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院基本标准2019
2019年版等级医院评审与护理有关标准.doc

2.8.5.1禁烟
【C】4.对有吸烟史的住院患者进行戒烟健康教育
2.8.6.1“平安医院”
【B】符合“C”,相关负责人对创建“平安医院”主要内容的知晓率≥90%
3.1.2.1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3.2.1
【C】3.有急诊病历质量评价的记录,评价结果纳入医师、护士个人的技能评价。5.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B】符合“C”,并
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
质量评价。
2.3.2.2
【C】
3.有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调与协作流程。
2.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30%。
1.4.1.1应急管理
【C】
1.各级各类人员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内容
【B】符合“C”,并
1.有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以及医院的每件重要医疗救援(三人以上)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4.2.2个性化服务
【C】办理入院、出院、转院手续便捷,可分时段或床边办理出院手续,提供24小时服务
【B】符合“C”,有为特殊患者(如残疾人、无近亲属陪护行动不便患者等)入院、出院提供多种服务的便民措施。
【A】符合“B”,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2.4.4.1
【C】3.有病情和病历等资料交接制度并落实,保障诊疗的连续性
4.相关管理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2.3.3.1急诊检诊、分诊,
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基本标准(含政策全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基本标准(含政策全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需求迅速释放,各地养老机构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养老机构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地调研中,老年人和养老机构均提出了制定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工作建议。
一方面,老年人希望在养老机构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大多数老年人由于患有多种疾病,不仅需要得到日常生活照料,还需要获得专业的诊疗和护理服务,尤其是常年患病的老年人希望养老机构具有病情监测、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救治的能力。
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希望设立医疗机构以获得持续发展。
目前,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设立条件,尽管1994年公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明确了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但与当前的老年健康需求不相适应,养老机构希望能够出台符合养老服务特点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2014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基本标准》的起草工作。
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基础上,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情况,经过多次与民政部、养老机构负责人、老年医疗和护理专家、医政管理专家的研究讨论,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
《基本标准》主要体现以下特点:一是明确了功能定位。
《基本标准》提出:养老机构医务室是设置在养老机构内,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老年保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急诊救护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养老机构护理站是设置在养老机构内,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慢性病护理、康复指导、心理护理、根据医嘱进行处置、消毒隔离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二是突出了老年需求。
《基本标准》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疗护理需求,规定了整体设计要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保证基本的执业医师配置,适当增加注册护士和护理员的人力配备。
护理院基本标准

护理院基本标准
1、护理院机构必须设有一体化的医疗护理机构,具有完整的设备、医疗药品及相关配套材料;
2、护理院有设有具有独立的和完备的护理组织。
包括护士站,护士室,护士室护士训练室,药房,护士宿舍,质量管理科等;
3、护理院必须有一个充足的医生队伍,具有良好的培训和背景,并且可以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4、护理院必须在医护护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专业护理组织,完善的床位分配,保障病人康复的诊疗服务;
5、护理院必须确立一个系统的纪律机制,具有良好的管理部门,同时完善了安全保障机制;
6、护理院必须建立完善的护理体系和质量检测指标,保证护理机构服务质量;
7、护理院设有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财务、质量、安全和患者管理等,可以更好地控制其执行情况;
8、护理院设有急救及救护服务,应对各种急救情况时有效充分的保护患者的安全和质量;
9、护理院设有完备的康复设施,能够提供各种康复疗法,有效治疗患者的疾病,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院基本标准【最新版】

