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讲义资料-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
解剖学基础《神经系统》PPT课件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脑的延髓相连,下端在成 人约平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故临床腰椎穿 刺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脊髓全长42~45 cm,约占椎管 全长的2/3。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粗细不等,有两处膨大。颈膨大位于第 4颈节至第1胸节,有分布到上肢的神经附着;腰骶膨大位于第2腰节至 第3骶节之间,有分布到下肢的神经附着。腰骶膨大以下逐渐变细,呈 圆锥状,称脊髓圆锥。脊髓圆锥向下延伸出一条无神经组织的细丝, 称终丝,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如第3颈髓节对第3颈椎体
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体 如第5颈髓节对第4颈椎体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如第6胸髓节对第4胸椎体
下胸髓T9~12 腰髓L1~5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如第11胸髓节对第8胸椎 体
平对第10~12胸椎体
骶S1~5、尾髓CO
三、常用术语
第一节 概述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 成束,称纤维束;若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眼内有散在的神经元 或较小核团,称网状结构。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若干神经纤维聚集成束,数个神经束被结 缔组织包裹,称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4 5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构成。 1.灰质
在脊髓横切面上,可见中央有一纵贯脊髓全长的细管,称中央 管。灰质围绕在中央管的周围,灰质的周围是白质。每侧灰质向前 扩大的部分,称前角;向后突出狭细的部分,称后角。在胸髓和上3 个腰髓的前、后角间还有向外侧伸出的侧角。连接两侧灰质的部 分,称灰质连合。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神经系统是人体中的控制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在解剖学中,学习神经系统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大脑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控制中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的外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大脑皮质,负责思维、记忆、情感等功能。
大脑内部包括脑室系统、灰质和白质,其中脑室系统是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的地方。
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势。
小脑的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小脑蚓,有助于增加表面积以提高功能。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脑干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起到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的作用。
脊髓通过脊神经与全身各部分相连,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5.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的集合神经细胞体的地方,包括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站点。
6.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通道,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指令传达到全身各部分。
通过了解以上神经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对于揭示人体神经系统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愿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医学课件)系统解剖学-脑神经
《(医学课件)系统解剖学-脑神经》CATALOGUE目录•脑神经系统的基本概述•脑神经系统的感官和感觉•脑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脑神经系统的认知和情感功能•脑神经系统的平衡与控制功能01脑神经系统的基本概述脑神经系统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的复杂网络,涉及多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是生物体信息处理和调节控制的重要系统。
脑神经系统的定义脑神经系统主要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其中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每个半球包括:左、右两个颞叶,两个顶叶,两个额叶,一个枕叶。
脑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脑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脑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包括各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以及各种形态和功能的突触连接。
脑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每个半球包括:左、右两个颞叶,两个顶叶,两个额叶,一个枕叶。
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是位于大脑背面的一组神经核团,对于运动和调节身体自主功能有重要作用。
脑神经系统的进化脑神经系统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从原始生物到人类,脑神经系统逐渐演化出各种功能,如感觉、运动、思维等。
