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繁殖植物的育种PPT
合集下载
7.无性系育种
![7.无性系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7461d53767ec102de2bd8945.png)
(2)保持适宜的插床温度和湿度
维持插壤较高的温度(一般认为20 25℃较适宜) 20维持插壤较高的温度(一般认为20-25℃较适宜),而使插 床气温稍低(15-20℃);同时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100 床气温稍低( 15-20℃ 同时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 80 之间,这是保证插条生根的重要因素。 %之间,这是保证插条生根的重要因素。
第八章 无性繁殖与 无性系育种
主要内容
一、无性系育种的概念和意义 二、无性繁殖和采穗圃 三、无性系选育程序 四、无性系造林
一、无性系育种的概念和意义
1 无性系育种的基本概念
无性繁殖 Asexual Propagation /Clonal Propagation 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组织, 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组织,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再生 为完整的新植株,称为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 为完整的新植株,称为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 无性系 Clone 从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繁 殖系或简称无性系。无性系是某一原始母株( 殖系或简称无性系。无性系是某一原始母株(无性系原株 ortets) 通 过 无 性 繁 殖 所 产 生 的 无 数 分 株 ( 无 性 系 分 株 ) ramets)的总称。 )的总称。 无性系育种 Clonal Breeding 在天然群体或人工选育的杂合群体等的基础上,通过 在天然群体或人工选育的杂合群体等的基础上, 无性系测定选育出优良无性系, 无性系测定选育出优良无性系,并以无性繁殖方式推广利 用的育种技术。 用的育种技术。
无性系测定 Clonal Test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无性系间遗传差异的试验研究工作。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无性系间遗传差异的试验研究工作。 无性系选择 Clonal Selection 选择优良个体,形成无性系,经过无性系测定, 选择优良个体,形成无性系,经过无性系测定,选择出 表现优越的无性系的过程。 表现优越的无性系的过程。 成熟效应 Cyclophysis , Mature Effect 指树木的无性繁殖能力随着树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 指树木的无性繁殖能力随着树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 位置效应 Toppohysis, Position effect 指树木在营养繁殖中, 穗条来源的部位不同,形成的新 指树木在营养繁殖中, 穗条来源的部位不同, 植株表现出斜向生长的现象。 植株表现出斜向生长的现象。
《植物的生殖生理》课件
![《植物的生殖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91bf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b.png)
维持雌、雄配子体发育和成熟
03
植物激素对于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和成熟具有重要作用,从而
影响受光照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和分布,从而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
温度
温度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代谢,进而影响 植物的生殖生理过程。
水分
水分状况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从而 影响植物的生殖生理过程。
雌性生殖器官:胚珠和子房
胚珠
胚珠是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位于子房内,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胚珠内部含有卵细胞和中央细胞,是植物繁殖 后代的重要结构。
子房
子房是植物雌蕊的一部分,通常位于花的底部。子房内含有多个胚珠,是植物繁殖后代的场所。
受精过程与胚胎发育
受精过程
受精是指卵细胞与精子细胞的结合, 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过程中, 花粉落在胚珠上,释放出精子细胞, 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02
植物的生殖器官与生 殖过程
雄性生殖器官:花药和花粉
花药
花药是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位于花 蕾中,包含小孢子和精子细胞。花药 通常呈囊状,内部含有许多小孢子, 是生产花粉的结构。
花粉
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由小孢 子发育而来。花粉具有多种形态,如 球形、椭圆形等,通常呈干燥状态, 需要借助风、昆虫等媒介传播。
植物生殖与农业生产的关联
研究植物生殖生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以及培育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未来研究方向与技术手段
1 2
发展新型实验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单细胞测序等前沿技术手段 ,深入解析植物生殖生理过程的细节。
跨学科整合研究
结合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 方法,全面揭示植物生殖生理的奥秘。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六章 选择育种
![第六章 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cb7f3d05763231126edb11bb.png)
47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实生选种 (一)概念
1.实生繁殖: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方式。 2.实生苗:由种子发芽长出的苗。 3.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选择, 从中选出优良个体并建成营养系品种,或 改进继续实生繁殖时下一代的群体遗传组 成,均称为实生选种。【荷花】
48
荷花的育种中 实生选种效果最好
这种选择法的程序与多次单株选择法相似, 差别主要在这种选择法不在系统比较圃里留 种,而是在另设的留种区内留种。每一代每 一当选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用以播种系统比 较圃,一份用以留种区内留种。在系统比较 圃内各系统间不进行隔离,以便于较客观较 精确的比较。在留种区内各系统间进行隔离, 以防系统间杂交。根据系统比较圃的鉴定结 果,在留种区各相应系统内选株留种。下一 年继续这样继续。
第六章 选择育种
1
提要: ❖ 选择与选择育种 ❖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一、选择的实质 选择:指从自然变异群体中选优汰劣。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选择可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选择的实质是什么呢?