护理院基本标准护理院基本标准护理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内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
各临床科室应当根据收治对象疾病和自理能力等实际情况,划分若干病区。
病区包括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必要时设康复治疗室。
临终关怀科应增设家属陪伴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营养科、消毒供应室。
(三)职能科室: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
三、人员(一)全院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至少有3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
除按照上述要求配备专职医师以外,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兼职医师。
至少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老年病科等专科的专职或兼职医师负责定期巡视患者,处理医疗问题。
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专职或兼职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8名护理人员,其中,注册护士与护理员之比为1:2-2.5。
(三)每10张床或每病区至少配备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护士。
每病区设护士长1名。
(四)应当配备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应的药师、技师、临床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医技人员。
四、房屋(一)护理院的整体设计应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每床间距不少于1米。
每个病室以2-4人间为宜。
(三)每个病房应当设置衣物储藏的空间,并宜内设无障碍卫生间,卫生间地面应当满足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要求。
(四)设有独立洗澡间,配备符合防滑倒要求的洗澡设施、移动患者的设施等有效安全防护措施。
(五)设有康复和室内、室外活动等区域,且应当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患者活动区域和走廊两侧应当设扶手,房门应方便轮椅进出;放射、检验及功能检查用房、理疗用房应当设无障碍通道。
一级护理院基本标准

一级护理院基本标准
一级护理院基本标准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的最基本的护理服务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安全:一级护理院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这包括在提供护理过程中遵循正
确的操作规程,预防并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设备和物品的安全可靠等。
2. 个人护理:一级护理院应提供患者的个人护理,包括协助患者进行洗漱、更衣、进食和排泄等日常生活活动。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遵循消毒和隔离的规定。
3. 皮肤护理:护理院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皮肤护理。
这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和完整,定期翻身以防止压疮的发生等。
4. 营养护理:一级护理院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并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提供
个性化的饮食护理。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5. 康复护理:护理院应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自理能力。
这包括进行康复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指导。
6. 患者教育:一级护理院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提供相关预防和
治疗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总的来说,一级护理院基本标准旨在提供安全、有效、质量高的护理服务,保
障患者的健康和福祉。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切实履行护理职责,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规范篇一:养老院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养老院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一、分级护理标准根据老人的年龄、生活自理程度、身体状况及特殊要求分为六个级别:流动护理、三级、二级、一级护理、特级护理和专人护理。
1、流动护理标准:(免费)生活行为完全自理者。
健康状况良好,有正常生活能力,能去餐厅就餐、自己洗澡、自己散步、自己去卫生间、头脑清楚、可整理个人物品、能参加集体活动、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漱、自己打扫房间等。
2、三级护理标准:(300元每月每人)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者;无夜间监护,不依赖他人帮助的,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老人。
需要帮助洗澡、提醒按时服药。
2、二级护理标准:(600元每月每人)需要他人帮助;需要夜间护理。
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者(尚可交流和表达意愿);或患有二种疾病以上者。
不能自己去卫生间。
3、一级护理标准:(900元每月每人)卧床或轮椅。
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或思维功能中度以上障碍者;视力障碍、肢体残疾或患有多种疾病者;或需要24 小时护理者;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4、特级护理标准:(1200元或面议)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愿,大小便失禁,或随时可能离世,一切均需照料者。
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5、专人护理标准:(1800元)达到特级护理标准,需送餐到房间,护理员服务对象不超过2人。
说明:凡符合以上等级护理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款项,即可确定为该等级。
二、分级护理服务服务内容1、流动服务1.1流动服务包括一日三餐、定时清洗外衣及床单、被罩。
1.2代采购日常用品。
1.3流动服务无专人监护。
2、三级护理2.1帮助老人做好“流动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2督促安排老人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洗澡、早晨漱口、洗脸、洗手、梳头、下午个人清洗等)2.3为老人做好室内及床单的卫生工作。
2.4每月清洗床上用品一次。
3、二级护理3.1帮助老人做好“三级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019年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doc

