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第二章.pptx
合集下载
《电机与电气控制》PPT课件

❖ 直流电机的空载磁场 ❖ 直流电机负载时的磁场 ❖ 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
直流电机的换向
换向是指电机旋转时,电枢绕组元件从一条支路,经过电刷短路,进入另一条 支路,其电流方向改变的过程。换向的外观表现是在电刷和换向器间常出现火花。 若火花在电刷下的范围很小,亮度很弱,呈现兰色,对电机并无危害。若电刷下 火花范围较大、比较强烈,对电机会有危害。
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分类 返回
直流的结构
❖ 定子 作用是产生磁场和作电机的机械支撑,它包括主磁极、换向极、机座、 端盖、轴承、电刷装置等。
❖ 转子又称电枢,是用来产生感应电动势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它包括电 枢铁心和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风扇等。
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按它励磁绕组在电路中联接方式(即励磁方式)可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和 复励四种。
整理ppt 28
降压起动
返回
当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由专用的可调压直流电源供电时, 可以采用降压起动的方法。起动电流将随电枢电压降低的程度成 正比地减小。起动前先调好励磁,然后把电源电压由低向高调节, 最低电压所对应的人为特性上的起动转矩Ts1>TL时,电动机就开 始起动。起动后,随着转速上升,可相应提高电压,以获得需要 的加速转矩,起动过程的机械特性如图所示
直流电动机的反转
由电磁转矩公式可知,欲改变电磁转矩的方向,只需改变励磁磁通方向或电枢 电流方向即可。所以,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有两个:
❖ 保持电枢绕组两端极性不变,将励磁绕组反接。 ❖ 保持励磁绕组极性不变,将电枢绕组反接。
整理ppt 27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返回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的接线图
KM1 KM2 KM3
整理ppt 17
功率平衡方程式
直流电机的换向
换向是指电机旋转时,电枢绕组元件从一条支路,经过电刷短路,进入另一条 支路,其电流方向改变的过程。换向的外观表现是在电刷和换向器间常出现火花。 若火花在电刷下的范围很小,亮度很弱,呈现兰色,对电机并无危害。若电刷下 火花范围较大、比较强烈,对电机会有危害。
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分类 返回
直流的结构
❖ 定子 作用是产生磁场和作电机的机械支撑,它包括主磁极、换向极、机座、 端盖、轴承、电刷装置等。
❖ 转子又称电枢,是用来产生感应电动势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它包括电 枢铁心和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风扇等。
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按它励磁绕组在电路中联接方式(即励磁方式)可分为他励、并励、串励和 复励四种。
整理ppt 28
降压起动
返回
当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由专用的可调压直流电源供电时, 可以采用降压起动的方法。起动电流将随电枢电压降低的程度成 正比地减小。起动前先调好励磁,然后把电源电压由低向高调节, 最低电压所对应的人为特性上的起动转矩Ts1>TL时,电动机就开 始起动。起动后,随着转速上升,可相应提高电压,以获得需要 的加速转矩,起动过程的机械特性如图所示
直流电动机的反转
由电磁转矩公式可知,欲改变电磁转矩的方向,只需改变励磁磁通方向或电枢 电流方向即可。所以,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有两个:
❖ 保持电枢绕组两端极性不变,将励磁绕组反接。 ❖ 保持励磁绕组极性不变,将电枢绕组反接。
整理ppt 27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返回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的接线图
KM1 KM2 KM3
整理ppt 17
功率平衡方程式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PPT课件

第二章
电气控第制一系统节是由电电气气控控制制元系件统按一图定要求连接
而成,将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各电气元器件用一定的图 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示,再将其连接情况用一定的 图形表达出来,这种图形称为电气控制系统图。常用 的电气控制系统图有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与安装 接线图。
一、电气图常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 号和接线端子标记
10.11.2020
返回目录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一、自锁与互锁的控制 二、自锁与互锁的控制
第二章
自锁与互锁的控制统称为电气的联锁控制,在电气控 制电路中应用十分广泛,是最基本的控制。
10.11.2020
返回目录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第二章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压起动单向运转控制电路
2、逻辑代数法
用逻辑代数描述控制电路的工作关系。
10.11.2020
返回目录 返回第一张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第二章
第二节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控制规律
由继电器接触器所组成的电气控制电路,基本控制规 律有自锁与互锁的控制、点动与连续运转的控制、多地 联锁控制、顺序控制与自动循环的控制等。
10.11.2020
主电路: 三相电源经QS、FU1、KM 的主触点,FR的热元件到电动机三 相定子绕组。 控制电路:用两个控制按钮,控制接 触器KM线图的通、断电,从而控制 电动机(M)启动和停止。
起动过程分析:
合上QS,按动起动按钮SB1—>KM 线圈通电并自锁->M通电工作。