3
4
无论是自然选择或是人工选择 都能使群体内入选个体产生后代 淘汰个体不能产生或较少产生后代
❖ 一次单株选择法:多用于自花、常异花作物品种改良和 良种繁殖,以及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的保纯。
❖ 多次单株选择法:用于自花、常异花杂交后代的选择。
18
一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19
多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20
优点: 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择
效率,多次单株选择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
株系比较进行时间的长短取决接于在…进行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实生选种 (一)概念
1.实生繁殖: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方式。 2.实生苗:由种子发芽长出的苗。 3.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选择, 从中选出优良个体并建成营养系品种,或 改进继续实生繁殖时下一代的群体遗传组 成,均称为实生选种。【荷花】
48
荷花的育种中 实生选种效果最好
这种选择法的程序与多次单株选择法相似, 差别主要在这种选择法不在系统比较圃里留 种,而是在另设的留种区内留种。每一代每 一当选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用以播种系统比 较圃,一份用以留种区内留种。在系统比较 圃内各系统间不进行隔离,以便于较客观较 精确的比较。在留种区内各系统间进行隔离, 以防系统间杂交。根据系统比较圃的鉴定结 果,在留种区各相应系统内选株留种。下一 年继续这样继续。
第六章 选择育种
1
提要: ❖ 选择与选择育种 ❖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一、选择的实质 选择:指从自然变异群体中选优汰劣。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选择可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选择的实质是什么呢?
3
4
无论是自然选择或是人工选择 都能使群体内入选个体产生后代 淘汰个体不能产生或较少产生后代
❖ 一次单株选择法:多用于自花、常异花作物品种改良和 良种繁殖,以及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的保纯。
❖ 多次单株选择法:用于自花、常异花杂交后代的选择。
18
一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19
多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20
优点: 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择
效率,多次单株选择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
株系比较进行时间的长短取决接于在…进行
植物的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植物的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https://img.taocdn.com/s3/m/f6d636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6.png)
无性繁殖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有性繁殖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保护濒危物种:通过有性繁殖,可以增加濒危物种的数量,提高其生存能力。
培育新品种:有性繁殖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遗传改良:有性繁殖可以产生新的遗传组合,提高物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恢复生态系统:有性繁殖可以帮助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
有性繁殖的局限性
遗传变异大:有性繁殖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重组,导致遗传变异较大。
受环境影响大:有性繁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受环、传粉、受精等过程,繁殖速度相对较慢。
繁殖成本高:有性繁殖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如人工授粉、育种等。
3
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比较
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缩短繁殖周期,提高繁殖效率。
无性繁殖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类型。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的方式
无性繁殖的优势
无性繁殖的局限性
2
植物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的定义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汇报人:XX
感谢观看
繁殖方式的比较
无性繁殖的优点: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无性繁殖: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产生新的个体。
有性繁殖:通过种子、孢子等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有性繁殖的优点:能产生新的遗传组合,提高物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遗传信息的比较
无性繁殖:遗传信息完全来自母本,没有遗传变异