JGJ50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老年养护院外围宜设置通透式围栏, 围栏形式宜与所处环境及道路
风格相协调。
第二十五条 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老年人用房抗
震强度不应低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中的乙类标准。
第二十六条 老年养护院的老年人用房不宜超过四层,垂直交通应设置医用电
第四章 房屋建筑面积及用地指标 第十八条 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面积指标应以每床位所占房屋建筑面积确定。
第十九条 500 床、 400 床、 300 床、 200 床四类老年养护院房屋综合建筑面积 指标应分别为 40m2/ 床、 41m2/ 床、 42m2/ 床和 44m2/ 床;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的入 住登记、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社会工作用房所占比例不应低于总建筑
0.60 计算。
2. 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老年养护院可在规定指标基础上适当增加,
但不应超过 20%。
3. 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可在本标准基础上分别增加
4%和 6%。
第二十一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用地应根据建筑要求, 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 并 参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40 相关要求合理确定。
梯。
第二十七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居室以 2~4 人间为宜,室内通道和床距应满足
轮椅和救护床进出及日常护理的需要,并宜设置阳台。
第二十八条 老年养护院老年人居室应设置衣物储藏的空间,并宜内设卫生间,
1.14
1.29
1.39
1.63
用房
康复用房
0.36
0.38
0.400.60娱乐源自房1.671.71
1.74
1.86
社会工作用房
护理院基本标准

护理院基本标准护理院是为了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而设立的场所,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院的基本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护理院的基本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提高护理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首先,护理院的基本标准包括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护理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
他们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此外,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其次,护理院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对护理环境的要求。
护理院应保持清洁、整洁、安静的环境,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护理院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证患者在护理院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护理。
此外,护理院还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再次,护理院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
护理院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全面、持续的护理服务。
护理院应建立健全的护理记录和医疗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医疗信息得到妥善保管和利用。
护理院还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和家属的投诉和意见,提高服务质量。
最后,护理院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
护理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护理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护理院还应开展护理质量的内部和外部评估,不断改进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护理院的基本标准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基本标准,才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希望各护理院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基本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养老院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