第二章
第二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 的基本环节
第一节 电气控制系统图 第二节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控制规律 第三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 第四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第五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第六节 直流电动机的电气控制 第七节 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的保护环节
电气图及电气控制基本电路PPT课件

图幅分区:对各种幅面的图纸进行分区表示电气图中各个组成部分
在图上的位置,便于直观反映绘图的范围及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
分区数一般为偶数,每一分区的长度为25~75mm,分区在水平和垂 直两个方向的长度可以不同; 分区的编号,水平方向用阿拉伯数字,垂直方向用大写英文字母。编 号从图纸的左上角开始,分区代号用行与列两个编号组合而成。
电气接线图:表示电气设备或装置连接关系的简图,用于电气设备安装
接线、电路检查、电路维修和故障处理。 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器元件布置图编制 与电气原理图和电器元件布置图配合使用 表示出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项目代号、端子号、导线号、 导线类型、导线截面积、屏蔽和导线绞合等情况
2019/9/10
2019/9/10
10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二章 电气图及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电路
标题栏:画在图框的右下角,绘制方向应该与看图方向一致。
标准A3图纸,标题栏可以绘制成通长的格式。 内容:设计单位名称、用户单位名称、专业名、设计阶段、比例尺、 设计人、审核人、图纸名称、图纸编号、日期、页次等。
标题栏格式式样
KM3和KM2的线圈同时得电,但是,接触器的吸合时间和
释放时间的离散性使得电路的工作状态存在不确定性。
2019/9/10
17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二章 电气图及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b)不确定性 : 存在电磁时间常数和机械时间常数,继电器和接触器从线圈得电或失电到触 点完成动作需要时间,即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继电器:十几到几十ms,接触 器:几十到数百ms)。 假设KM2吸合时间是15ms,KM3释放时间是25ms,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 动断触点和延时动合触点同时动作,星--三角变换时,KM3和KM2的主触点有 约10ms的时间同时接通。 控制电路(c) :改进控制电路(b),避免短路,节约电能 将KM3的动断辅助触点串联在KM2的线圈控制电路中,只有当KM3的衔铁 及触点释放完毕(动断辅助触点接通)后才允许KM2得电。 将KM2的动断辅助触点串联在KM3的线圈控制电路中,只有当KM2的衔铁 及触点释放完毕(动断辅助触点接通)后才允许KM3得电,保证电路工作可靠。 起动完成后时间继电器KT已无得电的必要,将KM2的动断辅助触点串联在 KT的线圈控制电路中, KT断电,节约能源。
在图上的位置,便于直观反映绘图的范围及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
分区数一般为偶数,每一分区的长度为25~75mm,分区在水平和垂 直两个方向的长度可以不同; 分区的编号,水平方向用阿拉伯数字,垂直方向用大写英文字母。编 号从图纸的左上角开始,分区代号用行与列两个编号组合而成。
电气接线图:表示电气设备或装置连接关系的简图,用于电气设备安装
接线、电路检查、电路维修和故障处理。 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器元件布置图编制 与电气原理图和电器元件布置图配合使用 表示出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项目代号、端子号、导线号、 导线类型、导线截面积、屏蔽和导线绞合等情况
2019/9/10
2019/9/10
10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二章 电气图及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电路
标题栏:画在图框的右下角,绘制方向应该与看图方向一致。
标准A3图纸,标题栏可以绘制成通长的格式。 内容:设计单位名称、用户单位名称、专业名、设计阶段、比例尺、 设计人、审核人、图纸名称、图纸编号、日期、页次等。
标题栏格式式样
KM3和KM2的线圈同时得电,但是,接触器的吸合时间和
释放时间的离散性使得电路的工作状态存在不确定性。
2019/9/10
17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二章 电气图及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b)不确定性 : 存在电磁时间常数和机械时间常数,继电器和接触器从线圈得电或失电到触 点完成动作需要时间,即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继电器:十几到几十ms,接触 器:几十到数百ms)。 假设KM2吸合时间是15ms,KM3释放时间是25ms,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 动断触点和延时动合触点同时动作,星--三角变换时,KM3和KM2的主触点有 约10ms的时间同时接通。 控制电路(c) :改进控制电路(b),避免短路,节约电能 将KM3的动断辅助触点串联在KM2的线圈控制电路中,只有当KM3的衔铁 及触点释放完毕(动断辅助触点接通)后才允许KM2得电。 将KM2的动断辅助触点串联在KM3的线圈控制电路中,只有当KM2的衔铁 及触点释放完毕(动断辅助触点接通)后才允许KM3得电,保证电路工作可靠。 起动完成后时间继电器KT已无得电的必要,将KM2的动断辅助触点串联在 KT的线圈控制电路中, KT断电,节约能源。
电气控制原理PPT课件

的电流种类不同,可分为直流线圈和交流线圈。
常用的磁路结构
图1-1 常用的磁路结构 1-衔铁 2-铁心 3-吸引线圈
电磁吸力与吸力特性(一)
Fat
107
8
B2S
公式(1-1)电磁铁的吸力公式
BBms in t 公式(1-2)
将公式(1-2)
代入(1-1)整理得:Fat
Fatm 2
Fatm cos2t
控制器、起动器等。