有性繁殖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保护濒危物种:通过有性繁殖,可以增加濒危物种的数量,提高其生存能力。
培育新品种:有性繁殖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遗传改良:有性繁殖可以产生新的遗传组合,提高物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恢复生态系统:有性繁殖可以帮助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
有性繁殖的局限性
遗传变异大:有性繁殖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重组,导致遗传变异较大。
受环境影响大:有性繁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受环、传粉、受精等过程,繁殖速度相对较慢。
繁殖成本高:有性繁殖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如人工授粉、育种等。
3
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比较
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缩短繁殖周期,提高繁殖效率。
无性繁殖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类型。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的方式
无性繁殖的优势
无性繁殖的局限性
2
植物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的定义
有性繁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汇报人:XX
感谢观看
繁殖方式的比较
无性繁殖的优点: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无性繁殖: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产生新的个体。
有性繁殖:通过种子、孢子等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有性繁殖的优点:能产生新的遗传组合,提高物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遗传信息的比较
无性繁殖:遗传信息完全来自母本,没有遗传变异
《园艺植物的繁殖》PPT课件
![《园艺植物的繁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6677cd59eef8c75fbfb3d2.png)
• 另外,高温时和沙性土壤应适当深播,秋冬比春季适当深播。 • 6、播后管理 • (1) 出苗期的管理; • (2)间苗移栽; • (3)松土除草; • (4)施肥灌水 • (5)病虫害的防治
编辑课件ppt
16
第二节 园艺植物的嫁接繁殖
一、嫁接繁殖的概念
嫁接育苗 :
将优良品种上的枝或芽,
通过嫁接技术,
编辑课件ppt
7
(3)种子的纯净 取得种子后要通过风吹、过筛、机械处理等方法净化 种子,以提高其纯度。
2、种子的包装、运输及贮藏 3、种子生活力鉴定
编辑课件ppt
8
编辑课件ppt
9
• 4、播种前处理
(1)层积处理
是种子与潮湿的介质一起置于低温条件下(0-
5℃),以保证其顺利通过后熟作用的一种种子
编辑课件ppt
14
(4)播种技术
方法步骤
打足底水→水渗后撒一层药土 →播种 →盖一层药土 →覆一层细潮土
苗床
编辑课件ppt
15
• (5)播种深度
• 播种深度依种子大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而定。一般播 种深度为种子最大直径的2-5倍,如核桃等大粒种子播种深度 为4-6cm;海棠、杜梨2-3cm;甘蓝、石竹、香椿0.5-1cm。
(3)破皮处理 对种皮厚的山杏、山桃、酸枣、美人蕉、 荷花等种子可人工或机械破壳,也可用干湿交替、冷热 交替、冻融交替的方法破壳。
(4)包衣处理
(5)种子消毒(sterilization)
药 剂 拌 种 : 常 用 种 子 量 的 0.3% 的 药 剂 ( 如 70% 敌 克 松 、 50%福美锌、50%退菌特等)拌干种子;
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
使其成活为一新的植株的繁殖方+”(砧木+接穗)
编辑课件ppt
16
第二节 园艺植物的嫁接繁殖
一、嫁接繁殖的概念
嫁接育苗 :
将优良品种上的枝或芽,
通过嫁接技术,
编辑课件ppt
7
(3)种子的纯净 取得种子后要通过风吹、过筛、机械处理等方法净化 种子,以提高其纯度。
2、种子的包装、运输及贮藏 3、种子生活力鉴定
编辑课件ppt
8
编辑课件ppt
9
• 4、播种前处理
(1)层积处理
是种子与潮湿的介质一起置于低温条件下(0-
5℃),以保证其顺利通过后熟作用的一种种子
编辑课件ppt
14
(4)播种技术
方法步骤
打足底水→水渗后撒一层药土 →播种 →盖一层药土 →覆一层细潮土
苗床
编辑课件ppt
15
• (5)播种深度
• 播种深度依种子大小、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而定。一般播 种深度为种子最大直径的2-5倍,如核桃等大粒种子播种深度 为4-6cm;海棠、杜梨2-3cm;甘蓝、石竹、香椿0.5-1cm。
(3)破皮处理 对种皮厚的山杏、山桃、酸枣、美人蕉、 荷花等种子可人工或机械破壳,也可用干湿交替、冷热 交替、冻融交替的方法破壳。
(4)包衣处理
(5)种子消毒(sterilization)
药 剂 拌 种 : 常 用 种 子 量 的 0.3% 的 药 剂 ( 如 70% 敌 克 松 、 50%福美锌、50%退菌特等)拌干种子;
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
使其成活为一新的植株的繁殖方+”(砧木+接穗)
4-2无性繁殖植物的育种
![4-2无性繁殖植物的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91c5ee96dd88d0d233d46a35.png)
3)、决选:
选种单位对复选合格品系提出复选报告后,由主管部
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决选评审。经过评审,确认在生产上
有前途的品系,可由选种单位予以命名,由组织决选的主 管部门作为新品种予以推荐公布。选种单位在发表新品种
时,应提供该品种的详细说明书。
决选时,选种单位应提供完整的资料,包括不少于 3 年的连续观察数据,不同区域的生产试验结果,选种历史、 实物等。
变异性状的变异程度:是否在基因型的反应规范内?