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环境、营养等。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脑神经系统经历一系列细胞分化、突触形成和重塑等过程,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网络脑神经系统的进化与发育02脑神经系统的感官和感觉眼球结构01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结构,以及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和视神经。
视觉传导通路02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眼球,经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和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感知。
视觉功能03包括视觉感知、视觉分辨和视觉记忆等功能,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 2 3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等结构,以及耳蜗中的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人体解剖学资料—神经系统总论
电镜下
突触前部 突触间隙 突触后部
突触 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 概念:神经系统的基本活 动方式是反射 reflex,反射是 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 激所做出的反应。反射活动 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 reflex arc
2.反射弧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一) 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
神
树突 dendrite
经
有接受刺激和将冲动
元
传入胞体的功能,有
突起 一条或多条。
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 单位
轴突 axon
将冲动传出胞体,每 个神经元只有一条。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质
突起
轴突为髓鞘和神经膜所包被,或仅为两者之一所包被,则 称为神经纤维 nerve fiber
大脑皮质
小脑皮质 大脑皮质
白质
灰质
灰质
白质
脊髓横断面
脊髓灰质
白质
脊髓横断面
白质
灰质
白质
脊髓横断面
白质
白质
灰质
小脑皮质 大脑皮质
2. 神经核 nucleus
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 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的灰质团块。
按 分
躯体神经系:
布 皮肤和运动系
的
对
象 内脏神经系:
分 内脏、心血管和
腺体
中枢部 周围部
脑
脊髓 躯体神经
somatic nerves
内脏神经
visceral nerves
躯体感觉 (传入)神经:周围感受器
中枢
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解刨(ppt)
1
(优选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主要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的轴突组成。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按分布及性质又分为: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五、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 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1 、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树突 轴突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如脊髓灰质。
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白质。
髓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聚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内脏运动神经节-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纤维束
白质 髓质 纤维束
神经元胞体集聚 ——神经节 周围部
神经纤维集聚 ———神经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活动。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剖学神经系统 ppt课件
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一)神经系统组成由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的脑)、 周围神经系统(位于椎管的脊髓)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是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周围神经 系统按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ppt课件
2
1.根据连结部位可分为与脑相连的叫脑神经、与 脊髓相连的叫脊神经; 2.根据神经兴奋传导方向分为把神经兴奋传入中 枢叫传入神经把神经兴奋传出中枢叫传出神经; 3.根据分布范围可分为分布到体表和运动系统叫 躯体神经、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叫内脏神 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即植物性神经,依据结构 和功能不同分:交感神经、副交神经。
(备注)侧角:前后角之间向外突出的侧 T1 ~ L2-3 节段侧角,是交感神经和副交 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骶和盆 腔)。
ppt课件
15
2、白质
(1)白质主要由纵行的神经纤维组成。根 据脊髓表面的沟和裂将每侧分为 3 个索: 后索——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称后索。
侧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称外侧索。 前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称前索。
ppt课件 6
(四)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功能和形态 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 (五)神经:在周围神系统中,神经纤维集合成 束,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神经。
(六)神经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止和功能 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为神经束。