• 主令电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发送控制指令的电器。例如控制
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等。
• 保护电器:用于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的电器。如熔断器、热继电
器、各种保护继电器、避雷器等。
• 配电电器:用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的电器。例如高压断路器、隔
离开关、刀开关、自动开关等。
• 执行电器 :指用于完成其种动作或传动功能的电器。如电磁铁、
• 根据动作电压值的不同,’电压继电器有过电压、欠 电压和零电压继电器之分。
电磁式中间继电器
• 电磁式中间继电器实质上为电压继电器,但它的触头 对数多,触头容量较大(额定电流5到10A),动作灵敏。 其主要用途为:当其他继电器的触头对数或触头容量 不够时,可借助中间继电器来扩大它们的触头数或触 头容量,趁到中间转换作用。
万能转换开关
• 万能转换开关是一种多档式、控制多回路的主今电器。 一股可作为各种配巴装置的远距离控制,也可作为电 压表、电流表的换相开关,还可作为小容量电动机的 起动、调速和换向夕用。由于其换接的线路多,用途 广,故有“万能”之称。
• 目前常用的万能转换开关有LW5、LW6等系列。
主令控制器
• 主今控制器是用来频繁地按顺序切换多个控制电路的 主今电器。
逻辑及可编程序控制系统
常用的磁路结构
图1-1 常用的磁路结构 1-衔铁 2-铁心 3-吸引线圈
电磁吸力与吸力特性(一)
Fat
107
8
B2S
公式(1-1)电磁铁的吸力公式
BBms in t 公式(1-2)
将公式(1-2)
代入(1-1)整理得:Fat
Fatm 2
Fatm cos2t
控制器、起动器等。
• 主令电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发送控制指令的电器。例如控制
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等。
• 保护电器:用于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的电器。如熔断器、热继电
器、各种保护继电器、避雷器等。
• 配电电器:用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的电器。例如高压断路器、隔
离开关、刀开关、自动开关等。
• 执行电器 :指用于完成其种动作或传动功能的电器。如电磁铁、
• 根据动作电压值的不同,’电压继电器有过电压、欠 电压和零电压继电器之分。
电磁式中间继电器
• 电磁式中间继电器实质上为电压继电器,但它的触头 对数多,触头容量较大(额定电流5到10A),动作灵敏。 其主要用途为:当其他继电器的触头对数或触头容量 不够时,可借助中间继电器来扩大它们的触头数或触 头容量,趁到中间转换作用。
万能转换开关
• 万能转换开关是一种多档式、控制多回路的主今电器。 一股可作为各种配巴装置的远距离控制,也可作为电 压表、电流表的换相开关,还可作为小容量电动机的 起动、调速和换向夕用。由于其换接的线路多,用途 广,故有“万能”之称。
• 目前常用的万能转换开关有LW5、LW6等系列。
主令控制器
• 主今控制器是用来频繁地按顺序切换多个控制电路的 主今电器。
逻辑及可编程序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学看电气控制电路图 ppt课件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第二章 学看电气控制电路图
ppt课件
1
复习 电气元件及其图符介绍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ppt课件
2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ppt课件
3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ppt课件
4
2.1电路与线路的基本概念
任何电源向外供电,任何用电设备要使用电能都 必须要导线将电源和用电设备两者合理的连接起来, 让电流形成回路,才能使电流在用电设备中做功。电 工学中将这种电流通过的路径称为电路。而一般的电 路都是用导线连接的,又称为线路。
都具有回路编号。
ppt课件
10
• 3 常用电动机控制单元接线图
机床或其他生产设备的运动部件大都是由 电动机来带动的,为了完成一定的生产顺序, 需要对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及延时动作进行 控制。这一控制过程由断路器、接触器等来实 现。在线路图中,各种电器设备都有统一的符 号来表示,且规定所有设备的触点都是在起始 状态下的位置,即在没有通电或没有发生机械 动作的位置。
➢ 用蓄电池做电源的地方,如汽车、拖拉机等。 ➢ 家庭:电动缝纫机、电动自行车、电动玩具。
ppt课件
40
3、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 能的旋转机械。
把电刷A、B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刷 A接正极,电刷B接负极。此时电枢线 圈中将电流流过。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3、电机保护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失电压保护
ppt课件
14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1 由倒顺开关构成的电机正 反转控制线路图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倒顺开关通常有6个接线柱,
第二章 学看电气控制电路图
ppt课件
1
复习 电气元件及其图符介绍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ppt课件
2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ppt课件
3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ppt课件
4
2.1电路与线路的基本概念
任何电源向外供电,任何用电设备要使用电能都 必须要导线将电源和用电设备两者合理的连接起来, 让电流形成回路,才能使电流在用电设备中做功。电 工学中将这种电流通过的路径称为电路。而一般的电 路都是用导线连接的,又称为线路。
都具有回路编号。
ppt课件
10
• 3 常用电动机控制单元接线图
机床或其他生产设备的运动部件大都是由 电动机来带动的,为了完成一定的生产顺序, 需要对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及延时动作进行 控制。这一控制过程由断路器、接触器等来实 现。在线路图中,各种电器设备都有统一的符 号来表示,且规定所有设备的触点都是在起始 状态下的位置,即在没有通电或没有发生机械 动作的位置。