②突变部位与嵌合体类型的分析研究,作为芽变材料的分离 和繁殖时的参考。分析方法主要是植物组织解剖学和细胞 学的方法。
3)变异体的分离同型化
芽变常常以嵌合体的形式出现,使变异不够
稳定,选种时,要设法分离出同质突变体,以稳
定优良性状。
分离方法:短截修剪;诱发不定芽、不定根;实生
的无性繁殖后代与原品种类型栽植于同一圃内,进行比较
鉴定。
2)复选圃(选种圃) 对芽变系进行全面而精确鉴定的场所。 一些虽已肯定是优良芽变,但还有某些性状尚未充 分了解者,均需进复选圃作全面鉴定。 复选圃除进行芽变系与原品种间的比较鉴定外,同 时也进行芽变系之间的比较鉴定,为繁殖推广提
供可靠依据。
复选圃的安排: 复选圃地的土壤地势要力求一致 每系不少于 10 株,在圃内采用单行小区,每行 5 株,重复 2 次 异花授粉的种类,授粉品种可作为保护行配置。 对嫁接繁殖的园林植物种类,砧木宜用当地习用类 型,并注意芽变系与对照之间及各芽变系间砧木 的一致性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繁殖,都能将变异的性状遗传下去;
不稳定的芽变指芽变发生后,只有通过无性繁殖才能保持。 实质:基因突变的可逆性;芽变的嵌合性
2)芽变性状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植物的生殖》课件
![《植物的生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4b2f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e.png)
机遇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生殖研究将迎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此外,植物生殖研究在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1
2
3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植物生殖相关基因进行精确调控,有望培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
基因编辑技术
花粉可以通过风、昆虫等媒介传播,从而实现异花授粉。这对于植物的繁殖和基因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花粉的传播
花粉的形成
受精前的准备
当花粉落在柱头上时,经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花粉开始萌发并长出花粉管。
受精过程
花粉管沿着柱头向胚珠生长,释放出精细胞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受精后,胚珠发育成为种子,其中包含胚、胚乳和种皮等结构。
科学研究
05
CHAPTER
植物生殖的应用
种子生产
植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种子,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可以用于繁殖和种植。
杂交育种
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可以创造新的遗传性状,培育出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农作物新品种。
植物资源保护
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繁殖和保存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植物的生殖》ppt课件
目录
植物生殖的概述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生殖的进化与多样性植物生殖的应用植物生殖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植物生殖的概述
指植物通过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类型。
植物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通过花粉和胚珠的结合,产生种子的繁殖方式。
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实现植物快速繁殖和种质资源保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生殖研究将迎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此外,植物生殖研究在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1
2
3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植物生殖相关基因进行精确调控,有望培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
基因编辑技术
花粉可以通过风、昆虫等媒介传播,从而实现异花授粉。这对于植物的繁殖和基因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花粉的传播
花粉的形成
受精前的准备
当花粉落在柱头上时,经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花粉开始萌发并长出花粉管。
受精过程
花粉管沿着柱头向胚珠生长,释放出精细胞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受精后,胚珠发育成为种子,其中包含胚、胚乳和种皮等结构。
科学研究
05
CHAPTER
植物生殖的应用
种子生产
植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种子,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可以用于繁殖和种植。
杂交育种
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可以创造新的遗传性状,培育出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农作物新品种。
植物资源保护
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繁殖和保存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植物的生殖》ppt课件
目录
植物生殖的概述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生殖的进化与多样性植物生殖的应用植物生殖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植物生殖的概述
