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
贷款尽职调查试题及答案

商业银行“贷款三查”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银监会2007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规定,授信工作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二申请的客户授信业务,应申请回避。
A、关系人B、亲戚C、银行高管D、家庭成员2、银监会2007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对客户调查和客户资料的验证应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
必要时,可通过外部征信机构对客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A、直接调查B、实地调查C、征信调查D、对口调查3、银监会2009年颁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人应将固定资产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借款人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并按区域、行业、等维度建立固定资产贷款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A、贷款品种B、贷款时间C、还款能力D、企业财务状况4、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 B 。
A、4 年B、5 年C、6 年D、10 年5、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2008年颁布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借款人申请个人汽车贷款,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连续居住」_以上(含)的港、澳、台居民及外国人。
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6、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严密监控_ 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悄况,防止用流动资金贷款为房地产开发项U垫资。
A、房地产企业B、建材企业C、建筑施工企业D、关联企业7、商业银行应至少_旦_对全部贷款进行一次分类。
A.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年8、出现下列D 种选项所列情况,贷款应划入次级类:A.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B.贷款保证人的财务状况出现疑问C.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D.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9、下列选项中属于关注类贷款的是 A :A.改变贷款用途B.逾期超过一定期限且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的贷款C.借款人利用分立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且利息已经逾期的贷款D.需要重组的贷款10、下列 D 提供担保时无需登记:A.土地使用权B.房屋所有权C.知识产权D.汇票11、 B 不能成为抵押标的物。
商业银行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年学员版

13
银行监管和银行经营的实践表明,信贷管理 不能仅仅粗略地分为贷前管理、贷中管理和贷后管 理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划分方法,难以对信贷管 理中的具体问题出台可操作性的规定,也难以对贷 款实施有效的管控。贷款人必须借鉴国际先进银行 贷款业务的通行作法,从加强贷款全流程管理的思 路出发,将贷款过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 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将各个环节职责落实到具体的 部门和岗位,并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
27
三大环节 贷前环节 贷中环节 贷后环节
28
贷前尽职调查环节
29
信贷尽职调查是指商业银行信贷人员通 过现场调研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地获取、核实、 分析研究有关借款人及有关信贷业务、担保 等方面的情况,揭示和评估信贷业务可能存 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为贷款决策提供 依据。
30
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主要依据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闸门(起始 点、源头) 商业银行规范行为、明晰责任的关键 商业银行信贷全流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创建和维护的重要基础
41
在获取完整、真实、有效的客户信息的前提 下,通过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等手段,对拟授 信业务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和 论证,针对客户行业特点、资信状况及授信业务 特点、有效识别各类风险并提出必要的风险防范 和控制措施。
42
总体要求: 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确保信贷承贷主体的合规合法性 确保调查报告风险揭示的全面性 确保调查报告内容的完整性
一大文化 二大关系
目 录
七大策略
三大环节 四大建设 五大控制
4 4 六大举措
1
导 论
2
银行经营的是风险,而不是货币.
120亿?
100亿
100亿? 80亿? 0?
企业调查:商业银行授信工作须尽职

企业调查:商业银行授信工作须尽职
杨丰;朱士升
【期刊名称】《现代企业》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 2004年,银监局下发了<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完整的授信管理体制,授信调查人员应履行自己的尽职调查职责.授信尽职调查,核心还在于企业调查.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杨丰;朱士升
【作者单位】珠海市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部;珠海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J],
2.明确授信工作要求营造商业银行良好信贷文化--简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J], 王飞
3.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客户开展尽职调查探究 [J], 黄振东
4.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尽职调查的研究 [J], 厉恒
5.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授信尽职调查制度

附件授信尽职调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行信贷业务旳运作和管理,提高风险防备能力,明确授信调查尽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导》等法律法规和总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旳授信尽职调查(如下简称尽职调查)指在信贷业务同意之前,尽职调查人员(如下简称调查人)对客户有关信息进行独立旳调查和分析,作为业务审查和同意旳基本根据。