(七)网状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混染构成,即神经 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
13
(1)前角:前端膨大称前角,灰质Ⅷ~ 9 层位于前角,由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 组成。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两种。 ① 大型细胞为a-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 外骨骼肌; ② 小型细胞为 r -运动神经元,支配肌梭 内骨骼肌,调节肌 张力。
(医学课件)系统解剖学-脑神经
动眼神经的功能
提上睑肌
支配提上睑肌,使眼睑上提。
下斜肌
支配下斜肌,使眼球向外上方转动。
上直肌
支配上直肌,使眼球向内上方转动。
内直肌
支配内直肌,使眼球向内侧转动。
下直肌
支配下直肌,使眼球向内下方转动。
动眼神经的病变及治疗
病变
动眼神经麻痹可导致上睑下垂、眼球外斜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等表现。
传递信号
02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感知
。
识别物体
03
大脑皮层对视觉信号进行处理和解释,使我们能够识别物体和
颜色。
视觉神经的病变及治疗
青光眼
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力升高,视神经受到压迫而 受损,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视神经病变
脑神经病变常见原因包括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 、脑肿瘤等。
脑神经病变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02
嗅觉神经
嗅觉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鼻腔嗅黏膜
嗅觉神经的起始部分,包含支持细胞和嗅觉受体细胞。
嗅神经
由嗅觉受体细胞轴突组成,将嗅觉信号传递至大脑。
筛板
嗅神经纤维穿过硬脑膜进入颅内的位置。
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嗅觉训练等方法改善嗅觉功能。
03
视觉神经
视觉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视网膜
包括色素上皮层、视锥细胞层、视杆细胞层、外界膜、神经节细胞层等。
视神经
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包括视网膜至视交叉前纤维和视交叉后纤 维。
视觉神经的功能
解剖学课件:神经系统
脊髓
脊髓是与大脑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的两部分之一,是通过脑干向下 延伸至尾骨水平。
大脑
大脑是人类的控制中心之一,负 责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思考、记 忆、情感和意识等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脑神经是连接头部和颈部以 及脑部与周围器官之间的神 经。
保护和健康建议
符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保护 神经系统,如每天运动、合理饮 食、良好的睡眠等。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结构
神经元含有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
神经元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负责接收刺激、传递信息并触发反应。
神经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我们的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刺激,传递信息以及控制身体各种行动和活动,是 人体和动物世界中最神奇和复杂的组织之一。
神经系统:解剖学课件
了解神经系统的定义、解剖结构、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递的过程和 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和障碍。还有一些保护和健康建议。
什么是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高级组织之一,由脑、脊髓、神经元、神经传递以及控制身体各种行动和活动所涉及的所有 外周器官组成。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神经元
脊神经
脊神经是与脊髓相连的神经, 负责传达信号到全身的运动 神经和感觉神经。
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是自主调控器 官和组织的神经,它控制一 些基本生理过程,如心率、 血压和呼吸。
神经传递的过程机制
1
神经细胞膜的集体作用
神经细胞的质膜上有大量的离子通道和离子泵,可以引起离子运动,从而产生神 经信号。
2
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细胞之间的空隙(突触间隙)通过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神经系统常见病例分 析
本节将会列举神经系统常见病 例进行分析,加深对神经系统 诊断和治疗的理解。
结语
1 神经系统的重要性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控制着身体各个方面的活动。
2 神经系统的研究意义
神经系统的研究不仅关乎生命科学,更是当代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基础。
3 神经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得到更有效的方 法。
疾病概述
神经系统疾病指的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这些疾病多数都具有缓慢进 展、复杂多样、困难治疗等特点。
疾病分类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衰弱、脑卒中、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和癫痫等。
疾病诊断
正确的神经系统疾病诊断需要考虑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成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采用多种诊断手 段进行辅助诊断。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
本课程将全面介绍神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和疾病。了解神经系统的 重要性并加深对其的认识。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定义
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的 系统,负责接收、传导、处 理信息并控制身体的各种活 动。
神经系统分类
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 经系统两部分。