➢ 用蓄电池做电源的地方,如汽车、拖拉机等。 ➢ 家庭:电动缝纫机、电动自行车、电动玩具。
ppt课件
40
3、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 能的旋转机械。
把电刷A、B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刷 A接正极,电刷B接负极。此时电枢线 圈中将电流流过。
工作原理 1、启动过程
2、停止过程
3、电机保护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失电压保护
ppt课件
14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1 由倒顺开关构成的电机正 反转控制线路图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倒顺开关通常有6个接线柱,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ppt课件

与三相电机相连。倒顺开关的手
柄有三个位置,正转、反转及停
20止20/1位1/24置。
17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2 由两只接触器构成具有 连锁的电机正反转线路图
互锁或连锁的概念
工作原理 1、正转运行
2、反转运行
2020/11/24
18
• 3.2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图
3.2.3 由连锁开关构成具有 连锁的电机正反转线路图
电源进线:通常采用水平线画法或垂直线 画法,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L1、L2、L3由上到下 或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画出,中性线N或保护接地 PE画在相线的下面或最右边。
主回路:每个受电的动力装置及其保护器 件组成的回路。通常是垂直画出的,主回路可采 用单线表示,也可使用多线表示。
2020/11/24
10
• 2.2 电气控制电路的特点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第二章 学看电气控制电路图
2020/11/24
1
复习 电气元件及其图符介绍
• 电气控制设备图符
2020/11/24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都具有回路编号。
2020/11/24
12
• 3 常用电动机控制单元接线图
机床或其他生产设备的运动部件大都是由 电动机来带动的,为了完成一定的生产顺序, 需要对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及延时动作进行 控制。这一控制过程由断路器、接触器等来实 现。在线路图中,各种电器设备都有统一的符 号来表示,且规定所有设备的触点都是在起始 状态下的位置,即在没有通电或没有发生机械 动作的位置。
电气控制线路基础课件PPT

•5 居中•第2章Fra bibliotek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电气原理图绘制规则举例
•6 居中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7 居中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8
•图 M7120平面磨床轴坐居标中 图示法电气原理图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2.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大多采用接触器、继电器、
•3 居中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2.1 电器控制线路的符号及绘制原则
•
电器控制线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辅助)电路两部
分。电器控制线路的表示方法有: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 图两种。由于它们的用途不同,绘制原则也有差别。
• 电气原理图:根据电路工作原理用规定的图形符号绘制, 能够清楚地表明电路功能。
SB2
FR KM1
QS
KM1
KM2
FU
SB3
KM1
M 3~
KM2
KM2
控制电路
操作过程:
FR
按下SB2
电机正转
按下SB1
停车
按下SB3
电机反转
主电路
•19 居中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接触器正反转控制
AB C
SB1
SB2
FR KM1
QS
KM1
KM2
FU
SB3
KM1
M 3~
KM2
KM2
控制电路
操作过程:
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
AB C
SB1
KM2
KM1
FR
SB2
KM1
QS FU
KM2 FR
KM1 SB3
•电气原理图绘制规则举例
•6 居中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7 居中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8
•图 M7120平面磨床轴坐居标中 图示法电气原理图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2.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大多采用接触器、继电器、
•3 居中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2.1 电器控制线路的符号及绘制原则
•
电器控制线路包括:主电路和控制(辅助)电路两部
分。电器控制线路的表示方法有: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 图两种。由于它们的用途不同,绘制原则也有差别。
• 电气原理图:根据电路工作原理用规定的图形符号绘制, 能够清楚地表明电路功能。
SB2
FR KM1
QS
KM1
KM2
FU
SB3
KM1
M 3~
KM2
KM2
控制电路
操作过程:
FR
按下SB2
电机正转
按下SB1
停车
按下SB3
电机反转
主电路
•19 居中
•第2章 电器控制线路基础
接触器正反转控制
AB C
SB1
SB2
FR KM1
QS
KM1
KM2
FU
SB3
KM1
M 3~
KM2
KM2
控制电路
操作过程:
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
AB C
SB1
KM2
KM1
FR
SB2
KM1
QS FU
KM2 FR
KM1 SB3
电气控制技术第2章课件.ppt

(4)设置必要的保护环节 这 里采用了熔断器和热继电器分 别实现短路和过载保护。