第三条本制度中旳授信指对非自然人客户旳表内外授信业务。
表内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回购、资产受让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第四条本制度规定了尽职调查旳基本规定和一般程序,对于贴现、承兑、保函、贸易融资、同业授信和金融资产受让等各类业务,须按照详细业务旳风险控制要点,按照审慎旳原则,合适增长或简化有关内容。
第五条调查人是指我行承认或授权负责对客户进行全面调查旳人员,其必须具有一定旳素质和专业技能。
第六条调查人必须严格遵照本制度规定旳内容和程序,独立履行其职责,对未尽责行为,将按照总行有关分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尽职调查基本规定第七条尽职调查实行双人(多人)共同调查制度。
主调查人,以及对重要/关键事项调查旳人员,必须具有如下素质:(一)从事商业银行信贷工作1年以上。
(二)具有较完备旳授信、法律、财务、管理等知识。
(三)品德良好,能依诚信原则独立进行调查。
第八条市场营销和调查人应根据我行确定旳发展规划和信贷政策指导,确定明确旳目旳客户,并对其进行业务营销和调查。
第九条尽职调查旳基本方式,包括:(一)实地调查。
到客户旳营业场地和生产场地,直接观测企业旳经营运作状况。
(二)资料核查。
查对客户提供旳身份证明、业务主体资格、财务状况等资料旳真实、完整、合法性和有效性,并将核算过程和成果以书面形式记载。
对于客户提供旳复印件,调查人员须在查对无误并与原件一致旳状况下签订“经查对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签名。
授信尽职调查制度

附件授信尽职调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行信贷业务的运作和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明确授信调查尽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法律法规和总行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的授信尽职调查(以下简称尽职调查)指在信贷业务批准之前,尽职调查人员(以下简称调查人)对客户有关信息进行独立的调查和分析,作为业务审查和批准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中的授信指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表内外授信业务。
表内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回购、资产受让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第四条本制度规定了尽职调查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对于贴现、承兑、保函、贸易融资、同业授信和金融资产受让等各类业务,须按照具体业务的风险控制要点,按照审慎的原则,适当增加或简化相关内容。
第五条调查人是指我行认可或授权负责对客户进行全面调查的人员,其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第六条调查人必须严格遵照本制度规定的内容和程序,独立履行其职责,对未尽责行为,将按照总行有关分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尽职调查基本要求第七条尽职调查实行双人(多人)共同调查制度。
主调查人,以及对重要/关键事项调查的人员,必须具备如下素质:(一)从事商业银行信贷工作1年以上。
(二)具备较完备的授信、法律、财务、管理等知识。
(三)品德良好,能依诚信原则独立进行调查。
第八条市场营销和调查人应根据我行确定的发展规划和信贷政策指引,拟定明确的目标客户,并对其进行业务营销和调查。
第九条尽职调查的基本方式,包括:(一)实地调查。
到客户的营业场地和生产场地,直接观察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
(二)资料核查。
核对客户提供的身份证明、业务主体资格、财务状况等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性和有效性,并将核实过程和结果以书面形式记载。
对于客户提供的复印件,调查人员须在核对无误并与原件一致的情况下签署“经核对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签名。
2021银行信贷业务尽职调查中存在的不足与建议范文1

2021银行信贷业务尽职调查中存在的不足与建议范文 摘要: 商业银行业务复杂繁多,很多都需要开展尽职调查工作。
而尽职调查的范围很广,调查项目千差万别,主要分为业务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法律尽职调查和其他尽职调查,涉及到会计师、律师、投资人等不同的主体。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银行信贷业务尽职调查情况进行论述,分析尽职调查重点和内容,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尽职调查; 商业银行的本质就是对风险的经营和管理,在众多的经营控制风险方法和手段中,尽职调查是最重要的一个。
通过尽职调查,可以发现影响业务的各种因素和潜在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银行对客户进行全面细致的判断,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础的主营业务,是收益的源泉,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为了防范风险,银行在《贷款通则》和《合同法》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信贷制度,以及严谨的业务流程。
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是:客户申请与受理→调查→审查、审议与审批→业务实施→贷后管理(不良信贷资产管理)→信用收回。
从业务流程来看,客户提出借款申请,首先是信贷调查岗开展尽职调查工作,提出业务实施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其次是审查岗对信贷业务的合法合规性、安全性、效益性进行复核和审查,揭示信贷业务风险,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然后通过贷审会集体评议的方式对信贷业务进行审议,由有权审批人在书面授权范围内审批。
调查岗的信贷业务调查,是信贷业务审查、审议、审批的基本依据,因此尽职调查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是否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客户整体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贷业务尽职调查中存在的不足 (一)客户基本情况调查不够深入彻底。
信贷人员对客户基本情况尽职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主体资格及经营范围、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信用状况、决议性文件、发展规划等。
尽调应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获取真实、全面、客观的客户及担保信息,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但对于客户基本情况的调查,信贷人员多以罗列相关内容为主,未能深入分析揭示存在风险。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的不足与优化

