本开裂问题采用以下三种措施同时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4]1)加强质量控制,对从发动机到汽车驱动桥的整个传动链回转零件的加工精度严格要求,适当调整汽车底盘传动链布置方案,减少稳态激振源,特别是轴向激振源.2)在壳体和发动机及变速箱之间加弹性垫减振.3)对壳体进行局部结构调整.采用移频法,通过调整壳体局部结构,改变结构刚度分布,刚度的调整可以向增加刚度和降低刚度两方向进行,增加结构的刚度可以使壳体刚性化,壳体的固有频率将提高,效果良好时可以使壳体固频高于传动链的工作频率范围之外,从而杜绝共振的发生,这就可以彻底消除开裂情况的发生;降低结构的刚度可以使壳体柔性化,壳体的固有频率将降低,效果良好时可以使壳体第一阶固频处于传动链的工作频率范围低限,使共振在发动机启动的瞬态过程中渡过,没有稳定的激振力,也就不会产生较长时间的共振而产生破坏,甚至在移频效果良好时可以壳体固频低于传动链的工作频率范围低限,也杜绝共振的发生.基于这两种思路,进行了四种离合器壳体结构改进方案的尝试,经计算分析确认其中一种方案移频效果较好,使壳体固频几乎高于传动链的工作频率范围的上限.[5,6]参考文献:[1] 王勖成,邵敏编著.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92,443~483.[2] 杨连生.内燃机设计.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76~89.[3] 余成波等编著.内燃机振动控制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1~11,22~63,109~121.[4] 屈维德主编.机械振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18:1~61.[5] EDS U nigraphics GF EM Plus F inite Element M odeling and Analysis U ser M anual ,1996,5.[6] EDS U nigraphics Scenario Finite Element M odeling and Analysis U ser M anual ,1997,5.(下转第60页)#51#第4期 黄亚宇等:汽车离合器壳体开裂的有限元分析C A M E O 凯模C A E 案例库w w w .c a m e o .o r g .c n 理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1997.58~61.[2] 王吉林.ERP 项目的风险管理.计算机世界.1999,(6):13~18.[3] 余开朝.CIM S 工程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第四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1997.1755~1761.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nufacture Management and ERP in ChinaYU Kai-chao(CIM S R esearch Center Department of M echanical Eng ineering,Kunming U 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 echnology ,K unming 650093,China)Abstract:ERP (Enterpr ise Resources Planning)is the lastest derelopement manufact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90.s ag e.It attr acts to enterpriser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T herefor,how about the present sit -uatio n of management in manufactur e,how about t 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RP application and how to build ERP system are problems for manag ers to pay attention to.O pinions about these ar e put forward acco rding to marketr esearch.Key words:manufacture;M IS;ERP(上接第51页)Analysis of Cracking Failure of the AutomobileClutching Housing with FEAHUANG Ya-yu,LI Shi-y un(CIM S R esearch Center Department of M echanical Eng ineering,Kunming U 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 echnology ,K unming 650093,China)Abstract:T he reason about one kind of automobile clutch housing cracking is studied with FEA of elasticity.Itis showed that the cracking is due to the abnormal forced vibr atio n at the first and second natural bending mode oft he housing.A nd some modificatio n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 e this problem.Key words:clutch;housing ;cracking;F EA.#60#昆 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1999年。

基于经典工况下电机壳体静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

基于经典工况下电机壳体静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

基于经典工况下电机壳体静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作者:文/ 李训猛来源:《时代汽车》 2020年第18期李训猛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100摘要:针对某电动车在道路试验中电机壳体发生开裂现象,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有限元法对改进前后的电机壳体进行强度分析,并经道路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机壳体满足设计要求,路试未再发生强度失效。

关键词:电动车电机有限元载荷分解静强度失效Static Strength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Motor Shell Based on Classical Operating ConditionsLi XunmengAbstract:Aiming at the cracking phenomenon of the motor shell of an electric vehicle in the road test, the structure of the motor shell is improve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rength of the motor shell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rovement, and the road test is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otor housing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no strength failure occurs againin the road test.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 motor, finite element, load decomposition, static strength failure1 前沿汽车道路试验是发展汽车工业和汽车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汽车的使用条件十分恶劣,因此汽车在道路上进行实际行驶试验是汽车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基于有限元法的复杂工程结构静动力特性分析