神经系统功能
负责知觉、运动、情感、思 维、躯体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等方面的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定义
由神经系统中除中枢系统外的所 有神经组织组成,包括神经节和 神经纤维等。
神经分布区域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头面部神经、颈部神经、胸 部头晕、失眠、抽搐、麻痹、失语、 昏迷等。有些神经系统疾病可以 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自主神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神经病学概论神经病学总论部分理解很重要;各论部分强化记忆很重要需要全面阅读,准确记忆知识的广度很重要书越薄,越困难我将帮助大家使记忆变得容易模拟试题必不可少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预后、护理、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神经疾病是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和骨骼肌损害为主的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定位和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依靠传导通路定性诊断:疾病的性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是先定位诊断,而后定性诊断,二者辩证关系。
疾病的治疗分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一般首先考虑可治疗性疾病,而后考虑不可治疗性疾病,以防耽误治疗。
注意精神和心理异常。
大脑和小脑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皮质、白质和基底神经节等结构两个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脑白质:是大脑内部神经纤维聚集的地方。
脑皮质:是人体所有功能活动的最高调节中枢。
大脑皮质是灰质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岛叶和边缘叶。
大脑优势半球:负责语言、数学、序列、分析和文字语言记忆。
非优势半球:非语言的功能,包括音乐、几何、空间理解、时间综合和非文字语言记忆。
Brodmann(1909年)将大脑皮质分为47个区;皮层运动中枢位于额叶中央前回;额下回后部是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中回后部是书写中枢和侧视中枢;皮质感觉中枢位于顶叶的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角回和阅读有关;视觉皮质位于枕叶;颞上回后部是感觉性语言中枢。
小脑:维持平衡和肌张力的中枢,还能完成精细的技巧性运动。
小脑占据颅后窝,脑干通过3对脚与小脑相连。
小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①古小脑(绒球小结叶),与前庭系统相关,主要功能是对平衡、姿势反射的调节。
②旧小脑是调节肌张力强度。
③新小脑是协调大脑皮质所发出的随意运动。
小脑蚓部——轴性平衡障碍小脑半球——同侧肢体共济失调脑干和脑神经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脑神经共12对,分别为嗅、视、动眼、滑车、三叉、外展、面、位听、舌咽、迷走、脊髓副与舌下神经。
其中嗅神经和视神经连接大脑动眼和滑车神经连接中脑,3、4中脑外展、面、位听神经位于桥延沟,5、6、7、8脑桥舌咽、迷走、副、舌下与延髓连接,9、10、11、12延髓(一)视神经1.传导路径视觉感受器(视网膜的杆状细胞与锥状细胞)→视网膜双极细胞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②→视神经经交叉和视束→外侧膝状体③→视放射→枕叶距状裂两侧的楔状回与舌状回。
2.临床表现(1)视力障碍(2)视野缺损:眼球不动,向前注视一点,所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受损。
1)视神经:见于球后视神经炎。
2)视交叉:视交叉内侧部分损毁,两颞侧偏盲(胡同视野),见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
交叉两外侧部分损毁,两鼻侧偏盲。
见于两侧颈内动脉瘤或过度的粥样硬化。
3)视束或外侧膝状体:同向偏盲。
多见于颞叶肿瘤和丘脑部肿瘤。
4)视放射:对侧同向性偏盲、象限盲。
多见于内囊部的脑出血。
5)枕叶:全部损毁,对侧同向性偏盲,有黄斑回避(视野的中心部保存);部分损毁:象限盲。
视神经的病变——单眼全盲视交叉病变——双眼颞侧偏盲视交叉外侧——单眼鼻侧偏盲视束病变——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视放射病变——对侧象限盲视中枢病变——偏盲,幻视癔病——重度周边视野缺损(二)动眼、滑车与展神经1.解剖生理(1)动眼神经1)神经核:在中脑。
主核(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简记为:“上上内下下”)。
副交感神经核亦称Edinger-Westphal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2)核下纤维: Edinger-Westphal核→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睫状短神经→瞳孔括约肌(对光反应)和睫状肌(晶体变厚而视近物)。
3)核上纤维:两侧皮质延髓束支配。
对侧为主。
(2)滑车神经1)神经核:中脑。
2)核下纤维:上斜肌3)核上纤维:两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对侧为主。
(3)展神经1)神经核:桥脑。
2)核下纤维:外直肌。
3)核上纤维:两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对侧为主。
(4)动眼、滑车与外展神经:司眼外肌与眼内肌的运动2.临床表现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眼球处于外下斜位,出现复视、对光反射与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亦受很大限制,外展正常。
瞳孔散大。
(2)滑车神经麻痹:单独损害极为罕见。
多合并于动眼神经麻痹。
(3)展神经麻痹:眼球处于内斜位,眼球不能向外侧转动,有复视。
眼肌麻痹:分为周围性、核性、核间性、核上性及肌源性眼外肌麻痹眼肌麻痹仅限于眼外肌而瞳孔括约肌功能正常眼内肌麻痹与上述相反全眼肌麻痹眼内和眼外肌全部麻痹核性眼肌麻痹特点病变时累及临近结构分离性眼肌麻痹双侧性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在脑干的内侧纵束,称内侧纵束综合征内侧纵束连接一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与对侧外展神经核,使眼球水平同向运动。
病变引起眼球水平协同运动障碍,辐辏反射正常一个半综合征:内侧纵束和脑桥侧视中枢同时受累;病侧眼球在既不能外展也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向病变侧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伴水平眼震瞳孔的大小由动眼N的副交感纤维(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和颈上交感N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瞳孔开大肌,使瞳孔散大)调节。