(5)综合审查与简化设计电路 上述设计是依据各部分的要求 局部进行的。组成一个整体控 制电路后需要全面考虑,检查 其动作是否无误,有无寄生电 路,能否进一步减少电器或触 图2-7 实现刀架自动循环的控制电路 点。
通过上述例子分析,可以找
若 接 触 器 KM 的 释 放 时 间 大 于 按 钮
恢复时间,则点动结束SB3常闭触点复
位时,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尚未断开, 图2-4 采用点动按钮联锁
使接触器自保电路继续通电,电路就无
的点动控制电路
法正常工作。图2-5所示的电路为加入
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长期工作时按
下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带电使接触
欲使电动机正向起动,按下正向起动按钮SB2,接触器 KM1吸合并自保,电动机正转。当电动机正向运转时,速度 继电器正向常闭触点K3F打开,正向常开触点K3F闭合,为 制动做好准备。这时由于KM1在反向接触器KM2电路中的互 锁触点打开,KM2不会通电。
欲使电动机停转: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1失电 释放,反向接触器KM2立即吸合,电动机定子电源反相序, 因而是反接制动。转速迅速下降,当转速接近零速(约 100r/min)时,速度继电器的正向常开触点K3F断开,KM2断 电释放,反接制动结束。
①应尽可能采用优选形式; ②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最简单的形式; ③在同一图号的图中使用同一种形式。一些常用电气图用图形 符号请参考相关文献。 6)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分如线圈和触点均采用同一文字符 号标明。电工设备文字符号请参考相关文献。
2.2 鼠笼电动机简单的起、停电器控制电路
笼型电动机起、停的电器控制电路是广泛应用的、也是最 基本的控制电路,如图2-1所示。该电路能实现对电动机起动、 停止的自动控制、远距离控制、频繁操作,并具有必要的保护, 如短路、过载、零压等。
电气控制技术二.ppt

性差(起动转矩下降为原来的l/3)。 注意:起动的时间取决与负载的大小。
• 2、定子串电阻的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 1)原理:起动时三相定子绕组串接电阻R,降低定
子绕组电压,以减小起动电流。起动结束应将电阻 短接。
• 2)控制电路
SB2↓——→ KM1+ KT+ ——→KM2+ KM1— KT—
串R起动
欠压和失(零)压保护的优点: 1、防止电动机低压运行。 2、避免多台电动机同时起动造成的电网电压波动。 3、防止在电源恢复时,电动机突然起动运行而造成设
备和人身事故。 电器控制中:按钮 → 发布命令信号 接触器 → 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 继电器 → 根据控制过程中各个量 的变化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第三节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鼠笼电动机简单的起、停 电器控制线路
• 全压起动:将额定电压直接加到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上,
使电动机起动旋转。(p≤10kw)
• 降压起动:起动时减少加在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以限制
起动电流;在起动完成后再将定子电压恢复至额定值。
一、开关控制电路
由开关控制电机 直接起/停,要求电 机容量较小,且无法 实现自动控制或失压、 欠压保护。
电气安装接线图。
一、电气原理图
• 电气原理图: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联接关系,主
要用来分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1、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其它辅助的信号、照明电路,
保护电路一起构成电气控制系统,各电路应沿水平方向 独立绘制。
• 2、电路中所有电器元件均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统一符号
表示,其触头状态均按常态画出。主电路一般都画在控 制电路的左侧或上面,复杂的系统则分图绘制。所有耗 能元件(线圈、指示灯等)均画在电路的最下端。
• 2、定子串电阻的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 1)原理:起动时三相定子绕组串接电阻R,降低定
子绕组电压,以减小起动电流。起动结束应将电阻 短接。
• 2)控制电路
SB2↓——→ KM1+ KT+ ——→KM2+ KM1— KT—
串R起动
欠压和失(零)压保护的优点: 1、防止电动机低压运行。 2、避免多台电动机同时起动造成的电网电压波动。 3、防止在电源恢复时,电动机突然起动运行而造成设
备和人身事故。 电器控制中:按钮 → 发布命令信号 接触器 → 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 继电器 → 根据控制过程中各个量 的变化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第三节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鼠笼电动机简单的起、停 电器控制线路
• 全压起动:将额定电压直接加到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上,
使电动机起动旋转。(p≤10kw)
• 降压起动:起动时减少加在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以限制
起动电流;在起动完成后再将定子电压恢复至额定值。
一、开关控制电路
由开关控制电机 直接起/停,要求电 机容量较小,且无法 实现自动控制或失压、 欠压保护。
电气安装接线图。
一、电气原理图
• 电气原理图: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联接关系,主
要用来分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1、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其它辅助的信号、照明电路,
保护电路一起构成电气控制系统,各电路应沿水平方向 独立绘制。
• 2、电路中所有电器元件均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统一符号
表示,其触头状态均按常态画出。主电路一般都画在控 制电路的左侧或上面,复杂的系统则分图绘制。所有耗 能元件(线圈、指示灯等)均画在电路的最下端。
电气控制第二章

则需要按下该按钮时,热继电器常闭触点才能闭合。 v 什么情况下选手动复位,什么情况下选自动复位?