养老院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一、分级护理标准根据老人的年龄、生活自理程度、身体状况及特殊要求分为六个级别:流动护理、三级、二级、一级护理、特级护理和专人护理。
1、流动护理标准:(免费)生活行为完全自理者。
健康状况良好,有正常生活能力,能去餐厅就餐、自己洗澡、自己散步、自己去卫生间、头脑清楚、可整理个人物品、能参加集体活动、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漱、自己打扫房间等。
2、三级护理标准:(300元每月每人)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者;无夜间监护,不依赖他人帮助的,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老人。
需要帮助洗澡、提醒按时服药。
2、二级护理标准:(600元每月每人)需要他人帮助;需要夜间护理。
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者(尚可交流和表达意愿);或患有二种疾病以上者。
不能自己去卫生间。
3、一级护理标准:(900元每月每人)卧床或轮椅。
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或思维功能中度以上障碍者;视力障碍、肢体残疾或患有多种疾病者;或需要24小时护理者;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4、特级护理标准:(1200元或面议)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愿,大小便失禁,或随时可能离世,一切均需照料者。
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5、专人护理标准:(1800元)达到特级护理标准,需送餐到房间,护理员服务对象不超过2人。
说明:凡符合以上等级护理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款项,即可确定为该等级。
二、分级护理服务服务内容1、流动服务1.1流动服务包括一日三餐、定时清洗外衣及床单、被罩。
1.2代采购日常用品。
1.3流动服务无专人监护。
2、三级护理2.1 帮助老人做好“流动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2.2督促安排老人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洗澡、早晨漱口、洗脸、洗手、梳头、下午个人清洗等)2.3为老人做好室内及床单的卫生工作。
2.4 每月清洗床上用品一次。
3、二级护理3.1 帮助老人做好“三级护理”全套护理工作。
3.2 定期为老人洗外衣,帮助老人剪指、趾甲,提醒老人理发剃须。
护理院基本标准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护理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内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
各临床科室应当根据收治对象疾病和自理能力等实际情况,划分若干病区。
病区包括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必要时设康复治疗室。
临终关怀科应增设家属陪伴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营养科、消毒供应室。
(三)职能科室: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
三、人员(一)全院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至少有3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
除按照上述要求配备专职医师以外,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兼职医师。
至少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老年病科等专科的专职或兼职医师负责定期巡视患者,处理医疗问题。
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专职或兼职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8名护理人员,其中,注册护士与护理员之比为1:2-2.5。
(三)每10张床或每病区至少配备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护士。
每病区设护士长1名。
(四)应当配备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应的药师、技师、临床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医技人员。
四、房屋(一)护理院的整体设计应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每床间距不少于1米。
每个病室以2-4人间为宜。
(三)每个病房应当设置衣物储藏的空间,并宜内设无障碍卫生间,卫生间地面应当满足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要求。
(四)设有独立洗澡间,配备符合防滑倒要求的洗澡设施、移动患者的设施等有效安全防护措施。
(五)设有康复和室内、室外活动等区域,且应当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患者活动区域和走廊两侧应当设扶手,房门应方便轮椅进出;放射、检验及功能检查用房、理疗用房应当设无障碍通道。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9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9护理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内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
各临床科室应当根据收治对象疾病和自理能力等实际情况,划分若干病区。
病区包括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必要时设康复治疗室。
临终关怀科应增设家属陪伴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营养科、消毒供应室。
(三)职能科室: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
三、人员(一)全院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至少有3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
除按照上述要求配备专职医师以外,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兼职医师。
至少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老年病科等专科的专职或兼职医师负责定期巡视患者,处理医疗问题。
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专职或兼职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8名护理人员,其中,注册护士与护理员之比为1:2-2.5。
(三)每10张床或每病区至少配备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护士。
每病区设护士长1名。
(四)应当配备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应的药师、技师、临床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医技人员。
四、房屋(一)护理院的整体设计应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每床间距不少于1米。
每个病室以2-4人间为宜。
(三)每个病房应当设置衣物储藏的空间,并宜内设无障碍卫生间,卫生间地面应当满足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要求。
(四)设有独立洗澡间,配备符合防滑倒要求的洗澡设施、移动患者的设施等有效安全防护措施。
(五)设有康复和室内、室外活动等区域,且应当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患者活动区域和走廊两侧应当设扶手,房门应方便轮椅进出;放射、检验及功能检查用房、理疗用房应当设无障碍通道。
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内容(2019年版 标准内容)

4.9
提供交通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或协助联系交通工具接送老年人,制定并执行服务流程、操作规范
一至五级
4.10
提供委托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代读、代写书信、代领物品、代缴各种费用,制定并执行服务流程、操作规范
二至五级
4.11
提供协助医疗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观察老年人日常生活情况变化、协助或指导老年人使用辅助器具、完成化验标本的收集送检、为老年人提供物品的清洁、消毒、协助老年人完成医疗护理辅助工作,制定并执行服务流程、操作规范
2.8
有满足老年人休闲健身、娱乐等活动的室外活动场所,有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文化娱乐设施
一至五级
2.9
有集中放置杂物的专门区域
一至五级
2.10
有集中放置清洁物品的专门区域
一至五级
2.11
有能满足车辆停放需求的停车位/区
一至五级
2.12
二层或二层以上建筑有电梯或升降移动装置或坡道
一至五级
2.13
1.5
室内光线充足,干净整洁
一至五级
1.6
室内噪音达到GB 3096中0类标准(小于60分贝)
一至五级
1.7
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GB/T 18883-2002要求
一至五级
2
设施设备
15%
2.1
居室内为老年人配置生活、照护所需要的设备
一至五级
2.2
卫生间实现无障碍功能,地面经过防滑处理
一至五级
2.3
洗浴区域配备洗浴设备,具备助浴空间
五级
4.18
提供社会参与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增进社会交往、传递知识与经验,制定并执行服务流程、操作规范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生活照料服务规范企业标准2019版