基于有限元法的复杂工程结构静动力特性分析

基于有限元法的复杂工程结构静动力特性分析复杂工程结构是现代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静动力特性分析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限元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工程结构的静动力特性进行准确可靠的模拟和计算。

本文将基于有限元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复杂工程结构的静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们来讨论有限元法在静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条件下受力和变形情况的学科,而有限元法能够对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在进行复杂工程结构的静力学分析时,首先需要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这个模型是通过将结构离散化为一个个单元,每个单元内部的力学行为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或强度假设等方式进行描述。

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得出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和载荷矩阵,并通过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出结构的位移响应,从而可以获取结构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复杂工程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以研究结构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有限元法同样适用于复杂工程结构的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是研究动态载荷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和振动情况的学科,而有限元法可以对结构的模态、频率、振型等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在进行复杂工程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时,同样需要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在动态特性分析中,首先需要通过有限元法求解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固有频率是指结构在没有外界激励下自身振动的频率,而振型则描述了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形态。

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从而为设计和改进结构提供依据。

除了固有频率和振型,动力学分析中还需要研究结构在外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响应情况。

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用有限元法建立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并考虑结构的材料特性、几何特性和边界条件等因素进行计算。

通过求解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结构在不同动态载荷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响应。

在复杂工程结构的静动力特性分析中,有限元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状态和响应情况。

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作者:余志永张晓杰费冬妹惠雪松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16期摘要:有限元静力结构分析用来分析结构在给定静力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本文通过分析离合器检测机的静力状态,得出其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为离合器检测机的动力学分析以及底板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一、有限元分析过程首先,把离合器盖总成检测机模型导入到ANSYS中,模型是经过适当简化处理后导入的。

第二步是对离合器盖总成检测机模型完成网格划分。

为了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检测机的实际受力情况,本文选用三维结构实体单元SOLID45来构建整个有限元分析模型。

检测机模型中升降板与连接杆之间、动力杆与定位板之间用接触连接,同时存在滑动摩擦,所以它们之间都设置接触对,选择TARGE170与CONTA174接触单元。

划分后检测机模型的总节点数目为41776,总单元数目为186680,检测机模型的网格生成。

离合器检测机网格模型的产生方式对边界约束条件和载荷施加方式都有较大的影响,对于由检测机几何模型建立而成的有限元模型,一旦生成检测机有限元模型,ANSYS软件可直接将边界条件施加到有限元模型的单元面、单元边和节点上。

离合器盖总成检测机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动力系统推动传动系统,把力传递给测头,实现对离合器产品的检测。

为了更好的还原检测机的实际工作状态,在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约束的时,仔细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将模型的机身底板完全固定住,下滑块通过丝杠连接,固定在导轨上,只能沿导轨方向运动,约束时简化为约束下滑块底面和两臂底面方向,只留下滑块沿导轨方向自由度。