过载故障未知,必须等排除故障后手动复位,使热继电器 常闭触点闭合。故障已知,且不需要人工去排除故障,可 用自动复位,等双金属片冷却后,热继电器自动复位,常 闭触点闭合。
PPT文档演模板
电气控制第二章
PPT文档演模板
❖ 工作原理:靠电磁感应使速度 继电器电机定子动作,带动机 械部分,实现触点动作。
❖ 速度传感器转子通过2与电动机 轴相连,电机转动时,速度传 感器的转子也随着转动。
❖ 速度传感器的定子中绕组感应 出电流,导体的受力方向与转 子旋转方向一致,导致定子带 动着杆5运动。
❖ 当电机达到一定转速时,杆5使 触点动作,速度传感器常闭触 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PPT文档演模板
电气控制第二章
2.1.2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
2.1.2.1 电动机的过载特性和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 v 电动机的过载特性:(课本图2-1上方曲线)
v 电动机在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条件下,电动机的过 载电流与电动机通电时间的关系。
v 图中,β表示电动机实际电流和额定电流的比 值,当β<或=1时,电动机处于安全工作区,当 β>1时,电动机处于过载状态,电动机的安全工 作时间随着过载程度的增加,越来越短,这就要 求热继电器的分断时间随过载程度的增加也越来 越短。
v 安装位置:电动机内部。
v 分类:双金属片式温度继电器、热敏电阻式温度 继电器。
PPT文档演模板
电气控制第二章
2.2.1.1 双金属片式温度继电器
v 动作原理(图2-7):动触点直接安装在双金属 片上,温度上升,双金属片动作,带动触点分离。
v 缺点:工艺复杂、体积大、双金属片易老化、反 应滞后。
过载故障未知,必须等排除故障后手动复位,使热继电器 常闭触点闭合。故障已知,且不需要人工去排除故障,可 用自动复位,等双金属片冷却后,热继电器自动复位,常 闭触点闭合。
PPT文档演模板
电气控制第二章
PPT文档演模板
❖ 工作原理:靠电磁感应使速度 继电器电机定子动作,带动机 械部分,实现触点动作。
❖ 速度传感器转子通过2与电动机 轴相连,电机转动时,速度传 感器的转子也随着转动。
❖ 速度传感器的定子中绕组感应 出电流,导体的受力方向与转 子旋转方向一致,导致定子带 动着杆5运动。
❖ 当电机达到一定转速时,杆5使 触点动作,速度传感器常闭触 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PPT文档演模板
电气控制第二章
2.1.2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
2.1.2.1 电动机的过载特性和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 v 电动机的过载特性:(课本图2-1上方曲线)
v 电动机在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条件下,电动机的过 载电流与电动机通电时间的关系。
v 图中,β表示电动机实际电流和额定电流的比 值,当β<或=1时,电动机处于安全工作区,当 β>1时,电动机处于过载状态,电动机的安全工 作时间随着过载程度的增加,越来越短,这就要 求热继电器的分断时间随过载程度的增加也越来 越短。
v 安装位置:电动机内部。
v 分类:双金属片式温度继电器、热敏电阻式温度 继电器。
PPT文档演模板
电气控制第二章
2.2.1.1 双金属片式温度继电器
v 动作原理(图2-7):动触点直接安装在双金属 片上,温度上升,双金属片动作,带动触点分离。
v 缺点:工艺复杂、体积大、双金属片易老化、反 应滞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器操作频率的频繁启动不适合用热继电器,因为双金属 片热量会积累,使触点动作。可以用温度继电器保护电机。
❖ Y形接法的电动机采用普通的两相或三相热继电器保护, 三相严重不平衡,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选用三相热继 电器保护。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需要采用带断相保护的热 继电器。
❖ 热继电器不可以做短路保护,动作速度太慢。
❖ 三角形接法的情况:流过电动机绕组的电流小于 流过热继电器的电流,必须使用带断相保护的热 继电器。
❖ 断相保护原理(图2-5)
差动机构:双金属片同时发热会导致常闭触点断 开,断相时,不发热的双金属片由于冷却反向运 动,也会导致常闭触点的断开。
2.1.4 热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技术数据:表2-1
曲线下方,如果发生过载,热继电器就会在电动 机未达到允许过载极限值之前动作,分断电动机 电源。
❖ 同理,由于各种误差的影响,热继电器保护特性 曲线也是带状的。
2.1.2.2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 热元件:使双金属片发热的元件,串联在电动机 主回路中使用。
❖ 双金属片受热方式:直接受热、间接受热、复合 受热、互感器受热。
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其对应热元件的额定电流 不同,选择是应按热元件额定电流选择。
❖ 图形符号、文字符号:
2.1.5 热继电器的选用(课本P26)
❖ 额定电流 :按发热元件选择。按电机的过载能力选择。 ❖ 电动机启动状况:保证电机启动时热继电器不会动作。启
动时电流为额定电流6倍,启动时间不超过6秒。 ❖ 电动机启动次数:要主意热继电器的操作频率。超过热继
❖ 电动机过载特性曲线是一条临界曲线,电动机的 过载电流和时间如果取在曲线上方,电动机就会 烧毁,曲线下方是安全范围。由于各种误差的影 响,电动机过载特性不可能是一条精准的曲线, 而是一条带子,带子越宽,误差越大,带子越窄, 误差越小。
热继电器保护特性
