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先秦文论重点作品选讲

本讲提示:这一讲讲先秦文论作品,主要讲学习重点内容的《论语》语录;也简要讲解《孟子》和《庄子》中的几个问题。

一、《论语》选录

二、《孟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三、《庄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一、《论语》选录

1. 作品注解和译文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注解】子:本是先秦时对有学问有道德者的通称。《论语》里“子”或“夫子”均指孔子。《诗》三百:指《诗经》,因《诗经》有 305 篇作品,故古人举其成数称《诗》三百。思无邪:本是《诗经·鲁颂·駉》( ji ǒ ng )诗中的句子(“思无邪,斯马斯徂”),这里借用,意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其思想内容一无邪辟而归于雅正;二是指其有兴、观、群、怨的教育作用,能使读《诗》者受到良好的教育。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想内容毫无邪辟之处)。”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思无邪”说,一是要求创作者创作时要“思无邪”,创作出思想内容雅正无邪的作品,而也是对欣赏者提出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思无邪”,对文艺作品要能要能接受其兴、观、群、怨的正确教育。孔子提出了“思无邪”说,从而确立了他的文学批评的标准。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 ì)》)【注解】仁:指人的仁爱之心。如礼何、如乐何:孔子认为,仁爱之心要用礼乐来表达,如果人没有了仁爱之心,礼乐就无所用,故孔子说“如礼何”、“如乐何”。犹今言拿礼乐怎么办呢。

【译文】孔子说:“人而没有仁爱之心,礼又有何用呢?人而没有仁爱之心,乐又有何用呢?”

孔子的这则语录说明他重视音乐(实则也包括文学艺术)的教育感染作用,

认为它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仁爱心。

(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八佾》)【注解】子夏: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巧笑倩兮:巧笑,指笑的很好看。倩,人之两颊为倩,这里形容女子笑貌美好的样子。美目盼兮:盼,原义指眼睛黑白分明,这里指女子眼珠转动顾盼时的美好的样子。素以为绚兮:素,白色,这里指女子以素粉修饰。绚,绚烂美丽。素以为绚,意谓女子以素粉描画修饰,更增其美。何谓也:犹今言说的是什么呢。绘事后素:绘事,指绘画之事。绘事后素,指古人绘画先用五彩布置,后用素粉钩描。(关于彩与素之先后有两种解释,均可通,这里暂取先彩后素说)礼后乎:意谓礼是最后对人进行施教。子夏和孔子认为,人有忠信的本质,方可以加以礼的教育,犹如女子有本色之美再加之以素粉的修饰,益增其美。子夏受到了孔子举绘事比喻的启发,认识到了“礼后乎”的道理。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之意。子夏从论诗而明白了“礼后乎”的道理,孔子认为自己受到了子夏的启发,所以称赞他。并且认为子夏能举一反三,所以可以和他论诗了。

【译文】子夏问道:“‘美妙的笑靥真美好呀,顾盼多姿真多情呀!素粉描面更娇俏啊!'说的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就像绘画一样,不是最后用素粉勾画吗?”子夏又问:“(您的说法使我想到)礼仪制度不是在后来产生的吗?”孔子说:“给我启发的是卜商啊!如此,是可以和他讨论诗了。”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赞扬了子夏,其实我们阅读欣赏任何一种文艺作品都应该运用想象和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关雎》:《诗经·周南》中的一篇,是一个男子追求一位姑娘的情诗,写他追求时的欢乐和求而不得的哀伤。乐而不淫:淫,过分,过量。哀而不伤:伤,损伤。孔子认为,哀乐是人性之本,惟哀乐应有制,当戒其“淫”和“伤”;而孔子又认为《关雎》诗中所表达的哀乐做到了这一点,故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没有过分,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致损伤。”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说法,这是要求音乐的中和之美,是儒家传统雅乐的美学特征。

(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注解】《韶》:传说是舜时乐舞名。尽美:主要指其音调、节拍之形式之完美。尽善:主要指其所涵蕴的思想意义之雅正。《武》:周武王时乐舞名。孔子认为舜以禅让得国,而周武王以征伐得国,故谓《韶》,尽美尽善,而《武》尽美而未尽善。

【译文】孔子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尽善尽美”说,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注解】质胜文则野:质,朴,质朴。文,文采,文饰。野,鄙野。史: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彬彬:这里指文和质均匀配合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文质彬彬”的说法,这为后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质朴恰当配合是后来文论家们对诗文写作的要求。

(7)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注解】兴于诗:兴, 是起的意思, 与我们讲“赋比兴”的兴字义相同。这里孔子是讲人的心志道德的修养常常是起意于诗的感发,实际上是说,人常在读《诗经》作品的时候,受到感发,而起意于心志道德的修养,故曰“兴于诗”。诗, 指《诗经》,古代学者常用“诗”表示《诗经》。立于礼:礼是教人恭谦辞让的,人之能立身社会而有坚定的处世原则,不为世事的利害所动摇,靠的是礼,故曰“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歌舞既可以劳人筋骨,教人俯仰进退之节,又可以使人受其教育,修身养性,达到人性的完善成熟,故曰“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诗可以感发人的意志,礼可以使人能够立足于社会人生,