2020年2期总第911期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首要任务就是识别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
有受金融环境影响迫使民营企业无款可贷的环境因素;有受产业转型带来的技术因素;也有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的市场因素。
但究其根本,都是由于商业银行和贷款企业在贷款项目和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对借款人进行尽职调查,不仅能够使银行拨开迷雾了解到借款人贷款项目的情况,使银行识别潜在的信贷风险信号,还能够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防范金融风险于未然。
但就当前看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尽职调查,尤其是财务分析工作,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尽职调查中的财务分析工作进行研究,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分析。
一、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中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1.过度重视第二还款来源按商业银行惯例,大部分贷款项目都需要借款人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
这样的信用结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所造成信贷风险,但由于部分客户经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对第一还款来源进行可靠的评估,教条地认为只要贷款项目有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信贷风险就处于银行的可控范围内。
因此在部分商业银行客户经理中存在重抵押,轻还款的现象。
此外,部分商业银行盲目进行信贷业务扩张,对高风险信贷项目把控不严,对项目收入来源未进行合理审查,把第二还款来源当作项目保证万金油,致使银行信贷风险急剧扩张。
诚然,当贷款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偿还覆盖贷款项目的本息时,银行可以通过第二还款来源,即处置贷款抵押物获得一定的风险补偿,但由于抵押物的价值往往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会影响这些第二还款来源对于贷款项目的覆盖程度,因此第二还款来源永远只能作为贷款项目还本付息能力的消极补充。
例如,某造船运企业以自有船舶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企业收入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银行遂对该企业自有船舶进行处置,但由于国际贸易大幅萎缩,船运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市场对船舶需求显著降低,抵押物无法顺利处置,最终该银行不得不承受巨大损失。
某农村商业银行公司客户授信尽职调查工作规范

ⅩⅩⅩⅩ农村商业银行公司客户授信尽职调查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贷前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公司类客户的授信调查管理,优化信贷调查的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授信指引》,结合ⅩⅩⅩⅩ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相关规章制度,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本行非自然人客户各项信贷资产业务和或有资产业务,包括各类贷款、最高综合授信额度、贸易融资、贴现、信贷证明、保函等。
第三条总行公司业务部作为公司客户授信调查的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全行授信调查业务的管理、指导和技术支持;主要负责总行重点客户授信调查工作的指导或实施,总行直接营销的客户由公司业务部承担。
支行客户部是公司客户授信调查业务的直接操作部门,直接负责公司客户授信业务的调查和调查报告、评估报告的撰写工作,跟踪授信业务的调查、上报、审查、审批过程。
第四条总行公司业务部、支行客户部是公司类客户授信业务准入部门,对公司客户授信实施准入制度。
对没有列入总、支行规划的公司类客户授信,不符合行业销售标准的公司类客户授信,已超出风险管理限额的公司类客户授信和其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行信贷制度的客户授信不予核准。
第五条授信调查应坚持双人调查、实地查看、真实反映、分级管理的原则。
双人调查原则是指每笔信贷业务必须至少由两名客户经理调查,并在调查报告中签署明确意见。
实地查看原则是指客户经理必须通过座谈、查账等方式对申请人、保证人及抵(质)押品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所提供资料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现场查看申请人、保证人的经营管理情况、资产分布状况和抵(质)押品的现状。
真实反映原则是指客户经理实事求是,真实反映贷前调查所了解的情况,不回避风险点。
如果调查人员经过深入调查,提出了不予贷款的明确意见,任何人不得要求调查人员更改意见。
出具正式调查报告后,任何人员不得在原稿上作原则性更改;如确需作原则性修改,应另附说明。
分级别调查原则是指总行根据信贷管理需要,分级组织信贷调查。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的不足与优化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的不足与优化随着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越来越发达,其信贷尽职调查也成为了重要的工作。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足之处1. 尽职调查不够全面。
传统的尽职调查主要依赖于银行员工的经验和背景,无法全面地了解客户的情况,从而可能错过客户的真实情况。
2. 尽职调查的信息来源单一。
现在大多数银行主要通过客户提供的资料和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等非自主渠道获得信息,对于客户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等信息难以确定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尽职调查信息不及时。
由于信贷业务需要调查大量信息,并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因此信贷员和客户之间往往存在沟通不畅和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信贷业务的开展。
二、优化之策1. 提高尽职调查的全面性。
商业银行应该将尽职调查的工作纳入研究之中,开发新的调查方法和工具,深入了解客户的信用记录、个人资产和财务状况等重要信息,使银行在决策前对客户有一个更全面、真实的了解2. 扩大尽职调查的信息来源。
银行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对客户的行业和市场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同时与公安、税务、海关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和获取重要的信息,确保银行获得的信息更加准确和全面。
3. 提高尽职调查信息的时效性。
银行可以建立客户的信息数据库,后续调查可以更快地了解客户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微信、短信、知信等网络信息手段,增加与客户沟通的互动性,实时掌握其经营和财务状况。