❖ 热继电器过载电流与动作时间的关系。 ❖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曲线应该在电动机过载特性
2.1.3 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
❖ 什么情况下用断相保护 导线松开,接触器接触不良、单相熔断器熔断等 原因会造成断相。在三相中的一相断开且输出功 率不变的情况下,另外两相的电流会增大很多。
❖ 星型接法的情况:电动机绕组和热继电器是串联 的,流过绕组电流等于流过热继电器电流,所以 普通两相或三相热继电器可以对此作出保护。
第二章 其他常用低压电器
❖ 电磁式低压电器中,感测元件接受的是电压或电 流信号,但在众多的低压电器中,其感测信号还 可能是发热、温度、转速、以及机械力等不同形 式的非电量信号。对于不同形式的信号,感测元 件的结构形式与电磁式电器也有根本的不同,因 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其他低压电器。
2.1 热继电器
2.1.1 热继电器的作用与分类 ❖ 作用: ●过载保护。当电动机处在长时间过载运行状态时,切断电
件的散热。
❖ 热继电器和电动机周围的环境应尽量相同。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热 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 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规定安装,于其他器件安装在一起的时候,热继 电器要放在下面,以免受到其他设备发热的影响。
❖ 定期去除尘埃和污垢,若双金属片出现锈斑,用汽油轻轻擦拭,切忌 用砂纸打磨。
❖ 使用中每年要通电校验一次。另外当主电路发生短路事故后,应检查 发热元件和双金属片是否发生永久变形。若发生永久变形或无法判断 时,则应进行通电实验。在调整是绝不允许弯折双金属片。
2.1.6 使用主意事项
❖ 电机额定电流应取发热元件中间值,这样整定时才有上下调节的余地。 如额定电流30A的电机,选择发热元件时电流整定范围为28-3645A,先把整定值设定在36档上,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大或者调 小整定值。
❖ 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的选择。 ❖ 外部导线选择:必须严格按照表2-1选择。导线的粗细会影响发热元
路。 ●能随过载程度改变动作时间。 ●由于热惯性,对电机的过载保护不是瞬时的,不能做短路
保护,与电流继电器和熔断器不同。 ❖ 分类: 按相数分:单相、两相、三相; 在三相电路中按职能分:带断相保护、不带断相保护。
2.1.2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
2.1.2.1 电动机的过载特性和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 ❖ 电动机的过载特性:(课本图2-1上方曲线)
2.2 信号继电器
❖ 输入量为非电信号,且当信号达到一定值时,才 能使触头动作的继电器。常用的有:温度继电器、 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液位继电器、干簧继 电器和光电继电器。
2.2.1 温度继电器
❖ 为什么使用温度继电器:热继电器是感测电流的 大小决定电机是否过载,是否发热。而电机发热 并不一定是由于过流造成的,如:电网电压升高, 导致电机铁心发热,这样也会使绕组温度升高。 电动机环境温度过高及通风不良。这时热继电器 是起不到保护作用的,此时需要以温度为直接感 测量控制触点的动作。温度继电器是按温度原则 动作的继电器。
❖ 热继电器内部结构(课本图2-4):双金属片受 热动作通过热元件的发热弯曲,额定电流时,双 金属片虽然属片的弯曲 程度也增加,弯曲的双金属片带动一系列的机械 机构使热继电器常闭触点分断。
使用热继电器需要主意的几个部分(下页附图)
❖ 发热元件部分:接线较粗,串接在电动机主回路中。 ❖ 常闭触点(图中标NC)、常开触点(图中标NO):应
用与控制回路。 ❖ 调节旋钮:整定动作电流。 ❖ 自动复位、手动复位选择旋钮:选择复位方式。 ❖ 手动复位按钮:热继电器保护后,如果选择手动复位模式,
则需要按下该按钮时,热继电器常闭触点才能闭合。 ❖ 什么情况下选手动复位,什么情况下选自动复位?
过载故障未知,必须等排除故障后手动复位,使热继电器 常闭触点闭合。故障已知,且不需要人工去排除故障,可 用自动复位,等双金属片冷却后,热继电器自动复位,常 闭触点闭合。
❖ 电动机在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条件下,电动机的过 载电流与电动机通电时间的关系。
❖ 图中,β表示电动机实际电流和额定电流的比 值,当β<或=1时,电动机处于安全工作区,当 β>1时,电动机处于过载状态,电动机的安全工 作时间随着过载程度的增加,越来越短,这就要 求热继电器的分断时间随过载程度的增加也越来 越短。
❖ Y形接法的电动机采用普通的两相或三相热继电器保护, 三相严重不平衡,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选用三相热继 电器保护。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需要采用带断相保护的热 继电器。
❖ 热继电器不可以做短路保护,动作速度太慢。
❖ 三角形接法的情况:流过电动机绕组的电流小于 流过热继电器的电流,必须使用带断相保护的热 继电器。
❖ 断相保护原理(图2-5)
差动机构:双金属片同时发热会导致常闭触点断 开,断相时,不发热的双金属片由于冷却反向运 动,也会导致常闭触点的断开。
2.1.4 热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技术数据:表2-1
曲线下方,如果发生过载,热继电器就会在电动 机未达到允许过载极限值之前动作,分断电动机 电源。
❖ 同理,由于各种误差的影响,热继电器保护特性 曲线也是带状的。