生活照料服务规范生活照料服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心自理、(半护理)部分失能、(全护理)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项目、操作规范、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中心开展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65.2图形符号术语第2部分:标志及导向系统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29353养老机构基本规范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40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MZ/T008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T032-2012养老机构安全管理MZ/T039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心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3-07-01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7]51号2017-033术语与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life care service中心向老年人提供饮食护理、清洁卫生护理、排泄护理、转移护理及其他护理等日常生活照顾服务的全过程。
3.2养老护理员personal care worker中心内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或具有国家职业资格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服务的服务人员4工作内容及要求4.1基本要求4.1.1人员要求4.1.1.1生活照料护理人员的配置应满足中心的基本需要。
持有国家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占养老护理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4.1.1.2中心生活照料服务人员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4.1.1.3养老护理人员与老年人的配比根据服务区域不同进行合理配置。
自理区人员配置宜不小于1:20,部分(半)失能区人员配置宜不小于1:10,失能老年人区配置宜不小于1:4。
护理院 设置标准

护理院设置标准护理院是指专门提供医疗服务和护理照料的机构。
在护理院中,对于护理照料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护理院的服务质量和病患的健康状况。
因此,为了确保护理院的服务质量和满足病患的需求,必须设置一系列的标准。
一、基础护理标准基础护理是指对病患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协助和关注,包括个人卫生、营养摄入、休息和安全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基础护理的标准需包括以下内容:1. 个人卫生:护理院应设置相关的标准,确保病患的个人卫生得到妥善照料,包括洗澡、更换衣物、口腔护理等。
2. 营养摄入:护理院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满足病患的日常需求。
标准包括合理的菜单搭配、食物摄入量的统计和记录等。
3. 休息:确保病患得到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干扰和噪音的干扰。
4. 安全:护理院需要设置安全措施,如防滑地板、防褥疮垫等,以保障病患的安全。
二、专业护理标准专业护理是指对病患的疾病治疗和护理技术的实施。
护理院应设定相应的标准以确保专业护理的质量和规范性:1. 护理人员资质:护理院需要确保护理人员具备相关的资格证书和专业背景,以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护理。
2. 护理流程和操作:设置标准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包括药物的使用和注射、伤口处理、监测指标的记录等。
3. 应急救援:护理院需要设定应急救援的标准和操作流程,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紧急情况,确保病患的安全和健康。
三、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质量是护理院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病患的满意度和护理院的声誉。
为确保高质量的服务,应设定以下标准:1. 服务态度:护理院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友善、耐心、细心的服务态度,积极倾听病患的需求和意见。
2. 沟通和信息传递: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与病患、家属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顺畅和准确。
3. 护理计划和评估:根据病患的需求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4. 病患教育:向病患提供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疾病和护理方法。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基本标准