正常瞳孔直径为3~4毫米,小于2毫米为瞳孔缩小,大于5毫米为瞳孔散大。
(三)三叉神经1.解剖生理(1)感觉:头皮前部、面部皮肤与眼、鼻、口腔内粘膜和舌前2/3的感觉(2)运动1)神经核:脑桥2)核下纤维:颞肌,咬肌等。
3)核上纤维:两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对侧为主。
(3)反射——角膜反射三叉神经、面神经2.临床表现三叉神经损害产生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与角膜反射消失。
三叉神经核的损害出现核性损害的特征,如只影响感觉或运动。
三叉神经脊束核的部分损害引起葱皮样分布的分离性感觉障碍。
(四)面神经1.解剖生理运动-面肌(除提上睑肌、咀嚼肌)感觉-舌前2/3味觉副交感-舌下腺、颌下腺(1)感觉:舌前2/3 味觉(2)运动:表情肌1)神经核:脑桥。
2)核下纤维:3)核上纤维:支配上部面肌的一部分面神经核——两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对侧为主。
支配下部面肌的一部分面神经核——一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对侧。
(3)副交感:支配泪腺分泌。
2.临床表现(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1/2瘫,额纹、闭眼、口角结合附加症状确定面神经受损部位。
茎乳孔——周围性面瘫;1个面神经管——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听觉过敏;3个膝状神经节——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带状疱疹,称Hunt综合征;4个脑桥一侧病变可引起同侧面神经与展神经麻痹,对侧舌肌与上下肢瘫痪,称Millard Gubler综合征。
(2)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面1/4瘫痪。
(五)舌咽与迷走神经1.解剖生理(1)舌咽神经1)味觉(舌后1/3部):2)一般感觉:咽部、软腭、舌后1/3、扁桃体、腭弓、耳咽管与鼓室部黏膜的感受器3)运动神经核:疑核(延髓)。
核下纤维:茎突咽肌(咽腔上部的提肌)与咽缩肌。
核上纤维:两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对侧为主。
4)涎腺(腮腺)分泌:下涎核(延髓)→腮腺。
舌咽神经运动支疑核——茎突咽肌和缩咽肌——软腭上提。
感觉支1)舌后1/3的味蕾——味觉2)咽部、软腭、扁桃体、咽鼓管、耳后皮肤等3)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感受血压、呼吸和脉搏的变化中枢支止于孤束核副交感神经——腮腺(2)迷走神经1)躯体感觉:颅后窝底部的硬脑膜与外耳道后壁和鼓膜外侧面的感受2)内脏感觉:咽部、喉部、气管和支气管、食管、胃、小肠和升结肠的感觉3)运动:神经核:疑核(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延髓)。
核下纤维:疑核→支配咽腭肌、咽缩肌与喉肌等。
迷走神经背核→胸腹腔诸内脏(心脏、气管、支气管、食管、胃和小肠)。
核上纤维:两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对侧为主。
4)反射:咽反射:腭反射:软腭上提。
临床表现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经受损致声音嘶哑、鼻音、咽下困难、饮水呛咳,检查可见病侧软腭弓较低,悬雍垂偏向健侧,咽、腭反射消失。
因该两神经运动核受两侧大脑支配,一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不引起临床症状,两侧损害才引起延髓麻痹的症状,称假性延髓麻痹。
运动系统来自大脑皮质的运动冲动通过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传到肌肉,表现为随意运动。
1.上运动神经元就是中枢神经系统;下运动神经元就是周围神经系统。
2.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的瘫痪称中枢性瘫痪、核上瘫、硬瘫、痉挛性瘫痪。
3.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的瘫痪称周围性瘫痪、核及核下瘫、软瘫、迟缓性瘫痪。
4.中枢对周围的作用:支配与抑制。
5.中枢损伤导致:失支配、失抑制。
6.周围神经对肌肉的作用:支配与营养。
7.周围损伤导致:失支配、失营养。
8.运动神经系统中枢部分包括:锥体细胞及其轴突(就是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9.运动神经系统周围部分包括:颅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它们的神经轴突(就是颅神经、脊神经)10.中枢性瘫痪主要特点为: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
无失神经电位。
11.周围性瘫痪主要特点为:瘫痪肌肉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
(一)上运动神经元麻痹1.解剖生理上运动神经元起自大脑额叶皮质中央前回运动区第五层的巨锥体细胞(Betz细胞),其轴突构成皮质延髓束与皮质脊髓束(此神经元与轴突统称为上运动神经元),途径放射冠、内囊膝部与后肢,中脑大脑脚底中3/5部,脑桥的基底部,延髓的锥体下行,在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神经纤维交叉至对侧脊髓侧索,形成皮质脊髓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各节段的前角细胞。
小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叉处不交叉,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止于对侧前角。
皮质延髓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
除了面神经核下部与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两侧大脑皮质的支配。
2.临床表现大脑皮质运动区或皮质脊髓束受损引致对侧的单瘫或偏瘫,称中枢性瘫痪。
其主要特点为:①瘫痪的分布与程度呈现广泛性不全性瘫痪;②瘫痪肌肉肌张力增高,呈现痉挛性瘫痪;③腱反射亢进;④浅反射消失;⑤病理反射阳性;⑥晚期可能有广泛性失用性肌萎缩;⑦无肌束颤动;⑧肌电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3.定位诊断(1)皮质:皮质运动区破坏性病变——单瘫。
皮质运动区刺激性病变——对侧肢体相应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
抽搐可依运动皮质代表区的排列次序进行扩散,称Jackson癫痫。
(2)内囊:皮质延髓束与皮质脊髓束分别集中在内囊的膝部与后肢的前2/3部,此处病变易使上两束全部损伤引致对侧偏瘫。
内囊后肢的后1/3部为传导对侧偏身感觉的丘脑皮质束及传导两眼对侧视野的视放射,故该病变还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与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