指植物通过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类型。
植物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通过花粉和胚珠的结合,产生种子的繁殖方式。
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实现植物快速繁殖和种质资源保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第四、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课件 176页PPT
![第四、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课件 17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cd2f9b58f5f61fb7366681.png)
锁 4 )目标性状为隐性时,每回交一代后需自交一代 5 )必要时可进行改良回交(选用同类型的其它品
种作轮回亲本,防止多代近交导致生活力衰退)
4 .多亲杂交的亲本选配要求
1 )优良性状多的亲本、遗传力低的亲本或具 主要目标性状的亲本后参加杂交
2 )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先参加杂交 3 )隐性目标性状在杂合状态下不能依据表型
摘心、去蘖 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破坏 成熟前套纱布袋 3 )杂交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种子成熟后,及时采集杂交种子(注意放标 牌)
5 .室内切枝杂交
适用于种子小、成熟期短的植物,如菊、 杨、柳、榆
技术程序:枝条的采集与修剪 ,水培与管 理 ,去雄,隔离,授粉 ,种子采收
第五节 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F1× 比松 ┋(早花,矮生性) ↓
沈农2号番茄 (早熟、丰产、有限生长、大果)
2. 合成杂交(双交)
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杂交配成单交种,再将 两个单交杂种杂交。
优点:将分散于多数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综合于杂 种中,丰富了杂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变异类 型,可选育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合成杂交
亲本的基因型及性状表现是杂种后代性状形 成的物质基础。
杂交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育种效果,是杂交 育种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 .亲本选择的原则
1 )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原始材料,了解目标性状遗传 规律,从大量原始材料中精选亲本。
2 )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
优良性状越多,需要改良完善的性状越少, 育成优良品 种的几率越大。
育种圃鸟瞰图
综上所述,系谱法可概括为: 一代看, 二代找, 三代定, 四代促。
即F1看组合优劣,F2找重点组合中的优 良单株,F3定系统的好坏,F4促系统的稳定。
种作轮回亲本,防止多代近交导致生活力衰退)
4 .多亲杂交的亲本选配要求
1 )优良性状多的亲本、遗传力低的亲本或具 主要目标性状的亲本后参加杂交
2 )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先参加杂交 3 )隐性目标性状在杂合状态下不能依据表型
摘心、去蘖 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破坏 成熟前套纱布袋 3 )杂交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种子成熟后,及时采集杂交种子(注意放标 牌)
5 .室内切枝杂交
适用于种子小、成熟期短的植物,如菊、 杨、柳、榆
技术程序:枝条的采集与修剪 ,水培与管 理 ,去雄,隔离,授粉 ,种子采收
第五节 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F1× 比松 ┋(早花,矮生性) ↓
沈农2号番茄 (早熟、丰产、有限生长、大果)
2. 合成杂交(双交)
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杂交配成单交种,再将 两个单交杂种杂交。
优点:将分散于多数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综合于杂 种中,丰富了杂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变异类 型,可选育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合成杂交
亲本的基因型及性状表现是杂种后代性状形 成的物质基础。
杂交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育种效果,是杂交 育种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 .亲本选择的原则
1 )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原始材料,了解目标性状遗传 规律,从大量原始材料中精选亲本。
2 )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
优良性状越多,需要改良完善的性状越少, 育成优良品 种的几率越大。
育种圃鸟瞰图
综上所述,系谱法可概括为: 一代看, 二代找, 三代定, 四代促。
即F1看组合优劣,F2找重点组合中的优 良单株,F3定系统的好坏,F4促系统的稳定。
《植物的生殖方式》课件
![《植物的生殖方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590b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b.png)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将母本的 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分株、块根、块茎等无性繁殖方式, 直接从母体复制产生后代,而不经过配子结合的过程。
植物生殖方式的分类
种子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是植物最常见的一种生殖方式。种子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通常包括种皮、胚乳 和胚芽等部分。