上滑块与升降板焊接,只能沿上下方向运动。

此外,检测机上滑块和下滑块之间通过摩擦滑动,做成接触形式。

升降板和连接杆之间、动力杆和定位板之间也做成接触连接,它们在固定的轨道内运动。

下面对检测机下滑块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如图所示下滑块整体受到一个向下运动方向的合力,合力值R=60KN,把这合力分为X和Y两个方向的分力,分别记为Rx与Ry,其中下滑块斜面的倾斜角Ff=15°,根据牛顿力学知识可以分别求出水平方向Rx和竖直方向Ry的值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 tMeh d n to ), a da mo ic t nmeh d w sp o oe . C mp rn t h tan ts rs l,i p oe h tteF M d li rao a l , n df ai to a rp sd i o o a gwi tesri et eut t rvsta h E mo e s e sn be i h
12 边 界 条 件 . 根 据 变 速 箱 悬 挂 时 的 受 力情 况 ,在 离 合 器 壳 前 端 连 接 孔 处 施 加 位 移 边 界 条 件 以模 拟 离合 器 壳 与 发 动 机 飞 轮 壳 连 接 处 的 约 束 。 变 速 箱 的 各 个 部 件 之 间 , 笔 者 是 模 拟 了各 个 接 触 面 的 接 触 ,其 中包 括 上 盖 与 变速 箱 的接 触 面 ,后 盖 与 变 速 箱 壳 体 的 接 触 面 、离 合器 壳体 与 变速 箱 壳 体 的 接 触 面 ,副 箱 中 间 轴 盖 、 主
A s at nodr oaa z es eg f h lt os g h hl t nm s o aem dl a b i pb E ( ii l— bt c:i re nl et t n t o tec c hui ,tew oe r s i incs oe w s ul u yF M Fn eEe r t y h r h uh n a s t t
倍 的整 箱 重 量 。 文 中 用 PoE建 立 相 关 零 件 的 三 维 实 体 模 型 , r— 其 中包 括 离合 器 壳 、变 速 箱 壳 体 、后 盖 、上 盖 、 副箱 中 间 轴 盖 等 ;并 在 A S 中进 行 网格 划 分 、模 型 组 装 、边 界 条 件 和 载 荷 NA
采 用 cu l g耦 合 约 束 ( 图 1 示 ) opi n 如 所 。
施 加 ;最终 提 交 A A U B Q S求解 器 进 行 计 算 和 后 处 理 。 1 1 网格 划分 .
表 1 网格大小 与计 算结 果的关 系
离 合 器 壳 前 端 约 束
c u ln o p ig约 束
图 l 载荷施 加位 置
研 究与 开 发
Au t m o
ob 1 i e
Pa r s 2 1 0 t 0 1 7


..........................................................................—
090
2 计算结果分析
有 限元 方法 … ( ii l et e o ) 是 当 今 工 程 分 析 中 应 用 F t Ee n M t d ne m h
加 密 。文 中选 取 了一 个 工 况 的 3个 圆 角 处 的节 点 的 结 果 来 对 比 网格 大 小 对 结 果 的 影 响 ( 表 1所 示 ) 如 ,从 表 中可 知 ,网 格 越
细,应变越大。综合考虑计 算时间、结果精度并且 与试 验结果
进 行 对 比 ,最 终 选 择 3~ m 的二 次 修 正 单 元 ( 3 I M) 来 4m CDO
划 分 网格 。 网 格 模 型 如 图 1 示 。 所
最广 泛 的数 值计 算 方 法 。伴 随 着计 算机 科 学 和 技 术 的 快 速 发 展 , 现 已成 为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和 计 算 机 辅 助 制 造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因此 ,利用 有 限 元 方 法 对 离 合 器 壳 体 进 行 分 析 并 改 进 ,不 但 可 以为优 化结 构提 供 理 论依 据 ,而且 节 省 了试 验 成本 和 时 间 。
了 1% ,但仍不符合强度要求 ,如果继续加大此处的倒角 ,构 6
建 造 型 比较 困 难 ,因此 需 要 进 一 步 改 变此 处 的 造 型 。
增加 ,容易引起缩松缺陷 ,对窗1 内部进行减厚设计。 2 1
2 110 0 7
091
.. .. ..

Aut m o
.. ..
... .. .. .. ...
2 1 评 价 标 准 . 离合器壳体材料 为 H 20 T 0 ,属于 脆性材料 ,一般采 用最大
主应 变来 评 定 其 强度 。对 于 此 型 号 的 离 合 器 壳 体 计 算 结 果 的 评 定 标 准 为 :最 大 主应 变不 大 于 130 8 0 。
如 图 2所 示 ,忽 略 约 束 和载 荷处 的应 力 集 中 ,选 出 最 危 险 的 三
o b1 P r s i e a t
.. .. ..




..
..
...

..
.. .