C r i t C a r e Me d , 2 0 0 6 , 1 7 3 ( 1 2 ) : 1 3 9 0 — 1 4 1 3 .
[ 4 ]D i a s F D , S a mp a i o L M, d a S i l v a G A, e t a 1 . H o me - b a s e d p u l m o n a r y r e h a b i l -
研究来进一 步证实新型肺康 复模 式在老年 C O P D中
的作 用 。
参考文献
【 1 】中华 医学 会呼 吸病 分 会慢 性 阻塞性 肺 疾病 学组 . C O P D诊 治指 南
6 0 2 - 6 1 4 ; 2 0 0 7 , 5 0 ( 7 ) : 6 1 6 - 6 2 6 . [ 1 0 ]He n d e r a o n Y . U n d e r s t nd a i n g t h e b e n e i f t s o f p u l mo n a r y r e h bi a l i t a t i o n [ J ] . N u r s i n g T i me s , 2 0 0 4 , 1 0 0 ( 3 8 ) : 5 3 - 5 5 .
老年患者中的实施[ J ] . 护理学报, 2 0 1 2 , 1 9 ( 8 A ) : 7 6 — 7 8 . [ 1 5 ]Vi c t o i r a M, P h o e n e C a v e , V i c t o i r a J , e t a 1 . S i n g i n g t e a c h i n g a s a t h e r a p y
i t a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o n a r y d i s e se a : a r a n d o m-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9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9基本标准疗养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无法自理的老人等提供医疗,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
1,床位总数超过50张。
2,临床科室:至少内科,康复医学和临终关怀护理。
每个临床科室应根据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和自我保健能力划分几个病区。
病房包括病房,护理站,治疗室和处置室,必要时还设置康复治疗室。
临终关怀部门应设立一个家庭陪同室。
(2)医疗技术部门:至少药房,实验室,放射科,营养,消毒和供应室。
(3)职能部门:至少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备部门,病历(统计)室,信息部门。
3,人员(1)具有至少一名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生,以及至少三名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生。
除了根据上述要求提供专职医生外,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供兼职医生。
至少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医学,呼吸内科,肿瘤科,老年医学和其他专业领域的专职或兼职医生负责定期检查患者并处理医疗问题。
每增加10张床,至少将增加一位全职或兼职医生。
(2)每张床至少应配备0.8名护理人员,注册护士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为1:2-2.5。
(3)每10张病床或每个病房应配备至少1名具有主管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护士。
每个病房都有一名护士长。
(4)应提供与诊疗业务相对应的药剂师,技术人员,临床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及其他医疗技术人员。
4,房屋的总体设计(1)疗养院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2)病房内每张病床的净面积不得少于5平方米,且每张病床之间的空间不得少于1米。
每个病房适合2-4人入住。
(3)每个病房均应设有衣物存放处,并应设置无障碍厕所。
马桶的地板应满足易于清洁,不透水和防滑的要求。
(4)有独立卫生间,配备满足防滑要求的洗浴设施,移动病人设施和其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5)有复健,室内外活动场所等,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患者活动区和走廊的两侧均应设置扶手,门应方便轮椅出入;放射,检查,功能检查和理疗室应设有无障碍通道。
养老护理院建设标准

养老护理院建设标准
养老护理院是为了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长期
照护和康复护理服务的专业机构。
养老护理院的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建设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首先,养老护理院的建设标准应包括基本设施和服务设施两方面。
基本设施包
括建筑面积、房间布局、通风采光等,要求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需求。
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医疗、康复等服务项目,要求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护理需求。
其次,养老护理院的建设标准还应包括管理和运营方面的要求。
管理方面要求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配备、业务流程、安全管理等,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和权益。
运营方面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包括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让老年人享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服务。
另外,养老护理院的建设标准还应注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院内环境要求安静、整洁、舒适,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同时,要注重营造家庭化、温馨的氛围,让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
最后,养老护理院的建设标准还应注重专业化和人文化的要求。
专业化要求院
内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医疗知识,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人文化要求院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他们过上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
综上所述,养老护理院的建设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工程,需要从基本设施、管理运营、环境氛围、专业化人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和规划。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护理服务,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健康。
2019年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doc

2019年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doc
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与规范全国老年养护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的
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老年养护院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初步设计和督促检查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的老年养护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
目,其他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
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合理确定建设水平。
第五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应满足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经济实用。
第六条老年养护院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有关规定申报、征拨。
第七条老年养护院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福利、救助设施,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
实施,并体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第八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经
济、参数标准和指标及定额的规定。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9