环境适应性
植物能够根据环境条件选 择合适的生殖方式,以适 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生态平衡
植物的生殖方式对于维持 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它们决定了种群的数 量和分布。
02
无性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方式的定义和特点
总结词
无性生殖方式是指植物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其特点包括遗传稳定性 、繁殖速度快等。
《植物的生殖方式》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植物生殖方式的概述 • 无性生殖方式 • 有性生殖方式 • 植物生殖方式的演化 • 植物生殖方式的实际应用
01
植物生殖方式的概述
植物生殖方式的定义
1 2
3
植物生殖方式定义
植物生殖方式是指植物通过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过程。这 些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
嫁接技术
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将一个植 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个植物的 根上,实现不同品种之间的结合
。
花卉繁殖
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种子繁 殖或扦插繁殖等手段,培育出各种 美丽的花卉。
盆景制作
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通过修剪、 蟠扎等技术手段,制作出形态各异 的盆景艺术品。
植物生殖方式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异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雌蕊上 完成受精。
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将母本的 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分株、块根、块茎等无性繁殖方式, 直接从母体复制产生后代,而不经过配子结合的过程。
植物生殖方式的分类
种子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是植物最常见的一种生殖方式。种子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通常包括种皮、胚乳 和胚芽等部分。
环境适应性
植物能够根据环境条件选 择合适的生殖方式,以适 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生态平衡
植物的生殖方式对于维持 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它们决定了种群的数 量和分布。
02
无性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方式的定义和特点
总结词
无性生殖方式是指植物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其特点包括遗传稳定性 、繁殖速度快等。
《植物的生殖方式》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植物生殖方式的概述 • 无性生殖方式 • 有性生殖方式 • 植物生殖方式的演化 • 植物生殖方式的实际应用
01
植物生殖方式的概述
植物生殖方式的定义
1 2
3
植物生殖方式定义
植物生殖方式是指植物通过不同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过程。这 些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
嫁接技术
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将一个植 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个植物的 根上,实现不同品种之间的结合
。
花卉繁殖
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种子繁 殖或扦插繁殖等手段,培育出各种 美丽的花卉。
盆景制作
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通过修剪、 蟠扎等技术手段,制作出形态各异 的盆景艺术品。
植物生殖方式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异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雌蕊上 完成受精。
第9章营养繁殖苗培育PPT课件
![第9章营养繁殖苗培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9166376bec0975f565e273.png)
第九章 营养繁殖苗培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扦插育苗 嫁接育苗 组织培养育苗 其他营养繁殖育苗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芽)繁殖新植株的方法,
称为营养繁殖(因为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法,所以又称为无性繁殖)。 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 二.优点(与有性繁殖相比) ⑴有利于林木优良遗传特性的保存以及优良基因、品种和类型的繁殖; ⑵适用于某些种子繁殖比较困难的树种,如杨树、泡桐、楸树等; ⑶生长速度快,可以提早开花结实,为杂交育种创造条件。
4、插穗的叶、芽
嫩枝、常绿树和针叶树扦插,插穗上常保留叶片。叶片能进行光 合作用,制造生根所需要的养分,有利于生根。据油橄榄插条不同留叶 数的比较实验,留两对叶片比留一对叶片的插穗扦插生根率高。插穗芽 的附近根原基分布较多,营养物质也丰富,而且芽在萌发时,内源激素 也增多,这些都有利于插穗愈合生根。所以,插穗下切口在靠近芽下剪 切,插穗容易成活。
皮部生根型
愈伤组织生根型
二、影响插穗生根的因素
内因 母树年龄 枝条的发育状况(生理基础) 枝条在树冠上的位置 插穗在枝条上的位置 极性
外因 温度 湿度 光照 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影响插穗生根的内因
1、树种的遗传性