三、总结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需要做到风险可控,尽职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银行需要重新审视和修改其尽职调查策略,并加强自身调查能力的提升,以保证真实客户的经济状况和风险程度。
同时,银行也应该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尽职调查的方法和工具,更好地满足金融业务的需求。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贷前尽职调查与贷后尽职管理高端讲座

《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贷前尽职调查与贷后尽职管理高端讲座》(两天学员版)目录第一模块:信贷风险管理的新经验第二模块: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新技能第三模块:个人信贷主要风险点与防控措施第四模块:信贷尽职调查的新技能第五模块:贷后尽职管理的新技能第一模块、信贷风险管理的新经验20条实战经验10条工作经验认识要高营销要稳思路要新措施要硬机制要活活动要搞目标要准管理要细经验要多队伍要带第二模块、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新技能导论风险风险的双侧性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信贷的地位与作用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信贷风险的特点信贷风险的危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过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新规信贷风险全流程管理信贷风险全流程管理的意义信贷风险全流程管理的目标一、一大文化培育新型的信贷文化保护自己保护家庭保护同事保护银行保护社会保护客户1.正确处理发展与管理的关系(案例讨论:小微企业贷款准入管理)2.正确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三、三大环节1.贷前尽职调查环节贷前尽职调查的定义贷前尽职调查的作用2.贷中尽职控制环节前后台分离信贷尽职审查审批贷放分控用信与支付控制(案例讨论:贷款支付管理)支付方式实贷实付不安抗辨权账户监管3.贷后尽职管理环节贷后尽职管理的定义贷后尽职管理的特征贷后尽职管理的必要性1.信贷队伍建设资格认定分类管理等级管理职业培训2.信贷体制建设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经营条线式管理事业部制3.信贷制度建设产品制度管理制度考评制度4.信贷系统建设人员控制与机器控制网上作业信贷管理系统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人行征信系统建设五、五大控制1.信贷准入控制个人信贷三大门槛:家庭实力信用等级担保能力公司客户信贷五大门槛:产业政策信用等级企业制度资产规模财务管理(案例讨论:项目融资准入与国家产业政策问题)2.信贷流程控制贷款申请与受理、调查、审查、审批、用信与贷款支付、贷后管理。
其中,调查、审查、审批、用信管理环节必须部门分离或岗位分离。
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问题及解决

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问题及解决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业务包括存款、贷款和结算等。
其中,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其主要利润来源。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经营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注重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做好贷前调查工作。
为了识别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充分了解导致信贷风险出现的原因,比如受到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影响、产业转型带来的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受到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等。
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商业银行和借款企业之间在贷款项目或企业财务状况等方面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因此,在借贷前,商业银行需要对借款人或企业进行尽职调查,以熟悉贷款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前发现信贷风险问题,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防范金融风险。
在商业银行进行信贷尽职调查的过程中,财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在对借款人或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商业银行过于重视第二还款来源。
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时,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
在财务分析中,如果商业银行只关注第二还款来源,而忽略了第一还款来源,就会导致风险的忽略和信贷风险的出现。
二)财务分析方法不够科学此外,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还存在一些方法不够科学的问题。
例如,有些商业银行只是简单地比较借款人或企业的收入和支出,而没有对其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不能真正反映借款人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也不能准确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另外,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计算财务指标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失真和误差,从而影响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中财务分析工作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商业银行在信贷尽职调查中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第一还款来源的重视,对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银行信贷业务尽职调查真实性核查指引模版

银行信贷业务尽职调查真实性核查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审慎经营,强化合规守法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提高信用业务真实性核查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和相关规章制度,特制订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真实性核查,是指尽职调查相关岗位人员对客户基本信息、交易背景、财务报告、项目情况、风险缓释等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查核实措施和行为,为信用业务决策、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和支撑。
