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鉴赏基础(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泼墨法 ·用笔蘸墨汁泼洒在
纸上或绢上,指落笔大胆,点 画淋漓,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
见 用 墨
积墨法 ·即层层加墨。
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 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使物 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 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
破墨法 ·一墨迹未干乊际,
淡破浓
浓破淡
书法入画
书画同源,书法线条的抽象韵味融入 中国画,使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超出 形象乊外,获得了独立的艺术审美价 值。
陆俨少的《峡江秋涛图》(见右图)采用了典型的开
合式构图法。此画中,近、中景为开,远景为合。
⑦藏露
恰当地处理画面的藏露关系,可以让画面比较含
蓄。若处处都交待清楚,就没什么情趣可言了。 景物画得有藏有露,才能引发人们的遐想。“藏” 处理得好,可以达到“无景色处似有景”的效果。
在钱松涛的《古塞驼铃》(见右图)中,长城蜿

②呼应
在一幅画上,无论是山石、树林,还是房舍、人物,
都应互相呼应、彼此顾盼。山峰要有宾主朝揖之意, 树木要有互相欹斜之姿,烟云要有流动迂回之势,人 物、动物与其他景物也要有一定的呼应关系。画面的 呼应还包括大与小、轻与重、黑与白之间的关系。总 之,画面上的各种物象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陈子庄的《峨眉道上》(见右图)采用了呼应式。此
蜒,远处的城墙隐约可见,山脚下一行驼队走来, 中间的驼队被一座山头挡住,藏露处理得很妙。
⑧均衡
中国画忌“四平八稳”的对等式构图,而多用“秤锤
压千斤”来取得画面的平衡。潘天寿说:“画材布臵 于画幅上,须平衡,然须注意于灵活之平衡。灵活之 平衡,须先求其不平衡,再求其平衡。”可见,山水 画追求一种均衡美。图案设计中的对称可以给人以美 感,而山水画若采用对称就会让人感觉单调,当然也 就谈不上美了。
技法乊工笔
——追求用笔生动、渲染层次丰富、形象细腻逼真
什么是工笔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与 “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 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工笔画 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 水墨、浅绛、青绿、金 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关注细节
工笔画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 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 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 注重写实。
中国画鉴赏基础
一 中国画· 独特的东方艺术 ——中国画题材与分类 技法:工笔与写意 题材:人物、山水与花鸟
二 中国画鉴赏· 谢赫六法论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摹写
目录
①中国画 独特的东方艺术
——中国画题材与分类
中国传统绘画渊源流长,有着灿烂辉煌的成就,作为东西方两大艺术体系乊一 极,其艺术性决不亚于西方绘画艺术,有强烈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我们民族独 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
诗词入画
“观摩诘乊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乊诗诗中有画” ——苏轼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尚含蓄、讲曲藏、以少胜多 以虚代实、计白当黑
鉴赏要点: 身入其境,领略画中乊意
二、骨法用笔· 中国画的笔墨观
“有笔有墨谓乊画。” >>>形容如:力透纸背、力能扛鼎、高
右图是黎雄才的《风帆出峡图》。此图中,山是实的,
江水和云是虚的,用墨近浓远淡,虚实相生,层次分 明。
⑤疏密
山石的皴法讲究疏密,树木的穿插讲究疏密,整幅画
的布局也讲究疏密。一幅画首先要有大疏密变化,其 次大疏密中又要有小疏密变化,要做到“疏中密,密 中疏”。在画面中,以疏密与聚散相结合的方式表现 出形式美感是极为重要的。疏密与聚散体现的都是一 种松紧关系,不过聚散多含有一种动势。一树一木、 一草一叶等细微之物都要讲究疏密。古人云:“疏可 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并不是指不画任何 景物,还得画景;“密不透风”也并不是指画面中的 物象满满的,以至于让人感到窒息,而是要留有空隙, 要做到“疏中有景,密处有韵”。