2.1.2.2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 热元件:使双金属片发热的元件,串联在电动机 主回路中使用。
❖ 双金属片受热方式:直接受热、间接受热、复合 受热、互感器受热。
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其对应热元件的额定电流 不同,选择是应按热元件额定电流选择。
❖ 图形符号、文字符号:
2.1.5 热继电器的选用(课本P26)
❖ 额定电流 :按发热元件选择。按电机的过载能力选择。 ❖ 电动机启动状况:保证电机启动时热继电器不会动作。启
动时电流为额定电流6倍,启动时间不超过6秒。 ❖ 电动机启动次数:要主意热继电器的操作频率。超过热继
❖ 电动机过载特性曲线是一条临界曲线,电动机的 过载电流和时间如果取在曲线上方,电动机就会 烧毁,曲线下方是安全范围。由于各种误差的影 响,电动机过载特性不可能是一条精准的曲线, 而是一条带子,带子越宽,误差越大,带子越窄, 误差越小。
热继电器保护特性
❖ 热继电器过载电流与动作时间的关系。 ❖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曲线应该在电动机过载特性
2.1.3 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
❖ 什么情况下用断相保护 导线松开,接触器接触不良、单相熔断器熔断等 原因会造成断相。在三相中的一相断开且输出功 率不变的情况下,另外两相的电流会增大很多。
❖ 星型接法的情况:电动机绕组和热继电器是串联 的,流过绕组电流等于流过热继电器电流,所以 普通两相或三相热继电器可以对此作出保护。
第二章 其他常用低压电器
❖ 电磁式低压电器中,感测元件接受的是电压或电 流信号,但在众多的低压电器中,其感测信号还 可能是发热、温度、转速、以及机械力等不同形 式的非电量信号。对于不同形式的信号,感测元 件的结构形式与电磁式电器也有根本的不同,因 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其他低压电器。
2.1 热继电器
2.1.1 热继电器的作用与分类 ❖ 作用: ●过载保护。当电动机处在长时间过载运行状态时,切断电
件的散热。
❖ 热继电器和电动机周围的环境应尽量相同。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热 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 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规定安装,于其他器件安装在一起的时候,热继 电器要放在下面,以免受到其他设备发热的影响。
❖ 定期去除尘埃和污垢,若双金属片出现锈斑,用汽油轻轻擦拭,切忌 用砂纸打磨。
❖ 使用中每年要通电校验一次。另外当主电路发生短路事故后,应检查 发热元件和双金属片是否发生永久变形。若发生永久变形或无法判断 时,则应进行通电实验。在调整是绝不允许弯折双金属片。
2.1.6 使用主意事项
❖ 电机额定电流应取发热元件中间值,这样整定时才有上下调节的余地。 如额定电流30A的电机,选择发热元件时电流整定范围为28-3645A,先把整定值设定在36档上,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大或者调 小整定值。
❖ 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的选择。 ❖ 外部导线选择:必须严格按照表2-1选择。导线的粗细会影响发热元
路。 ●能随过载程度改变动作时间。 ●由于热惯性,对电机的过载保护不是瞬时的,不能做短路
保护,与电流继电器和熔断器不同。 ❖ 分类: 按相数分:单相、两相、三相; 在三相电路中按职能分:带断相保护、不带断相保护。
2.1.2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
2.1.2.1 电动机的过载特性和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 ❖ 电动机的过载特性:(课本图2-1上方曲线)
2.2 信号继电器
❖ 输入量为非电信号,且当信号达到一定值时,才 能使触头动作的继电器。常用的有:温度继电器、 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液位继电器、干簧继 电器和光电继电器。
2.2.1 温度继电器
❖ 为什么使用温度继电器:热继电器是感测电流的 大小决定电机是否过载,是否发热。而电机发热 并不一定是由于过流造成的,如:电网电压升高, 导致电机铁心发热,这样也会使绕组温度升高。 电动机环境温度过高及通风不良。这时热继电器 是起不到保护作用的,此时需要以温度为直接感 测量控制触点的动作。温度继电器是按温度原则 动作的继电器。
❖ 热继电器内部结构(课本图2-4):双金属片受 热动作通过热元件的发热弯曲,额定电流时,双 金属片虽然属片的弯曲 程度也增加,弯曲的双金属片带动一系列的机械 机构使热继电器常闭触点分断。
使用热继电器需要主意的几个部分(下页附图)
❖ 发热元件部分:接线较粗,串接在电动机主回路中。 ❖ 常闭触点(图中标NC)、常开触点(图中标NO):应
用与控制回路。 ❖ 调节旋钮:整定动作电流。 ❖ 自动复位、手动复位选择旋钮:选择复位方式。 ❖ 手动复位按钮:热继电器保护后,如果选择手动复位模式,
则需要按下该按钮时,热继电器常闭触点才能闭合。 ❖ 什么情况下选手动复位,什么情况下选自动复位?
过载故障未知,必须等排除故障后手动复位,使热继电器 常闭触点闭合。故障已知,且不需要人工去排除故障,可 用自动复位,等双金属片冷却后,热继电器自动复位,常 闭触点闭合。
❖ 电动机在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条件下,电动机的过 载电流与电动机通电时间的关系。
❖ 图中,β表示电动机实际电流和额定电流的比 值,当β<或=1时,电动机处于安全工作区,当 β>1时,电动机处于过载状态,电动机的安全工 作时间随着过载程度的增加,越来越短,这就要 求热继电器的分断时间随过载程度的增加也越来 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