.—

研 究与 开发
行 分 析 。 根据 分 析 结 果对 该 离合 器壳 体 提 出 了 改 进 方 案 ,并 通 过 应 变 测 试 试 验 对 比 ,证 明分 析 模 型 和改 进 措 施 的有 效性 。
关键词 :有 限元 ;离合器壳 ;变速器
Cl c o i t tc S r ng h A n l ss a o i c to s d o ut h H usng S a i t e t a y i nd M d f a i n Ba e n FEM i
a d te m o fc t n i f c ie n h di ai S ef tv . i o e Ke ywo ds: FEM ; Cl c u ig; Tr n m ison r uth ho sn a s si
0 引 言
随着 人 们对 汽 车 运 行 质 量 要 求 的提 高 ,并 且 迫 于 国 内 外 市 场更 新 换代 及 竞争 的 需要 ,离 合 器 壳体 的 强 度 要 求 也 越 来 越 高 。
图 3 第 一 轮优化后 模 型的应变 云 图
从 图 3可 以发 现 位 置 D、E 、F 处 的 计 算 结 果 均 有 所 改善 : D、F处 的 应 变分 别 降 低 了 2 % 和 1% 。而 E 处 虽 然应 变 降 低 5 1
232 改进方案 ( ) .. 2 改 变位 置 3处 的 造 型 ( 图 4所 示 ) 如 ,并 且 由 于 此 处 厚 度
对 于各 类复 杂 壳 体 ,一般 在过 渡 圆 角 处 容 易 出现 应 力 集 中
现 象 , 因此 为 了校 核 离 合 器 壳体 的 应 变 ,在 建 立 离 合 器 壳 体 模
型 时对 于过 渡 圆弧 不 作 任 何 简 化 ,同 时 对 该 区域 网格 进 行 细 化
集 中 力 旌 加 位 置
基于 有 限 元法 的 离合 器 壳体 静 强 度分 析 及 改进
贾瑞 ,游春 秀 ,方伟
( 西 法士特 集 团公 司汽车传 动 工程研 究 院 ,陕西 西安 7 0 1 ) 陕 1 19
摘要 :为了验证某 型号 变速器离 合器壳体 的强度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 立了变速 器壳体总成 的有 限元模 型 ,并对离合 器壳体进
轴 后 轴承 盖 、 气缸 盖 与 后 盖 的接 触 面 。
1 有 限元 模 型 的 建 立及 受 力情 况
为 了验 证 离 合器 壳 体 的强 度 ,模 拟 实 际 变速 箱 悬 挂 在 车 辆 上 的情 况 ,从垂 直 整箱 方 向对 整 箱 后 盖 的输 出 要 求 ,将 1 变 速 箱 的 重 量 作 为 集 中 力 施 加 在 法 兰 0倍 盘 的位 置 ,利 用力 矩 相 等 原 理 将 其 转 化 成 等 效 集 中 力 和 力 矩 施 加在 主轴 后 轴 承 孔 中心 处 ( 图 1 示 ) 如 所 ,孔 中心 与 周 围单 元
处位置 ,计算结果如表 2所 示。
表 2 原始模 型微应 变计算 结果
22 计 算 结 果 .
将计算文件提 交 A A U B Q S求解器 并进行后处理 ,应 变云图
图 2 原 始模 型的应 变云 图
由计 算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D、E 处 的 应 变 大 于 130个 微 应 0 变 ,不 满 足 强 度要 求 ;而 位 置 F 处也 比较 接 近 1 0 0个微 应 变 。 3 因此 要 对 这 些 危 险部 位 进 行 改 进 设计 。
半 径 ,使 其 过 渡 更 加 平 滑 。 第 一 轮 改 进 后 计 算 结 果 如 表 3所
示 ,应 变 云 图如 图 3所 示 。
表 3 第 一轮优 化后 的应变计 算结 果
2 3 改 进 模 型 .
231 改进方案 ( ) .. 1
由于 危 险 均 出 现在 倒 角处 , 因此 可 以加 大 危 险 位 置 的 圆 角
J A R i Y0U C u xu, F I u , h ni ANG W e i
( h ax F s A t D ieE gnei s tt,X ’nS an i S an i at uo r n ier gI tue ia ha x 7 19,C ia v n ni 1 01 h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