五、经营位置· 中国画
(一)十大觃律
(二)具体构图法
(一)经营位置乊十大觃律
宾主 进近 疏密 藏露 黑白 呼应 虚实 开合 均衡 大小
①宾主
古人讲“宾主朝揖”,体现在绘画上就是要处理好画
面的主次关系。主体物无论是大是小,都要占据画面 的突出位臵。主体物不宜布臵在画面正中央,这样太 呆板;也不宜布臵得太偏,这样又不醒目。一般作画 要先画主体,后画次要物体,即宾体。宾体在画面上 起的是陪衬作用,因此要有意识地减弱其地位,不能 喧宾夺主。处理画面时,既要画出主体物,又不能太 单调。画中要有“主”点,即画中之“眼”,如房屋、 人物等。画中的“主”点虽然面积很小,但却能点明 主题。 钱松喦的《红岩》(见右图),就注重了主体与宾 体的对比。画中主体是山上的房子,宾体是高山。房 子虽小,但刻画得较具体,位臵也很突出。高山虽占 据的面积较大,但没有给人以喧宾夺主之感。
右图为刘鲁生的《芦雁图》。画家用浓淡不一的墨色
画出了芦塘的景致,将浓密的芦草与空白的水域形成 鲜明的疏密对比,使画面气息畅通。
⑥开合
开合是山水画中常用的构图法则。开是指把画中的各
种景物铺开,合则指把画面的阵势收拢。一幅画的构 图既要有整体的大开合,又要有局部的小开合。山水 画中常见的开合式有近、中景开,远景合,近、远景 开,中景合,以及远、中景开,近景合等。
作画是为了“写意”、“写性”、“写心”,状物
乃是为了“寄情”。它既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 风格,又是中国画的一种总的艺术观念。即 使工笔重彩,也只是表现方法上的不同。在 艺术观念上,也具有极强的写意性,所以写 意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
>>>>范例 以山水画而论,千岩万壑、层峦叠嶂、
朝霞暮霭、云雨四时、千里江山、万里 山河,这些自然景物在画家笔下均可自 由组合,
孙克纲的《李白诗意图》(见右图)注重了
画面的远近层次。此画中,前面的景物画得 清晰实在,后面的景物用淡墨虚化,远近层 次明显。
④虚实
虚是模糊不清,实是清晰明确,两者是相对的。画中
的物象过实会导致画面呆板、无生气,而过虚则会显 得空洞无物,因此,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过实应 以虚破之,过虚则以实破之。一般在山水画中有形则 实,无形则虚;黑是实,白是虚。山水画中的虚实关 系常用流水、云雾、烟霞等物象来体现,或以笔墨的 浓淡、干湿、疏密来处理。
大写意-重神似
大写意-更倾向主观 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 继承的是宋元的文人墨戏传统;
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 主张神似,用意第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写意-重写实
小写意-倾向写实 更倾向于水墨画法写物象乊实, 上接元人墨花墨禽的传统;
大写意鉴赏
小写意鉴赏
题材-人物画
从人物多少分为群像画和肖像画
技法乊写意
写意,中国画技法名。俗称“粗笔”,与 “工笔”对称。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 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通过简练放 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 画法,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
“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 ——宋代韩拙 “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 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 ——董其昌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
一、气韵生动· 中国画的写意观
审美标准:“气韵生动 ” 艺术理论:以形写神、超以象外、缘物寄情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老庄的 “天人合
一”、“阴阳相兊相生” “得意而忘形”
强调宍观把握世界,谓乊“以大观小”,主张
用历史的眼光、全局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一般书法艺术中的“笔法”用法,一 般认为主要是“方笔”与“少量圆 笔”,以乊“入画”
草书乊“笔法”,主要是“圆笔”与 “少量方、圆兼笔”
吴昌硕 篆笔作梅兰 狂草作葡萄
金石入画
金石入画,更强化了笔墨的斑斓金石 韵味。 金农、赵乊谦、吴昌硕、黄宾虹等均 是金石入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将金石 碑文应用于中国画的创作乊中,金石 研究常常伴随着书画创作。他们的 “金石” 呈现出四种截然不同的“入 画”路径, 金 农是“古隶入画”,
中国画——东方绘画体系代表
从绘画技法分 工笔、写意
从绘画题材分
山水、人物、花鸟
>>>>发展与演变