第三条核查内容主要包括:客户信息、交易背景、财务报告、项目情况、风险缓释等。
尽职调查中心、专业尽职调查人员可区分不同客户、业务特点及客户配合情况等,分析影响还款的关键风险点,确定核查内容。
第四条核查方法分为现场核查和非现场核查。
(一)现场核查包括实地考察、原件查验等方式。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客户及关联人调查、利害关系人访谈、客户(项目)、抵质押物等调查。
原件核对要求应对取得材料原件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对材料原件与复印件进行核对。
现场核查原则上应由客户经理及尽职调查人员双人完成,核查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尽量获取查询回执及相关的影像资料。
(二)非现场核查可采用勾稽关系复核、指标分析、信息系统查询等方式,其中信息系统查询主要通过行政管理部门、司法机关、行内外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并按规定对网上查询信息进行屏拷或打印。
第五条真实性核查遵循“职责加强、重点突出、依据充分、结论明确”原则。
(一)职责加强。
真实性核查贯穿信用业务授信前调查全流程,专业尽职调查人员重在把握关键风险点真实性核查,客户经理应严格按照职责全面落实真实性调查工作,不应因尽职调查人员参与真实性核查而弱化或减少相关工作要求。
(二)重点突出。
专业尽职调查人员无需对客户经理尽职调查内容开展面面俱到的核查,应把握核查要领,分析影响企业还款关键风险点,确定核查内容,选择合适、有效的核查方法、核查动作,强化关键风险点的真实性识别。
(三)依据充分。
真实性核查过程中应当充分搜集各类对真实性判断具有价值的佐证资料和信息,作为信贷准入及审批的客观依据。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12.06•【文号】银监发[2008]84号•【施行日期】2008.1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8〕84号)各银监局,开发银行,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规范银行并购贷款行为,提高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银行业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我会制订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
现将该指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允许符合以下条件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开展并购贷款业务:(一)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和有效的内控机制;(二)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三)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四)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同期贷款余额的1%;(五)有并购贷款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的专业团队。
符合上述条件的商业银行在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前,应按照《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制定相应的并购贷款业务流程和内控制度,向监管机构报告后实施。
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后,如发生不能持续满足以上所列条件的情况,应当停止办理新发生的并购贷款业务。
二、商业银行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合规、审慎经营、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要在构建并购贷款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基础上,满足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
三、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发现商业银行不符合并购贷款业务开办条件或违反《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有关规定,不能有效控制并购贷款风险的,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责令商业银行暂停并购贷款业务等监管措施。
银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前尽职调查指引

银行对公信贷业务贷前尽职调查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目的与依据]为有效识别客户风险,提升相关岗位贷前尽职调查水平,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促进对公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和建设银行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定义]本指引所称贷前尽职调查是指为向信贷业务决策和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和支撑,信贷人员1按照本指引规定,对客户信息及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调查核实、分析论证,并出具调查结论的工作过程。
第三条 [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境内各类表内外对公信贷业务。
第四条 [调查原则]贷前尽职调查应遵循“双人调查、客观审慎、勤勉尽责、结论明确”原则:(一)双人调查。
贷前尽职调查应至少由两名信贷人员共同实施完成。
(二)客观审慎。
信贷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应客观、审慎地对客户相关信息进行真实性核查,有效甄别真实性风1本指引所称信贷人员包括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等相关岗位人员。
险。
(三)勤勉尽责。
信贷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指引规定履行岗位职责、落实规定动作,对客户信息和业务风险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分析。
(四)结论明确。
信贷人员应对调查发现的问题予以充分揭示,并根据调查实际情况,提出明确、清晰的调查结论。
第二章贷前尽职调查方式第五条[调查方式]贷前尽职调查的方式包括实地调查和间接调查。