音乐可以成就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

这则语录是讲诗、礼、乐的教化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文艺作品要能有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

(8)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注解】授之以政:授他以政事,即谓让他治理政事,从政。古人认为《诗经》是反映政治治乱得失的,从中可以明白政治得失之由和治理之法,所以孔子认为真正学好《诗》就可以“授之以政”,而且可以治理好国家。不达:不能通达,这里指不能明达从政的方法。使于四方:指出使四方之国,从事外交活动。专对:指外交场合的随机应对活动。奚以为:犹言有什么用。

【译文】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恰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主要是讲《诗经》可以应用于从政和外交活动,有其实用功能。文以致用也是我国古代作家的较为普遍的看法。

(9)子曰:“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注解】辞:文辞。达:表达,这里意谓能确切地表达。辞达而已以矣,有人认为孔子的意思是反对文辞之美,实则并非如此。孔子还说过“文质彬彬”的话。孔子的意思是既反对文辞的过分修饰华美,但也反对“质胜文”,他要求文质相均匀配合,文辞要确切恰当地表达意思。真正做到文辞确切地表达意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译文】孔子说:“文辞能够确切地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辞达”说,后来的文论家对之有很多阐释,大抵都主张文质相符的“辞达”说。

(10)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注解】陈亢:有人认为陈亢是孔子弟子,字子禽。伯鱼:孔子之子,名鲤字伯鱼。子亦有异闻乎:子,你,陈亢称伯鱼。异闻,不同的听闻。陈亢认为伯鱼是孔子之子,一定听到孔子的特别教诲,故问伯鱼有没有听到孔子不同于其他

弟子的教诲。尝独立:指孔子曾独立于庭院里。趋而过庭:趋,疾行,快步走过。趋而过庭,指孔鲤快步从中庭穿过。无以言:这里指说话没有根据。诗有比兴,可以教人酬酢应对之方法,故言“不学诗,无以言”。

【译文】陈亢问(孔子之子)伯鱼说:“您(侍奉在老师身边)听到什么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父亲一个人站在庭院里,我恭敬地快步走过中庭。(父亲)问道:‘学过诗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就不懂如何讲话。'我退下来就学习诗。”(《季氏》)

此则论诗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一是认为,诗歌的内容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和道德品质,可以使人学会正直的交往和立足社会的能力;二是说,诗歌可以提高人的讲话的水平。先秦的“赋诗言志”就是在外交场合讲话水平的体现。

(1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注解】小子:孔子呼及门弟子,表示有话要告诉。何莫:犹今言为什么不。莫,无。《诗》可以兴:兴,兴起,有激发、感动的意思。《诗》用比兴,触目眼前之事,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的意志,感动人的情思,故曰“可以兴”。可以观:观,观察,这里指从《诗》里可以看到社会政治得失和社会道德风貌,即朱熹所谓“考见得失”(《四书章句集注》),郑玄所谓“观风俗之盛衰”(何晏《论语集解》引),有此作用,故曰“可以观”。可以群:群,合群,意谓学《诗》可以学习到与人团结的方法,即孔安国所谓“群居相切磋”(《论语集解》引),故曰“可以群”。可以怨:怨,怨刺,《诗经》里有许多讽刺统治者的怨刺诗,可以学习怨刺的方法,即孔安国所谓“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故曰“可以怨”。迩之事父:迩,近。事父,指侍奉、伏侍父母。事君:指服务君主、国家。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学习《诗经》,从近的方面说,可以侍奉父母,明晓尽孝的责任,从远的方面说,可以服务于君主、国家,明晓尽忠的责任。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因为《诗经》作品中描写了许多鸟兽草木,借之以比兴,故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年青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结人,可以抒发怨愤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国君;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就是肯定文学的观察社会、干预生活、修养身心、治国齐家的作用。

2. 重要问题提要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一书是他的弟子后学根据孔子平时言论编纂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主要记载孔子论学、论证、论文等的一些言论,其论文的部分言论反映了他的文艺思想。“《论语》选录”一节是重点学习内容,主要应熟练掌握下面几个重要问题。

(1)论文与道德的关系

孔子认为诗与乐可以对培养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即主张诗与乐有“教化”作用。孔子强调“诗教”,但对诗与乐的审美作用则常被忽略和否定了。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是受孔子“诗教”观的影响。

(2)论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孔子认为赋《诗》对于处理当时的国际关系、外交活动有用。《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说明了学习《诗》对于从政和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3)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为政》篇提出的“思无邪”说。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就是孔安国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何晏《论语集解》引)。从音乐上讲,即提倡音乐的中正平和,从文学上讲,即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不能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不要直露。从作者读者方面说,“思无邪”说,要求创作者创作时要“思无邪”,创作出思想内容雅正无邪的作品,对欣赏者提出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思无邪”,对文艺作品要能要能接受其兴、观、群、怨的正确教育。