不同的树种,由于遗传特性不同,插穗生根的能力也不一样,根据枝 条生根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二节 扦插育苗
一.插条成活原理 二.影响插穗成活的原因 三.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 四.扦插育苗方法 五.插根育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扦插育苗 嫁接育苗 组织培养育苗 其他营养繁殖育苗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芽)繁殖新植株的方法,
称为营养繁殖(因为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法,所以又称为无性繁殖)。 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 二.优点(与有性繁殖相比) ⑴有利于林木优良遗传特性的保存以及优良基因、品种和类型的繁殖; ⑵适用于某些种子繁殖比较困难的树种,如杨树、泡桐、楸树等; ⑶生长速度快,可以提早开花结实,为杂交育种创造条件。
4、插穗的叶、芽
嫩枝、常绿树和针叶树扦插,插穗上常保留叶片。叶片能进行光 合作用,制造生根所需要的养分,有利于生根。据油橄榄插条不同留叶 数的比较实验,留两对叶片比留一对叶片的插穗扦插生根率高。插穗芽 的附近根原基分布较多,营养物质也丰富,而且芽在萌发时,内源激素 也增多,这些都有利于插穗愈合生根。所以,插穗下切口在靠近芽下剪 切,插穗容易成活。
皮部生根型
愈伤组织生根型
二、影响插穗生根的因素
内因 母树年龄 枝条的发育状况(生理基础) 枝条在树冠上的位置 插穗在枝条上的位置 极性
外因 温度 湿度 光照 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影响插穗生根的内因
1、树种的遗传性
不同的树种,由于遗传特性不同,插穗生根的能力也不一样,根据枝 条生根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二节 扦插育苗
一.插条成活原理 二.影响插穗成活的原因 三.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 四.扦插育苗方法 五.插根育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芽变的嵌合性
体细胞突变最初仅发生于个别细胞,就发生突变的个体、器 官或组织来说,它只是由突变与未突变的细胞组成的嵌合 体( chimera )。
只有在细胞分裂、发育过程中异型细胞间的竞争和选择的作
用下才能转化成突变芽、枝、植株和株系。 此外。芽变和其他突变一样,多数是不利的,有的甚至是有 害的,只有少数是有利的。
繁殖;组织培养
3、芽变材料的培育
1)鉴定圃
用于对变异性状虽十分优良,但仍不能肯定其为芽变
的个体,与其原品种类型进行比较,为深入鉴定变异性状 及其稳定性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扩大繁殖提供材料来源。 扦插、分株鉴定:对于一些植物体较小,通常采用扦插、分 株等方法繁殖的观赏植物,可采用移植鉴定圃。将变异体
Aa
Aa aa
AA
aa Aa 。
(四)、芽变选种的程序与方法
1、选择时期
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进行细致的
观察和选择;重点抓住芽变最易发生的时机,进
行集中选择。
如:花期前后、果实成熟期、自然灾害期等。
①药用植物产品收获期的前后是选择芽变的良机。此时期植 物材料集中,数量多,工作人员也多,便于观察、选择各 种材料。 ②在严重的自然灾害后,是选择具有抗逆性芽变的好机会。
在遭到自然灾害的群体中,若发现无受害、或受害很轻的
植株、枝条,则可能是芽变材料;由于正常的叶、茎、芽 遭损失后,使深层组织的潜伏变异得到表现机会,重新萌 发出来的不定芽、萌蘖枝条很可能是芽变的材料。
2、变异材料的分析
1)、芽变与饰变的 鉴定方法:
直接鉴定法(直接检查遗传物质):染色体的数目、
结构、 DNA 的测定
不同。突变发生的时间晚,梢端处于分裂的细胞数多,突
变细胞的位置不在中心处。
周缘嵌合体
同质
内周
中周
外周
中内周
Hale Waihona Puke 外内周外中周Chimera in M1
Periclinal Chimera 周缘嵌合体
扇形嵌合体
内扇
中扇
外扇
中内扇
外内扇
外中扇
Sectoral Chimera 扇形嵌合体
Sectoral Chimera
(二)、芽变的细胞学基础
1 .梢端分生组织的组织发生层学说 梢端:位于茎和枝条的顶端,包括生长点及
幼叶原基的一个区域,是新梢的生长起始
部位。
组织发生层:被子植物梢端分生组织都有几个相互独
立的细胞层,分别以 L I 、 L Ⅱ 、 L Ⅲ 表示,称组
织发生层。各个组织发生层按不同方式进行细胞分裂,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繁殖,都能将变异的性状遗传下去;
不稳定的芽变指芽变发生后,只有通过无性繁殖才能保持。 实质:基因突变的可逆性;芽变的嵌合性
2)芽变性状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与有性后代的变异相比,芽变一般是少数性状发生变异。有 性后代是遗传物质重组的结果,芽变是少数基因突变或染 色体畸变。 某些控制基础性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则会引起多种性状发
变异性状的变异程度:是否在基因型的反应规范内?
②突变部位与嵌合体类型的分析研究,作为芽变材料的分离 和繁殖时的参考。分析方法主要是植物组织解剖学和细胞 学的方法。
3)变异体的分离同型化
芽变常常以嵌合体的形式出现,使变异不够
稳定,选种时,要设法分离出同质突变体,以稳
定优良性状。
分离方法:短截修剪;诱发不定芽、不定根;实生
L Ⅰ 层突变:表皮产生变异,茸毛、针刺有无,表
皮细胞色彩的变化等。
L Ⅱ 层突变:皮层的外层和孢原组织产生变异,叶
片色彩的变化,胚珠、花粉变异 L Ⅲ 层突变:内皮层、中柱和输导组织的变异。
(三)芽变的遗传学基础
1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多倍体、单倍体、非整倍体 2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易位、倒位、重复、缺失 3 .基因突变:正突变及反突变
间接鉴定法(移植鉴定法):将变异类型与对照通
过无性繁殖移植到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比较鉴定。
2)、芽变材料的研究
①一般性调查研究,如:
变异性状的性质: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生物学特性等。
变异体的范围:枝变、单株变、多株变等。
变异的方向:与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否一致?日照、坡度、肥 力等 变异性状的稳定性:环境条件的存在与否是否决定了变异性 状的存在?