(一)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指信贷人员亲赴相关现场(包括客户生产经营现场、保证人生产经营现场、项目建设地、抵押物或质物所在地以及与信贷业务相关的其他现场),通过实地走访、账务核实、面谈等方式获取客户信息的调查方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走访客户与担保人的主要经营场所、生产车间和施工现场,核实客户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项目施工进度等是否与相关账务信息一致;2.走访客户与担保人主要固定资产所在地、存货存放地,核实固定资产、存货的权属是否清晰,价值是否稳定,保管措施是否适当;3.查验客户财务报表和相关账簿,核实关键财务数据是否“账表、账账、账实”相符,对于异常会计科目或大额往来款项是否与发票、出库单、发货单、银行入账单等原始凭证相符;4.与客户主要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及普通工作人员交谈,了解客户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发展战略等信息。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4]5l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4]5l号](https://img.taocdn.com/s3/m/ad2cf7f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c.png)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通知正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通知(2004年7月25日银监发[2004]51号)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现将《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
附件: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进一步完善授信工作机制,规范授信管理,明确授信工作尽职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中的授信指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表内外授信。
表内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和中长期授信。
短期授信指一年以内(含一年)的授信,中长期授信指一年第三条本指引中的授信工作、授信工作人员、授信工作尽职和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是指:(一)授信工作指商业银行从事客户调查、业务受理、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与问题授信管理等各项授信业务活动。
(二)授信工作人员指商业银行参与授信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授信工作尽职指商业银行授信工作人员按照本指引规定履行了最基本的尽职要求。
(四)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指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授信工作尽职调查人员对授信工作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独立地验证、评价和报告。
银监会:商最新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进一步完善授信工作机制,规范授信管理,明确授信工作尽职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中的授信指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表内外授信。
表内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表外授信包括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
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和中长期授信。
短期授信指一年以内(含一年)的授信,中长期授信指一年以上的授信。
第三条本指引中的授信工作、授信工作人员、授信工作尽职和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是指:(一)授信工作指商业银行从事客户调查、业务受理、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与问题授信管理等各项授信业务活动。
(二)授信工作人员指商业银行参与授信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授信工作尽职指商业银行授信工作人员按照本指引规定履行了最基本的尽职要求。
(四)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指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授信工作尽职调查人员对授信工作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独立地验证、评价和报告。
第四条授信工作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关系人申请的客户授信业务,应申请回避。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对授信进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完整的授信政策、决策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的授信业务操作程序,明确尽职要求,定期或在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及时对授信业务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创造良好的授信工作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使授信工作人员明确授信风险控制要求,熟悉授信工作职责和尽职要求,不断提高授信工作能力,并确保授信工作人员独立履行职责。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加强授信文档管理,对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各种形式的往来及违约纠正措施记录并存档。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建立授信工作尽职问责制,明确规定各个授信部门、岗位的职责,对违法、违规造成的授信风险进行责任认定,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授信尽职调查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授信尽职调查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授信行为,在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明确和落实授信工作尽职要求,切实防范授信业务风险,促进我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稳健、审慎经营,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晋商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尽职规定(试行)》和我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特制定我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授信尽职调查管理办法。
具体办法如下:第一条中心应根据全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规划及风险战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授信业务发展规划及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客户及业务准入标准与条件,拟定明确的目标客户和业务范围。
中心营销部门应根据总行有关规定组织与实施授信,不得受理不符合国家及本行信贷政策规定的授信业务申请。
第二条授信调查的目的是获取真实、全面、客观的客户及担保信息,提出授信实施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授信审查、审议、审批提供基本依据。