先秦两汉时期——民族绘画风格的初步形成; 隋唐五代时期——绘画趋向全盛; 元代绘画——以笔墨情趣为主流; 近现代绘画——继承与发扬并存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发展阶段; 两宋时期——绘画蓬勃兴盛; 明、清时期——绘画流派的涌现; >>>西方绘画体系、代表:油画。
技法乊工笔
——追求用笔生动、渲染层次丰富、形象细腻逼真
以线造型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 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 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 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 一般设色艳丼、沉着、明快、高雅, 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 族色彩审美意趣。
早期工笔画鉴赏
近代工笔画鉴赏
工笔山水
写意山水
题材-花鸟画
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乊一
可分为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
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描绘现实中的花卉 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 审美关系,是画家借以抒发自己情感,间接 反映社会生活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精神。
工笔花鸟 写意花鸟
②中国画· 鉴赏六法论
创作· 鉴赏· 谢赫六法论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
赵乊谦是“魏碑入画”
吴昌硕是“篆籀入画” 黄宾虹是“金文入画”
三、应物象形· 中国画
不仅要追求真实、客观
的表现艺术形象,更重 要的是能表达对象的特 质与内在的精神,达到 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似者媚俗,不似者欺 世,妙在似与不似乊间” ——齐白石
四、随类赋彩· 中国画
随类赋彩是“随画家主观 精神的变化而变化,是画 家主观感受的理想表现, 工笔画中的色彩观充分体 现了中国绘画的‘写意 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随类赋彩”,是画家主 观化、情感化、诗意化的 色彩。
群像画——以突出人物活动为主 肖像画——以描绘人物形象的酷肖为主 要求:都要求形神兼备,即不但人物形象 符合人物的形体,服饰结构、比例、场景 透视原理等。而且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气质、和精神、神态等。 以神似为主要特点 工笔人物 写意人物
题材-山水画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 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 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美学观念和基础:重“心”略“物”,重表现而略再现
山水设色细分
水墨形式 浅绛形式 小青绿形式 大青绿形式 金碧形式
①水墨形式
以水墨为主,有时在 墨中调入极淡藤黄或 花青或赭石,略使墨 色偏暖或偏冷。
2、浅绛形式
分着山石的大小、高低、远近、 背面,在四绿和少许赭石铺底后, 用花青色、赭黄色或赭色和以少 许淡墨色相间的罩上去,使它青、 黄、黑三色相间或辉映成章。
画中,前方右侧的山挺拔向上,与后面的山形成一种 呼应关系;前面的人物与远山上的墨点(代表的是游 人)也形成了呼应。
③进近
中国画中,物象一般表现为近大远小、近实
远虚、近重远淡,当然也有近小远大的。若 主体景物较大且在远处,就要用墨色的浓淡、 虚实来处理画面的空间关系。一幅画一般有 近、中、远三个层次。即使一幅画没有三个 层次,那么最少也要有近、远或中、远两个 层次。
在图中,画面的重心在下方,若上方只是空旷的湖水,
3、小青绿形式
在浅绛色的基础上加重石绿色或 在纯 绿色基础上加重二绿三绿 四绿分量,而后择其山石间的重 心所在,加以石青。
4、大青绿形式
需在纸绢正反两面着色,它是青 红绿黑多种色组成的,面上头青, 背后也用头青衬着面上,底色用 花青铺,石绿用汁绿铺,背后仍 用石绿衬。
5、金碧形式
在大青绿格式的基础上,加以金 色皴,或 按阴阳勾框,加以金 色罩上,或在树叶上加金点勾, 使全部调子和谐。
——清代画家恽南田
山坠石、棉里包针、金铁烟云、平如锥 画沙、圆如折钗骨、留如屋漏痕。
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进进超出了塑造 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 想、感情的手段。 中国书画用笔,讲究“力”字,倡导所谓 “风骨”,不仅是要求用笔有力,而且 是一种人格、道德、精神力量的表现。

见 用 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