(4)“兴观群怨”说

孔文论文学社会作用,认为诗有“教化”作用,对其社会作用有极高估价,具体说就是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简言之,兴指诗歌的艺术形象可能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情感之波动,人们从吟咏、鉴赏诗歌中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孔子的“观”,既指诗歌的客观内容可以反映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即朱熹所谓“考见得失”(《四书章句集注》),郑玄所谓“观风俗之盛衰”(何晏《论语集解》引),也可以指诗歌可以反映作者主观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即从“赋诗”可以观其“言志”。孔子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理解的现实主义特征从“诗可以观”中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群,是指文学有团结群体的作用,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就是说文学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不良现象的作用。所谓“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即对不良政治的批判。“诗可以怨”是“兴观群怨”说最重要的内容。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兴观群怨”说,特别是“诗可以怨”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之大难以估量,我国现实主义文学有干预现实的传统,即是其巨大影响的一个方面。

(5)论文学内容与形式之关系——“辞达”说和文质说

孔子提出了“辞达而已矣”的“辞达”说和文质说。“辞达”就主要应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

与“辞达”说相联系的是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即认为文与质要均匀恰当地配合,要兼美。孔子的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即是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文采与质朴的相得益彰。

(6)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提出“尽善尽美”说,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为什么说《韶》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呢?历代学者有一种解释,因为《韶》乐是舜乐,舜有圣德,是受禅让而得天下,故“尽善尽美”;《武》乐是周武王乐,武王是以征伐取天下,孔子反对用武,故认为《武》

乐“尽善”而不“尽美”。

孔子不仅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的话,还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7)孔子文艺思想的影响

孔子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是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理论的积极影响。后来人提出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等说法,其中的“道”主要是儒家之道,而他提出的“兴观群怨”的文艺批评方法论,正是“载道”、“明道”的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二、《孟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孟子(前 372 -前 289 ),名轲。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孟子》一书一般认为是孟子亲自编定的,书中有些地方记载了孟子的有关文学艺术的论述,反映了他的文艺思想。学习《孟子》选录,主要要注意掌握以下两个问题。

(1)“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

这是孟子提出的较为科学的批评方法。“以意逆志”的“意”当是指读者之意,而“志”则是作者的思想意志。就是说读者要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但是我们在理解“以意逆志”时要联系孟子说话的整个意思。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是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意逆志”呢?这就要求“知人论世”了。即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以意逆志”的前提,而“以意逆志”则是“知人论世”的结果。孟子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大量的诗话、词话等大抵都是运用这一原则进行文学评论和批评的。

(2)“养气”说

孟子在回答公孙丑的问题“敢问夫子恶乎长”(“先生您擅长什么”)的问题

时,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意思是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后来孟子的话被用于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就是所谓的“养气”说。“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作为文学理论批评的用语,“养气”是说,作者必须首先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即养成“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因此,作家应首先从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入手,具有了高尚的人格品质,才能写出好作品。“气”、“养气”成为后世文论广泛运用的理论名词,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其源头无疑应上溯到孟子的“养气”的说法。

在这则语录里孟子提出了“知言”说。所谓“知言”,就是要善于通过言辞来分析说话者的心理与本质。“知言”要与“知人论世”联系起来理解,只有“知人论世”才能谈得上“知言”。

三、《庄子》选录中的重要问题

庄子(生卒年不详),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一位大师级的重要学者。《庄子》一书的《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周自作,《外篇》和《杂篇》当是他的弟子后学所作。《庄子》书中的许多言论被后世引入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学习《庄子》的文艺思想应注意以下几点。

(1)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必然把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之原则。《庄子》书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事虽然也是讲人工的创造,但其主体精神是要无人工斧凿之迹而与自然同化,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文论家也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评论的一个标准。

(2)“虚静”、“物化”说

虚静,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老子首先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庄子则又极大地加以发挥。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根据《庄子》书的论述,也就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我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

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而创作者不再感到主体自我存在,便进入了所谓“物化”境界,也叫做“以天合天”,主体的“自然”和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3)“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庄子》书中强调“意”是“不可以言传”的,其中一些讲出神入化的技艺的故事,如“轮扁斫轮”、“庖丁解牛”等都说明言不能尽传意的道理。《庄子》认为文字语言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把人的复杂的思维内容完全传达出来,这就是所谓“言不尽意”。既然“言不尽意”,那么,相比于意来,言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故《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那么,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味,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文学作品“意在言外”的传统,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庄子》文艺思想的影响

庄子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有很大的影响:①《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原则影响了后世作家对自然天成的艺术风格的追求;②《庄子》的“虚静”、“物化”观也被后人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创作主体修养的最基本条件,极大地影响后人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③《庄子》对言意关系、形神关系的观点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追求“意在言外”和“传神写照”的传统。

④《庄子》的文艺思想具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倾向,这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虎林电大中文中文教研组

李建新(整理提供)

2006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