第三条营销部门应根据授信事项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配备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的调查人员或成立调查组.对大额授信根据需要可由中心客户人员和支行共同组成联合调查组.中心应为授信调查人员履行调查职责创造必要条件,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妨碍调查人员独立、客观、公正的履行调查程序和发表调查意见.第四条授信调查人员应根据授信种类搜集客户(包括授信申请人和保证担保人)的基本资料和用信资料,主要包括:(一)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国家规定的特殊行业,须提供有权部门的许可证、核准书或备案文件;按规定需取得环保许可证明的,必须提供有权部门出具的环保许可证明;(二)公司章程、验资证明、股权证明、工商注册登记证明等;(三)有权部门颁发的贷款卡(证);(四)税务部门年检合格的税务登记证明,必要时应要求客户提供近三年税务部门纳税证明资料复印件;(五)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主管部门任命书及必要的个人信息;对委托办理授信业务的,须提交书面授权委托书;预留客户公章与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签字样本,授信调查人员应现场督签;(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合作企业客户,要求按公司章程规定提供同意申请授信的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文件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证明,承包经营客户应要求提供发包人同意申请授信的决议、文件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证明;(七)近三年财务年报与近期财务报表,成立不足三年的客户,提交自成立以来年度的报表;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财务报告须经审计的,应提供具有相应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国家法律法规虽无明确规定,但中心认为申请人的财务报告有必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也可以要求客户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八)授信用途及还款来源证明,如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购销合同或其他经济、商务合同书、招投标协议等;(九)根据需要,要求客户提供不动产及其他主要资产的权证、发票的复印件,价值评估报告书;上述资料如需留存复印件,应由客户经理将复印件与原件核实后签署“与原件核对相符”字样并签名确认.非初次申请授信的客户,本行已有上述资料且至申请日仍有效的,可不要求重复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信贷尽职调查
课程背景: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将重塑金融体系、生态链,对未来的市场表现、机构行为、社会融资结构等产生重大影响。
商业银行总体业务结构将面临巨大转型压力,只有回归信贷本源,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客户的能力,才能使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本从产业资本的不断增值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回报。
伴随监管部门对风险管控的日益精准和细化,监管套利甚至违规操作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守好风险底线,持续推进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无疑成为银行业经营工作的“生命线”。
为有效支撑自身业务结构转型和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提升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能力,对各类风险加以识别和管控。
面对当前形势如何回归本源,掌握行业分析技巧与风控要点,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企业授信的快速、准确判断,实现风险的全流程管控将成为商业银行严守风险底线的重中之重。
为了辅助各家商业银行增强强监管形势下的风险管控能力,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技能,聚焦“贷前调查”、“行业分析”及“风险案例”,培训课程涵盖:运用科学、实用、有效的技巧和方法提升授信管理能力和价值;授信业务中重点行业风控要点与授信策略。
课程收益:
●梳理企业授信项目调查审查审批流程,明确企业调查风险高发环节,把握企业调查要点,掌握快速、准确判断企业尽职调查工作方法
●明确非财务因素风险分析的必要性,探寻重点行业、产品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思路,熟悉行业风险政策,掌握行业风险控制措施与授信策略
●分析信贷风险主要成因,明确信贷全流程风险防控要点,通过全案例分析解读风险预警信号及防控措施,实现全流程风险管控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1. 银行分行行长、支行行长、副行长及行长助理等
2. 风险管理部、信贷管理部、公司部、中小企业部、投资银行部等管理人员
3. 从事风控、信贷、评审、审贷、投行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
4. 与业务相关的其他银行工作人员
课程风格:
1. 教学通俗易懂,擅长把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化,易记易学
2. 以启发体验式教学为主,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员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在工作中的实操力
3. 课堂气氛活跃,学员在寓教于乐中获取最大的收益,并能学以致用
第一讲:信贷客户
一、信贷客户类别
1. 自然人、法人
2. 公司、分公司
3. 合并企业
4.集团客户
5. 客户的所有权分类
6. 客户的规模标准
7. 客户的行业分类
8. 产业结构与客户选择
互动:国标下的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二、信贷需求类型
1. 缺口型信贷需求
2. 扩大消费型信贷需求
3. 理财型信贷需求
4.供应链信贷需求
案例:缺口型信贷需求典型案例
讨论:如何来防范过度授信和多头授信?
第二讲:信贷风险
一、贷款的生命周期
1. 贷前调查
2. 贷时审查
3. 贷后检查
案例:信贷三查制度
互动:怎样落实贷后管理
二、信贷调查
1. 还款意愿和能力
2. 还款来源
3. 信用评价方案
4. 客户经理尽职调查
案例:信用评价5C分析法
互动:以数理技术为基础建立信用评估方法
第三讲:信贷尽职调查的财务因素
一、财务报表的影响
1. 为什么需要财务报表
2. 信贷业务对财务报表依赖程度不同
案例:信贷人员财务分析的框架
互动:信贷财务分析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二、财务报表真实性
1. 资产负债表的验证核实
2. 损益表的验证核实
3.现金流量表的验证核实
4. 财务报表附注
案例: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互动:财务报表对信贷尽职调查的作用
三、基于信贷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
1. 财务报表的对应关系
2. 掌握比率分析的度
3. 衡量短期偿债能力
4. 衡量长期偿债能力
5. 衡量资产周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