3)、决选:
选种单位对复选合格品系提出复选报告后,由主管部
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决选评审。经过评审,确认在生产上
有前途的品系,可由选种单位予以命名,由组织决选的主 管部门作为新品种予以推荐公布。选种单位在发表新品种
时,应提供该品种的详细说明书。
决选时,选种单位应提供完整的资料,包括不少于 3 年的连续观察数据,不同区域的生产试验结果,选种历史、 实物等。
的无性繁殖后代与原品种类型栽植于同一圃内,进行比较
鉴定。
2)复选圃(选种圃) 对芽变系进行全面而精确鉴定的场所。 一些虽已肯定是优良芽变,但还有某些性状尚未充 分了解者,均需进复选圃作全面鉴定。 复选圃除进行芽变系与原品种间的比较鉴定外,同 时也进行芽变系之间的比较鉴定,为繁殖推广提
供可靠依据。
复选圃的安排: 复选圃地的土壤地势要力求一致 每系不少于 10 株,在圃内采用单行小区,每行 5 株,重复 2 次 异花授粉的种类,授粉品种可作为保护行配置。 对嫁接繁殖的园林植物种类,砧木宜用当地习用类 型,并注意芽变系与对照之间及各芽变系间砧木 的一致性
芽变选种:从发生优
大
长
良芽变的植株上选取
变异部分的芽或枝条, 用无性繁殖的方法使 变异性状得到延续和 固定,并通过比较鉴 定,选出优系育成新 品种的方法。
无核白葡萄的无性系变异
2、意义
芽变是无性繁殖植物产生新变异的重要源泉,它
既可为杂交育种提供新的种质,又可直接从中选
出优良的新品种;
芽变在观赏植物中发生的频率较高,通过选择可 快速获得新的植物类型和品种,方法简便。
如大丽花花色突变:正突变: A
a ;逆突变: a
A
4 .核外遗传物质的突变(细胞质突变):雄性不育、斑叶 等
Mutagenic induced chromosome deletion
Two Types of Deletions
Cytological Detection of a Deletion
Diagram of a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s
芽变的遗传效应:多数芽变性状只能在无性繁殖时保持稳定, 但有些能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遗传 。 ①突变发生于 L2 层(孢原组织),如苹果‘旭'的短枝型芽 变类型‘本迪旭'和‘威赛旭',杂交能传替变异性状 “杂合的栽培类型易发生突变” ②对应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可发生 4 种突变: AA Aa
也有砧木的遗传性,或使一方发生遗传方面的变异,进而 培育出新品种。
通过性细胞杂交叫有性杂交, 通过营养体的杂交称为无性杂交。其含义较广,可包
农作物品种选育方法系列
无性繁殖作物育种
竹溪职校 吴立新
教学目标:
1、掌握无性繁殖作物育种概念及途径; 2、芽变选种 二、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结合育种 三、嫁接杂交育种
一、无性繁殖概念
无性繁殖是指植物利用根、茎、叶、芽等营养器官,
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其实质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它不经过 细胞的减数分裂,没有性细胞的融合和基因的重组,而只 是经过细胞的有丝分裂产生新个体。而且任何一个单独个 体的独立性状都能够长期的保持下去。
生变化(一因多效)。
如苹果的短枝型芽变的变异性状涉及树高、冠径、新梢长度、 粗度、萌芽率、成枝力、短枝率、叶面积、叶型指数及叶 厚等一系列性状;多倍体芽变也常发生由细胞变大引起的 一系列性状的变异。
3)芽变的重演性
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 点、不同单株乃至于相近的植物种属中重复出现。 如:黑莓的一些品种在陕西甘肃分别产生了一些 无刺的品种; ‘ 金边 ' 黄杨的突变过去有,现在 有,将来肯定还会有。
并且衍生成特定的组织。
平周分裂
LⅠ
LⅡ
LⅢ
垂周分裂
各组织发生层的特性: L I 层 :垂周分裂,衍生表皮、茸毛、皮刺、果皮。 L Ⅱ 层 :垂周分裂+平周分裂,衍生皮层的外层、 孢原组织、果肉。 L Ⅲ 层 :垂周分裂+平周分裂,衍生皮层的中内层 及中柱、输导组织和髓心组织、不定芽、根。
2 .嵌合体的概念
第四代:1980年,从新红星
等品种中选出首红
(Redchief)等一批着色
早、短枝、浓红、高桩、五
棱突起明显、市场竞争力强 的新一代品种。
彭福田副教授等选育的金久红桃新品种,具有
果个大、外观美、品质优及耐储运等显著优点,
已大面积示范推广。
3、分类
芽变的表现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形态特征的变异,包括茎、叶、花、果等形状、大小、 色泽、数量等的变异;
二、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结合育种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结合育种简单、迅速、
育种周期短,这是一般植物所不能比拟的突出特
点。
(一)诱导植物开花
1、用嫁接法来诱导开花
2、采用调节植物光照时间来促进植物开花
3、在生育期内多施磷、钾肥,喷施赤霉素、2,4-D
等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开花。
(二)获得种子途径
不完全周缘嵌合体
2 )嵌合体的发生
梢端分生组织的 L I 、 L Ⅱ 和 L Ⅲ 三个层次的细胞,在正 常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基因型,而突变往往是发生在某一组 织层的单一细胞。三层细胞同时发生同一突变的可能性几 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芽变开始发生时总是以嵌合体的形
式出现。
此后,变与未变的细胞成为同时分裂、竞争共存的嵌合体。 由于突变发生时期的早晚、突变细胞在变异发生时所处的 位置及以后在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层间取代作用,导致多种 结构类型嵌合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