护理院基本标准2019:一、床位:床位总数在2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至少设有治疗室、注射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0.6名护理人员;(二)每10床至少配备1名具有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三)护士与护理员之比为1:2;(四)至少有1名专职或兼职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五、设备:(一)病房床单元设备同一级综合医院;(二)有必要的医疗护理用具及设备;(三)有物品、环境的消毒和灭菌设备;(四)有洗澡设施;(五)有30年治疗护理记录及文件保存条件;(六)有与开展的服务项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药品应配备80种以上基本药品。
七、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八、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护理院:护理院是指由医护人员组成,在一定范围内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护理院是指的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在一定范围内,护理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残疾人、临终患者、绝症晚期和其他需要医疗护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支持治疗、姑息治疗、安宁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指导、社区老年保健、营养指导、心理咨询、卫生宣教和其他i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
老年护理服务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英国。
当初的老年护理服务是相对医院而言的,人们把护理院机构称为护理院,也有称为安息院或者临终关怀院,到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进入老年社会,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医疗费用和医院床位被老年人占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
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开展危重症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体重营养定期采集分析,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
如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思想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程度;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护理院基本标准:
卫医政发〔201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护理院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护理院的建设,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我部组织对1994年发布的护理院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提出以下要求:
印发通知: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护理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发展护理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重要措施。
护理院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合理分流大医院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患者,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护理院的建设和发展。
二、多措并举,完善发展护理院的政策措施
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护理院。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将护理院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要根据当地居民需求、人口数量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对护理院进行规划布局与设置,合理调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形成急慢分治、功能互补、紧密合作的医疗服务格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二)将部分现有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院。
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将部分一级或二级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转型为护理院,明确其为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功能和任务,完善服务设施配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护理院。
根据《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国办发〔2010〕58号)精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护理院,满足人民群
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完善落实优惠政策,确保非公立护理院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与公立护理院享受同等待遇。
三、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
(一)《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是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护理院执业登记和校验的主要依据。
对于申请执业登记和校验的护理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进行现场检查。
达不到该标准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得予以登记和校验。
部分地区确因地域和服务需求等因素达不到要求的,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标准,并报我部备案。
(二)《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不符合《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的护理院,应当于2011年10月31日前完成整改。
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1994年我部发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中护理院的基本标准同时废止。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内容:
护理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5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内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
各临床科室应当根据收治对象疾病和自理能力等实际情况,划分若干病区。
病区包括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必要时设康复治疗室。
临终关怀科应增设家属陪伴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营养科、消毒供应室。
(三)职能科室: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
三、人员
(一)全院至少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至少有3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师。
除按照上述要求配备专职医师以外,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兼职医师。
至少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老年病科等专科的专职或兼职医师负责定期巡视患者,处理医疗问题。
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专职或兼职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8名护理人员,其中,注册护士与护理员之比为1:2-2.5。
(三)每10张床或每病区至少配备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护士。
每病区设护士长1名。
(四)应当配备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应的药师、技师、临床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医技人员。
四、房屋
(一)护理院的整体设计应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每床间距不少于1米。
每个病室以2-4人间为宜。
(三)每个病房应当设置衣物储藏的空间,并宜内设无障碍卫生间,卫生间地面应当满足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的要求。
(四)设有独立洗澡间,配备符合防滑倒要求的洗澡设施、移动患者的设施等有效安全防护措施。
(五)设有康复和室内、室外活动等区域,且应当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患者活动区域和走廊两侧应当设扶手,房门应方便轮椅进出;放射、检验及功能检查用房、理疗用房应当设无障碍通道。
(六)主要建筑用房不宜超过4层。
需设电梯的建筑应当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
(七)设有太平间。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至少配备呼叫装置、给氧装置、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或吸痰装置、气垫床或具有防治压疮功能的床垫、治疗车、晨晚间护理车、病历车、药品柜、心电图机、X光机、B超、血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恒温箱、消毒供应设备、电冰箱、洗衣机、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合同,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检验和消毒供应设备。
(二)急救设备:至少配备心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气管插管设备、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三)康复治疗专业设备:至少配备与收治对象康复需求相适应的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设备。
(四)信息化设备:在住院部、信息科等部门配置自动化办公设备,保证护理院信息的统计和上报。
(五)病房每床单元基本装备:应当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病床应当设有床挡。
(六)其他:应当有与开展的诊疗业务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管理
(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二)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